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内含答案解析)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内含答案解析)
整理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供大家练习,一起来做做吧!
选择题(文末可对答案)
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A.历史决定论
B.历史被动论
C.历史宿命论
D.历史意志论
2.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政治标准
B.思想标准
C.经济标准
D.道德标准
3.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5.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6.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答案
1:A; 2:C; 3:A; 4:D; 5:B; 6:B
以上就是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内含答案解析)相关内容
1。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 ——论述题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论述题31、简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原理:辩证统一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质变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现实意义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肯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于求成。
31、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产生过程等类似,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竞争产生的)①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价值。
②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要提高与生活资料相关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率。
④最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了,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大发展的原因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
②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或不愿投资。
③大型、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
④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⑤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越来越重要。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一般不包括()A、生存资料B、生产资料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费用D、教育培训费用【参考答案】:B2、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参考答案】:B3、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参考答案】:B4、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为了()A、垄断先进技术B、控制商品生产C、操纵销售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参考答案】:D5、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A、一般高于产业资本利润率B、相当于平均利润率C、相当于垄断企业的利润率D、略低于平均利润率【参考答案】:B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参考答案】:C7、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A、社会总商品资本B、社会总生产资本C、社会总货币资本D、社会总流通资本【参考答案】:A8、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参考答案】:C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参考答案】:C10、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A、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B、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和壮大C、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D、创造高科技成果【参考答案】:C11、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价格标准职能【参考答案】:C1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一般是()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B、生产资本的增大C、流通资本的增大D、单个资本的增大【参考答案】:B13、资本主义经济中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主要是依靠()A、财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南市D、行政手段【参考答案】:C14、购买来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参考答案】:B15、资本主义的利息本质是()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银行利润的来源D、借贷资本的报酬【参考答案】:A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的财力基础是其()A、经济发达B、科技先进C、存在过剩资本D、自然资源丰富【参考答案】:C17、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A、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参考答案】:A18、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C、价值增殖过程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参考答案】:C19、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参考答案】:D20、垄断阶段较之自由竞争阶段竞争范围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出现了()A、部门内部的竞争B、部门之间的竞争C、国内竞争D、国际竞争【参考答案】:D21、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参考答案】:C22、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A、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B、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参考答案】:D23、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A、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B、工会的产生和发展C、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D、出现工人持股现象【参考答案】:B24、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A、都成为资本家B、都成为雇佣工人C、两极分化D、彻底破产【参考答案】:C25、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A、卡特尔B、康采恩C、托拉斯D、混合联合公司【参考答案】: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2020年10月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23年4月真题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3年4月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3709)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C )A.直接理论来源B.阶级基础C.自然科学基础D.主观条件2.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承认世界的(C )A.物质性B.可知性C.统一性D.多样性3.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是(D )A.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4.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属于( A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5.“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这句话说的是(B )A.矛盾具有特殊性B.矛盾具有普遍性C.矛盾具有同一性D.矛盾具有斗争性6.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B )A.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B.规律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C.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规律只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B )A.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8.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D )A.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B.前者源于实践,后者源于内省C.前者是抽象的思维,后者是生动的直观D.前者反映事物现象,后者揭示事物本质9.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问题上,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关系的是( C )A.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无需逻辑证明补充B.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必须逻辑证明补充C.被逻辑证明了的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来检验D.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0.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B )A.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它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C.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D.它决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11.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 A )A.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B.经济基础应上层建筑的需要产生C.上层建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D.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物质根源12.人的本质在于( D )A.人的道德素质B.人的法治素养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社会属性13.“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至今已经历(150多年)
2.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3.物质的唯一特征(客观实在性)
4.相对静止主要有两种情况,属于相对静止的情形的是(事物没有发生形式上的任何变化)
5.规律的两个特点(客观性和普遍性〉
6.完整表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根源于物质
7.时间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8.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9.真理的价值问题,也就是真理是否对主体有意义的问题
11.划分经济社会形态依据的标准是生产水平
12.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物质利益的对立
1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就是说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创造历史
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剩余劳动时间
15.在使用现金交易市场里,购买者向售卖者交付纸币的行为所执行的是货币流通手段
16.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
17.从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角度,让工人加班而获得的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
18.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生产绝对过剩
19.不属于垄断资本向全世界范围扩展基本形式是(人力)
20.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主要形式(参与制)
21.推动资本主要发生变化的根本力量(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22.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国际垄断同盟)
23.科学社会主义直接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4.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
25.走向共产主要的必经阶段和必有之路(社会主义)。
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1)

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03709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 理论品质B. 理论基础C. 理论核心D. 理论内涵正确答案:A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3.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物是感觉的集合D. 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正确答案:D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相对主义的观点D. 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A5.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A. 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正确答案:C6.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 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正确答案:D7.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A. 客观性B. 变动性C. 社会性D. 能动性正确答案:A8.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 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 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正确答案:B9.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A. 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 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D. 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正确答案:B10.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A. 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 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 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正确答案:D11.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理论联系实际C. 实事求是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答案:C12. 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生产资料正确答案:B13.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A.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正确答案:A14. 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 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C.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答案:D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020年自考马克思试题及答案

2020年自考马克思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4.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5.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6.人在价值关系中A.只能是价值主体B.只能是价值客体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17世纪英国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工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实际存在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14.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医生给病人作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15.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A.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B.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C.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D.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16.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四)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的科学依据是()。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B.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D.剩余价值规律2.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苏联B.南斯拉夫C.越南D.古巴3.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确切?()。
A.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B.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C.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策D.不注重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4.“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提出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四大5.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6.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A.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B.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C.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D.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7.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两大阵营的形成D.邱吉尔的“铁幕”演说8.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党的领导问题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C.国家政权问题D.武装斗争问题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成立无产阶级政党D.建立资产阶级专政10.下列哪项不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B.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往C.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D.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11.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
A.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B.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D.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1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2020年本科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本科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含答案+解析)给大家整理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0年本科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含答案+解析),科学宅家,高效备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选择题(文末可对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近代英国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法国百科全书派哲学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理论前提B.理论核心C.理论品质D.理论特征3.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唯一特性,表明它是()A.具体物质的个性B.一切物质的共性C.自然物质的个性D.自然物质的共性4.世界观是人们对()A.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又要结合中国实际。
这符合()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C.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的原理D.社会历史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参考答案:1.C【解析】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他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影响相对说来较为间接。
2.C【解析】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3.B【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B【解析】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5.A【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及答案(卷二)单选题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否定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参考答案:A2.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参考答案:A3.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是( )。
A、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结构性B、是否承认事物的量变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D、是否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参考答案:C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参考答案:A5. 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 )。
A、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一切都是“亦此亦彼”B、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C、相互区别的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参考答案:D6. 事物的质是指( )。
A、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B、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C、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D、事物量的规定性参考答案:C7.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事物的相对性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C、事物的变化D、人的自觉能动性参考答案:B8. 矛盾范畴所包含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
A、对抗性和非对抗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C、普遍性的特殊性D、平衡性和不平衡性参考答案:B9. 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参考答案:C10. 有人认为矛盾不过是个命题或判断,它只存在于不正确的思维中,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否认了矛盾的( )。
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

2014 年 4 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完整试卷)、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A .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 .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 .唯心论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A .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 D .一切物质的共性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 .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 .精神分析法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A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 .对立统一的原理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 .相互作用的关系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 .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归纳、综合 D .识记、联想、假说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 .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 .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lO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 .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A .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12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 D .血缘关系13 .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 .艺术B.宗教C.政治 D .哲学14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 .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 .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 .具体劳动A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 .创造剩余价值16 .价值规律是A .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D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7 .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 .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 .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18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 .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 .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 D .流通阶段20 .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1 .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A .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C.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 D .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22 .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A .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 D .农业资本23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A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 D .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24 .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25 .“过剩资本”的出现是A .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D .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2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A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7 .下列属于19 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A .黑格尔B.圣西门C.费尔巴哈 D .李嘉图28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29 .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A .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 .信息社会30 .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 D .促使国家自行消亡、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二)一、单项选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C)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结合的历史。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毛泽东思想C.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D.科学发展观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A)A.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B.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的联盟C.工人阶级同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D.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C)A.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C.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D.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4、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A)A.大力发展生产力B.控制社会需求的过快增长C.维护社会稳定D.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5、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要认清中国社会的(D)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D.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C)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B.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7、“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出自(B)A.《全世界和谐》B.《共产党宣言》C.《论十大关系》D.《和谐与自由的保证》8、邓小平理论紧紧围绕的根本问题是(A)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D.人的全面发展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10、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C.枪杆子里面出政权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1、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A)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2、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我国最大的实际是(D)A.人口多而资源相对贫乏B.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03709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A.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正确答案:B注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来源就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如亚当斯密、李嘉图等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流派2.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A.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 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C. 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 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正确答案:A注解: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3. 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A.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正确答案:B注解:物质范畴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多样性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4. 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D. 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答案:D注解: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5. 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D. 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C注解:基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这种关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互相转化。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及答案(卷六)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及答案(卷六)1、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一部(A)。
A、物质生产发展史B、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发展史C、理性思维发展史D、思想关系发展史2、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D)。
A、社会的上层建筑B、人口因素C、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3、社会形态是(D)。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经济基础是(D)。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C、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D、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B)。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方面是由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历史的原动力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C)。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7、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B)。
A、阶级斗争B、社会基本矛盾C、科学技术D、精神文明8、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B)。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9、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C)。
A、复杂劳动决定的B、具体劳动决定的C、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抽象劳动决定的10、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B)。
A、两个并列的劳动过程B、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C、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D、两种不同的劳动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B)。
A、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C、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D、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时间来决定1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D)。
A、等价交换B、价格与价值经常相符合C、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D、价格与价值背离,并围绕价值波动1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能(D)。
2023年4月自考《马原》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2023年4月自考《马原》真题及答案:简答题26、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品质。
【试题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庄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7、什么是思想路线?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试题答案】(1)党的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所选很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
(2)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其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供进。
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党的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我党历史上自觉地提出并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毛泽东。
28、简述历史唯心主义的两个缺点。
【试题答案】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成历史发展的动力,看不到物质生产是人们思想动机的根源;认为历史是由英雄人物特别是他们的总志创造的。
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两个根本的缺陷。
29、简述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试题答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
它包括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两个方面。
30、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新变化的原因。
【试题答案】世界上任何小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
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形态,在当代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新科技革命是引发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百接动因。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力内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足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
第三,先发优势与现存国际经济分工的影响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经济条件。
第四,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与发展,社会t义运动的影响与斗争是当代资本主义变化发展的国际政治条件。
2020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

全国2018 年 4 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课程代码:000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 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C.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区分()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D. 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标准3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A. 认真阅读原著C. 深入调查研究B.积极参加实践D. 理论联系实际4. 有的哲学家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这种观点属于()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主观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D. 相对主义诡辩论5.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是()1 / 10A.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 意识是人脑的主观创造D. 意识是人脑在外部刺激下产生的生理变化6.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C.规律性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是()A. 物质的广延性C. 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D. 人们头脑中自生的观念B. 变化性D.包容性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 对立统一的观点B.辩证否定的观点1C. 普遍联系的观点D.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9.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A. 不可知论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2 / 10D. 形而上学观点10.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蔬菜同白菜、韭菜、菠菜、油菜等的关系是()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11. 下列选项中,体现适度原则的是()A. 过犹不及,适可而止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12.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 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D. 事物发展的内容和形式B.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见微知著,防微杜渐13. 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C. 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1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根本目的是()A.解释各种自然现象C.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进程3 / 1015. 感觉、知觉、表象是()A.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 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B. 揭示各种事物的本质D.指导实践改造世界16.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 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B. 真理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C.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D. 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17.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C. 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D. 政治制度218.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点属于()A.自然进化论B.历史宿命论C.历史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19. 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4 / 10C.产品的分配方式D.商品的交换方式20.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 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C.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21. 错误的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A. 它是纯粹的主观臆想,其内容与社会存在无关B. 它落后于社会现实,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C. 它脱离多数人的觉悟程度,不能被多数人接受D. 它是对社会存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22.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标准是()A. 人的发展状况B.生产关系的性质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生产的技术条件23.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A.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 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4.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25.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2020年4月广东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4月自学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C.理论基础D.理论前提【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A.完整的理论体系B.严密的逻辑结构C.鲜明的政治立场D.崇高的社会理想【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科学性表现在,首先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在于它具有深刻性,再次它还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其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考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问答()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统一性的问题【答案】A【解析】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考点】物质世界和实践4.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主观性C.实践具有能动性D.实践具有历史性【答案】A【解析】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考点】物质世界和实践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答案】D【解析】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考点】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活动()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D.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答案】B【解析】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8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课程代码:000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区分()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D.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标准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原著B.积极参加实践C.深入调查研究D.理论联系实际4.有的哲学家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这种观点属于()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相对主义诡辩论5.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是()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人脑的主观创造D.意识是人脑在外部刺激下产生的生理变化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物质性B.变化性C.规律性D.包容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是()A.物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C.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D.人们头脑中自生的观念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对立统一的观点B.辩证否定的观点1C.普遍联系的观点D.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9.“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A.不可知论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0.在唯物辩证法看来,蔬菜同白菜、韭菜、菠菜、油菜等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11.下列选项中,体现适度原则的是()A.过犹不及,适可而止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见微知著,防微杜渐1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内容和形式13.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C.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根本目的是()A.解释各种自然现象B.揭示各种事物的本质C.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进程D.指导实践改造世界15.感觉、知觉、表象是()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1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B.真理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D.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政治制度218.“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点属于()A.自然进化论B.历史宿命论C.历史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19.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商品的交换方式20.下列各组社会意识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C.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21.错误的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A.它是纯粹的主观臆想,其内容与社会存在无关B.它落后于社会现实,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C.它脱离多数人的觉悟程度,不能被多数人接受D.它是对社会存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标准是()A.人的发展状况B.生产关系的性质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生产的技术条件2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A.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4.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25.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是社会革命的根源B.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C.革命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D.革命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唯一形式326.科学的生命力在于()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B.引进国外的先进知识C.科学家勤奋和严谨的治学态度D.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27.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思想标准B.政治标准C.经济标准D.法律标准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A.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B.社会制度的先进程度C.社会生活的和谐程度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主要决定于()A.先天禀赋B.地理环境C.家庭环境D.社会实践30.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角度看,个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A.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B.一般价值和特殊价值C.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D.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除了形而上学性外,还有()A.主观性B.不彻底性C.机械性D.朴素性E.思辨性32.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一切规律都是()A.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不因人的好恶而改变的D.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E.不能随意创造和消灭的33.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就在于()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4D.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E.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森林面积的减少引起生物物种的减少B.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C.彗星的出现引起局部战争的爆发D.台风的侵袭引起暴雨成灾E.用水浪费引起水资源短缺3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E.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3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类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A.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资源B.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资源D.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E.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37.下列各项属于五种社会形态系列的有()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E.资本主义社会38.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相比较所具有的显著特征有()A.按地区划分居民B.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C.拥有特殊的武装队伍D.拥有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E.拥有社会管理机关39.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内容的有()A.群众的要求具有天然合理性的观点B.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D.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E.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54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A.人的本质是共同的B.人的本质是变化的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D.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E.人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41.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7分)4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7分)4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直接理论来源。
(6分)44.简述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
(6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2分,共24分)45.试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说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12分)46.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12分)47.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