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测量长度_教案3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测量长度-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测量长度-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测量长度西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测量长度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五单元的第5课时,主题是测量长度。

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进行长度的大小比较。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长度的大小比较。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我准备了一些尺子和各种不同长度的物体,比如书本、铅笔等等。

学生们也需要准备一把尺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先向学生们展示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比如一根长铅笔和一本短故事书。

我会问学生们:“你们觉得哪一根更长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们注意到物体的长度是不同的。

3. 实践操作:然后,我会让每个学生拿出一把尺子和一个物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我会鼓励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并比较一下谁测量的长度更准确。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上本节课的主题“测量长度”,并在旁边画上一把尺子和一个被测量的物体。

我会用箭头指向尺子上的刻度,标出长度单位“厘米”。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用尺子测量自己的一支铅笔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学生们可以用尺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记录下测量结果。

例如:铅笔的长度是15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并且能够进行长度的大小比较。

但是,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测量时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读取尺子上的刻度不准确,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进行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测量长度-西师大版秋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测量长度-西师大版秋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测量长度-西师大版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知道测量长度需要用到的工具。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探究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

3. 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2. 测量长度的工具3. 测量长度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测量长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一个关于长度的故事,引起学生对长度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长度的概念向学生讲解长度的概念,让学生知道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长短的。

3. 讲解测量长度的工具向学生介绍测量长度的工具,如尺子、卷尺等,并让学生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4. 讲解测量长度的方法向学生讲解测量长度的方法,包括如何放置工具、如何读取数据等。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6. 总结归纳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测量长度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明白测量长度需要细心、耐心和准确性。

7. 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测量长度的理解和掌握。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测量长度时容易出现误差,需要在实践中多加练习。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测量长度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测量一件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个曲线的长度,下节课进行分享。

七、板书设计1. 长度的概念2. 测量长度的工具3. 测量长度的方法4. 实践操作5. 注意事项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长度的概念是否理解清楚。

2.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3. 学生是否掌握了测量长度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掌握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4.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

2. 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应用。

3. 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线段长度,理解厘米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长度的概念,激发学生探究长度单位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认识厘米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了解直尺上的刻度,认识厘米作为长度单位。

(2)学习用厘米量长度让学生分组合作,用直尺测量铅笔、书本、桌子等物品的长度,引导学生掌握用厘米量长度的方法。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测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让学生用直尺测量教室内的物品长度,如门、窗、桌子等,进一步巩固用厘米量长度的方法。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厘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物品,用厘米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 与家长交流,了解厘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学会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实践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0:第五单元测量长度第2课时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0:第五单元测量长度第2课时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0:第五单元测量长度第2课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比较物体的长度大小,进一步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测量,准确记录测量结果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使用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意识到测量的结果有误差,学会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3.掌握比较长度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意识到测量的结果有误差,学会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2.学会比较长度大小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5分钟)
•向学生展示几张图片,让学生猜测物体的长度,并展示卷尺,让学生感受一下使用卷尺测量的显著优势。

2. 导入新知(10分钟)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使用卷尺测量教室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学会使用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3. 讲解(20分钟)
•讲解如何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讲解比较长度大小的方法。

4. 练习(15分钟)
•让学生进行测量,然后互相比较结果,在小组内比较长短。

•让不同小组之间进行比较,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物品。

5. 总结(5分钟)
•总结比较长度大小的方法,强调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操作,并掌握了使用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同时,也明白了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的重要性。

在比较长度大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探究,使用创造性思维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物品,并对比长短。

总体而言,此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符合教学目标,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 测量长度-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 测量长度-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测量长度-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2. 培养学生使用尺子进行测量长度的能力,并能够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介绍长度的含义,让学生理解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长短的一个量。

2. 尺子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长度,包括尺子的摆放、读取刻度等。

3. 测量长度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长度的概念,让学生思考长度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2. 讲解:讲解长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长短的一个量。

3. 演示: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长度,让学生观察并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学生选择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5.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长度的概念和测量长度的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实践活动。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长度,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长度概念和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延伸1. 扩展活动: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不同长度的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与同学进行分享和比较。

2. 探究活动: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曲线的长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一份关于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5课时测量长度的教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 总复习 测量长度 西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 总复习 测量长度 西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测量长度(西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并能进行单位间的转换。

2. 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数据记录。

3.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换算: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转换。

2. 直尺的使用方法。

3. 测量物体长度的技巧。

4. 解决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换算、直尺的使用、测量物体长度。

2.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测量物体长度的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度单位换算、直尺的使用方法等知识点。

2. 演示法:展示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操作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测量物体长度,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解决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解长度单位换算讲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举例说明换算方法。

3. 讲解直尺的使用方法讲解直尺的刻度、零刻度线、刻度尺的使用方法等。

4. 演示测量物体长度演示如何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强调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 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动手测量教室内物体的长度,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解决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长度单位换算、直尺使用等知识点。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长度测量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长度单位换算、直尺使用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

测量长度-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测量长度-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测量长度-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

3.能够用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估算。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长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用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估算。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内容1. 什么是长度?长度是一个物体的长短大小,在数学中我们用长度来描述这个物体的大小。

2. 计量单位我们用标准长度单位来进行长度的测量,这在数学中非常重要。

常用的计量单位有: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3. 测量长度的方法(1) 用卷尺测量卷尺是用于测量长度的工具,它通常用于测量较小的长度。

我们可以沿着物体的长度方向拉伸卷尺来进行测量。

(2) 用直尺测量直尺是一种更长的测量工具,适用于测量更长的物体。

我们可以沿着物体的长度方向放置直尺并对其进行测量。

4. 使用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估算我们使用标准长度单位来测量长度,这通常包括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等单位。

使用这些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估算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大小。

5. 提高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注意观察,并学会记笔记并反思所学内容,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合作,促进学习效果。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出学习问题和促进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对长度的概念进行思考。

教师提问:“什么是长度?何时需要使用长度单位?”2. 认识长度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物品进行实物比较研究,提出学习任务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比较,来认识长度的概念。

教师分发实物,并开展小组讨论,提出诸如:“大小一致的物品长度一致吗?”等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小测量员(3)_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小测量员(3)_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小测量员(3)_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测量记录单和课桌的长以及自主选择周围或校园内的测量对象进行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方法,较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长度。

3、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操作、观看、分析、思维、评判等综合能力的培养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活动重点:1、依照实际情形灵活选用测量工具2、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活动难点:1、如何有序的组织学生,让学生能有效的合作,有组织的测量。

2、依照实际情形灵活选用测量工具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出示光头强图片师:看,谁来了?看你们这兴奋的心情!可这光头强呀这几天可烦心啦!前几天光头强又接到了李老总的,要他砍一些90厘米粗的美人松,这砍树好说,可90厘米粗的美人松到底是多粗呢?哎熊大和熊二听说光头强要砍90厘米粗的美人松也着急了,好不容易长成的大树就如此被光头强砍了多惋惜呀,不行,我们要把90厘米粗的大树爱护起来,不能让他得呈,可90厘米是多粗呢?哎小孩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生:能够用尺子量师:是呀!我们不是学了测量长度吗?我们完全能够帮帮他们呀!这节课我们就来用尺子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当一回小小测量员,顺便也帮帮小熊熊吧。

(板书:小小测量员)活动2【活动】复习各种尺师:听说我们要关心它们,熊大和熊二可快乐了,它们也来到我们的课堂要参加我们的活动。

小孩们,欢迎它们吗?师:看到我们桌上这么多的测量工具,它们可感爱好了,你能给它们介绍介绍吗?生:熊大,这是直尺,它能够量较短的物体。

师:哦,我明白了量较短的物体的时候就用直尺来帮忙。

(板书:直尺)生:熊二,这是米尺,它能够量一些较长的物体。

师:我清晰了要量较长的物体就用米尺来帮忙。

(板书:米尺)生:熊大熊二,这是皮尺,它能够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

师:我们明白了要测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还能够用皮尺来帮忙。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知道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长短的物理量。

2. 使学生掌握用厘米作为单位来量度物体的长度,并能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及单位2. 直尺的使用方法3. 用厘米量度物体的长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厘米量度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直尺,特别是在尺子与物体贴合、视线垂直等方面的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如: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的?2. 学习长度单位讲解长度的概念,引入厘米作为长度单位,并让学生观察直尺上的厘米刻度,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3. 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直尺量度物体的长度,强调尺子与物体贴合、视线垂直等操作要领。

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检查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用厘米量度课本、铅笔、桌子等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厘米量度物体的长度,还有其他长度单位吗?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长度单位。

五、作业布置1. 用厘米量度家中物品的长度,如桌子、椅子、床等,并记录数据。

2. 了解其他长度单位,如米、分米、毫米等,并比较它们与厘米的关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用厘米量度物体长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直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测量长度》说课稿

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测量长度》说课稿

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测量长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课程目标本节课将以《测量长度》为题材,通过引入尺子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掌握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长度的单位“厘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测量长度的能力,提高学生使用尺子的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尺子的使用方法,并且能够正确测量长度。

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培养学生准确观察和测量长度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预设问题(5分钟)老师拿着一把尺子进入教室,向学生展示尺子的外观和基本结构。

然后,老师提出以下问题: - 这是什么工具? - 你们知道尺子有什么作用吗?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并激发学生与尺子有关的知识。

2. 概念讲解(10分钟)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老师对尺子的使用方法进行概念讲解。

具体步骤如下: - 提供简单的定义:尺子是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是“厘米”。

- 示范测量:老师使用尺子测量一段铅笔的长度,并解释如何使用尺子的刻度进行测量。

- 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互相合作,观察和测量教室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展示。

4. 教师点拨(10分钟)在小组展示后,老师对学生的观察和测量方法进行点拨和提醒。

重点强调使用尺子时要保持准确、细致和规范。

老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进行讨论和测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5. 拓展练习(15分钟)通过给学生分发练习册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练习内容包括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计算出测量结果。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 测量长度 教案3、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第2课时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  测量长度 教案3、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第2课时

3、用米作单位量长度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例3及第60~61页练习十四的3~10题。

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解决有关长度计算的简单问题。

◆教学提示1.在操作活动中,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

激发参与操作动机,人人参与,人人动起来,体验学习的愉悦,把观察操作与思考探索结合。

2.重视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与人合作的意识和人际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在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解决有关长度计算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能解决有关长度计算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卷尺学生准备:卷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1)学生静心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我们学习了测量较长物体或距离时用米作单位;米用字母cm表示;1米=100厘米,1米=10分米......(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看来同学们对于上节课所学知识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师板书: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二)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1.教师:我们天天坐在这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教室到底有多长、多宽呢?要想准确地知道它有多长、多宽,该怎么办?(1)指名回答:用尺子量一量(2)集体订正2.教师:请每一组选择一种测量工具。

教师展示准备的测量工具:卷尺、米尺、绳子、学生尺。

(1)每组的组长台前选取自己的测量工具3.教师:在测量之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1)学生根据自己组选择的测量工具,进行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我们组选择的是用卷尺量。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测量长度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测量长度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量长度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教材第51~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估测意识。

4.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如何使用直尺正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既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1.设疑激趣谈话。

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爱心木器厂准备送给我们树人小学一批新的课桌,课桌的大小就跟你们现在用的课桌一样大,你能想办法告诉木器厂的经理课桌应做多长吗?你准备用你身边的什么东西来量课桌的长度?请2~3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文具盒量、有的用铅笔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有的用直尺量、有的用作业本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

学生自由量完后汇报,教师板书记录:课桌大约有3支铅笔长,大约有3本数学书长,大约有2个作业本长,大约54厘米长……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奇怪,教室里的课桌都是按一样的尺寸做的,可你们量出的结果却为什么不一样呢?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因为我们测量的工具不同,所以测出的结果不同。

把哪个结果告诉经理,能使经理清楚地知道桌子有多长?你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2.导入课题。

经过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一样。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

谈话:除了要有统一测量工具,还要有统一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一样,很多东西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

因此,我们的古人在很早就统一了计量单位。

请仔细观察这些商品上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冰箱高165厘米,牙膏盒长22厘米,文具盒长20厘米。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这些商品常常用什么作单位来度量长度的,引出并板书课题。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探究一:认识直尺。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32:第五单元测量长度第4课时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32:第五单元测量长度第4课时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32:第五单元测量长度第4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度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能准确读取长度数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2. 尺子的使用方法3. 长度的读取和记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度的概念,尺子的使用方法,长度的读取和记录。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准确读取长度数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长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直尺,了解直尺的结构和用途。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讲解测量的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如何准确读取长度数据?如何避免测量误差?3. 实践应用(1)让学生测量课本、铅笔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数据。

(2)学生互相交流测量结果,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教师点评学生的测量结果,指导学生改进测量方法。

4. 总结提升(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度的概念、尺子的使用方法和长度的读取和记录。

(2)教师强调测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测量实践。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用尺子测量家里的物品长度,并记录数据。

2.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六、板书设计1. 长度的概念2. 尺子的使用方法3. 长度的读取和记录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测量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及时纠正错误。

2. 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测量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课后作业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长度的概念,学会了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能准确读取长度数据。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 测量长度 教案3、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第1课时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  测量长度 教案3、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第1课时

3、用米作单位量长度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1、例2,第59页的课堂活动。

学会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提示1.加强观察和操作活动。

根据学习需要突出观察和操作重点。

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米的含义,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

激发参与操作动机、人人动起来,体验学习的愉悦,把观察操作与思考探索结合2.重视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与人合作的意识和人际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估测、测量、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建立1m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软米尺学生准备:软米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你能量出我们的黑板的长度来吗?(1)指两名同学道黑板前用学生尺测量,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2)测量的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2.教师:经过刚才的测量,有什么感觉?(1)测量的同学回答:很麻烦,需要用学生尺量要很多次才能量完,即使用分米作单位也很不方便。

(2)集体订正3.教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1)小组内交流(2)指名回答:可以用长一些的尺子来量;用大一点的单位来量……4.教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比分米还要大一些的一个长度单位--米。

板书课题:用米作单位量长度【设计意图:】二、探究新知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概念1.教师:请同学们看,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硬的米尺、软米尺、卷尺、折尺、盘尺图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测量长度西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测量长度西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测量长度西南师大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西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单元——总复习测量长度。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了长度单位以及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以及千米。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并能够熟练地进行长度测量和单位转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并能够进行长度测量和单位转换。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

2.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长度单位进行长度测量和单位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卷尺、绳子、教学卡片等。

2. 学具:学生尺、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长度,用手指量一量,感受长度的概念。

2. 讲解长度单位:介绍米、分米、厘米、千米等长度单位,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这些单位的大小。

3. 测量练习: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课本的长度、宽度,并记录下来。

4. 单位转换练习:让学生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练习,如将10厘米转换为分米、米等。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和单位转换的比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千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尺子测量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2. 答案:课本长度约为25厘米,宽度约为18厘米,厚度约为1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并能够进行长度测量和单位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对于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小小测量员 (3)-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小小测量员 (3)-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小小测量员 (3)-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厘米尺的读法和使用方法。

2.让学生能够测量正确的长度,并进行合理的估计。

3.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较长”、“较短”、“一样长”等概念。

4.通过测量长度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厘米尺的读法和使用方法。

2.使用厘米尺进行正确的测量。

3.应用“较长”、“较短”、“一样长”等概念,进行物品长度的比较。

三、教学准备厘米尺、纸条、铅笔、卡片、板书、课件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纸条,问学生:我们今天学什么内容呢?2.学生回答“测量”。

3.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测量我们要用什么工具吗?4.学生回答“尺子”。

5.教师补充:今天我们将会学习一种新的尺子——厘米尺。

步骤二: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厘米尺,介绍其外形和使用方法。

2.教师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厘米尺进行测量,并示范一遍。

3.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视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厘米尺。

步骤三:比较(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的实物比较活动,用卡片、纸条等物品进行比较。

2.学生用厘米尺测量物品,比较它们的长度并进行分类。

3.学生在板书上完成所比较物品的长度分类,教师辅助解决分类不清楚的问题。

步骤四:检验(10分钟)1.教师出示两个物品,要求学生估计它们的长度并作出比较。

2.学生用厘米尺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水平和垂直长度,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3.教师检查学生的测量结果,并给予评价。

步骤五:总结(5分钟)1.教师提醒学生遗漏的知识点,并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课使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包括导入、呈现、比较、检验、总结,旨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其中,组织实物比较活动和估算长度的测量活动,是学生参与性较强、兴趣较大的活动。

但是有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厘米尺的读法和使用方法不熟悉,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工具的使用演示和操练。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33:第五单元测量长度第5课时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33:第五单元测量长度第5课时

教案33:第五单元测量长度第5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让学生体验长度测量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2. 直尺的使用方法3. 长度测量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直尺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长度测量的实际应用,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长度测量实例,如测量身高、书本的长度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度测量。

2. 学习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1)讲解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如放置直尺、对齐零刻度线、读数等。

(2)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长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3. 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1)讲解直尺的使用方法,如握尺、读数、测量等。

(2)让学生分组练习,熟悉直尺的使用。

4. 长度测量的实际应用(1)出示一些实际物体,如书本、铅笔、桌子等,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

(2)引导学生总结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长度测量方法的理解。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长度测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在实际测量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 课后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测量准确性。

六、板书设计1. 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2. 直尺的使用方法3. 长度测量的实际应用七、课后拓展1. 让学生回家后,测量一些家具的长度,并与家长分享测量过程。

2. 收集一些长度测量的趣味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解答。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学生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长度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二年级上册五测量长度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测量长度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二年级上册五测量长度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测量长度

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测量长度教案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一、教学内容:教材54-57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二、教学目标:1.体会厘米的含义,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会用厘米作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在学习中感受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

四、教学难点:1.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2.加强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

五、教学用具:课件、直尺。

六、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法、探究法、操作法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引语:小朋友们,有几个孩子遇到了一个难题,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争论的可厉害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提问:孩子们,测量同样的课桌,为什么他们测量出的数据不一样呢?你知道吗?小结:对!他们所选用的工具不同,这样测量的单位也不同。

有的孩子是以一个数学书的长作单位来测量的,有的孩子是以铅笔的长作单位测量的。

测量的单位不同,所以测量出的数据就不同。

这样测量很麻烦,非常的不方便。

3.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他们测量出的数据一样呢?小结:对,我们可以用统一的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样量出的结果会更准确。

学生感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出现测量结果不一样。

学生小结:他们所用的工具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量出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学生讨论用同样的测量工具,用统一的单位。

(二)探究新知1.认识直尺并揭示课题(1)观察:看看这些测量长度的工具,你都认识吗?(课件展示不同的测量工具)小结:这些工具都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要认识我们最熟悉的测量工具直尺,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揭示课题:量长度)(2)质疑:观察:看看屏幕上的直尺,上面都有些什么?告诉你的同桌。

1.认识直尺中的“数字”(刻度)提问:老师的直尺上也有哪些数吗?课件在直尺上出示0、1、2、3……)你的尺子上有0吗?你知道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吗?(表示起点)②认识直尺中的刻度线提问:尺子上还有什么?小结: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刻度线。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8年修订版)测量长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8年修订版)测量长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8年修订版)测量长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估一估量课桌。

2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学具和教具1米长的卷尺、尺或折尺.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新授课1.认识米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2厘米的刻度尺)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

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4)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s(5)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6)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7)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2.用米量(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初步质疑.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师: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5)教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巩固练习1.选择合适的单位.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高90().2.操作性练习.(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2)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四、归纳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测量与统计活动一:(1)量一量家人的身高,记录下来.(2)交流每个家庭的身高.(3)把各个家庭成员的身高分类汇总制成统计表.(教师要加强指导)表一:学生身高统计表;表二:妈妈身高统计表;表三:爸爸身高统计表.(4)综合分析三个统计表,看有什么发现?(可能:父母身高越高,子女的身高相应的也越高.)活动二:(1)测量学生们的体重,制成统计表;(2)与身高统计表一起进行分析,看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身高与体重呈正比,即身高越高,体重也相应的越重.)(3)根据统计数据可以提出一些什么建议?(建议超重的同学减肥;建议不达标的同学注意饮食习惯,不挑食.)认识米用米量板书设计认识米用米量1厘米长的线段1米长的线段1米=100厘米教学数学实践活动(小小测量员)白腊苗族乡新店小学朱容教学内容教材p68-69页用m dm cm量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每组1把米尺。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你能量出我们的黑板的长度来吗?教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来量一量?(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长度。

)经过刚才的测量,有什么感觉?
学生:黑板很长,用学生尺量要很多次才能量完,很不方便。

教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可以用长一些的尺子来量,用大一点的单位来量……
教师拿出米尺,给同学们介绍1米的长度,认识米尺。

[板书课题:用米(m)作单位量长度]
[点评:利用学生已有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基础,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去进行测量,让学生感受到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的不便,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概念
教师:每组有1把米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比,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学生1:我发现1米比1厘米长多了。

学生2:我发现了1米里面有100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
学生3:我还发现米尺上每10厘米处的数字都要大一些。

学生4:我发现1米大约有我两个手臂伸平那么长。

(请小组内同学每人都把手臂伸平,用米尺量一量,感受1米有多长。

)……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都初步感受到1米的实际长度。

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1:教室门的宽大约是1米。

学生2:我的身高比1米多一点。

学生3:我睡的床大约1米宽。

……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了1米有多长(举起米尺),那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呢?
学生: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人的身高,量门、窗的长、宽,量树木的高、楼房的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

教师:对,量这些比较长(高)的物体或距离,我们通常用米作单位。

[点评: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自主发现与米有关的知识。

同时,通过让学生找出生活中长度为1米的物体,使学生对米有了直观的认识,感受到“米”这一单位的作用,较好地建立起米的表象。


2.教学例题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并且把测得的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待会儿我们再交流。

学生测量,记录。

教师:请各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测得的结果是多少。

各小组交流测得的黑板的长和宽的米数及测量的方法:
(1)米尺的0刻度与黑板的一端对齐。

(2)用米尺紧靠黑板边,量一次作上一个记号,下一次从这个记号量起。

(3)测完后把每次测的米数加起来就分别得到黑板的长和宽。

学生:黑板的长约3米,宽约1米。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1
教师:下面我们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请大家用米尺或卷尺互相量一量身高,并将量的结果填在书上的表中。

教师:大家先想一想,可以怎样测量身高?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1:请被测量的同学站直,用卷尺从他的脚后跟到头顶进行测量。

学生2:请被测量的同学靠墙站直,用一本书平压头顶触到墙作好记号,再用米尺测量墙的这个高度就是同学的身高。

学生3:测量时被测量的同学要站直,卷尺要拉直,要从尺子的零刻度算起。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参与。

教师:通过刚才的测量,从填好的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们这组×××同学最高,××同学最矮。

学生2:我还知道我和×××的身高相差5厘米。

[点评:测量之前让学生思考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的计划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速度。


2.课堂活动2
请你找出教室里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并实际量一量。

学生量后再告诉同学或老师,看你估计得对不对。

四、反思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