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画中游荷间小古文《荷》教学设计
《荷花》的教学设计
《荷花》的教学设计关于《荷花》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荷花》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荷花》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对荷花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深入了解荷花,通过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激发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三、整合思考: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并能在中段教学较好地体现网络交互,我们特别制作了相关的学习网站(“自然物语”专题性学习网站)。
希望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学习这篇优美的文章,感悟其中的美好。
教学实录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现在,先让我们一道来欣赏几幅有关荷花的图片。
(教师播放幻灯课件)师:孩子们看得很认真。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你看到的这些荷花?熊思雨:这些荷花真好看!唐聆博:我喜欢第二幅画面,真是姿态万千,挨挨挤挤的。
张翰文:我喜欢有一只小蜻蜓站在上面的那幅,他们好象在说悄悄话。
丁一苇:荷花很美。
师:孩子们说得很好!来,一起读课题。
生:21荷花共4页,当前第1页1234师:下面,请孩子们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哪些部分?(学生自渎课文,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师: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些部分?赵钦毫:课文介绍了荷花美丽的花瓣。
我最喜欢第二自然段。
吴嘉庚:我觉得课文介绍了碧绿的荷叶,我也喜欢第二自然段。
邓仁敏:课文讲了多姿多彩的荷花,我喜欢四自然段的小蜻蜓、小蝴蝶。
张玥雨萌:这篇课文是从荷花的花、叶给我们介绍荷花的美。
师:孩子们各抒己见,说得都不错。
作者正是从荷花的花,叶展示荷花的美。
(板书:花,叶)吴月希:我有摄影作品。
曹艺芝:我会画画。
《荷》专题 教案教学设计
《荷》专题教案教学设计《荷》专题教案教学设计《荷》专题一、活动目的:1、学习关于“荷”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丰富学生对“荷”的内涵的理解。
4、锻炼学生的思辨和写作能力。
二、活动重点:1、通过对“托物言志”写作方法的学习,理解荷的精神内涵。
2、锻炼学生的思辨和写作能力。
二、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进入荷的世界(竞猜、抢答)她从远古走来,有活化石之称--最早起源的被子植物,与银杏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
她为历代文人钟爱,有关的佳句名篇层出不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她是佛教圣物,取其桔祥清净之意--菩萨坐的莲花台;观音手中的莲花她是澳门的象征--区花,印度、斯里兰卡、突尼斯逢其为国花。
她被喻为花中君子。
--《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2、带着学生欣赏五首咏荷诗歌荷、荷香,香得有些古典主义,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太多笔墨。
今天,我们就着书本上的'五首诗歌来感受荷。
学生自由诵读,向同学推荐一首或一两句自己喜爱的诗歌。
3、引导学生领悟荷花的精神内涵刚刚几首诗描写对象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荷花、荷叶,还是果实,都能勾起诗人的遐想,触发他们写作的灵感,接下来,再向大家推荐几首写荷花的诗文。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李乔(唐)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温庭筠(唐)莫笑出青泥,心净还如许。
--吴绡(清)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居者多不结实。
甚矣,全才之难了。
兼之者,其惟莲乎。
--张潮《幽梦影》这几句都是从荷花的内在精神来写荷,欣赏《爱莲说》。
学生听读《爱莲说》,找出其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并齐读,讨论:出淤泥而不染:不因环境恶劣而随波逐流。
濯清涟而不妖:不因环境顺利而张扬炫耀。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公正,没有歪的、邪的。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越远越香,凛然不可侵犯的人格力量。
君子:洁身自好端庄严肃德声远播4、确实,身外的风景总是与心内的风景遥相照应,欣赏自然景物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你是否知道一些爱荷之人?屈原:集芰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李白:青莲居士曹雪芹:黛玉最爱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鲁迅: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朱自清以及当代的一些名画家:黄永玉、齐白石从古至今,没有一种植物像荷花这样在精神上被赋予圣洁的光环,在文化上被赋予深刻的内涵。
专题 荷(教学设计)
专题《荷》教学设计素质教学目标:1、朗诵咏荷的诗文,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
2、通过议荷、写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训练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围绕话题进行论述。
2、通过议荷、写荷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第一版块:赏荷(5分钟)要求:让学生对荷有个初步的了解。
(一)导入:同学们,在这一节课我们将要评选出小歌唱家,小画家,小诗人,小演讲家、小表演家,你们的作品将会被张贴到我们的黑板上,大家一定要努力啊!首先我们一起猜㧿迷语。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杉,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同学们能猜出来吗?(荷)对这位美丽的小姑娘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荷。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荷这个专题。
(二)出示课题。
FLASH荷这种植物在我们这里并不罕见,同学们一定对他有所了解,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看来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还是很丰富的。
我们一起查阅“荷花档案”视频展示: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
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
地下茎即我们常说的藕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
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
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原产于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
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配图片FLASH)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荷花的印记。
比如我们会学到写荷的文章,老师会教我们画荷花。
还有吗?(吃的食物:藕粉圆、藕也是我们的家常菜。
碗、窗、衣服上有荷的纹饰,唱的歌、荷与佛教,观音的莲花宝座、荷花和舞蹈、荷花与神话,哪吒、何仙姑,荷与城市)原来我们生活和荷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荷》教学设计
思 我把读荷放在第二课时,而只进行了其他四个步骤,同时在这四个步骤里,我把
本节课的重点定位在“咏荷”,以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诗文的内容和诗人
的情感,从而去感悟荷的文化价值。
整个课堂学习中,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互助精神可嘉,质疑能力强, 放手自主学习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文本中的“莲”的品质、作者情感,学生分析 还是有难度的,需要教师多次引导诵读、启发。
之 用 ”“ 荷 之 趣 ”;
同时了解荷花的
有关知识。
2 过程与 文 字 投 诗 文 录 音 ; ABD F
通过聆听诗
教
方法 影 、 图诗 文 探 究 问 题 。 FGI
歌录音去感受诗
自制 网上
片,音
学
频
的 节 奏 和 诗 人 情 22 钟 下载 感 ;通 过 小 组 合 作
探究去探究文义,
媒
深入理解诗歌意
2、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情 感 受 诗 人 情 感 ; 利 用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的 方 法
感。
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教学难点
1、训练学生的思辨和写作 能力。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 感价值观。
通过议荷和写荷的活动来训练学生的 思辨和写作能力;同时也通过这两个活动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知识点 学习 媒体 编 号 目标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使用 作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媒体 时间 来源
1 知识与 文 字 投 谜 语 导 入 ; AB 能力 影 、 音荷 花 的 有 关 图 DEI
频 、 图片 。
片
E
通过欣赏荷花Biblioteka 自制的 有 关 图 片 ,去 领
网上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荷》详细内容:本课主要学习唐代诗人李清照所作《荷》一诗,诗中描绘了荷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在荷花丛中流连忘返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荷》这首诗;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李清照的诗歌风格;3.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荷花景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荷》这首诗;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李清照的诗歌风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荷花盛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美丽景象。
2. 诗歌朗诵: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诵《荷》这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诗句解析: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诗歌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李清照的诗歌风格,欣赏其写作技巧。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与《荷》相关的练习题目,学生现场作答,教师点评并指导。
6. 描绘心中的荷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心中的荷花景象,分享给大家。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荷》板书设计:荷花盛开美丽景象流连忘返诗人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背诵《荷》这首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荷花盛开的景象。
答案:荷花盛开,美丽景象。
2. 作业题目:请学生分析李清照的诗歌风格,并尝试仿写一首以荷花为主题的诗歌。
答案:李清照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荷花盛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荷花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诗歌朗诵、诗句解析和诗歌欣赏环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荷》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欣赏李清照的诗歌风格。
通过随堂练习和描绘心中的荷花,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荷》专题 教案教学设计
《荷》专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种类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荷花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 通过学习荷花的相关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荷花的生长过程、种类及特点。
2. 荷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3. 荷花相关的诗词鉴赏。
4. 荷花的绘画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荷花的生长过程、种类及特点;荷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荷花的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荷花相关诗词的鉴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荷花的生长过程、种类及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荷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3. 采用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荷花之美。
4. 采用实践教学法,教授荷花的绘画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荷花的美。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荷花的生长过程、种类及特点。
3. 分析:讲解荷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分享荷花相关的诗词。
4. 欣赏:组织学生欣赏荷花之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5. 实践:教授荷花的绘画技巧,让学生动手实践。
7.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荷花生长过程、种类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荷花在文学作品中的理解及欣赏能力。
3. 评价学生对荷花绘画技巧的应用能力。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荷花图片及视频资料。
2. 荷花相关文学作品。
3. 绘画材料及参考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荷花的生长过程、种类及特点。
2. 第3-4课时:荷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3. 第5-6课时:荷花相关诗词鉴赏。
4. 第7-8课时:荷花的绘画技巧。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荷花展览或实地考察荷花生长环境。
2. 开展荷花绘画比赛,展示学生的作品。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荷花的认识。
七年级下册语文《荷》专题教案设计
《荷》专题教案设计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荷的有关知识,积累有关咏荷的诗词及妙词佳句;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的领悟能力,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欣赏荷花种种美的神韵,领会作品表达的深挚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荷文化。
教学重点:通过专题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教学难点:了解荷知识的同时,感受荷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体会荷与自己的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到家乡附近的荷塘观赏荷2.借助网络和图书馆查阅有关荷的知识(参考关键词:荷的介绍,荷的价值,荷的生长过程,荷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咏荷的古诗句)3.预习《荷》专题,阅读专题中写荷的诗文,了解所写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4.记下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准备:利用百度搜索有关荷的图片、知识等材料,结合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赏荷(导入)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安排大家走进大自然,欣赏自然中美丽的荷,哪位同学能给我们描绘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色?学生发言。
教师点评。
下面让我们再次去回味那美的一刻,欣赏一组荷的图片,感受荷的美。
【投影】荷的图片二、咏荷同学们看完图片都禁不住赞叹它的美,是的,它不仅吸引了我们,也曾经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从而留下了很多精彩的咏荷作品,你知道吗?请告诉我。
学生展示搜集的咏荷诗句教师点评并归纳整理名句【投影】咏荷名句下面请同学诵读专题中的五首咏荷诗,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朗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说喜欢它?学生诵读并交流。
教师点评总结:由于观察视角和立意构思的不同,五首诗分别展示了荷的不一样的美,创造了不同的意境。
同学们,到此我想你们所看到的荷也许更丰满了,也许你对荷的欣赏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它的自然之美。
《荷》专题 教案教学设计
《荷》专题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掌握绘画荷花的基本技巧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1.2 教学内容荷花的生物学知识介绍荷花绘画技巧教学欣赏和分析荷花艺术作品第二章:教学准备与过程2.1 教学准备准备荷花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标本准备绘画荷花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准备相关的艺术作品展示2.2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荷花的图片和实物标本,引起学生兴趣讲解:介绍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讲解绘画荷花的基本技巧实践:学生动手绘画荷花,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第三章:教学评价与作业3.1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学生对荷花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3.2 作业学生完成一幅荷花绘画作品,要求体现所学的绘画技巧学生写一篇关于荷花的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第四章:教学拓展与延伸4.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参观荷花展览或实地考察荷花生长环境邀请艺术家进行荷花绘画工作坊,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荷花绘画技巧4.2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进行荷花主题的诗歌创作或摄影创作,发挥创造力学生可以参与荷花保护活动,增强环保意识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第一周:介绍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第二周:讲解绘画荷花的基本技巧第三周:学生动手绘画荷花第四周:学生展示和评价作品5.2 时间安排每节课时:45分钟总共:4节课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荷花图片和视频资料库荷花绘画教程和参考书籍荷花艺术作品集6.2 教学材料绘画荷花所需的纸张、颜料、画笔等材料投影仪或电视等展示设备实物荷花标本或荷塘图片第七章:教学活动与互动7.1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荷花的形态特征实践绘画荷花的技巧欣赏和讨论荷花艺术作品7.2 教学互动分组讨论,分享绘画心得和技巧学生提问和教师解答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第八章:教学注意事项8.1 教学注意事项确保学生使用绘画材料的安全性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表现荷花的细节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不拘泥于模仿第九章:教学反馈与改进9.1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的作品和日记,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9.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总结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10.2 教学展望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荷花主题的艺术创作推荐学生参加荷花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才华重点解析教学目标: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掌握绘画荷花的基本技巧,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荷》专题教学方案(精选5篇)
《荷》专题教学方案《荷》专题教学方案(精选5篇)《荷》专题教学方案篇1一、教学目标:1、欣赏荷花的美,了解荷的有关知识。
2、学习咏荷诗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的领悟能力。
3、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
2、指导学生创作以“荷”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三、教学难点: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五、教学步骤:(一)导入:(屏幕)出示谜语: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有关荷的内容。
(屏幕)课题:专题《荷》(二)说荷: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出示的谜语,并结合自己对荷花的印象,口头描述一下荷花(1—2名学生)刚刚同学们作了简单的描述,下面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谈谈对荷花的了解。
(提示:可从荷花的别名、组成部分、种类、成语诗文等角度入手)明确:(1)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
属睡莲科多年水生草本花卉。
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
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
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2)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
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3)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以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4)荷花和佛教的关系: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走进寺庙,随处可见莲花形象。
大雄宝殿中的佛祖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向人间抛撒莲花(如天女)。
《荷》专题 教案教学设计
《荷》专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荷》的基本内容,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学生能够运用荷花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深入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学生运用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学生培养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荷花的生长过程:介绍荷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
2. 荷花的特点:讲解荷花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等特点。
3. 荷花的观赏价值:介绍荷花的观赏价值,包括花色、花香、绿叶等。
4. 荷花的应用:讲解荷花在园林、农业、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5. 荷花的文化内涵:介绍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诗词歌赋中的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荷花的观赏价值和应用。
(3)荷花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荷花生长过程中的生物学原理。
(2)荷花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荷花的实物或图片,深入了解荷花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提问、讨论等方式,探究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3. 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荷花相关任务。
4. 讲授法:教师讲解荷花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荷花的基本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荷花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荷花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4. 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等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荷花实物或图片、课件、教材、作业本等。
2. 教学场地:教室、实验室、荷花池等。
3. 教学时间:共4课时。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荷花实物或图片,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兴趣。
《荷》专题(第三课时教案)
《荷》专题(写荷)
教学目标:1从观荷,赏荷中提高审美能力
2.指导学生创作以“荷”为主题的作品。
3.通过写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创作以“荷”为主题的作品。
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爱莲说》这篇千古传诵之作。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
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
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这节课我们将发挥我们的想象联想,自已动手来写荷,画荷。
(小组任选一个任务)
(1)学习朱自清或其他作家的写法,从荷叶、荷花、莲藕中选取一两个作为继续描写的对象,写一篇咏荷的文章。
(2)根据自己的观察、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以荷喻理或咏荷抒情的文章。
(3)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荷的文章。
(4)欣赏汉乐古筝曲《出水莲》,自己填词。
(5)出一期以“荷”为刊名的手抄报或电脑小报,自己进行设计、编辑。
(6)搜集关于荷的美术作品,或自己描画荷花、莲藕或荷塘,也可以自配诗文,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说明:关于荷的美术作品在上可以查阅、拷贝、下载。
附:宋代名画。
戏画中,游荷间——小古文《荷》
戏画中,游荷间
——小古文《荷》 8.13 一、我会猜
池中有个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粉红笑面迎风摆,只坐绿船不划桨。
二、我会读
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三、我会画
四、我会写
荷叶形圆,状如
荷叶形圆,状如
五、我会背
1.去字背
荷
池中,夏日或红荷梗。
荷叶。
茎横,其名。
藕有,中有,断之。
2.看图背
六、我会学
1.《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教学设计(9篇)
《荷花》教学设计(9篇)篇一:《荷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设计理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让他们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并将课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有关荷花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通过学生的自主读书,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等语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纸荷花头饰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1、复习生字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4、教师引入课文。
二、潜心品读,领悟美感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画出分别描写荷叶、荷花的句子。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重点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间冒出来。
有的。
有的。
有的。
”4、教师把学生的发言小结,指导朗读。
三、再创想象,理解重难点1、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2、融情入景,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想象自己就是一朵荷花。
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呢?(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四、拓展延伸,课后作业:(自主任选一项完成)画一幅荷花图五、板书:3、荷花荷叶大、绿、多、密看到荷花有的。
有的。
有的。
美篇二:《荷花》教学设计篇二【设计理念】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
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荷》专题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荷》专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荷花的生长环境、特点和功能。
2.了解荷花在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3.培养学生欣赏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荷花的生长环境与特点- 荷花的生长环境:池塘、湖泊、河流等水域。
- 荷花的特点:荷叶大而浮于水面,荷花呈莲瓣状,花朵色彩丰富,花香四溢。
2.荷花在文化艺术中的地位- 古代诗词中的荷花:通过介绍相关的古代诗词,学生了解荷花在文学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 绘画中的荷花:学习著名画家的荷花画作,了解荷花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
- 传统手工艺品中的荷花:观赏荷花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品,感受荷花文化在手工艺品中的表现。
三、教学策略1.情景教学法:带领学生参观荷花的生长环境,观察荷花的特点。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荷花在文化艺术中的理解。
3.观摩教学法:让学生观摩并欣赏著名画家的荷花画作,培养审美能力。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荷叶绘画、荷花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讲述荷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呈现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兴趣。
2.主体教学(40分钟)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a.诗词欣赏:介绍古代诗词中的荷花形象,让学生感受荷花在文学艺术中的美。
b.绘画观摩:展示著名画家的荷花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并品味不同风格的作品。
c.手工制作:指导学生使用纸张、颜料等材料进行荷叶绘画或荷花手工制作活动。
3.小结(10分钟)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收获。
4.拓展活动(20分钟)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内的池塘或花坛,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感受真实的荷花。
五、教学评价1.观察评价:通过对学生在观摩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评价,如学生对荷花画作的欣赏程度、荷叶绘画的技巧等。
2.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荷叶绘画和荷花手工制作作品,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和美感。
3.口头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口头评价。
《荷花》教学设计(优秀6篇)
《荷花》教学设计(优秀6篇)《荷花》教案设计篇一【设计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呢?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课时目标】1、集思广益,多形式学习课文生字,重点理解:花骨朵、莲蓬、姿势、翩翩起舞和挨挨挤挤。
2、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脉络,重点学习第2段。
3、反复诵读,感悟荷花的美。
【教学重点】有层次的读,学习第2段,感悟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诵读课文有思维,有创新。
【教学过程】一、说荷花,引课题1、用一个词形容看到过的荷花。
2、看荷花图片,再说说亲眼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
3、边看图边穿插学习词语:花骨朵、莲蓬、姿势和翩翩起舞。
二、读荷花,初感知1、提出主题:作者是看荷花的,从哪一段发现的?2、由学生发挥,相机诵读课文:如从第一段中发现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
⑴引导第一段:两人读。
概括:闻到荷香。
如从第二段中发现作者认认真真地看荷花。
⑴引导第二段:比赛读。
概括:观察形状。
如从第三段中发现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⑴引导第三段:榜样读。
概括:欣赏姿势。
如从第四段中发现作者出神地看荷花。
⑴引导第四段:示范读。
概括:想象情景。
如从第四段中发现作者入迷地看荷花。
⑴引导第五段:集体读。
概括:回到现实。
3、整理课文脉络。
三、再读荷花,感悟荷花的美1、读第2段,说说哪个词或哪个句你特别喜欢,为什么?2、挨挨挤挤:动作理解。
请学生一个个来“挨挨挤挤”,形象感知荷叶很茂盛,荷花长得好。
3、重点感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看图,读原句子)说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长出来。
(再读句子)说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长出来,它们仿佛想。
动作演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请学生冒出各种姿势)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2023年小古文《荷》教学设计
2023年小古文《荷》教学设计小古文《荷》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2、观赏和仿照表现荷花的造型和色调美。
活动打算《赏花去》课件:荷花池场景、花苞、盛开的荷花、莲蓬图片等。
活动过程幼儿观赏图片,视察荷花的外形特征,了解荷花生长的过程。
荷叶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态的?荷叶的大小一样吗?高矮一样吗?荷叶的纹路是什么样的?刚长出来的花苞是怎样的?花瓣的颜色是什么?花瓣上的纹路是怎样的?花谢了,花托渐渐长大,变成了什么?莲蓬像什么?莲蓬里有什么?什么时候采收莲子呢?请幼儿比照着图片,尝试用笔画出荷花池的景象。
假如你来画荷花,你想画一朵刚刚开放的,还是一朵盛开的荷花?画高的还是矮的?大的还是小的?荷叶上的叶脉你会怎么画?你要画莲蓬吗?画刚刚长出来的还是变成褐色的?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和同伴共享。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2活动目的1、通过观赏想像,培育学生的`美感。
2、扩展阅读面,培育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想像实力、口头表达实力、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力等语文综合素养。
3、感受语言的作用与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宠爱之情。
打算工作搜集吟咏荷花的诗词佳句;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吟诗赏画,激趣引题。
1、齐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课件出示该古诗及与之相关的图片。
)2、自由对话谈感受:诗如何?话怎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3、引题: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历来倍受文人墨客的推崇吟咏。
今日,我们也一起来“咏荷”。
(揭题。
)二、视觉享受,直抒胸臆。
1、视觉观赏。
(出示有关荷花的风光图片。
)边看边想。
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提示:假如你是一位诗人,会怎么做?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会怎么做?假如你是一位园艺师,会怎么做……2、自由抒怀。
三、连词吟诗,竞赛颂荷。
采纳小队对抗赛的形式进行。
1、进行“咏荷—荷花—……歌咏”的词语接龙,看哪一小队的速度最快。
小队合作,把结果写在题板上。
美术《荷》教学设计
美术《荷》教学设计1.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荷花,了解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掌握描绘荷花的基础绘画技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引入(1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荷花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进行简单描述。
然后介绍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清新、高洁、纯净等。
同时,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第二阶段:技法讲解(2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或实物展示的方式,详细介绍描绘荷花的基础绘画技法。
包括构图、画面比例、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荷花的构图一般以主花为中心,通过画面的比例来衬托和突出主题。
同时,荷花的色彩运用也很重要,可以用淡雅的颜色表现其清新的特性。
第三阶段:示范绘画(3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或实物演示的方式,展示如何使用基础绘画技法描绘荷花。
同时,教师可以口头解释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学生可以边观察边记录下来。
第四阶段:学生操作(30分钟)学生们根据教师的示范,开始自己的绘画实践。
教师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集体展示,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第五阶段:总结与展示(15分钟)教师可以请几位学生上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对每幅作品进行简单的点评和评分。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整个绘画过程,总结所学到的绘画技法和表现荷花的方法。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艺术欣赏和研究,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其他植物和花卉题材。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法,进行自由创作。
评价方式:1.学生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可以进行评价。
2.技法运用:评价学生在绘画实践中是否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的绘画技法。
3.作品表现:通过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的创意、构图和色彩运用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绘画实践。
教学资源:1.中国传统绘画荷花作品展示;2.多媒体设备或实物来展示绘画技法和示范作品;3.绘画用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中班教案《荷》
中班教案《荷》中班教案《荷》(精选11篇)中班教案《荷》篇1活动目标:1、幼儿欣赏邮票,利用设计邮票的方式将射阳湖的特色展示。
2、对邮票的喜欢和兴趣,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
3、萌发幼儿对家长的喜爱和自豪感。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1、各种邮票图片。
2、教师已设计的射阳湖特色邮票的图片。
3、荷花、荷叶、藕莲、芦苇等风景图片。
4、油画棒人手一份、水彩笔人手一盒、橡皮纸、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寄信会去哪里啊?"(邮政局)--"夏老师昨天去邮局寄信的时候,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你们能帮老师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吗?"(邮票)--"刚刚小朋友们说的很对,那你们知道邮票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二、教师出示邮票图片,幼儿欣赏邮票--"今天夏老师带来了一些邮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教师出示自己几张有代表性的邮票,让幼儿欣赏,并提出问题。
--"你看到的邮票是什么样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你看到什么颜色的邮票?"(彩色的)邮票上面有什么图案和花纹吗?(有不一样的数字、有竹子、有兰花、有福娃、有小姑娘、十二生肖、运动员、五星红旗)--"你最喜欢哪张邮票,为什么?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欣赏家乡风光,激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已设计的特色邮票,引起幼儿兴趣。
--"刚刚是夏老师设计的一张关于我们射阳湖特色的邮票,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射阳湖的景色。
我们来看看我们美丽的射阳湖有哪些风景特色?--"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们射阳湖漂亮吗?(漂亮)我们射阳的风光那么美,你们能不能帮助我们美丽的家乡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美丽的射阳湖,都来参观我们的家乡。
荷优秀教学设计
荷优秀教学设计《荷》专题主题学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及策略】1、阅读有关描写荷花的诗词、文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2、品味语言,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鉴赏能力。
3、体会并感悟荷的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课前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对荷的好奇心、求知欲;收集有关“荷”的诗词、文章并初步感知。
2、自学《采莲曲》、《莲叶》、《赠荷花》、《白莲》、《爱莲说》并初步赏析。
学习过程:一、荷香初嗅----赏荷同学们,你见过荷花吗?领略过荷花的翩跹舞姿吗?那么,让一起走近荷,走进荷专题,首先来欣赏一段视频。
(引入学习内容,观看视频,让学生得到美的感受,获取感官想象)二、接天莲叶----咏荷1、学生展示搜集的与“荷”有关的诗词、俗语、成语等,在班内分享。
2、学生朗读课本内的《采莲曲》、《莲叶》、《赠荷花》、《白莲》,做到读得正确,有感情,把握好诗的节奏和诗韵。
3、即兴朗读课外搜集的咏荷古诗词。
如曹植的《芙蓉赋》、李白的《折荷有赠》、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李璟的《浣溪沙》、李清照的《一剪梅》、周邦彦的《苏幕遮》等。
4、学生朗诵余光中的《永远,我等》、席慕蓉的《莲的心事》、宁静之叶的《荷花九章》(通过大量朗诵荷花的诗词,了解荷给予人的美感体验及人们对其寄予的深厚感情。
)三、莲之花语----读荷1、欣赏任志宏朗诵的《爱莲说》,学生试读。
2、学生自由展示朗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3、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其它关于荷花的文章(通过阅读荷花文章,了解作者因身世处境、生活经验、艺术修养等所引发对荷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各有不同。
)四、诗意荷塘----品荷同学们,通过今天的阅读、感悟,相信大家对荷的认识更深一步,请各小组自选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去赏析。
(学生大量朗诵了诗词、朗读了文章,让他们谈印象最深的读荷感受,一切都水到渠成。
)五、回眸望莲----议莲1、读了关于“莲”的诗文,你发现荷的名称还有什么?请结合诗文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画中,游荷间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
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一、我猜谜语
池中有个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粉红笑面迎风摆,只坐绿船不划桨。
二、范读
三、诗句分析,边画
1.请生读第一句
2.用什么颜色画花?——或:有的
3.接下来画什么?
4.花梗是什么样的?
5.荷叶是什么样的?形状像什么?(填空)
荷叶形圆,状如
四、我会读(有节奏地读)
五、我会画
六、我会背
1.去字背
荷
池中,夏日或红荷梗。
荷叶。
茎横,其名。
藕有,中有,断之。
2.看图背
七、我会学
1.《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