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电影《起跑线》看家庭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印度电影《起跑线》看家庭教育

作者:刘刚

作为一个新晋奶爸,也加上职业的关系,最近开始关注很多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加上给学员开设的有家庭教育这门课,就开始关注了很多材料,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家庭教育是一个怎么做都做不好的事情。

偶然的时间看到了这部《起跑线》想着和虎妈猫爸熊孩子的电视剧没什么特别的,带着无所谓的心情,看完了整部影片,还觉得还是很有触动的,也在课堂上和学员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并进行课堂探讨。

从《摔跤吧,爸爸》到《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神秘巨星》再到《起跑线》这几部印度电影,看不到以往印度电影全都是歌舞片的痕迹。那种一言不合就跳舞,话不投机就唱歌的奇葩剧情基本上看不到了,难得的是关注女性,关注教育。剧情一开始,还是像老套的印度爱情电影一样,然后我忍不住有种想要关掉的冲动,我不是看的是一个家庭教育类的影片吗?怎么是爱情片的调调?忍着看了几分钟,画风突变,变成了家庭教育的剧情,那对小情侣变成了已婚的叔叔阿姨,爱老婆的丈夫爱女儿的妈妈,然后围绕女儿能进入五大名校中的一所,展开“战斗”的故事~呵呵,原来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五大名校,我的小伙伴们还以为只有我们在的城市才有“五大名校”这种词语。

你以为印度就没有学区房了?不仅学区房、名校、课外辅导班的竞争压力都是一样的。见过熬夜排队安排孩子上学的,在那飘满咖喱味的国度里,也是一样的。

如果说一部电影看下来最能让我记住的台词有什么,有四句话让我在脑海中一直循环播放着。第一句:少就是多。第二句:分享就是关爱。第三句:你怎么和孩子解释贫穷这个问题。第四句:在穷人的世界里,没有资格大喜大悲。

少就是多

影片从一开始孩子要去街心公园玩时孩子妈妈对孩子的“全副武装”防蚊水、防晒霜、安全帽、轻薄羽绒衣就能看出,这妈妈对孩子有多深沉的爱了。你想想,印度啊,能有多冷,都要出动羽绒衣,而且是在周围人都穿着沙丽的情况下。孩子对妈妈说,这个防晒太油了、穿上这些我都动不了了!

佣人说:您把孩子穿的都快成宇航员能上月球了,这样她怎么玩耍?这个妈妈依然我行我素,无视她们的声音。这孩子妈妈多爱孩子啊,可是爱的固执,本身就是种病。

为了孩子能进入五大名校上学,他们把房子买到名校旁边、搬入高级社区、进高级培训班,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高级培训班的教导下背了很多套路模板,为了应对名校的面试,什么“少就是多”,“分享就是关爱”之类的,结果呢,然并卵。没有能够起到作用,为了拿到名校的入学资格不惜造假-办一份文件证明自己是穷人,造假文件没能顺利搞定孩子上学的事情,不惜一假到底,干脆带着孩子搬去贫民窟扮演穷人来应付检查。也正因为在贫民窟装穷人应付检查的日子,让他们有机会和穷人家的孩子一起生活,才能感受到贫穷家庭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也才能看到贫穷家庭中教育孩子的难能可贵的地方。虽然是电影,有很多加工的成分在,但是却真实地反映了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好”,不惜撒谎骗人,甚至带着孩子一起骗人,这样的事实。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当孩子摔倒了,妈妈准备去扶孩子,被那个贫穷家庭的妈妈拦了下来,当看到女儿被别的孩子伸手拉起来并没有哭泣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孩子在变得独立和长大,也贯穿了影片的主题之一,关爱孩子,有的时候少就是多。

分享就是关爱

这句话也是贯穿影片的主题之一,分享就是关爱,这句话原本是应付名校面试的套路模板,到住到贫民窟里真切的感受,当他们和那个穷人家的孩子都通过了入学考察,需要缴纳一笔费用的时候,作为穷朋友他们第一个反应的就是这家才搬来的“破产穷人”比他们这家穷三代还要穷,该怎么面对这笔对他们而言相对昂贵的费用,要知道他们可是穷三代,比这家“新破产穷人”可有太多当穷人的经验了。

为了能让这个小女孩也顺利入学,他不惜为了这家人通过“碰瓷”的方式,讹诈得到一笔钱,让孩子有钱交……所以说,贫穷这件事,大善也大恶,因为贫穷,懂得别人的苦,看到别人的苦时能够感同身受,愿意分享自己仅有的微薄食物、财富等等给那些觉得比他们还穷的人;在这家人通过审查决定搬回去的时候,还分享了自己两天的配额(例如白糖、食物)给他们,因为太懂得饿肚子的滋味是什么了……也因为贫穷,让人有时候不得不放下尊严、变得残忍、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去得到些什么来维持生计……

当然,影片中对于贫穷这件事的刻画还是真实的,还原了那个咖喱和印度香的国度里看不见的那些角落。也有了当穷人家的孩子没能被学校录取时,孩子爸爸那句真实到残忍的话:在穷人的世界里,没有资格大喜大悲。

与其说这是一部讲述孩子各种起跑线的故事,倒不如说是一部讲述贫穷和家庭教育的故事,在贫富分化差别极大的印度,私立学校所谓的精英教育,确实让阶层固化。难以打破,很多人说现在国内也这样,国内还真不一样,国外的一流大学是民办的,好吗?这个国外当然包括印度,这个加入英联邦教育体系的第三世界国家。

国内那些一流的大学清华、北大、复旦南开等等一系列请问有哪个是民办的?通过上那些升学率高的民办学校,目的是为了进入国家一流的公办大学,说起来是不是都拗口。所以重要的从来不是在哪里学,重要的是学到了什么?

与其花大价钱上民办学校,学费贵到比大学的一年学费还贵,还不如把这笔钱省下来,每周多带孩子在大学校园里体验体验,感受感受;或者假期带孩子去一所知名的大学参观参观,远比某些奇葩教师在教室里恐吓孩子如果考不上某某大学人生就完蛋了,好太多了。省下的钱,光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都说不定都能走遍半个中国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