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气氨密度计算

合集下载

液氨

液氨

3、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 空气新鲜处。保 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如呼吸停 止,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就医。
就医。
七、泄漏应急处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氨气或空气与氨混合物遇火能爆炸,遇热放出氨气和氮 氧化物的有毒烟雾。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剧增,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带好自给式呼吸器。 有害燃烧产物氮、氮氧化物。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 碳灭火器。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2、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
七、泄漏应急处理
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 衣着,用大量流 动清水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
2、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 用大量流动清水 或生理盐水彻底 冲洗至少15分钟。
五、操作、检修与储存五、来自作、检修与储存(二) 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六、个体防护
1、呼吸系统防护 1、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2、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分清风向,抢占上风口。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八、液氨事故案例
今年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公司车间液氨泄漏引 发爆炸,这场大火3分钟就烧遍了整个车间,造成120人遇难,70 人受伤。
图片为:宝源丰禽业公司液氨泄漏引发爆炸事故现场
八、液氨事故案例
宝山区丰翔路1258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

无水氨液氨装车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无水氨液氨装车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液 氨 危害分析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米, 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 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 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 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 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 检验后再用。
液 氨 的 介 绍
液氨的理化特性?
液 氨 的 介 绍
分子式:NH₃ 原子量 17.03g/mol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液氨相对密度(水=1):0.602824(25℃) 熔点(℃):-77.7 水溶液pH值:11.7 自燃点:651.11℃ 沸点(℃):-33.42℃程得到的 爆炸极限:16%~25%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 899g/l( 0°C) 气体压力是20°C时8.57 bar 液氨很容易液化,沸点是-33.4 °C,冰点是-77.7 °C,固化为白色的晶体 汽化潜热为 1370千焦/千克,蒸汽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6%-25%(最 易燃浓度为17%),与二氧化硫,盐酸气体和硝酸气体反应产生大量白雾。
液 氨 危害分析 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 监测方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

液 氨 的 介 绍
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 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 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 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 漏处的火焰。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 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液氨储罐内液氨质量精确计算

液氨储罐内液氨质量精确计算

液氨储罐内液氨质量精确计算摘要:通过对液氨储罐结构分析及对液氨、气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和现有液氨储罐液位检测系统的分析,并经过温度修正和体积修正,对不同环境温度下DCS显示液位所代表的液氨储存体积进行精确计算,达到在不增加质量检测系统的情况下,做到准确知道液氨储罐储存的液氨质量及装卸的液氨质量关键词:D-237/1 液氨质量温度修正体积修正一、问题提出由于液氨储罐没有质量计,且液氨及氨气受温度影响密度变化较大,为准确计量液氨储罐的液氨质量,有必要引入方法对液氨储罐内液氨质量进行确定。

二、体积计算如何通过液位显示计算液氨质量,关键在于液位显示与罐容积的关系。

下图为某液氨储罐D-237/1结构示意图图1 液氨储罐D-237/1结构示意图其中:L1=11623mm,L2=708mm,b=11623mm,D=2600mm,h2=1050mm,h3=950mmFF为液位检测双法兰安全位置储罐体积V等于圆柱体积V柱与封头体积V封之和: (1)通过计算公式得出结论:实际检测液位高度在DCS上以百分数形式出现,以d表示。

参考上图:=所以实际液位在0—50%之间的液位高度:h=+ : (2)为减少误差,当液位高度d>50%时,D-237/1实际介质体积应为储罐总体积V总减去上部空间的体积V上减来求,即:上部空间高度h’=+ (3)其中=。

三、质量计算与偏差根据图1及公式(1)—(3),利用EXCEL编辑公式计算D-237/1现场DCS 上显示液位高度d对应液氨体积部分数据如表(1)所示。

液氨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不同的,取全年平均温度为25℃,液氨密度为0.6028kg/l,带入EXCEL计算表计算液氨质量,其部分数据如表(1):表(1)液位高度d对应液氨质量液位高度d 1% 8% 14% 20% 25%液氨体积m3 3.8727533 7.093244 10.21259 13.58101 16.53718液氨质量t 2.3344957 4.275808 6.156148 8.186635 9.968609液位高度d 30% 31% 38% 42% 50%液氨体积m3 19.601 20.22473 24.67504 27.27326 32.56137液氨质量t 11.81548 12.19146 14.87411 16.44032 19.62799液位高度d 51% 55% 62% 73% 80%液氨体积m3 34.74206 37.14256 41.28622 47.60142 51.44433液氨质量t 20.94251 22.38954 24.88733 28.69413 31.01064通过EXCEL计算表液位对应的液氨质量,可以计算出液氨外装量。

氨

氨氨(Ammonia,旧称阿莫尼亚)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业上使用的氮肥,除氨水外,诸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生产的。

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

别名氨气,分子式为NH3,英文名:synthetic ammonia。

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

合成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

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

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生产。

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铵根离子NH4+ 其中氮的化学价为-3+ NH3是氨气工艺流程1.合成氨的工艺流程(1)原料气制备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

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

(2)净化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①一氧化碳变换过程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 40%。

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2和N2,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

变换反应如下:CO+H2O→H2+CO2 =-41.2kJ/mol 0298HΔ由于CO变换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必须分段进行以利于回收反应热,并控制变换段出口残余CO含量。

第一步是高温变换,使大部分CO转变为CO2和H2;第二步是低温变换,将CO含量降至0.3%左右。

因此,CO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

②脱硫脱碳过程各种原料制取的粗原料气,都含有一些硫和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合成氨生产过程催化剂的中毒,必须在氨合成工序前加以脱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蒸汽转化法,第一道工序是脱硫,用以保护转化催化剂,以重油和煤为原料的部分氧化法,根据一氧化碳变换是否采用耐硫的催化剂而确定脱硫的位置。

液氨密度表 2009

液氨密度表 2009

液氨密度表2009-8-18温度℃密度㎏/L 温度℃密度㎏/L 温度℃密度㎏/L -50 0.701997 -16 0.659846 18 0.613188 -49 0.700807 -15 0.658546 19 0.611726 -48 0.699614 -14 0.657243 20 0.610258 -47 0.698419 -13 0.655936 21 0.608784 -46 0.697221 -12 0.654625 22 0.607303 -45 0.696020 -11 0.653310 23 0.605817 -44 0.694816 -10 0.651991 24 0.604324 -43 0.693610 -9 0.650668 25 0.602824 -42 0.692400 -8 0.649341 26 0.601318 -41 0.691188 -7 0.648009 27 0.599805 -40 0.689973 -6 0.646673 28 0.598285 -39 0.688755 -5 0.645333 29 0.596759 -38 0.687534 -4 0.643989 30 0.595225 -37 0.686309 -3 0.642640 31 0.593684 -36 0.685082 -2 0.641287 32 0.592136 -35 0.683852 -1 0.639929 33 0.590581 -34 0.682618 0 0.638567 34 0.589018 -33 0.681382 1 0.637200 35 0.587447 -32 0.680142 2 0.635828 36 0.585869 -31 0.678899 3 0.634451 37 0.584283 -30 0.677653 4 0.633070 38 0.582688 -29 0.676404 5 0.631684 39 0.581086 -28 0.675151 6 0.630293 40 0.579475 -27 0.673895 7 0.628897 41 0.577855 -26 0.672635 8 0.627496 42 0.576227 -25 0.671372 9 0.626089 43 0.574590 -24 0.670106 10 0.624678 44 0.572945 -23 0.668836 11 0.623261 45 0.571290 -22 0.667562 12 0.621838 46 0.569625 -21 0.666285 13 0.620411 47 0.567951 -20 0.665005 14 0.618978 48 0.566268 -19 0.663721 15 0.617539 49 0.564574 -18 0.662433 16 0.616094 50 0.562871 -17 0.661141 17 0.614644注:在-50℃至50℃范围内,液氨的相对密度还可按下式计算:d4t= 1+0.424805×√133-t +0.015938×(133-t)4.2830+0.813055×√133-t -0.008286×(133-t)液体氨(NH3)简称液氨,是一种液体氮肥,也是目前含量最高的氮肥品种。

液氨储罐内液氨质量精确计算

液氨储罐内液氨质量精确计算

液氨储罐内液氨质量精确计算作者:张文洁来源:《中国化工贸易》2014年第22期摘要:通过对液氨储罐结构分析及对液氨、气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和现有液氨储罐液位检测系统的分析,并经过温度修正和体积修正,对不同环境温度下DCS显示液位所代表的液氨储存体积进行精确计算,达到在不增加质量检测系统的情况下,做到准确知道液氨储罐储存的液氨质量及装卸的液氨质量关键词:D-237/1 液氨质量温度修正体积修正一、问题提出由于液氨储罐没有质量计,且液氨及氨气受温度影响密度变化较大,为准确计量液氨储罐的液氨质量,有必要引入方法对液氨储罐内液氨质量进行确定。

二、体积计算如何通过液位显示计算液氨质量,关键在于液位显示与罐容积的关系。

下图为某液氨储罐D-237/1结构示意图图1 液氨储罐D-237/1结构示意图其中:L1=11623mm,L2=708mm,b=11623mm,D=2600mm,h2=1050mm,h3=950mmFF为液位检测双法兰安全位置储罐体积V等于圆柱体积V柱与封头体积V封之和: (1)通过计算公式得出结论:实际检测液位高度在DCS上以百分数形式出现,以d表示。

参考上图:=所以实际液位在0—50%之间的液位高度:h=+ : (2)为减少误差,当液位高度d>50%时,D-237/1实际介质体积应为储罐总体积V总减去上部空间的体积V上减来求,即:上部空间高度h’=+ (3)其中=。

三、质量计算与偏差根据图1及公式(1)—(3),利用EXCEL编辑公式计算D-237/1现场DCS上显示液位高度d对应液氨体积部分数据如表(1)所示。

液氨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不同的,取全年平均温度为25℃,液氨密度为0.6028kg/l,带入EXCEL计算表计算液氨质量,其部分数据如表(1):表(1)液位高度d对应液氨质量液位高度d 1% 8% 14% 20% 25%液氨体积m3 3.8727533 7.093244 10.21259 13.58101 16.53718液氨质量t 2.3344957 4.275808 6.156148 8.186635 9.968609液位高度d 30% 31% 38% 42% 50%液氨体积m3 19.601 20.22473 24.67504 27.27326 32.56137液氨质量t 11.81548 12.19146 14.87411 16.44032 19.62799液位高度d 51% 55% 62% 73% 80%液氨体积m3 34.74206 37.14256 41.28622 47.60142 51.44433液氨质量t 20.94251 22.38954 24.88733 28.69413 31.01064通过EXCEL计算表液位对应的液氨质量,可以计算出液氨外装量。

液氨危害程度计算知识

液氨危害程度计算知识

液氨危害程度计算4 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4.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该项目液氨在贮氨器、氨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低压循环桶及管道中循环,一旦某一点出现破损会引起液氨泄漏,另外如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过量充装,也会出现泄漏,因此应对设备、管道定期检测,加强维护和保养,职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控制系统定期进行调试和维护保养,则出现泄漏的可能性较小。

主要存在以下情况:1)设计失误①基础设计错误,如地基下沉,造成容器底部产生裂缝,或设备变形、错位等;②选材不当,如强度不够,耐腐蚀性差、规格不符等;③布置不合理,如管道没有弹性连接,因振动而使管道破裂;④选用机械不合适,如转速过高、耐温、耐压性能差等;⑤选用计测仪器不合适;⑥储罐、贮槽未加液位计,反应器(炉)未加溢流管或放散管等。

2)设备原因①加工不符合要求,或未经检验擅自采用代用材料;②加工质量差,特别是不具备操作证的焊工焊接质量差;③施工和安装精度不高,如泵和电机不同轴、机械设备不平衡、管道连接不严密等;④选用的标准定型产品质量不合格;⑤对安装的设备没有按《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进行验收;⑥设备长期使用后未按规定检修期进行检修,或检修质量差造成泄漏;⑦计测仪表未定期校验,造成计量不准;⑧阀门损坏或开关泄漏,又未及时更换;⑨设备附件质量差,或长期使用后材料变质、腐蚀或破裂等。

3)管理原因①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②对安全漠不关心,已发现的问题不及时解决;③没有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制度;④指挥错误,甚至违章指挥;⑤让未经培训的工人上岗,知识不足,不能判断错误;⑥检修制度不严,没有及时检修已出现故障的设备,使设备带病运转。

4)人为失误①误操作,违反操作规程;②判断错误,如记错阀门位置而开错阀门;③擅自脱岗;④思想不集中;⑤发现异常现象不知如何处理。

4.2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4.2.1氨燃烧后放出热量的计算按储罐的储存系数按0.85计,液氨的相对密度为0.7(水=1)计算,液氨储存量为:2.25×0.7×0.85=1.34t,氨气的高燃烧热值为17250kJ/ m3=1.725×107J/m3,氨贮罐中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为:1.34×1000÷17×22.4×1.725×107J/m3 =3.04×1011J。

氨、液氨-MSDS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液氨-MSDS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闪点(℃):无意义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9
饱和蒸气压(kPa):506.62(4.7℃)
引燃温度(℃):651
燃烧热(kJ/mol):316.25
临界温度(℃):132.5
临界压力(Mpa):11.40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爆炸下限[%(V/V)]:15
爆炸上限[%(V/V)]:28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液体泄漏物。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醋酸或其它稀酸中和。也可以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同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果钢瓶发生泄漏,无法关闭时可浸入水中。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氨。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液氨使用及管理常识

液氨使用及管理常识

液氨使用及管理常识1简介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

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2理化性质CAS编号:7664-41-7分子式 : NH3生产方法为合成氨气经压缩制得。

液氨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气化为气氨。

密度0.617g/cm3;沸点为-33.5℃,低于-77.7℃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

气态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分子量:17.04、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自燃点:651.11℃、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沸点(℃):-33.4 ℃、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0℃) 、在常压下负33.4度以下或常温下(20度)8.46MPa氯为变为液体称液氨。

气化热很高,是一种广泛用的制冷剂。

NH3 无色的液体。

相对密度0.7710(0℃)。

熔点-77.7℃。

沸点-33.4℃。

是一种优良的溶剂。

蒸发热很大,在沸点时是每克1369.08焦(327卡)。

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

可供制冷,制冰等用,由气态氨液化而得。

3合成氨的制取(1) 原料气制取N2:物理方法为将空气液化,蒸发分离出。

化学方法为碳在空气中燃烧,充分反应后除去制取。

H2:用水蒸气和焦炭高温反应制得(2)原料气净化,除杂后,压缩通入合成塔(3) NH3的合成:合成塔中选择适宜条件进行(4)NH3的分离:N2、H2、NH3混合气中沸点明显高于、易液化,降温冷凝后液化分离出来,N2、H2混合气可循环使用。

4产品用途液氨主要用于生产硝酸、尿素和其他化学肥料,还可用作医药和农药的原料。

在国防工业中,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的推进剂。

可用作有机化工产品的氨化原料,还可用作冷冻剂。

液氨的理化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

液氨的理化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

液氨的理化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1、介质特性1.1 理化特性。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极易溶于水,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水溶液呈碱性,1%水溶液PH值:11.7,相对密度0.60(空气=1)。

气氨加压到0.7—0.8MPa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因其价廉的特点在制冰和冷藏行业得到广泛使用。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1.2 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

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为乙类。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

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5%。

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

如:满量充装液氨的钢瓶,在0—60℃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其压力升高约1.32—1.80MPa,因而液氨气瓶超装极易发生爆炸。

为此氨罐周围设置了降温喷淋装置。

1.3 液氨的存储安全要求1.3.1 氨区设置由于氨的危险特征,氨区应设置相应安全标志,修建围墙或围栏将氨区隔离,禁止非专业人员随意进出。

液氨常温储存宜选用卧罐或球罐,卧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一般为1.0倍卧罐直径且不宜大于1.5m,球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宜0.5-1.0倍球罐直径。

氨区应设置氨泄露检测仪及防晒、冷却水喷淋降温装置或良好的绝热保温措施。

储罐一端为固定端、一端为滑动端,以保证罐体因外界环境及内部压力变化发生伸缩时能自由滑动。

氨区与周边建筑物防火间距根据液氨储罐量和建筑物防火等级确定,最少不小于12m,一般25m为宜。

在储罐20m以内,严禁堆放易燃、可燃物品。

1.3.2 防火堤设置液氨储罐周围设置防火堤,防火堤设计应根据储罐形式和储罐容量确定,其高度应为1.0-2.2m,并在防火堤不同方向的适当位置设至少2个踏步或坡道。

常温储存方式下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

液氨优等品指标

液氨优等品指标

液氨优等品指标
液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在液氨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其质量指标是保证其使用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其中,液氨优等品的指标是衡量液氨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以下是对液氨优等品指标的详细说明:
一、外观和颜色
液氨优等品应呈现无色透明的状态,没有悬浮物、机械杂质、结晶或其他可见杂质。

液氨的颜色应为淡黄色,但不应深于一级品。

二、密度和纯度
液氨的纯度以体积分数表示,即液氨中其他气体的体积分数之和。

优等品的纯度不应低于99.95%。

三、水含量和酸度
水含量是指液氨中水分的质量分数,酸度是指液氨中酸性物质的质量分数。

优等品的水含量不应大于0.1%,酸度不应大于0.001%。

四、蒸发残渣和游离氨
蒸发残渣是指液氨在蒸发残留物中的质量分数,游离氨是指液氨中游离态氨的质量分数。

优等品的蒸发残渣不应大于0.01%,游离氨不应大于0.005%。

氨系统管道设计计算

氨系统管道设计计算

第十一章氨系统管道设计计算11.1 氨制冷系统管道管径的设计计算管径确定是制冷系统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管径确定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设计质量,管径的选择取决于管内的压力降和流速,实际上是一个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综合问题,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管道的直径可按下式11-1进行计算:d(11-1)n式中:G——制冷剂质量流量,kg/h;V——制冷剂比体积,m3/kg;ρ——制冷剂重度,kg/m3;ω——制冷剂流速,m/s;d n——管道内径,m。

表11-1 管道允许流速汇总表管道名称允许流速 m/s 管道名称允许流速 m/s排气管15~25 冷凝器至贮液器的液体管<0.6吸气管12~20 贮液器至回热器的液体管0.8~1 蒸发器到回热器的进出管8~10 回热器至膨胀阀的液体管 1.2~2.0膨胀阀到蒸发器的液体管0.8~1.4 管道管径的校核可按下式11-2进行校核计算:Qω=(11-2)F式中:ω——制冷剂流速,m/s;Q——制冷剂体积流量,m3/h;F——管道截面积,m2。

(1)压缩机吸、排气管道管径的确定本设计采用的冰山集团JZLG系列单级螺杆压缩机机组和烟台冰轮双级撬块螺杆制冷压缩机机组的样本中,均已对压缩机吸、排气管管径作出规定,集体参数如下表11-2所示:表11-2 压缩机进出气管径汇总表压缩机编号进气管管径(mm) 出气管管径(mm)1 250 1002 250 1003 200 804 200 805 200 806 200 807 150 658 159 108 9 159 108 1010889(2)排气管总管管径确定高压级压缩机排气量为:4076 m 3/h,单级压缩机的排气量为:3010 m 3/h 。

通过排气总管的制冷剂的流量为所有系统的压缩机排气量之和,即为7086 m 3/h 。

规定排气总管允许流速为15~25m/s ,假设流速为25m/s 。

(推荐)液氨的特性及危害分析

(推荐)液氨的特性及危害分析

液氨的品质参数、主要特性、危害及泄漏处理措施一、液氨的品质参数二、氨的主要特性氨属可燃、易爆、有毒物质,危险类别为2.3类,其主要性质见下表:三、液氨泄漏的危害1、易气化扩散发生泄漏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汽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汽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中毒伤亡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容易挥发,氨泄漏至大气中,扩散到一定的范围,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每立方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30分钟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感觉器官,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

3、易燃烧爆炸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氨的自燃点为651℃,燃烧值为2.37-2.51J/m3,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Mpa,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0.58Mpa;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压力会升高,能使钢瓶或储罐爆炸.4、易污染环境氨可以污染空气,在风力的作用下,这种有毒气体随风飘移,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对人畜产生危害;如果液氨大量泄漏流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使用.5、易发生次生事故氨不稳定,遇热分解,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

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

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一、液氨特性【1】标识: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UN编号【2】:1005,CAS号【2】:7664-41-7,,CN号:23003。

1、理化特性【1】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液氨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气化为气氨。

熔点(℃):-77.7(标态),沸点(℃):-33.5(标态),引燃温度(℃):651相对密度(水=1):0.82(-7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饱和蒸气压(kPa):506.62(4.7℃))临界温度:-132.5℃,临界压力(mpa):11.4,闪点:无意义爆炸上限%(V/V):27.4爆炸下限%(V/V):15.7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2、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1】: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1】: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根据GB50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氨属于IV(轻度危害)。

急性毒性:吸入LC>20000 mg/m3;50>2500 mg/m3;经皮LD50经口LD>5000 mg/m3。

50发病状况:迄今未见急性中毒,但有急性影响。

患病状况:无慢性中毒而有慢性影响。

后果:脱离接触后,自行恢复,无不良影响。

液氨气化操作规程

液氨气化操作规程

液氨气化操作规程一、本岗位工艺状况描述贮存在贮槽内的液氨依靠压差进入蒸发器,被蒸汽加温蒸发成气氨,进入缓冲罐经初步缓冲后去中和岗位使用;蒸发器内蒸汽冷凝水及贮槽、缓冲罐内排污,可直接排往热水池内进行置换;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要点1、接班时,应检查各仪表、电器设备是否灵敏准确、安全可靠,各运转设备、各安全防护设施、管道、阀门是否有异常现象;2、各类阀门必须缓缓开启,严禁猛开猛关,以防阀门断裂造成安全事故;3、液氨贮槽和各类管道、阀门严禁使用铁器敲打,以防溅出火花引起爆炸;4、氨站属于公司一级动火区域,周围15米内严禁动用明火,如需动火,必须经过安全环保处现场检测、监督,并办理一级动火证后方可动火;5、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本岗位,以防发生意外事故;6、液氨气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以下规程操作1检查各仪表、电器设备是否灵敏准确、安全可靠,各运转设备、各安全防护设施、管道、阀门是否有异常现象;2排空蒸汽管道冷凝水;3依次缓缓打开液氨贮罐阀门、蒸发器液氨进口阀门,利用压差充入液氨,液位在0.4m-0.8m之间;4缓缓开启蒸汽阀门,使蒸汽进入蒸发器;加热管受热后将液氨转化成气氨;气氨压力保持在0.25-0.5MPa;5接到开车指令,缓缓打开蒸发器出口阀门,使其气氨进入缓冲罐,压力保持在0.25-0.45MPa,然后缓缓打开缓冲罐出口阀门使气氨进入中和工序使用;7、停车时,严格按以下程序进行1接到停车指令后,依次关闭液氨贮罐、蒸发器进口气动阀,停止液氨输入;2待蒸发器安全蒸发完毕,液位保持在0.4m左右时关闭蒸汽阀门;3待蒸发器和缓冲罐压力降到0.1MPa以后,依次关闭蒸发器至缓冲罐阀门、缓冲罐出口阀门;蒸发器和缓冲罐要保持0.1MPa的压力;4检查各仪表、电器设备是否灵敏准确、安全可靠,各运转设备、各安全防护设施、管道、阀门是否有异常现象,做好记录,等候指令;8、如需检修设备,必须先办票,采取停机、断电、挂牌等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作业;9、检修蒸发器、氨管或阀门时,应该先切断氨的来源并加盲板,然后放尽管内余氨,清洗置换后方可作业;10、交班时,确保各设备安全正常,记录清晰完整,积极为下班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三、本岗位的风险因素四、本岗位的危险化学品氨的特性:A、分子式:NH3;分子量:17.04;CAS编号:7664-41-7;熔点:-77.7℃;沸点:-33.4℃;蒸汽压力:992kPa20℃;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自燃点:651.11℃;爆炸极限:16%~25%;1%水溶液pH值:11.7;B、一是液氨具有毒、腐蚀等理化特性;二是液氨的生产、储存、充装设施的安全性要求较高;三是系统的操作与管理要求严格,其危险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介质易挥发扩散:液氨在充装过程中,稍有泄漏就会在空气中迅速挥发扩散,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将会危害人体健康,严重污染周围环境;②介质腐蚀性:液氨具有腐蚀性,大量泄漏时极易对设备、贮罐区地面造成腐蚀,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因此,要求管道、贮罐能抗腐蚀,并且充装管线接口要绝对密封;③氨蒸气爆炸极限低,空气中氨蒸汽浓度达到15.7%~27.4%时,遇火星会引起燃烧爆炸;有油类存在时,将增加燃烧的危险性;④毒性:低浓度氨对人的粘膜有刺激性作用;高浓度氨除可因组织溶解性坏死,造成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灼伤外,还可引起肺部充血,严重时可致死亡;液氨接触皮肤,可引起灼伤和冻伤,溅入眼内时,可出现眼结膜水肿、角膜溃疡、虹膜炎、晶体混浊,甚至造成角膜穿孔而失明;五、应急处理方法1、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2)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2、现场处理措施1快速切断毒源;如果室内空气中氨浓度超标,要开启门窗和通风设备,充分稀释和扩散,迅速降低室内氨浓度;如果出现氨的大范围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和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2立即进行现场急救A首先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解开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氧,注意保暖;呼吸心跳停止时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B对症治疗;治疗过程要防止喉头水肿或痉挛,防止溃烂的气管内膜脱落而造成窒息;六、危险因素的控制及保证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检修作业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并遵守检修作业安全规程;3、检修作业时,必须办理相关的票证;4、设备内作业时,必须设立监护人;5、爬梯、护栏等危险部位设立警示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