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练习题
缺氧习题

缺氧习题库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血红蛋白的量B.全身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的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 血氧饱和度是指A. 血液中溶解的O2量和总O2量的比值B. Hb结合的O2量和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C. HbO2和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D. HbO2和Hb总量的比值E. 未结合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A.吸入气的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5. 决定血氧饱和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 血液pH 值B. 血液温度C. 血氧分压D. 血液CO2分压E. 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6. 缺氧时氧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 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B. 血液H+浓度升高C. 血液CO2分压升高D. 血液温度升高E. 以上都不是13. 关于紫绀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缺氧不一定有紫绀B.血液中还原型血红蛋白超过5g%便可发生紫绀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7kPa(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易出现紫绀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紫绀一般较明显E.紫绀是否明显,还和皮肤、粘膜血管中的血氧有关14. 下列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A. 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力B. 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C. 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 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E. 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15. 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A.肠系膜血管痉挛B.一氧化碳中毒C.亚硝酸盐中毒D.氰化物中毒E.肠道淤血16. 循环性缺氧的特点是A.血氧容量降低B.血氧含量降低C.血氧饱和度降低.D.动—静脉氧差增大E.动脉血氧分压降低17. 对吸氧疗效最佳的缺氧是:A.贫血所致的缺氧B.亚硝酸盐中毒所致的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E.呼吸性缺氧18. 氧离曲线右移表示A.贫血B.CO中毒C.高铁血红蛋白血症D.氰化物中毒E.组织能从血液中摄取更多的氧19.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增多所致的缺氧属于A.循环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乏氧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E.以上全不是20. 循环性缺氧患者进行氧疗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PAO2B.提高PaO2C.提高SaO2D.增加血液中溶解的氧E.促使CO2的排出21. 明显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缺氧类型为A.低血流性缺氧B.组织中毒性缺氧C.贫血引起的缺氧D.CO 中毒引起的缺氧E.低张性低氧血症22.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以下哪种情况?A.低心输出量性心功能不全B.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C.CO中毒D.氰化物中毒E.肠源性紫绀23. 以下哪种病因是主要引起用氧障碍性缺氧的?A.COB.亚硝酸盐C.磺胺D.氰化物E.过氯酸盐24. 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右心输出量增加B.左心功能不全C.肺血流量增加D.肺小动脉痉挛E.肺小静脉淤血25. 以下对呼吸性缺氧的血氧变化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B.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C.血氧容量下降D.动脉血氧含量下降E.动—静脉氧差下降或正常26. 急性低张性缺氧症引起呼吸深快的机理主要是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缺氧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缺氧发生的代谢酸中毒刺激脑的CO2-H+感受器E.肺的膨胀反射27. 缺氧引起呼吸系统的变化,下述何项是错误的?A.低张性低氧血症时,呼吸可加深变快,肺通气量增加B.等张性低氧血症时,一般不发生呼吸运动的增强C.慢性低张性缺氧肺通气量增加不很明显D.急性低张性缺氧时,PaO2要降至8kPa(60mmHg),才会明显兴奋呼吸中枢E.低张性缺氧越严重,呼吸中枢的兴奋越强烈,呼吸运动的加强越显著28. 氰化钾引起的缺02,血氧指标最有特征性变化为A.血氧容量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正常C.动脉血氧分压正常D.动脉血氧饱含度正常E.静脉血氧含量↑29. 急性缺氧时血液中红细胞迅速增加的机制是A.交感神经兴奋,库存血释放B.红细胞生成酶增多C.血流加速D.骨髓造血增强E.血液浓缩30. 判断循环性缺氧最有价值的血氧指标是A.血氧饱和度B.血氧分压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血氧容量E.血氧含量31. 组织中毒性缺氧的特点是A.血氧容量降低B.血氧含量降低C.血氧饱和度降低D.动—静脉氧差缩小E.血氧分压降低32. 紫绀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PaO2↓B.PaC02↑C.血氧饱和度增加D.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明显增加E.以上都不是33.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主要见于A.乏氧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E.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4.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主要见于A.乏氧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E.以上都不是35. CO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约比02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大A.22倍B.210倍C.220倍D.2200倍E.21倍36. 发生紫绀时,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的数量应A.≤5克%B.≥5克%C.≤10克%D.≥2.5克%E. ≥10克%37. 引起乏氧性缺氧的原因不包括A.CO中毒B.吸入气氧分压过低C.外呼吸功能障碍D.静脉血向动脉血分流E.慢性阻塞性肺病38. 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A.肝脏B.胃肠C.肺脏D.胰腺E.肾脏39. 低氧血症是指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C.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40.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F.亚硝酸盐中毒【答案】1.D2.B3.B4.E5. C6. A7.B8. A9.D 10.C11.B 12.D 13.D 14. C 15.C 16.D 17.E 18.E 19.C 20.D21.E 22.A 23.D 24.D 25.C 26.B 27.E 28.E 29.A 30.C31.D 32.D 33.B 34.A 35.B 36.B 37.A 38.E 39.D 40.A。
病理生理学习题 缺氧

第四章 缺 氧一、单项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畅大叶性肺炎患者发生低张性缺氧时( )。
A畅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B畅血氧容量下降 C畅静脉血氧含量升高D畅动静脉氧差增大E畅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2畅心肌组织通过下列哪种方式来增加其供氧量?( )A畅从血液中摄氧量增加B畅增加肺泡通气量C畅增加血液携氧能力D畅增加冠状动脉供氧量E畅增加组织氧化酶活性3畅急性缺氧时下列哪个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最为明显?( )A畅肺 B畅肾 C畅肝 D畅胃肠道 E畅脑4畅低氧血症是指( )。
A畅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B畅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C畅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D畅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E畅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5畅等张性低氧血症时( )。
A畅血氧含量降低 B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畅血氧饱和度降低D畅血氧含量正常E畅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6畅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肠源性发绀?( )A畅一氧化碳中毒 B畅亚硝酸盐中毒C畅氰化物中毒D畅氧中毒E畅肠道内毒素中毒7畅低张性、血液性、组织性缺氧时均可发生变化的血氧指标是( )。
A畅动脉血氧饱和度 B畅血氧容量C畅动脉氧含量D畅动脉血氧分压E畅动-静脉氧含量差8畅以下疾病中不会出现血液性缺氧的是( )。
A畅肺炎 B畅肠源性发绀C畅蚕豆病D畅煤气中毒E畅严重贫血9畅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为( )。
A畅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畅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畅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畅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畅以上都不是10畅低张性缺氧时细胞发生缺氧的机制是( )。
A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 B畅血氧容量降低C畅毛细血管平均氧分压降低D畅静脉氧分压降低E畅组织利用氧障碍11畅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患者,以下哪一项不符合?( )A畅血氧容量正常 B畅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D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E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12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
A畅低排出量性心力衰竭 B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畅亚硝酸盐中毒D畅一氧化碳中毒E畅氰化物中毒13畅动脉血氧分压是指( )。
病理生理学习题——缺氧

缺氧单5选1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1分]关于缺氧的描述,下项最为贴切的是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C:组织供氧不足或不能充分利用氧D:血液氧含量过低E:血液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C2.[1分]低张性缺氧主要血气特点是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C: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标准答案:E3.[1分]等张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血氧饱和度降低D: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E:血氧含量正常标准答案:A4.[1分]低氧血症是指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C: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D: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E: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标准答案:B5.[1分]动脉血氧分压是指A: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B: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C: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E: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标准答案:B6.[1分]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A:血液中溶解的O2量和总O2量的比值B:Hb结合的O2量和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C:HbO2和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D:HbO2和Hb总量的比值E:未结合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标准答案:B7.[1分]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A:血液pH值B:血液温度C:血氧分压D:血液CO2分压E: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标准答案:C8.[1分]缺氧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B:血液H+浓度升高C:血液CO2分压升高D:血液温度升高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A9.[1分]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力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动脉血氧含量及组织利用氧的能力标准答案:C10.[1分]P50 是指A:氧含量50%时氧分压值B:氧容量50%时氧分压值C: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值D:溶解氧量50%时氧分压值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的50%时氧分压标准答案:C11.[1分]缺氧性细胞膜电位改变主要是由于A:脱氧酶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B:溶酶体肿胀、破裂C:细胞内ATP含量降低D: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增高,钠、钙内流,钾外流E:胞浆内缺氧诱导因子活性增高标准答案:D12.[1分]低张性缺氧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须低于A:12.0 kPa (90mmHg)B:10.7 kPa (80mmHg)C:9.3 kPa (70mmHg)D:8.0 kPa (60mmHg)E:6.7 kPa (50mmHg)标准答案:D13.[1分]下列关于低张性缺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氧容量正常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标准答案:C14.[1分]氧疗对下述哪类病人效果最好?A: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狭窄B:外呼吸功能障碍C:一氧化碳中毒D:心力衰竭E:氰化物中毒标准答案:B15.[1分]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低张性缺氧时血氧改变是A:血氧容量下降B:动脉血氧分压下降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E:动静脉氧差增大标准答案:B16.[1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A: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B: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脉血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B17.[1分]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变化是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B:动脉血氧含量正常C: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D:血氧容量降低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加标准答案:D18.[1分]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适宜?A:CO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以恢复的损伤D:呼吸加深变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标准答案:D19.[1分]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A:O2与脱氧(还原)Hb结合速率变慢B:HbO2解离速度减慢C:HbCO无携O2能力D:CO使RBC内2,3-DPG减少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C20.[1分]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肠系膜血管痉挛E:肠道淤血水肿标准答案:B21.[1分]某患者血氧检查为:血氧容量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ml%,氧分压13.3 kPa (100mmHg),动-静脉氧差3.5ml%,患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慢性支气管炎B:慢性贫血C:矽肺D:严重维生素B2缺乏E: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答案:B22.[1分]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特征性的变化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标准答案:E23.[1分]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血氧饱和度增加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标准答案:E24.[1分]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A:与氧化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耦联标准答案:A25.[1分]下列哪一种疾病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含量可明显下降?A:脑血栓形成B:冠状动脉痉挛C:肾小动脉硬化D:肺栓塞E:食管静脉曲张标准答案:D26.[1分]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一氧化碳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标准答案:A27.[1分]下列哪一种物质导致的缺氧不属于组织性缺氧?A:H2SB:NH4CNC:NaClD:As2O3E:P标准答案:C28.[1分]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失血性休克D:氰化钠中毒E:慢性贫血标准答案:D29.[1分]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中下列哪一项血氧指标的变化不存在?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E:静脉血氧分压降低标准答案:C30.[1分]造成组织缺氧的主要机制是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血氧含量降低C:血液氧饱和度降低D:单位时间内流过毛细血管血量减少E:细胞组织与血液之间氧分压梯度变小标准答案:E31.[1分]常用下列哪项指标反映内呼吸情况?A:动脉血氧分压B:P50C:静脉血氧分压D:动脉血氧饱和度E:动脉血氧含量标准答案:C32.[1分]低张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A:静脉氧分压降低B:静脉血液氧饱和度降低C:毛细血管平均氧分压降低D:毛细血管血量减少E:血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C33.[1分]血液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A:动脉氧分压降低B: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C:血氧容量降低D:静脉血氧含量增高E:细胞内呼吸障碍标准答案:C34.[1分]循环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A:动脉氧分压降低B: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C:血氧容量降低D:血液氧饱和度降低E:P50 降低标准答案:B35.[1分]组织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血液氧饱和度降低C:组织利用氧障碍D:毛细血管血液量减少E:血液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C36.[1分]急性缺氧引起下列哪一类变化?A:肺小动脉收缩,肺血流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升高B:刺激化学感受器,反射性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脑血管收缩,出现精神症状C:心肌活动加强,代谢旺盛,腺苷产生增多,使冠状动脉收缩D:交感神经兴奋,小动脉收缩,心输出量减少E:使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标准答案:A37.[1分]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A:氧的湿化程度B:氧分压C:氧流量D:给氧时间E:给氧方式标准答案:B38.[1分]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性增强C:肺通气量增加D:脑血流量增加E:腹腔内脏血流量减少标准答案:C39.[1分]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以上都不是40.[1分]肺通气量增加是下述哪种缺氧最重要的代偿反应?A:血液性缺氧B:组织性缺氧C:单纯性循环性缺氧D:急性低张性缺氧E:长期、慢性低张性缺氧标准答案:D41.[1分]急性缺氧引起下列的血管效应是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标准答案:D42.[1分]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A:肝脏B:肾脏C:肺D:胃肠道E:胰腺标准答案:B43.[1分]心肌缺氧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提高摄氧率B:降低耗氧量C:释放储备氧D: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E:增加血流携氧能力44.[1分]心肌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的最重要的局部代谢物质是A:腺苷B:前列环素C:K+D:CO2E:H+标准答案:A45.[1分]最易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病因是A:CO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慢性贫血D:高热E:慢性阻塞性肺病标准答案:E46.[1分]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A:右心输出量增加B:肺小动脉收缩C:左心功能不全D:肺小静脉淤血E:肺血流量增加标准答案:B47.[1分]慢性缺氧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肝脏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生成增加B:增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生理效应C:抑制脾和肝对红细胞的破坏D:刺激肾脏近球细胞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形成与释放E:交感神经兴奋、肝脾储血库收缩48.[1分]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发绀?A:呼吸功能不全B:组织用氧障碍C:心力衰竭D:静脉血掺杂E:窒息标准答案:B49.[1分]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B: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便可发生发绀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7kPa(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易出现发绀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其发绀一般较明显E:发绀是否明确,还和皮肤、粘膜血管中的血量有关标准答案:D50.[1分]以下哪一种病因导致缺氧时,红细胞内2,3-DPG不增加?A:阻塞性肺气肿B:肺水肿C:严重维生素B2缺乏D:肺纤维化E:心力衰竭标准答案:C51.[1分]严重缺氧致细胞损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A:细胞内Na+增多B:细胞外K+减少C:细胞内Ca2+减少D:细胞外H+减少E:细胞内H+减少标准答案:A52.[1分]循环性缺氧患者进行氧疗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PAO2B:提高PaO2C:提高SaO2D:增加血浆中溶解的氧E:促使CO2的排出标准答案:D串5选1 (每组>2题共用题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男性,14岁,被人发现在浴室昏迷(使用燃气热水器),该患者血液的碳氧血红蛋白为60%.诊断为CO中毒。
呼吸系统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呼吸系统模拟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病人,男性,65岁,因“反复呼吸困难10年,加重3天”入院,现咳嗽、咳痰,伴有呼吸困难、嗜睡,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右心衰。
该病人的首优护理诊断是( )A、气体交换受损B、知识缺乏C、低效性呼吸型态D、体温过高E、清理呼吸道无效正确答案:A2.肺炎链球菌肺炎剧烈胸痛者宜取( )A、坐位B、平卧位C、健侧卧位D、半卧位E、患侧卧位正确答案:E3.下列对老人、体弱患者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的治疗中不恰当的是( )A、病情缓解后可进行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B、急性发作期以抗感染治疗为主C、剧烈咳嗽时可用强镇咳剂缓解病人的痛苦D、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E、痰液粘稠时可雾化吸人正确答案:C4.男,22岁,呼吸困难2天就诊,发作前有鼻痒,喷嚏。
既往有类似病史。
呼吸25次/分,呼气末闻及哮鸣音,心率98次1分,律齐。
最可能的诊断是A、支气管哮喘B、心源性哮喘C、喘息性支气管炎D、大叶性肺炎E、上呼吸道感染正确答案:A5.形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支气管炎B、肺间质纤维化C、支气管扩张D、支气管哮喘E、肺结核正确答案:A6.李某,男,50岁,支气管扩张患者,其有大量痰液而排出不畅,建议采用下列哪种方法促进有效排痰? ( )A、机械吸痰B、双手或用枕头轻压伤两侧再咳嗽C、体位引流D、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E、湿化气道正确答案:C7.病人男,40岁,因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入院。
遵医嘱实施静脉输液配合抢救,该操作过程中错误的是( )A、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时应根据血压随时调整滴速B、妥善安排输液顺序C、输液量宜先少后多D、尽快建立两条静脉通道E、保持输液通畅,防止药液外渗正确答案:C8.在冬季天气变化剧烈的时候,预防肺炎发生的重点关注人群是A、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B、有哮喘病史的患者C、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D、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E、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正确答案:B9.病人,女性,70岁,因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入院。
病理生理学: 血液性缺氧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
()A.O2与脱氧Hb结合速率变慢B.HbO2解离速度增快C. HbCO无携O2能力D.一氧化碳(CO)使RBC内2,3-DPG增多正确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中毒时,血中大量形成HbCO,其不能携带O2是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
此外,CO使RBC内2,3-DPG减少,氧解离曲线左移,HbO2不易释放氧,亦加重组织缺氧。
2、下列()因素可引起氧解离曲线左移。
A.RBC内2,3-DPG减少B.血H离子浓度升高C.PaCO2升高D.血温升高正确答案:A解析:红细胞内2,3-DPG、血H+浓度、PaCO2、血温这四项指标下降时,均可导致氧解离曲线发生左移。
3、以下()情况引起的缺氧不属于血液性缺氧。
A.贫血B.高铁血红蛋白血症C.一氧化碳中毒D.动脉血栓形成正确答案:D解析:动脉血栓形成可造成局部循环功能障碍,导致循环性缺氧。
4、关于氧解离曲线,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氧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B.氧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与氧不容易解离C.氧解离曲线左移,有利于向组织供氧D.氧解离曲线左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正确答案:D解析:氧解离曲线左移时,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高,两者结合更加紧密(即两者不容易解离),导致氧合血红蛋白不易释放氧,不利于向组织供氧。
氧解离曲线右移,则情况相反。
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A.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B.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C.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增加血氧含量D.增加细胞利用氧正确答案:C解析:高压氧主要增加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量,进而增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快速纠正缺氧状态。
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还可竞争性的与血红蛋白结合,加速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解离。
二、判断题1、血液性缺氧的主要特征是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性质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2、严重贫血可导致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正确答案:√解析:严重贫血时,血红蛋白数量明显减少,无法携带充足的氧供给组织。
病毒生理学练习题第7章缺氧

第7章缺氧一、选择题【A型题】1.缺氧的概念是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D.血液氧含量过低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 E.血液氧容量降低C.组织供氧不足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答案]C[题解]组织得不到充足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使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产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之为缺氧。
2.低张性低氧血症主要血气特点是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 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 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C.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答案]E[题解]低张性低氧血症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减少,使组织供氧不足,但由于氧分压在8kPa(60mmHg)以上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近似水平线。
在8kPa以下,曲线斜率较大,所以PaO2降低至8kPa以下,才会使SaO2及CaO2显著减少,引起组织缺氧。
3.血液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降低 D.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E.血氧含量正常C.血氧饱和度降低[答案]A[题解]此类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容量降低,从而导致血氧含量减少。
4.缺氧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 D.血液温度升高B.血液H+浓度升高 E.以上都不是C.血液CO2分压升高[答案]A[题解]A、B、C、D四项变化均可导致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减弱.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
机制为:2,3-DPG和脱氧血红蛋白结合,可稳定脱氧血红蛋白的空间构型,降低与O2的亲和力;2,3-DPG是一种不能透出红细胞的有机酸,其浓度升高使红细胞内pH值下降,通过Bohr效应,而使红细胞结合氧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氧离曲线右移。
5.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力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答案]C[题解]上述五项均系常用表示血氧变化的指标,但C项表示不完整,血氧分压是指溶解在血浆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取决于吸入气体氧分压和肺的呼吸功能。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1、患者,男,24岁,建筑工地工人,劳动时钢筋刺破导致股动脉破裂大出血,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血压测不到,其可能发生的缺氧类型为A、血液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合并组织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血液性缺氧答案:A2、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A、交感神经兴奋,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B、大量RBC和血小板受损C、继发于创伤性休克D、组织因子大量入血E、活化凝血因子的清除功能受损答案:D3、代谢性碱中毒时呼吸代偿的主要机制是A、H+↓,抑制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变浅变慢B、H+↓,抑制肺组织牵张感受器,使呼吸变浅变慢C、H+↓,抑制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变浅变慢D、H+↓,抑制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变浅变慢E、H+↓,抑制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变浅变慢答案:A4、肥大心肌由代偿转为失代偿的机制不包括A、心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B、心肌细胞膜表面积相对减少C、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相对不足D、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E、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答案:A5、·属于病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概论部分内容的是A、缺血-再灌注损伤B、介绍病理生理学课程和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C、讨论疾病的概念、发生发展的原因、基本机制和转归D、心力衰竭E、肾功能衰竭F、缺血-再灌注损伤G、介绍病理生理学课程和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H、讨论疾病的概念、发生发展的原因、基本机制和转归答案:C属于病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基本病理过程部分内容的是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为属于免疫缺陷病的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属过敏性疾病是属于遗传性疾病是6、体液的容量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是通过下列哪项调节实现的A、神经内分泌系统B、水通道蛋白C、内分泌系统D、神经系统E、心房利钠肽答案:A7、单位压力变化引|起的心室容积改变的倒数反映的是A、心肌收缩性B、心肌传导性C、心肌自律性D、心室僵硬度E、心室顺应性F、钙离子复位延缓G、心肌细胞凋亡、坏死H、胞外钙内流障碍答案:A下列哪项与心衰时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8、下列哪项不是导致休克时DIC形成的直接因素A、组织因子释放B、Angll生成增多C、血液黏滞浓缩D、胶原暴露E、严重的酸中毒答案:B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脑功能不全B、发热C、细胞增殖和凋亡障碍D、休克E、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答案:A10、严重慢性贫血患者发生急性支气管炎时,血氧指标不会出现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血氧容量减少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P50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答案:D11、宫内死胎主要是通过激活下列何系统引起DICA、外源性凝血系统B、内源性凝血系统C、纤溶系统D、补体系统E、激肽系统答案:A12、下列哪项不是严重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变化A、肺血管扩张B、右心衰竭C、心律失常D、心率减慢E、脑血流增多答案:A13、患者,男,72岁,咳嗽、咳痰30年,加重伴气短加重10天。
病理生理知识学习题集缺氧

缺氧单5选1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1分]关于缺氧的描述,下项最为贴切的是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C:组织供氧不足或不能充分利用氧D:血液氧含量过低E:血液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C2.[1分]低张性缺氧主要血气特点是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C: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标准答案:E3.[1分]等张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血氧饱和度降低D: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E:血氧含量正常标准答案:A4.[1分]低氧血症是指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C: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D: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E: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标准答案:B5.[1分]动脉血氧分压是指A: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B: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C: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E: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标准答案:B6.[1分]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A:血液中溶解的O2量和总O2量的比值C:HbO2和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D:HbO2和Hb总量的比值E:未结合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标准答案:B7.[1分]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A:血液pH值B:血液温度C:血氧分压D:血液CO2分压E: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标准答案:C8.[1分]缺氧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B:血液H+浓度升高C:血液CO2分压升高D:血液温度升高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A9.[1分]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力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动脉血氧含量及组织利用氧的能力标准答案:C10.[1分]P50 是指A:氧含量50%时氧分压值B:氧容量50%时氧分压值C: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值D:溶解氧量50%时氧分压值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的50%时氧分压标准答案:C11.[1分]缺氧性细胞膜电位改变主要是由于A:脱氧酶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B:溶酶体肿胀、破裂C:细胞内ATP含量降低D: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增高,钠、钙内流,钾外流E:胞浆内缺氧诱导因子活性增高标准答案:DA:12.0 kPa (90mmHg)B:10.7 kPa (80mmHg)C:9.3 kPa (70mmHg)D:8.0 kPa (60mmHg)E:6.7 kPa (50mmHg)标准答案:D13.[1分]下列关于低张性缺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氧容量正常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标准答案:C14.[1分]氧疗对下述哪类病人效果最好?A: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狭窄B:外呼吸功能障碍C:一氧化碳中毒D:心力衰竭E:氰化物中毒标准答案:B15.[1分]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低张性缺氧时血氧改变是 A:血氧容量下降B:动脉血氧分压下降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E:动静脉氧差增大标准答案:B16.[1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B: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脉血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B17.[1分]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变化是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B:动脉血氧含量正常C: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D:血氧容量降低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加18.[1分]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适宜?A:CO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以恢复的损伤D:呼吸加深变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标准答案:D19.[1分]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A:O2与脱氧(还原)Hb结合速率变慢B:HbO2解离速度减慢C:HbCO无携O2能力D:CO使RBC内2,3-DPG减少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C20.[1分]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肠系膜血管痉挛E:肠道淤血水肿标准答案:B21.[1分]某患者血氧检查为:血氧容量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ml%,氧分压13.3 kPa (100mmHg),动-静脉氧差3.5ml%,患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慢性支气管炎B:慢性贫血C:矽肺D:严重维生素B2缺乏E: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答案:B22.[1分]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特征性的变化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标准答案:E23.[1分]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血氧饱和度增加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标准答案:E24.[1分]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A:与氧化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耦联标准答案:A25.[1分]下列哪一种疾病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含量可明显下降?A:脑血栓形成B:冠状动脉痉挛C:肾小动脉硬化D:肺栓塞E:食管静脉曲张标准答案:D26.[1分]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一氧化碳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标准答案:A27.[1分]下列哪一种物质导致的缺氧不属于组织性缺氧?A:H2SB:NH4CNC:NaClD:As2O3E:P标准答案:C28.[1分]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 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失血性休克D:氰化钠中毒E:慢性贫血标准答案:D29.[1分]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中下列哪一项血氧指标的变化不存在?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E:静脉血氧分压降低标准答案:C30.[1分]造成组织缺氧的主要机制是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血氧含量降低C:血液氧饱和度降低D:单位时间内流过毛细血管血量减少E:细胞组织与血液之间氧分压梯度变小标准答案:E31.[1分]常用下列哪项指标反映内呼吸情况? A:动脉血氧分压B:P50C:静脉血氧分压D:动脉血氧饱和度E:动脉血氧含量标准答案:C32.[1分]低张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 A:静脉氧分压降低B:静脉血液氧饱和度降低C:毛细血管平均氧分压降低D:毛细血管血量减少E:血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C33.[1分]血液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 A:动脉氧分压降低B: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C:血氧容量降低D:静脉血氧含量增高E:细胞内呼吸障碍标准答案:C34.[1分]循环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 A:动脉氧分压降低B: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C:血氧容量降低D:血液氧饱和度降低E:P50 降低标准答案:B35.[1分]组织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血液氧饱和度降低C:组织利用氧障碍D:毛细血管血液量减少E:血液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C36.[1分]急性缺氧引起下列哪一类变化?A:肺小动脉收缩,肺血流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升高B:刺激化学感受器,反射性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脑血管收缩,出现精神症状 C:心肌活动加强,代谢旺盛,腺苷产生增多,使冠状动脉收缩D:交感神经兴奋,小动脉收缩,心输出量减少E:使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标准答案:A37.[1分]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A:氧的湿化程度B:氧分压C:氧流量D:给氧时间E:给氧方式标准答案:B38.[1分]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性增强C:肺通气量增加D:脑血流量增加E:腹腔内脏血流量减少标准答案:C39.[1分]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B40.[1分]肺通气量增加是下述哪种缺氧最重要的代偿反应?A:血液性缺氧B:组织性缺氧C:单纯性循环性缺氧D:急性低张性缺氧标准答案:D41.[1分]急性缺氧引起下列的血管效应是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标准答案:D42.[1分]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A:肝脏B:肾脏C:肺D:胃肠道E:胰腺标准答案:B43.[1分]心肌缺氧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提高摄氧率B:降低耗氧量C:释放储备氧D: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E:增加血流携氧能力标准答案:D44.[1分]心肌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的最重要的局部代谢物质是 A:腺苷B:前列环素C:K+D:CO2E:H+标准答案:A45.[1分]最易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病因是A:CO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慢性贫血D:高热E:慢性阻塞性肺病标准答案:E46.[1分]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A:右心输出量增加B:肺小动脉收缩D:肺小静脉淤血E:肺血流量增加标准答案:B47.[1分]慢性缺氧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肝脏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生成增加B:增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生理效应C:抑制脾和肝对红细胞的破坏D:刺激肾脏近球细胞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形成与释放E:交感神经兴奋、肝脾储血库收缩标准答案:D48.[1分]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发绀?A:呼吸功能不全B:组织用氧障碍C:心力衰竭D:静脉血掺杂E:窒息标准答案:B49.[1分]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B: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便可发生发绀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7kPa(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易出现发绀 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其发绀一般较明显E:发绀是否明确,还和皮肤、粘膜血管中的血量有关标准答案:D50.[1分]以下哪一种病因导致缺氧时,红细胞内2,3-DPG不增加?A:阻塞性肺气肿B:肺水肿C:严重维生素B2缺乏D:肺纤维化E:心力衰竭标准答案:C51.[1分]严重缺氧致细胞损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A:细胞内Na+增多B:细胞外K+减少C:细胞内Ca2+减少D:细胞外H+减少E:细胞内H+减少标准答案:A52.[1分]循环性缺氧患者进行氧疗的主要目的是B:提高PaO2C:提高SaO2D:增加血浆中溶解的氧E:促使CO2的排出标准答案:D串5选1 (每组>2题共用题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男性,14岁,被人发现在浴室昏迷(使用燃气热水器),该患者血液的碳氧血红蛋白为60%.诊断为CO中毒。
第09篇病理练习题

第09章-缺氧缺氧一、单选题:1.缺氧的概念是:A、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B、血液的氧容量降低C、血液的氧含量降低D、血液的氧分压降低E、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2.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A、血液PH值B、血液温度C、血液CO2分压D、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下列哪项与动脉血氧含量无关:A、Hb的数量B、血液的携氧能力C、吸入气氧分压D、肺呼吸功能E、内呼吸状况4.反映组织利用氧多少的指标是:A、动脉血氧含量B、静脉血氧含量C、P50D、静脉血氧饱和度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5.下列哪一项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循环性缺氧:A、休克B、心力衰竭C、肺动-静脉瘘D、动脉血栓形成E、静脉淤血6.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A、血氧含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静脉血氧含量增加E、动-静脉血氧含量增大7.下列哪种情况造成的缺氧属血液性缺氧:A、空气中氧分压低B、血栓形成C、肺心病D、心力衰竭E、一氧化碳中毒8.引起组织性缺氧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中毒B、氰化物中毒C、亚硝酸盐中毒D、局部循环障碍E、静脉血分流入动脉9.下列哪种原因不能引起低动力性缺氧A、动脉栓塞B、静脉淤血C、休克D、心力衰竭E、肺动-静脉短路10.健康人攀登3000米以上的高峰发生缺氧的原因是:A、吸入气氧分压低B、血液携氧能力低C、肺部气体交换差D、组织利用氧能力低E、肺循环血流量少11.动脉栓塞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变化特点是:A、氧容量降低B、氧含量降低C、氧饱和度降低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2.氰化物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不能还原成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B、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不能氧化成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C、脱氢酶辅酶成分缺乏D、脱氢酶活性降低E、外呼吸功能障碍13.缺氧是由于:A、吸入气氧含量减少B、血液中氧分压降低C、血液中氧含量降低D、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E、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14.肠源性紫绀由于下列哪项引起?A、休克B、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C、细菌性痢疾D、急性腹膜炎E、进食大量含有硝酸盐的腌菜15.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适宜?A、CO与Hb结合生成碳氧Hb无携氧能力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以恢复的损伤D、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16.低动力性缺氧指的是:A、乏氧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 C 、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以上均不是17.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一氧化碳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18.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其:A、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偶联19.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具特征性变化的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20.某患者的血氧检查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氧15ml/dl,动脉血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氧差4ml%,其缺氧类型可能是:A、乏氧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21.维生素缺乏导致缺氧是由于:A、氧弥散入血减少B、组织利用氧能力降低C、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牢固D、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减少E、氧的运输障碍22.关于乏氧性缺氧,正确的是:A、常见原因为贫血B、患者皮肤粘膜呈青石板色C、动脉血氧容量降低D、动脉血氧分压降低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23.缺氧时机体的代偿和适应不包括:A、肺血管收缩B、毛细血管增生C、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D、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加E、无氧酵解增强24.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25.缺氧时下列哪一项可使氧离曲线右移:A、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B、血液PH降低C、血液CO2分压降低D、血液温度降低E、以上都不是26.缺氧引起呼吸系统的变化,下列哪项不正确?A、血液性缺氧时呼吸一般无明显增加B、低张性缺氧最易引起呼吸加深加快C、肺通气量增加的机制是由于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各种类型严重缺氧都可抑制呼吸中枢E、组织性缺氧时呼吸无明显增加27.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方式: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28.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时间为:A、5-8秒B、6-8秒C、6-8分D、10-12秒E、9-10分29.细胞缺氧,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出现的变化是:A、钠多、钾多、水多B、钠少、钾多、水少C、钠多、钾少、水多D、钠多、钾少、水少E、钠少、钾多、水多30.缺氧性细胞损伤不包括:A、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B、Na+-K+泵不能充分运转C、细胞水肿D、钙离子外流增加E、溶酶体酶释出&A、空气中氧分压低B、血栓形成C、维生素缺乏D、心力衰竭E、一氧化碳中毒31.血液性缺氧32.乏氧性缺氧33.组织性缺氧*&A、紫绀B、苍白C、樱桃红色D、青石板色E、玫瑰红色34.肺部疾病引起的缺氧:35.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氧:36.核黄素、尼克酰胺和尼克酸严重缺乏引起的缺氧37.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缺氧:38.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缺氧:*&A、乏氧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39.动脉血氧分压降低:40.动脉血氧容量降低:41.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42.动静脉氧差升高:*二、多选题:1.列哪些疾病引起循环性缺氧?A、动脉粥样硬化症B、一氧化碳中毒C、贫血D、休克E、维生素缺乏2.大量食用腌菜的患者会出现下列哪些变化:A、血液中变性Hb增多B、红细胞内2,3-DPG生成减少C、Hb与氧的亲和力增高D、Hb携氧能力降低E、Hb数量减少3.缺氧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由于:A、脑细胞肿胀B、围管性浸润C、胶质小结形成D、脑间质水肿E、脑细胞坏死4.久居高原的居民对慢性缺氧的代偿方式主要是:A、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多B、肺通气量增加C、心输出量增加D、组织利用氧能力增加E、无氧酵解增强5.常用的血氧指标有:A、血氧分压B、血氧容量C、血氧含量D、血氧饱和度E、氧离曲线6.下列关于血氧指标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容量反映血液携氧能力B、氧含量取决于Hb的质和量C、动脉血氧分压与肺呼吸功能有关D、血氧饱和度是H结合的氧和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的比值E、动静脉氧含量差反映组织利用氧的能力7.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不包括:A、酸中毒B、二氧化碳含量C、血温D、血压E、2,3-DPG8.引起乏氧性缺氧的原因包括:A、吸入气氧分压过低B、维生素缺乏C、外呼吸功能障碍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9.乏氧性缺氧的变化包括: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容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氧差升高10血液性缺氧的变化包括: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容量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氧差增大11.血液性缺氧的原因包括:A、缺铁性贫血B、一氧化碳中毒C、氰化物中毒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先天性心脏病12.缺氧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包括:A、呼吸变深变快B、心输出量增加C、血流重新分布D、肺血管收缩E、红细胞增多13.严重导致循环功能障碍的机制有:A、能量产生不足,Na+-K+泵不能正常运转B、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变慢、期前收缩甚至心室纤维颤动C、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D、酸性代谢产物使外周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E、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三、填空题:1.急性乏氧性缺氧的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______,氧含量______,氧容量______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______。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缺氧 单选

一、单4选11.下列关于紫绀的描述都是对的,除了( )。
A.紫绀不一定都是缺氧B.紫绀常提示有缺氧C.缺氧都有紫绀D.血中脱氧Hb>5g%便发生紫绀答案:C2.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 )。
A.PaO2↓ B.PvO2↑ C.A-V血氧含量差↑ D.血氧容量↓答案:B3.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引起缺氧时会出现( )。
A.血氧容量↓B.A-V血氧含量差↑C.PvO2↑D.PaO2↓答案:D4.动脉血氧容量正常、氧分压正常、氧含量正常,而A-V血氧含量差↓见于( )A.心衰B.呼衰C.氰化物中毒D.室间隔缺损答案:C5.对吸氧疗效最佳的缺氧是( )。
A.贫血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高原反应答案:D6.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 )。
A.肠道淤血B.CO中毒C.亚硝酸盐中毒D.肠痉挛答案:C7.某患者血氧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正常),动脉血氧含量15mL%(下降),PaO26.7kPa(50mmHg),A-V血氧差4mL%,其缺氧类型为( )。
A.低张性缺氧B.等张性缺氧C.低血流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答案:A8.缺氧引起呼吸系统的变化,下列错误的是( )。
A.低张性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B.低张性缺氧越严重,呼吸中枢兴奋越强烈,呼吸运动加强越显著C.等张性缺氧时,一般不会发生呼吸运动增强D.慢性低张性缺氧时,肺通气量增加不很明显答案:B。
缺氧的概念是选择题

缺氧的概念是选择题缺氧是指组织和细胞无法得到足够氧气供应的一种状态。
氧气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细胞产生能量的必需物质,缺氧则会导致细胞能量不足,影响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
缺氧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系统问题:呼吸系统受损或功能障碍是导致缺氧的最常见原因。
例如肺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可以降低肺部的氧气交换能力,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2. 心血管系统问题: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心绞痛等可以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不足,降低血液中携氧能力,从而导致缺氧。
3. 血液问题:贫血是常见的血液问题,它可以导致血液中携氧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或是血红蛋白含量不足,也会引起缺氧。
4. 环境问题:高原地区的氧气浓度较低,气压也较低,容易导致人体缺氧。
此外,封闭环境、空气污染、烟草烟雾等也会影响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导致缺氧。
缺氧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大脑是对氧气需求量最高的器官之一,缺氧会导致脑细胞受损,影响认知、记忆等功能。
其次,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也对氧气供应敏感,缺氧会增加这些器官的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
此外,缺氧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弱机体的抵抗力。
另外,缺氧还会引起一系列的代谢异常,如乳酸堆积、酸中毒等,这些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
治疗缺氧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整呼吸、增加氧气供应、治疗潜在病因等。
一旦发现存在缺氧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氧气疗法,通过吸氧设备给予患者纯氧气,以增加患者体内的氧气浓度。
此外,针对潜在病因进行治疗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对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以提高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综上所述,缺氧是指组织和细胞无法得到足够氧气供应的一种状态,其原因包括呼吸系统问题、心血管系统问题、血液问题和环境问题。
缺氧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大脑、心脏、肝脏等器官的功能影响,以及对免疫系统、代谢等方面的损害。
治疗缺氧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整呼吸、增加氧气供应以及治疗潜在病因等。
病理生理学(6.1.2)--缺氧--习题作业

血 液 性缺 氧 : 由于 Hb 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低或 Hb 结合的氧不易释出 所引起的组织缺氧。大多血氧含量减少,而血氧分压正常。
呼 吸 性 缺 氧 : 由于外呼吸(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所致的缺氧,属于低张性缺氧。
问答题 1.① 代偿性变化
毛细血管增生 慢性缺氧线粒体数目和呼吸功能↑ 无氧酵解↑ 肌肉肌红蛋白↑ ②损伤性变化 细胞膜: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钙离子内流 线粒体 溶酶体 2.主要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使骨髓造血功能增强所致。 ①低氧血→肾近球细胞 合成、释放 → → →促红细胞生成素↑(E PO) ② E PO的作用: 使红系单向干细胞→原红细胞→分压增强↑ H b 合成↑ 网织红细胞(释放)→外周血 成熟红细胞(释放)→外周血 3.①2,3-DPG 生成↑ 脱氧H b↑→与 2,3DPG 结合→红细胞游离 2,3-DPG↓→对磷 酸果糖
12.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乏氧性缺氧时:
A.血氧容量下降
B.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
E.动一静脉氧差增大
13. 某 患 者 的 血 氧 检 查 结 果 是 : 血 氧 容 量 20ml%, 动 脉 血 氧 含 量 度 15ml%, 动 脉 血 氧 分 压
50mmHg(6.7KPa),动一静脉氧差 4ml%,其缺氧类型为:
三、问答题 1.试述缺氧时组织细胞的机能代谢改变。
2.试解释慢性缺氧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的机制。
3.试述缺氧时氧离曲线右移的发生机制。
4.为什么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患者进行氧疗要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
5.试述氧离曲线的特征及意义。
答案 单项选择题 1-5 E C E D B 11-15 D B A B E
缺氧 练习题

一、选择题A型题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血红蛋白的含量B.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 )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A.氧离曲线左移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E.红细胞内2,3-DPG 含量减少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 )A.吸入气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5.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 )A.血氧容量降低B.P50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6.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53mmHg), 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 ( ) 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缺血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7.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 )A.氰化物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硫化物中毒.砒霜中毒 DE.甲醇中毒8.红细胞内2,3-DPG 增多可引起 ( )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9.某患者血氧检查为:(98 mmHg),血氧容量12 ml/dl,动脉血氧含量 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 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 )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0.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 ( )A.肺气肿B.贫血C.动脉痉挛D.一氧化碳中毒E.维生素B1缺乏11.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 ( )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线粒体损伤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12.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 ( )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3.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 ( )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14.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 )A.(75mmHg)B. (60mmHg)C. (50mmHg)D. (40mmHg)(30mmHg). E15.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 )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B.肺血管扩张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E.肺循环血量增加1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 ( )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17.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 ( ) 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激活型钾通道敏感性钾通道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激活型钾通道18.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 ( )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肺血管重塑E.回心血量减少19.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 ( )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20.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血液H+浓度升高B.血浆CO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D.红细胞内2,3-DPG增加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21.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 ) A.ATP生成不足B.颅内压升高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脑血管收缩22.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 ( ).大脑灰质 AB.大脑白质C.中脑D.小脑E.延脑23.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 ( )A.线粒体数量增加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合成代谢减少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24.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 ( )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2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 )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D.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E.增加细胞利用氧二、问答题1. 什么是呼吸性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2. 什么是肠源性紫绀,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3.急性左心衰竭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4.什么是发绀?缺氧患者都会出现发绀吗?5.缺氧患者是否都有肺通气量增加的代偿反应?其机制和代偿意义是什么?6.试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变化。
缺氧(习题)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1.乏氧性缺氧又称为A.低张性低氧血症B.等张性低氧血症C.缺血性缺氧D.淤血性缺氧E.低动力性缺氧2.严重贫血可引起A.循环性缺氧B.乏氧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E.低动力性缺氧3.血液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B.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C.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般均正常D.血氧容量、血氧含量一般均降低E.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4.循环性缺氧时静脉的A.血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B.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降低C.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降低D.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正常E.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5.循环性缺氧可由下列何种原因引起A.大气供氧不足B.血中红细胞数减少C.组织供血量减少D.血中红细胞数正常但血红蛋白减少E.肺泡弥散到循环血液中的氧量减少6.下列何种物质可使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结合氧的导致缺氧的发生A.硫酸盐B.尿素C.亚硝酸盐D.肌酐E.乳酸7.贫血时,血红蛋白低于下列哪一数值则可因心肌营养障碍而出现全心扩大甚至心力衰竭A.11g/dlB.9g/dlC.7g/dlD.5g/dlE.3g/dl8.组织中毒性缺氧是由于药物或毒物抑制下列何种细胞酶使递氢或传递电子受阻而引起生物氧化障碍A.溶媒体酶B.呼吸酶C.磷脂酶D.丙酮酸脱氢酶E.ATP9.静脉血短路(分流〕流入动脉可造成A.血液性缺氧B.缺血性缺氧C.瘀血性缺氧D.乏氧性缺氧E.组织中毒性缺氧10.缺氧是由于A.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B.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D.血液中氧含量降低E.血液中氧容量降低11.正常人进入高原或通风不良的矿井中发生缺氧的原因是A.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B.肺气体交换障碍C.循环血量减少D.血液携氧能力降低E.组织血流量减少12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13.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主要与哪一代谢产物有关A.钠离子B.钾离子C.肾上腺素D.尿素E.腺苷答案:1-5.ACDDC ;6-10.CEDDA;11-13ADE二、填空题1.缺氧是指或引起细胞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病理生理学习题 缺氧

第四章 缺 氧一、单项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畅大叶性肺炎患者发生低张性缺氧时( )。
A畅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B畅血氧容量下降 C畅静脉血氧含量升高D畅动静脉氧差增大E畅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2畅心肌组织通过下列哪种方式来增加其供氧量?( )A畅从血液中摄氧量增加B畅增加肺泡通气量C畅增加血液携氧能力D畅增加冠状动脉供氧量E畅增加组织氧化酶活性3畅急性缺氧时下列哪个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最为明显?( )A畅肺 B畅肾 C畅肝 D畅胃肠道 E畅脑4畅低氧血症是指( )。
A畅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B畅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C畅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D畅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E畅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5畅等张性低氧血症时( )。
A畅血氧含量降低 B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畅血氧饱和度降低D畅血氧含量正常E畅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6畅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肠源性发绀?( )A畅一氧化碳中毒 B畅亚硝酸盐中毒C畅氰化物中毒D畅氧中毒E畅肠道内毒素中毒7畅低张性、血液性、组织性缺氧时均可发生变化的血氧指标是( )。
A畅动脉血氧饱和度 B畅血氧容量C畅动脉氧含量D畅动脉血氧分压E畅动-静脉氧含量差8畅以下疾病中不会出现血液性缺氧的是( )。
A畅肺炎 B畅肠源性发绀C畅蚕豆病D畅煤气中毒E畅严重贫血9畅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为( )。
A畅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畅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畅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畅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畅以上都不是10畅低张性缺氧时细胞发生缺氧的机制是( )。
A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 B畅血氧容量降低C畅毛细血管平均氧分压降低D畅静脉氧分压降低E畅组织利用氧障碍11畅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患者,以下哪一项不符合?( )A畅血氧容量正常 B畅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D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E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12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
A畅低排出量性心力衰竭 B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畅亚硝酸盐中毒D畅一氧化碳中毒E畅氰化物中毒13畅动脉血氧分压是指( )。
缺氧病理生理学习题

缺氧-病理生理学习题————————————————————————————————作者: ————————————————————————————————日期: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ﻫA型题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ﻫA.血红蛋白的含量ﻫB.组织供血ﻫ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呼吸功能ﻫ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A.细胞摄氧的能力ﻫ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ﻫD.动脉血氧分压ﻫE.红细胞内2,3-DPG含量ﻫ3.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氧离曲线左移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ﻫE.红细胞内2,3-DPG 含量减少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ﻫA.吸入气氧分压ﻫ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ﻫ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ﻫ5.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血氧容量降低ﻫB.P50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ﻫ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ﻫ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ﻫ6.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7.0kPa (53mmHg),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ﻫA.低张性缺氧ﻫB.血液性缺氧ﻫC.缺血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7.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A.氰化物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硫化物中毒D.砒霜中毒ﻫE.甲醇中毒ﻫ8.红细胞内2,3-DPG 增多可引起()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ﻫ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ﻫ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9.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0kPa(98 mmHg),血氧容量12 ml/dl,动脉血氧含量11.5 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 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0.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 )ﻫA.肺气肿ﻫB.贫血ﻫC.动脉痉挛D.一氧化碳中毒ﻫE.维生素B1缺乏ﻫ11.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 )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ﻫB.线粒体损伤ﻫ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12.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ﻫA.血氧容量降低ﻫ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3.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ﻫA.心力衰竭ﻫB.呼吸衰竭ﻫ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14.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ﻫA.10.0kPa(75mmHg)B.8.0kPa (60mmHg)C.6.7kPa (50mmHg)ﻫD.5.32kPa (40mmHg)15.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ﻫ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E.4.0kPa (30mmHg)ﻫB.肺血管扩张ﻫ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ﻫE.肺循环血量增加ﻫ1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ﻫ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ﻫ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17.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ﻫ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B.Ca2+激活型钾通道C.A TP敏感性钾通道ﻫ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E.Mg2+激活型钾通道18.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 )ﻫ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ﻫ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ﻫC.心律失常19.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 )ﻫ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ﻫB.肝脾储血释D.肺血管重塑ﻫE.回心血量减少ﻫ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20.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ﻫA.血液H+浓度升高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ﻫE.骨髓造血加强ﻫﻫB.血浆CO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ﻫD.红细胞内2,3-DPG增加21.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ﻫA.A TP生成不足ﻫB.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ﻫ颅内压升高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22.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E.脑血管收缩ﻫA.大脑灰质ﻫB.大脑白质ﻫC.中脑ﻫD.小脑23.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E.延脑ﻫA.线粒体数量增加ﻫ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ﻫD.合成代谢减少ﻫ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24.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ﻫE.亚硝酸盐中毒2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ﻫ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ﻫ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ﻫ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ﻫD.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ﻫE.增加细胞利用氧二、问答题ﻫ1.什么是呼吸性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 ﻫ2.什么是肠源性紫绀,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 ﻫ3.急性左心衰竭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4.什么是发绀?缺氧患者都会出现发绀吗? ﻫ5.缺氧患者是否都有肺通气量增加的代偿反应?其机制和代偿意义是什么? ﻫ6.试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变化。
缺氧病理生理学习题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A型题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血红蛋白的含量B.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氧离曲线左移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E.红细胞内2,3-DPG含量减少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A.吸入气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5.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A.血氧容量降低B.P50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6.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7.0kP(a53mmHg),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缺血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7.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A.氰化物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硫化物中毒D.砒霜中毒E.甲醇中毒8.红细胞内2,3-DPG增多可引起()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9.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0kP(a98mmHg),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11.5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0.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A.肺气肿B.贫血C.动脉痉挛D.一氧化碳中毒E.维生素B1缺乏11.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线粒体损伤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12.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3.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14.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A.10.0kPa(75mmHg)B.8.0kPa(60mmHg)C.6.7kPa(50mmHg)D.5.32kPa(40mmHg)E.4.0kPa(30mmHg)15.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B.肺血管扩张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E.肺循环血量增加1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17.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B.Ca2+激活型钾通道C.ATP敏感性钾通道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E.Mg2+激活型钾通道18.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肺血管重塑E.回心血量减少19.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20.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血液H+浓度升高B.血浆CO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D.红细胞内2,3-DPG增加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21.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A.ATP生成不足B.颅内压升高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脑血管收缩22.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A.大脑灰质B.大脑白质C.中脑D.小脑E.延脑23.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A.线粒体数量增加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合成代谢减少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24.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2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D.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E.增加细胞利用氧二、问答题1.什么是呼吸性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2.什么是肠源性紫绀,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3.急性左心衰竭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4.什么是发绀?缺氧患者都会出现发绀吗?5.缺氧患者是否都有肺通气量增加的代偿反应?其机制和代偿意义是什么?6.试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变化。
缺氧习题——精选推荐

缺氧(一)名词解释(1~19)1.缺氧(hypoxia)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 O2)3.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CO2max)4.氧含量(oxygen content, CO2)5.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O2)6.动–静脉氧差(A-V d O2)7.P508.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9.大气性缺氧(atmospheric hypoxia)10.紫绀(cyanosis)11.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12.等张性缺氧(isotonic hypoxemia)13.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14.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15.缺血性缺氧16.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17.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18.氧中毒19.低氧血症(hypoxemia)(二)选择题(A型选择题1~12)1.缺氧概念是:A.吸入气中的氧减少;B.血液中氧含量降低;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D.血液氧容量降低;E.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
2.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A.吸入气氧分压过低;B.肺泡气氧分压降低;C.A血氧分压降低;D.A血氧饱和度降低;E.A血氧容量降低。
3.低张性缺氧症引起组织缺氧, 动脉血氧分压须低于:A.12.0kPa (90mmHg);B.10.7kPa (80mmHg);C.9.3kPa (70mmHg);D.8.0kPa (60mmHg);E.6.7kPa (50mmHg)。
4.CO造成缺氧的原因为:A.O2与HHb结合速率减慢;B.HbO2解离速度减慢;C.HbCO无携氧能力;D.CO使RBC内2,3-DPG增高;E.以上都不对。
「第09章病理练习题」

第09章-缺氧缺氧一、单选题:1.缺氧的概念是:A、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B、血液的氧容量降低C、血液的氧含量降低D、血液的氧分压降低E、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2.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A、血液PH值B、血液温度C、血液CO2分压D、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下列哪项与动脉血氧含量无关:A、Hb的数量B、血液的携氧能力C、吸入气氧分压D、肺呼吸功能E、内呼吸状况4.反映组织利用氧多少的指标是:A、动脉血氧含量B、静脉血氧含量C、P50D、静脉血氧饱和度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5.下列哪一项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循环性缺氧:A、休克B、心力衰竭C、肺动-静脉瘘D、动脉血栓形成E、静脉淤血6.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A、血氧含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静脉血氧含量增加E、动-静脉血氧含量增大7.下列哪种情况造成的缺氧属血液性缺氧:A、空气中氧分压低B、血栓形成C、肺心病D、心力衰竭E、一氧化碳中毒8.引起组织性缺氧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中毒B、氰化物中毒C、亚硝酸盐中毒D、局部循环障碍E、静脉血分流入动脉9.下列哪种原因不能引起低动力性缺氧A、动脉栓塞B、静脉淤血C、休克D、心力衰竭E、肺动-静脉短路10.健康人攀登3000米以上的高峰发生缺氧的原因是:A、吸入气氧分压低B、血液携氧能力低C、肺部气体交换差D、组织利用氧能力低E、肺循环血流量少11.动脉栓塞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变化特点是:A、氧容量降低B、氧含量降低C、氧饱和度降低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2.氰化物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不能还原成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B、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不能氧化成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C、脱氢酶辅酶成分缺乏D、脱氢酶活性降低E、外呼吸功能障碍13.缺氧是由于:A、吸入气氧含量减少B、血液中氧分压降低C、血液中氧含量降低D、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E、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14.肠源性紫绀由于下列哪项引起?A、休克B、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C、细菌性痢疾D、急性腹膜炎E、进食大量含有硝酸盐的腌菜15.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适宜?A、CO与Hb结合生成碳氧Hb无携氧能力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以恢复的损伤D、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16.低动力性缺氧指的是:A、乏氧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以上均不是17.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一氧化碳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18.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其:A、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偶联19.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具特征性变化的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20.某患者的血氧检查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氧15ml/dl,动脉血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氧差4ml%,其缺氧类型可能是:A、乏氧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21.维生素缺乏导致缺氧是由于:A、氧弥散入血减少B、组织利用氧能力降低C、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牢固D、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减少E、氧的运输障碍22.关于乏氧性缺氧,正确的是:A、常见原因为贫血B、患者皮肤粘膜呈青石板色C、动脉血氧容量降低D、动脉血氧分压降低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23.缺氧时机体的代偿和适应不包括:A、肺血管收缩B、毛细血管增生C、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D、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加E、无氧酵解增强24.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25.缺氧时下列哪一项可使氧离曲线右移:A、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B、血液PH降低C、血液CO2分压降低D、血液温度降低E、以上都不是26.缺氧引起呼吸系统的变化,下列哪项不正确?A、血液性缺氧时呼吸一般无明显增加B、低张性缺氧最易引起呼吸加深加快C、肺通气量增加的机制是由于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各种类型严重缺氧都可抑制呼吸中枢E、组织性缺氧时呼吸无明显增加27.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方式: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28.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时间为:A、5-8秒B、6-8秒C、6-8分D、10-12秒E、9-10分29.细胞缺氧,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出现的变化是:A、钠多、钾多、水多B、钠少、钾多、水少C、钠多、钾少、水多D、钠多、钾少、水少E、钠少、钾多、水多30.缺氧性细胞损伤不包括:A、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B、Na+-K+泵不能充分运转C、细胞水肿D、钙离子外流增加E、溶酶体酶释出&A、空气中氧分压低B、血栓形成C、维生素缺乏D、心力衰竭E、一氧化碳中毒31.血液性缺氧32.乏氧性缺氧33.组织性缺氧*&A、紫绀B、苍白C、樱桃红色D、青石板色E、玫瑰红色34.肺部疾病引起的缺氧:35.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氧:36.核黄素、尼克酰胺和尼克酸严重缺乏引起的缺氧37.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缺氧:38.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缺氧:*&A、乏氧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39.动脉血氧分压降低:40.动脉血氧容量降低:41.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42.动静脉氧差升高:*二、多选题:1.列哪些疾病引起循环性缺氧?A、动脉粥样硬化症B、一氧化碳中毒C、贫血D、休克E、维生素缺乏2.大量食用腌菜的患者会出现下列哪些变化:A、血液中变性Hb增多B、红细胞内2,3-DPG生成减少C、Hb与氧的亲和力增高D、Hb携氧能力降低E、Hb数量减少3.缺氧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由于:A、脑细胞肿胀B、围管性浸润C、胶质小结形成D、脑间质水肿E、脑细胞坏死4.久居高原的居民对慢性缺氧的代偿方式主要是:A、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多B、肺通气量增加C、心输出量增加D、组织利用氧能力增加E、无氧酵解增强5.常用的血氧指标有:A、血氧分压B、血氧容量C、血氧含量D、血氧饱和度E、氧离曲线6.下列关于血氧指标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容量反映血液携氧能力B、氧含量取决于Hb的质和量C、动脉血氧分压与肺呼吸功能有关D、血氧饱和度是H结合的氧和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的比值E、动静脉氧含量差反映组织利用氧的能力7.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不包括:A、酸中毒B、二氧化碳含量C、血温D、血压E、2,3-DPG8.引起乏氧性缺氧的原因包括:A、吸入气氧分压过低B、维生素缺乏C、外呼吸功能障碍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9.乏氧性缺氧的变化包括: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容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氧差升高10血液性缺氧的变化包括: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容量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氧差增大11.血液性缺氧的原因包括:A、缺铁性贫血B、一氧化碳中毒C、氰化物中毒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先天性心脏病12.缺氧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包括:A、呼吸变深变快B、心输出量增加C、血流重新分布D、肺血管收缩E、红细胞增多13.严重导致循环功能障碍的机制有:A、能量产生不足,Na+-K+泵不能正常运转B、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变慢、期前收缩甚至心室纤维颤动C、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D、酸性代谢产物使外周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E、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三、填空题:1.急性乏氧性缺氧的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______,氧含量______,氧容量______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A型题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红蛋白的含量B.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氧离曲线左移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E.红细胞内2,3-DPG 含量减少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A.吸入气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5.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血氧容量降低B.P50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6.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7.0kPa(53mmHg), 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 )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缺血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7.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A.氰化物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硫化物中毒D.砒霜中毒E.甲醇中毒8.红细胞内2,3-DPG 增多可引起( )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9.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0kPa(98 mmHg),血氧容量12 ml/dl,动脉血氧含量11.5 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 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0.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 )A.肺气肿B.贫血C.动脉痉挛D.一氧化碳中毒E.维生素B1缺乏11.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 )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线粒体损伤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12.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 )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3.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 )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14.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A.10.0kPa(75mmHg)B.8.0kPa (60mmHg)C.6.7kPa (50mmHg)D.5.32kPa (40mmHg)E.4.0kPa (30mmHg)15.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B.肺血管扩张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E.肺循环血量增加1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 ) 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17.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 )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B.Ca2+激活型钾通道C.ATP敏感性钾通道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E.Mg2+激活型钾通道18.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 )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肺血管重塑E.回心血量减少19.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 )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20.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血液H+浓度升高B.血浆CO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D.红细胞内2,3-DPG增加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21.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 A.ATP生成不足B.颅内压升高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脑血管收缩22.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 )A.大脑灰质B.大脑白质C.中脑D.小脑E.延脑23.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 )A.线粒体数量增加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合成代谢减少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24.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 )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2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D.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E.增加细胞利用氧二、问答题1. 什么是呼吸性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2. 什么是肠源性紫绀,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3.急性左心衰竭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4.什么是发绀?缺氧患者都会出现发绀吗?5.缺氧患者是否都有肺通气量增加的代偿反应?其机制和代偿意义是什么?6.试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变化。
7.试述肺动脉平滑肌的钾通道类型及其在缺氧时的作用。
8.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是什么?9.急性和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什么?10.试述缺氧时红细胞中2,3-DPG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11.高压氧是如何治疗缺氧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C4.E5.C6.A7.B8.B、D9.C 10.C11.D 12.E 13.A 14.B 15.C 16.C 17.A 18.E 19.E 20.D21.E 22.A 23.E 24.A 25.D二、问答题1.因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的缺氧称为呼吸性缺氧。
其血气变化特点及发生机制是肺通气障碍使肺泡气PO2降低,肺换气功能障碍使经肺泡弥散到血液中的氧减少,血液中溶解氧减少,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减少,引起动脉血氧含量和动脉氧饱和度降低。
急性缺氧患者血氧容量正常,而慢性缺氧患者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加,血氧容量可升高。
患者因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含量减少,使单位容积血液弥散向组织的氧量减少,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以减少。
但慢性缺氧可使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代偿性增强,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化可不明显。
2.大量食用含硝酸盐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肠道被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入血后可将大量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因与羟基牢固结合而丧失携氧的能力,导致患者缺氧。
因高铁血红蛋白为棕褐色,患者皮肤粘膜呈青紫色,故称为肠源性紫绀。
因患者外呼吸功能正常,故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因高铁血红蛋白增多,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降低。
高铁血红蛋白分子内剩余的二价铁与氧的亲合力增强,使氧解离曲线左移。
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和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造成向组织释放氧减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低于正常。
3.急性左心衰竭常引起循环性缺氧和低张性缺氧的混合类型。
由于心输出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组织供血供氧量减少,引起循环性缺氧。
同时急性左心衰竭引起广泛的肺淤血和肺水肿,肺泡内氧弥散入血减少而合并呼吸性缺氧。
患者PaO2、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可降低,血氧容量正常,从毛细血管内向细胞弥散的氧量减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以减少,但如外周血流缓慢,细胞从单位容积血中摄氧量增加,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以增大。
4.氧合血红蛋白颜色鲜红,而脱氧血红蛋白颜色暗红。
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 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的体征称为发绀。
发绀是缺氧的表现,但不是所有缺氧患者都有发绀。
低张性缺氧时,因患者动脉血氧含量减少,脱氧血红蛋白增加,较易出现发绀。
循环性缺氧时,因血流缓慢和淤滞,毛细血管和静脉血氧含量降低,亦可出现发绀。
患者如合并肺循环障碍,发绀可更明显。
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患者皮肤和粘膜呈咖啡色或类似发绀。
而严重贫血的患者因血红蛋白总量明显减少,脱氧血红蛋白不易达到5g/dl,所以不易出现发绀。
碳氧血红蛋白颜色鲜红,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皮肤粘膜呈现樱桃红色。
组织性缺氧时,因毛细血管中氧合血红蛋白增加,患者皮肤可呈玫瑰红色。
5.不是所有的缺氧患者都有肺通气量增加的代偿反应。
这是因为缺氧引起呼吸中枢兴奋的主要刺激是PaO2降低。
当PaO2低于8.0 kPa (60 mmHg)可剌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兴奋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肺通气量增加一方面可提高肺泡气PO2,促进肺泡内O2向血中弥散,增加PaO2;另一方面,胸廓运动增强使胸腔负压增大,通过增加回心血量而增加心输出量和肺血流量,有利于血液摄取和运输更多的氧。
而没有PaO2降低的血液性、循环性和组织性缺氧患者,呼吸系统的代偿不明显。
6.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心输出量增加。
因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和静脉回流量增加引起;②肺血管收缩。
由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开放和缩血管物质释放增加引起;③血流分布改变。
皮肤、腹腔内脏血管收缩,心、脑血管扩张;④毛细血管增生。
长期缺氧使脑和心肌毛细血管增生,有利于血液中氧的弥散。
7. 肺动脉平滑肌的钾通道是介导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主要机制。
肺动脉平滑肌含有3种类型的钾通道: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Ca2+激活型钾通道(KCa)和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
细胞内钾离子可经3种钾通道外流,引起细胞膜超极化,其中Kv是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
急性缺氧可抑制Kv的功能,而慢性缺氧可选择性抑制肺动脉Kv通道亚单位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使钾离子外流减少,膜电位降低,引发细胞膜去极化,从而激活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Ca2+内流增加引起肺血管收缩。
8.肺源性心脏病是指因长期肺部疾病导致右心舒缩功能降低,主要与持续肺动脉高压和缺氧性心肌损伤有关。
缺氧可引起肺血管收缩,其机制有①交感神经兴奋,刺激肺血管α-受体;②刺激白三烯、血栓素A2等缩血管物质生成与释放;③抑制肺动脉平滑肌Kv通道,引起肺血管收缩。
长期缺氧引起的钙内流和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还可导致肺血管重塑,表现为血管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肥大,胶原和弹性纤维沉积,使血管壁增厚变硬,造成持续的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后负荷加重,引起右心肥大,加之缺氧对心肌的损伤,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
9.急性缺氧时红细胞数量可不变或轻度增多,主要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腹腔内脏血管收缩,肝脾等脏器储血释放所致。
慢性缺氧时红细胞数量可增多,主要原因是肾小管间质细胞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骨髓造血增强。
10.缺氧时,因生成增加和分解减少,红细胞内2,3-DPG含量增加。
生成增加:①脱氧血红蛋白增多时,红细胞内游离的2,3-DPG减少,对磷酸果糖激酶抑制作用减弱,使糖酵解加强;②对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的抑制作用减弱,增加2,3-DPG的生成;③如合并呼吸性碱中毒,pH增高可激活磷酸果糖激酶,促进糖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