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之间的耦合机制
融合通识教育,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机制
国高校在 学 习实践科 学发展观 的过程 中, 把培 养具 有 全面创 新素 质的创 新 型人 才作 为 高校创 新教 育 的宗
旨。思想政 治教 育的作 用主要在 于为 学生综合素质 的全 面发展提供政 治保 证 、 精神 动 力和情 感 需要 , 这也
正是创新教 育的 内在要 求 。通识教 育与思 想政 治教 育在教 育理 念上 是相 通 的 , 对推 进 思想政 治教 育具有
集体 主义 、 社会 主义和 爱 国主 义观 念 , 使学 生 有一个 正 确的人生起点 , 在此基础上 激发学生 的历史 责任感 和爱
第3 0卷 第 4期
湖北 师 范学 院学报 ( 学社会科学 版) 哲 Junl f b i oma U iesy( hl oh n oi c n e ora o e r l nvr t P i spyadSca S i c ) Hu N i o l e
V0 . 0 13
[ 收稿 日 ] 2 1 —o —o 期 OO 3 6 [ 作者简介 】 张祖晏 . 江苏宿迁学院基础 部教师 。
2 动力激发作 用 。思想 政治教 育为创新型人才提 、 供 源 源不 断 的精 神 动 力 。 思想 政 治 教 育 的基 本功 能 就
・
19 ・ 2
是培养学生正确 的世界 观 、 生观 和 价值 观 , 人 培养 学生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构建措施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构建措施随着高校通识教育的逐渐普及和发展,公共艺术课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公共艺术课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当明确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公共艺术课程应当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为目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同时也能够对社会、人文等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应当制定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计划。
公共艺术课程应当注重知识体系的整合,将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贯穿其中,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同时,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团队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第三,应当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艺术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也应当具备较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最后,应当注重课程评价机制的建立。
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价应当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作品展示、口头报告、小组讨论等。
同时也应当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和调整,及时修正课程的不足之处,提高课程的质量。
综上所述,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公共艺术课程构建应当注重目标和意义的明确、教学计划的制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课程评价机制的建立。
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出高质量的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在
艺术的世界中感受人生的美好。
博雅教育模式下独立院校通识课教学管理的思考——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
博雅教育模式下独立院校通识课教学管理的思考———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刘崇敏(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远景学院,山西晋中030800)摘要:通识课程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塑造学生博雅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独立院校通识课程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学生选课指导、规范教学管理、丰富考核方式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博雅教育;独立院校;通识课程;教学管理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0)26-0049-02一直以来,个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始终是现代教育的最高理想[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迈入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也亟须改变。
面对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人才的需求更倾向具有广博通识基础的通才,特别是当前独立院校的发展亟待破围,通过开展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批判性思维的模式将有助于独立院校的发展形成特色,经过通识教育培养的学生也可以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
在此背景下,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远景学院(以下简称远景学院)秉持博雅教育理念,广泛开展实践,形成了“专业教育+商科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本文通过几年来该院对通识课程体系的实践,围绕教学管理、通识课程的实践性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不断总结、分析和反思。
一、博雅教育模式下通识课程在远景学院的实践“博雅教育”首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其核心概念是自由,其目的是培养个体自身发展的素质。
博雅教育肯定知识本身的价值,崇尚“知识即美德”,追寻生命中的真、善、美。
中古基督学校的“自由七艺”、文艺复兴时的古典人文学科,中国先秦儒家强调的“六艺”,均包含语言、人文、社会和自然,并始终以个体身心全面发展为其终极理想。
博雅教育培养的是具备以下“才智”的自由人:有儒雅自尊的品格,在自尊自爱中实现自我的价值;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在追求真理中实现自我的价值;有举一反三的求知能力,用深厚的人文知识底蕴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
“知识-学生-实践”耦合的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研究
“知识-学生-实践”耦合的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研究作者:兰芸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9年第02期摘要:通过反思我国高校通专融合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基于耦合理论、课程一致性理论以及知识中心、学习者中心、社会中心的三大课程理论,提出我国高校“知识-学生-实践”耦合的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以期为健全我国大学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耦合理论;课程一致性理论;通专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教育的发展占据主导地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初期为培养专业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纵深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进一步需求,专业化教育这一单一模式的弊端日显,通识教育的综合培养性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专融合的发展新理念应运而生。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高等学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指出“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课程体系”。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创新我国人才建设培养机制、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决策,不仅是对培养复合型人才重要性的再次强调,为我国高校通专融合理念提供了政策支持;而且还为这一理念的进一步实践指明了未来方向,即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促进高校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的建立,进而不断提升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效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基本概念界定1.通专融合教育广义而言,专业教育是一种更具有目的性的教育形式,侧重于培养人的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通识教育更侧重于一种广泛性的通才教育,通过传授更具普适价值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不仅体现为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的完整,而且还在于学生情感、道德、态度等心智上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社会参与责任感的形成。
“五个一体化”现代产业学院新模式建设研究
第4期2021年7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4July2021[收稿日期]2021-05-30[基金项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1年度规划课题“民办应用型高校‘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ANFZG21195)。
[作者简介]王春利(1974-),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动画学院副校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孙丹丹(198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动画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科学与社会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创业教育。
徐瑶(1993-),女,吉林白山人,硕士,吉林动画学院教务部干事;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五个一体化”现代产业学院新模式建设研究王春利,孙丹丹,徐瑶(吉林动画学院,吉林长春 130013) [摘 要]产业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转型发展、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建设途径,是深化校企合作,解决供给侧与需求侧不相匹配问题的创新之举。
在总结梳理国内外产业学院面临的机遇与困境,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吉林动画学院“五个一体化”现代产业学院新模式建设的经验,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破解对策,以期对应用型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五个一体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4-0149-08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21 04 025 一、“五个一体化”现代产业学院新模式的解读(一)概念界定2020年7月,为贯彻国家有关战略要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 0的意见》(教高〔2018〕3号)等文件精神,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
新时代关于高校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关于高校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作者:于洋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23年第11期摘要: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基因密码”应融入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的全流程体系中,将内里的“隐性思政”与外化的“显性思政”一道构建新时期立德树人的培养体系,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基石,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以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坚强堡垒的作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应以学生为导向,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同时组织建设与制度修订,为课堂上高质量思政教学保驾护航,确保课程思政改革的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认识;举措中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往一直依靠通识教育和公共基础课体系中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1]。
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碎片化、标签化、脱离实际等,学生学得不起劲,教师教得无成就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处于较为无味的地步。
因此,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课程思政”,并在高等院校发芽、开花和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基因密码”应融入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的全流程体系中,将内里的“隐性思政”与外化的“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一道,共同构建三全课程思政的育人格局[2]。
(一)课程思政是解决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第一要务。
立足中国国内的高等教育,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果是检验高校全面工作的标尺,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范式。
当前,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教育的复杂性。
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依赖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难以达成。
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学教育联 系起来 之后 ,随之便有越 来越多的教育者对 它进行了不断的探索。2世 纪来 , 0 通识教育已逐步成 为 欧美大学的必修科 目, 到人们 的普遍认 同。基础力 学 受 是机 械 、 土木 、 学等理 工科专 业 的重要 技术基 础课 , 力 在专业 教学计划 中 占有 重要 的地位 。从知识结 构方面 看, 力学是 学生在学 习数学 、 物理等课程后最先 接触到 的专业基 础课 , 具有承 上启 下 的作用 ; 从素质 培养方面
【 教改创新 】
论通识教 育课程教学改革 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朱怀亮 ( 上海 大学 力学系 , 上海 20 4 ) 0 4 4
摘要: 根据我 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趋 势 , 结合工科基 础力学课 程改革的 实践 , 索新 形势下教 学过程 中矛 探 盾的多样性及对立统一关 系, 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 育的相融合 , 促使教 育宗 旨的真正回归。
一
教师 的 自我反思是 “ 教学创新” 的动力 。教 师需 要 聚焦课 堂 , 反思 自身的教学。每一节课后 , 我都要 反思 下 自己的教学行为 , 并且到学生 中去 了解 , 哪些是有 益于学生的 ,哪些是对学生不利 的。有益 的就继续发 扬, 不利 的就极力避免 , 努力使课 堂教 学效果在这种反 思 中更加圆满。如 : 《 在 展开与折叠》 一节 中 , 我让学生 折 了各式各样的立体图形 , 后来 反思一 下 , 如果把一般 的纸换 成有各 种有趣 图片 的彩色纸就效 果更好 了 ; 义 如在 《 不 同方 向看 》 从 一节 , 如果改在 晚上来上 这一个 内容 , 效果会更好。 总之 , 的改革是大势所趋 , 新 我们要适应这新 的挑 战, 树立新 的理念 , 确定我们 的新角 色 , 准我们 的新 找 定位, 改变 我们 的教 育教学行 为 , 断学 习 , 不 勇于实践 创新, 在教 改的大潮 中展 现我们 新的风采 , 无愧 于我们 所 负有 的神圣 的使命。
论构建通识教育体系的机制保障与资源整合
106管理教育MA NA GEMEN T论构建通识教育体系的机制保障与资源整合□赵大兴(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102)摘要:高校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工程既不是建筑在一片空地之上,也不可能独立于现有高等教育体系之外,而只能通过对高校既有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再开发来实现,这种再开发的关键环节是建立通识教育体系的机制保障并进行相关的资源整合,其实质则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又一次整合与重构。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资源整合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通识教育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较晚,九十年代以后才开始逐渐得到重视。
构建通识教育体系的关键是如何建立通识教育的机制保障和如何实行通识教育的资源整合。
前者是形式问题。
后者是内容问题,两者紧密联系,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
具体来说,构建高校通识教育体系的机制保障和资源整合,主要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实现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重组、完成通识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整合以及妥善处理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1.教学管理机制的重组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已十有余年,但其发展至今步履维艰,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进展迟缓。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现存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无法适应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需要,使通识教育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制度性保障。
任何教育过程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系统的运行必须依靠完善的机制,没有可靠的机制保障,系统就无法有效运行。
通识教育发展至今,一直没有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及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通识教育教学与课程体系得以实施的基础,教学评价制度则是检验通识教育效果不可缺少的手段,没有这样一套机制的保障,通识教育就无法正常进行和发展,其效果也难于考察和确认。
通识教育是一种形而上的教育,其目的是追求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其内容则涵盖多种学科,通识教育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简单地“嵌入”现有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而必须根据通识教育发展的需要,对现存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进行必要的重组。
论高水平高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同共生
教育部等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明确提出实施“双高计划”的总体目标与具体要求,期望通过高水平的高职学校建设,致力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广泛需求。
作为高职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以下简称“两类课程”),是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
因此,需要以协同共生的思维进行改革与实践,进而形成二者间的协同共生机制,促进人才质量的提高,满足个人成长与经济社会需求。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思考,有利于“双高计划”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基础课与高水平专业建设内涵的统一性“双高计划”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一重大政治前提,使得办学方向、发展定位、培养目标更加精准。
我们党一贯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目标,高职学校实施“双高计划”,其本质就是回应社会对优质高职教育的诉求。
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出人民对教育领域包括职业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
因此,实施高水平学校和专业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两类课程”的协同共生实现“人”“才”共育,突破过去功利主义的桎梏,是高职院校治理结构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作为高职教育两大课程类型之一的“公共基础课是面向不同专业背景开设的系列着力于学生人格之完善、能力自我提升、知识结构优化、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的共同课程”。
[1]它不仅仅是所谓的工具性课程,其最终目的同样着眼于学生专业学习,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自我成长。
因此,随后论高水平高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同共生肖尚军(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襄阳441050)摘要: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价值诉求——既要培育学生职业能力,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正是有效的载体。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对策探讨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对策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的对策。
在介绍了融合背景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详细论述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跨学科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推进行业合作以及建立评价机制等对策,促进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提升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的效果和意义,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师资队伍、跨学科、实践教学、合作、评价机制、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介绍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的背景2.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而通识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结合两者,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3.国际教育趋势的影响:国际上,通识教育已成为许多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认可并应用。
与此国外教育界也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学生。
我国也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推动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融合,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1.2 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当今社会,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融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
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探讨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教育部门提供参考,推动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担当与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融合,可以使学生既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正确的思想观念。
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实施探讨
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实施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的实施情况。
首先介绍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及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情况。
接着探讨了通识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融合实践,阐述了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最后探讨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了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指出,通识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体系,促进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自然科学、公共选修课、融合实践、必要性、具体方法、重要性、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实施通识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拓展专业知识之外的视野,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的实施情况及意义,分析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的促进作用,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的实施方式及效果,旨在深入了解通识教育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具体目的包括:厘清通识教育概念、探讨通识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融合途径、论述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分析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设置情况、总结通识教育在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可以深入探讨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为高校通识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的有效结合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方法指导。
1.3 研究意义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对策探讨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对策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的对策。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分别讨论了融合模式、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培训与选拔、课程评估机制以及学生参与和反馈机制。
结论部分强调了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间的融合,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课程设计、教师培训、课程评估、学生参与、教育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
通识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历史和现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将这两种教育模式进行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时能够正确看待问题、审时度势。
探讨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融合对策,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全面发展: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
将两者融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2. 培养综合能力: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通过融合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多方面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3. 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开阔思维,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融合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对于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和正确人生观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实施探讨
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实施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渗透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学科能力和全球视野,帮助他们在面对多样化的挑战时更好地适应和应对。
自然科学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其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实施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 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并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在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高校通常安排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课程,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然科学的整体认识。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3. 教学方法在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1. 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前沿性传统的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通常侧重于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而忽视了科学的时代性和前沿性。
由于科学知识的更新迭代非常迅速,传统的教学内容可能无法满足学生对科学的新需求,导致学生对科学产生了误解和偏见。
2. 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识教育强调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能力,然而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度并不高。
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的往往缺乏对其他学科(如人文、社会科学等)的了解,导致了局限性思维和专业化倾向。
2. 加强学科融合,拓展课程内容在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中,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课程内容,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之间关系的理解和交叉学习,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
四、结语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通识教育实施中的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
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实施探讨
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实施探讨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广泛的学科基础。
在高校的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实施通识教育,既能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在高校理工类专业中,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其他学科的了解相对较少。
通过在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实施通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在化学课程中可以介绍生物学、物理学和地质学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除了跨学科,通识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
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科学素养。
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学会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做出合理的判断。
通识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学生可以学会有效地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
通识教育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
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和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通过讲解科学发展史、科学伦理以及环境保护等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科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实施通识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
课程设置需要合理规划,既要满足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需求,又要融入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内容。
教师的师资力量需要配备到位,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评估制度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发展,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的评价。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的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融合度的探索与研究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的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融合度的探索与研究1. 引言1.1 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高等教育对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与此一流本科教育的倡导也使得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融合。
公共基础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专业课程则是学生深造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如何将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学科界限逐渐变得模糊,知识的交叉融合成为时代的潮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融合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融合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为他们未来在社会中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本研究充分考虑到当前教育体制下的需求和挑战,将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融合度作为研究课题,旨在探索如何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可行建议和参考。
1.2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研究的核心所在,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融合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能够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流本科教育下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度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
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和融合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是当前教育界和学术界亟需解决的课题。
只有深入研究融合度的问题,才能有效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研究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度还有助于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交流,推动学科创新和学科建设。
通过深入探讨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与融合,不仅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还可以为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
1.3 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融合度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实施探讨
通识教育在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中实施探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识教育在高校中逐渐受到重视,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引入跨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养。
本文将从通识教育的概念和特点、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方式以及效果方面进行探讨。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和特点通识教育是指在学生专业学习之外,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教育。
它不是专业学科知识的简单简化或减轻,而是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学科知识结构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通过通识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识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广度,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能够跨学科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二是思维的深度,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实践的重要性,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所学知识。
二、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方式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其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论。
在选修课设置方面,高校可以根据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的需求,设置与时俱进的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
这些选修课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其具体内容需要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选修课的实施方式上,高校可以采取开设专门课程、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来引入跨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高校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论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之间的耦合机制
论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之间的耦合机制内容摘要: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进行重新定位,理顺专业实践课和公共基础课之间的关系,避免单纯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全面知识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狭隘能力本位观”,为学生将来后续能力发展的培养和“终身教育”提供一种学习方法,也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职业能力终身教育一、高职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内涵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自19世纪初美国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讨论和研究。
通识教育的提出,初衷是对基础教育的一种概括性称谓,现如今就其性质而言,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一种非专业教育。
它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使其能获得一个合理的能力结构,培训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人性教育。
陈向明教授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它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精英人才。
[1]李曼丽教授从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系统诠释: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非专业教育;从目的上看,它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公民;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因此,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人性教育、全面素质教育、思维方法教育。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的人格,它不仅适用于普通本科教育,也同样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局限于某一技能的培训或某门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是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只有重视通识课程的设置,才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长效发展,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评价与需求分析(一)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笔者对已经毕业2年以上的高职院校学生和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一共发出100份,收回92份,有效90份,调查数据如下:第一,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比例。
通识教育与小学教案的相互关系探讨
通识教育与小学教案的相互关系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通识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而小学教案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教学设计工具。
那么,通识教育与小学教案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呢?首先,通识教育与小学教案是相辅相成的。
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小学教案则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具体手段。
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应当与通识教育的要求相契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
例如,在小学教案中,可以设置一些跨学科的课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小学教案成为了通识教育的实施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通识教育对小学教案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教案的设计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中的活动设计应当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此外,小学教案也可以为通识教育提供实践平台。
通识教育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而小学教案可以提供一个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科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识教育与小学教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通识教育为小学教案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同时,小学教案也可以为通识教育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逻辑进路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逻辑进路
史伟
【期刊名称】《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5)19
【摘要】课程思政是将“立德”与“树人”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其实质是对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人的关切,与回归教育价值属性和育人初心的通识教育改革具有内在一致性。
课程思政改革能促进通识教育育人理念走向自觉,育人功能走向“显性”,提升通识教育的育人成效。
作为通识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应建立“课程思政”和“通识课程”协调联动的有效机制,增强通识教育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思政育人话语理念,丰富思政育人话语内容和形式,还要增强通识教育实践属性,将通识教育育人功能落在实处。
【总页数】3页(P63-64)
【作者】史伟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心理健康通识教育模式改革与探索
3.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课程思政”进路研究
4.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经济博弈论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5.探索新文科背景下高校
外语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新文科背景下高等院校外语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专题学术论坛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之间的耦合机制内容摘要: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进行重新定位,理顺专业实践课和公共基础课之间的关系,避免单纯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全面知识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狭隘能力本位观”,为学生将来后续能力发展的培养和“终身教育”提供一种学习方法,也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职业能力终身教育一、高职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内涵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自19世纪初美国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讨论和研究。
通识教育的提出,初衷是对基础教育的一种概括性称谓,现如今就其性质而言,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一种非专业教育。
它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使其能获得一个合理的能力结构,培训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人性教育。
陈向明教授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它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精英人才。
[1]李曼丽教授从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系统诠释: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非专业教育;从目的上看,它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公民;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因此,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人性教育、全面素质教育、思维方法教育。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的人格,它不仅适用于普通本科教育,也同样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局限于某一技能的培训或某门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是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只有重视通识课程的设置,才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长效发展,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评价与需求分析(一)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笔者对已经毕业2年以上的高职院校学生和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一共发出100份,收回92份,有效90份,调查数据如下:第一,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比例。
在问到所开设的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比列设置一项,结果为:表1 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设置比例第二,62%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教育与通识教育同等重要。
在问到认为专业技能教育重要还是通识教育重要时,结果为:表2 专业知识教育与通识教育重要程度在该调查问卷中,认为“专业技能教育”重要的同学多数为在校学生;选择“同等重要”选项的同学多为已毕业2年多的高职学生,可以说通过社会生活的锤炼更能反映出其工作中最真实的想法。
第三,在工作当中,哪些技能更加重要。
针对已经毕业的学生,问卷专门设计了这个选项,学生结合自己工作经验,认为以下技能更能促进工作能力的提升:表3 工作中需要的工作技能从表中看出,工作中除了专业技能知识外,还有一些技能同样对工作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些技能对学生工作的促进不亚于专业技能知识的地位。
第四,通识教育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能力。
在问卷中提到,你认为在学校里通识教育应该教授哪些技能知识时,学生的选择如下表所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除了对学校里的专业技能知识有很大期望,同样也希望能够学习到其他方面的知识,期望可以通过这些专业课以外的知识来锻炼自己全方位的能力。
(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评价与需求概况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表2可以看出,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更能体会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对他们的调查也更有说服力。
高职院校培养的不是简单的熟练工人,而是具备专业技能、完备的知识以及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将来的发展能否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这些都是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
已毕业学生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无疑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
2、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工作中专业技能十分重要,但沟通、社交等能力也不可或缺。
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人的溺爱下成长,多数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人沟通、社交的能力。
这样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融入群体,而通识教育的一系列课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
3、通过表4可以看出,现代的大学生,渴望知识、能力的获取。
他们不仅仅满足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也希望能获得自己感兴趣、将来对自己有所帮助的技能知识,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力。
三、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之间的耦合关系1、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困境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还主要局限于指令性课程的开设,由“两课”、外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体育等课程组成。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性”是它开设的根本。
公共基础课作为必修课,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能力,并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近年来,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人才模式,由于公共基础课由于其体系过于陈旧、内容老化、只注重理论性和基础知识的系统性、缺乏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特征,这样就出现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争课时的矛盾,并导致了一种现象:一些高职院校纷纷削减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课时数,增加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的课程课时数。
然而这种过于注重专业技能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则出现缺乏文化底蕴、沟通能力差、没有创新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等一系列问题。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到底该不该开设,如何开设,如何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也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这种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共基础课体系的重构,减少指令性公共基础课的课时数量,增加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公共基础课课程的开设;另一方面是教学模式的重构,增加公共基础课的实践课时数、增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艺术性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
2、通识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面向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要遵循大学的办学理念,实现大学“传承文明、创新知识、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基本功能,造就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把高职教育仅局限于某一项技能的培养、训练,片面强调高职学生“毕业生就业率”,则偏离了大学的办学理念,也与大学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
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它不是和专业技能课程相对立的,通过通识教育,生能形成一种知识的系统观,形成一种整合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文化基础就比较薄弱,综合素质不是很高,再加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于强调“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教育”,则使得学生虽然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到,但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创新能力等普适性技能出现一种缺乏。
[3]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后,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知识,还需要一种适应岗位的职业能力,这恰恰是通识教育的成果体现。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为了有一个长远持续的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全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并且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在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可以说加强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3、通识教育和公共基础课之间的关系职业能力是一个综合体,可以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它包括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后续学习的能力等。
专业能力则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
作为一个职业人,他不仅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一般职业能力,因为一般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岗位变换所必备的能力。
可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课承担着传授学生专业能力的责任,而公共基础课则承担着教授学生一般职业能力的责任。
而且,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只有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课之上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而学生基础知识的拓展则离不开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同时,公共基础课不仅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使其能适应社会变化中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必然路径。
但是,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就必须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层面进行深入的改革,这个改革的依据就是基于一种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的推行则需要公共基础课作为载体,才能真正实现其认知培养、能力教育、人格培育等特性;公共基础课的定位应以通识教育理念为依托,才能更好的实现与专业课的无缝对接,走出当前的困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四、基于通识教育理念共基础课改革思考高职院校要想有效实施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必须从通识教育的视角,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
(一)更新观念,确立通识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中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因而不能简单地将高职院校认定是一个技能训练的场所。
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思想,还是一种活动,它是大学生应该接受的一种非专业性的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延伸。
通识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素质、能力、社会适应性的培养,这不是专业技能教育可以单独完成的。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应该贯穿于高职教育的整个过程,专业技能教育应该和通识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高职院校由于学制较短,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校期间,学生所能学到的专业技能也有所局限,而且过分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则使得学生的适应面过于狭窄,将来毕业后难免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但通识教育则更注重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有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以通识教育为依托,并完善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手段。
通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公共基础课教学教法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出现厌学的状态,因此就要对教学教法进行改革。
首先,教学方法上突破原有的“讲台式”专一模式,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计算机模拟法等,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并且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成绩考核的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
其次,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重视网络的应用,开发设计课程网站平台作为推进教学手段改革的载体。
利用学生喜爱网络的特点,通过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学生可以在教学网站的平台上观看视频点播、电子课件、在线答疑,通过微博、微信、QQ等通讯工具成立虚拟兴趣小组,实现网上交互式学习的实践,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