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的心理调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前的心理调适
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况的较量。
每年高考中,总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取得辉煌成绩,同样,也总有一些“尖子”“失手落马”,这主要是心理状态好坏决定的。
前者轻轻松松,没有压力,超水平发挥;后者惊慌、恐惧、神经衰弱等,水平没有体现,这是很令人遗憾的。
所以,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每个考生的愿望。
一.怎样才能具备良好的考试心态1.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第一步。
高考中,大部分人是定高了目标,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
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的出现。
幻想显耀的名牌大学,这可以理解,但不必要,因为它增加了思想负担。
正确的目标确定,有赖于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的准确。
应对自己的水平、在班级名次、各科的优劣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务实地定一个目标。
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就多了一份现实,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试来踏实得多。
2.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有一定道理。
榜样往往就在你身边,这些同学乐观、信心十足、不怕失败,你不妨在心中暗暗向他学习,把他变成激励者、组织者,行为的评定者。
也可以与他多多谈话,体会那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榜样还有书本上的、影视中的优秀人物,遇险不惊、沉着机智是他们的优点,这正是在高考临场中需立的典范。
在心中树立他们的形象。
3.有意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之向良好心理活动转化。
有些同学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自己也深为苦恼。
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冲突、进行斗争的结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
那么,考生可以做的是加速思想转变,克服不良心理活动的出现,当心里一冒出恐惧、烦躁等不良行思时,便将之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力把它淡化。
要形成一种习惯。
因为这带有强制性,开始几天困难较大,然后才可渐入佳境。
4.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
学习的某些失败肯定存在的,失意也是正常的。
高考复习,更是充满酸甜苦辣。
考生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生活的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
只要你肯发现,即使在“沉闷”的课堂也有很多新鲜事,“枯燥”的复习也有许多乐趣。
考得不好不高兴,考得好就应笑一笑了!考得“砸”的卷子里头,不也有解得很妙的题目吗?适当的体育运动、文娱活动、课余活动中,笑声真不少!所以说,考生要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到生活学习的精彩!5.杜绝激动,付之幽默。
考生的不良心理状况,很多是由于平时做出的努力没达到目的,“刺”入心中,转而陷入激动状态,久久不能平息。
复习到高考,不合意的事情连绵不断,就越易陷入激动,陷得越深,又越难平息,恶性循环下去会逐渐导致高考时的神经衰弱。
因此,考生面对平时的失望现象时,一方面要能客观分析面前的事实,同时又不让自己陷入激动情绪,最好以幽默态度对付,一笑了之,这可以使本来紧张的情绪变得轻松。
考生学会以微笑对付平时的小困难,才能以微笑对待高考大事。
6.给过去的失败归因。
害怕担心是不必要的,但怎样消除担心害怕呢?重要方法之一是对过去失败正确归因。
它是怎样引起的?知识不牢,反应不快、心里急躁、身体不适、外人干扰……考生对过去失败正确归因,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怕,丢掉模糊不清的担忧、摆脱失败阴影,把考生的心理活动与客观事联系起来、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成功。
7.表现不良心理。
复习考试的种种烦闷,苦恼、痛苦,考生还可以把它表现出来。
第一,请老师、家长和朋友帮助。
考生大可不必认为倾诉不良心理状态不好意思。
请他们帮助、疏导,大脑变得清醒,心灵也得到了慰藉;第二自我宣泄。
放声大哭、剧烈体育运动等,都已证明是调节不良心理的好办法。
二.临考心理调适1.调控情绪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像是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它又似加速器,使人的学习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
我们需要积极、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学习成功的动力。
(1)情感乐观、思维活跃有人说: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情绪的调节而显示出更高的效应,人也会因此显得更聪明、更能干。
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富有信心。
消极的情绪则使人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想象贫乏、思维迟钝、心灰意懒。
高高兴兴地学和愁眉苦脸地学,效果大不一样。
心情高兴时,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会感到大脑象海绵吸水一样,比较容易把知识"吸"进去。
而烦恼、焦虑、愁闷、恐惧时,会降低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抑制
思维活动,从而影响智力发展。
(2)适度焦虑、激发动机有些同学因前阶段的成绩不理想而担忧,害怕看到家长失望的
眼看离高考越来越近,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虽然天天挑灯夜战到深夜,但效率不高,睡眠质量不高,常作恶梦,第二天头脑昏沉沉的...。
看来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压力、家长和社会过高的期望已使这些同学的情绪处于过分焦虑状态。
焦虑指对个人的自尊心构成威胁的情境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反应倾向。
其实学习需要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学试验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关系。
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学习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只有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同学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变压力为动力,学习效果最好。
这就提醒我们要调控情绪,使之保持适度焦虑,客观地认识自我,在学习中扬长纠短,讲究学习方法,为实现理想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奋进、拼博。
(3)积极暗示、挖掘潜能消除过分焦虑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总是沉浸在不愉快的回忆中或满脑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