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教案1
色彩级色彩构成全教案
色彩级色彩构成全教案第一章:色彩基础理论1.1 色彩的定义与分类1.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1.3 色彩的混合:原色、间色、复色1.4 色彩的心理效应:冷暖、远近、大小第二章:色彩感知与视觉艺术2.1 色彩感知原理:色彩的视觉效应2.2 色彩与视觉艺术的关系:色彩在绘画、设计、影视等领域的应用2.3 色彩的视觉搭配:对比、协调、节奏2.4 色彩的创意表现:抽象、具象、意象第三章: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3.1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海报、广告、标志等3.2 色彩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室内、室外、景观等3.3 色彩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外观、功能、品牌等3.4 色彩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服装、配饰、妆容等第四章:色彩的心理与应用4.1 色彩与心理的关系:情感、认知、行为等4.2 色彩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4.3 色彩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产品定位、品牌形象、促销活动等4.4 色彩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习辅导、环境创设等第五章:色彩的创作与实践5.1 色彩创作的思路与方法:观察、分析、实践5.2 色彩实践技巧:调色、配色、绘制等5.3 色彩创作案例分析:名画、设计作品、时尚搭配等5.4 色彩创作的评价与反思: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改进方向第六章:色彩与传统文化的关联6.1 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西方与中国文化的色彩对比6.2 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国画、书法、陶瓷、刺绣等6.3 色彩在节日庆典中的应用:春节、圣诞节、复活节等6.4 色彩在民俗活动中的角色:婚礼、丧葬、祭祀等第七章:色彩与当代艺术的融合7.1 抽象艺术中的色彩表现:分析抽象画家的色彩运用7.2 观念艺术中的色彩探讨:色彩作为表达观念的媒介7.3 实验性色彩艺术:新媒体艺术、装置艺术中的色彩创新7.4 跨领域色彩艺术:色彩在音乐、文学、舞蹈等领域的跨界应用第八章:色彩与环境保护8.1 色彩与自然环境的关联:生态色彩学8.2 色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警示、美化、教育8.3 可持续色彩设计:环保材料、节能照明、绿色调色技术8.4 色彩与生物多样性:色彩在生态保护中的研究与应用第九章:色彩与科技发展的关系9.1 色彩在科技产品中的作用:用户界面设计、品牌识别、功能指示9.2 色彩在科技研发中的应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航天工程9.3 虚拟现实与色彩:VR/AR环境中的色彩设计9.4 色彩与:在色彩识别、情感分析、创意中的应用第十章:色彩教育的实践与创新10.1 色彩教育的基本理念与目标:培养色彩感知、应用与创新能力10.2 色彩教学方法与策略:案例分析、实验教学、项目式学习10.3 色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校内外合作、博物馆等10.4 色彩教育评价体系: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综合素质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色彩的三要素解析: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是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色彩的属性和变化至关重要。
色彩构成教案
色彩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构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色彩构成的表现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在作品中合理运用色彩构成。
2.如何运用色彩构成来表现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具有鲜明色彩的图片,让学生作品欣赏。
2.引导学生留意图片中的色彩构成。
Step 2 讲解色彩构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介绍色彩构成的概念,即通过色彩的选择、组合和运用来构成艺术作品。
2.讲解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如颜色对比、色彩饱和度、明暗关系等。
Step 3 基本方法和技巧的讲解1.讲解色彩选择的基本方法,如根据主题和情感选择适合的颜色。
2.讲解色彩组合的基本技巧,如使用对比色、类似色、冷暖色等。
3.讲解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如运用明度、色调来表现明暗和空间感。
Step 4 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一些绘画作品,分析其色彩构成的特点和效果。
2.与学生共同讨论作品中色彩的选择、组合和运用。
Step 5 练习与实践1.教师布置绘画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运用色彩构成的方法和技巧完成作品。
2.学生根据自己的主题和创意,选择合适的色彩进行构成。
3.学生可以在课后提交作品,教师进行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评价其对色彩构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评价学生对色彩构成的掌握程度。
六、课堂延伸:1.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著名画家的作品进行色彩构成的分析和研究。
2.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绘画作品中多尝试运用色彩构成的方法和技巧。
色彩级色彩构成全教案
色彩级色彩构成全教案篇一: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教案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系教师:樊艳丽教案首页课程名称:色彩构成教学目表: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训练理性抽象的逻辑思维才能和审美才能教学重点:色彩的知觉原理色彩的比照调和心理效应教学难点:从美学的角度去研究一定的色彩搭配法那么,找出适宜目的的理想色彩组合授课方式:讲授实训、讨论分析、点评授课内容:从色彩的构成和知觉原理入手,分别从色彩的物理性,或色彩的生理性色彩心理配色原那么及色彩等方面进展系统的研究前言:构成艺术的概述教学目的:理解色彩构成的性质和学习的根本内容,认识并理解其重要性教学重点: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根本内容教学难点:色构的应用性和重要性授课方式:讲授法,讨论法,分析、点评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对上堂课的一些征询题进展复习● 新课导入(提征询)● 新课内容● 小结● 课后考虑与练习授课内容:1、1构成的概念构成,在设计领域中指的是:将形态及其构造关系,按照一定的构成美学原理进展分解组合,从而得到理想形态或理想组合方式。
立即不同形态的元素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形态,并给予视觉化的、力学的观念。
构成是一个体系,按照它的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个大的方面,重点培养我们的创意思维和外型才能。
在我国传统艺术中也能表达构成,如:传统图案,京剧艺术中的脸谱,古代的书法艺术等等。
构成体系作为设计根底,在纯绘画领域、书法艺术、摄影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纺织设计、时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舞美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等领域广泛运用。
1、2 色彩构成1.色彩构成定义:将两个,两个以上的色彩,依照不同的目的,按照一定的原那么组合,搭配构成新的色彩关系,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效应出发,运用科学的原理与艺术方式美相结合的法那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和抽象思维,利用色彩进展多角度的组合配置,制造出理想新颖与审美的设计色彩。
色彩构成是继素描,色彩,速写之后的设计根底外型课。
色彩构成教案(全)
色彩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习色彩的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 掌握色彩的搭配技巧,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3. 色彩的冷暖概念;4. 色彩的搭配原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色彩的美;2. 讲解:讲解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阐述色彩的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 示范:演示色彩的搭配技巧,分析冷暖概念的应用;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说出色彩三要素的名称及其作用;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色彩冷暖概念;3.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并在实践中运用。
色彩构成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心理学的相关知识;2. 学习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3. 掌握色彩的视觉效果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1. 色彩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 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3. 色彩的视觉效果(对比、调和、面积);4. 色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色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情感表达;2. 讲解:讲解色彩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阐述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3. 示范:演示色彩的视觉效果及其应用,分析不同领域色彩的特点;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色彩设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色彩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3. 学生能掌握色彩的视觉效果,并在实践中运用。
色彩构成教案(三)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调和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学习色彩调和的常用方法;3. 掌握色彩调和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色彩调和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色彩调和的常用方法(相似调和、近似调和、对比调和);3. 色彩调和在设计中的应用(色彩搭配、色彩布局)。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色彩调和的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色彩调和的美;2. 讲解:讲解色彩调和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阐述色彩调和的常用方法;3. 示范:演示色彩调和在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不同调和效果的特点;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色彩调和设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说出色彩调和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色彩调和的常用方法;3. 学生能掌握色彩调和在设计中的应用,并在实践中运用。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第一章:色彩基础知识1.1 色彩的定义与分类色彩的概念:色彩是光作用于人眼时产生的视觉现象。
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和无色。
1.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颜色的基本属性,如红、黄、绿等。
亮度:颜色的明暗程度。
饱和度:颜色的鲜艳程度。
1.3 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概念,暖色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冷色给人清凉、宁静的感觉。
第二章:色彩的心理效应2.1 色彩与情感不同颜色的情感象征: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色彩的情感作用:如何通过色彩搭配创造舒适的视觉环境。
2.2 色彩与联想不同颜色引起的自然、人物、物品等联想。
色彩的引导作用:如何利用色彩联想引导观众注意力。
2.3 色彩与文化不同文化背景对色彩的认知与使用。
色彩的文化内涵:如中国红、西方金色等。
第三章:色彩的搭配与应用3.1 色彩的搭配原则对比搭配:如互补色搭配、冷暖色搭配等。
协调搭配:如类似色搭配、渐变色搭配等。
3.2 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色彩在绘画、设计、摄影等艺术领域的应用。
色彩创作的实例分析。
3.3 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色彩在室内设计、服装搭配、化妆等方面的应用。
色彩搭配的实际案例分析。
第四章:色彩的创意表现4.1 色彩的抽象表现抽象画中色彩的运用与表现。
学生抽象画创作指导。
4.2 色彩的象征表现利用色彩象征意义进行创作。
学生象征作品创作指导。
4.3 色彩的寓意表现色彩在作品中传递寓意的方法。
学生寓意作品创作指导。
第五章:色彩构成的实践训练5.1 色彩构成的基本技巧色彩的调配、绘制与搭配实践。
学生实践作品点评与指导。
5.2 色彩构成的综合练习结合不同材质、形式进行色彩构成实践。
学生综合练习作品点评与指导。
5.3 色彩构成的创意实践激发学生创意思维,进行色彩构成创新实践。
学生创意作品点评与指导。
第六章:色彩与视觉设计6.1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学习色彩在广告、海报、书籍封面等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分析经典平面设计案例中的色彩运用。
《色彩构成》教案
色彩构成教案第一章绚丽的色彩世界■走进色彩世界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色彩世界。
人们通过色彩获得心旷神怡的感受、也得到过躁动不安的心绪。
色彩从满了无限的神气!自然界向我们提供了缤纷的色彩。
动物以它华丽的外表展示着物种成功的演化;花草带给我们情感的象征;彩碟向来被视为美丽的化身;鸟禽的羽毛艳丽夺目;海洋生物让我们感受到愉悦的气愤;集田地之精华的宝石穿过时空放射着它的灿烂光辉。
■关于色彩的趣味知识在英国泰晤士河上的夫拉亚斯桥上,自杀的人颇多,栏杆原是沉闷的黑色,后该漆成浅绿色,这一改变使来此自杀的人数少了三分之二——邮筒的颜色各国不尽相同。
中国是绿色;美国、俄罗斯是青色;德国和瑞典是黄色;捷克是桔色,日本、韩国是红色——古希腊罗马时期,法官审判犯人时使用的是黑豆和白豆,黑豆代表有罪,白豆代表无罪——公元4世纪中国发明了伞,最初是为了保护战车而蒙盖的绸缎,逐渐演化为挡鱼遮阳的伞。
北魏时期用做统治者的象征物。
帝王使用朱黄色,百姓只能使用蓝色——中国古代的四神有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第二章色彩原理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彩,从而认识客观世界。
什么是光呢?从广义上讲,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而不是物体),它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包括宇宙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等。
它们都各有不同的波长和振动频率。
在整个电磁波范围内,并不是所有的光都有色彩,更确切地说,并不是所有的光的色彩我们肉眼都可以分辨。
只有波长在380毫微米至78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的色知觉。
这段波长的电磁波叫可见光谱,或叫做光。
其余波长的电磁波,都是肉眼所看不见的,通称不可见光。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人们的视觉中形成各种颜色。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做了个实验,将一束太阳光从细缝引入暗室,遇到三棱镜,光产生折射后投射到屏幕上时,就显示出以红-橙-黄-绿-青-蓝-紫顺序排雷的色带,其中我们把这红、黄、蓝三色光称为三原色光。
色彩构成教案(全)
色彩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3. 学会使用色彩轮盘和色彩坐标图进行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1. 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3. 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色彩三要素的理解和应用。
2. 色彩搭配的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色彩轮盘和色彩坐标图。
3. 彩色卡片或色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色彩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色彩的三要素(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色彩三要素的识别和运用。
三、色彩轮盘和色彩坐标图(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色彩轮盘和色彩坐标图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色彩轮盘和色彩坐标图进行色彩搭配。
四、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和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向学生介绍了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色彩的三要素和搭配方法。
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应掌握色彩三要素的识别和运用,以及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色彩构成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色彩的冷暖概念和情感表达。
2. 学习色彩的对比效果及其在构图中的运用。
3. 探索色彩的节奏与和谐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冷暖概念和情感表达。
2. 色彩的对比效果及其在构图中的运用。
3. 色彩的节奏与和谐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色彩冷暖的理解和应用。
2. 色彩对比效果的创造和构图的实践。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色彩构成--教案全
明度构成基调 纯度构成基调 色相构成基调
明度构成基调
10
高 明
9
短
度
8
7
中
中
6
明 度
5
短
长
4
3
中
低 明
2
短
度
1
0
低长调:暗色调含强明度对比。
色彩效果清晰、激烈。
低中调:暗色调含明度中间对比。
不同的各种色相对比
纯度对比
强对比 中对比 弱对比
莫迪格里阿尼
(画面中纯度的对比)
明度对比
冷暖对比:利用冷暖差别形成 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
范画
纯 度 弱 对 比
纯 度 中 对 比
明 度 强 对 比
明 度 中 对 比补色对比Leabharlann 间色对比在同一画面内(色相的对比)
明度强对比
明度弱对比
第二单元 色彩联想构成(共12课时) 1.作业内容:做具象联想、抽象联想或共感联 想练习一组。 2.作业要求:只要画面的色彩效果能够给人特 定的心理暗示,并且具有良好的色彩形式美感即 可。以水粉材料为主,手绘完成。作业尺寸: 15 X 15 cm(四幅)
第三单元 色彩变调构成(共12课时) 1.作业内容:选4—6个颜色,按照一定的比例 构成四幅不同色调的画面。 2.作业要求:掌握色调变化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并能正确运用。以水粉材料为主,手绘完成。作 业尺寸:15 X 15 cm(四幅)
明度弱对比、明度强对比在同一画面内
纯 度 弱 对 比
纯 度 中 对 比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第一章:色彩基础知识1.1 色彩的定义与分类1.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1.3 色彩的混合:色光混合与色料混合1.4 色彩的心理效应:冷暖、远近、大小第二章:色彩构成原理2.1 色彩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2.2 色彩构成的原则:对比、调和、重复、节奏2.3 色彩构成的方法:平面构成、空间构成、抽象构成2.4 色彩构成的表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第三章:色彩与视觉艺术3.1 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重要性3.2 色彩与形体的关系:色彩对比与形体突出3.3 色彩与情感表达:色彩的情感象征与心理影响3.4 色彩与创作风格:不同艺术流派中的色彩运用第四章:色彩与设计应用4.1 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吸引注意力、传达信息、营造氛围4.2 色彩搭配技巧: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互补色4.3 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4.4 色彩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第五章:色彩练习与创作5.1 色彩感知训练:观察与描述色彩5.2 色彩搭配训练:创作色彩和谐的作品5.3 色彩创作训练:表达个人情感与风格5.4 色彩实践项目:完成一个色彩构成的设计作品第六章:色彩理论与色彩模型6.1 色彩理论的发展:从三原色到色轮6.2 RGB与CMYK色彩模型:应用与转换6.3 色彩空间与色域:sRGB、Adobe RGB等6.4 色彩匹配与校正:色彩管理的基本概念第七章:色彩与视觉文化7.1 色彩与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对色彩的解读与运用7.2 色彩与时代特征:不代的色彩审美与象征7.3 色彩与民俗风情:民族色彩文化的特点与应用7.4 色彩与科技发展:现代科技对色彩应用的影响第八章:色彩与时尚趋势8.1 色彩在时尚界的地位与作用8.2 色彩趋势的预测与分析8.3 色彩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8.4 色彩在美妆领域中的应用第九章:色彩与日常生活9.1 色彩在家庭装饰中的应用9.2 色彩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9.3 色彩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9.4 色彩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第十章:色彩研究与创新10.1 色彩研究的新领域:色觉心理学、色彩生态学等10.2 色彩创新技术:数字色彩、纳米色彩等10.3 色彩艺术的当代发展:跨媒体艺术、装置艺术等10.4 色彩教育与普及:色彩知识传播与色彩意识培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色彩的定义与分类解析: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区分色彩的种类,如原色、间色、复色等,以及掌握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彩级色彩构成全教案
色彩级色彩构成全教案第一章:色彩基础1.1 色彩的定义与分类1.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1.3 色彩的混合:加法混合与减法混合1.4 色彩的冷暖与心理效应第二章:色彩的运用2.1 色彩的搭配原则:对比、协调、重复、节奏2.2 色彩的运用技巧:渐变、对比、强调、遮挡2.3 色彩的运用场景:平面设计、时尚、室内设计、绘画等2.4 色彩的创意表现: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的象征意义第三章:色彩与视觉传达3.1 色彩与视觉引导:对比、重心、平衡3.2 色彩与视觉强调:突出、强调、对比3.3 色彩与视觉记忆:色彩的规律性、色彩的组合形式3.4 色彩与视觉美感:色彩的和谐、色彩的节奏感第四章:色彩与情感表达4.1 色彩的情感特征:温暖、冷漠、活泼、沉稳4.2 色彩的情感联想:色彩的直观联想、色彩的抽象联想4.3 色彩的情感运用:色彩的情感引导、色彩的情感营造4.4 色彩的情感创新:色彩的情感突破、色彩的情感融合第五章:色彩与创意实践5.1 色彩的创意灵感来源:自然、文化、科技、日常生活5.2 色彩的创意方法:重组、改变、拓展、融合5.3 色彩的创意实践:色彩的创意设计、色彩的创意应用5.4 色彩的创意评价:色彩的创意独特性、色彩的创意效果第六章:色彩与艺术6.1 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情感表达、形式创造、视觉效果6.2 色彩在绘画艺术中的应用:油画、水彩画、版画等6.3 色彩在雕塑艺术中的应用:立体派、现代派、装置艺术等6.4 色彩在摄影艺术中的应用:光影、构图、氛围营造第七章:色彩与品牌7.1 品牌色彩的定义与作用:品牌形象、市场定位、消费者心理7.2 品牌色彩的运用原则:一致性、对比性、记忆性7.3 品牌色彩的搭配技巧:主色调、辅助色、点缀色7.4 品牌色彩的案例分析:国际知名品牌色彩应用与解析第八章:色彩与心理8.1 色彩对心理的影响:情绪、认知、行为8.2 色彩心理的应用:营销、教育、医疗、环境设计8.3 色彩心理的测试与研究:色彩偏好、色彩联想、色彩情绪8.4 色彩心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色彩心理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第九章:色彩与生活9.1 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家居、服装、美食、美容9.2 色彩搭配的生活技巧:和谐、个性、舒适9.3 色彩在生活中的心理效应:安全感、愉悦感、归属感9.4 色彩在生活空间的运用:室内设计、公共空间、园林景观第十章:色彩与未来趋势10.1 色彩趋势的预测与发布:潘通、色彩机构、时尚界10.2 色彩趋势的应用:时尚、设计、广告、娱乐10.3 色彩创新的未来方向:科技、环保、多元文化10.4 色彩教育的未来发展:普及、专业、跨界合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色彩的三要素解析:色彩的三要素是色彩构成中的基础知识,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彩构成教案(全)
色彩构成教案(全)第一讲色彩原理及色彩三要素一、本次课主要内容:●对上堂课的一些问题进行复习●新课导入(提问)●新课内容●小结●课后思考与练习二、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如下:(一)、对上堂课的一些问题进行复习:(二)、新课导入(提问):色彩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一种物理现象还是心理现象?(三)、新课内容:色彩原理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彩,从而认识客观世界。
什么是光呢?从广义上讲,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而不是物体),它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包括宇宙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等。
它们都各有不同的波长和振动频率。
在整个电磁波范围内,并不是所有的光都有色彩,更确切地说,并不是所有的光的色彩我们肉眼都可以分辨。
只有波长在 380纳米至 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的色知觉。
这段波长的电磁波叫可见光谱,或叫做光。
其余波长的电磁波,都是肉眼所看不见的,通称不可见光。
如:长于780纳米的电磁波叫红外线,短于380纳米的电磁波叫紫外线。
实际上,阳光的七色是由红、绿、紫三色不同的光波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我们把这红、绿、紫三色光称为三原色光(目前彩色电视所采用的是红、绿、蓝,实际上混合不出所有自然界之色,只是方便而已,但光学一直采用红、绿、蓝为三原色,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色图"来表示),国际照明学会规定分别用x、y、z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百分比。
由于是百分比,三者相加必须等于1,故色调在色图中只需用x、y两值即可。
将光谱色中各段波长所引起的色调感觉在x、y平面上做成图标时,即得色图(见图2)。
因白色感觉可用等量的红、绿、紫(蓝紫)三色混合而得,故图中愈接近中心的部分,表示愈接近于白色,也就是饱和度愈低;而在边缘曲线部分,则饱和度愈高。
因此,图中一定位置相当于物体色的一定色调和一定的饱和度。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做了一次非常著名的实验,他用三棱镜将太阳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色带。
色彩构成教案
《色彩构成》教案1.本课程的渊源色彩构成在视觉艺术中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一门学科的应用得追溯到20世纪包豪斯学校。
包豪斯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强调形式和色彩关系的研究,例如研究色彩的温度与形式变化关系;色彩的纯度.明度.色彩的调和关系: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等。
通过严格的教学方式进行逐步的引导,是学生完全掌握色彩与形式的理论,并能够得心应手应用在设计上。
2.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了解色彩构成在整个设计领域的地位与作用,能用科学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
利用色彩在空间上的量与质的可变性,按一定的色彩规律去调和和构成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空间,理想的色彩效果。
3.主要教学内容1.色彩理论2.色彩的属性与表达方式3.色彩的混合4.色彩的设计方案5.流行色与设计色彩的应用。
第一章色彩的理论第1节色彩的物理原理1 光与色光:就物理属性而言是一种电池波,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波长和振动频率,不是所有的光都是色彩,只有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才有色彩,成为可见光。
其余波长的电磁波是人眼见不到的,长于780纳米的叫红外线,短于380纳米的叫紫外线。
七色光普通过三棱镜是不能再分解的,固称为单色光。
注:纳米是长度单位,就是10v-9米(10亿分之一米),即10v-6毫米(100万分之一毫米)。
光源碰到物体的时候,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剩下的被反射到人的眼睛里,这才使我们看到颜色。
光的物理性质有广博的振幅和波长两个因素决定。
波长的长度决定色相的差别,波长相同,而振幅不同,则色相就有明暗的差别。
2光源色.物体色.固有色光源色:所有物体的色彩总是在某种光源下产生的,同时随着光源色以及环境色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其中以光源色的影响最大,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
物体色:每一种物体对各种波长的光都具有选择性吸收.反射或透视的特性。
以物体对光的作用而言,大体可分为不透光和透光两种,即透明体和不透明体。
小学美术《色彩构成》教案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教授了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色彩构成》一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色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得较好,能够分辨原色、间色和复色,但对色相的识别仍有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对色相辨识的训练,提供更多实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提高色相识别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但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一次活动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鼓励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对于色彩构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但部分学生的思考深度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使其能够识别和运用不同的色相、明度和纯度;2.提升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评价色彩的冷暖关系、对比关系以及色彩构成的美感;3.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鼓励他们运用所学色彩构成知识进行独立创作,表达个性和情感;4.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认同,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色彩运用,了解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文化内涵。这些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
(3)色彩的冷暖关系和对比关系: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的冷暖和对比关系来营造画面氛围。
举例:红色与绿色形成强增强画面层次感。
(4)色彩构成的基本方法:单色构成、近似色构成、对比色构成等,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创作。
举例:单色构成可使画面统一和谐;近似色构成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对比色构成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第一章:色彩基础理论1.1 色彩的定义与分类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理解色彩是光作用于人眼产生的视觉现象。
区分色彩的物理特性和心理效应。
1.2 色彩的三要素讲解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通过实物和图像,让学生识别和区分这些属性。
1.3 色彩的冷暖概念解释色彩冷暖的概念及其对观感的影响。
分析冷暖色彩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第二章:色彩搭配与运用2.1 色彩搭配原则介绍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原则、调和原则、重复原则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原则。
2.2 色彩运用技巧教授如何根据场合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色彩。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色彩创造美观和谐的画面或空间效果。
第三章: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3.1 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分析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如表现形式、情感表达等。
通过绘画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理解色彩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3.2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讲解色彩在视觉设计中的功能,如引导视线、区分主次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在设计中有效运用色彩。
第四章:色彩心理学4.1 色彩与心理的关系探讨色彩如何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
分析不同色彩在视觉艺术和设计中的心理效应。
4.2 色彩的心理应用教授如何运用色彩进行心理调节和沟通。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学会利用色彩进行有效的心理表达。
第五章:色彩构成的实战训练5.1 色彩构成的基本技巧教授色彩构成的基本技巧,如色彩的混搭、渐变等。
提供练习机会,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技巧。
5.2 色彩构成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完成色彩构成作品。
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第六章:色彩构成的理论应用6.1 色彩的象征意义讲解不同文化和情境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分析如何运用色彩的象征意义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达。
6.2 色彩与形式的关系探讨色彩与形状、空间等视觉元素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组合不同的色彩和形式,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色彩构成》教案
《色彩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色彩搭配的审美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化和审美价值的色彩作品。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及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 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
3. 色彩搭配的原则(对比、协调、互补)。
4. 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绘画、设计、摄影等)。
5. 色彩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原则及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的实战运用,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化和审美价值的色彩作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原则及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色彩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色彩搭配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或设计作品导入,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原则及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展示色彩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让学生了解色彩搭配在实际作品中的重要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实践作品进行点评,总结色彩搭配的要点,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化和创新精神。
教案编辑专员:X日期:年月日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色彩的基本概念和三要素。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色彩搭配原则进行实际操作。
3. 学生的色彩作品具有审美价值和个性化的特点。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原则及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
2. 色彩作品的图片或实物,用于案例分析和欣赏。
3. 绘画或设计工具,如彩色笔、水彩颜料、纸张等,供学生实践使用。
《色彩构成》教案
《色彩构成》教案第一章:色彩基础1.1 色彩的定义1.2 色彩的分类1.3 色彩的三要素1.4 色彩的混合第二章:色彩心理2.1 色彩与心理的关系2.2 色彩的情感表达2.3 色彩的心理影响2.4 色彩的心理应用第三章:色彩搭配3.1 色彩搭配的原则3.2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3.3 色彩的层次感3.4 色彩的节奏感第四章: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4.1 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4.2 色彩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4.3 色彩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4.4 色彩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第五章:色彩构成的实践案例5.2 色彩构成的实践案例制作5.3 色彩构成的实践案例展示与评价第六章:色彩构成的理论应用6.1 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6.2 色彩构成的法则与规律6.3 色彩构成的创新思维6.4 色彩构成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第七章:色彩构成的技法与表现7.1 色彩构成的基本技法7.2 色彩构成的进阶技法7.3 色彩构成的创新表现手法7.4 色彩构成的技法实践与创作第八章:色彩构成的创作与实践8.1 色彩构成的创作流程与方法8.2 色彩构成的实践项目与案例8.3 色彩构成的创作心得与体会8.4 色彩构成的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第九章:色彩构成的教学与评价9.1 色彩构成的教学目标与内容9.2 色彩构成的教学方法与策略9.3 色彩构成的教学评价与反馈第十章:色彩构成的拓展与延伸10.1 色彩构成的相关领域与知识拓展10.2 色彩构成的跨界合作与创新10.3 色彩构成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10.4 色彩构成的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色彩基础补充说明:这部分内容是理解色彩构成的基石,需要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分类,如primary colors(原色)、secondary colors(间色)、tertiary colors(次间色)等,以及色彩的三要素:hue(色调)、saturation(饱和度)、lightness (亮度)。
色彩的混合方式,包括加法混合(光的混合)和减法混合(颜料的混合),也需要详细讲解。
美术色彩构成基础教案
美术色彩构成基础教案【教案一:美术色彩构成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 掌握色彩的分类和色彩搭配方法;3.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a. 主色、辅色、补色、冷暖色的定义和特点;b. 黑、白、灰的特性和运用。
2. 色彩的分类和属性a. 原色、二次色、三次色的概念;b. 饱和度、明度、色相的意义和表现方法。
3. 色彩的搭配方法a. 单色调:使用同一种色调的不同明度和饱和度进行组合;b. 对比搭配:使用互补色或相邻色进行搭配;c. 类似搭配:使用相近色进行搭配;d. 分裂搭配:使用相连色进行搭配。
4. 色彩表现手法a. 纯色:单一色调的填充;b. 渐变色:色彩在空间上逐渐变化;c. 色块:有边界的大面积色彩;d. 色彩对比:通过对比色彩明度、饱和度等属性进行表现。
三、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美术中的色彩构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色彩表现的兴趣。
2. 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a. 主色、辅色、补色、冷暖色的定义和特点;b. 黑、白、灰的特性和运用。
3. 分类与属性a. 原色、二次色、三次色的概念;b. 饱和度、明度、色相的意义和表现方法。
4. 色彩搭配方法的讲解和实例展示a. 单色调、对比搭配、类似搭配、分裂搭配的概念和步骤;b.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
5. 色彩表现手法的讲解和实践a. 纯色、渐变色、色块、色彩对比的意义和效果;b. 让学生进行小练习,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手法。
6. 综合实践让学生选取一个主题,进行色彩构成的创作实践。
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了色彩的分类和色彩搭配方法。
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对色彩的观察力和创造能力,为以后的美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上的练习作业;2. 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进行个人的创作实践;3. 收集感兴趣的色彩表现作品,并分析其色彩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构成教案12009至2010学年第二学期色彩构成课程课程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总学时,周学时: /开课时间:授课年级、专业、班级:使用教材:授课教师:_______ ________本课程教学目的通过色彩构成课程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色彩这一基本视觉语言进行设计,并能提高审美能力。
本课程是设计基础课,它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一起成为设计基础的三大构成,是从事设计专业首先要学会运用的视觉语言。
通过色彩构成课程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创造性的运用色彩这一基本视觉语言进行设计,并能提高审美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有:1、色彩三要素与色立体;2、色彩物理学;3、色彩与生理;4、色彩与心理;5、色彩的对比;6、色彩的调和;7、色彩的混合;8、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本课程教学要求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从色彩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综合研究色彩规律,通过技法练习的环节使理论得到更为深刻的理解,并在综合理解色彩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色彩的采集重构,使学生真正掌握和熟练应用色彩规律进行构图和创作,最终使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喜好升华到科学的境界中,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色彩。
本课程教学方法1、手绘练习,构成课题应用练习。
2、幻灯讲座,理论讲授,课题分析,示范作业详解。
3、构想草图快速表达作业训练(大量手绘草图训练)。
4、作业讲评,学生互讲互评。
5、构成史讲解,图书馆阅览,必读书目介绍等。
6、收集应用设计材料。
7、上网查资料。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综合作业。
教学参考资料1、赵国志编,《色彩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2、陈重武编著,《新色彩构成》,天津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第一章色彩的三要素与色立体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色彩及色彩构成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色彩的产生及色彩三要素有所把握,对色彩表示方法与色立体的构成和原理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课时安排5课时(2课时讲授,3课时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色彩的产生、色彩三要素、色立体。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色彩构成的概念两个以上的单元,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元叫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称之为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构成基础训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构成原理,将色彩按照一定的关系去组合,创造出(调配出)适合目的的美好色彩,这种创造过程,成为色彩构成。
二、色彩概念1、色彩的产生在完全黑暗中,看不到周围景物的形状和色彩,是因为没有光线,然而光线很暗的情况下,有人却看不清色彩,因为视觉器官不正常,(如色盲)或是眼睛过度疲劳。
在同种光线条件下,可以看到物体呈现不同的颜色,是因为物体表面具有不同的吸收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能力。
反射光线不同会看到不同的色彩,因此,色彩的发生时光对人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视知觉。
由此看来,需要经过光---眼---神经的过程才能见到色彩。
光通过以下三种形式进入视觉:光源光----光源(本身能发光)发出的色光(各种灯、太阳、月亮等)透射光----光源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之后再进入视觉的光线。
透射光的亮度和颜色取决于入射光穿过被透射物体之后达到的光透射率和波长特征。
反射光----反射光时光进入眼睛的最普通形式,眼睛能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视觉所致2、光源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可分为两种:自然光----主要是阳光人造光----电灯、蜡烛等太阳光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3、物体色与固有色物体色:物体在特定光照下呈现的颜色,由它的表面和透射光两个因素决定,物体表面都具吸收本身颜色以外其它光的性能。
白色表面全部反射,黑色表面全部吸收日光:白色表面(全部反射)--呈现白色蓝色表面(吸收其他广,反射蓝光)--呈现蓝色红色表面(吸收其他广,反射红光)--呈现红色黑色表面(吸收全部)--呈现黑色但单色光照射有所不同:绿色光线:白色表面(全部反射)--呈现绿色红色表面(全部吸收)--呈现偏黑表面色黑色表面(全部吸收)--呈现黑色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
4、色彩的范畴无彩色---反射光与透射光在视觉中并未显示出某种单色光的特征时,既无彩色(黑、白、灰)有彩色---繁殖能感受某种单色光特征,既有彩色。
三、色彩三要素----H、V、C视觉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都具有色相、名都、纯度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1、明度(V)色彩的明暗程度(色度、两度、深浅)。
靠近白端位高明度色,靠近黑端为低明度色,中间为中明度色;有彩色加白提高明度,加黑降低明度。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特征,而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
色彩一旦发生,明度即同时出现。
彩色照片反映了物象全部要素的色彩关系,而黑白照片及反映了物象色彩的明度。
素描即将对象的色彩要素抽象为明暗关系。
明度是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结构的关键。
2、色相(H)色彩不同的相貌。
在可见光谱上,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的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当我们称呼其中某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的概念。
若明度为骨骼,色相就是肌肤,它体现了色彩外向的性格,应用色彩理论中通常用色相环而不是直线排列色色谱表现色相系列。
色谱两端红与紫相连即构成最简单的六色相环(红、橙、黄、绿、蓝、紫)之间加进一色,即构成有微妙过渡的二十四色相环。
3、纯度(H)波长的大春程度,即色彩的鲜浊程度。
能辨认出的有色相感的颜色,具有一定的鲜浊程度即纯度。
不同原色相的颜色明度不等,纯度也不等。
一种颜色,当混入白色时,它的明度提高,纯度降低,混入黑色时,明度降低,纯度也降低。
(中性灰若登明度,明度不降)自然色中红色纯度最高,其次是黄色。
绿色只有红色的一半。
自然色中大部分是非高纯度色,(含灰量)有了纯度变化,色彩才显得极其丰富。
纯度体现了色彩内向的性格,纯度变化就会引起色彩性格变化。
改变色彩纯度的三种方法:加中性灰:加互补色;加其他色。
无彩色没有色相,即纯度为零。
四、色彩表示法1、混色系统基于三原色光能混出的色彩所归纳的系统。
理论根据:任何色彩都可以由色光三原色混合而成。
目前最重要的混色系统是仪器测量的CIE系统。
(国际照明委员会测色系统。
他是最科学、最少误差、也是最精确的表示法,主要用于工业方面的测色)2、显色系统依据实际色彩的集合给予系统的排列和称呼而组成的色彩体系。
如孟塞尔表色系统、奥斯特华德表色系统、日本色彩研究会表色系统、德国DIN表色系统等。
色立体的结构原理及用途显色系统的理论依据是把现实中的色彩按照色相、明度、纯度三种基本性质加以系统地组织,然后定出各种标准色标,并标出符号,作为物体色的比较标准。
通常用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明度、色相与纯度的关系,因而获得的主体结构,称为色立体。
色立体的科学性在于它所标示的颜色样品都是按照科学的颜色测定理论,已精密的测色仪所测定的标准色样,可供印染、染料、印刷、造纸、美术设计等各行业的颜色工作者作为配色的参照样本,以及得色彩进行完整的逻辑分析,并可从直觉上感受色彩的量与秩序之美。
色立体的基本骨架明度色阶表位于中心垂直中轴。
白、黑分别位于最高、最低点,中间划分过渡色阶,一个色阶即为一个明度等级。
色相环由纯色组成,以明度轴为中心的环状体系,,互补色相对应。
纯度色阶表呈水平直线形式,与明度色阶表成直角关系。
饱和色、纯度最高为色相环一端,越靠近明度轴,纯度越低。
等色相面色立体中,每个色相横向的纯度变化和纵向的明度变化构成了该色相的两度空间的平面表示。
等色相面上的色彩以明度轴不断向上靠近白色,向下靠近黑色,向内运动靠近灰色。
以明度垂直轴为中心,将各色相面做放射状安排,形成三次元的色立体,沿色立体的中心轴纵向抛开可以得到互补色相面。
等明度面与明度色阶成垂直关系,水平开色立体得到等明度面。
可以从蒙塞尔色立体和日本色研究会色立体截取标准的等色相面,奥斯特华德色立体不能。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四)色彩构成作品欣赏教学方法:讲授法。
复习巩固与作业要求复习巩固上课所讲内容,进一步了解和熟悉该课程的相关内容;着重复习巩固色彩三要素及色立体知识;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查询色彩构成的相关资料和图片;作业为色彩三要素的推移。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教室、课本、多媒体设备。
教学参考资料1、赵国志编,《色彩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2、陈重武编著,《新色彩构成》,天津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对色彩及色彩构成有了一个理性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色彩三要素及色立体的相关知识,通过作品欣赏,对以后的作业内容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要求。
第二章色彩与生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视觉的生理特征一般的理解和把握,并对物理补色与生理补色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视觉的生理特征、物理补色与生理补色。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视觉的生理特性1、视觉的适应明适应我们把从暗到明的这个视觉适应过程叫明适应。
暗适应从明到暗的适应过程叫暗适应,这个过大约需要5——10分钟的时间。
色适应当我们从普通灯光(带黄橙味光)的房间到点的光灯(带蓝白叶味光)的房间,开始觉得两房间的灯光色彩有差异,可过不多久你适应了,觉得没什么区别,这种适应过程称之为色适应。
2、视觉的惰性(色感觉恒常)当我们看物象时,常常进行着心理的调节,就不会被进入眼内的光的物理性质所欺骗,而能认识物质的真实特性,视觉的这种自然地或无意识地对物象的色知觉始终想得持原样不变,和“固有”的现象。
即视觉惰性,也叫色感觉恒常。
大小恒常我们面向远方,两个等大的人,其中一个站在眼前,一个站在远处,虽然近处的人比远处的人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大很多,但我们会绝对地认为是同样大的人,只是两个人距离我们远近不同而已。
眼睛的这种恒常现象称为大小恒常。
明度恒常当我们现象一个穿浅灰衣的人站在阳光下一个穿白衣服的人站在阴影处,二者相比较,虽然在阳光下浅灰衣服对光的反射量比在阴影处的白衣服对光的反射量多,但我们仍然感到在阳光下的人穿的是浅灰色的衣服,而在阴影处的人穿的是白衣服,此种现象称之为明度恒常。
色的恒常我们把张白纸投照的红色光,把一张红纸投照的白光(金色光)二者相比较。
虽然而张纸都成了红色纸,这种把物体的“固有色”与照明光相区别的能力,我们称之为争的恒常。
色感觉恒常的条件色彩环境或照明条件发生了变化(照明色光就为不含黄色光)时,好让这个小女孩进入蓝紫色光的室内,则黄裙子没有黄色光可反射而就成黑灰色,这时感觉的恒常现象则不能维持色彩感觉的恒常现象是有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