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与急救1
运动常见损伤和紧急处理方法

运动常见损伤和紧急处理方法
运动常见损伤和紧急处理方法如下:
1.肌肉拉伤:由于肌肉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
肌肉组织损伤。
处理方法:肌肉微细损伤或少量肌纤维短裂时,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疼痛严重者,可口服止痛药;24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理疗或按摩等。
肌纤维大部分断裂或肌肉完全断裂者,经处理后,尽快送往医院处理。
2.关节韧带拉伤:在间接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范围的活动而引起的关节韧带损伤。
处理方法:冷敷、加压包扎;若侧副韧带完全断裂须夹板固定;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按摩、理疗(3天后)、针灸等;及早进行功能锻炼;若韧带完全断裂者,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手术缝合。
3.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踝关节扭伤是运动中最常见的外伤,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于
女性。
处理方法: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按摩、针灸、理疗、痛点注射;若韧带完全短裂,经冷敷加压包扎后及时送医院手术治疗。
此外,还有擦伤、撕裂伤、骨折等运动损伤。
在参与体育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提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因运动而受伤。
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1.止血法1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感觉,从而止血、止痛、减轻局部肿胀。
常用于闭合性组织损伤。
2抬高伤肢法:抬高伤肢,可使伤肢血压降低,血流量减少,以达到减少出血作用。
3压迫法:可以用手指直接敷上消毒纱巾压出血部位,或用指腹压出血动脉近心端搏动的血管处,如能压在相应的骨头上更好,以阻断血液,达到止血目的。
2.急救包扎法1绷带包扎法:要根据包扎部位的形态特点,采用不同的包扎方法。
2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应用方便,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包扎。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卧、头部后仰、托起下颌、捏住患者鼻孔,压住食道管,防止空气吹入胃中,急救者深吸一口气,两口相对,将大口气吹入患者口中,吹气后将捏住鼻子的手放开,如此反复进行。
吹气频率每分钟约16-18次,直到患者自主恢复呼吸为止。
2胸外心脏按压使伤者仰卧,急救者两手上下重叠,将掌根置于患者的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借助于体重和肩臂力量,均匀而有节奏地向下施压,将胸壁下压3-4cm,然后迅速地将手松开,胸壁自然弹回,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以60-80次的节律进行,直到恢复心脏跳动为止。
运动受伤包扎注意事项1.包扎时,受力必须均匀,不能包得太紧,太紧会妨碍血液循环,造成肌肉组织坏死。
太松容易脱落,达不到包扎的作用。
2.四肢小伤口出血,须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时,必须将远端肢体都用绷带缠起,以免血液回流不通发生肿胀。
并露出手指或脚趾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是否畅通。
3.绷带包扎时应从远离心脏的部位缠绕到离心脏近的部位,开始和结束时必须环形包扎固定,绷带圈与圈之间重叠宽度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为宜。
4.包扎时伤员位置要适当舒适,包扎过程中尽可能少改变伤员位置,动作力求熟练柔和,不要触碰伤口,以免造成伤员不必要的疼痛感。
5.固定绷带的方法,可用打结,胶布或安全别针,但不能在伤口上固定,以及发炎部位,骨隆起凸起处,四肢的内侧面或伤者坐卧时容易受压及容易摩擦的部位。
常见运动员损伤的急救与处理

运动者如果缺乏一定的运动训练知识,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下面是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
1.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
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碘酊、红药水即可。
如
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2.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
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
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
切忌搓揉及热敷。
3.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撞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
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疲酊剂,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一周后疲血可被吸收消失。
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
4.扭伤:扭伤是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损伤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
腱所致,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
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如果是轻度扭伤,可将关节用绷带固定,局部冷敷,严重者应到医院治疗。
运动损伤的急救

运动损伤的急救运动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在运动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遭遇一些意外的伤害,如扭伤、拉伤、骨折等。
这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疼痛,加速康复过程,并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1. 扭伤:扭伤是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通常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和手腕等部位。
当您发生扭伤时,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保持休息:将受伤部位保持静止,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 冷敷:用冰袋或冷水敷在受伤部位上,每次敷10-20分钟,可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
- 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轻轻包扎受伤部位,适当加压,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 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部位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2. 拉伤:拉伤是由于肌肉或肌腱过度拉伸而引起的损伤。
常见的拉伤部位包括大腿、小腿和腰背部。
当您发生拉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休息和保护:停止运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来减轻受伤部位的负担。
- 冷敷:用冰袋或冷水敷在受伤部位上,每次敷10-20分钟,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 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轻轻包扎受伤部位,适当加压,但不要过紧。
- 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部位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3. 骨折:骨折是骨头断裂或破裂的损伤,常见于手臂、腿部和骨盆等部位。
当您怀疑骨折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保护受伤部位:避免移动受伤的骨头,用夹板或固定物将受伤部位固定住,以减轻疼痛和进一步的损伤。
- 冷敷:用冰袋或冷水敷在受伤部位上,每次敷10-20分钟,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 就医: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确诊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4. 切口伤:切口伤是由于尖锐物体刺入皮肤而引起的伤害,可能会导致出血和感染。
当您遭受切口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清洁伤口,轻轻擦拭,以去除污垢和细菌。
- 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压迫伤口,以止血。
- 包扎: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保持干燥和清洁。
运动损伤的急救

运动损伤的急救标题:运动损伤的急救引言概述:运动是维持健康和增强体魄的重要方式,然而在运动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遭遇运动损伤。
这些损伤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疼痛和不便,因此了解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运动损伤的急救措施,以匡助您在遭遇运动损伤时能够正确应对。
一、扭伤和拉伤的急救1.1 即将住手运动:一旦发生扭伤或者拉伤,应即将住手运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1.2 冷敷伤处:用冰袋或者冷敷剂冷敷伤处,每次冷敷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1.3 使用绷带固定:轻度扭伤或者拉伤可以使用弹性绷带进行固定,减少关节活动范围,促进伤口愈合。
二、骨折的急救2.1 稳定伤处:在怀疑骨折的情况下,应尽量保持伤处稳定,避免进一步挪移。
2.2 冷敷伤处:用冰袋或者冷敷剂冷敷伤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3 寻求专业医疗匡助: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骨折的确诊和治疗,可能需要行X光检查或者骨折复位手术。
三、脱臼的急救3.1 不要尝试复位:在脱臼的情况下,切勿自行尝试复位,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3.2 保持伤处稳定:用软垫或者绷带固定脱臼部位,减少运动范围,避免进一步损伤。
3.3 就医寻求匡助: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脱臼的复位和治疗,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四、肌肉拉伤的急救4.1 歇息和保护伤处:即将住手运动,保护拉伤的肌肉,避免进一步拉伤。
4.2 冷敷伤处:用冰袋或者冷敷剂冷敷伤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4.3 使用弹性绷带固定:使用弹性绷带固定拉伤部位,减少肌肉活动范围,促进伤口愈合。
五、皮肤擦伤和磨损的急救5.1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清洁伤口,去除污垢和细菌。
5.2 消毒伤口:使用碘酒或者医用酒精消毒伤口,以预防感染。
5.3 使用敷料覆盖:使用无菌敷料覆盖擦伤或者磨损的皮肤,促进伤口愈合。
结论:在运动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遭遇运动损伤,但正确的急救方法能够匡助我们迅速缓解疼痛,减轻损伤。
本文介绍了扭伤和拉伤、骨折、脱臼、肌肉拉伤以及皮肤擦伤和磨损的急救措施。
简述运动损伤的急救原则及方法

简述运动损伤的急救原则及方法
1. 停止运动:在发生运动损伤后,应立即停止继续进行运动,以避免进一步加重伤情。
2. 静止休息:将受伤部位静止,并保持适当位置,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损伤。
3. 冷敷:用冷水或冰块冷敷受伤部位,可减轻肿胀和疼痛。
冷敷时间一般为15到20分钟,每日可重复多次。
4. 压迫:用绷带或弹性绷带进行适当的压迫,以减少内出血和肿胀。
5. 抬高:抬高受伤部位,减少局部血液流动,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
6. 轻度拉伸: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柔和的拉伸或活动,以维持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7. 保护:使用适当的支具(如石膏、绷带、护具等)来保护受伤部位,降低进一步受伤的风险。
8. 就医:对于严重或无法自我处理的运动损伤,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是初步的急救措施,对于严重的运动损伤,如骨折、深度创伤等情况下,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的
专业治疗。
此外,在进行运动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运动姿势、加强肌肉力量、避免过度训练等,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1. 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如果你感到疼痛或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不要继续运动。
2. 应用冰敷:在受伤部位敷上冰袋或者使用冰块进行冷敷,冰敷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
每次冷敷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3. 绷带固定受伤部位:如果受伤部位需要固定,应该使用弹性绷带进行固定,并确保不要过紧或过松。
4. 抬高受伤部位:如果受伤部位出现明显肿胀的话,可以抬高受伤部位,这可以减轻肿胀。
5. 使用止痛药:如果你感到剧痛,可以使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但是应该根据药品说明来使用。
6. 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如果你感到严重的疼痛、不能移动或者有出血,应该立即就医,尽快获得专业治疗。
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康复训练

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康复训练一、运动损伤的急救1.1 运动损伤的分类和紧急程度运动损伤可以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通常发生在瞬间,如扭伤、骨折等;而慢性损伤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肌肉拉伤、腱炎等。
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紧急程度也不同。
需要及时就医处理的严重损伤包括骨折、脱位、严重扭曲或可见可摸到的明显畸形,以及大面积出血等。
轻度扭伤、挫伤等较轻微的损伤可以通过自我处理或简单的急救方法进行处理。
1.2 运动损伤的常见急救方法对于较轻微的运动损伤,人们可以采取以下草药备用金及快速冷暖湿敷治疗措施:- 简单按压止血:直接用干净纱布或绷带进行直接压迫止血,保持局部静止。
- 冷敷:使用冰袋或冰毛巾冷敷受伤部位,直接放在皮肤上,每次持续冷敷15-20分钟,并进行间歇冷敷。
- 柔韧运动:根据疼痛感觉,尽量活动受伤的肌肉或关节,增加血液循环和恢复速度。
二、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2.1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康复训练是恢复运动损伤后身体功能的关键环节。
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力量、灵活性和功能,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合理的康复训练能够促进组织修复和适应过程,缓解疼痛、改善肌力平衡,并提高生活质量。
2.2 运动损伤康复训练的阶段运动损伤康复训练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初期康复(保护期):促进组织修复和减轻疼痛。
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冰敷、局部按摩、轻度活动等方法来帮助控制疼痛和肌肉痉挛。
- 恢复阶段(逐步恢复运动功能):通过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来加强受伤区域周围的肌力和柔韧性。
此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体操、拉伸运动等,帮助提高关节稳定性。
- 高级康复阶段(重建力量和功能):在肌肉恢复到足够水平之后,开始进行更具挑战性的训练,包括负重训练、跑步和跳远等动态运动。
同时,针对特定运动技能进行辅助训练,如平衡、协调和爆发力训练。
2.3 康复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听从医生或专业康复师的建议:根据损伤类型、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在合适的时间里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
运动损伤的急救和康复

运动损伤的急救和康复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业余爱好还是职业运动员,都可能在运动过程中遭遇各种损伤。
因此,学习运动损伤的急救和康复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和康复方法。
一、扭伤1、急救措施当发生扭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找到一个平稳的位置。
冰敷是缓解疼痛和肿胀的有效方法,可以用冰袋或冰块轻轻按压伤处约20分钟。
同时,可以给伤处施加一个压力绷带,但不要过紧。
2、康复方法康复阶段,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和拉伸,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运动,如踮脚尖、踢腿等。
在进行康复运动时,要注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防止再次受伤。
二、肌肉拉伤1、急救措施肌肉拉伤后,首先要停止运动,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休息。
冰敷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减轻肌肉炎症,每次冰敷约15-20分钟,每天3-4次。
同时,也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固定伤处,但不要过紧。
2、康复方法在康复阶段,热敷可以帮助肌肉更好地放松和恢复。
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敷毛巾,每次约15-20分钟。
同时,进行适当的伸展和按摩也有助于恢复。
在进行康复运动时,要注意轻柔有度,避免再次扭伤。
三、关节脱位1、急救措施关节脱位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尽快找到医疗救助。
在等待救援期间,可以给伤处施加一个压力绷带,以减轻疼痛和稳定关节。
2、康复方法在对关节脱位进行康复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恢复性伸展和强化练习。
这些练习旨在加强周围肌肉群和提高关节稳定性。
同时,按摩和热敷可以帮助肌肉放松和恢复。
四、骨折1、急救措施骨折后,应尽快就医,避免自行移动伤处。
在等待医疗救助期间,可以使用木板或刚硬物品固定伤处,以减轻疼痛和防止骨折移位。
2、康复方法在进行骨折的康复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运动。
这些运动以增强骨骼和肌肉为目标,以帮助骨折部位恢复正常功能。
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防止再次受伤。
综上所述,了解运动损伤的急救和康复知识对于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及恢复运动能力至关重要。
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

生介绍病员情况及抢救经过。
第二节
出血的急救方法
一、出血与止血:
(一)止血的重要性: 人体血量因性别、时间、机能状况发生变化。但是
基本上维持衡定。健康成人每公斤体重有75毫升血,
一个人的总血量一般达到4000~5000毫升。 如果失血达五分之一,就会出现乏力、头晕、口渴、 面色苍白等急性贫血症状。如果失血达三分之一,就会 有生命危险。
时限,可致肌群缺血而致死,经过机化形成疤痕组织,经过逐
渐挛缩,形成特有畸形,并致重残。 (爪形手、爪形足)
六、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外露骨端应清除污物,进行消毒,纳入创口内,不易还纳 的,可覆盖纱布,原位包扎。
七、善后处理:
现场处理后,要送到医院去治疗,要求动作要轻快,防震免 撞,随时观察,警惕休克。 开放性骨折要在6小时内送到医院。
整复后7~12周。
消除疤痕,通利关节,增强肌力。
第四节 休克与急救
休克”一词为外来语 Shock 获得音译,原来的意思是“震荡”。
一、原因:
它是由创伤、出血、烧伤、脱水、重度感染、手术、药物过 敏、精神刺激等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或全身综合 症。
二、机制:
由于毛细血管灌注量急剧减少,引起组织代谢障碍和细胞 受损,导致组织器官缺氧,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神经系统和内 分泌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这种紊乱互为因果关系,产生恶性循环,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3、根据脱位的原因分外伤性和病理性脱位;
4、根据脱位的程度分完全性和半脱位;
5、根据关节腔是否与外界相通分开放性和闭合性脱位。
五、症状
1、痛疼肿胀,瘀斑、压痛明显; 2、运动能力丧失;
3、畸形;
4、关节腔空虚;
运动损伤与急救处理

运动损伤与急救处理运动是人们保持健康和锻炼身体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运动中的损伤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参与高强度运动的人来说。
当运动损伤发生时,及时的急救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减少痛苦和加速康复过程。
本文将重点讨论运动损伤的类型以及相应的急救处理方法。
一、扭伤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主要发生在脚踝和膝关节。
扭伤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和局部淤血。
在发生扭伤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处理措施:1. 休息:立即停止运动,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2. 冰敷:将冰块或冰袋包裹在毛巾中,轻轻按压在受伤处,每次15-20分钟,每小时重复3-4次,可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
3.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将受伤部位包扎固定,以减少肿胀和增加稳定性。
4. 抬高患处:将伤势较重的肢体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5. 就医:如果疼痛无法缓解或出现严重肿胀和瘀斑,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二、拉伤拉伤是指肌肉或肌腱过度拉伸或撕裂,常见于大腿、小腿、腰部等部位。
拉伤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和肌肉无力。
针对拉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急救处理方法:1. 休息:停止运动,避免加重拉伤。
2. 冰敷:同样使用冰袋包裹在毛巾中,轻轻按压在受伤处,每次15-20分钟,每小时重复3-4次,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3. 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增加支撑和稳定性。
4. 抬高患处:同扭伤一样,抬高患处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5. 就医:如果疼痛持续或出现明显瘀斑和活动受限,建议就医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三、骨折骨折是运动损伤中最严重的一种,它指的是骨头的完全或部分断裂。
骨折的症状包括剧烈疼痛、畸形、明显变形和无法正常活动。
处理骨折的急救措施有:1. 担心怀疑:如果怀疑有骨折,禁止任何移动,以免加重伤势。
2. 拨打急救电话:将伤者移动到安全位置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
3. 创可贴固定:如果遇到简单骨折,可以使用创可贴固定骨头位置,以减少活动引起的伤害。
运动受伤急救处理

运动受伤急救处理标题:运动受伤急救处理引言概述:在进行体育运动或健身锻炼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受伤情况。
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有效减轻伤害并加快康复速度。
本文将介绍运动受伤的常见类型及相应的急救处理方法。
一、扭伤和拉伤1.1 扭伤:扭伤是指关节或肌肉因过度拉伸或扭曲而导致的损伤。
常见于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
1.2 拉伤:拉伤是指肌肉或肌腱因受到过度拉伸而导致的损伤。
常见于腿部、臀部等部位。
1.3 急救处理:立即停止运动,冰敷受伤部位,使用绷带固定,并提高受伤部位。
二、骨折和骨裂2.1 骨折:骨折是指骨头或骨骼的完全或部分断裂。
常见于手臂、腿部等部位。
2.2 骨裂:骨裂是指骨头或骨骼的部分裂开。
常见于手指、脚趾等部位。
2.3 急救处理:保持患者安静,不移动受伤部位,用绷带固定,及时送医院进行X光检查。
三、烫伤和擦伤3.1 烫伤:烫伤是指皮肤因接触热物而导致的损伤。
常见于热水、火焰等。
3.2 擦伤:擦伤是指皮肤表面被磨擦而导致的损伤。
常见于跌倒、摩擦等。
3.3 急救处理: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涂抹烫伤膏或消炎药膏,保持伤口清洁并避免感染。
四、头部受伤和晕厥4.1 头部受伤:头部受伤可能导致头部出血、头晕等症状。
常见于碰撞、摔倒等。
4.2 晕厥:晕厥是指因缺氧或其他原因导致暂时性意识丧失。
常见于运动过度、体力透支等。
4.3 急救处理:保持患者平躺,头部稍微抬高,观察呼吸和心跳情况,及时送医院进行检查。
五、心脏骤停和窒息5.1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导致血液无法流向身体各部位。
常见于运动过度、心脏疾病等。
5.2 窒息:窒息是指呼吸道被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或停止。
常见于误吞异物、呼吸道感染等。
5.3 急救处理:进行心肺复苏术,保持呼吸通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或CPR操作,如有窒息情况需进行急救措施。
结论:在运动过程中,受伤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伤害并保护患者的健康。
掌握运动受伤急救知识,对于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体育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体育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以体育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在体育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及其急救方法。
1. 扭伤
扭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
当你的脚或手腕突然扭转时,就会发生扭伤。
如果你感到疼痛或肿胀,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肿胀。
- 冰敷受伤部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3-4次。
- 使用弹性绷带或绷带固定受伤部位。
2. 拉伤
拉伤是肌肉或肌腱过度拉伸或撕裂的损伤。
如果你感到疼痛、僵硬或肿胀,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肿胀。
- 冰敷受伤部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3-4次。
- 使用弹性绷带或绷带固定受伤部位。
- 休息并避免运动,直到受伤部位完全恢复。
3.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是肌肉突然收缩或抽搐的疼痛。
如果你感到肌肉痉挛,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轻轻按摩受伤部位,以缓解肌肉痉挛。
- 伸展受伤部位,以缓解肌肉痉挛。
- 冰敷受伤部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3-4次。
4. 骨折
骨折是骨头断裂的损伤。
如果你感到剧烈的疼痛、肿胀或变形,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不要移动受伤部位,以免加重骨折。
- 使用绷带或其他支撑物固定受伤部位。
- 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肿胀。
- 立即就医。
在体育运动中,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如果你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就可以减轻疼痛和加速康复。
运动损伤的急救

运动损伤的急救引言概述:运动是人们保持健康和身体活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不可避免地,运动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损伤。
了解运动损伤的急救知识对于及时处理和减轻伤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运动中的意外伤害。
一、扭伤和拉伤1.1 冷敷法:立即将冰袋或冷水敷在受伤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可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
1.2 高位抬举: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入,减轻肿胀和疼痛。
1.3 休息与保护:避免使用受伤部位,给予充分休息和保护,以促进伤口愈合。
二、骨折2.1 稳定伤势:在急救过程中,尽量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避免进一步的移动和损伤。
2.2 冷敷止痛:使用冰袋或冷水敷在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3 就医就诊: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就医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进一步检查。
三、肌肉拉伤3.1 热敷法: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拉伤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3.2 轻柔按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柔按摩,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3.3 适度活动:在伤势恢复后,进行适度的活动和运动,有助于加速康复过程。
四、头部撞击4.1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受伤者的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及时就医。
4.2 保持安静:让受伤者保持安静躺下,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
4.3 冷敷头部:使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头部,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五、关节脱位5.1 不移动关节:在急救过程中,尽量避免移动脱位的关节,以免加重伤害。
5.2 冷敷止痛:使用冰袋或冷水敷在脱位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
5.3 寻求专业帮助:紧急情况下,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关节复位和治疗。
结论:在运动中发生损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冷敷、高位抬举、休息与保护等方法,可以有效应对扭伤和拉伤。
骨折、肌肉拉伤、头部撞击和关节脱位等伤情需要及时就医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运动爱好者应该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和减轻伤害。
运动损伤的急救

运动损伤的急救运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由于不当的动作、过度的运动或外力作用导致的身体组织的损伤。
及时和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减轻损伤程度、促进伤口愈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运动损伤的急救措施,帮助您在遇到运动损伤时能够正确应对。
一、扭伤和拉伤的急救1. 扭伤的急救措施扭伤是指关节在不适当的力量作用下发生扭转,造成韧带或肌肉受伤。
当发生扭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1 休息:立即停止运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1.2 冰敷:用冰袋或冷水敷在受伤部位,每次敷10-20分钟,每天3-4次,可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
1.3 固定:使用绷带或弹性绷带固定受伤部位,以减少关节活动范围,促进伤口愈合。
1.4 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1.5 疼痛缓解:可以口服非处方止痛药,但需遵医嘱使用。
2. 拉伤的急救措施拉伤是指肌肉或肌腱过度拉伸或撕裂,常见于跑步、跳跃等剧烈运动。
当发生拉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2.1 休息:停止运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2.2 冷敷:用冰袋或冷水敷在受伤部位,每次敷10-20分钟,每天3-4次,可减轻肿胀和疼痛。
2.3 固定:使用绷带或弹性绷带固定受伤部位,以减少肌肉活动范围。
2.4 疼痛缓解:可以口服非处方止痛药,但需遵医嘱使用。
二、骨折的急救骨折是指骨头的完整性被破坏,常见于剧烈运动或外力作用下。
当发生骨折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 保持安静:不要移动受伤部位,以免加重伤情。
2. 固定:使用夹板、绷带等固定受伤部位,防止骨头进一步错位。
3. 冷敷:用冰袋或冷水敷在受伤部位,每次敷10-20分钟,每天3-4次,可减轻肿胀和疼痛。
4. 避免进食:如果伴有面部或下颌骨折,应避免进食,以防止进食物进入呼吸道。
5. 就医: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三、创伤性出血的急救创伤性出血是指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出血。
运动伤害急救方法(一)

运动伤害急救方法(一)日常的运动属休闲性质,不会出现专业运动员的重大创伤。
可能造成的运动伤害有擦伤、扭伤、肌肉拉伤、挫伤等,这些小伤情况如果不严重,一般无需药物,可以先利用身边的物品如冰冻矿泉水、冰棒等简易处理。
、1、擦伤:擦伤就是皮肤的表皮擦伤,俗称的擦破了皮,各种运动都可能引起。
一般只是表皮擦伤,属于最普遍最轻微的运动伤害。
处理方法:擦伤部位较浅,只要用矿泉水把伤口清洗干净。
或涂红药水即可;伤口不深,无需再处理。
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矿泉水冲洗干净伤口后,贴止血贴就行,也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2、膝关节、踝关节损伤在常见的运动损伤中,膝关节和踝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约占运动伤害的1/4-1/5。
从临床来看,至少1/4老人骨性关节炎是由年轻时运动受伤或使用过度引起。
很多人关节受伤后,不重视关节扭伤、肿胀,以为和一般的挫伤、软组织损伤差不多。
到医院照x光片,发现没有骨折,就以为万事大吉,自己随便擦点红花油。
其实,关节的构成复杂,“零件”很多,像人体的膝关节由股、胫、髌、腓骨构成,其内、外侧副韧带,前、后十字韧带以及内、外侧半月板,再加上周围的肌肉和肌腱,共同协作方可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其中的韧带和软骨损伤,照x光片根本查不出来。
软骨修复能力差,易形成骨刺,这些韧带、软骨方面小伤口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会随着人体的活动越来越严重,乃至造成终身遗憾。
关节损伤越早诊断越好。
有些韧带和关节损伤比较轻微,通过定期理疗、休息,加上服用促进软骨生长的药物,一般两三周内是可以自行恢复的。
但是,很多人并不把关节受伤当一回事,仍然剧烈运动,以为活动活动就会好了。
韧带撕裂越来越大,最后甚至断掉,而软骨上的小伤口如果总是受到磨损,不仅不会愈合,还会越变越大,到最后只有通过手术方能解决问题。
软骨受伤目前医学上并没有很好的办法。
关节软骨不受神经支配,其营养从关节液中提取,本身是透明的,弹性很好。
但软骨受伤自身很难修复得和以前一模一样,软骨结疤的部分为纤维软骨,弹性远不如受伤前。
运动损伤的急救

运动损伤的急救标题:运动损伤的急救引言概述:运动是人们保持健康和增强体质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如扭伤、拉伤、骨折等运动损伤。
及时的急救措施对于减轻伤害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运动损伤的急救措施。
一、扭伤的急救1.1 即将住手运动:一旦发生扭伤,应即将住手运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1.2 冷敷伤处:用冷敷物如冰块或者冷水毛巾敷在受伤部位,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1.3 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部位抬高,有助于减轻血液流向受伤部位,减少肿胀。
二、拉伤的急救2.1 歇息:即将住手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2.2 冷敷伤处:用冷敷物敷在拉伤处,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2.3 适度按摩:轻轻按摩拉伤处,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三、骨折的急救3.1 稳定骨折部位:用软垫或者固定物将骨折部位固定住,避免进一步挪移。
3.2 冷敷伤处:用冷敷物敷在骨折处,减轻疼痛和肿胀。
3.3 就医就诊:尽快送伤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四、创口伤的急救4.1 清洁伤口: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轻轻清洁伤口,避免感染。
4.2 止血:用纱布等物质轻压伤口,止住出血。
4.3 覆盖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保持干燥和清洁。
五、热衰竭的急救5.1 将受伤者移到阴凉处: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5.2 补充水分:让受伤者饮用适量的水或者电解质饮料,补充体液。
5.3 降低体温:用湿毛巾或者冰块敷在额头、颈部和腋下等降低体温部位。
结论:运动损伤的急救措施对于减轻伤害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在运动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并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此外,对于较为严重的运动损伤,应及时就医就诊,以便得到更专业的治疗和康复指导。
让我们共同关注运动安全,享受健康的运动生活。
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和康复训练

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和康复训练一、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在进行各种运动时,我们时常会不小心受到运动损伤。
无论是扭伤、拉伤、骨折还是肌肉疼痛,正确及时地进行急救处理对于恢复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相应的急救处理方法。
1. 扭伤: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当发生扭伤时,首先要停止运动,并立即冷敷所受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接下来,采取适度固定和抬高患处,如使用三角巾或包扎用品将关节固定住,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就医检查以确保没有更严重的损伤。
2. 拉伤:拉伤多数出现在肌肉及其周围组织处,在急性拉伤发生时需要立刻停止活动,用冷敷方式减缓血液流入该部位并减轻疼痛和肿胀。
通过局部按摩可以增加血液循环来促进康复,但注意力度要适中。
拉伤后的一到两天内需要保护患处免受二次损伤,并在疼痛减轻后进行适度的活动,例如进行经过认证的物理治疗。
3. 骨折:如果怀疑骨折,请采取以下措施:不要移动患者,同时用绷带、木板或其它适当物品固定骨头和关节。
如果有外出的需求,可先用衬衫或毛衣等松散的布料包扎骨折部位以增加固定性和减少移动。
然后立即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处理。
4. 肌肉疼痛:对于肌肉疼痛,首先需要停止运动并休息至少24到48小时。
局部冰敷可以减轻肌肉疼痛并缩小受损区域的血管。
另外,在恢复期间使用盐水浴或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建立信心和放松大脑和肌肉是很重要的。
二、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正确而及时地进行康复训练是从运动损伤中恢复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方法。
1. 关节损伤:关节损伤后,首要目标是降低肿胀和疼痛。
通过物理治疗手段如热敷、电刺激和按摩来缓解肌肉紧张,并进行适度的活动恢复。
同时结合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来增强受损区域周围的肌肉,可有效帮助康复。
2. 肌肉拉伤:对于拉伤程度较轻的情况,可根据医生或理疗师指导进行自我康复锻炼,如渐进性牵引、腱膜松弛以及局部加压体位。
而在拉伤程度较重时,需要进行更加专业的康复训练,包括进行正确姿势下的有氧运动、柔韧性增加和重塑力量等。
运动损伤的急救

运动损伤的急救标题:运动损伤的急救引言概述: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比如扭伤、拉伤等运动损伤。
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痛苦,加快康复速度,保护运动员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运动损伤的急救。
一、扭伤的急救1.1 即将住手运动:一旦发生扭伤,即将住手运动,避免继续加重伤势。
1.2 冷敷:使用冰袋或者冷敷物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1.3 保持歇息:歇息是扭伤康复的关键,避免使用受伤部位,减轻受伤处的压力。
二、拉伤的急救2.1 静止:受伤后应即将住手运动,避免继续扭动或者拉伤。
2.2 热敷:使用热敷物有助于放松受伤部位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3 按摩:轻轻按摩受伤部位,有助于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康复。
三、骨折的急救3.1 稳定受伤部位: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受伤部位的稳定,避免挪移造成进一步损伤。
3.2 包扎:用绷带或者其他合适的材料包扎受伤部位,固定骨折处,减少挪移。
3.3 就医:骨折是严重的损伤,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四、烫伤的急救4.1 冷却受伤部位:即将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持续15-20分钟,减少热量对皮肤的伤害。
4.2 避免破裂:不要用力挤压烫伤部位,避免破裂,以免感染。
4.3 覆盖保护: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敷料覆盖烫伤部位,避免感染,减轻疼痛。
五、创伤性脑损伤的急救5.1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受伤者呼吸道通畅,保持头部稳定,避免颈部受伤。
5.2 控制出血:用干净的敷料或者纱布止血,避免过度出血。
5.3 就医:创伤性脑损伤是严重的损伤,应即将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结论:在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减轻痛苦,加快康复速度。
掌握运动损伤的急救知识,对于保护运动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希翼本文的介绍能够匡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运动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症状及体征
伤后踝关节外侧或内侧疼痛,局部肿胀,若韧带和关节囊撕裂后,关节血肿,局部出现皮下淤血。踝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受限,出现跛行,伤部有压痛感。外侧副韧带扭伤则踝关节内翻试验时疼痛加剧,压痛点多在外踝下方。外侧副韧带断裂时,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增大,关节不稳。如合并外踝骨折时,压痛在外踝或外踝上,外翻试验时外侧疼痛。最后鉴别依靠X片,再仔细检查是否有其他合并伤,以免漏诊。
举重时,腰腹肌力量不足,支持不住重物,使身体发生突然扭转引起腰部扭伤。
脊柱运动超越正常的生理范围,当技术动作发生错误或疲劳时更易发生扭伤。如跳马、背越式跳高和排球跳起扣球时过分背弓;举重上挺时过分挺腹塌腰;跳水入水时下肢向后弯曲;体操做“桥”时挤压胸腹或提腰等,都可能发生腰部棘间软组织挤压和棘突间的相互撞击,引起棘间韧带损伤和棘突症,甚至因关节突撞击椎板而导致椎板骨折。
白领中所从事电脑工作的人特别多,无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是颈椎病,年轻人越开越多。对于年轻人而言,诱发椎间盘突出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平常的坐、立、走姿势不准确;若注意日常生活和工作姿势,像军人那样保持腰椎挺拔,就很少发生。对大多数人而言,平时生活习惯一般都不注意这一点。比如年轻人白天从事电脑工作,晚上回到家躺到沙发上或靠到床头上看电视,这是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都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
(四) 预防
腰部急性扭伤常因肌肉力量不足、负重过大、注意力不集中或肌肉过于放松、动作技术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及教学训练安排不当等原因所致。因此,
1、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提高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2、 纠正技术动作上的缺点和错误;
3、 注意搬运重物时的姿势;
腰部损伤
一、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包扎肌肉、筋膜、韧带及关节扭伤,其中约有90%发生骶部和骶髂(qi?)关节。此伤多见于体操、篮球、排球、举重、投掷运动中。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发生。
(一) 病因及损伤机制
1、 重力超越了躯干一时所能承担的能力,尤其是肌肉力量不足、提取重物时姿势不准确、负荷过重时更易发生。如举重时负荷过大,或提杠铃时动作不正确不能发挥髋和膝关节协同克服重力的作用,甚至采取直腿弯腰的错误姿势,势必加大阻力臂,使重力全部落在腰上,易引起腰部肌肉筋膜撕裂、拉伤。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例如,装卸工作人员长期弯腰提举重物,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这些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伤,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2) 诱发因素
a、突然负重或闪腰:腰部负荷突然增加,尤其是快速弯腰、侧屈或旋转,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六、处理
1、伤后立即用拇指指腹压迫痛点止血,趁局部疼痛尚轻、关节两侧肌肉未出现痉挛时,立即做踝关节强迫内翻、外翻或抽屉试验,判断损伤程度,若疑韧带断裂或合并骨折的应加压包扎后送医院处理。
2、韧带轻度扭伤,应立即冷敷(冰、冷饮、自来水等),加压包扎抬高伤肢。24H后,可选用中药、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等。3—4天后在保持原固定下练习行走。
e、受寒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破裂。
(三)治疗方案
1、保守治疗
(1)氧立方平衡疗法:氧立方平衡疗法是当代免疫学、药学前沿理论与中医阴阳理论完美结合的最新研究成果,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疗法的最优方案。氧立方平衡疗法遵循辩证施治、系统平衡的基本原则,借助高纯度医用臭氧极强的氧化能力和抗菌、消炎、镇痛功效,开创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时代。
(2)经皮穿刺注射髓核消融术:臭氧(O3)在常温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并能杀菌、抗病毒、镇痛。“经皮穿刺注射椎间盘髓核消融术”由于其安全性、准确性和便于推广的特性被誉为“骨科界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大突破和治疗革.命”。
2、手术治疗
(1)“小开窗”髓核摘除术: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外科发展的趋势,而脊椎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术在微创骨科团队也已开展十余年。称之为“小开窗”,原因有两点:一是术后的创口仅在2-3cm,只需缝合两针,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二是通过椎板“开窗”摘除髓核,而不是将椎板整块切除,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腰椎的稳定性,同时硬膜粘连的机会也较小。
三、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踝关节扭伤占踝关节和足部损伤的1/3以上,在整个运动损伤中约占8%,居关节韧带损伤的首位。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较少见,常见的是外侧副韧带尤其是距腓前韧带损伤。此伤多见于球类、田径、体操和武术运动中。
四、病因及损伤机制
运动时由于场地不平、身体疲劳、落地时失去平衡等,致使踝关节发生内翻或外翻,使外侧或内侧副韧带受到过度牵扯,部分断裂或完全撕裂。
4、捏住拇趾 足外翻抗阻力试验
检查者捏住患肢拇趾,嘱患者踝关节跖屈做足的外翻,若第五跖骨基底部疼痛则为阳性,提示第五跖骨基管骨折。
5、捏小腿三头肌试验
患者俯卧,两足置床沿外。检查者用手捏患肢小腿三头肌腹,正常者捏肌肉时踝关节立即跖屈,若踝关节无跖屈活动则为阳性,提示跟腱完全断裂。
(二) 症状及体征
1、 症状
轻者,受伤时常无疼痛感,运动结束后或次日晨间起床时才感到疼痛。
重者,伤后立即感到疼痛。有的在受伤瞬间感到像“断了腰”似的或听到响声,疼痛也较剧烈,腰部运动受限。
2、 体征
腰肌拉伤时,局部有肿胀,前屈和向健侧屈时疼痛,抗阻伸腰疼痛;
(2)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尤其是在上述退变产生后,修复能力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椎间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而后纵韧带在腰5、骶1平面时,宽度显著减少,对纤维环的加强作用明显减弱。
2、 外在因素
(1) 外力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指因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腰骶神经、脊髓等而产生的症候群。以腰痛伴下肢发射性酸、麻、痛为常见症状,也可表现为单纯的腰痛或下肢症状。
(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为什么日趋年轻化?
目前为止,腰椎间盘突出的多发人群有两大类:一大类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人,还有另一个多发群体就是年轻群体。
(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不外乎内在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发部位是第4腰椎和第5腰椎,这是由于腰部的生理结构所造成的。
(1)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经常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屈伸、后伸等活动,更易造成椎间盘较大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由于腰椎间盘突入椎管后造成椎管进一步狭窄。因此,从广义上说,腰突症是椎管狭窄的病因之一。反之,发育性狭小的椎管又可以促成、加重腰突症的发生。
棘间韧带损伤导致脊柱屈伸活动时都痛,尤以后伸时更痛,但侧屈与旋转时疼痛不明显;
椎板骨折时脊柱过伸痛,并在挺腹顶腰时疼痛加剧;
小关节扭伤时,由于关节肿胀而使脊柱向各方向运动时都疼痛,伸腰时更痛;
骶髂关节扭伤时,患肢不敢承受重力,坐位时患侧臀部不敢持重,立位时不能弯腰,而坐位弯腰时疼痛较轻;
2、强迫外翻试验
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小腿下部固定,另一手握患足外侧将踝关节外翻,若出现踝关节内侧疼痛,无关节不稳,提示内侧三角韧带扭伤;若伴有关节不稳,出现异常外翻活动,提示三角韧带断裂。
3、踝关节抽屉试验
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小腿下部,另一手握足跟,使距骨向前或向后错动。两踝对比,若患侧活动范围较大为阳性,提示踝关节外侧韧带或内侧韧带全断裂。
伤后一般有明显的压痛感。
(三) 处理
1、 卧板床休息,腰后垫一小枕头,使肌肉、韧带处于松弛状态。
2、 针灸、封闭、贴药膏和按摩(对骶髂关节及小关节扭伤,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按摩时,患者俯卧,不用枕头,两上肢放于体侧。先在腰部作轻推、揉、理筋、镇定、叩打,待肌肉放松后,可施行腰部侧扳法。最后嘱伤员自行轻轻活动腰部。
脊椎运动时,躯干肌肉的协调收缩和紧张,保护着韧带和椎间小关节。肌肉的这种收缩和紧张,必须在脊柱运动开始之前做好准备。如缺乏这种必要的准备,肌肉过于放松,在转身、弯腰、腾空时,肌肉发生不协调的收缩或腰部受到力作用而发生突然的不协调运动,即可引起腰扭伤。甚至在无精神准备的情况下,某些日常小动作如弯腰拾物、扫地、打喷嚏等,都会引起“闪腰”。
4、 在运动和劳动时要集中注意力,对将要进行的运动和承担的负荷要做好思想准备;
5、 要注意提高腰腹肌力量的训练,增加肌肉韧带的伸展性;
6、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在疲劳情况下练习腰部的高难度动作,不做力所不能及的负重或勉强做“桥”等动作。
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
b、腰部损伤:在暴力较强、未引起骨折脱位时,有可能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此外,进行腰穿检查或腰麻后也有可能发生椎间盘突出;
c、姿势不当:起床、起立等日常生活和某些工作中,若腰部处于屈曲位时,突然给予一个外加的旋转动作,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d、腹压增高:腹压与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
据统计,在常见病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仅次于感冒。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引起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不可抗拒地受到“腰突”困扰,而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腰突”发病率在青少年人群中也开始激增,他们大部分都是需要长期保持坐姿的年轻白领、学生等人群,“腰突”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
(一的解剖结构
踝关节有胫骨、腓骨的远端与距骨构成,胫腓骨远端有坚韧的韧带相连。踝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较紧,有侧副韧带加固,内侧副韧带比外侧韧带坚韧,则足的内翻活动范围比外翻大。
二、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
1、强迫内翻试验
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小腿下部固定,另一手握患足外侧将踝关节内翻,若外侧疼痛,踝关节无异常活动,提示踝关节外侧侧韧带扭伤。若两侧对比,距上关节外侧“开口”增大,出现异常内翻活动,则提示距腓前韧带或跟腓韧带同时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