2自由组合定律

合集下载

自由组合定律正式

自由组合定律正式

适用范围与限制
适用范围
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特别是那些 具有多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它适用于两对及更多对遗传因 子的遗传行为,这些遗传因子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孟德尔的遗 传规律。
限制
自由组合定律不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连锁遗传、染色体 数目变异等复杂遗传现象。此外,对于某些近交或杂合程度 较高的生物群体,也可能出现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现 象。
生影响。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跨物种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物种在遗传规律上的差异,有助于深入了解自由组合定律在不同生物中的适用性 和限制。
基因组学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随着基因组学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未来研究可以更全面地解析多基因遗传性状的遗传规 律,并探索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综合遗传学和生物学过程的研究
当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其表型效应大于单一显性基因的表型效应。例如,假设A为显性,B为 显性,则AABB的表型效应大于AA和BB。
共显性
当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其表型效应同时表现出两个等位基因的特征。例如,假设A和B为等位基 因,则AB的表型效应同时表现出A和B的特征。
多因子遗传与交互作用
多因子遗传
结合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全面了解遗传规律在生物体 发育和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遗传疾病的预测与预防
遗传疾病预测
通过分析个体的基因型,预测其患遗传疾病的风险,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 据。
遗传疾病预防
根据遗传疾病的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调整生活方式、提前接 种疫苗等。
农业育种与遗传改良

简述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

简述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

简述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

1)分离定律:
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不相融合,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随机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实质:分离定律揭示了一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自由组合定律:
内容:具有独立性的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进行杂交时,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同一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实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

第1章(2)自由组合定律2015

第1章(2)自由组合定律2015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孟德尔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黄圆 F1
×
绿皱 黄圆 ×
子一代全 为黄圆,说 明什么?
这一数量比与 F2 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一对相对性状 实验中的3:1有 315 32 联系吗? 9: 108 3: 101 3: 1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实验分析及规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实质)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践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考点一、实验分析及规律
(2)相关结论: F2 共有 16 种配子组合,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 双显性状Y R 占9/16 单显性状Y rr+yyR 占3/16×2 ①表现型双隐性状yyrr占1/16 亲本类型Y R +yyrr占10/16 重组类型Y rr+yyR 占6/16 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占1/16×4 ②基因型双杂体YyRr占4/16 单杂体YyRR+YYRr+Yyrr+yyRr共占2/16×4
1、对各对性状(各对基因)分别进行分析 2、将子代的各性状(各基因)相应比值相 乘
• 已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 aaBbCCdd,其中等位基因有多少对?产 生配子多少种?
•1对(Bb)
•2种
例题: 1、具有下列基因组合的植物体进行自花传粉,其后代 能产生性状分离的是 D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2、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4对基因独立 遗传,均为完全显性与隐性)其后代中有 B A.27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 B.81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 C.16种基因型,81种表现型 D.81种基因型,24种表现型

高中生物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1章 微专题二 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1章 微专题二 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一、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要学会运用分离定律的方法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

请结合下面给出的例子归纳自由组合问题的解题规律。

1.方法:分解组合法。

2.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杂合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 ×Aabb 可分解为Aa ×Aa 、Bb ×bb 。

3.常见题型: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求相应基因型、表型的比例或概率。

4.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推测子代的基因型、表型及比例——正推型 (1)配子类型及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求AaBbCc 产生的配子种类,以及配子中ABC 的概率。

产生的配子种类:Aa Bb Cc ↓ ↓ ↓ 2 × 2 × 2=8种 产生ABC 配子的概率为12×12×12=18。

[规律] ①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数等于2n 种(n 为等位基因对数)。

②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2)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概率问题如AaBbCc 与AaBBCc 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再用乘法原理组合。

⎭⎪⎬⎪⎫Aa ×Aa →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 ∶2Aa ∶1aa )Bb ×BB →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 ∶1Bb )Cc ×Cc →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 ∶2Cc ∶1cc )⇒后代有3×2×3=18(种)基因型 又如该双亲后代中,基因型AaBBCC 出现的概率为12(Aa)×12(BB)×14(CC)=116。

(3)子代表型种类及概率问题如AaBbCc ×AabbCc ,其杂交后代可能有多少种表型?⎭⎪⎬⎪⎫Aa ×Aa →后代有2种表型Bb ×bb →后代有2种表型Cc ×Cc →后代有2种表型⇒后代有2×2×2=8(种)表型 又如该双亲后代中表型A_bbcc 出现的概率为34(A_)×12(bb)×14(cc)=332。

2-2自由组合定律

2-2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学解题方法
• • • • 1.判断出相对性状 2.判断出显隐性关系 3.写出亲子代的遗传图解 4.先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的结果,然后利用 数学的概率法(加法原理或者乘法原理) 进行计算。
将高杆(T)无芒(B)小麦与矮杆无芒小 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 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 比例为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TtBb ttBb ________________
测交验证
杂交实验
发现和提出问题 理论解释 作出假设 推理
实质
检验 结论
自由组合规律实践中的应用
1.杂交育种:
例如:小麦的高杆对矮杆显性,抗病对感病显性 现在有高杆抗病和矮杆感病两个亲本, 如何培育出矮杆抗病的品种?
2.医学实践: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 )基因之间的关系 A.一对等位 B.两对等位 C.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 D.等位
Y与y分离 R与r分离
b.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基因)自由组合。
Y和R结合 Y和r结合 y和R结合 y和r结合 YR Yr yR yr
c.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F1
F1
配 子
YyRr
结合方式有___种 16 9 基因组成____种 性状类型____种 4
9黄圆 1YYRR 2YYRr 2YyRR 4 YyRr
绿色圆粒:1/4 × 3/4 =3/16 绿色皱粒:1/4 × 1/4 =1/16
三、对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测交
1、预测: 杂种子一代 黄色圆粒 × 双隐性类型 绿色皱粒
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yrr
yr
基因型 表现型
YyRr
Yyrr

第2讲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
①先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分离出来,每对 单独考虑,用分离定律进行分析。 ②再组合:将用分离定律分析的结果按一定方式(相乘)进行组合。
3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1)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2.题型:(先分解、再相乘) ①配子类型及概率计算的问题
例1:基因型为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有 8
3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1)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2.题型(:先分解、再相乘)
③基因型类型及概率计算的问题 ---由亲代求子代
例4: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有 12 种,
子代出现AaBBCc所占的概率是 ⅛ 。
Aa×Aa―→ ¼AA :½Aa∶¼aa BB×Bb―→ ½BB ∶½Bb Cc×cc―→ ½Cc ∶½cc
两对
四种
合定律(或多对)(或多对) 1:1:1:1
三种
两种
1:2:1
3:1
九种
四种
(1:2:1)2 9:3:3:1
(2)联系
①两大遗传定律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同时进行,同时起作用。
②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 比较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
3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1)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1.思路:
隐性;不一定;1/4。
P 配子
丈夫 Aa
Aa
妻子 Aa
Aa
F1 AA Aa Aa aa 1 :2 : 1
2 比较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区别
遗传 研究的 涉及的 F1配子的 定律 相对性状 等位基因 种类及比例
F2基因型 F2表型 种类及比例 种类及比例

必修2、1-2、自由组合定律

必修2、1-2、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
无论是正交还
(1)孟德尔选取了豌豆的
P
哪两对相对性状?
×
绿色皱形
(2)杂交实验中亲本的表 现型是什么? (3)子一代种子的表现型 是什么?由此推测显性性
是反交,结出的 黄色圆形
种子F1都是黄圆。
F1
黄色圆形
状和隐性性状?
F2
黄色 圆形 黄色 皱形 绿色 圆形
(4)采取何种交配方式得 到子二代?子二代的表 现型有几种?分别是? 绿色 比例如何?
F2:归纳 表现型
(4种)
基因型
(9种)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比例推算
3/4×3/4=9/16
黄色圆形:
Y_R_
黄色皱形:
Y_rr
Yyrr
3/4×1/4=3/16
yyRR
yyRr
绿色圆形:
yyR_
1/4×3/4=3/16
绿色皱形:
yyrr
1/4×1/4=1/16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 探究:仿照分离定律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进行验证。
联系:1)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 基础; 2)在形成配子时,两大定律是同时起 作用的; 3)均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核基因遗传。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就两对等位 基因而言):
1)自交法,适用于植物 让F1自交产生F2,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9:3:3:1(或者变式)就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测交法,孟德尔所采用的,动物较合适。 让F1测交, 测交后代表现型4种且比例为1:1:1:1(或变式),就符合。
(1) 预期: 测交 杂种一代 黄色圆形 YyRr 双隐性类型 绿色皱形 yyrr yr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自由组合定律类型题解题方法归纳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自由组合定律类型题解题方法归纳
实验结果及结论:
红眼雄鸟
aaZbZb AAZbZb
褐眼雌鸟
AAZBW AAZBWB
若子代___雄__鸟__都__为__褐__眼__、__雌__鸟__都__为__红__眼____,说明B、b位于Z染色体上。
若子代__都__为__褐__眼_____,说明B、b同时存在于Z、W染色体上。
11.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
毛抗 64 34 15 0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毛感
光抗
23
20
0
36
18
16
0
43
光感 7 0 17 14
六、自由组合定律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6.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P控制),母亲的表
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聋哑(由隐性致病基因d
控制,基因型为dd)的小孩。请推断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并预测他们再生
一个小孩:
父亲的基因型 Pp
母亲的基因型 pp
(1)只患多指的概率;
3/8
(2)只患先天聋哑的概率;
1/8
多指
正常
1/2Pp ---------- D_3/4
(3)两病皆患的概率; (4)不患病的概率;
1/8 3/8
1/2 pp --------- dd1/4
正常
聋哑
(5)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1/2
七、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分析
五、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求亲本基因型
5.小麦的毛颍(P)对光颍(p)是显性,抗锈(R)对感锈(r)是显 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下表是四组不同品种小麦杂交结果,试填写 出每个组合的基因型。

生物必修二自由组合定律计算方法

生物必修二自由组合定律计算方法

生物必修二自由组合定律计算方法一、自由组合定律基础。

1.1 自由组合定律是啥。

自由组合定律啊,就像是一场生物基因的大派对。

孟德尔这个大发现可不得了。

简单说呢,就是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的时候,子一代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这就好比把不同颜色的小球放在不同的盒子里,然后再打乱重新组合,特别神奇。

1.2 相关概念。

这里面有等位基因,就像双胞胎一样,位置相同,控制着相对性状。

还有非等位基因,那就是其他的基因啦,它们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比如说,豌豆的黄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和皱粒是另一对相对性状,这里面控制颜色和形状的基因就是不同的基因啦。

二、计算方法。

2.1 棋盘法。

这棋盘法啊,就像我们下棋的棋盘一样规规矩矩的。

先把父本和母本产生的配子种类都列出来,就像摆棋子一样。

比如说父本是AaBb,那它产生的配子就有AB、Ab、aB、ab这四种。

母本如果也是AaBb,也产生这四种配子。

然后我们就像下棋一样,一个一个组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得到子一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啦。

总共会有16种组合呢,就像16个不同的小方格一样,整整齐齐。

不过这方法有点麻烦,就像走迷宫一样,容易晕头转向。

2.2 分枝法。

分枝法就比较巧妙啦,像树枝分叉一样。

我们先看一对基因,比如说Aa×Aa,得到的后代基因型比例是1AA:2Aa:1aa。

然后再看另一对基因,Bb×Bb,后代基因型比例是1BB:2Bb:1bb。

然后我们把这两个分支组合起来,就像把两根树枝绑在一起。

这样就可以快速算出两对基因组合后的基因型比例啦。

这就像是走捷径,不用像棋盘法那样一个一个去数。

2.3 概率计算。

概率计算也很重要。

比如说,要求AaBb自交后代中AABB的概率。

我们就可以分开算,Aa自交得到AA的概率是1/4,Bb自交得到BB的概率也是1/4,然后根据乘法原理,AABB的概率就是1/4×1/4 = 1/16啦。

《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科学价值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不仅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还对生物 学、农学、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 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实际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在育种、农业、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农作物杂交育种、人类遗传病研究等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基因组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研究
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遗传基础,有助于理解物种形成的机制和演 化过程。
生态适应性
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自由组合定律有助于解释不同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 性表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演化提供理论支持。
05
自由组合定律的扩展与 挑战
基因互作与非自由组合
基因互作
在遗传过程中,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非自由组合的现象, 即某些基因的组合受到限制,不能像自由组合定律那样独立分离。
未来遗传学研究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 合作,例如物理学、化学、数学等,以实 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
谢谢观看
农业育种实践
在农业育种实践中,利用 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培育具 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 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04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在育种中的应用
作物育种
通过自由组合定律,育种家可以预测 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后代表现,从而选 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组合,培育出 新的作物品种。
动物育种
在动物育种中,自由组合定律同样适 用。通过分析不同品种间的基因型组 合,可以预测后代的表现型,为动物 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表现型是基因型的外部表现。
03
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
自由组合定律的表述
1 2 3
自由组合定律的表述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Ⅱ)教案浙科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Ⅱ)教案浙科版必修2
(1)确定亲本的基因型。
(2)绘制亲本的配子,展示基因的分离与组合。
(3)将配子组合,得出F1代的基因型。
(4)分析F1代自交或互交的遗传比例。
以自由组合定律为例,亲本基因型为AABB × aabb,遗传图解如下:
AaBb(F1代)
自交:
A-B-:A-bb:aaB-:aabb = 9:3:3:1
5.引导学生关注遗传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如基因、染色体、等位基因等,并了解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此外,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基础知识也有所了解。
2.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浓厚,对遗传学领域的探索充满好奇心。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来加深理解。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仪展示,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遗传学原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鼓励同伴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重点题型整理
1.解释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答案: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独立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例如,在玉米的遗传育种中,假设有两个性状:粒色(A/a)和粒形(B/b)。若要培育出既具有黄色又具有圆形粒的玉米,可以选择纯合的黄色圆粒(AABB)和绿色皱粒(aabb)进行杂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1代将全部为黄色圆粒(AaBb),再进行自交,F2代中会有9个黄色圆粒(A-B-):3个黄色皱粒(A-bb):3个绿色圆粒(aaB-):1个绿色皱粒(aabb)的比例。这样,就可以通过自由组合定律指导遗传育种。

自由组合定律相关计算-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自由组合定律相关计算-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红×红→褐色
二、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
(3)独立遗传中的特殊分离比——AaBb自交和小于16
原因 显性纯合致死
隐性纯合致死
配子致死
AaB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6:2:3:1(AA或BB致死) 4:2:2:1(AA和BB致死) 9:3(aa或bb致死) 9:3:3(aabb致死) 3:1:3:1(含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5:3:3:1(含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7:3:1:1(含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F1 红花 红花 红花
F2 红花:白花=3:1 红花:白花=15:1 红花:白花=63:1
该植物的花色至少由_3_对等位基因控制。 ①第1组实验的F1有_3_种可能的基因型。 ②第3组实验F2的红花植株有_2_6_种基因型。 ③第3组实验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占_7_/6_3_。 ④第3组实验F2红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3_7_/6_3_。
2AaBB
4AaBb 9:7→9:(3:3:1) 9:6:1→9:(3:3):1 9:3:4→9:3:(3:1) 12:3:1→(9:3):3:1 13:3→(9:3:1):3 15:1→(9:3:3):1
二、自由组合定律
伴性遗传——与性别相关
常染色体遗传——雌雄个体中性状分离比相同 (1)拆 e.g. 红:白=3:1→Aa×Aa
⇒AaBb×Aabb或AaBb×aaBb。 3∶1⇒(3∶1)×1⇒(Aa×Aa)(BB×B_)或(Aa×Aa)(BB×bb)或(Aa×Aa)(bb×bb)或 (AA×A_)(或Aabb 或aaBb )或(AA×aa)(Bb×Bb)或(aa×aa)(Bb×Bb)
⇒AaBB×AaB_或AaBB×Aabb或AABb×A_Bb或AABb×aaBb。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第2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第2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高中生物教案

第2课时自由组合定律1.验证方法:测交法。

2.遗传图解(1)由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可推知:①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1∶1∶1∶1。

②杂种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2)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①F1产生4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②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二、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三、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1.实验选材方面: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对生物性状分析方面:先研究一对性状,再研究多对性状。

3.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方面:运用了统计学分析。

4.实验的程序方面:提出问题―→实验―→分析―→假设(解释)―→验证―→总结规律。

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表型:也叫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1.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解释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

2.能够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它们出现的概率,这在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在杂交育种中,人们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2)在医学实践中,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测交实验必须有一隐性纯合子参与。

( ) 2.测交实验结果只能证实F1产生配子的种类,不能证明不同配子间的比例。

( ) 3.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所做的实验中,通过杂交实验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进行解释,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 ) 4.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

( )[答案]1.√2.×提示:测交实验能检测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微专题二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微专题二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归纳总结】
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主要是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减数
发生时间
一般是减数分裂Ⅰ
分裂前的间期
在一定外界或内部因素作用下, 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或 发生原因
添或缺失,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
改变
由组合
适用范围
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为基因重组提供组合的新基因,基因突变是基 因重组的基础
【易错提示】 (1)基因重组是通过生物的有性生殖体现的,无性生殖过程不发生基因重组。 (2)基因重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实现的,而受精作用不能实现基因重组。 微考点2 根据细胞分裂图像判断基因发生改变的原因
(1)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图像,两条子染色体上相应位置的两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 变的结果,如图甲。 (2)如果是减数分裂Ⅱ后期图像,两条子染色体(同白或同黑)上相应位置的两基因不 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乙。 (3)如果是减数分裂Ⅱ后期图像,两条子染色体(颜色不一致)上相应位置的两基因不 同,则为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结果,如图丙。
解析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新的基因型,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 生新基因,A正确;有丝分裂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基 因决定性状,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不一定会改变,如AA突变成Aa,另外密码子还 具有简并性,C错误;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是变异产生的根本来源,D错误。 答案 A
解析 根据F2代性状分离比可判断小鼠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相 关 基 因 用 A/a 、 B/b 表 示 , F1(AaBb) 与 白 鼠 (aabb) 杂 交 , 后 代 中 AaBb(黑)∶Aabb(灰)∶aaBb(灰)∶aabb(白)=1∶1∶1∶1;F2灰鼠(A_bb、aaB_) 中纯合子占1/3;F2黑鼠(A_B_)有4种基因型。 答案 A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2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2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 让学生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教学内容:1. 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2.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方法: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3.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步骤: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子一代的表型比例,进行自交或测交,观察子二代的表型比例。

4.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如基因的自由组合、连锁遗传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实验方法和步骤,以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PPT、实验材料(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亲本和子代植物)。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意义、实验方法和步骤。

3. 演示:进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自由组合定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总结自由组合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强调其在遗传学中的地位。

6.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正确解释实验方法和步骤。

2. 练习题评估:通过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检查他们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自由组合定律在现代遗传学中的应用,如基因工程、遗传疾病等。

1.2.2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及方法

1.2.2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及方法
������ ������ ������������
乘法原理
解题步骤
步骤一:写出该题的相对性状 步骤二:判断显隐性关系
步骤三:写出每对相对性状亲子代的遗传图解 步骤四:分析每对相对性状的结果,然后运用乘法 原理解题。
拆分 法
一 “拆分法”求解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问题
题型一
求配子类型及概率
举例:基因型为AaBAbaDBdb 的个体
第1章 第2节
自由组合定律的 解题规律及方法
回顾 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因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
子间的
关系 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
发生 时间
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
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
传因子自由组合。实质
不是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自由组合
黄色 × 绿色
������ ������ 黄色
������ ������ ������������
黄色皱粒
������ × ������= ������
������ ������ ������������
绿色圆粒
������ × ������= ������
������ ������ ������������
绿色皱粒
������ × ������= ������
隐 y显yR_
yyRR
yyRr

3
例 ������
������������
1
������ ������������
2
������ ������������
二 “拆分法”推断亲本基因型问题
举例: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
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组合定律习题分类汇编【题型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1.用棋盘法书写F2代的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2(1)求配子的种类及概率①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可以产生种配子。

②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可以产生种配子,配子Yr出现的概率是。

③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可以产生种配子,产生ABcd配子的概率是。

(2)求F2基因型的种类及概率:①F1自交子代基因型有种②YYRR占子代的→纯合子有种,占子代的③YyRR占子代的→单杂合子有种,占子代的④YyRr占子代的→双杂合子有种,占子代的(3)求F2表现型的种类及概率:①F1自交子代表现型有种②双显性(黄圆)占子代的,一显一隐(黄皱)占子代的,一隐一显(绿圆)占子代的,双隐性(绿皱)占子代的③亲本类型的概率是,重组类型的概率是【题型二:正推型题目】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A、10/16B、6/16C、9/16D、3/164.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A、1/16B、1/8C、1/2D、1/45.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1自交,F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66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A.7932株B.3966株C.1983株D.1322株6.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7.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为()A.12种表现型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9:18.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

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

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和。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雄蝇的基因型为。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其理论比例为。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题型三:逆推型题目】9.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l,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ABb B.AaBb C.AAbb D.AaBB10.能够产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种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11.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

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

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

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12.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13.黄色(Y )圆粒(R )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1)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 。

后代中各种表现型及所占的比例是 。

(2)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

后代个体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 。

(3)后代中重组类型占 ,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14.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圆形果(R)对长形果(r)为显性。

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用结红圆果和黄长果的番茄植株杂交,根据后代性状表现完成问题:(1)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的植株,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若后代是结红圆果和红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 __。

(3)若后代是结红圆果和黄圆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 。

(4)若后代是结红圆果、红长果、黄圆果、黄长果的植株,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 。

【题型四 人类遗传病】15.正常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称味者(T )为显性,有人对苯硫脲没有味觉,称味盲 (t )。

正常(A )对白化病(a )为显性。

有一对味者夫妇生了一个味盲白化的孩子,则夫妇的基因型( )A.TTAa x TTAa B.TtAa x TTAa C.TtAa x TtAa D.TtAA x TtAa16.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为隐性,都是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同时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A.3/4、1/4B.1/2、1/8C.1/4、1/4D.1/4、1/8【题型五:高考热点9:3:3:1变形】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 和 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18.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

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

请回答:(1)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2)基因型为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3)基因型为和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

(4)基因型为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19.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 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20.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F1自交,F2的性别为,分离比为。

(2)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21.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形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表示。

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题型六:高考压轴题:大容量思维与推理】22.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ll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杂交得到F 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23.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请回答:(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

24.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

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

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问题:(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

(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

(3)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

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或___________,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__ __ ___或___________。

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