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化资源 丰富学习经验
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
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建设宜居的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是指城市中充满绿色、自然与文化元素的城市。
为了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是关键。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瑰宝,是世界记住城市的根本。
首先,要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记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历史文化资源可以给人们带来深远的情感共鸣,激励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自豪感。
通过保护、传承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增加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规划。
首先,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了解资源的类型、数量、价值和状况。
然后,结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居民的需求,确定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目标和方向。
最后,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步骤、时间和负责人。
第三,要注重文化教育与宣传。
通过文化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和重视。
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历史文化讲座、展览、音乐会等,吸引公众关注,并提高公众的文化修养。
同时,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魅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第四,要加强保护和修复工作。
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资源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和机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要加强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五,要注重利用与创新。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需要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可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收入。
可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街区,提供休闲娱乐和购物服务。
可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创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乡土文化资源不仅是一个地方的文化遗产,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构建高效的思政课堂,就需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教学手段的一部分。
乡土文化资源是指在某一地区的乡村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这些文化现象既包括了物质方面的文化遗产,如建筑、艺术品等,也包括了非物质方面的文化遗产,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这些乡土文化资源是传承和延续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是了解一个地方历史、风俗和人文特色的窗口。
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丰富课堂内容。
乡村文化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
在教授革命历史的时候,可以介绍当地革命斗争的历史和英雄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
乡土文化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乡村是我们的家园,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资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通过学习乡土文化资源,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是乡村文化传承的一份子,从而培养起对家乡和社会的责任感。
在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当地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
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乡土文化资源包含了各种形式的文化表达,如语言、音乐、舞蹈等。
通过学习乡土文化资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在教授文学艺术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当地的民间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挖掘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对构建高效的思政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将乡土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文化资源是指一个社会所拥有的、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包括历史、民俗、文物、名人、景观等。
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建设,增加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讨论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一、挖掘文化资源的方式1、调研调研是挖掘文化资源的第一步。
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收集各地的文化资源,挖掘和整理出文化资源的内涵、体现和特点。
科学、系统、深入的调查,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整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挖掘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文化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类,是一个地区的精髓所在。
历史文化的挖掘需要从地貌、地形、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筑等多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历史事件、历史文化人物和历史建筑等。
3、收集口碑文化口碑文化是指当地习惯性、口头传说的文化现象。
通过收集、记录和整理口碑文化,可以挖掘出所在地区古老的传统、风俗、习惯等。
这些资源不仅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具备较高的观赏性和文化魅力。
二、利用文化资源的方式1、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以文化资源为主要推动力。
这种旅游形式可以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美化旅游区域的形象。
2、文化产品开发文化产品是以文化资源为原材料,经加工、创新或再利用后,开发出来的具有文化形象的商品。
具有创新性的文化产品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指各个地区之间通过文化的形式进行交流,实现彼此文化价值的传递和融合。
这种文化交流形式可以加深各地区的交流,增强彼此间的文化认同感。
三、文化资源的作用1、促进经济发展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口碑文化、名人文化等资源,可以形成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吸引大量的旅游消费者,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推动文化建设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推动文化建设。
通过挖掘和整理文化资源,可以让人民更好的了解和传承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建设事业发展。
3、增加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增加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如何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如何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教学内容?2023年,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历史教学内容的丰富已经成为我们教育界的一个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并使历史教育更有实际意义。
一、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是丰富历史教学内容的前提。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更加注重历史文化的多元性历史文化是一个特殊的文化领域,它与其他文化领域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文化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因此,在历史文化的挖掘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多元性,并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历史文化。
例如,可以从艺术、文学、哲学、宗教等多个角度入手,来探究历史文化的不同面向。
2、注重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是一种和历史紧密相连的文化,因此,在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时需要更加注重深度挖掘。
这包括对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和分析。
例如,可以在文献资料中查找历史时期的具体事件、人物、制度等,同时还可以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演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
3、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资源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数字图书馆、在线数据库等渠道来获取大量历史文化信息,从而更好地研究历史文化。
例如,可以从在线博物馆中获取大量历史文化藏品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或者从数字图书馆中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从而更加深入地研究历史文化的内涵。
二、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注重历史教学的多样性历史教学的多样性是丰富历史教学内容的前提。
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历史知识。
例如,可以通过演讲、问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呈现历史教育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的措施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的措施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不仅代表着历史和传统,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潜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措施,以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
首先,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就需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不受破坏,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这些文化遗产的魅力。
此外,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让这些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就需要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
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和开发。
比如,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展览、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文化资源的魅力;可以通过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让文化资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可以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让更多的人通过旅游的方式来感受和体验文化资源的魅力。
通过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潜力,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就需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文化创意人才是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潜力的重要力量,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和智慧,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让更多的人具备对文化资源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文化创意教育机构,为有志于从事文化创意工作的人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教育;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文化创意奖项和项目,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文化创意工作中来。
通过加强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潜力,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教育内容
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教育内容一、挖掘本土故事,培养幼儿爱国情怀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文学形式,通过故事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历史、风俗和文化。
我们可以从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经典名著等方面挖掘本土故事,让幼儿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例如,讲述岳飞抗金、诸葛亮草船借箭等故事,让幼儿了解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融入本土艺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本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本土绘画、剪纸、泥塑等形式,让幼儿亲自动手创作,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同时,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本土的艺术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让他们在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三、开展本土游戏,锻炼幼儿实践能力本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本土游戏,如抓泥巴、踩高跷、踢毽子等。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团结协作、勇敢自信的品质。
四、传承本土习俗,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本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传承本土习俗,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我们可以在节日期间组织幼儿参加剪纸、贴对联、包粽子等传统活动,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本土习俗,培养热爱生活、珍惜传统文化的品质。
五、创设本土环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本土环境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空间,通过创设富有本土特色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我们可以在教室墙壁上挂满本土风光照片,让幼儿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还可以在教室角落设置一个“本土文化展示区”,展示本土特色物品,如土陶、布艺等,让幼儿在观察中培养探究精神。
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教育内容,是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审美情趣、实践能力、良好习惯的幼儿而努力!在挖掘本土故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如何更好地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学习和教育
如何更好地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学习和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文化资源如同一扇窗户,向我们展示优秀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更好地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学习和教育。
一、意识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文化资源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和美术等方面。
文化资源对于学习和教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这些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创新成果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培养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二、彻底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老师们通常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样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我们要改变类似的教学方法,将文化资源纳入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文化的本质,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在实际的学习中获得知识。
三、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文化资源的使用在学习和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文化资源来进行多种形式的使用。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课堂讲解或是举办文化艺术比赛,或者是在实践活动中加入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熟悉度。
四、加强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宣传如果我们希望更好地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学习和教育,首先要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宣传。
学校可以出版文化杂志,组织文化教育活动,或是与政府合作,举办文化展览,庆祝各个传统节日,将文化教育实践地推行。
五、增加家长对于文化资源的认识和重视最后,家长们也应该更加重视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教育。
他们可以带着孩子们进行文化活动或是浏览一些文艺作品,这不仅有益于孩子们的思想和品位,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总之,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学习和教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现代华章。
这种方法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加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助于他们的思想和品德的扬起。
如果我们更加认识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改变教学方法,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文化资源的使用,并加强宣传和家长的认识,相信使用文化资源进行学习和教育必将产生巨大的效果。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途径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途径语文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途径,希望能够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一、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农村小学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可以通过挖掘这些地域文化资源来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地的传统风俗、民间故事、地方方言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取当地的地方文学作品,如民间故事、民歌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当地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素养。
二、利用生活资源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使之成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家乡的美景、美食,或者让学生绘制家乡的风土人情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既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同时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
学校也可以将学生的作文、绘画等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学校的地方特色教学资源,为学校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挖掘自然资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可以从自然资源中挖掘教学资源。
可以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进行写生活动,了解并观察田间地头的风物人情,从而丰富学生的阅历和情感。
还可以利用校园周边的自然环境,开展鸟类观察、昆虫观察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之情。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自然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和阅读体验。
四、利用数字技术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资源成为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学校还可以引入一些优质的语文教育软件和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多样的语文学习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充分挖掘本土艺术资源丰富“校本活动
充分挖掘本土艺术资源丰富“校本活动随着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开展的逐渐深入,我们在活动中发现中学生对民间艺术有着浓厚兴趣,对本地的民间文化艺术更有一种深入了解的迫切感,这样就让我们把下一步的活动计划指向了本土民间艺术。
一、民间艺术是“校本课程”的宝贵资源我们的家乡,海安,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繁育了丰富多彩的特色的文化艺术。
如八骏马、莲花落、抖空竹、荡湖船、大头娃、刻纸、发绣、丝毯、勾针衣、竹编、扎艺、砖雕等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它们都是我们海安的代表性艺术,很值得我们去了解、学习和传承。
积极挖掘本地民间艺术,丰富学生民间艺术学习内容,这对促进中学生民间艺术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充分挖掘选择适宜中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海安民间艺术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在挖掘有价值的民间艺术教育材料方面,我们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为立足点和归宿制定了课程总目标:(1)萌发对海安民间艺术的热爱,充分体验、感受民间艺术的美,并且传承这种美;(2)实际感受海安民间艺术中的风格、精髓,了解和认识海安民间艺术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3)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探索实践能力的提高,激发创新意识。
三、寓民间艺术教育于学生课余活动之中在实践中,我们以中学生发展为中心,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依据教育目标,精心创设内容,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本土艺术环境的创设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包括日常生活、情感经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与当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因素,以民间美术、民间音乐为切入口,把艺术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当中来。
艺术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设计创造民间艺术教育环境:色彩斑斓的大型民间文学壁画,充满民间乡村气息的龙舞表演、海安花鼓小调的传唱、扎染艺术的展览等,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本土文化的靓影。
2、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走入课堂长期以来,由于民俗性、地域性、审美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还没有融入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许多艺术技巧也没有形成文字记录,仅仅靠口传身教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发展到今天。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挖掘
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一、引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此,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挖掘传统文化的方法1.深入分析教材,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古典诗词、古代典籍等。
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2.注重文化传承,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文化传承,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内涵及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3.注重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实践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开展课外拓展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挖掘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1.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情感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拓展教学资源,如利用网络资源、地方文化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挖掘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分析教师在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教学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挖掘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端午节中的屈原传说、中秋节中的团圆寓意等,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习惯等,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开发小学思想品德校本课程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小学思想品德校本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之一。
如何更好地开发小学思想品德校本课程,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极具丰富价值的资源。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
而要更好地开发这些资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小学思想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充分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实地参观和学习中感受和领略地方的历史文化魅力。
2.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小学思想品德校本课程中,可以结合历史文化,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比如课外拓展活动、历史文化展览、文化艺术表演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比如通过参观古迹、识别历史名人、了解历史事件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借助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3.鼓励学生参与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在小学思想品德校本课程中,可以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传承意识。
二、开发小学思想品德校本课程为了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我们需要对小学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1.建立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小学思想品德校本课程应该建立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打造符合本地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了解历史文化,更能够在实践中增强品德修养。
2.注重课程实践性和趣味性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更好地开发小学思想品德校本课程,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需要具备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能够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1. 引言1.1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引言: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历史传承。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土文化逐渐被忽视和淡化,而思想政治课又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何将乡土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融入到思政课程中,构建一个高效而又有温度的课堂,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真实的、生动的案例和故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理论。
只有让学生从心底认可和接受这些理论,才能真正做到思政课的落地和实践。
构建高效的思政课堂,需要教师们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教学经验,将乡土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程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和贴近学生的生活。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实现教育目标的更好传达和实践。
2. 正文2.1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乡土文化资源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丰富的资源。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乡土文化是每个地方独有的宝贵财富,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使人们更加了解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乡土文化资源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文化素养的重要依托。
在思政课堂中,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乡土文化资源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可以推动地方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乡土文化资源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可以激发乡村的发展活力,促进乡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乡土文化是指每个乡村所特有的传统文化,它包括了乡土风俗、乡土风情、乡土俗谚、乡土传说等等,是乡村的魂和灵。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如何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进行一些探讨。
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
乡土文化资源是指存在于农村的丰富传统文化元素。
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研究、采访等方式,搜集乡村的历史、民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资料,包括由老一辈传下来的民歌、民谣、传说等,这些都是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田野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为构建高效思政课堂奠定基础。
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来构建思政课堂。
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它需要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构建思政课堂时,可以将乡土文化资源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乡土文化的学习,对于传统文化和乡村的价值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以乡村的民歌、传说等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了解和学习,掌握古代文化的精髓,领会乡土文化的价值。
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来促进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
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民间艺术团体进行交流演出,或者举办乡村文化节,让学生亲身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之心。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乡土文化是每个乡村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载体,如课堂讲解、书籍阅读、艺术展示等,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和增强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只有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学生才能在思政课堂上更好地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堂的教学水平。
作为思政课的主要教师,他们必须要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来构建思政课堂。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而在农村地区,地方文化资源往往是最为丰富和独特的,也是孩子们接触的第一手资源。
作为农村小学生,他们的作文水平直接关系到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历史、人文、风俗、习惯、传统、艺术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而在农村地区,地方文化资源往往是非常丰富的,包括民歌、传统手工艺、民间故事、地方风情等等。
这些文化资源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不仅有助于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更能够激发孩子们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兴趣。
在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访老人、参观博物馆、听取父老乡亲的经历和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通过了解家乡的历史、传统和风俗,孩子们可以在情感上更紧密地与家乡相连,这对于提高作文水平和写作素材的丰富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反映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情感丰富度。
在农村地区,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指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他们更加流畅、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名著名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从多样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思维广度,提高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也可以通过生活案例、地方文化资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生活,从而形成深厚的写作素材。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丰富度。
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往往生长在自然环境中,他们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乡愁深情,让情感融入到作文中,从而使作文更加生动、真实、感人,也更具有地方文化的特色。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乡土资源是指各地区所特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其中包括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理环境、自然景观等。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地方意识和归属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那么,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一、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丰富的教学素材。
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文化专家或者长辈来学校为学生讲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古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进行实地教学当地的自然资源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操作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森林、湖泊、田野等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植物、动物的观察和研究,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田野中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和技术;在湖泊中进行水质测试和水生生物观察,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通过实地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三、开展乡村游学活动乡村游学是一种特色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田野,走进鲜活的乡村生活中,真正感受和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乡村进行游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乡村建设、村庄文化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民生活、传统手工艺等,帮助学生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乡村游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乡村资源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乡村发展的热情和兴趣。
历史教研员工作总结:挖掘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教研员工作总结: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教研员工作总结:挖掘历史文化价值作为历史教研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既要加强自身教育和研究能力,也要深入到各个历史文化遗址去探寻、去挖掘、去传承历史文化价值,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
1.探寻历史文化遗迹,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历史遗迹是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历史智慧与文化记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和见证物。
作为历史教研员,必须要深入到历史遗迹中去,探寻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创新出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
在调研南京明孝陵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个古代帝陵的雄伟壮观,同时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在教学中,我便常常引用明孝陵的文化背景,通过让学生参观它的实物、品尝它的美食以及了解它的历史背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深入的探究和研讨,我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是相对有效的,学生们学习历史、传统文化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2.挖掘历史文化价值,丰富教材内容历史文化价值是丰富的资源,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可以用于课堂教学的素材,而作为历史教研员,我自身也要按部就班地在教材进行内容的更新扩充,以求让历史文化的传统知识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得以更加有效的执行。
例如,近年来,在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将《岳阳楼记》、《黄页》以及《钱塘江潮》等古典名著加入到了教材中。
不仅如此,我们也为学生们准备了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如“月牙胡同”、“子规山”等,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文化特征。
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们可以更加有效地理解与学习历史文化。
3.开展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交流借助名师网等平台,历史教研员之间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同时,历史教研员们也通过各种方式去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日益促进了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
比如,我们学校近期与河北教育局合作,通过共同组织各类历史考察活动,促进南、北两个地区历史文化的交流,不仅丰富了我们学校的历史教育内容,也为河北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文化考察的机会。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促进学生德育发展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逐渐被忽视。
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我们应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比如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追求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争做有道德情操的人。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们可以从中汲取到道德的力量,认识到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修养,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传统节日等方方面面。
学生们通过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会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有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种自信感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可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有力地抵制外来文化的冲击。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如古代诗词的优美、书法的墨香等,都是学生们培养自己审美情趣的良好素材。
通过欣赏和学习传统文化,学生们可以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和鉴赏力。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宝库,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生们通过研究和探索传统文化,可以从中获得灵感,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学生们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美术作品或舞蹈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学生们可以培养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美感和审美情趣,以及激发创新能力。
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去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学校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
学校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校文化资源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教学资源、教育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文化资源对于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回答,探讨学校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一、学校历史的挖掘与利用学校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通过对学校历史的挖掘与利用,激发师生们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如校庆、校史展览等,让师生们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增强学校凝聚力。
二、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通过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教学经验,组织教师交流活动,促进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科研活动,挖掘并整合科研成果,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前沿性。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学校传统文化资源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重要依托。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修养。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相关课程,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四、学校设施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学校的设施资源是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积极开放设施资源,与社区、企事业单位合作,共享设施资源,拓宽学校资源的利用范围。
五、学校园区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学校园区资源包括校园环境、绿化景观、运动场地等。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户外教学、生态环保活动等,充分利用园区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实践场所。
此外,学校还可以合理规划和建设园区资源,打造美丽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学校与社区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学校与社区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挖掘和利用学校与社区的资源,可以促进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
如何让思政课堂更加有吸引力和实效性,成为摆在高校教师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能够为思政课堂提供更丰富的教材资源。
乡土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地域特色的人文历史、文化传统、山水人情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挖掘和研究乡土文化资源,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真实的案例和事例,使教学更加接地气、贴近生活。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关注乡土发展问题,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有利于构建互动式、参与式的思政课堂。
乡土文化是当地人民的精神寄托和集体记忆,学生对乡土文化更加熟悉和亲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征集学生的家乡故事、家乡话题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课堂中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结合乡土文化资源做一些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可以提高思政课堂的可感性和情感参与度。
乡土文化既丰富又深厚,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通过讲述和传承这些乡土文化,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曲、展示乡土艺术品等方式,将抽象的思政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感性体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政课堂的温度和力量。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也是培养学生国情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乡土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特征。
通过深入了解乡土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国家意识。
乡土文化也传递了一种珍爱和保护家园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的热情和责任心。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高效思政课堂,是提高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本土资源,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是学科学习的关键和基础。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本土资源的充分利用。
本土资源是指与学科相关的地域文化、历史、人文环境等资源,通过对本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充分挖掘本土地域文化资源,拓展学科教学的视野。
地域文化资源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当地的民间故事、民歌、方言等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事件、古迹、文物等资源,让学生了解和感悟当地的历史文化,增强历史素养。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气候特点等资源,帮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通过充分挖掘本土地域文化资源,可以丰富学科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当加强对本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注重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章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文化资源丰富学习经验《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提出:“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虞永平教授也曾指出:“幼兒园课程具有传递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功能。
”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深入实践,幼教工作者的教育资源观不断更新,教育正不断跨越幼儿园的围墙,让大自然、大社会成为活教材。
教师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与幼儿的认知、技能、情感进行整合,师生带着好奇与期待,开启“寻味老南京”的活动之旅。
一、寻找资源挖掘经验我园地处南京市中心,邻近夫子庙文化区,周围有江宁织造府、六朝博物馆、梅园新村、郑和公园等可利用的资源。
可孩子们对老南京有一定的了解吗?出发前,教师对孩子们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游览过明城墙吗?你知道南京云锦吗?你知道老南京的历史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去过玄武门。
”“我去过梅花山。
”“我知道城墙是古代人用来保护家园的……”真棒!关于老南京,孩子们已具备初浅的经验。
他们从家里带来了关于南京名胜古迹的图册和照片,从收集的图片上一边找,一边画,一边说,从中华门到中山门,从夫子庙到老门东,从六朝博物馆到江宁织造府……关于老南京的记忆,在画面中、在讲解中、在亲子游活动中复苏,成为孩子们日常谈论的话题。
二、激发兴趣活用资源活动区里,孩子们开始搭城楼、架城门,铺砌宽宽的台阶,发现了古代建筑四面围合、左右对称的布局,他们对探秘老南京的期待越来越迫切了。
教师遵循孩子已有的认知经验,灵活采用组织方式,孩子们拿上“调查表”,带着心中的疑问和期待,与教师、家长一同探寻老南京的秘密。
小班幼儿寻觅“南京美食”1.寻找南京小吃。
在教师的带领下,小班孩子们走在老门东的长街上,感受老城南繁华热闹的味道。
老门东是一条老字号聚集的街巷,街两边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字号建筑深深地吸引住孩子们的目光,在此起彼伏招揽顾客的南京话中穿行,孩子们忍不住也学起这带有地方特色的吆喝声。
逛一逛,尝一尝,“韩复兴”“状元楼”“永和园”……让孩子们赞不绝口。
2.品尝美味小吃。
南京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小吃文化更是美名远扬。
别看小班孩子小,点评起南京小吃来也像模像样。
有的孩子说:“我觉得臭豆腐看着黑黑的,闻着臭臭的,吃到嘴里却很香。
”有的孩子说:“五色小糕颜色漂亮,拿在手上黏黏的,味道好甜。
”有的孩子说:“鸭油烧饼有好多种馅,我最喜欢芝麻味道,香香甜甜。
”还有的孩子说:“我觉得糖藕看上去像木头的颜色,里面像一个个小山洞,软软甜甜的。
”孩子们争相描述家乡的小吃,言语中充满了喜爱之情。
3.自制“南京小吃”。
孩子们走进南京大排档的“大牌学堂”,近距离观察南京小吃。
在认识食材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用嘴巴尝,辨别出黄酒和桂花酱。
从孩子们的反应和表情可以看出他们的感官是灵敏的,对两种不同食材能较快地辨别。
看完“桂花拉糕”的制作过程,孩子们跃跃欲试,在面点师的语言提示下,顺利地完成了“桂花拉糕”的制作。
体验式学习过程让小班孩子获得满足。
ysll9gL7m8EUVTEXajHCEQ==走进大牌学堂中班幼儿探秘“古代服饰”1.探秘“古代服饰”。
走进江宁织造府,中班孩子们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展开想象:为什么古代人的衣服都这么大?旗袍却很瘦?衣服袖子里可以装东西吗?有些衣服上没有扣子是怎么穿的?参观江宁织造府在参观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了解到衣服的不同特征:衣领有圆领和立领;衣襟有对襟、斜襟、无襟;合衣方式有系扣、系带;衣形有长、有短、有胖、有瘦,有的直筒,有的宽摆;衣袖有宽有窄,有平口袖也有马蹄袖。
通过对衣服造型的观察,孩子们发展出了分类比较的能力,最后用绘画的方式来描绘对于衣服不同部分不同样式的喜爱,即自由组合设计衣服。
经历这个过程,他们的观察、感知变得更加细腻,表征水平有了新的提升,设计出的衣服更加丰富多彩。
设计古代服饰2.好玩的染布。
参观完江宁织造府,孩子们对染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动手尝试染布。
有的孩子说:“我喜欢这个螺旋形的,扎起来就像一个田字格,我认得田字格里的字。
”有的孩子说:“这个螺旋形的布像四瓣小花,我要给每一瓣都涂上不同的颜色。
”还有的孩子说:“我在小班时就学过折扇子,老师你看,是这样正着折一下,再反过来折一下,折成厚厚的长条。
”扎染过程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拿出浸染过的染布,细致又耐心,仿佛在完成一件非常重要的艺术品。
扎染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围在露台那里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争着给同伴介绍:“你看那个是我染的!”“我染的那个花纹像龙卷风一样!”“我染的像斑马条纹一样”……孩子们内心里关于美的种子,正悄悄地发芽。
3.古代服饰“做”与“秀”。
为了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机会把对古代服饰的各种理解和经验运用起来,教师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具有特色的古代服饰。
孩子们独立设计服装稿,运用上古代服饰特有的图案标志,有的孩子剪“祥云”,贴在披肩上;有的孩子在衣服前襟上画了一条龙;有的孩子在宽宽的腰带中间设计了二方连续图案;还有的孩子在胸前设计了官补子。
设计图稿完成后,孩子们在家翻箱倒柜找材料,指导家长剪、画、贴、缝,十八般手艺都用上了。
家长们纷纷表示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如此有想法,并乐于去实践,简直就是个“小大人”。
夜幕降临,南京云锦博物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隆重开场,联勤幼儿园的孩子们身穿自己设计制作的古代传统服饰在充满古风的音乐声中,迈着稳稳的步伐,摆出优雅的造型。
素净的汉服、优雅的旗袍、华贵的唐装、大气的长衫,无论是走秀时的姿态,还是摆造型时的一颦一笑,都展现了古代服饰的美和传统文化的韵味。
大班幼儿走近“南京城门”南京城门素有“里十三,外十八”之称,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古城墙。
这些城门中首屈一指的当属中华门瓮城。
踏进中华门,孩子们被高高的门楼和长长的马道所吸引,宽厚的主城门上悬挂着一串串红灯笼,显得古色古香。
在讲解员叔叔的带领下,孩子们一处一处细细观赏,听中华门的传说故事,实地了解关于千斤闸、藏兵洞的介绍,还欣赏了各类兵器展。
1.城门与城墙。
探秘过程中,孩子们对高高的城墙发生了兴趣,各种疑问隨之而来:“这个城砖上怎么有字呢?字是哪来的?”“是古代人刻上去的吗?”“城砖是怎么粘在一tE8y1xgGAeZGJ/Dkr1uurQ==起的呀?”“为什么会这么坚固?”“是一种很厉害的胶水吗?”看着孩子们热情高涨的模样,教师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问题和发现都记录下来。
经过讲解员叔叔的细心讲解,孩子们了解到古代人建城门是用于防御敌人的,那现代人会在城门上做些什么呢?带着疑问,教师鼓励孩子们去寻访。
“老师,我看到有老爷爷在城门里面下棋。
”“我看见有大哥哥在城墙顶上放风筝”“这里有画展”“还有兵器展”……通过古今对比,孩子们领略到了现代人的休闲娱乐文化,感受到了和谐社会的美好。
2.玩转城门。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走进城门瞧一瞧,问你吃(要)橘子吃(要)香蕉。
”这是老南京关于“城门”的民间游戏。
爸爸妈妈们一起参与游戏,时光好像穿越,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城门”到底有多高?有多长?孩子们要自己去测量。
尽管秋风瑟瑟,依然阻挡不住孩子们测量的热情,他们带来了报纸、卷尺、测距仪、跳绳、笔等工具,认真参与测量。
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做辅助工作,有的拍照记录,气氛十分融洽欢乐。
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测量城门有多长3.城墙的秘密。
“老师,我发现了一个关于城墙的秘密。
”孩子们在探觅城门之时,拍下城墙的照片,带来了自己的发现和问题。
“城墙上的城砖都是交错排列的,为什么要将城砖这样排列呢?”教师肯定孩子们的发现,鼓励孩子们用积木来做个小实验,亲手试一试,到底哪一种排列结构更牢固。
通过尝试和比较,孩子们发现交错排列的结构更加牢固,不容易倒。
孩子们不禁感叹:“老师,古代人真聪明啊!”“老师,我也发现了一个秘密,城墙上的城砖是不一样的。
”原来中华门瓮城的建造材料是有讲究的,分为城砖和条石,组成上下两个不同部分。
不得不称赞孩子们的视角很是特别,观察细致入微。
孩子们互相讨论着:“条石很大很粗,有一定的重量才会很稳。
”“然后那个烧的砖头小小的,要放在上面当房顶。
”别小瞧孩子们发现的关于城墙的小秘密,这些建筑构造方面的感性认识,就是埋在孩子们心底的一颗小小种子,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刻就能生发出工程师的绿芽。
三、融入课程传承文化活动进行到此,南京文化的魅力,逐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将南京地域文化融入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过程,更是一个开放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些宝贵的资源对幼儿的审美情趣、家乡情感、体验学习等方面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财富,滋养着新一代的南京娃。
教师们将继续挖掘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食育、美育、生活教育、自然教育等内涵,将本地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以“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家乡宝贵的资源运用到幼儿园课程中来。
探寻老南京,寻找本地文化根源仍在继续。
带着民族文化印记长大的孩子,会更加充满自信地走向世界,这是我们一直坚持和传承的信仰。
许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