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教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教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64f1a7195f312b3169a5ec.png)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理解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其理论观点,探究其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之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起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巴黎公社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由《共产党宣言》看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本课理论性很强,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太远,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几乎一片空白,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理性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既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又对后面的教学非常重要。
为了完成课标要求的任务,我在教材内容基础上对这节课进行了调整。
将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两部分。
所以本课时单独讲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以解放人类的理想为本课的主题,并补充相关史料,对教材进行整合进行教学。
二、新课讲授。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25年英国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从此大约每隔十年将要发生一次;184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已变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世界近代史》分析材料,思考问题。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影响。
问题探究:资料反映了什么?合作学习:学生阅读讨论分析。
在学生阅读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多媒体进行引导: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日益暴露。
1825年,经济危机发生,工人处境恶化,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问题探究: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及相关主张有哪些?这些美妙的设想为什么无法实现?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课引言。
多媒体显示: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以及相关主张。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教案)【中职专用】《世界历史》(人教版全一册)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教案)【中职专用】《世界历史》(人教版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6c551f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2.png)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历史意义;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历史意义。
二、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因此带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巴黎公社的成立和失败说明: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但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却是不可阻挡的。
【教学重难点】本节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本节难点: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教学流程】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图文对比)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在资本家日益富裕的同时,工人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改善。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矛盾尖锐。
2、(图文结合,强调地图的运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结局:都失败。
教训: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正确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材料:英国——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一)马克思与恩格斯人物介绍1、少年追梦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生于德意志邦联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现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2、开始参政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
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
3、他乡遇挚友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
两位青年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图文介绍)恩格斯生平恩格斯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的巴门市,父亲是一个保守的资本家,但是,恩格斯从小却愿意接触工人。
中学还没有毕业,他就被迫到父亲在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家工厂工作。
恩格斯利用这个机会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这使他不但对工人们的贫困生活十分同情,而且产生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使劳苦大众获得解放的思想。
2023高中历史人教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2023高中历史人教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d6a73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c.png)
2023高中历史人教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第一节:背景导入在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的激烈发展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剥削和不公平的社会制度。
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理论和政治学说。
本节将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第二节:马克思的早年生活1. 马克思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2. 马克思早期的思想观点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3.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识与合作第三节:工人运动的兴起1. 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2. 工人阶级的形成与组织3. 工人运动的兴起与抗争第四节:《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共产党宣言》的背景和目的2.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观点和思想核心3. 《共产党宣言》对后世影响的展望第五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2.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3.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第六节: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传播与发展1. 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和俄国的传播与引进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3.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与发展第七节:现实意义与启示1.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指导意义2.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的当代价值和争议3. 马克思主义对我们个人的影响和思考第八节:思考与讨论在前面的课堂学习中,我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基本原理。
现在,请同学们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1. 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有何启示?2. 你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在当今社会是否适用?为什么?3. 马克思主义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发展?4. 马克思主义对你个人的思想和观念有何影响?第九节:总结与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展和当代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启发了对社会问题和个人思考的深入思考。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和世界的具体应用。
这样,我们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20f498aeaad1f347933f6c.png)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用于指导国际工人运动使之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具有重要的启下作用。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内容和意义,巴黎公社革命措施、政权性质、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和巴黎公社政权性质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众多思想家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学习巴黎公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教学难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一、马克思主义的酝酿——历史条件通过图像材料引导学生深入19世纪欧洲生活的具体而微的历史情境,使学生体验历史的真实发生,从而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固有的基本矛盾的逐渐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表明工人阶级已觉醒。
3、思想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4、实践基础:马、恩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1、主要内容《共产党宣言》有一个简短的引言和四章组成,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根据逐段分析、解读、阐释,揭示《共产党宣言》隐含的理论意义。
《共产党宣言》摘录(1)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资本主义加速对工人阶级的剥夺,破坏财富生产者的生存条件;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无法继续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5eae6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15.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对象:高中历史课程4.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b. 让学生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c. 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b.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c.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2. 教学难点:a.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b.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发展和应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高中历史教材》相关章节2. 参考资料:《共产党宣言》全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著作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2. 提问: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哪些矛盾和问题?二、讲解(35分钟)1. 讲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包括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等。
2. 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共同创作《共产党宣言》的过程。
三、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2. 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 提问: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二、讲解(35分钟)1. 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 介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三、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发展和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通用4篇)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22551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2.png)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通用4篇)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通用4篇)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篇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知道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熟悉《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巴黎公社政权的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顽强精神;通过学习巴黎公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革命三、教学难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问法为主;电脑课件五、教学过程[导入]在上课前两分钟让同学们欣赏《国际歌》,上课后提问:刚才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作者是谁?(教师总结)欧仁#8226;鲍狄埃是巴黎公社的社员,《国际歌》是他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而创作的革命战歌。
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政权,其理论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就是本节所要讲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讲授新课]提问:打开课本,请同学们看本课标题,找出这节课的线索是什么?(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节是按照理论──诞生──实践的线索来的,这也是我们这节所要学的基本知识。
(投影知识目标)过渡:科学理论的诞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有一定的理论来源:一理论来源(投影板书)1 空想社会主义三个代表人物及其观点① 圣西门② 傅立叶③ 欧文2 德国的古典哲学3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有三个,先看空想社会主义。
大家看这一标题的内容,看后回答问题:① 在什么社会背景下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② 空想社会主义三个代表人物及观点分别是什么?(教师总结)19世纪初,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非常悲惨,等待他们的是饥饿、失业与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而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投影三人图片,结合三人观点给学生介绍;投影“新和谐公社”蓝图,深化学生对欧文观点的理解。
)圣西门主张实业制度,要求人们尊崇劳动,由实业家和学者管理社会,改善穷苦阶级的生活条件。
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947da4c482fb4daa58d4b89.png)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空想社会主义;三大工人运动;马恩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巴黎公社的成立;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巴黎公社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
2、理解: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通过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观点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对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巴黎公社的学习,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历史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实践性质的方法。
B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空想社会主义和巴黎公社性质C教学方法本节课理论性和史实性都较强,在讲述时应避免讲述式,多增加探讨式,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从感知历史和历史知识不断积累中,不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能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
D教学过程略述本章前言【导入新课】假如你是一位工人,你每天为资本家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工作环境恶劣,收入又低,政治上更是毫无权利可言。
资本家获得丰厚利润,但却没有提高工人的待遇和改善工作环境。
对此,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教师小结:当时的工人很想摆脱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社会,于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并诞生了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教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3b577bbb68a98270fefa3c.png)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19世纪工人运动的兴起;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理解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其理论观点,探究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指导他们从中归纳、分析历史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国际共运史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起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的意义难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显示马克思相片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谁吗?生: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革命导师马克思。
师:回答得很好,那你们知道马克思到底有多伟大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材料。
课件显示: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
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牛顿和达尔文分列第三、四名。
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
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师:马克思对人类到底有何贡献,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殊荣?生:因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事物内在联系,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他理应获得如此高的美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二、讲授新课(一)工人运动的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它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请看屏幕上的材料,大家想一想此时工人运动有什么特点?英国宪章运动的《国会请愿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只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和平……生:材料表明,英国工人运动提出了选举权的要求,它说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工人运动已从自发斗争发展到自觉斗争,工人阶级已作为一种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ae6e9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d.png)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和历史意义;2.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特点;3.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精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和历史意义;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特点。
三、教学难点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特点;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Step1导入(5分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诞生背景,引发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兴趣。
Step2讲解(15分钟)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19世纪初,由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贫富差距愈加悬殊,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研究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理论化和体系化,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指明了实现解放和发展的方向,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Step3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Step4总结(10分钟)课堂讨论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梳理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
Step5拓展(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材料,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历史意义,并撰写一个500字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和历史意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特点,培养了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精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作业布置和拓展内容的设置,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教案
![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fa981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4.png)
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教案本课是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的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本课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本课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从时代背景、产生过程、《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更多关于“教案”的相关文章内容推荐(↓↓↓)中学的英语优秀教案模板范文初中地理导入精选教案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最新教案设计方案模板高中生政治的教案模板高中生《环保与卫生》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及地位本节课时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主要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巴黎公社”三部分。
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两大历史事件展开。
本课作为世界近代政治史中的一条支线,是对教材第三单元的呼应,也就是世界政治史近代部分不仅包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还应该有工人运动的发展等内容。
同时本课的内容也是为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作铺垫,完整讲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难点:如何理解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三、学情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是极为陌生和困难的。
设置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也是很难透彻理解的。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教材中也不可能有过多的学习与理解,仅仅是知道这个名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引导,调动他们的学习思维,才能把深奥的理论讲好、让学生掌握。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3、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4、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进行推理分析归纳,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的答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9aa1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3.png)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教案标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基本原理和影响,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其对世界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诞生原因;2.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3.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诞生原因;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
教学难点:1.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献、图片、视频等;2. 多媒体设备;3. 板书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状况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并提出以下问题:- 工业革命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社会不公和阶级矛盾?Step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19世纪欧洲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发展。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讨论,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的不平等和剥削现象,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原因。
Step 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25分钟)教师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包括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深入理解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和思想。
Step 4: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分析马克思主义对该国家或地区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生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并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5d0f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b.png)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和社会科学理论,其创立和发展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探究其思想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思想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当时欧洲正处于工业化时期,社会变革和政治斗争激烈。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研究经济学、历史学、哲学等领域,在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实践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持续的,这需要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建设一种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思想被称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相互矛盾的统一体。
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了历史的发展必然性和规律性,从而认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在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和矛盾的阶级斗争。
这两种思想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
二、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1.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组织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工人阶级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和反抗的行动。
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中深刻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悲惨境遇,这激发了工人阶级的无产阶级自我认知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了工人阶级必须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并坚定地认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必须由无产阶级自己来完成。
这种思想对后来工人运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造就了无数工人组织和工会。
2.促进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在了一起,呼吁重建社会制度,消灭阶级和剥削,这被认为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标志。
在二十世纪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使得共产主义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广泛流行。
共产主义政权的建立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格局,同时也对后来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3ae91b5f0e7cd184253632.png)
重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电视纪录片《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诞生》片头剪辑。
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公开投票一个月评选上个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名列榜首。马克思为什么能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呢?马克思被称为反资本主义的头号斗士,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为什么受到如此的推崇?
二、伟大的友谊
导入课题:马克思与恩格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且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参与建党活动,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提炼信息,用提纲式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早年活动与他们之间的友谊)
1.马克思的伟大转变
理论研究: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后又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问题2怎样理解三大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革命理论指导,也为科学革命理论创立提供了经验教训。)
史料感悟:(一学生朗读)
历史感悟: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身上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
优秀品质:积极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三、“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导入课题:(幻灯片)“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共产党宣言》何时发表?内容有哪些?
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对于初中历史教育的借鉴——教案探讨
![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对于初中历史教育的借鉴——教案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3d2b19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7.png)
新时代的中国,与全球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新冠”疫情,互帮互助,共同应对。
毛泽东曾经说过,真理只有一个,我们必须通过实践去发现它。
而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正是对于实践的真理探索所产生的结果。
对于初中历史教育的借鉴与探讨,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
一、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工人阶级却仍处于劳动条件恶劣、工资低廉、失去了独立生产的情况下生活着。
当时的工人们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却困惑于如何行动,马克思、恩格斯等一批左翼思想家,就开始研究工人阶级的现状,并通过探讨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些思想家综合运用了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等学科,将科学研究方法引入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中,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
随着马克思思想的在欧洲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逐渐兴起。
1904年,由斯大林、托洛茨基等主要成员在俄罗斯建立起了“社会民主工党”,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枝独秀。
随着共产主义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渐成为了全球左翼思想的主导,这就是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世界马克思主义对初中历史教育的借鉴与探讨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实践中发展而来的。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我们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历史实例和现实案例的分析、比较与比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
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让他们亲切体会到工人阶级的条件和待遇。
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启发学生的思辨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思辨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教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685d197e21af45b307a8a4.png)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熟练说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及影响。
(2)能用主要史实说出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英国广播公司曾于1999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过一场“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评选,结果,马克思在此次评选中位居榜首。
马克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为什么如此之高?认为马克思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二、讲授新课。
(一)《共产党宣言》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教师: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理论的,那么,学生: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有关内容,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起工作”插图及所学知识,学生: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理论,除了当时历史发展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外,关键在于他们能够顺应时代需要,追求真理,并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人类的进步事(在谈启示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以充分发挥历史科学的德育功能。
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虚心学习,善于学习;注重合作,互相激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志存高远,树立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崇高理想等。
同时,通过多媒体播放马克思、恩格斯教师:从根本上说,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以及那个时代所取得的优秀文化成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必要条件,没有这些,马克思主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时代发展的需要及其所提供的条件与二人的主观努力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
从这个角度上说,社会主义从来都不是某个天才思想家头脑中的产物,而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结果。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内容、意义)教师:学生:1848学生:教师:《共产党宣言》主要阐述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理解和归纳)学生:主要有四点内容:第一,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第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第三,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第四,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教案】初中历史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影响
![【教案】初中历史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005f79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0.png)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历程。
2.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3.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4.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分析当前社会和历史问题。
二、教学内容1.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历程。
2.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4.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当前社会和历史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用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等等。
二、学习1.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历程。
教师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过程,并谈论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讲述以下内容:1848年革命的失败终结了欧洲旧社会的滋长。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提出了革命的理论、政策和总路线,奠定了现代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想体系。
20世纪初,俄国的列宁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和改进,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并成功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教师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讲述以下内容:马克思主义被公认为十九和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政治流派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于全球许多国家,成为不同社会的政治运动和政治理论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原因在于: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3)马克思主义给予了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体以希望和力量。
4)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不同国家的相互理解和团结,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三、练习教师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尝试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问题。
1.简单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教案本课是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的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本课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本课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从时代背景、产生过程、《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独立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高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历史条件。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密切合作,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成果,于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及地位本节课时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主要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巴黎公社”三部分。
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两大历史事件展开。
本课作为世界近代政治史中的一条支线,是对教材第三单元的呼应,也就是世界政治史近代部分不仅包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还应该有工人运动的发展等内容。
同时本课的内容也是为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作铺垫,完整讲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难点:如何理解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三、学情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是极为陌生和困难的。
设置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也是很难透彻理解的。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教材中也不可能有过多的学习与理解,仅仅是知道这个名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引导,调动他们的学习思维,才能把深奥的理论讲好、让学生掌握。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3、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4、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进行推理分析归纳,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的答案。
2、学会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
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图像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马克思伟大理想的确立,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树立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观。
2、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帮助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3、通过学习巴黎公社,让学生感受到巴黎公社战士为了人类的伟大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
五、教学媒体与方法教师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PPT,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等方法掌握知识,同时通过音像资料播放激活学生的历史感,带领学生走进历史。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展示: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 这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
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是?让学生踊跃发言,说他们认为的理想人选。
接着展示BBC的汇集的投票结果。
老师介绍马克思以及他的重大贡献。
通过学生朗诵的方式感受马克思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理想。
朗诵材料:“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
”“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流下热泪。
”讲授新课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经济根源: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社会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也日益暴露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1.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其求知的欲望。
2.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教师的作用,但此时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就某些问题积极的展开思考,使其在已有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运用联系的方法进行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1.《课程标准》的解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之下,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相应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弊端也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就是其中之一;同样在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独立的工人运动也在兴起,无产阶级也提出了自己在政治方面的一些主张,但是这种工人运动都相继以失败而告终;同一时期的时代思潮为社会主义。
这三个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历史条件。
在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密切合作之下,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的文化成果,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诞生,其标志性的事件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本部分内容的重点之所在。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对世界的工人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产阶级运动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世界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兴起,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2.本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世界而言影响非常深远,相应的20世纪的世界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且社会主义浪潮迅速席卷全球。
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在数量方面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壮大,也影响到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部分在第八单元起着一个引导性作用。
三、教学对象的分析1.高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认知能力。
3.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媒体,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认识。
四、学习过程1.第一环节:课前通过借助书籍或网络等,对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解,明确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有关俩人的一些重大事件。
2.第二环节:教学过程A、课程的导入。
这是一次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目的在于提起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带着兴趣来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知识。
(从《国际歌》导入。
首先放《国际歌》中的一段音乐,引入课程教学。
)结:《国际歌》是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所创作的一首革命歌曲。
在歌中号召全世界受苦的人们联合起来,为真理而斗争,并成为天下的主人。
早在巴黎公社运动之前,就有一本著作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实行生产资料和产品公有的社会而奋斗,这本著作就是闻名世界的《共产党宣言》。
这本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期。
问: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理论会出现于19世纪而不是20世纪,或者是18、17世纪或者更早一些时候?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诞生的?B、具体教学过程。
这是将自己的构想进行实践的部分,所以这一部分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是否达成。
下面是就教学过程所做的一个详细的表述,其中图文相结合,在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对于本课的一些重要内容,通过图示的方式有一个最直观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重点通过谈话法和图示法让学生的认识层层深入,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特定历史背景。
)在19世纪初,西欧和北美的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比如,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利坚共和国,法国的大革命横扫欧洲,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土崩瓦解。
相应的,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在生产力方面进行着一场重要的革命,这就是欧洲国家所津津乐道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作为生产力方面的重大变革,它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是无疑的,因而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使用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规模在扩大,工人的数量在增加,创造的社会财富无形中也在增加;但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加深,工人受剥削的程度也在加剧。
问:为什么伴随着工业化的加深,工人受剥削的程度也在加剧?答:(略)结:伴随工业化的深入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即将到来,工人由最初的主导、控制机器转变为成为机器的奴隶,工作强度、劳动时间在增加,但他们的收入却未增加。
因而,工人和资本家这对原来反封建的盟友逐渐地走向了对立,他们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加深。
广大工人对他们的雇主──资本家越来越不满;另一方面,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社会中种种不公平的现象,并对社会弊端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同时构想着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生活。
为此,他们向世人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一切都实行公有的理想社会。
我们将这种社会称为社会主义社会,他们的学说则被称为社会主义学说。
但是我们在这个名词前加了一个限定词──“空想”,称其为空想社会主义。
问:为什么我们将其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插入有关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图片和他为实践自己的理想,于1824年用15万美元在印第安那州买下了1214公顷的土地,创办了一个示范区“新和谐公社”作为实验基地所进行实验的材料,请学生就此进行解释。
)答:(略)结:事实也证明他们的学说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这些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只是在构想一个理想社会,那么应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这个理想等问题,他们却未提出。
这也是我们称其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原因之一。
工业革命一方面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最典型的事件就是经济危机的发生。
(运用图片、文字说明经济危机到来时的表现以及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并请学生在此基础之上思考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
) 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三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2过程与方法目标: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学习,培养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一. 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1.19世纪资本主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尖锐激化。
(2)表现:①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便频繁发生。
②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且公开化,即工人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
2.空想社会主义(1)盛行时间:19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