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刑人员自主创业,奉献社会典型案例

合集下载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社区矫正是指对于刑事犯罪分子进行的一种特殊矫正方式,通过对犯罪分子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再次犯罪。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社区矫正的典型案例,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区矫正的意义和作用。

案例一,小明,男,25岁,因盗窃罪被判刑,经过一年的监狱生活后,进入社区矫正阶段。

在社区矫正期间,小明接受了心理咨询和职业培训,学会了木工技术,并在社区内的一家家具厂找到了工作。

通过努力工作和社会交往,小明逐渐摆脱了过去的不良习惯,重新树立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最终成功融入社会,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案例二,小红,女,30岁,因吸毒罪被判刑,进入社区矫正阶段。

在社区矫正期间,小红接受了戒毒治疗和心理辅导,逐渐戒除了吸毒的习惯。

同时,她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义工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和残障儿童,通过这些活动,小红找到了重新融入社会的动力和价值。

最终,小红成功戒毒,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成为了社区内的一名积极分子。

案例三,张三,男,35岁,因家庭暴力罪被判刑,进入社区矫正阶段。

在社区矫正期间,张三接受了家庭暴力治疗和情绪管理培训,逐渐控制了自己的暴力倾向,并学会了与家人沟通和包容。

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张三和家人进行了多次沟通和调解,最终解决了矛盾,重建了家庭和睦。

如今,张三和家人关系融洽,他也成为了社区内的一名志愿者,帮助其他有类似问题的家庭解决矛盾。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社区矫正对于犯罪分子的改造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多种方式的矫正手段,犯罪分子能够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再次犯罪,重新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共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为社会治安和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社区矫正帮扶典型案例范文

社区矫正帮扶典型案例范文

社区矫正帮扶典型案例范文在咱们社区矫正的工作中啊,有这么一个特别的案例,就像一场充满曲折但最终走向美好的故事。

主角是老张,一个曾经因为一时冲动犯了错的中年大叔。

刚到社区矫正的时候,老张那是满脸的沮丧和迷茫啊,就像一只迷失在大雾里的老山羊,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老张以前在社区里的名声可不太好,大家都对他有点避而远之的感觉。

他自己呢,也因为这个事儿,变得特别自卑,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也不愿意跟人交流。

这可不行啊,咱们社区矫正工作者就像一群充满干劲的小蜜蜂,决心要把老张这朵“蔫花”给重新浇灌得鲜活起来。

我们首先从了解老张的兴趣爱好入手。

你还别说,这一聊就发现老张特别喜欢摆弄花花草草。

这就是个突破口呀!于是我们就联系社区,在社区里给他找了个小小的角落,让他负责打理一个小花坛。

刚开始老张还不太自信呢,说:“我能行吗?我这犯错的人,别再把花给养死了。

”我们就鼓励他:“老张啊,你可别小瞧自己,你对花草的那份喜爱,就像小火苗,肯定能把这小花坛弄得生机勃勃的。

”老张慢慢地开始投入到这个工作中。

每天早早地就去花坛浇水、除草、施肥。

看着那些小花一点点地长大、开花,老张的眼神里开始有了光彩,就像星星掉进了他的眼睛里。

而且啊,在这个过程中,社区里的一些老人和小孩会被这些花吸引过来,他们看到老张把花照顾得这么好,就忍不住夸赞他。

老张呢,一开始还很害羞,低着头嘿嘿笑,但是慢慢地,他也开始跟大家聊上几句了,比如说这个花什么时候种比较好啊,怎么浇水才能让花开得更艳之类的。

这就像是一道裂缝里照进了阳光,老张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了缓和的迹象。

但是,这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一次啊,不知道哪个调皮的小孩把老张刚种好的几株小花苗给踩坏了。

老张那叫一个心疼啊,当时就气得脸通红。

我们担心他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赶紧过去安慰他。

老张就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对我们说:“我好不容易把这些花苗养得这么好,这一下全没了。

”我们一边帮他重新整理花坛,一边对他说:“老张啊,小孩不懂事,咱可不能因为这点事儿就又回到以前的老样子啊。

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案例

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案例

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案例1. 张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积极参加学习和劳动改造,表现良好。

刑满释放后,他主动向当地社区申请就业帮扶,通过社区的帮助,张某顺利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2. 李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通过学习电脑技术掌握了一定的技能。

刑满释放后,他利用自己的技能开设了一家电脑维修店。

当地政府对刑满释放人员给予了一定的创业扶持政策,帮助李某顺利开展了自己的事业。

3. 王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接受了职业技能培训,学习了烹饪技术。

刑满释放后,他得到了一家餐馆的录用,并逐渐成为了一名熟练的厨师。

他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认可,现在已经成为了餐馆的主厨。

4. 张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参加了心理辅导,帮助他调整心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刑满释放后,他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与社区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通过社区的帮助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5. 李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学习了汽车修理技术。

刑满释放后,他在当地一家汽车修理厂找到了一份工作。

他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了修理厂的技术骨干。

6. 王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参加了艺术培训,学习了绘画和雕塑技术。

刑满释放后,他利用自己的艺术才华开设了一家画廊,展示和销售自己的作品。

通过社区的支持和宣传,王某的画廊逐渐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7. 张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通过学习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商业技能。

刑满释放后,他利用自己的技能开设了一家小型超市。

当地政府对刑满释放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创业扶持政策,帮助张某成功开展了自己的商业。

8. 李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通过学习农业技术,掌握了一定的种植知识。

刑满释放后,他回到家乡,利用自己的技能开展了农业种植业务。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区的支持,李某的农业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9. 王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通过学习养殖技术,掌握了一定的养殖知识。

奉献者无悔——记优秀社区工作者易振旭

奉献者无悔——记优秀社区工作者易振旭

奉献者无悔——记优秀社区工作者易振旭作者:暂无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8年第8期1998 年,易振旭被分配到了长春市宽城区兴业街道办事处九江社区,当时社区干部每月只有200 元的工资,面对这么低的待遇,和她同批来到社区的同学选择了放弃,而易振旭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坚持下来。

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她坚定地说:“社区工作很苦很累,但也是最锻炼年轻人的地方。

我喜欢在社区工作,全心全意付出后的坦荡,至少比轻言放弃的后悔幸福得多。

”九江社区是易振旭在社区工作的起点,当时社区没有办公室,经街道协调,办公地点选在铁路小区的锅炉房里,里面堆满了杂物。

在社区书记的带领下,易振旭和3 名50岁左右的阿姨立刻开始打扫起这间来之不易的办公室,将杂物都搬走后,她们还买来油漆将房间粉刷一新,第二天就正式开始办公。

由于铁路小区没有物业,小区内垃圾满地,社区干部每天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清理小区垃圾。

当父母知道易振旭每天到社区的工作是清理垃圾时,非常心疼女儿,都劝她放弃这份工作,但她却说,“既然选择了就要认真,决定了就要尽心”,她态度坚决地选择继续坚持。

随着工作逐渐走向正轨,配备了专业的保洁员,搬进了500 多平方米新办公楼,社区环境焕然一新。

九江社区也成为宽城区样板社区,各项检查及学习参观接踵而至。

易振旭除了500户的社区日常走户及相关业务办理外,还负责社区的各类文件、材料的整理。

有时材料多,她就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她在学中干、干中学,将社区档案材料按性质分门别类整理,及时装入档案柜收存,随用随调,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她所在的九江社区连续两年被评为档案工作标准型社区。

基层的工作历练,培养了她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超越自我的工作风格,也更坚定了她扎根社区的信心。

2007 年9 月,易振旭被推选为天章社区党委书记,作为全市最年轻的社区“带头人”,她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在工作中她身先士卒,始终冲在第一线。

安置帮教创业典型人物事迹

安置帮教创业典型人物事迹

安置帮教创业典型人物事迹安置帮教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和就业等方式,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救赎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发展。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安置帮教创业典型人物的事迹,以展示他们的励志故事和成功经验。

王明(化名)是一位刑满释放人员,曾因犯罪行为被判刑,并在服刑期间参加了安置帮教项目。

在项目中,他接受了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多方面的帮助,逐渐重建了自信并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刑满释放后,王明决定创业,他选择了开办一家咖啡馆。

起初,他面临着资金、经验和市场等多个挑战,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

他参加了创业培训班,学习了咖啡行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积极与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获取更多的创业经验和建议。

王明在选择店址时,经过市场调研和分析,选定了一个繁华的商业区,这为他的咖啡馆吸引了很多顾客。

他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雇佣了专业的咖啡师,并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和友好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好评和口碑。

此外,王明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义工活动和公益项目,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不仅提升了他的社会形象,还为他的咖啡馆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王明的咖啡馆逐渐取得了成功。

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还雇佣了一些刑满释放人员,给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和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

他的事迹激励了许多刑满释放人员,让他们相信自己也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个案例展示了一个安置帮教创业典型人物的事迹。

通过接受帮助、学习技能、克服困难和积极参与社会,他实现了自我救赎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这种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敢于追求梦想并付出努力。

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典型案例

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典型案例

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典型案例阿强是一个曾经因为冲动犯了抢劫罪而被判刑的人。

他刚进监狱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么毁了,对未来一点希望都没有。

在监狱里,刚开始他还总是和狱友闹矛盾,不服管教。

但是监狱里的警官可没有放弃他。

有个李警官,就像个耐心的老大哥一样,经常找阿强谈心。

李警官说:“阿强啊,你这一时糊涂犯了错,但不能就这么把自己的一辈子搭进去啊。

你看你还年轻,出去了还有大把的机会重新开始呢。

”阿强一开始根本听不进去,还觉得李警官是在说风凉话。

可是李警官呢,也不生气,反而给阿强找了一些技能培训的机会。

监狱里有那种手工制作的课程,像做一些简单的木工活,还有手工编织之类的。

阿强一开始是被逼着去参加的,没想到做着做着,他发现自己还挺有天赋的。

他做的小木雕,那小鸟雕得就像要飞起来似的,可精致了。

这时候阿强心里就有点小得意了,也开始认真对待这些培训。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强在监狱里不仅学会了这些技能,还参加了心理辅导课程。

这心理辅导课可神奇了,就像给阿强的脑袋开了个窍。

他开始反思自己当初为什么会犯罪,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和不懂法律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阿强刑满释放了。

刚回到社会的时候,他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

毕竟自己有前科,别人会不会歧视自己啊?找工作会不会到处碰壁啊?可是他没想到,之前在监狱里学的技能真的派上了用场。

他去了一家小型的手工艺品厂面试。

老板看到他的作品后,眼睛都亮了。

虽然知道他是刚从监狱出来的,但老板觉得阿强有这手艺,而且看起来也很诚恳,就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阿强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在厂里干活那叫一个认真。

他做的产品质量又好,速度又快,没多久就成了厂里的骨干员工。

阿强有了稳定的收入后,生活也慢慢走上正轨。

他租了一个小房子,把自己的小窝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而且他还经常去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公益活动,给那些像他曾经一样犯过错的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只要肯努力,回归社会重新做人一点都不难。

阿强的邻居们一开始知道他是有前科的人,还有点小心翼翼的。

社区矫正帮扶典型案例范文

社区矫正帮扶典型案例范文

社区矫正帮扶典型案例范文在社区矫正的世界里,就像一场特别的“变形记”,每一个矫正对象都有着独特的故事,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老张的故事,那可真是充满了曲折与希望。

老张,一个曾经因为冲动犯了错的中年大叔。

刚到社区矫正的时候,整个人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的。

他总是低着头,话也不多,对未来充满了迷茫,觉得自己就像被社会抛弃的小石子。

我们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第一次见到老张的时候,就决心要把他从这个消极的黑洞里拉出来。

首先得从他的心理状态入手啊。

我们找了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就像两个老友聊天似的,和老张坐在社区花园的长椅上。

我对他说:“老张啊,人这一辈子谁没个磕磕绊绊的时候,你看那大树,还得经历风雨呢,但是只要根还在,就不怕长不出新叶子。

”老张听了,眼睛里似乎有了那么一点光亮,但还是不太确定地说:“我能行吗?我这犯了错的人,大家都看不起我。

”这时候,我们就知道得给他找点事情做,让他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

我们了解到老张以前在工厂里是个技术能手,对机械维修特别在行。

于是,我们联系了社区里的一个小型维修店,店主是个热心肠的年轻人,我们把老张的情况跟他一说,他特别乐意给老张一个机会,让老张在店里帮忙做些简单的维修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老张还有些放不开手脚,毕竟好久没接触这活儿了。

但是慢慢地,他那股子熟练劲儿就回来了。

有一次,店里来了一台老古董似的洗衣机,别人都搞不定,老张上手捣鼓了几下,还真给修好了。

店主那是对他竖起大拇指,直夸他厉害。

这可给了老张极大的信心,他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整个人也变得精神多了。

老张的家庭问题也是个头疼事儿。

因为之前的错误,他的家人对他有些冷淡,这让老张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我们就像居委会大妈一样,两边做工作。

我们先和老张的家人谈心,告诉他们老张在社区矫正期间的努力和改变,让他们知道老张很渴望家庭的温暖。

然后又跟老张说:“老张啊,家人就是这样,心里其实还是在乎你的,你得主动点,多给家人一些关心。

”老张听了,还真的开始行动了。

社区矫正,点亮特殊人群心灯

社区矫正,点亮特殊人群心灯

社区矫正,点亮特殊人群心灯作者:吴元梓来源:《莫愁·时代人物》2021年第05期她在特殊人群管理的战线上默默坚守,10年来累计接手社区矫正对象3900余人,组织各类教育和公益活动150余次,无一例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她严格执法、用心矫正,她就是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漆梦洁。

2011年,漆梦洁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分配至乡镇司法所工作。

这对学理工科的漆梦洁来说是一个挑战。

当时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很少,漆梦洁在陈所长的带领下入了司法行政门,并开始了自己的修行。

漆梦洁孜孜不倦地用书本学、从实践学、向同事学,凭借不服输的干劲,两年时间逐渐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漆梦洁学习了矛盾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

她发现社区矫正工作涉及人员管理、执法管理,是一项新兴的社会治理模式,专业性强,“我们淮阴区从2005年开始试点社区矫正,我所在的司法所当时刚试点不久,于是我开始认真研究,主攻社区矫正工作,可以说,我是跟社区矫正共同成长的。

”漆梦洁说。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刑事执行活动,形象地说,就像是一个“没有高墙电网的监狱”,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

由于社区矫正的对象人员多、分布广,且还可以在一定区域内正常工作、生活,所以整体管理难度并不低。

“你一个小姑娘还想管住我,你也不打听打听我是谁?”漆梦洁接手的第一个矫正对象李某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李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缓刑,前往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

他平时在村里跋扈惯了,到了司法所仍态度嚣张,漆梦洁没有退缩和回避,依法依规跟李某进行了谈话。

报到流程结束后,李某在临走时仍轻蔑地扬言威胁。

陈所长刚好看到了这一幕,严肃地对李某说道:“你现在是什么身份,你自己不清楚吗?你现在是一名罪犯,我们负责对你进行管理,就算她是个小姑娘,代表的也是法律,不是她个人!”陈所长的这番话让漆梦洁油然而生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坚定了要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决心。

社区服刑人员自主创业,奉献社会典型案例

社区服刑人员自主创业,奉献社会典型案例

浪子回头金不换,守法创业是前途近年来,为提升社区矫正实际效果,XX市XX镇司法所一直秉持“自力更生为主,帮困扶贫为辅”的工作理念,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家庭贫困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境遇,引导他们真正回归社会正途。

其中,蒋某就是社区服刑人员自主创业成功回馈社会的典型代表之一。

蒋某,男,XXXX年XX月XX日生,家住XX市XX镇XX村X组X号。

XXXX年X月,蒋某因犯盗窃罪被XX市XX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X年,剥夺政治权利X年并处罚金XX元。

在服刑改造期间X次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于XXXX年XX月XX日被XX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刑X年,并于XXXX年XX月XX日被裁定假释,社区矫正期限自XXXX年XX月XX日起至XXXX 年XX月XX日止。

XXXX年的早春,蒋某出生在XX省XX市XX乡XX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由于父母都在XX外出务工,年幼的蒋某最初寄养在爷爷奶奶的家里,X岁以前的蒋某对于父母的记忆是很少的。

跟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一样,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是老的老、小的小。

而老人由于文化程度低、监护能力差,无力或无暇照顾小孩,更别说从学习和心理上给孩子以帮助,蒋某的性格在那时已经有所改变。

到了上学的年纪,X岁的时候父母把蒋某带到了XX,在XX区XXXX小学读书,由于学习底子较浅,蒋某的成绩总是不温不火,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XX岁的时候母亲独自回到XX 在家务农,父亲继续留X打工,蒋某回到家乡XX读初中。

毕业后,父亲把他带去XX学习钳工,但是钳工是个辛苦的职业,独生子女的他根本受不了那份苦,为此父子俩经常争吵还动过手。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经过朋友的介绍,蒋某孤身来到XX,从事网络业务推销员的工作。

在此期间,在XX的地下车库里,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底层青年,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状况,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XXXX 年至XXXX年的X年里,蒋某伙同XXX、XXX、XXX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单独或结伙盗窃公私财物共计XX起,数额巨大,蒋因此被司法机关判处有期徒刑XX年。

社区矫正帮扶典型案例范文

社区矫正帮扶典型案例范文

社区矫正帮扶典型案例范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小城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小心走了岔路,正在接受社区矫正。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其中一个充满希望和转变的帮扶案例。

主角叫阿强(化名),三十多岁的年纪,以前可是个让街坊邻居都头疼的人物。

他因为一时冲动犯了错,被判了缓刑接受社区矫正。

刚到社区矫正中心报到的时候,那一脸的不服气,就像一只随时准备炸毛的刺猬。

我们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小李第一次见到阿强就知道,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阿强不仅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清,还总是觉得社会对他不公平。

每次参加社区服务,他都是敷衍了事,要么就迟到早退。

小李可没被阿强的态度吓倒。

他觉得阿强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只是还没找到正确的方向。

于是,小李开始了他的“拯救计划”。

小李先从了解阿强的生活入手。

他发现阿强没什么正经工作,整天游手好闲,家庭关系也很紧张。

阿强的父母对他失望透顶,都不愿意和他多说话。

这可怎么行呢?小李想,得先让阿强有个奔头。

他到处打听,知道城里有个小型的汽修厂正在招人。

小李就厚着脸皮去找汽修厂老板,把阿强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

老板本来不太愿意,毕竟阿强有前科。

但是小李拍着胸脯保证,他会全程监督阿强,要是阿强有一点不好的表现,他负责。

老板被小李的真诚打动了,就答应给阿强一个机会。

当小李把这个消息告诉阿强的时候,阿强却不领情,他哼了一声说:“我才不去那脏兮兮的地方干活呢。

”小李也不生气,笑着说:“阿强啊,你可别小看这汽修厂。

你要是学好了技术,以后自己开个店,那可就牛了。

再说了,你整天这么晃悠,也不是个事儿啊。

”在小李的软磨硬泡下,阿强终于还是去了汽修厂。

刚开始的时候,阿强确实吃不了苦,没干几天就想打退堂鼓。

小李知道后,跑到汽修厂陪着阿强一起干。

他一边帮阿强递工具,一边给阿强讲自己的故事。

原来小李小时候家里也很穷,但是他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现在。

阿强听着听着,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了。

他想,人家小李都能这么努力,自己为什么不行呢?从那以后,阿强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社区矫正人员案例

社区矫正人员案例

孤僻青年悔改创业报答父母社区矫正人员顾某心理疏导分析xx镇社区矫正对象顾某,男,xxxx年x月x日出生于山东省xx县,汉族,初中文化,xx县xx镇某村人,住本村。

因盗窃罪于2012年1月17日被xxxx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缓刑三年,社区矫正期限为自2012年1月28日至2015年1月27日止。

顾某性格孤僻固执,初中还未毕业就已流窜社会,并结交了不少不良少年。

他的家庭很贫困,这让他自卑又仇视社会,缺乏与人沟通加上法律意识淡薄,使他最终伙同“朋友”实施了盗窃行为。

社区矫正人员顾某在其父亲的陪同下到xx县xx司法所报到。

工作人员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当时他眼睛里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冷漠、怀疑、敌视的目光。

当询问他话时,他也默不作声,都是他的父亲代他回答。

工作人员意识到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在社区矫正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社区矫正人员往往因自身犯罪带来的工作与家庭变故、亲人的冷落、社区服刑的压力、犯罪的内疚感、对社区服刑的不适应等因素,都会引起其心理问题,对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不仅不利于对他们的矫正和转化,还会影响到其情绪和行为,有的甚至还可能引发一些不良的突发事件,从而影响矫正管理的顺利实施。

针对顾某的情况,工作人员没有将其作为一名犯罪分子对待,而是与其平等对话。

通过为其提供心理咨询,提供倾听其心声的平台,全面了解他的心理特点,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释放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矛盾。

顾某从最初的只是听不说话到态度慢慢的转变也开始简单的聊几句。

这种以谈家常的形式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进行让顾某与工作人员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谈话,初步消除了他是罪犯面受训斥、歧视的顾虑,让其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的模式,消除其抵触情绪,心甘情愿接受社区矫正。

工作人员针对性的对其制定了矫正方案:1、按照社区矫正管理规定要求其每月定期参加劳动;每月上交思想汇报;定期对其进行走访;统一组织学习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重要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了解、掌握该对象的表现和实际情况,督促其遵纪守法、遵守矫正规定。

身残志坚艰苦创业 回报社会不忘初心——苏州一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清的事迹

身残志坚艰苦创业 回报社会不忘初心——苏州一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清的事迹

身残志坚艰苦创业回报社会不忘初心——苏州一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清的事迹作者:柴英来源:《中国军转民》 2021年第2期柴英陈国清是苏州一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及苏州新区环峰花岗石装饰工艺厂厂长。

58 岁的他是一位退役军人,在空军航空兵24 师服役时曾获得6 次嘉奖,荣立三等功。

1984 年退伍,回到家乡苏州。

43 岁时,突发脑中风,身体致残。

但他没有被命运打倒,自强不息,拖着伤残的病体,艰苦创业,创出了令人敬佩的成绩,并且不忘回报社会,受到群众的赞扬。

先后获得苏州市残疾人创业先进典型、优秀残疾人企业家。

2019 年,荣获第六届感动苏州“十佳残疾人自强模范”。

2020 年被评为第二届“苏州最美退役军人”、在老兵网和银河悦读网等单位举办的第三届“退役不褪色,永当排头兵”活动中,被评为“榜样战友”。

一、中年致残,不向命运屈服2004 年12 月13 日上午,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苏州的陈国清刚满43 岁年龄,这一天他满怀希望的去无锡查桥镇一个工地去联系花岗石装饰业务,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他开车途中,突然身体感受到极度不适,瞬间眼前一片漆黑,人就晕倒在地,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确诊为急性脑中风,在重症监护室一直昏迷不醒,入院25 天后才缓慢苏醒过来。

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他的生活都要在床上度过,不能起立,右半边身体毫无知觉。

双脚麻木无力,根本不能下床走路,已经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陈国清人在病床上,嘴不能开口说话,但意识清楚,思想却十分活跃。

在遭受如此重大的打击下,他没有放弃对对生活的希望,对创业理想的追求。

他退役后立志创业,大展宏图,壮志未酬,他不甘心。

陈国清所在的部队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曾经有两任空军司令员都出自这支部队,他所在的夜航飞行独立大队原大队长王文礼,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击落美制高空侦察飞机P2V,被党中央命名为“夜空猎手”。

英雄部队的战斗洗礼,使他骨子里打下了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烙印。

监区三创三树事迹材料

监区三创三树事迹材料

监区三创三树事迹材料监区三创三树是指在监狱环境中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创作和绿化美化的活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监区三创三树的事迹。

一、创新创业在监区中,有一名服刑人员张某,他在监狱的创业工坊中学习了木工技术,并利用自己的技能制作了一批精美的木制手工艺品。

他通过监区内的市场推广自己的作品,获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

张某还组织了一支由服刑人员组成的团队,共同经营一家小型木工工坊,为监狱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这不仅帮助了服刑人员实现自我价值,也提高了监区的经济效益。

二、文化创作监区内有一名服刑人员王某,他在服刑期间利用自己的文学才华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

他通过与监区文化教育员的合作,将小说出版发行,并在监狱内举办了一场小说分享会。

该小说以其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这不仅展示了服刑人员的文化创作才能,也为监区内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绿化美化监区内的一个空地长期被荒草丛生所占据,给监区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改善监区的绿化环境,一群服刑人员发起了一场绿化美化活动。

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清理了杂草,并在空地上种植了各种花草。

他们每天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浇水和修剪,使得原本荒芜的空地变成了一个绿意盎然的花园。

这不仅美化了监区的环境,也提升了服刑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上述事迹可以看出,监区三创三树活动在提高服刑人员的自身素质、改善监区环境、促进监区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些创新创业、文化创作和绿化美化的事迹为其他服刑人员树立了榜样,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监区三创三树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监狱的改造教育工作,也为服刑人员的未来社会融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希望这些事迹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监区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退役军人创业典型案例分享

退役军人创业典型案例分享

退役军人创业典型案例分享
1、唐晓华:“知心护士”共享服务平台创始人。

唐晓华是一名退役士兵,他在安徽服役3年,在服役期间,他开始接触网络技术,最终取得了网络安全信息认证。

2013年,他用他的聪明才智发明了“知心护士”——基于社交网络的智能居家服务平台,同时也将网络技术和家庭护理服务相结合。

知心护士也是一家全国性的智能居家服务共享平台,提供专业而真诚的服务,使用户可以轻松获得服务。

现在,知心护士公司在全国15座城市拥有服务机构,拥有超过80000名家庭护理服务人员,年服务用户超过500万人次。

2、马春兵:重庆山林健身休闲游乐场创始人。

马春兵是湖南一名退役士兵。

在服役期间,他发现军营中缺乏娱乐活动,便考虑租下一块土地,开发健身休闲游乐场。

2013年,他办理完所有手续,在重庆市南岸开设了重庆山林健身休闲游乐场。

山林健身休闲游乐场以健身减压和休闲游乐为主,拥有健身房、滑雪场、登山步道等多种消遣项目,让登山、运动爱好者有了完美的选择。

现在,重庆山林健身休闲游乐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休闲游乐、健身健康、投资、投资服务和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娱乐休闲场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双丰收先进典型事迹

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双丰收先进典型事迹

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双丰收先进典型事迹在当今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着社会发展的一个问题。

但是,在失业的阴影背后,有一些人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他们不仅能够帮助自己实现自我价值,还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他们就是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

以下将就他们的事迹进行介绍。

一、李先生的故事李先生原本在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但由于公司业绩下滑,公司不得不将其辞退。

面对失业的困境,李先生并没有沮丧,反而选择了开一家小餐馆。

他之所以选择开餐馆是因为他不仅喜欢烹饪,而且他发现了市场上餐饮行业的一个机会空缺,那就是该地区缺乏一些口感比较好并且价格适中的特色小吃。

于是,李先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李先生不但亲自下厨烹饪,还派发传单,到社区宣传自己的小餐馆。

多年的销售工作让他知道如何让消费者满意,他强调用心做饭,每一份菜品都要考查。

由于他的用心和认真,口感不错的小吃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餐馆的生意日渐红火。

随着生意的发展,李先生开始招聘员工,扩大餐馆的规模,并且在微信上设立了点餐平台,通过网上预约,就餐的消费者大大增加。

如今,李先生的小餐馆成为了该地区知名品牌之一,专门做特色小吃,楼下的店面经常要排队才能入座,特别忙碌的时候,店面外还有许多等待入店的消费者。

李先生的创业之路可以说是由几个摊贩级别升级到小餐馆级别,再到品牌化规模经营的阶段,他成功的举例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耐心、细心和信心。

二、王女士的故事退休后的王女士在一个探亲的行程中,看到了国外的饰品展会,其中的饰品让她驻足良久,发觉此类的饰品在国内还没有进入市场。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她决定大胆尝试,回国之后在家里开始打造这类饰品并自己设计,经过多次试验,失败和磨合,设备齐全,技能,质量到位,送样下厂,顺利接单,她的饰品得到国内外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很快就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众所周知,饰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但是王女士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除了她的刻苦努力,还有她的奉献精神。

服刑人员自力更生的案例

服刑人员自力更生的案例

服刑人员自力更生的案例给你讲个服刑人员自力更生的超棒案例。

有个叫大刘的服刑人员,他刚进监狱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觉得自己这辈子算是完了。

可是在监狱的改造环境下,他慢慢开始转变想法。

监狱里有一些手工活的培训,像制作小工艺品啥的。

大刘一开始手笨得很,做出来的东西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周围的人都打趣说他做的东西像是被龙卷风席卷过一样。

但是大刘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啊。

他就每天比别人多花好几个小时去练习,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那捣鼓那些小零件。

慢慢地,他的手艺越来越好。

他做的小木雕,从最开始只能看出是个“四不像”,到后来雕出来的小动物栩栩如生,就像要从手里跳出来似的。

后来监狱里有个和外面企业合作的项目,大刘凭借着自己的手艺,成功入选参与这个项目。

他做的那些工艺品在外面还挺受欢迎的,这可给他带来了不少收入呢。

他把一部分收入存起来,另一部分用来买更多的手工材料,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

再说说另一个服刑人员,叫阿强。

阿强在入狱之前那可是啥农活都不会干的主儿。

在监狱里有农场劳动改造的部分,他一开始连锄头都拿不稳,种的菜苗东倒西歪,就像一群喝醉酒的小士兵。

可是阿强他聪明啊,他知道自己要是不学会这些,就只能一直落后。

他就天天缠着那些有经验的狱友和狱警请教。

他还自己琢磨怎么能让菜长得更好,就像个小科学家一样。

他把从图书馆借来的农业书籍看了一遍又一遍,还做笔记。

后来呢,他负责的那片菜地,菜长得又大又水灵。

监狱里的食堂都优先用他种的菜呢。

阿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学会了一门生存的技能,还让自己在监狱里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这些服刑人员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里自力更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是不是很厉害呢?。

安置帮教案例

安置帮教案例

安置帮教案例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安置帮教是一种重要的矫正手段,通过对犯罪人员进行心理矫正、职业培训和社会帮扶,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安置帮教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张某,男,40岁,因盗窃罪被判刑入狱。

在监狱里,张某通过参加心理矫正课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达了想要改过自新的愿望。

在获得释放后,张某得到了当地安置帮教机构的帮助,他接受了职业培训,学习了木工技术。

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张某很快成为了一名技艺娴熟的木工师傅,并在当地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通过安置帮教,张某成功融入了社会,重新树立了自信,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案例二,李某,女,30岁,因吸毒成瘾被判刑入狱。

在狱中,李某接受了戒毒治疗和心理辅导,逐渐戒除了毒瘾并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出狱后,李某得到了社会帮扶机构的关爱和支持,她参加了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并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

通过安置帮教,李某摆脱了毒瘾的困扰,重新融入了社会,她说,“感谢社会给了我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我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

案例三,王某,男,25岁,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刑入狱。

在服刑期间,王某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和职业技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接受帮助改过自新。

出狱后,王某得到了社会安置帮教机构的帮助,他参加了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并接受了心理辅导和职业培训。

通过努力,王某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并在社区工作中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通过安置帮教,王某逐渐摆脱了犯罪的阴影,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安置帮教对于矫正犯罪人员、减少再犯率、维护社会治安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安置帮教制度,加强对犯罪人员的心理矫正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稳定和谐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更多的成功案例,能够唤起社会对安置帮教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前言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狱刑罚的一种形式,通过对罪犯进行社区监管和矫正,以促使其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

社区矫正的目标是通过帮助罪犯进行改造,降低再犯率,保护社会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社区矫正的典型案例,展示社区矫正的效果和意义。

案例一:小偷的改变张某在2018年因多起小偷盗案被判刑,并被安排进行社区矫正。

在社区矫正期间,他被分配到一家超市做清洁工。

刚开始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经常迟到早退,不认真对待工作。

然而,通过社区矫正机构的辅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张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人员也与他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渐渐地,张某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他开始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尽力弥补自己过去的错误。

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还帮助他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帮助他重新融入社会。

经过一年的社区矫正,张某积极改正错误,并打算继续留在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为其他罪犯提供帮助和指导。

他的改变不仅对他个人意义重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这个案例表明,通过社区矫正,罪犯有机会改正错误,并重新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社区矫正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构的指导和帮助,以及罪犯的自愿与努力。

案例二:服刑人员的职业培训王某在2019年因犯罪行为被判刑,并被安排进行社区矫正。

他在刑罚执行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改变意愿,希望通过社区矫正重建自己的人生。

社区矫正机构为他安排了一份职业培训工作。

经过评估和分析,他被分配到一家汽车修理厂,学习汽车维修技能。

在培训期间,社区矫正机构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培训,使他逐渐掌握了维修技术和知识。

通过一年的努力学习和实践,王某成功完成培训课程,并获得了相关证书。

社区矫正机构帮助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成为汽车维修技术员,重新融入社会。

王某的案例表明,通过社区矫正的职业培训,罪犯有机会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并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未来。

吸毒人员成功创业就业的例子

吸毒人员成功创业就业的例子

吸毒人员成功创业就业的例子
吸毒人员成功创业就业的例子有很多,下面是其中一个例子:
小刚曾是一名社区戒毒人员,在禁毒社工的鼓励和妻子的支持下,重拾信心,再次创业办厂。

在亲友的帮助和中心戒毒社区的帮助下,小刚申请了贷款,手续办理、厂房扩建、员工招聘、机器采购和工厂投产工作顺利进行。

如今,小刚的企业日益兴旺,年产值达三百多万元,实现了从吸毒者到创业者的励志转身。

在这个例子中,小刚在戒毒期间重新振作,通过创业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这也说明,吸毒人员在成功戒毒后,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实现创业就业,重拾人生信心。

认识自我 重新出发——社区服刑人员高某个案分析

认识自我  重新出发——社区服刑人员高某个案分析

认识自我重新出发——社区服刑人员高某个案分析
朱菊华
【期刊名称】《社会工作》
【年(卷),期】2010(000)017
【摘要】背景资料社区服刑人员焦某,男,1977年9月出生,大专文化,未婚,居住于某新村。

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由于在上海市白茅岭监狱服刑期间表现较好,被予以假释,假释考验期自2008年11月13日起至2010年1月24日。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朱菊华
【作者单位】上海市吴凇街道矫正社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4.13
【相关文献】
1.风雨过后新航程——社区服刑人员易某的个案分析 [J], 徐忠
2.社区服刑人员杨某个案分析 [J], 孙蓉
3.绿源: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制造电动车 [J], 胡晓强
4.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风险预测在司法行政一体化智能平台中的研究与应用 [J], 陈皓
5.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成因及其预防对策 [J], 姜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子回头金不换,守法创业是前途近年来,为提升社区矫正实际效果,XX市XX镇司法所一直秉持“自力更生为主,帮困扶贫为辅”的工作理念,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家庭贫困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境遇,引导他们真正回归社会正途。

其中,蒋某就是社区服刑人员自主创业成功回馈社会的典型代表之一。

蒋某,男,XXXX年XX月XX日生,家住XX市XX镇XX村X组X号。

XXXX年X月,蒋某因犯盗窃罪被XX市XX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X年,剥夺政治权利X年并处罚金XX元。

在服刑改造期间X次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于XXXX年XX月XX日被XX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刑X年,并于XXXX年XX月XX日被裁定假释,社区矫正期限自XXXX年XX月XX日起至XXXX 年XX月XX日止。

XXXX年的早春,蒋某出生在XX省XX市XX乡XX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由于父母都在XX外出务工,年幼的蒋某最初寄养在爷爷奶奶的家里,X岁以前的蒋某对于父母的记忆是很少的。

跟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一样,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是老的老、小的小。

而老人由于文化程度低、监护能力差,无力或无暇照顾小孩,更别说从学习和心理上给孩子以帮助,蒋某的性格在那时已经有所改变。

到了上学的年纪,X岁的时候父母把蒋某带到了XX,在XX区XXXX小学读书,由于学习底子较浅,蒋某的成绩总是不温不火,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XX岁的时候母亲独自回到XX 在家务农,父亲继续留X打工,蒋某回到家乡XX读初中。

毕业后,
父亲把他带去XX学习钳工,但是钳工是个辛苦的职业,独生子女的他根本受不了那份苦,为此父子俩经常争吵还动过手。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经过朋友的介绍,蒋某孤身来到XX,从事网络业务推销员的工作。

在此期间,在XX的地下车库里,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底层青年,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状况,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XXXX 年至XXXX年的X年里,蒋某伙同XXX、XXX、XXX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单独或结伙盗窃公私财物共计XX起,数额巨大,蒋因此被司法机关判处有期徒刑XX年。

自投改以来,在服刑改造期间,蒋某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认罪服法,服从管理和教育,严格遵守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

平时积极参加监区组织的劳动,从事监区横机劳动能够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较好的完成了民警交给的生产任务,多次受到监区的表扬。

平时自觉参加政治、文化、技术三课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能认真对待教育改造,“三课”学习成绩合格。

在服刑期间,注重文明礼貌,讲究卫生,能配合组长搞好个人和集体的卫生工作。

鉴于蒋某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且假释后没有再犯罪的危险,XXXX年X月XX日XX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蒋某假释。

告别了高墙电网,呼吸着外面世界的新鲜空气,沐浴着清晨明媚的阳光,蒋某已经跟外面的世界分别了整整X年,对他来讲有些陌生跟茫然。

走在回家的路上,家乡已经发生了很多的改变,XX大桥建成通车,XX大港强势崛起,乡镇行政区划重新调整,从前又窄又
小的泥土路早已被宽阔整洁的水泥路取代,路旁清一色的种上了绿色的植物,曾经破陋不堪的房屋也早已换成了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很多儿时的小伙伴们都已成家立户,娶妻生子,前女友也早已嫁为人妇。

蒋某明白自己跟社会已经脱节了,自己XX岁了却一无所有,孤零零的一个人,人们对他犯罪经历的歧视,使他对今后的生活更加绝望。

今年年初,蒋某来到XX镇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

在办理完所有手续后,司法所长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从谈话中发现蒋某情绪较不稳定,容易激动,对自我的认识和态度较差,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自我认识模糊,心里调节能力差,不良交往行为较多,学习和提高的愿望较弱,青少年时期不良行为和倾向较多。

他反映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被社会接受,没有生活来源。

蒋某的心理跟精神状态让司法所很担心,他容易激动,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有些怕交往,固执、敏感、疑心重,虽然总体上基本正常,但是义利观问题严重。

为了确保其回归初期不走弯路,尽快适应社会的正常生活,司法所专门对他制定了方案,先是让他至少每周来两次司法所,和他谈心,希望可以尽快消除他的心理阴影,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今后的人生。

在对蒋某进行思想疏导的同时,司法所通过多次走访周边群众,让大家明白遇到有蒋在的场合要注意的事项,努力使群众为蒋某的心理矫正多提供积极因素、尽量减少不利因素,让其心理早日回归社会。

就这样,经过司法所的长期努力,蒋某逐渐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开始对司法所产生信任,心里有疑虑也会跟司法所反映并寻求帮助。

XXXX年春节过后,蒋某向司法所反映自己想在XXXX做烧烤生意,
但对经营生意一无所知,希望政府帮帮他,让他少走弯路。

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司法所根据上级鼓励社区服刑人员自主创业、奉献社会的指示,高度重视,亲自为他向有关部门咨询相关政策,联系XX镇人民政府,XX居委会,XXX派出所了解相关情况,看能不能帮助蒋某解决他的燃眉之急,XX居委会对此也十分重视,司法所跟XX居委会党总支书记XX亲自为其选址踩点,在选址成功后帮助他申请营业执照跟卫生许可证,周围的群众也热心的帮助装修装潢,布置店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XXX烧烤店开业了。

开业之初,蒋某也遇到了很多麻烦,由于缺乏经验加之行业竞争激烈,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并不顺利,常常还有社会闲散青年过来捣乱,蒋某很想放弃。

司法所了解这一情况后,给他出谋划策,认为之前生意不好主要还是顾客的消费心理作祟,大家都习惯性的去自己熟悉的店里消费,对陌生的店主持怀疑态度。

为此,司法所跟蒋某一起研究对策,举行了试吃并设置了抽奖环节,抽到奖赠送精美小礼品,并且印制了小名片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为了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XXX烧烤店的烤肉都是和合其他门店所没有的,所有烤肉都是蒋某拜师亲自自制,并且肉品新鲜,让消费者吃的放心,用真心实意赢得消费者,生意渐渐有所起色。

现在XXX烧烤店在XXXX已经很有名气,每天晚上人来人往,频频客满,生意火爆。

蒋某已经在考虑扩大经营规模,计划在XX开家分店的打算,因为那里外来人口多,消费需求旺盛,并且可以转变
经营方式,白天做快餐晚上做烧烤。

蒋某表示自己能有今天,多亏了司法所跟社会的帮助,自己也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

即使解教后,也会一如既往,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XX月XX日是XX镇司法所召集全镇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公益性劳动的日子,蒋某走在最前面,脏活累活抢着干,为其他社区服刑人员树立了好榜样。

活动结束的时候,蒋某挡着大家的面给中心敬老院院长XXX递上了XXX元钱,请她帮助老人们添置一些生活必需品。

院长再三对他表示感谢,蒋某饱含深情地说,自己的爷爷奶奶已经都不在了,从小他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对老人有着特殊的情感,现在店里的生意挺好,喝水不忘挖井人,自己应该尽一点绵薄之力回报社会。

司法所还得知周围的群众对他早已刮目相看,纷纷为他做媒说对象,蒋某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监管,自觉报到,不私自外出,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目前,XX镇共有社区服刑人员XX人,刑释解教人员XXX人,司法所通过管理方式创新,积极探索社区矫正的新手段新方法,大力实施人性化管理,努力推进改造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效。

涌现出一批社区服刑人员自主创业、奉献社会的典型,如XX、XX、XX、XX。

XX镇司法所将一如既往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对社区服刑人员做好管理、帮助和教育,引导他们改过自新,加快改造步伐,争取早日解除矫正,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用实际行动获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彻底告别昨天,做好今天,迎接新的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