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标本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PPT课件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PPT课件

生化检验指标解读注意事项
排除干扰因素
注意排除饮食、药物、标本采 集等因素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
响。
结合临床信息
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体 征和其他检查结果,避免片面 解读生化检验指标。
动态监测
对于异常的生化检验指标,需 进行动态监测,观察其变化趋 势。
个体化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 评估生化检验指标的意义和临
04
生化检验指标的解读与 注意事项
生化检验指标解读原则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 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全 面分析生化检验指标的
意义。
动态观察
观察生化检验指标的动 态变化,了解病情进展
和治疗效果。
参考值判断
鉴别诊断
根据不同年龄、性别、 生理状态等参考值范围, 判断生化检验指标是否
正常。
通过比较不同疾病或病 理状态下的生化检验指 标变化,鉴别诊断疾病。
肾病诊断
尿素氮(BUN)
升高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炎、 肾衰竭等肾病,是评估肾功能 的重要指标。
尿酸(UA)
升高常见于痛风、肾功能不全 等肾病,也是评估肾脏功能的 重要指标。
总结词
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可 以反映肾脏功能状况,有助于 判断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肌酐(CREA)
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也是评 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ppt课 件
目录
• 引言 •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 • 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 生化检验指标的解读与注意事项 • 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应用前景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了解常见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和制定治 疗方案。

检验标本的采集ppt幻灯片(共78张PPT)

检验标本的采集ppt幻灯片(共78张PPT)
• 〔2〕指端.结果相比照耳垂稳定。但天冷时也需注意循 环。一般采集左手无名指指端内测,婴幼儿可采大踇趾 或足跟内外侧缘,严重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 血,采血针刺入皮肤深度应为2-3mm ,立即出针, 采 血局部应无炎症、水肿等。
• 为什么采血在无名指指端内测?
• 1.疼感轻。手指部位神经末梢分布丰富,不 同手指所受神经的支配不同,其疼痛阈值也不 尽一致。小指的掌心面由尺神经支配,拇指、 食指和中指的掌心面由正中神经支配,无名指 的尺侧由尺神经支配,桡侧那么由正中神经支 配。如果在无名指的指尖中部取血,会使尺神 经和正中神经的神经末梢同时受到刺激,那样 引起的疼痛感较强。而取无名指指尖的尺侧取 血,只会牵涉尺神经末梢,因影响范围较少, 疼痛也较轻微。
2.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测定标本
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 mmol/L,即32.06 g/L)抗凝血( 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本卷须知: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 合5次~10次;单独采1管血,准确采血至2 ml(抗凝剂:全 血=0.4:1.6;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必须2 h内检测)。〔血液 成分会发生变化〕
检验及临床人员:抽错血,输错工程,名字写错 ,抗凝血没有充分混匀,血清没充别离出来, 等等。
• 实验室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质量控制主要包 括:病人准备;标本收集;标本储存;标 本运送;标本处理等。
• 采血前病人的状态对检测结果会有一定影响。 各种不同的检测工程,采集前对病人状态有不 同的要求。采集血样大多要求空腹。如测定血 清甘油三酯须病人素食3 d〔很难到达〕且禁 食12 h~14 h后采血,防止饮酒,防止服用有 影响的药物,除某些必须按时服用药外,尽量 将其他药物移到采集后再服用,以保证化验结 果的稳定和准确。测定糖耐量采血前需做特殊 准备等〔空腹后口服75g糖,然后检测1,2,3小 时血糖,诊断糖尿病〕。

生化检验基本知识ppt课件

生化检验基本知识ppt课件

血清生化血库试验 快速血清分离生化免疫 全血血常规试验 惰性胶体+促凝剂 K2EDTA 或K3EDTA
全血血细胞沉降率试验 枸橼酸钠
血浆葡萄糖试验 氟化钠+草酸钾
血浆凝血试验 PT, TT, 凝血因子试验
枸橼酸钠 7
(二)尿液标本的采集
1、尿液标本分类
随机新鲜尿 8-20
定时尿
20-8
3h尿
24小时尿
第二章 临床生化检验基本知识-1
• 第一节 生化检验标本 • 第二节 生化检验质量管理要素 • 第三节 检测系统的评价与验证 • 第四节 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
复习思考题:
1.真空采血 法的优点? 2. 生化检验常用的抗凝剂和防腐剂? 3.生化检验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4.接收检测标本应核对的主要标记内容? 5.血标本不能及时检测时应如何处理? 6.拒收检测标本的原因? 7.急诊、常规、危急值报告的时间和要求? 8.生化检验流程包括哪些程序?
(四)年龄 (五)性别 (六)体形 (七)药 物
第二节 生化检验质量管理要素
一、生化检验前质量管理要素
主要包括:检验人员组成和素质的稳定;实验工作 环境的优化;检测方法的选择与评价;试剂盒的选 择与评价,病人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处理和存储 等。
(一)生化检验申请(与临床医生沟通)
S申ER请UM单内容:条码号、门诊号,住院号;病人的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病房,床位号;临床诊 断,问题或特殊检验注意事项;申请检查项目; 标本类型;采样时间,标本接收时间(年、月、 日、时、分;有关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医生姓名等。
血浆的分离:取血后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后,可立即离心分离,2500~3000转/min,5min。
血清的分离:取血后将试管放37℃水浴 放置30min左右,离心分离。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绪论 ppt课件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绪论  ppt课件

临床生物化学是利用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免疫学、生 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
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 研究其病理过程中出现的: 特异性化学标志物 体内特定成分的改变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 国际临床化学学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cal Chemistry,IFCC) • “临床化学包含对人体健康和患病时化学状态 的研究以及对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化 学实验方法的应用”。 • 临床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时生理生 化过程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 又是一门应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分析机体健康和 疾病时体液或组织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医学 应用技术学科-生化检验技术学。
返回节
DNA双股螺旋模型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起源 应从1953年J. D. Watson与 F. H. C. Crick提出DNA双 螺旋结构模型开始。它是在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生 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门新兴交叉学科,至今已有 40余年的历史。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 分光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 同位素和免疫学技术,特别是酶法分析的进步, 提供了更可靠更灵敏的检验技术。 70年代以来 • 重组DNA技术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分子生物学 的发展,也促进了临床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 因治疗。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史
• 1920年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用于肝脏功能和 测定血清淀粉酶用于胰腺炎诊断的报道 • 50年代火焰光度计的使用才使电解质的分析 方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比色计测定血清 尿素和糖, • 70年代放射免疫分析替代了非敏感、非特异 的激素测定方法使其了迅速发展。
第一节
临床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检验医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它运用不断 发展的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技术对患者 血液、尿液和各种体液标本进行检验, 并以发展检验技术、提高检验质量为重 点,达到对患者疾病的诊断、病情观察 和预后判断等目的。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ppt课件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ppt课件

返回总目录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二、检验工作流程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5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标准物质是一种特殊试剂,检验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标准物质的 组成、性质、用途以及与患者标本的区别。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15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四)实验室检测系统
一般认为,完成一个检验项目的测定所涉及的 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消耗品、操作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等的组合称为检测系统。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9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实验室的设施与环境必须满足工作人员健康和安 全防护的需要,应按照本实验室要求最严格的仪器建 立环境控制限,使照明、能源、水质、通风、灰尘、 电磁干扰、辐射、温度、湿度、消毒、网络、声级和 震级等完全符合检验质量要求。
p 校准 p 标识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1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仪器和设备的标识
u“绿色”标识:经过校准、检定、厂家验收合格或检查功能 正常的仪器,表明该仪器设备为合格状态或正常状态。 u“黄色”标识:有部分缺陷,但不影响检测所需的某项功能, 经过校准、检定或质控仍然合格,表明该仪器设备为准用或 降级使用。 u“红色”标识:仪器设备处于维修状态或损坏、性能无法确 定或经检定/校准不合格,表明该仪器设备为停用状态。

临床常见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临床常见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18
盖子颜色 红色 紫色 蓝色
金黄色 绿色
黑色 灰色
添加抗凝剂 无
EDTA-K2/ EDTANa2
枸橼酸钠
注意事项
原理
凝块形成约需30分钟,不需 颠倒混匀,避免溶血 。
颠倒混匀6—8次
与Ca+2结合成螯 合物,阻止血液 凝固
颠倒混匀6—8次 作凝血 与Ca+2结合成螯
功能时血液与抗凝剂比例 合物,阻止血液
果,输液时应在另一侧手臂采血。
❖ 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可选择的表浅静脉多,要求 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可选择较大的静脉穿刺,争取 一针见血。
❖ 动脉采血:常用采血部位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等。由于 动脉压力高,危险性较大,故采血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
❖ 毛细血管采血:只需很小量标本,多在手指,足趾或足跟等部 位采血,如全血细胞计数,快速血糖,血脂等检验,或婴幼儿。
精选ppt课件最新
23
尿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尿常规,妊娠实验等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液为宜,因为较 浓缩,条件恒定,便于对比,故应向病人详细说明。急诊 病人应随时留取标本。
2.尿液不能及时送检应适当防腐,防腐剂的选择取决于要分析 的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收集期间,标本应放入冰箱或阴凉 处,以免细菌繁殖,细胞溶解等。收集完毕,要立即送到 实验室(一般夏季1小时以内,冬季2小时内完成检验)。
精选ppt课件最新
25
三 大便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 采集方法: ❖ 自然排便采集法:挑取有脓血,黏液部分的大便,
液状大便取絮状物,盛于大便采样器中,或者置 于保存液,增菌液中送检(针对微生物)。 ❖ 直肠拭子方法:将拭子前端用无菌甘油盐水湿润, 插入肛门4-5厘米(幼儿2-3厘米)处,轻轻旋转, 取直肠表面黏液后取出,放入无菌试管或保存液 中送检。

生化检验基础知识-PPT课件

生化检验基础知识-PPT课件

(2) 注意事项 收集尿液标本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 最 好是一次性使用的容器。若容器反复使用, 则须用洗涤液和自来水清洗, 再用蒸馏水冲 洗。尿标本要防止混入月经血、阴道分泌物、 精液、前列腺液、粪便等异物。尿标本收集 后应 12 时内送检,以免细菌作用和化学成分 分解。若不能及时检验(如收集 24 小时尿 液),将标本置冰箱保存,若加入防腐剂, 保存效果更佳。 4.其他特殊标本的采集 需专科医生操作
⑥.EDTA抗凝管 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 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 中钙离子,螯合钙或将钙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 外源性凝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 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 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 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⑦.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 浅蓝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 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适用于凝血实验,国家临订实验 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推荐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 3.8%(相当于0.109mol/L或0.12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 比例为内添加有肝素。肝 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 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 验,血沉及普能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过 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 数。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 于白细胞分类。 ⑤血浆分离管 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 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 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 和ICU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 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课件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课件

2020/11/14
46
常见病原体
20
◈真菌血症
病原体:真菌 特点:
☆多数伴有细菌感染 ☆主要发生于菌群失调患者 ☆常可播散累及肝、肺、和心内膜等
2020/11/14
21
脑脊液
采集方法
◈ 腰椎穿刺术 ◈ 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 脑室穿刺术
2020/11/14
22
采集量:1~3ml 送检要求
☆置无菌管内立即送检,不超过1h。 ☆特殊培养保温送检或床旁接种。
物的培养基 ◈ 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寒战或发热高峰到来之前
0.5~1h、寒战或发热后1h采血
2020/11/14
10
特殊的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血培养建议
♦ 可疑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菌血症、脑膜炎、骨 髓炎、关节炎或肺炎,应在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 标本。
♦ 不明原因发热,先采集2~3份血标本,24~36h后 估计体温升高之前再采集2份以上。
39
◈ 烧伤创面感染最常见G-杆菌感染(如铜绿假单胞 菌)
◈ 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 性链球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感染导致
◈ 慢性化脓性骨关节炎、慢性骨髓炎常由结核分枝 杆菌感染引起
2020/11/14
40
痰液
标本采集
➢ 采集指征:有下列指征时,应采集痰标本
◈咳嗽、咳痰
乙型脑炎病毒
新型隐球菌
柯萨奇病毒A
白色假丝酵母菌
柯萨奇病毒B
钩端螺旋体
脊髓灰质炎病毒
新肠道病毒68~71
狂犬病毒
2020/11/14
24
临床意义
➢ 正常人脑脊液无菌 ➢ 病原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ppt课件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ppt课件

• 静脉采集抗凝血,抗凝剂用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
抗凝剂:全血 = 0.2:1.8 )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蓝绿色
帽) 。
• 采血注意事项:
1.空腹采静脉血(餐后脂血影响检测结果,使因子Ⅶ活化,导致
PT延长);
2.采血时患者应保持平静状态30min以上(剧烈活动可使因子Ⅷ
防溶血、防血脂、防污染:溶血标本引起的血细胞计数、血细胞 比容、电解质离子及一些酶类、尿素、肌酐、尿酸、血糖等项目的变 化临床上经常碰到。脂血标本、被污染标本引起对实验吸光度的干扰, 这些都应引起重视。
9
采集标本运送应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标本要 专人输送,除门诊患者自行采集的某些标本允许 患者自行送外,其他情况原则上一律专人运送。 其次送检标本保证安全,防止过度震荡,防止容 器破损,防止污染,水分蒸发等。最后保证运送 及时性,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标本在室温放置 时间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10
防止过失采集:不可利用输液、输血通 道采集血液标本。除急诊抢救外应尽量避免 在输液、输血的同时采集标本;如确需抽血 要在另一侧肢体抽取。一般要求在输液、输 血前或后1小时采集血液标本。
11
重视标本唯一性标志
申请单上病案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科室、床号、临床诊断、标本类型和申请项目以 及申请医生和开单时间都应明确和完善。标本采 集容器标签上应注明送检科别,床号,患者姓名, 与检验单上应相对应,防止张冠李戴。
16
静脉采血时护士应注意的问题 :
1)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多项化验采血顺序应首先将血注入凝血项 目管、血常规管,然后是其它抗凝管,最后是非抗凝管。血常规、血 凝、血沉抽血量务必准确抽取规定的量,并轻轻颠倒混匀5-10次。

生化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PPT医学课件

生化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PPT医学课件

三、生化检验项目
(二)急诊生化检验项目
急诊项目:指对临床危急、重症病人的诊断、 抢救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检验项目。一 般要求从“标本采取”到“检验报告”发出 控制在2h内。如血气分析、肾功、电解质、 心功等
急 诊 项 目
危 急 值
常 规 项 目
检验项目
三、生化检验项目
(三)特殊项目 指标本采集技术高,或标本数量少,或含有
转动后,方可打开离心机盖,取出样品
(二)电解质分析仪
溶液中被测离子接触电极时 ,在离子选择电极基质的含 水层内发生离子迁移,迁移 离子的电荷改变存在电势, 使膜面间的电位发生变化, 在测量电极与参比电极间产 生一个电位差,测量电位差 大小可求得待测离子浓度
(三)血气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不仅能在几分钟 内检测出病人血液中的氧气、 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和血 液酸碱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 还能快速反映血液中钾、钠、 钙的含量,为危重病人抢救 中快速、准确的检测提供了 有利的保障。
2.饮食因素: 下降:Alb、铁、钾、总胆
3.药物因素: 4.溶血因素: 5.储存因素:
受饮食影响的项目
项目:GLU、TG、ALP、血酯、丙酮酸、乳酸、 BUN、UA、转氨酶等
原则:空腹6-12h后采血
受药物影响的项目
药物影响检验结果途径: 1.药物本身对检验方法的影响 2.药物代谢产物对检验方法的影响 3.药物对代谢器官功能的影响 原则:检验受某种药物影响的项目之前3天,
固定相具有离子交换性能。主要用于分离氨基酸、多肽、蛋 白质、核酸、同工酶等
高效液相层 分离能力强、测定灵敏度高、可室温下进行。主要用于分离
析法
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
操作简单、快速、分离效率高,但必须针对某一分离对象, 亲和层析法 制备专一配基和寻求层析的稳定条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临床生化检验基础PPT课件

临床生化检验基础PPT课件
转速选择:RCF=1.118×L×(r/1000)2 RCF:相对离心力,在生化检验分析中的
标本相对离心力在1500~1800; L:离心半径,以mm计算,即离心管至旋
转轴中心距离; r:转子每分钟转速。
标本的处理
分离注意事项:
转速不够,离心不彻底,不能很好的将 血清分离,在血清中容易夹杂纤维蛋白,在测 试过程中容易堵针,影响测试。
主要内容
生化检验的概述 生化检验的对象 生化检验的手段
生化检验的作用
概述
临床生化检验:主要是运用物理学、化 学、生物学等实验室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 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实验等手段,对 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等标本 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 变化或病因等的客观资料。
对象
ε ×Vs×d ε ×d
VS
在临床测试中,外界环境因素、试剂本
检测方法
比浊法:
免疫比浊法: 免疫透射比浊法:是在光源的光路方向 测量透射强度,用终 点法测量。 用于血清特种蛋白的检测。 免疫散射比浊法: 常用于血凝仪中。
化学比浊法
校准品
定标:浓度和反应度关系,找K值。
K=C标准/(A标准-A试剂空白) 决定因素:
1、标准液浓度,最好是血清基质,否则 可能会因为基质效应而影响定标效果。
肝功能 胰腺炎 前列腺疾病
肾功能 无机离子 免疫性疾病
血糖
痛风
免疫炎症反应
血脂
中毒
心肌酶谱
检测试剂
常见生化项目之间的关系:
GLO=TP-ALB
A/G=ALB/GLO
O/P=AST/ALT
I-BIL=T-BIL-D-BIL
AⅠ/B=ApoAⅠ/ApoB CK-MM=CK-CK-M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要保存更久则应冰冻或冰冻干燥,冰冻半年后, 一般代谢物变化较小,但酶的变化却较大,值 得注意。
三、其他标本的采集与管理
标本类型 24h尿 脑脊液 浆膜腔积液
检测项目
收集方法与注意 事项
Cr 、TP 、激素 电解质等
防止污染,加适 当的防腐剂,及 时送检
蛋白质 、糖 、氯、由临床医生行腰
酶等
穿采集,避免凝
血浆凝血试验 PT,
血清葡萄糖试验 TT, 凝血因子试验
氟化钠+草酸钾
枸橼酸钠
※二、影响血标本成分变化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二)饮食和药物的影响 (三)溶血和贮存的影响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生理因素可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主要有情绪、运动、体位改变等 不可控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绝经期、体型等
l 5度一30度角
(静脉采血一般用肘部静脉, 当肘部静脉不明显时,可采用 手背静脉、手腕静脉及踝部静 脉。如还是无法将血采出时可 选用股静脉。婴幼儿有时采取 颈静脉采血)
2、注意事项
(1)防止溶血; (2)避免充血和血液浓缩;
(3)若病人正在进行静脉输液,不宜在输液同侧手臂 采血;若女性病人做了乳腺切除术,应在手术对 侧手臂采血;
固和血液混入。
蛋白质、糖、酶、 行无菌术穿刺采
乳酸、氨
集。
• 储存条件对被测物质的稳定性将产生较大的 影响,特别是酶在不同的环境中其稳定性不 同。应选择适当的储存条件保存。
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适合在低温下保存。
采血后处理
• 应尽快分离血清(浆),一般不应超过2小 时,并及时测定,必要时可置冰箱保存。
• 血清中多数代谢物和酶在室温下6小时,或4℃ 加塞存放24小时,无明显变化。
遵照医嘱
充分准备
严格查对
正确采集
及时送检
(一 )血标本的类型和选择
全血 血清
血沉、血常规、测定 某些物质的含量
血清酶、脂类、电 解质、肝功能等
血浆
凝血因子等
表1.一些物质在红细胞与血浆中的分布(mmol/L或U/L)
物质
RBC内
血浆
内/外比值
Ca2+
0.5
2.5
0.2
Na+
16
140
0.11
Cl-
(三)溶血和贮存的影响
➢ 有些物质如LDH、AST、ALT、K+等在红细胞 内的浓度比血浆高22~160倍(表4-3)只 要轻微溶血都会对结果影响很大。
➢ 血红蛋白可干扰胆固醇的酶法测定,抑制 胆红素的重氮反应等。
➢ 溶血也干扰某些光谱分析。
因此,应尽量避免溶血。
❖ 避免溶血的措施: 1) 器材干燥 2) 慎用止血带 3) 动作轻柔 2. 储存
(4)采血的体位; (5)采血时只能向外抽,决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注
人空气,形成气栓而造成严重后果; (6)很多生化成分受膳食影响;
动脉采血法
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以及其它任何部 位的动脉都可以作为采血点,但多选择肱 动脉和桡动脉
动脉采血法
1、部位:
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以及其它任何部位的动脉 都可以作为采血点,但多选择肱动脉和桡动脉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5
酸性磷酸酶 ACP —
碱性磷酸酶 ALP 7
总胆固醇 TCH 7
白蛋白
Alb 5
总蛋白
TP
7
甘油三酯
TG
6
41
—12Leabharlann 31 —1111


3

25
3

10

4
2
3

0.7



(二)饮食和药物的影响
香料的影响:对测定儿茶酚胺代谢物有影响, 碳水化合物影响:摄入的质和量可以影响病人的糖
2、步骤:
触摸 消毒 固定 血液自动注入容器
针头成60°角穿刺
首选
(三)标本编号 手工编号 条码识别
➢ 血清分离 o 自然凝固后分离血清,用时较长。 o 加促凝剂分离胶促进血液凝固后分离血
清,用时较短。
采集血标本注意事项
➢ 根据不同检验目的,选择标本容器, 决定采血量和采血时间 ➢ 采集全血标本时,注意抗凝。 ➢ 采集血培养标本时,注意防止污染。 ➢CO2结合力测定:隔绝空气
受年龄影响有胆固醇、尿酸、骨钙素、碱性磷酸 酶等
受性别影响有 性腺激素、骨钙素、尿酸、血清铁等 受体型影响有 甘油三酯 受情绪影响有 皮质醇、催乳素、生长激素、儿茶
酚胺
其它几种生理因素对血清一些 物质的影响
强烈运动
卧位变立位
绝经期

(增高%)
增高(%)下降(%) 增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7
真空采血管
优点:
1.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血液外溢,有利 保存。
2.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 颜色。 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试验用途。可 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盛血试管。
血清生化血库试验
快速血清分离生化免疫 全血血液血常规试验
惰性胶体+促凝剂
K2EDTA 或K3ED
全血血细胞沉降率试验 枸橼酸钠
耐量试验等。 食谱的影响:如葡萄糖、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
磷酸盐等。 药物的干扰:如胆碱类药、激素类药、利尿剂等都
可引起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升高。
无论从生理的可控因素,还是从饮 食和药物的影响来看,采血时间宜在早 晨空腹6~12小时后进行,这样血浆组 成物质的浓度相对比较稳定,其分析的 结果才具有代表性。
58000
360
160
检验申请单
条码号、门诊号,住院号;病人的姓名,性别,出 生日期;病房,床位号;临床诊断,问题或特殊检验 注意事项;申请检查项目;标本类型;采样时间,标 本接收时间(年、月、日、时、分;有关治疗情况(用药 情况)医生姓名等 .
SERUM
静脉采血法
1、步骤(普通采血法)
核对 容器准备 病人准备体位 扎止血带前臂肘窝正中静脉采血 取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容器。常规消毒
52
104
0.5
UA
0.19
0.35
0.54
UREA
2.3
2.8
0.82
CREA
0.16
0.10
1.6
TC
3.59
5.02
0.72
GLU
4.1
5.0
0.82
P3+
0.81
1.03
0.79
Mg2+
5.5
2.2
2.4
K+
100
4.4
22.7
ALT
160
24
6.7
AST
988
25
40
ACP
200
3
67
LD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