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科的检验 微生物实验

合集下载

肠杆菌科其他菌属的微生物学检验

肠杆菌科其他菌属的微生物学检验

肠杆菌科其他菌属的微生物学检验发表时间:2014-01-16T10:14:43.5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作者:孙来芬朱瑞敏[导读] 克雷伯菌是医院感染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较多见。

孙来芬朱瑞敏(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关键词】微生物检验肠杆菌【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205-02 肠杆菌科除上述主要对人致病的菌属外,还有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等,为条件致病菌,在临床上感染性疾病中较常见。

1 克雷伯菌属克雷伯菌属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等,为条件致病菌,临床上感染性疾病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多见。

肺炎克雷伯菌包括肺炎亚种、臭鼻亚种和鼻硬结亚种。

1.1微生物学检验:克雷伯菌检验程序可按肠杆菌科细菌进行检验。

据不同疾病采集不同标本,如血液、痰、脓汁、尿液、脑脊液、胸水和腹水等。

取痰、脓汁、尿液、脑脊液、胸水、腹水标本,离心后将沉淀物涂片做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阴性球杆菌,有明显的荚膜。

血液标本或穿刺液标本接种于肉汤培养基增菌培养,其他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和MAC平板。

35℃孵育18~24 h,取血平板上灰白色大而黏稠的菌落和 MAC上乳糖不发酵型黏液菌落,作进一步鉴定。

菌落性状、形态染色特性符合克雷伯菌的特点,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阳性,在KIA试验斜面产酸、底层产酸产气、H2S阴性,MIU试验为--+/-,V-P试验为阳性,可初步鉴定为克雷伯菌。

然后可进一步进行生化反应鉴定到种和亚种,并结合荚膜肿胀试验进行鉴别。

1.2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克雷伯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卵圆形或球杆状,常成双排列,有菌毛;无芽胞,无鞭毛。

有明显的荚膜,荚膜肿胀试验是本属菌与其他类似菌的主要鉴别方法;培养特性:克雷伯菌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血平板上形成较大凸起、灰白色、不透明、不溶血、黏液型菌落,用接种环挑起时可出现拉丝现象。

肠杆菌科检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肠杆菌科检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4 培养基和试剂
4.1 缓冲蛋白胨水(BPW):见 B.1。
1
4.2 缓冲葡萄糖煌绿胆盐肉汤(EE 肉汤):见 B.2。 4.3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葡萄糖琼脂(VRBGA):见 B.3。 4.4 营养琼脂(NA):见 B.4。 4.5 葡萄糖琼脂:见 B.5。 4.6 革兰氏染色液:见 B.6。 4.7 氧化酶试剂:见 B.7。 4.8 无菌1 mol/L NaOH:见 B.选的每一个菌落,划线于营养琼脂平板,36 ℃±1 ℃培养18h~24h,挑取平板上 的 菌 落 进 行 革 兰 氏 染 色 镜 检 、氧 化 酶 试 验 及 葡 萄 糖 发 酵 试 验 。
6.2 倾注平板和培养
6.2.1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及相关限量要求,选择2个~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 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每个稀释度接种2个无菌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 mLBPW 加入两个无菌平皿 内作为空白对照。 6.2.2 将10mL~15mL 冷却至46 ℃的 VRBGA(可放置于46 ℃±1 ℃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于每 个 平 皿 中 。 小 心 旋 转 平 皿 ,使 样 品 匀 液 与 培 养 基 充 分 混 匀 。 6.2.3 待琼 脂 凝 固 后,倾 注 一 薄 层 同 样 的 培 养 基 覆 盖 平 板 表 层。 防 止 蔓 延 生 长 并 使 菌 落 特 征 更 为 明显。 6.2.4 待 VRBGA 平板上层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36 ℃±1 ℃培养18h~24h。
GB 4789.4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肠杆菌科检验
1 范围
本 标 准 规 定 了 食 品 中 肠 杆 菌 科 (Enterobacteriaceae)的 检 验 方 法 。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肠杆菌科含量较高的食品中肠杆菌科的计 数;第 二 法 适 用 于 肠 杆 菌 科 含 量 较 低食品中肠杆菌科的计数。

微生物检验-肠杆菌科笔记

微生物检验-肠杆菌科笔记

微生物检验-肠杆菌科笔记一、共性(一)【形态染色】●G –中等大小杆菌或球杆菌●多数有鞭毛,有动力,除“三个半”:克雷伯菌、志贺菌、鼠疫、小肠耶氏菌●小肠耶尔森菌25℃阳性, 35℃阴性●少数有荚膜,无芽胞●动力: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鼠疫耶尔森菌阴性(无鞭毛)(二)【培养】●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或麦康凯均能生长●常用选择培养基或鉴别培养基双糖铁琼脂(红-黄-黑)(乳糖、葡萄糖)上层红色原因:发酵糖类和分解蛋白胨产生的胺中和了。

●麦康凯(红-无色))(乳糖)红色表示发酵乳糖产酸 S●S琼脂(红-无色-黑)(乳糖)柠檬酸铁产黑(三)生化反应※●1.发酵葡萄糖●2.氧化酶-(邻单胞菌除外)●3.触酶+●4.硝酸盐还原试验+●吲哚阳性:大肠、爱德华菌属、摩根菌属、邻单胞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普罗威登斯菌属大爱魔林普阳气呼呼(产气,弧菌+)●H2S阳性: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爱德华菌属老刘爱杀蝙蝠●VP阳性(葡萄糖酸盐):克雷伯菌属、哈夫尼亚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让VIP客人赴长沙●尿酶阳性:摩根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摸个遍)●甲基红阴性: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抢客人)(四)致病●侵袭力:K(Vi)抗原:保护菌毛:粘附、侵袭肠粘膜●内毒素:毒性部位在类脂A,所有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内毒素一样,引起如发热、休克、DIC等。

●肠毒素(外毒素):大肠、志贺、鼠疫耶尔森二、埃希菌属(一)【概述】正常菌群,可以合成人类不能合成的微生物,例如B1、B2(二)【形态特征】革兰阴性短杆菌,不规则排列,有鞭毛、菌毛、有些有荚膜(三)【培养特性】兼性厌氧●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好,形成较大的圆形、光滑、湿润、灰白色的菌落,有特殊气味。

●麦康凯和SS琼脂平板发酵乳糖形成红色菌落(四)【生化反应】●发酵多种糖产酸产气●在克氏铁琼脂(KIA)上斜面和底层均产酸、产气,●H2S阴性(AA+-)●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IMVC)等4个试验的结果为++--●在动力、吲哚、脲酶(MIU)结果为++-(五)【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三、沙门菌属(一)【概述】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之一。

实验二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鉴定ⅰ(培养基制备)

实验二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鉴定ⅰ(培养基制备)

熟悉培养基的制备流程
01
掌握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和作用。
02
熟悉培养基的制备流程,包括称量、溶解、调pH值、灭菌等
步骤。
了解不同培养基的特性和用途,以便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分
03
离鉴定。
了解肠杆菌科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熟悉肠杆菌科细菌的形态、染色、 生长特性等基本生物学特性。
了解肠杆菌科细菌的抗原构造和 抵抗力。
进行分离和纯化。
肠杆菌科细菌鉴定
总结词
鉴定是确定分离得到的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和属性的 过程。
详细描述
在鉴定阶段,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形态 学鉴定可根据细菌的形态、染色反应等特征进行初步分 类。生理生化鉴定则通过检测细菌对不同底物的代谢反 应、酶活性等指标,进一步确定其属、种分类。此外, 分子生物学方法如16S rRNA基因测序也为细菌鉴定提 供了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的手段。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 法,可以准确地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为后续研究 提供基础数据。
04
实验结果与分析
菌落观察与记录
菌落形态
观察并记录不同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光泽度等 特征,以便后续的鉴别和分类。
生长速度
记录不同菌落在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了解其生长特 性。
菌落特征
通过显微观察和染色等方法,进一步了解菌落的细胞 形态、排列方式等特征。
生化试验结果分析
糖发酵试验
分析不同菌种对糖的发酵能力,了解其代谢 特性。
05
注意事项与安全防范措施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前准备
确保实验室内环境清洁,穿戴实验服 和口罩,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培养基制备
按照标准配方准确称量试剂,严格控 制培养基的pH值和灭菌时间,确保 培养基的质量。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第10章 肠杆菌科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第10章  肠杆菌科
大小的短杆菌。 2.周鞭毛,无芽胞,电镜
观察有周身菌毛 。
菌毛:普通菌毛、性 菌毛
3. 某些菌株有包膜(K)。
4. 培 养 初 期 或 分 泌 物 中 可
形成球形。
(二)培养特点
1.对营养要求不高,自身合成能力很强 。
2.兼最性适厌pHO72.41~57~.64。5℃均可发育,最适温度37℃, 3.在普通琼脂上可形成光滑、湿润、灰白色半透
①产生菌株及作用
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产生耐
热肠毒素由质粒编码。 LT-Ⅱ与人类疾病无关 LT-Ⅰ 是引起人类胃肠炎的致病物质,在结构和功能上与霍乱弧 菌产 生的肠毒素密切相关。
② 特点:不耐热 ③结构:
A亚单位(毒素的活性部位) B亚单位
与肠黏膜上皮细胞 表面的GM1神经节苷脂 结合后,使A亚单位穿过 细胞膜与腺苷环化酶作用
代表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学习大肠埃希菌有何意义?
1.大肠埃希菌为肠道正常菌群成员。 2.又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 3.一些血清型具有致病性。 4.环境卫生学和食品卫生学常用作粪便污染的指标。 5.用于基因工程研究。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1.G-两端钝圆的中等
(三)生化反应
1.可分解多种糖 (醇)类 葡、乳、麦、甘⊕
对蔗糖、卫矛醇、棉子糖、 鼠李糖则因菌株而异。
2.IMVC—为+ + - -。 3. 尿 素 酶 、 苯 丙 氨 酸 、 丙
二酸盐 -。 4.克氏双糖铁⊕/ ⊕
I M VC ++ --
I MV C - - ++
(四)Ag构造复杂

肠道细菌的实验报告

肠道细菌的实验报告

肠道细菌的实验报告引言肠道细菌是人体消化道中存在的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培养和研究肠道细菌,了解其特性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肠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1. 肠道细菌样本(人体粪便样本)2. 营养琼脂培养基3. 石蜡瓶4. 培养皿5. 无菌试管、噻唑蓝试剂6. 实验室标准设备和仪器实验步骤1. 用无菌试管采集肠道细菌样本,并在无菌条件下将其转移到石蜡瓶中。

2. 在培养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培养基,石蜡瓶中的肠道细菌样本均匀涂抹在培养皿上。

3. 将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以37摄氏度培养24小时。

4. 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菌生长情况,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24小时培养,我们观察到培养皿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态和颜色的细菌。

其中,主要观察到以下几种常见肠道细菌: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呈现圆形、鲜亮的橙红色菌落。

2. 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呈现小形或中形、呈黄色或乳白色菌落。

3. 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呈现长条形的白色菌落。

4. 腺病毒(Adenovirus):呈现透明的圆形菌落。

讨论与分析肠道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共生微生物,在人体的消化和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次实验观察到的肠道细菌具有多样性,这与人体消化道中存在的多种微生物种类相符。

其中,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是人体肠道中最常见的细菌,其在人体内的生存和繁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肠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正常肠道菌群的稳定和平衡与人体的免疫功能、营养代谢和防病能力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肠道细菌的失调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肠道炎症、肠道肿瘤和肠易激综合征等。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成功培养出了肠道细菌样本,并观察到了不同菌种的生长情况。

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数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理解人体免疫和消化系统的运作机制,为肠道健康的保护和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肠杆菌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肠杆菌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肠杆菌标准操作规程1. 概述肠杆菌属包括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格高肠杆菌、中间肠杆菌、河生肠杆菌、日沟肠杆菌、生癌肠杆菌和梨形肠杆菌等14个种。

2. 标本类型痰液、脑脊液、穿刺液、脓液、血液等标本。

3. 鉴定3.1 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粗短杆菌,有周身鞭毛,无芽胞,与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相似。

3.2 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呈灰白色,不溶血;在麦康凯等培养基上因发酵乳糖形成红色、较大菌落;在中国蓝琼脂平板上形成中等大小、蓝色菌落。

3.3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阴性,TSI为A/A;发酵葡萄糖、乳糖、山梨醇等多种糖类,不发酵卫矛醇;IMViC--++,动力、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阳性,H2S、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

3.4 鉴别要点3.4.1 本菌特征: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IMViC--++,动力、鸟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均为阳性。

3.4.2 阴沟肠杆菌与成团泛菌的鉴别阴沟肠杆菌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均阳性,赖氨酶脱羧酶试验阴性;成团泛菌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均阴性,并产黄色色素。

3.4.3 阴沟肠杆菌与产气肠杆菌的鉴别阴沟肠杆菌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阳性,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产气肠杆菌相反。

3.4.4 产气肠杆菌与成团泛菌的鉴别前者鸟氨酸脱羧酶和赖氨酶脱羧酶试验阳性,而后者相反。

3.5 操作步骤3.5.1 氧化酶试验参见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2 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法进行细菌鉴定。

4. 药敏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

5. 质量控制参见质量管理程序。

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阴沟肠杆菌既存在ESBLs问题,有存在AmpC酶的问题,故耐药情况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和耐药机制检测报告选药。

如果检出上述两种酶,体外试验对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氨曲南敏感,也应报告对其耐药;同时对头霉素、酶抑制剂也耐药。

临床微生物检验-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

临床微生物检验-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
脲酶试验(+)
注: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盐试验统称为IMVC试验
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表面抗原三种抗原
菌属种类
鉴别要点
大肠埃希菌
伊红亚甲蓝琼脂上菌落呈蓝紫色并有金属光泽;
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粉红色菌落;
IMVC试验:++--
沙门菌属
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透明或半透明菌落;
H2S(-):在SS琼脂上形成黑色中心菌落;
IMVC试验:-+-+;
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最常见的病原菌,包括有非常多的菌属。那么肠杆菌科细菌有什么样的特点?以及这些菌属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小编给大家做了一个表格来帮助大家记忆和区分:
肠杆菌科共同特性:
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多数有鞭毛(除志贺菌属和克雷伯菌属外),能运动;
氧化酶试验(-)、发酵葡萄糖产酸或产气、触酶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
肥达试验测抗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面抗原(Vi抗原)
志贺菌属
动力(-);
IMVC试验:-+--
克雷伯菌属
菌落粘稠有拉丝现象;
动力(-);
肺炎克雷伯菌IMVC试验:--++
耶尔森菌属
鼠疫耶尔森菌落钟乳石现象
枸橼酸杆菌属
H2S(+)
沙雷菌属
产生非水溶性的灵菌红素和水溶性的吡羧酸两种色素
变性杆菌属
H2S(+);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肠杆菌科实验报告

肠杆菌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肠道条件致病菌与肠道致病菌的菌落特点。

2. 掌握肠道杆菌的主要生化反应。

3. 掌握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4. 掌握粪便标本细菌学检测流程。

二、实验原理肠道杆菌科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有鞭毛,能运动。

少数无鞭毛不能运动,不产生芽孢,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一般都生长良好,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或产气,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阴性,还原硝酸盐。

这类细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有的引起腹泻、肠炎、肠热症和痢疾等。

有的为条件致病菌,有时也可引起身体各个部位的感染。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粪便标本2. CB培养基3. SS培养基4. 基础培养基5. 双糖铁发酵培养管6. 鉴别培养基7. 血清学反应试剂8. 药敏试剂仪器:1. 高压灭菌锅2. 试管3. 锥形瓶4. 接种环5. 酒精灯6. 无菌玻片7. 显微镜、载玻片8. 镊子四、实验步骤1. 粪便标本的处理- 将粪便标本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制成10^-1、10^-2、10^-3、10^-4四个浓度的悬液。

- 取各浓度悬液适量,分别接种于CB培养基、SS培养基、基础培养基和双糖铁发酵培养管。

2. 培养与观察-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 观察并记录各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包括菌落大小、形状、颜色、边缘、表面等。

3. 生化反应- 取纯培养的菌落,进行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等。

- 根据试验结果,初步鉴定菌种。

4. 血清学反应- 取纯培养的菌落,进行血清学反应,进一步鉴定菌种。

5. 药敏试验- 取纯培养的菌落,进行药敏试验,了解菌株的耐药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菌落特征- 在CB培养基上,观察到典型的肠道杆菌菌落,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乳白色。

- 在SS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呈红色,并有金属光泽。

- 在基础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呈黄色。

- 在双糖铁发酵培养管中,观察到斜面和底层均呈红色,并产生气泡。

微生物肠杆菌科综合实验报告

微生物肠杆菌科综合实验报告

肠道杆菌实验论文班级:检验一班实验日期:2013-09-24~30 实验组:第二组指导老师:综合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医学检验时间:2013年 9月 24日~9月30日实验名称肠道杆菌指导教师熊亚南一、预习报告1. 实验目的1.1掌握肠道条件致病菌与肠道致病菌的菌落特点。

1.2掌握肠道杆菌的主要生化反应。

1.3掌握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1.4掌握粪便标本细菌学检测流程2. 实验基本原理肠道杆菌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有鞭毛,能运动。

少数无鞭毛不能运动,不产生芽孢,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一般都生长良好,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或产气,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阴性,还原硝酸盐。

这类细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有的引起腹泻、肠炎、肠热症和痢疾等。

有的为条件致病菌,有时也可引起身体各个部位的感染。

3. 实验流程图高压灭菌锅试管锥形瓶接种环酒精灯无菌玻片显微镜、载玻片镊子二、实验报告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号菌液双糖铁培养基CB培养基SS培养基基础培养基青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志贺氏诊断血清沙门氏诊断血清无菌生理盐水、结晶紫染液、卢戈碘液、95%乙醇溶液、稀释石碳酸复红染液、无水乙醇、松柏油1.2方法1.2.1标本分离将菌种用平板划线法,分别接种于CB和SB培养基中,37℃温室培养24小时,进行菌落分离。

操做人:1.2.2 鉴别实验1.2.2.1 双糖铁实验用接种针以无菌操作技术挑取可疑菌落,立即垂直插入培养基中心至接近管底处,再循原路退出到斜面上;接种针自斜面最低处向上划一直线(要求通过试管培养基的中心点),然后再从斜面低处向上轻轻来回作蜿蜒划线;接种完毕,盖好试管塞。

贴上标签纸。

37℃培养18~24小时,取出观察结果并分析,观察结果。

1.2.2.2 Gram stain实验1.2.2.2.1 涂片于洁净无油的载玻片上,加无菌生理盐水一滴,按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取待检标本少许,研入无菌盐水中,使成一个均匀、极薄菌膜,直径在1cm 左右。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肠杆菌科概述、大肠埃希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肠杆菌科概述、大肠埃希菌
41
二、生物学性状
2. 抗原成分
O抗原:多糖复合物(LPS),耐热 (100℃) ,171种,血清学分型的 基础。
H抗原:不耐热的蛋白质,56种。
K抗原:是多糖荚膜抗原,103种, 60种热不稳定,阻止O凝集。
大肠杆菌血清型按 O:K:H或O:H 的顺序以数字 表示,分成200多血清型,如 O111:K58:H2, O157:H7
16
•标本采集
① 肠外标本:采自不同的感染部位如血液、体液、 呼吸道、伤口、尿液及其他各种标本。
② 肠道标本:疾病早期留取新鲜粪便,挑取粘液 脓血部分进行培养。应在2h内进行,以利志贺 菌等检出。如不能及时培养应冷藏待检。
17
•标本直接检查:
1.粪便标本:形态及染色性多无鉴别意义 2.其他标本:革兰阴性杆菌
菌血症 胆囊炎、腹膜炎 烧伤创面感染
⑵ 肠道内感染(特殊血清型E.coli的引起)
轻微腹泻至霍乱样严重腹泻 致死性并发症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37
•肠出血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Shiga toxin-producing) E.coli, EHEC]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1.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 2.临床意义(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3.微生物学检验(检验程序、检验方法)
熟悉
1.分类、抗原结构 2.标本采集
33
概述
人类标本中分离的埃希菌属包括6个种:
① 大肠埃希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常 引起肠内外的感染,是腹泻和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 原菌,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终生伴随。常 作为水源、饮水、食物粪便污染的指标。是基因工 程中的主要工程菌。

微生物学检验肠道杆菌概述

微生物学检验肠道杆菌概述

特性
不耐热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
分子量 较大,73000
较小,1500~5000
耐热性 不耐热
耐热
免疫原 有


B亚单位 肠黏膜GM1神经 肠黏膜GM1神经节苷
受体 节苷酯

致病机 理
活化细胞腺苷酸环化 酶,细胞内cAMP含 量升高,分泌功能亢 进,引起腹泻
活化细胞鸟苷酸环化酶, 细胞内cGMP含量升高, 分泌功能亢进,引起腹泻
致病大肠埃希菌种类
菌株 ETEC EPEC EIEC EHEC EAggec
侵袭部位 小肠
小肠 结肠 结肠 小肠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旅行者腹泻、婴幼 儿腹泻、水样便、 腹痛等
LT、ST
婴幼儿腹泻、水样 病菌黏附、破坏
便发热、呕吐
细胞
志贺样腹泻,脓血 黏附、内毒素破
便
坏细胞
出血性结肠炎等
志贺样毒素 (VERO毒素)
婴儿腹泻、水样便、 黏附、毒素 脱水
大肠埃希菌生化反应结果
KIA
MIU
IMViC

斜底 面层
气 体
H2 S
动力
吲 哚
尿 酶
I
M Vi
C
化 酶
A A +/- - +/- + - + + - - -
K A - - + +- + + - - -
K A - - - +- + + - - -
K A + - +/- + - + + - - -
检验程序
肠内感染
粪便 肠道弱选择培养基
分解乳糖菌落
ETEC







医学检验—微生物基础(九)

医学检验—微生物基础(九)

医学检验—微生物基础(九)一、肠杆菌科概述1.肠杆菌科的定科实验:(1)发酵葡萄糖(产酸或产酸产气)、触酶(+),氧化酶(-),可将硝酸盐还原至亚硝酸盐。

(2)乳糖发酵试验:非致病菌+,致病菌-(除外变形杆菌)。

(3)氧化酶试验:常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与假单胞菌的鉴别2.肠杆菌科共同特性:无芽孢、多数有鞭毛(有鞭毛,则有动力)、有致病性的菌株多数有菌毛3.肠杆菌科中没有鞭毛的:耶尔森菌属、E I EC(肠侵袭型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志贺菌属二、大肠埃希菌的生化反应特性1.大肠埃希菌IMVC ++--区别:产气肠杆菌IMVC --++拓展:I:吲哚试验M:甲基红试验V:V-P试验C:枸橼酸盐试验另外V-P试验:常与甲基红试验一起使用,因为前者为阳性的细菌,后者通常为阴性。

2.MIU:++-(动力、吲哚、尿素)3.麦康凯MAC平板和SS平板:粉红色或红色菌落区别:沙门和志贺是无色透明菌落4.导致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分为5类(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ntero t oxigenic, E T EC):引起霍乱样肠毒素腹泻(水泻),旅行者腹泻。

(2)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ntero p athogenic, E P EC):主要引起婴儿腹泻。

(3)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ntero i nvasive, E I EC):引起痢疾样腹泻(黏液脓血便)。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ntero h emorrhagic, E H EC):其中O157:H7可引起出血性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5)肠黏附型大肠埃希菌(entero agg regative,E Agg EC):不能用O:H分型。

5.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与正常菌群中的大肠埃希菌鉴别的主要依据是血清学分型。

6.细菌性胆道感染时,胆汁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

7.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可作为O157:H7的鉴别培养基。

8.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产ESBLs 的菌株所致感染,需要采用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头霉素类(头孢西丁)或加酶抑制剂的药物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肠杆菌科的检验
一、接种细菌:
MAC培养基接种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SS培养基接种福氏志贺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采用分区划线法,放在35℃温箱中培养18—24h。

二、观察肠道杆菌在MAC和SS平板上的菌落形态。

1、SS平板:
1)福氏志贺菌形成无色、半透明、光滑、湿润、突起、直径为1—2mm大小的菌落;2)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中心带黑褐色,其余部分为半透明、光滑、湿润、突起的小菌落2、MAC平板:
1)大肠埃希菌形成红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多数为光滑型的菌落。

中等大小。

2)变形杆菌为圆形、扁平、无色、半透明的菌落。

三、涂片、革兰染色
将玻片分为四个区域,并分别标记,将四种肠道杆菌分别在四个区域内的生理盐水中研磨,待其自然干燥后固定,采用“改良快速法”进行染色,结果如图所示:
福氏志贺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
G-杆菌G-直杆菌,较细长G- 杆菌G-直短杆状
显微镜检查特征为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多数细菌的形态及染色性相似,根据形态及染色性难以相互鉴别。

四、生化试验:
1、氧化酶试验(纸片法):在滤纸条上滴一滴氧化酶试剂,用无菌接种环挑取待测菌落在滤纸条上滴了试剂的部位研磨,;滤纸变为红色则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结果表明,以上四种肠道杆菌的氧化酶试验均为阴性。

2、接种KIA、MIU上。

五、
2、微量生化:
六、沙门菌、志贺菌的血清学鉴定:
1、在洁净载玻片上两端分别滴加一滴志贺菌四种多价血清和福氏四价血清,各取一环志贺菌在两种血清上研磨10S,观察两组结果均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提示该菌为福氏志贺菌。

2、采用同上方法,在洁净玻片上分别在其两端滴加一滴沙门菌多价O(A—F)和Hd血清,各取一环待测菌与之混合,研磨10S,几分钟后观察两组结果,出现肉眼可见的颗粒状凝聚物表示该菌为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七、讨论:
1、做生化试验时,有些细菌为致病菌,故实验时要保护好自己,且实验废弃物要妥善处理,以免发生有害菌的感染。

2、接种细菌过程中,因为MAC培养基和SS 培养基成分不同。

故应看清菌种后再接种,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志贺菌属和大肠埃希菌的鉴别:志贺菌无动力,赖氨酸阴性、发酵糖产酸不产气。

4、志贺菌属和伤寒沙门菌鉴别:伤寒沙门菌在KIA培养基上的表现和志贺菌相似,鉴别点是伤寒沙门菌硫化氢和动力阳性,能与沙门菌因子血清(OA-F)凝集而不与志贺菌属因子血清凝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