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通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二者分属不同的教育体系,但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方面有着许多共通之处。本文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剖析二者的内在联系,深度把握二者相互补葺的促进关系,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为深化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标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预计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超过50%。面对着数量如此庞大的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通识教育是一种国外传入我国的教育理念,已经被高校普遍所接受,并在积极推行。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共存并行的,分属不同的教育体系。但从二者的教育目的来说,都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能够全面发展的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做“人”的教育,并且二者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因此,分析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分析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二者发挥联动优势,推动高校育人工作的改革创新,进而才能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育人目的。

一、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通识教育的含义、特征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指对受教育群体普遍进行的内容相同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出具有主体性和完整性的人而实施的一种全面的普及教育。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学识智慧、人格品质、感情心理、社会经验等方面能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通俗地讲,通识教育就是指那些没有那么直接的为未来职业发展而进行的教育内容。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其教育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通用的知识和道德规范,为其提供全面的基础知识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教育内容包含自然、人文、社会科学、人际交往等,并充分利用学科间的互融互通,形成了兼具广度与平衡性的内容体系。同时,通识教育在原有经典内容的基础之上,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融入时代元素,调整教育内容,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最终达到其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的一种社会行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为旗帜,以共产主义信念为方向,以实现党的路线方针为目的,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

悟、道德素养和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最终实现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使命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在综合了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借鉴吸收了伦理学、现代行为科学等其他学科的有益成分,融会贯通,形成系统性、综合性、实效性很强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在我国,每个人都需要接受教育,同时每个人也都可以是教育者。我们要发挥教育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同时教育对象也不仅仅局限于在校学生的身份范畴。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最广泛的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满足了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性。

二、通识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通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二者在诸多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二者同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以“育人”为其教育理念,教育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在通识教育下的学生,要求的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更要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培养优秀的道德素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必要的社会经验,并且能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识教育的理念,就是要让每一个受教育者接受更加自由全面的教育,使其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学识见识、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心智水平等方面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通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通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從教育的目的来讲,专业教育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直接服务的,是专业知识的教育。而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接触更加广阔的知识领域,提升道德素养与个人能力,以及对受教育者心智的塑造,其教育价值是非功利的,是与个人职业发展没有直接关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做“人”的工作,必须坚定的把“人”作为其根本。学生始终是教育的主体,如何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部发挥出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核心内容。从总体上说,通识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重在探索“如何为人”的教育方法,重视对学生人性品质等方面的塑造,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整个教育实践的过程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以人为本,着重对学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面进行教育,塑造他们的品质,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通识教育也是将教育回归到本质“人”的身上,将以人为本贯穿始终,使受教育者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宗旨。

(二)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教育目标

当今社会,各领域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人文精神和基本文化的弱化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同样出现着功利化与利益化的问题,过度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需求和全面发展。面对这样的问题,通

识教育的观点是,人不是孤立于社会而单独存在的,人是置身于社会之中,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所以高等教育要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当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论担任什么样的角色,都要拥有健全的品德、人格、身心,应该是积极向上的、阳光的,具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的完整的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建立更加适合其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从个性的角度来说,可以提高个人综合能力;从共性的角度来说,则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既不是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的应试教育,也不是技能性的职业教育,而是要培养出品德高尚的,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并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可以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这种教育宗旨与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原理不谋而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的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也是以发展学生的智慧水平、主观能动性与丰富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通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从个人层面来说,就是能力素质的提高;从社会层面来说,则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识教育在于引发人们对世界和生命的本质进行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提倡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相统一,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同时也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三、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补促进

社会多元化的当今时代,通识教育有效的弥补了高等教育中受教育者知识面狭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为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方向,有效的提高了公民的素质。但通识教育并非只能单独发挥作用,它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通识教育提供指导思想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把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其教育重点在于对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引领,将学生塑造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而通识教育则不同,通识教育重在“育”人。所谓“育”,就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尽可能丰富全面的知识结构,为受教育者提供一座知识宝库,受教育者可以在通识教育的体系中,获得自由、全面地成长与发展。此次,通识教育的教育模式中,受教育者有较大的主动权来选择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置身自由发展的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导致受到负面影响,发生改变。因此,通识教育需要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作为基本导向,使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完成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正是基于这种情况,让通识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顺理成章。因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一环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拥有一套完备的理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