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资料(全册书所有公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资料(全册书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de5abb0f705cc1755270986.png)
s = nh F 表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国际制单位:N. n 表示承担物体重力的绳子段数。 G物 表示物体的重力,国际制单位:N. G动 表示动滑轮的重力,国际制单位:N. s 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国际制单位:m. h 表示物体上升的高度, 国际制单位:m.
13、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
F1l1 = F2l2
变形公式: F示 = G − F浮 , G = F浮 + F示 .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 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9、浮力公式(状态法)
F浮 = G排 = 液gV排
漂浮或悬浮:漂浮在液面上或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所受的浮 力与所受重力大小相等。
F浮 表示浮力,国际制单位:N.
h 表示所在位置的深度(所在位置到液面的的 距离),国际制单位:m.
变形公式: = p , h = p .
gh
g
F液 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G 表示物体的重力。
6、浮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
Hale Waihona Puke F示 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F1 表示动力,国际制单位:N.
l1 表示动力臂,国际制单位:m.
F2 表示阻力,国际制单位:N.
l2 表示阻力臂,国际制单位:m.
变形公式:
F1
=
F2l2 l1
, l1
=
F2l2 F1
,
F2
=
F1l1 l2
, l2
=
F1l1 F2
,
15、机械效率公式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公式详解汇总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公式详解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9434a88a8114431b90dd8e7.png)
八年级物理下册公式详解汇总一、重力(G):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2、计算公式: G= m g m为物理的质量; g=9.8N/kg,常取g=10N/kg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二、压强(P):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 F为压力,单位牛顿(N);S为受力面积,单位米2(m2)3、单位是:帕斯卡(Pa)三、液体压强(P):1、计算公式:p =ρg h其中ρ为液体密度,单位kg/m3 ; g=10N/kg;h为深度,常用单位m2、单位是:帕斯卡(Pa)四、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计算: F浮= G排=ρ液g V排G排为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单位为牛(N);ρ液为液体的密度,单位kg/m3; V排为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m3 ;g为重力系数,g=10N/kg3、单位:牛(N)五、功(W):1、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计算公式: W=F S 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力,常用单位为为牛(N);S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3、单位:焦耳,1J=1N·m六、功率(P):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P=W/t W为所做的功,单位焦耳(J);t为做功的时间,单位s3、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换算:1kW=103W 1mW=106 W七、杠杆原理1、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公式:F1 l1=F2l2也可写成:F1/ F2=l2/ l1其中F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1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2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九、机械效率(η):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计算公式:η= W有用/ W总W有用为对人们有用的功,即有用功; W总为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即总功。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2013年整理)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2013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b84b7131b765ce050814b4.png)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编辑整理:zhongdingkun9【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力学部分】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2、【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 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 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 U=U1=U2=……并联电路电阻R(Ω)= + +……欧姆定律 I=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 I=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J) W=UIt=Pt U:电压 I:电流t:时间 P:电功率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 m 千克 kg m=pv温度 t 摄氏度°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功 W 焦耳(焦) J 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 R=U/I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9.8N/kg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16、单位换算:(1)、1m/s=3(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相关内容• 初中物理光学,电学,热学,声学,力学知识结构• 急需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总结• 需要达人帮忙整理物理公式等• 初中物理力学、电学、功率、等公式及单位• 初中物理中的电学,机械能,光学,力学需要掌握的公...更多相关问题>>查看同主题问题:初中物理力学力学公式其他回答共 1 条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 (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2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 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 =103kg/m3(3)、1kw•h=3.6×106J物理量计算公式备注速度υ= S / t 1m / s = 3.6 Km / h声速υ= 340m / s光速C = 3×108 m /s密度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压强 p = F / Sp =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1.01×105 Pa = 10.3 m水柱浮力① F浮 = G – F②漂浮、悬浮:F浮 = G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②F浮 =G(ρ液=ρ物)悬浮③F浮< G(ρ液<ρ物)下沉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滑轮组 F = G / nnSF = n SG 理想滑轮组忽略轮轴间的摩擦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W额 =ηW 总额外功 W额 = W总–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机械效率η= W有用 / W总)定义式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中考物理所有的公式特点或原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时间:t t=t1=t2 t=t1=t2+ U 2 U = U 1= U 2电荷量:Q电 Q电= Q电1= Q电2 Q电= Q电1+ Q电2电阻:R R = R 1= R 2 1/R=1/R1+1/R2 [R=R1R2/(R1+R2)]电功:W W = W 1+ W 2 W = W 1+ W 2电功率:P P = P 1+ P 2 P = P 1+ P 2电热:Q热 Q热= Q热1+ Q热 2 Q热= Q热1+ Q热 2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重力G(N) 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V:体积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定滑轮 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 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 W=Fs 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 ×100%功率P(w) P=W:功t:时间压强p(Pa) P=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一.物理公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 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 U=U2+U3+……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并联电路电阻R(Ω)= + +……欧姆定律 I=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 I=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J) W=UIt=Pt U:电压 I:电流t:时间 P:电功率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d.水的比热容:4.2×103J/(kg•℃)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2.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
(完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公式集
![(完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公式集](https://img.taocdn.com/s3/m/d69e57cae518964bce847c06.png)
J
功率(P)
(1)P= (2) P= =
W
杠杆的
平衡条件
则 F1/F2=L2/L1
拉力(F)
(1)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F= (2)不计绳重及摩擦 (3)物体匀速运动F=f (f为摩擦力)
(4)功W=Fs得F=W/s
N
机械效率(η)
η= η= =Gh/Fs(W有=GhW总=F s)
Hale Waihona Puke 总值小于11m/s=3.6km/h
g固定值9.8N/kg.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
两个鸡蛋重力1牛,物理课本重力1.5牛
1Pa=1N/m21Pa表示物体1m2的表面受到1N的压力
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013×10Pa
1J=1N.m1J表示1牛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
N
压强(p)
(1) (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
⑵ 适用于一切液体和侧面与底面垂直的固体(柱体)
Pa
浮力(F浮)
(1)称重法F浮=G-F示(2)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4)漂浮或悬浮时F浮=G
N
功(W)
(1)定义W=Fs重力做功W=Gh=mgh摩擦力做功W=fs
(2)功率 W=Pt
1W=1J/s=1N.m/s1W表示物体在1秒内所做的功是1焦
八年级物理公式集
物理量
(符号)
主要公式
单位
长度(L)
(1)路程s=vt(2)功: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w/F
(3)力臂 = (4)压强公式:液体深度
m
速度( )
(1) (2)功率 则
八下物理公式大全
![八下物理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e46092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3.png)
八下物理公式大全力和运动:1.力的定义:F=m*a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2.摩擦力公式:Ff=μ*Fn其中,Ff代表摩擦力,μ代表摩擦系数,Fn代表法向力。
3.动量定义:p=m*v其中,p代表物体的动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4.动量守恒定律:Σp(初)=Σp(末)表示系统中所有物体的动量在碰撞或反作用力作用前后保持不变。
5.万有引力公式:F=G*(m1*m2)/r^2其中,F代表引力,G代表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r代表物体之间的距离。
6. 功的定义:W = F * d * cosθ其中,W代表功,F代表力,d代表位移,θ代表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7.功率的定义:P=W/t其中,P代表功率,W代表做功,t代表时间。
能量:1.动能公式:Ek=1/2*m*v^2其中,Ek代表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2.动能定律:ΣEk(初)+ΣEp(初)=ΣEk(末)+ΣEp(末)表示系统中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在静止无摩擦运动中保持不变。
3.重力势能公式:Ep=m*g*h其中,Ep代表重力势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的高度。
4.弹性势能公式:Es=1/2*k*x^2其中,Es代表弹性势能,k代表弹簧的弹性系数,x代表弹簧的伸缩量。
5.机械能守恒:ΣEk(初)+ΣEp(初)+ΣEs(初)=ΣEk(末)+ΣEp(末)+ΣEs(末)表示系统中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在无耗散情况下保持不变。
光学:1.光的传播公式:v=c/n其中,v代表光的速度,c代表真空中的光速,n代表介质的折射率。
2. 光的折射公式: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代表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
3.球面镜公式:1/f=1/v+1/u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像的位置,u代表物的位置。
4.放大率公式:m=-v/u其中,m代表放大率,v代表像的大小,u代表物的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计算公式汇总完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计算公式汇总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3c36551c4afe04a1b171de6e.png)
公式分类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计算公式归纳(完满版 )基本公式推导公式单位注意事项速度( v)密度 ( ρ)s s vtvst tvm m VvmVs—m(米)1m/s=ht —s(秒)1h=3600s 1min=60sv—m/s(米每秒)m—g( 千克 )1t=1000kg ,1kg=1000g,1g=1000mg333v—m(立方米) 1 g/cm =1000 kg/m3363ρ— Kg/m(千克每立1m=1×10 cm方米)331cm=1mL 1dm =1L=1000mL重力 (G)G mg mGG—N(牛)g= 10N/kgg公式分类基本公式推导公式单位注意事项m—kg(千克)F PsF=G=mg(物体水平放置Fs时)PP—P a(帕)大气压力、压强:固体压力、压强P FsF—N(牛) 1 标准大气压强P0=760mmHg=×105Pa2(平方米)大气压力 F= P0 sS—mh—m(米)2421m =1×10 cmP 液gh液体密度P液gh 液体压强、压力 F ps液体深度 hP液g32-4 2ρ—k g/m (千克每1cm=1×10 m 立方米)1P a= 1N/m2阿基米德: F浮G 排液V 排 gF 浮液V 排 gF 浮F 浮 F 向上 F 向下V 排液g浮力(F)F 浮G F 示飘扬或悬浮F 浮G =mgρ液—k g/m 3(千克每立方米)F 浮—N(牛)3V排—m (立方米)吞没时: V 物V 排(必定牢记)飘扬悬浮时: F 浮G =mg3633 -6 31m=1×10 cm1 cm =1×10 m3-331dm=1×10 m水平: W FsW WFssF功( W )竖直: W=Gh=m ghW tW PW PttP功率(P)P FVW Fs FVP PPtFVtVFW—J ( 焦耳 )1N · m =1 JF—N(牛)S —m (米)W—J ( 焦耳 )1 w=1J/s ;1Kw=1000 wp —W (瓦特)F1l 1 F 2l 2杠杆平衡条件W 适用W 总机械效率(η)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1F 1F2l 1l 2滑轮斜面t —s(秒)F 2 l 2F-N( 牛)l1F 1 l1l 2F 2 l2l -m(米)F 1F1l1F2W适用Gh GhW—J ( 焦耳)定滑轮: F=G s=h(G 为物W总Fs FnhG—N(牛)体重力)W适用Gh F—N(牛)动滑轮: F=1/2(G + G轮)或 1/2 Gs=2hW总FsS—m(米)滑轮组: F=1/n (G物+G轮) s=nhh—m(米)适用功: W有 =Gh额外功: W额=G轮 h (G 轮为滑轮自己的重力 )W额 =f s(f为斜面所受摩擦力)总功 W 总 =FS W总=W有+W额n为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初二物理下册所有的公式
![初二物理下册所有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9a081f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2.png)
初二物理下册所有的公式初二物理计算公式总结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G等于质量m乘以重力加速度g。
公式为G=mg。
其中,G的单位为N,m的单位为kg,g的单位为N/kg。
2.密度公式:密度ρ等于质量m除以体积V。
公式为ρ=m/V。
其中,ρ的单位为kg/m3或g/cm3,m的单位为kg或g,V的单位为m3或cm3.常用单位换算:1kg=103g,1g/cm3=1×103kg/m3,1m3=106cm3,1L=1dm3,1mL=1cm3.3.浮力公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减去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重力G。
公式为F浮=G排-G。
其中,F浮的单位为N,G排的单位为N,G的单位为N,液体密度ρ的单位为kg/m3,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单位为m3.常用重力加速度g的取值为9.8N/kg或10N/kg。
4.压强公式:压强p等于受力面积S上的压力F。
公式为p=F/S。
其中,p的单位为Pa,N/m2,F的单位为N,S的单位为m2.常用面积单位换算:1 cm2=10-4m2,1 mm2=10-6m2.5.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压强p等于液体密度ρ、重力加速度g和液体深度h的乘积。
公式为p=ρgh。
其中,p的单位为Pa,N/m2,ρ的单位为kg/m3,g的单位为N/kg,h的单位为m。
常用重力加速度g的取值为9.8N/kg或10N/kg。
6.功与机械效率:功W等XXX在位移s方向上的投影。
公式为W=Fs。
其中,W的单位为J,N·m,F的单位为N,s的单位为m。
功率P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W。
公式为P=W/t。
其中,P的单位为W,J/s,t的单位为s。
机械效率η等于有用功W有除以总功W总。
公式为η=W有/W总。
其中,W有为所做的有用功,W总为总功。
对于滑轮组,机械效率η等于所受外力F除以所做功W的绝对值的比值,即η=F/W。
对于杠杆,平衡条件为F1L1=F2L2,其中F1、F2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L1、L2为力臂长度。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926c7fca216147916112803.png)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大全速度 V〔m/S〕v=S/tS:路程t :时间重力 G〔N〕G=mgm:质量g:重力加速度,常数,或者 10N/kg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合力 F 合〔 N〕方向相同: F 合=F1+F2方向相反: F 合=F1-F2方向相反时, F1>F2浮力 F 浮(N)F浮=G 物-G 视 G 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 F 浮(N)F浮=G 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 F 浮(N)F浮=G 排=m 排 g=ρ液 gV 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定滑轮 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 F=〔G 物+G 轮)/2S=2hG物:物体的重力G 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 F=〔G 物+G 轮〕S=n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 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 W 有=G 物 h总功 W 总 W 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W有/W 总×100%功率 P〔w〕P=w/tW:功t:时间压强 p〔Pa〕P=F/s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 p〔Pa〕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 Q〔J〕Q=c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 :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量 Q〔J〕Q=mqm:量q: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点一.物理公式 (位〕公式注公式的形串路流 I〔A〕I=I1=I2= ⋯⋯流相等串路 U〔V〕U=U1+U2+⋯⋯串路起分作用串路阻 R 〔Ω〕R=R1+R2+⋯⋯并路流〔IA〕I=I1+I2+ ⋯⋯干路流等于各支路流之和〔分流〕并路 U〔V〕U=U1=U2=⋯⋯并路阻 R〔Ω〕1/R=1/R1+1/R2+⋯⋯欧姆定律 I=U/I路中的流与成正比,与阻成反比流定式 I=Q/tQ:荷量〔〕t :〔 S〕.电功 W〔J〕W=UIt=PtU:电压 I:电流t :时间 P:电功率电功率 P=UI=I2R=U2/RU:电压 I:电流 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ν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 108m/s〕λ:波长ν:频率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b 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108m/sc.水的密度: 1.0 ×103kg/m3d.水的比热容:4.2 ×103J/〔kgo℃〕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 220Vg.平安电压:不高于 36V.。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bc00f24647d27284b735152.png)
F=G总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动画轮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s=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n=1 ∴F=Gs=h
对于动滑轮而言: ∵n=2 ∴F=Gs=2h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有=G h[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物理量 单位
G——重力 N
m——质量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面积单位换算:
1 cm2=10--4m2
2:压强公式: P=
物理量 单位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③平衡法:F浮=G物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6:功公式: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 h
W=F s
7:功率公式: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功 J
t——时间 s
单位换算:
物理量 单位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②阿基米德法:
F浮=G排=m排g
物理量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F浮=ρ水gV排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fa88df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7.png)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1.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欧姆定律部分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2.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电功电功率部分1.P=UI(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2.Q=I2Rt(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3.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4.P=I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5.P=U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6.W=Q(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7.W=I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8.W=U2t/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9.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10.P1:P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3.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力学部分】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4.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2R=U2/R(纯电阻公式)5.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真空中)2、声速:V=340m/s(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3)1kw?h=3.6×106J。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大全(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大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49562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f.png)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大全(人教版)
1、重力公式为G=mg,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
加速度,约等于9.8N/kg。
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单位为N。
2、压强公式为p=F/S,其中F为压力,S为受力面积,p
表示压强,单位为Pa或N/m2.
3、液体压强公式为p=ρgh,其中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深度,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为Pa。
4、浮力有多种计算方法,包括称重法、压力差法、阿基
米德原理法和漂浮/悬浮法。
其中阿基米德原理法的公式为F
浮=ρ液gV排,其中ρ液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排
为排开液体的体积。
5、功的公式为W=Fs或W=Gh,其中F为拉力,s为在拉力方向移动的距离,G为物体的重力,h为在竖直方向移动的
距离,W表示做功的大小,单位为J。
6、功率的公式为P=W/t或P=Fv,其中W为做功大小,t
为时间,F为力,v为速度,P表示功率,单位为W或kW。
7、杠杆平衡条件为F1L1=F2L2,其中F1为动力,L1为
动力臂,F2为阻力,L2为阻力臂。
8、滑轮组问题的计算公式包括力的拉力F、有用功W、额外功W额、总功W总、有用功功率P有用、额外功功率P 额、总功功率P总、机械效率η等。
其中机械效率的公式为η=W有用/W总或η=G物/(G物+G动)。
在计算时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2013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公式大全ljw
![2013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公式大全ljw](https://img.taocdn.com/s3/m/c2ee929d581b6bd97f19ea9c.png)
体系
物理量
概 念
字母公式
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
变形公式
应用
条件
力
学
功率
单位时间所做的功(表示做功的快慢)
(定义式)
P—功率(J/s或W)
W—功(J)
t—做功时间(s)
W = Pt
P = Fv
(推导式)
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
v—物体沿力的方向运动的速度
体系
物理量
概 念
字母公式
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
变形公式
应用
条件
力
学
密度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ρ-密度(kg∕m3)
m—质量(kg)
V—体积(m3)
m=ρV
V=
物体实心
重力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G—重量(N)
m—质量(kg)
g = 9.8N∕kg
压强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p—压强(Pa或N/m2)
F—压力(N)
S—受力面积或物体间接触面积(m2)
F = pS
S=
定义式,普遍适用固体、液体和气体
液体压强
p=ρ液hg
ρ液—液体密度(kg/m3)
h—液面下深度(m)
只适用于计算液体内部压强
浮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F浮=G排液
=ρ液)
机械
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η—机械效率
W有用-有用功(J)
W总—总功(J)
W有用= W总η
W总=
对 象
字母公式
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
初中八年级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八年级物理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5ecf1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1.png)
1.速度公式速度(v)=距离(s)/时间(t)2.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变化的速度(Δv)/时间(t)3.动能公式动能(KE)=1/2x质量(m)x速度²(v²)4.力的公式力(F)=质量(m)x加速度(a)5.牛顿第二定律力(F)=质量(m)x加速度(a)6.功的公式功(W)= 力(F)x 距离(s)x cosθ (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7.功率公式功率(P)=功(W)/时间(t)8.电流公式电流(I)=电荷(Q)/时间(t)9.电阻公式电阻(R)=电压(V)/电流(I)10.欧姆定律电压(V)=电流(I)x电阻(R)11.功率公式(电路中)功率(P)=电压(V)x电流(I)12.摩擦力公式摩擦力(f)=摩擦系数(μ)x法向压力(N)13.密度公式密度(ρ)=质量(m)/体积(V)14.单位换算公式1千米(km)= 1000米(m)1米(m)= 100厘米(cm)1千克(kg)= 1000克(g)1克(g)= 1000毫克(mg)15.聚焦公式1/焦距(f)=1/物距(u)+1/像距(v)16.放大率公式放大率(A)=图像的高度(Hi)/物体的高度(Ho)=像距(v)/物距(u)17.势能公式势能(PE)=质量(m)x重力加速度(g)x高度(h)18.电能公式电能(E)=电压(V)x电荷(Q)19.压力公式压力(P)=力(F)/面积(A)20.密闭恒温定律初态气体的压强(P1)x初态气体的体积(V1)=终态气体的压强(P2)x终态气体的体积(V2)21.声速公式声速(v)=频率(f)x波长(λ)22.密度公式(声音传播)声速(v)=传播介质的弹性模量(E)/传播介质的密度(ρ)23.折射公式折射率(n)=入射介质的光速(c1)/折射介质的光速(c2)=入射角(θ1)/折射角(θ2)24.拉伸形变公式应变(ε)=变化的长度(Δl)/原始长度(l0)25.机械功公式机械功(W)= 力(F)x 位移(s)x cosθ (θ为力建和位移间的夹角)。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背公式大全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背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74373a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09.png)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背公式大全1. 压强公式:压强(P)等于力(F)除以受力面积(A),即 P= F/A。
2. 密度公式:密度(ρ)等于质量(m)除以体积(V),即ρ= m/V。
3. 浮力公式:浮力(F)等于液体密度(ρ)乘以重力加速度(g)乘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即F = ρgV。
4. 力的合成公式:合力(F)等于两个力(F1和F2)的矢量和,即 F = F1 + F2。
5. 力的分解公式:一个力(F)可以分解为两个垂直的分力(F1和F2),即F1 = Fcosθ,F2 = Fsinθ。
6.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7.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即 F = ma。
8.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意两个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F1)和反作用力(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F1 = F2。
9. 动能公式:动能(K)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速度的平方(v^2),再乘以1/2,即 K = 1/2mv^2。
10. 势能公式:势能(U)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重力加速度(g)乘以物体的高度(h),即 U = mgh。
11.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是守恒的。
12. 功公式:功(W)等于力(F)乘以力的方向上的位移(s),即W = F·s。
13. 功率公式:功率(P)等于功(W)除以时间(t),即 P =W/t。
14. 热量公式:热量(Q)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比热容(c)乘以温度变化(ΔT),即Q = mcΔT。
15. 热传导公式:热量(Q)等于热传导系数(k)乘以温度差(ΔT)乘以时间(t)乘以导热面积(A),即Q = kΔTtA。
16. 热辐射公式:热量(Q)等于辐射系数(ε)乘以物体的表面积(A)乘以温度的四次方(T^4),即Q = εσAT^4。
2013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公式大全
![2013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e480cd97e21af45b307a8c5.png)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一)体系物理量概念字母公式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变形公式应用条件力学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ρ-密度(kg∕m3)m—质量(kg)V—体积(m3)m=ρVV= 物体实心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G—重量(N)m—质量(kg)g = 9.8N∕kg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p—压强(Pa或N/m2)F—压力(N)S—受力面积或物体间接触面积(m2)F = pSS=定义式,普遍适用固体、液体和气体液体压强p=ρ液hgρ液—液体密度(kg/m3)h—液面下深度(m)只适用于计算液体内部压强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F浮=G排液=ρ液V排液gF浮=G排气=ρ气V排气gF浮—浮力(N)ρ液—液体密度(Kg/m3)V排液—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在液面下部分的体积)(m3)ρ液=V排液=适用于计算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F 浮=G –G′G—物重(空气中)G′--视重(物体浸在液体中测力计的示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功(N?m或J)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s—物体(或力的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m)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二)体系物理量概念字母公式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变形公式应用条件力学功率单位时间所做的功(表示做功的快慢)(定义式)P—功率(J/s或W)W—功(J)t—做功时间(s)W = PtP = Fv(推导式)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v—物体沿力的方向运动的速度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机械效率W有用-有用功(J)W总—总功(J)W有用= W总ηW总=对象字母公式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变形公式适用条件杠杆(平衡条件)F1L1 = F2L2F1—动力(N)F2—阻力(N)L1—动力臂(m)L2—阻力臂(m)(L1是L2几倍,F1就是F2几分之一)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滑轮组提升重物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与阻力的关系F—绳端拉力(N)G物—被提升物重不计摩擦与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G动—动滑轮重力(N)不计摩擦与绳重n—承担重物绳子的股数无条件绳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s = nhs—绳端移动距离(m)h—物体被提高度无条件滑轮组提升其它公式W有用 = G物hW总= Fs重物W总=W有用+W额外v绳 = nv物v绳—绳端移动速度v物--物体上升速度或P总 = F v绳P总—拉力做功功率(W)t—做功时间(s)说明: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分别看成n是1和2的特殊的滑轮组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三----计算题问题一:如何去理解掌握一个物理公式?⑴正确理解公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和单位公式中各个字母都代表一定意义的物理量,只有正确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才能正确运用其分析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及公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及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5ab2bd1e87101f69f3195c0.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精编第七章《力》一、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使用前指针要对零;B、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C、要认清它的分度值;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三、重力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g=9.8N/k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第八章《运动和力》一、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推理,称作理想化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一)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二)
组提升重物W总=W有用+W额外
v绳= nv物
v绳—绳端移动速度
v物--物体上升速度
W
P
t
总
总
或
P总= F v绳
P总—拉力做功功
率(W)
t—做功时间(s)
说明: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分别看成n是1和2的特殊的滑轮组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三----计算题
问题一:如何去理解掌握一个物理公式?
⑴正确理解公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公式中各个字母都代表一定意义的物理量,只有正确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才能正确运用其分析解决问题。
如公式W = Fs中的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的距离,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它表示物体移动的距离。
⑵了解公式成立的条件
有些公式成立是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如欧姆定律它只适用纯电阻电路,就不能用它来计算电动机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只有了解公式的应用条件,才能正确运用公式。
不满足公式的成立条件,就不能运用公式。
【对应训练】
⑴小明背着40N的书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50m,小明对
书包做了J的功。
小明的教室在二楼,已知到 3 m
二楼的楼梯长5m,高3m,体重450N的小明把书包背上
二楼,他一共要做J的功。
⑵如右图,将一个重300N底面积0.5m2的木箱放在面积为0.1m2的凳子上,则木箱对凳面的压强是。
(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0N的物体A提升5m,已知动滑轮重20N,
①若不计绳重和摩擦
........
,作用在绳端的拉力需多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②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是75%,则作用在绳端的实际拉力是多少?
1.⑴一个公式其实就是一个等式,它反映了几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公式中若有n 个物理量,只要知道n-1个量,就可以运用公式采用公式变形的方法计算第n 个量。
⑵运用公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对应训练】
(1) 如图,用30N 的力将图钉按到墙上,已知S 帽= 0.6cm 2 S 尖= 0.1mm 2 求手指和墙受到的压强.
解:F
p S =
手帽= F p S =
墙尖
=
(3)棱长10cm的正方体铁块放在面积为0.5m2的水平木板上,求铁块对木板的压强。
(ρ铁=7.9×103kg/m3)
分析:要求铁块对木板的压强,根据公式,就要知道
铁块对木板的和木板的。
(4)如图所示,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
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8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0.2m。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①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速度
②拉力F的功率
分析:要求拉力的功率,根据公式,就要知道拉力
做的和做这些功的。
要求拉力做的功,根据公式
,就要知道拉力的和绳的自由端移动的。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要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根据公式,就要知道和。
2.运用公式定性分析
以压强公式
F
p
S
为例:
⑴当F一定时,p与S成反比⑵当S一定时,p与F成正比⑶当p一定时,F与S成正比。
【对应训练】
⑴如图,将一块砖头平放、侧放、竖放,对地面压强
最大的是。
分析:当F一定时,p与S成反比
⑵如图,两只底面积不同的容器内装有高度相同的水,
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容器底部
受到的压力较大。
分析:当p一定时,F与S成正比甲乙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