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的范围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学习目标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能观察到观察点的高低和远近会影响观察的范围,能在生活中发现有关“观察范围”的现象。

2、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解释生活中观察范围的现象,能准确表达观察点的变化与观察范围的关系。

会用点、线、区域表示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

3、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能在熟悉、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过程,思考总结影响观察范围的因素,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分别用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成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难点: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会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课件、角色头套、模拟车子的滑椅、手机投屏、学习单、前置预习单教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置预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在10月8日杭州亚运会举行了盛大的闭幕式,给大家呈现了运动员的风范,也呈现了很多精彩绝伦的表演。

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杭州亚运会闭幕式的精彩瞬间!(出示视频1:亚运风采)师:震撼吗同学们?正因为我们国家有着强大技术,才能呈现出如此震撼的表演。

(二)交流预习情况为了响应杭州亚运闭幕式,某城市也举办了一场展现亚运风采的表演。

这场表演的座位不一样,门票的价格也不一样。

我们来看看不同价位的座位会有怎样的视角?(出示视频2:不同位置的视角)师:通过昨晚的预习,相信同学们对以下的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请小组内交流下吧。

(学生开始小组交流汇总发现,课件展示学生预习单页面。

)(三)汇报预习情况师:通过昨天的预习单我发现了有几个同学的想法非常好,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是怎么想的。

(ppt展示学生导学单)(四)揭示课题师:同学们都找到了很关键的原因,就是看得越清楚就会越贵。

那么在数学中,看的是否清楚与观察的范围有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的范围”。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观察的范围》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特点,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来发现和总结规律。

但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复杂的空间图形观察和分析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发现它们的特点,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发现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观察和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几何图形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以及一些生活实物,如玩具、水果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可以看到不同的部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2 (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2 (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2 (1)一. 教材分析《观察的范围》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点的变化来确定观察范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观察点、观察范围和观察角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观察和角度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对观察点的变化对观察范围的影响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操作实践,从而加深对观察范围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通过观察点的变化来确定观察范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点的变化来确定观察范围。

2.难点:让学生理解观察点、观察范围和观察角度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观察点、观察范围和观察角度之间的关系。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际体验观察点的变化对观察范围的影响。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观察卡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观察卡片,用于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观察塔台上消防员观察火情的画面,引导学生发现观察点、观察范围和观察角度之间的关系。

2.呈现(5分钟)呈现观察卡片,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图形,并思考以下问题:1.观察点在哪里?2.观察范围是什么?3.观察角度有哪些?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每组选一个观察点,观察卡片上的图形,并记录观察范围和观察角度。

然后,让学生换一个观察点,再次观察卡片上的图形,并记录观察范围和观察角度。

观察的范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观察的范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教案:观察的范围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活动,理解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

2. 观察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观察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观察范围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观察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

2. 新课:讲解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举例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观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讲解观察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与观察的范围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观察的范围2. 重点内容: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3. 难点内容:观察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2. 提高题:观察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板书设计是否合理。

3. 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作业完成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共计2000字以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

- 提问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观察的角度和范围对结果的影响。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通用12篇)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通用12篇)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通用12篇)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篇1一、引入师:今天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给你们带来一个特殊的礼物,(出示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纸)喜欢不喜欢?生:喜欢。

师:要得到这些礼物需要大家完成一件小小的任务,抽出其中一张白纸,今天我们来观察纸的特点。

板书课题:〈纸的观察〉[评:这样的引入直观形象,任务明确,开门见山,节约时间,用任务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观察一张白纸1.估计。

师:大家估计一下,如果你拿到这张白纸观察,你能找到白纸多少个特点?生:只能找到1个。

师:其他同学呢?生:我能找到3个。

师:有没有更多的?(5个、7个、10个)师:他说能找到10个特点,你们相信吗?生(一起说):不信。

师:但老师相信。

他能找到10个特点。

(教室顿时鸦雀无声)[评:用估计这个活动,创设了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情景。

一张白纸要观察出10个特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他们从来不曾尝试过,不相信反映出学生的诚实品格,产生怀疑,而萌生想试一试的动机。

]2.讨论师:想想拿到白纸后要找到10个特点,准备怎么观察?用什么方法观察?生:用手摸,用鼻子去闻气味、用眼睛去观察它、用放大镜……师:你们的方法真多!3.观察。

师:呆会儿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个组能找到白纸10个或者更多的特点,把观察到的特点简单、迅速的记录下来;我们以音乐为号,播放音乐,音乐停止后,给能观察到10个特点的小组加上小五星。

组长拿出盖住的白纸。

预备/开始。

(学生每人一张用刚才讨论的方法观察一张白纸,相互的讨论,记录……音乐停止后,组长收好材料,有两个小组举手示意找出了10个特点,老师给加上五星鼓励)[评:观察活动中依靠任务找出一张白纸10个特点,促使学生思维要参与活动——用什么方法观察,才能观察出10个特点。

组织交流活动前让组长收好材料盖在盘子里,这样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让学生暂时脱离材料。

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得以有效的转移到交流活动中来。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是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时,观察的范围会发生变化,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欣赏和创造”、“观察的范围”三个小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已经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观察的范围变化规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时,观察的范围会发生变化;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观察的范围变化规律;学会运用画图、描述等方法表达观察的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时,观察的范围会发生变化。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观察的范围变化规律,并学会运用画图、描述等方法表达观察的结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观察的范围变化。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共同探讨观察的范围变化规律。

3.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观察的范围变化。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几何模型、实物等,用于直观展示观察的范围变化。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3.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教室、公园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景象。

通过这个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图形,并记录下观察到的范围。

观察范围教学设计(共3篇)

观察范围教学设计(共3篇)

观察范围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观察范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34-35页《观察的范围》教学目的:1、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络,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教学难点: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品读古诗,引入课题。

1、同学们已经学习过了很多的古诗,下面我们再来品读一下王之涣的《登鹳鹊楼》这首诗〔课件出示〕。

2、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王之涣登山临水时的感受.3、为什么说“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观察的范围》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情境图:看院子里的桃子都成熟了,一个个又大又红的桃子真惹人喜欢,桃子熟透了,落得满地都是呢。

一只淘气的小猴子闻到香味在墙外向里张望,可是院墙很高,小猴子看不见院子里的桃子,怎么办呢?它看见院墙外有棵大树,它快乐地向树上爬去,小猴子一会儿爬到A点,往院内看去,我们把A点这个位置叫做观察点。

1、请问,小猴在A点能看到哪些地方呢?谁上来用手指一指?2、老师指着离墙最近的地方问:这个地方在A点能看到吗?为什么?学生答复;看不到,因为小猴子的视线被墙挡阻了。

3、小猴在A点能观察到多大的范围呢?4、请同学在书上画一画,找出这一点用A′表示。

〔1〕学生画图.〔2〕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找到A′〔3〕课件演示:A′是小猴在A处看到的墙内离墙最近的点。

那它都能看到墙内哪些范围呢?2小猴子假如想看到更大的范围,应该怎么办?〔1〕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结果。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观察的范围》。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教材创设了猴子观察到的桃子的范围,电灯下的影子,汽车由远及近行驶时,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等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情经境,这些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又很少关注其中是否蕴涵着数学,因此,选择这样的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同时,教材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并伴随学生的推理、想象、交流、创造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

(1)谈话法: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2)演示法:小猴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桃子,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观察找到规律。

(3)练习法:练习可以促进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本节课设计了不同的练习。

学生根据己有的生活经验进而学习本课内容如何把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观察的范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观察的范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观察的范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为大家教授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观察的范围》一课。

我们将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来确定观察的范围。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体模型学具:学生手册、彩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讲台等,并描述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品形状。

2. 探究活动:分组进行探究,每组选取一个几何体模型(如长方体、正方体等),从不同角度观察并画出观察到的形状。

3. 分享与讨论:请各组代表分享观察结果,讨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发现观察的角度和范围之间的关系。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观察范围较大的观测点,观察远处的景物,并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观察的范围1. 观察角度与观察范围的关系2.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和剪刀,制作一个你喜欢的几何体模型,并从不同角度观察并画出观察到的形状。

答案:根据学生制作的不同几何体模型,观察并画出相应的形状。

2. 请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观察范围较大的观测点,观察远处的景物,并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答案:根据学生设计的观测点,观察远处的景物,并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活动,掌握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部分学生的作品中,观察范围和观察角度的关系仍有待加强。

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篇一」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35页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节。

本节课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但是他们还缺乏抽象概括能力,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目标: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立在桌面上,请你将你的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后面,请你坐直,你能看见你的文具盒吗?为什么?2、你能想个办法看见文具盒吗?前提是不移动你的数学书,不移动你的文具盒,也不变换你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呢?3、总结:看来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秋天到了,桃子成熟了,落得满地都是,有只猴子闻到香味赶来了,可前面有一堵墙,什么都看不到,真着急,猴子想:爬树是我的强项,爬到旁边的树上看一看吧。

(出示课件)1、看,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我们把它确定为A,老师用这条线表示小猴子的视线,这条线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它是从A点进行观察的,(描出这个点),我们起个名字叫:观察点(板书)。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察的范围》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重点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同一个物体或场景时,观察到的范围和角度的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观察的基本原理,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观察和思考。

但部分学生在观察时可能缺乏目的性和方法性,观察范围和角度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同一个物体或场景时,观察到的范围和角度的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方法性和条理性。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点、观察范围和观察角度的关系。

2.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观察原理,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感受和理解观察原理。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观察的乐趣,提高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不同观察点的场景图片。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玩具、书籍等,用于创设观察场景。

3.游戏道具:准备一些游戏道具,如拼图、魔方等,用于游戏活动。

4.学习评价表:制定学习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观察到的范围和角度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的范围》。

观察的范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观察的范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观察的范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数学六年级上册的《观察的范围》。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如何计算观察的范围。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的数学六年级上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107页的“观察的范围”这一部分。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观察点和观察线的角度来计算观察的范围。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观察的范围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计算观察的范围,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观察场景图,让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图来理解观察的范围。

还有就是一些测量工具,比如量角器,让学生可以实际操作,计算观察的范围。

五、教学过程我会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观察的范围,并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

然后,我会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量角器来计算观察的范围。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理解观察点和观察线的作用。

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并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观察的范围 = 观察点× 观察线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站在一个长方形操场的角落,他能看到的最远距离是多少?答案:小明能看到的最远距离是操场的长和宽的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我想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些观察场景,并使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计算观察的范围。

这样不仅可以巩固他们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也可以让他们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堂上,我发现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学生重点关注的。

学生需要理解观察点的概念,他们需要掌握如何使用量角器来计算观察的范围,他们需要明白如何将这个数学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观察点是观察的范围的核心。

观察点是观察者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观察的起点。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自主探究观察范围的变化规律。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2.学法
自主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观察范围的变化规律。
合作交流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观察范围的理解。
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能正确确定观察范围,并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法学法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思考后回答:当小明离路灯越近时,他的影子会越短;当小明离路灯越远时,他的影子会越长。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观察范围变化情况。
教师:在这个问题中,观察范围是什么呢?观察点和观察角度又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观察范围是小明的影子长度,观察点是小明,观察角度是小明与路灯的连线与地面的夹角。
(3)教师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影子长度变化的原因。
探究观察范围与观察角度的关系
(1)教师出示另一幅情境图:小猴在墙内,想要看到墙外的景色。
教师:现在小猴在墙内,它的观察范围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想一想小猴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墙外景色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后回答:小猴离墙越近,看到的墙外景色越少;离墙越远,看到的墙外景色越多。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小猴位置的变化对观察范围的影响。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观察的范围。谁能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观察的范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观察的范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观察的范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观察的角度和范围的关系,理解观察点、观察角度和观察范围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点、观察角度和观察范围的概念。

2. 观察点、观察角度和观察范围之间的关系。

3. 观察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点、观察角度和观察范围的概念,观察点、观察角度和观察范围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观察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观察工具(如镜子、放大镜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观察工具(如镜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观察点、观察角度和观察范围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观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观察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讲解:对观察点、观察角度和观察范围的关系进行总结,强调观察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7. 交流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体验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观察的范围》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观察点、观察角度和观察范围的关系的填空题、选择题和应用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察的范围》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体验观察的范围,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规律。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可以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进行观察和思考。

但是,对于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理解的地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发现和体验观察的范围,并从中找出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体验观察的范围。

2.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可以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体验观察的范围。

2.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可以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活动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观察的范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物体,如书本、玩具等。

3.准备一些白纸,用来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来导入课程:“我有四个脚,却不能走路,我有一个头,却没有眼睛,你们猜我是什么?”让学生猜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的范围。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看到的范围。

然后,让学生交换位置,再次观察,比较两次观察的结果。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几何图形,然后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记录下自己看到的范围。

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教案)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教案)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

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观察范围的概念,掌握观察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范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范围的概念。

2. 观察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

3. 观察范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范围的概念,观察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观察范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观察范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观察范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观察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观察范围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观察的范围2. 板书内容:观察范围的概念、观察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观察范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观察范围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提高题:运用观察范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观察范围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和进度的适应情况。

3. 教学改进:根据反思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范围的概念、观察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以及观察范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观察的范围》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或图形时,观察到的范围的变化,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从而发现观察到的图形的变化,体会观察的角度和范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观察的经验,他们能够观察到物体的不同特征,但对于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或图形时,观察到的范围的变化还缺乏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的角度和距离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发现观察到的图形的变化,体会观察的角度和范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发现观察到的图形的变化,体会观察的角度和范围的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体会观察的范围的变化。

2.操作教学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讨论法: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时的发现,分享观察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室里的讲台,引导学生观察从不同位置看到的讲台的形状,引发学生对观察范围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观察到的图形的变化,体会观察的角度和范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每组选择一个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记录下观察到的范围,并讨论观察到的变化。

《观察的范围》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的范围》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的小组在讨论时能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而有的小组则显得有些吃力。这时,我及时给予了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成果分享,学生们对观察范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尽管如此,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于教学难点的讲解,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吸收。其次,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可以更加丰富多样,让学生在更多实际场景中运用观察范围的知识。
举例:给定一个固定的物体,让学生改变观察点或观察角度,观察并记录观察范围的变化,总结规律。
(3)运用观察范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观察范围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中,解决观察问题。
举例:给出一个实际场景,如观察一座建筑物,让学生根据观察范围知识,确定最佳观察点和观察角度。
2.教学难点
(1)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空间物体和观察范围的理解往往局限于直观感知,难以形成抽象的空间想象力。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观察范围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观察范围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观察的范围》这一章节的内容。首先,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发现学生们对观察范围的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然而,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观察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为了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了案例分析、图示讲解等方法。在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角度测量工具,观察并记录不同角度下的观察范围,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这一关系的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精选10篇)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精选10篇)

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80页——81页教学目标: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有趣的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所观察点而改变。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麦当劳的广告。

师:刚在看广告的时候,很多人都笑了,你们为什么笑?生:坐在摇椅上摇,一会儿能看到麦当劳的标志,一会儿又看不到。

师:那他什么时候能看到,什么时候又看不到呢生:当摇椅摇在高处的时候,他看得到,当摇椅摇在低处的时候,他就看不到,因为他的视线被墙壁挡住了。

师:恩,这位同学讲得真好。

是的,在刚才广告中,摇椅摇在低处时,宝宝的视线受到了墙壁的阻挡,所以他就看不见麦当劳的标志,而当摇椅摇到高处的时候,视线没有受到阻挡,宝宝就能看见麦当劳的标志了。

看来我们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

(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一天,住在一楼的淘气来到窗前,他想看看外面的停车场,他能看到吗?生:不能。

他的视线被墙挡住了。

师:那墙就是一个障碍物,对吧?师:可是淘气真的很想看见外面的停车场,他应该怎么办?生:爬楼师:聪明的淘气也想到了,他赶紧爬上去,他总算能看见外面了,那他到底都能看见墙外的哪些地方呢?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

(鼓励学生到图上指一指)师指墙角边的那辆车:这个位置三楼的淘气能看见吗?为什么?生:不能看见,因为他的视线受到了墙壁的遮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观察的范围》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体验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观察和几何图形的内容,因此他们对这部分内容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但是,学生对于观察的范围和观察点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探究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了解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和操作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了解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观察的范围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观察的范围的变化。

2.探究教学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3.激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以及一些实际的物体,如书籍、玩具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几何图形和实际物体的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关于观察和几何图形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几何图形和实际物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的范围优秀教学
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上蔡四小刘永胜
【教材】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出版社)第34—35页
【课程标准】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借助画图、操作等多样化的活动,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学习重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难点】?
能运用“观察的范围”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学习过程】?
一、品读古诗,引入课题?
师: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古诗,下面我们再来品读一下王之涣的《登鹳鹊楼》。

课件出示古诗,学生齐读。


师: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登山临水时的感受呢?
师:为什么说“欲穷千里目”需要“更上一层楼”呢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深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观察的范围)
二、探究新知,观察概括?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秋天到了,桃子都成熟了,落得满地都是,小猴闻到香味,在墙外向里张望。

可是前面一堵墙,小猴子能看到墙内的桃子吗?
师:看,小猴子爬到了A点的这个位置,它能看见地上全部的桃子吗那它能看到墙内的哪些地方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


师指墙角下一点:这个位置小猴在点A处能看到吗为什么?
生:不能看见,因为它的视线受到了墙的遮挡。


师:它到底能够看到多大的范围呢我们在图上又该如何表示呢(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

)?
师介绍:在A点时,我们可以把猴子的眼睛看作“观察点”,(板书:眼睛观察点)。

阻碍小猴子观察视线的是什么(墙)它的最高处在哪里我们把阻碍视线的这个最高点叫“阻碍点“(板书:阻碍点)。

观察点和阻碍点进行连线,并延长至地面A’处,A’是小猴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地方,这条线实际上就是猴子的视线,视线是直的,视线AA’把墙内分成看得到的部分和看不到的部分(盲区)。

所以说从A’点到墙角之间的这几个桃子,小猴子是看不到的。


强调:①观察AA’这条视线,它有什么特征(是直的、虚线)?
(2)小猴子想看得更多桃子,该怎么办(再往上爬)如果小猴子继续往上爬,爬到B点,你能通过画一画的方式找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B’和它所看到的区域吗?
①独立思考,小组交流②集体汇报?
(3)如果小猴子爬到了C点,你还能找到吗请你快速的完成在作业纸上。


①独立思考,小组交流②集体汇报?
师小结:?
师:我们把三次观察的结果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
师:可见,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范围也在发生变化。

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


(板书: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

)?
3、变化的楼房?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都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那接下来我们去公路上看看吧。

(出课件)?
师: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客车行驶到某一位置时(位置1),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


师:司机能够看到的是哪一部分呢如何确定呢?
生:车是观察点,A楼顶一点是阻碍点?
师:接下来有两个问题,谁来读题?
(1)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B楼的部分是如何变化呢?生:逐渐缩小?
(2)客车行驶到位置2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被建筑物A挡住了。


师:汽车位置在变化,说明什么在变化是观察点还是阻碍点?
生:观察点在变化?
师总结:观察点离阻碍点越远,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离阻碍点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


4、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与同伴说一说。


①分组交流②全班交流?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1.完成课本35页试一试第1题。


2.课本35试一试第2题。

变化的楼房。


3.小猫捉老鼠。


一天小花猫出来散步,迎面遇到了一堵残墙,有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在这堵残墙的后面。


(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

(学生在课本上操作)?
(2)如果你是小猫,你希望自己的位置怎样变化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希望小猫的位置怎样变化?
(3)比一比:小猫的位置改变后,它的观察区域分别有什么变化说一说你的发现。


四、归纳整理,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观察的范围与什么有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观察的范围与什么有关怎样确定观察范围?
作业:?
课本第四题?
(1)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板书设计:观察的范围?

观察点障碍点?


它们的位置决定观察范围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