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本知识
标准化知识

3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概况 一、标准化发展阶段
1、原始标准化阶段Ⅰ
有史以来,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抵御不良环境因素和野兽 的袭扰,逐步形成了构筑方法、形式和用材以及工具的相似和 统一要求,从而形成了最原始的标准化建筑方法。 为了生活的多样化,需要进行物质的交换和分配,需要表 述定量的概念和事物,如工具的尺寸和数量,狩猎物的大小和 多少,开始用自己的手足来表达计量单位,逐渐发展到用比较 稳定而统一的物质作为计量参考单位。
24
推荐性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 或非强制性标准
生产、交换、使用等 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 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 在我国,推荐性标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 是一旦被强制性标准引用,或纳入指令性文件 便具有了约束力。 企业明示执行的推荐性标准,在企业内部具 有强制性或约束力,并应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7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用诏书这一法律形式对计量器
具、文字、货币、道路、车辆、兵器等进行了全国性统 一,在《工律》中规定:“与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 广必等”。特别是到了北宋时期,毕升首创活字印刷 术,成功的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系列化、通用化 等标准化基本原则和方法,孕育了现代标准化的原理, 堪称我国乃至世界标准化发展史的里程碑。 在古代标准化中,标准化已呈现出以统一化、简化、 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及互换性为内容的形式,而 且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标准化理论和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 分为: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 企业标准
27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 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计划、统一审定、 统一编号和统一批准发布。 国家标准编号由国家标准代号(GB、 GB/T)、 发布顺序号(7718)、发布年代号(1994) 如:GB7718-1994、GB/T1.1-2000等。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1. 标准的定义和应用
标准是指由有关方面经过一定程序,按照一定规则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特定的领域内具有普遍适用性,它规范了生产活动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并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了技术交流和经济合作。
2. 国家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工作机构
国家标准体系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负责管理的国家标准的总体框架。
标准化工作机构包括各行业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以及相关的标准制定和推广机构。
3. 标准制定的程序和规则
标准制定的程序包括建立标准的需求、制定标准草案、讨论和修改、审批公布、实施、监督管理等环节。
制定标准的规则包括使用的术语、符号、单位和表示法、标准编号、标准修订周期、标准年限等。
4. 标准的分类和层次结构
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如行业、产品类别、管理分类等进行分类。
层次结构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5. 标准的重要性和作用
标准的重要性和作用在于规范各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
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等方面。
6. 标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国家标准化法、标准化工作条例、标准化推广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宏观政策以及各行业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措施,对标准化工作起到了推动和规范作用。
标准化基础知识

采用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 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 )、国际电信联盟 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以及 ISO确认并公布的制定的标准 确认并公布的制定的标准。 ISO确认并公布的制定的标准。” 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包括国际计量局 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包括国际计量局 BIPM)、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海 (BIPM)、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海 事组织(IMO)、世界卫生组织(WHO)、 )、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 事组织(IMO)、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49个国际标准化机 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49个国际标准化机 构。
1、标准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活动 2 、标准化是一系列活动过程 3、标准化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 4、标准化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5、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成果 6、标准化的研究要有前瞻性 7、标准化的效果只有当标准在实施中付诸共同与重复使 用 后才能体现出来。 后才能体现出来。
三、标准化
三、标准化
(三)标准化原理 ▲简化 ▲统 一 ▲ 协调 ▲最优化 ▲通用 ▲互换 ▲ 组合化▲模块化 等等
1 global company
1个全球化企业
160 offices
50个飞行模拟器 24 hour 5050个飞行模拟器30个国家1,500customer support (365 days a year) 30个国家1,500个供应商和工业合作者 个国家1,500个供应商和工业合作者
9 4 4个训练中心年365天) 24小时客户服务(1年 小时客户服务(1 24小时客户服务(1 365天
标准化基础知识

一、标准及标准化1、什么叫标准国家标准GB3935.1-96《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对标准作如下定义∶“标准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
”2、什么是标准化GB3935.1对标准化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它包括制定,3、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5)、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保障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环境(6)、标准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桥梁(7)、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二、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表(一)、标准的分类1、按标准发生作用的范围和审批标准级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2、按标准的约束性,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3、按在标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基础标准和一般标准。
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
为了突出基础标准地位,相对于基础标准的其它各类标准称为一般标准。
4、按标准化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和工艺准备标准,设备维修标准,产品标准,检验与试验方法标准,包装标准等。
5、按标准的性质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标准。
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劳动组织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通用工作标准、专用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标准,是对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基本职责、工作要求、考核方法所做的规定,是衡量工作质量的依据和准则。
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1. 标准化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中,为了提高交流和合作的效率,制定了一套统一的规范或标准,使得相关方能够通过遵守这些标准来实现互操作性、互联性和互通性。
2. 标准化的目的:通过标准化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 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效率和可靠性;- 实现互操作性,促进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促进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环境。
3. 标准化的分类:- 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制定,具有强制性;- 行业标准:由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化组织制定,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国家可以将其作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用于组织内部管理和交流。
4. 标准化的过程:- 确定标准化需求:对某个领域的技术、产品或服务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制定标准化计划: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计划,确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各方,明确标准化的目标和范围。
- 研究和制定标准:对相关技术、产品或服务进行研究和探讨,制定标准化的技术规范、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等。
- 审核和发布标准:将制定的标准提交给相关组织或机构进行审查和验证,最终通过后进行发布和公布。
- 实施和推广标准:将标准应用于相关领域,进行标准宣传和推广,促进标准的普及和全面实施。
5. 标准化的影响和作用:标准化对于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它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促进贸易和市场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环境,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6. 中国的标准化工作: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中国的标准化工作,包括制定国家标准、推广标准应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
中国的标准化工作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农业、信息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
以上是关于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标准化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贸易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为了了解和应用标准化,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基础知识培训。
本文将介绍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重要性,帮助读者对标准化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标准化的定义和分类1.1 标准化的定义标准化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为了适应某种用途、满足某种需要,对有关的物质、现象、过程、方法、管理等方面所采用的共同的基础和共有的要求进行的一种统一化、规范化、一般化的活动。
1.2 标准化的分类标准化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种类型。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制定,具有法律效力,适用于全国范围。
行业标准是由某个具体行业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制定,适用于该行业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标准是由企业自行制定,适用于该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生产活动。
二、标准化的重要性2.1 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化可以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统一要求和指导,帮助企业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2 促进贸易发展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统一化,可以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便捷和发展。
2.3 推动产业升级标准化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推动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
2.4 保护消费者权益标准化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规性,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三、标准化的实施过程3.1 制定标准的过程制定标准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标准需求、组织编写草案、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和最终发布。
3.2 实施标准的过程实施标准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宣贯标准要求、组织培训和指导、检查和审核、跟踪维护和改进。
四、标准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4.1 生产制造领域标准化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规范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2 服务领域标准化在服务领域的应用可以提供统一的服务质量要求和流程,帮助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标准化基本知识

六பைடு நூலகம்昆钢标准化管理模式
标委会的职责 1、组织建立昆钢技术标准化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保持 技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组织落实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战略中有关技术标准化的 工作任务。 3、审议昆钢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年度总结和工作计划。 4、发布昆钢企业标准。 5、审议标委会经费的年度预算和开支总结。 6、审议标准化管理办公室提交标委会审议的决定事项。 7、审议专门工作组的设立。 8、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定义: 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 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 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 体系,并有效运行;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已实 行标准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的企业。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是国家标准化主管 部门近年来组织的一项重要的标准化活动,旨在 新形势下引导和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依据国家标准委发 布的《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实施指南》开展。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称号的获得,最终由 企业申请,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地方政府 的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审核确认。其方式是以审 核得分的多少定级别。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五)企业参与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企业采用和应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 仅可以促进自身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而且可以开拓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最终提 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六、昆钢标准化管理模式
(一)成立昆钢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23日发文成立昆 钢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简称标委会)。 标委会的工作任务是管理昆钢技术标准化工作,贯彻 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运用标准 化的理念和方法促进昆钢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水平的 提高。 标委会的组织结构 标委会主任:公司总工程师担任 标委会副主任:科技创新部/总工办主任担任 标委会委员:由单位委员和专家委员组成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标准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标准体系的概念
标准体系是指由各类标准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些标准可以是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也 可以是企业内部标准。标准体系有助于规范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 。
标准体系的构成
标准体系由标准体系表、标准明细表和标准制修订计划表等构成。标准体系表是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包括标准的种类、层次和相互关系;标准明细表则是标准体系表的细化,列出了具体的标准项目; 标准制修订计划表则是对未来标准制修订工作的规划。
区域标准化组织
总结词
针对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制定区域性标准的组织。
详细描述
区域标准化组织通常由区域内国家或地区共同发起成立,旨在促进区域内的经 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例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ETSI)等。
国家标准化组织
总结词
各国政府或民间机构,负责制定和推广本国标准的组织。
并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协调性原则
标准应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 策文件、标准体系等相协调, 避免重复和冲突。
公开透明原则
标准的制定过程应公开透明, 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标准 的公正性和可接受性。
实用性原则
标准应注重实际应用,满足生 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需求
,便于操作和管理。
标准体系与标准分类
02
信息化标准化
总结词
信息化标准化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关 键环节。
详细描述
信息化标准化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统一信息系统的建设 规范、数据格式、信息交换方式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 互操作。这有助于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效率,促进信 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2024年标准化知识培训课件

标准化知识培训课件引言标准化知识是现代企业和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提高产品质量。
本课件旨在为您提供关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标准化的详细信息。
第一部分:标准化的基本概念1.1标准化的定义标准化是指制定和实施标准的过程,以确保产品、服务和流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它涉及制定一套共同的规则和指南,以便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实现最佳实践。
1.2标准化的目的标准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通过标准化,企业和组织可以实现更一致的工作流程,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部分:标准化的重要性2.1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它确保了工作流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通过制定和遵循标准化的流程和程序,员工可以更快地完成任务,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
2.2降低成本标准化有助于降低成本,因为它减少了浪费和资源的不必要使用。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流程和程序,企业和组织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2.3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化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因为它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通过制定和遵循标准化的流程和程序,企业和组织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三部分:如何实施标准化3.1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化的第一步是制定标准。
这涉及确定最佳实践和流程,并将其写入标准文件中。
标准文件应包含具体的操作步骤、要求和指南,以确保工作流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2培训员工实施标准化的第二步是培训员工。
员工需要了解标准化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掌握标准化的流程和程序。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遵循标准化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3.3监督和评估实施标准化的第三步是监督和评估。
企业和组织需要定期监督标准化的实施情况,并进行评估。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确保标准化持续有效地实施。
结论标准化知识培训课件旨在向您介绍标准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标准化。
标准化知识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标准化基础知识 • 标准化管理体系 • 标准化实施与监督 • 标准化应用案例分析 • 标准化未来发展趋势 • 总结与展望
01
标准化基础知识
什么是标准化
1 2
标准化定义
标准化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 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简化、协调,从而获 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需求,实现整体最 优。
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实现标准化的可持续 发展。
02
标准化管理体系
建立标准化管理机构
成立标准化委员会
01
由企业高层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标准化委员会,负责
制定和监督执行企业标准。
设立标准化办公室
02
在企业标准化委员会的指导下,设立标准化办公室,负责日常
4. 加强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的结合,推动产业升级。
企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在企业层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标准化工 作,将其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的重要手段。 目前,企业标准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1. 制定企业标准体系,规范各项业务流程;
2. 推进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提高企业管理 效率;
麦当劳的运营管理标准是其实现快速扩张和高 质量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
麦当劳的运营管理标准包括餐厅选址、装修设计、 食品质量、服务流程等方面
案例二: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标准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标准是其实现高效运作和 高质量产品的关键因素之一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标准包括供应商选择、订 单处理、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以确保 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能够高效协同
4. 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结合。
我国标准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标准化基础知识

5 标准化工作任务: 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 进行监督。
6 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标准 ISO;IEC;ITU。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 意大利、瑞士、瑞典。
7制定标准的原则、程序及企业产品标准的备 案 8 目的性、性能、可证实性原则;预备阶段、 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 布、(复审、废止) 9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0法律责任: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 性标准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二. 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标准化 A.釆购标准化 合格供方;重要度分级A, B,C。 B.工艺标准化 工艺标准体系;术语、代号 及符号标准化;文件管理。 C.工艺装备标准化 刀具;夹具;量具;模 具;辅具;工位器具。 D.质量检验标准化。 E.设备管理标准化。 F.产品包装标准化。
二、产品标识标注规定
1.我国产品标识的规定 2.产品标识标注的内容 3.生产者、经销者的义务与责任
三、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1.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2. 企业标准的制定 3. 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 4. 标准的实施 5. 企业标准化的管理
四、 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
1. 二个文件: a 中国家质监总局、国标委《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 [2009—84号] b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产品标准 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2009—322号] 2. 备案应提交材料(6+3) 见下表
三、标准化形式
1.简化 ——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 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肯定个性同时着眼于精炼; 2.统一化 ——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 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强调一致性,从个性提炼共性; 3.通用化 ——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 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 式。 以互换性为前提,功能、尺子互换;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为了统一产品、生产过程、测试等方面的规格、方法、品质的统一体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促进经济发展。
标准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品质,并促进国际贸易和交流。
标准化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产品标准和过程标准。
产品标准是指规定产品设计、功能、结构、尺寸、材料等方面的标准,用于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过程标准则是规定生产、测试、服务等过程的标准,用于确保过程的可靠性和效率。
标准化的优点通过标准化,各个行业和国家之间能够实现互相认可和交流,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标准化还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什么是ISO?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全球最大的标准化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成立于1947年。
ISO的成员来自15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政府、行业组织、协会和企业等,其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
ISO的标准种类繁多,包括产品标准、过程标准、管理体系标准和术语标准等。
ISO 9001是最广泛采用的管理体系标准,它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旨在帮助企业实现客户满意度、质量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如何制定标准?标准制定通常遵循一定的程序,以下是标准制定的基本流程:1.确定制定标准的组织机构和标准的制定负责人;2.确定标准制定的领域和范围;3.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评估;4.形成草案,征求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5.修改和完善标准草案,组织专家和利益相关方审查和评审;6.发布正式的标准文件,并进行宣传和推广;7.对标准进行定期审查和维护,并进行修订和更新。
如何应用标准?标准化的应用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以下是常用的标准应用流程:1.确定需要应用的标准;2.分析标准的范围和要求,了解标准的主要内容;3.制定应用标准的具体步骤和操作程序;4.开始应用标准,并进行记录和跟踪;5.进行评估和反馈,监控标准的应用效果和影响;6.不断改进和优化标准应用的方法和流程。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标准化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务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二、主要的标准化形式有简化——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统一化——统一化是把同类事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统一化有两类,一类是绝对的统一,如各种码号、代号等。
另一类是相对的统一,如产品质量指标。
系列化——系列化是对同一类产品的参数、型式、尺寸、基本结构作出合理的安排与规划。
通用化——在产品设计时最大限度地选择或确定具有互换性地结构或零部件地一种标准化形式组合化——按照标准化的原则,设计并制造出若干组通用性较强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物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三、常用标准代号GB——国家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GB/T——国家推荐性标准JB——机械行业标准JB/T——机械行业推荐性标准NJ——农机行业标准QC——汽车行业标准1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JIS——日本工业标准BS——英国标准DIN——德国工业标准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标准ASTM——美国材料试验标准NF——法国国家标准ΓOCT——俄罗斯国家标准四、标准化审查标准化审查是检查核对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是否正确、有效地贯彻各级、各类标准,经审查应达到:1、所设计的图纸、编制的文件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规定。
2、优先采用定型的设计方案和结构方案,并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借用件,以提高设计地继承性和产品地标准化程度。
3、合理选用优先系数、零件的结构要素等基础标准和原材料标准。
4、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达到正确、完整、统一。
五、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介绍一般给出检验水平,根据检验水平与批量根据“表1”查出样本量字码,根据样本量字码查“表2-A”得出样本量,再结合查出Ac、Re。
《标准化基础知识》课件

有地域性和实用性。
企业标准
由企业自主制定和实施的标准 ,适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产品
生产。
中国标准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标准化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中国政府不断完善标准化法律法规体 系,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的管理和监 督。
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
中国政府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组织 和管理,推动各行业和地方政府的标 准化工作。
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在经济发展、科技 进步、社会管理和国际贸 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
标准化目的
标准化的目的是通过制定、实施标准 ,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标准化意义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 技术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统一原理
通过制定、实施标准,实现技术 和管理的统一,提高生产和服务
效率。
协调原理
标准制定过程中需要协调各方利益 和需求,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 性。
优化原理
标准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 进的过程,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 可以推动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02
标准化体系与标准
标准化体系
标准化体系定义
农业标准化
总结词
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经济效益 。
详细描述
农业标准化主要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领域,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规范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种子选择、 种植技术、施肥、农药使用、收获、加工等环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提 高服 务或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和监督。
标准化基础知识题库

标准化基础知识题库
以下是一些标准化基础知识题库:
1.标准化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案:标准化是指对物质、产品、服务、过程等的技术要求进行统一规定的活动。
2.标准化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保护环境;
●促进国际贸易。
3.标准化的分类有哪些?
答案:标准化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按标准的性质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法律标准;
●按标准的适用范围分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
标准;
●按标准的发布主体分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
标准、企业标准;
●按标准的技术水平分类: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
●按标准的实施方式分类: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4.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性:标准化应当符合科学原理,体现客观规律;
●经济性:标准化应当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先进性:标准化应当符合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
●公开性:标准化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协调性:标准化应当与其他相关政策法规相协调。
5.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化:标准化将更加国际化,全球标准化体系将更加完善;
●信息化:标准化将更加信息化,标准化信息化将得到广泛应用;
●多样化:标准化将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需求;
●智能化:标准化将更加智能化,标准化智能化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一)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目的 和意义
※ 减少和避免与贸易各方的贸易争端,从 而使本国的产品或服务冲破贸易壁垒打入 和占领国际市场。
※ 促进本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加深与各 国的相互理解。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二)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1、应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国际惯例。 2、制定、修订国家标准应当以国际标准为基础。 3、应当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4、我国的一个标准应当尽可能采用一个国际标准。 5、应当尽可能与相应国际标准的制定同步。 6、应当同我国的技术引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新 产品开发、老产品改进相结合。 7、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的制定、审批、编号、 发布等要求,同我国其他标准一样,按我国相关法 律法规执行。
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 卫生标准、安全标准、环境标准等。
3、按照标准的对象分: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
三、标准化工作法律依据
(一)标准化法的概念 1、狭义的标准化法:仅指标准化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广义的标准化法:指调整在标准化过
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包括标准化方面的法律、法规、 规章及有关法律、法规引用或规定的 强制性标准等。
主义商品经济; ❖ 有利于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
三、标准化工作法律依据
(六)《标准化法》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
企业是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与标准 化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说:企业生 产的产品必须按标准生产,对产品检验要遵 守统一的检验方法,要有统一的包装、运输 方式。可以这样说,没有标准,企业就无法 组织好生产,生产的产品也无法更快更好地 进入市场,也就不可能获取更多更好的经济 效益;同时,违反强制性标准的企业,还要 受到处罚。
(二)我国标准的分级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 筋》
❖ 行业标准: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各行业统一的技术要 求。
YB/T5142—1993 《冶金矿产品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 一般规定》
标准化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一)标准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 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 种规范性文件。
(二)标准化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显示问题或潜 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二、标准的分级和分类
(一)标准的分级 按标准的作用范围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分级: 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 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 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 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GB/T19580—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Z19579—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二、标准的分级和分类
(三)标准的分类 1、按标准的属性分: 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 强制性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 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手段加以实 施的标准。
❖ 推荐性标准:是指在生产、交换、使用等方 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 准,又称为自愿性标准。
二、标准的分级和分类
(三)标准的分类 2、按标准的作用分:
四、标准的制定
(一)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充分考虑使用要求。 3、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先进技术成果。 4、相关标准协调配套。 5、有利于包装社会和任免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
环境。 6、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二)制定标准的对象 1、“重复性事物”是制定标准对象的基本属性。 2、制定标准的对象。
四、标准的制定
(三)标准制定的程序 1、预备阶段: 2、立项阶段: 3、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阶段: 4、征求意见阶段: 5、审查阶段: 6、批准阶段: 7、出版阶段: 8、复审阶段: 9、废止阶段: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际标准组 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是适用于世界范 围的标准。
三、标准化工作法律依据
(二)制定《标准化法》的目的和任务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 善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 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更好地适应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
(三)《标准化法》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一项重要法律,是国家推行标准化,实 施标准化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
❖ 国外先进标准:指未经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 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 国家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国际上有权 威的团体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 容,经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 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 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 序审批发布。
❖ 地方标准:是指在国家的某个地区通过并公开发布 的标准。
DB53/T 286—2009 《黄磷包装桶专用冷轧钢带》
❖ 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 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 定的标准。
Q/KGS 71.1—2010 《 X65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热轧钢带》 Q/KGS 53—2002 《烧结用无烟煤》
三、标准化工作法律依据
(四)《标准化法》的主要内容 分为五章二十六条。 其主要内容是: *确定了标准体制和标准化管理体制; *规定了制定标准的对象与原则以及实施标 准的要求; *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办法。
三、标准化工作法律依据
(五)颁布《标准化法》的重要意义 ❖ 标志着我国标准化工作进入法制管理阶段; ❖ 有利于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有利于发展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