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好友佛印一起坐禅

合集下载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心中全是佛宋代文人苏东坡,才华洋溢,堪称文坛奇葩,他有一个相知甚笃的方外之交佛印禅师,平时二人在佛学、文学上总不忘相互切磋,但每次老是让佛印禅师占尽上风,苏东坡心里总觉不是滋味,所以百般用心,想让佛印下不了台。

一天,两人相对坐禅,苏东坡心血来潮,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禅坐的姿势像什么?”佛印禅师说:“像一尊佛。

”苏东坡满怀得意。

此时,佛印禅师反问苏东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个甚么?”苏东坡毫不考虑地回答:“你看起来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微微一笑。

苏东坡回家后,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说:“今天总算占了佛印禅师的上风。

”苏小妹听完原委,却不以为然地说:“哥哥!你今天输得最惨!因为佛印禅师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众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全尽是污秽不净,把六根清净的佛印禅师,竟然看成牛粪,这不是输得很惨吗?”这则故事,发人深省,深富哲理,盖一切万法,皆是自心所变现的,如果我们经常看到别人的过失,我们就是凡夫;所以我们眼睛要向内看,要经常检讨自己的缺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谓“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应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如果我们见一切人都是佛,那我们就成佛了!世尊曾在大宝积经“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告诉我们去除学佛障碍,而得成就之四种方法:“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

所以在末法时代之今日,我们欲修学有所成就,必须要:“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非”“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及“常行布施及戒忍”,如此方能获得清净心,并且真正消业障、增福慧。

八风吹不动苏东坡修禅定日渐有了功夫,一次出定后,喜孜孜地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世间八法,大概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无论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别人称赞他也好,诽谤他也好,他都能安然不动,泰然处之。

苏东坡立刻差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将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

佛印禅师看过后,莞尔一笑,顺手拈来一支朱笔,即在苏东坡的诗上写了两个斗大的字“放屁”,再交给书童带回。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拓展】苏轼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拓展】苏轼

苏轼故事一:一天,苏东坡和佛印禅师两人盘腿而坐聊天。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笑笑,没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自己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的和妹妹苏小妹说了这事。

妹妹说:“哥哥!你输了。

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象一尊佛。

而你的心态象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象一堆牛屎了”。

苏东坡听后面红耳赤。

从这个故事可以认识到,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故事二:一天,苏东坡到江苏镇江金山禅寺,看见大殿正中端坐的弥勒菩萨总是看着他微笑,苏东坡心生无限欢喜,顿时诗性大发,随口说:“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他认为这首诗很好,回家写好后派书童送给佛印禅师看。

佛印禅师看后提笔在上面写了“放屁”两个字,让书童带回交给苏东坡。

苏东坡看到佛印禅师批的“放屁”两个字,很不高兴,马上乘船过江找佛印禅师辩论。

佛印禅师看到苏东坡气冲冲的样子,微笑着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被打过江来呢?”从这个故事可以认识到,即使有如苏东坡一样渊博学问的大文豪,若不时常自我反省,同样也缺乏定力智慧!1、针锋相对苏轼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2、旁敲侧击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

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

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

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苏东坡和圆有关的故事

苏东坡和圆有关的故事

苏东坡和圆有关的故事
苏东坡那可是个妙人儿。

他有个朋友佛印和尚,俩人老是互相打趣逗乐子。

有一回啊,俩人在江边闲坐。

苏东坡看着江面上波光粼粼,那江水被风吹得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就像是一个个圆。

他脑子一转,就想捉弄下佛印。

苏东坡就对佛印说:“你看那江里的水,一波一波的,像不像我心中的佛?”这苏东坡可够机灵的,他想啊,要是佛印说不像,那就是对佛不敬;要是说像呢,那自己就占了便宜,毕竟是自己心中的佛嘛。

佛印和尚多聪慧啊,他笑了笑,手往自己脑袋上一摸,那光头啊,圆溜溜的,然后说道:“施主,贫僧看这江水的圆波,就像贫僧这光头一样。

”苏东坡一听,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这和尚,把他这机灵劲儿给挡回去了,还巧妙地用自己的光头圆和那江里的圆波联系起来了。

还有啊,苏东坡被贬到黄州的时候,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他也没丢掉那份雅趣。

有一天晚上,他和几个朋友在院子里赏月。

那月亮又大又圆,就像个玉盘似的挂在天上。

苏东坡灵感就来了,就说:“这月亮如此之圆,恰似那上天赐给人间的一面明镜,照着世间万物,也照着咱们这些被贬谪之人的心啊。

”然后他就借着这圆月的意境,诗兴大发,和朋友们一起吟诗作词,把对生活的感悟、对未来的期许,都融入到那和圆月亮有关的诗句里去了。

这苏东坡啊,真是走到哪儿,都能把身边的圆啊,变成一段佳话或者一首好词。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是好朋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篇11、三百六十行,每行都有行业忌语,比如门卫最讨厌人家说“看门狗”,做生意的不想听到“奸商”,出家人则不喜欢两种动物,道士忌讳“牛鼻子”,而你要是当着和尚的面骂“秃驴”,修行再好的大师也跟你急。

有句话说“骂人无好口”,一旦发生了冲突,你越是忌讳啥,对方越会说给你听。

有个文士落魄时,尝寄宿僧寺,时间一长,大和尚小和尚都欺负他,书生一气写了首诗:一夕灵光出太虚,化身人去意何如。

秋月不用炉中火,凡子心头一点除。

这首诗表面上看没啥,一分析问题就大了,诗中隐的是“死秃”二字,看来书生是真急了,连骂“秃驴”都嫌不过瘾,前面还要加点形容词修饰修饰。

关于“秃驴”,还有个故事和苏东坡有关,杭州有一个品行不端又爱钱好色的住持向苏东坡求字,苏东坡很快写了幅对联给他: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拴这位花花住持挺高兴,马上挂了出去,结果许多人看了之后都捧腹大笑,原来这也是个字谜,谜底就是“秃驴”二字。

苏东坡似乎很喜欢拿和尚寻开心,像苏东坡这样的,能和他相处几年不被气死的当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考虑到苏东坡的和尚朋友太多,咱们这章不玩“编年体”了,临时改“纪传体”,主要谈谈佛印,稍带着把其他几位也给聊了。

2、东坡参禅,趣味盎然。

我们还记得苏东坡初至杭州写了这么句诗——“名寻道人实自娱”,下面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苏东坡确实是“自娱”。

这天一大早,苏东坡就跑到庙里来找大通和尚了,到了门口不进去,拍着庙门口的石狮子有板有眼的叫:“秃驴何在?”老和尚正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做运动,一听有人跑到庙里来污辱动物,手搭凉棚转了个圈,笑着说:“东坡吃草!”在苏东坡的和尚朋友中,“大通”属于高僧阶层,不过这位“大通”什么都通,就是一见女人就不通。

女人,他从不正眼看一下,至于偷着看不看,那就只有天知地知还有他自己知。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有一次两人相对坐下看着对方,苏东坡问佛印,“你看到了什么?”佛印回答说看到佛。

接着问苏东坡看到了什么,苏东坡回答说看到了牛粪。

当他得意洋洋的回到家中,并把这事告诉苏小妹,满心以为这是他与佛印和尚暗中较量的一次辉煌的胜利,没想到苏小妹听了却摇头叹息道:你输得好惨。

苏东坡不解,苏小妹解释道:因为你心中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

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眼中看到的就是佛,而你心中……。

佛印与苏东坡的故事

佛印与苏东坡的故事

佛印与苏东坡的故事一、佛堂里,正和佛印大师一起打坐参禅的大学士苏东坡突然问道:“你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像一尊佛。

”佛印说。

“你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佛印见苏东坡非常高兴,也问道。

“像堆牛粪。

”苏东坡说。

佛印知道苏东坡又趁机“嘲弄”自己,也不在意,只是笑而不语。

苏东坡以为赢了佛印,回到家后,就眉飞色舞的向妹妹苏小妹叙说了一遍。

苏小妹却正色道:“心如佛,所以看人像佛。

心如粪,所以看人如粪。

哥哥,你实在是比不上佛印禅师的境界啊!”相由心生,境随心现。

这则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你怎么看待工作,它就是怎么样的:无论什么工作,如果你把它看得低贱,它就会成为低贱的;如果你把它看作高尚的,它就会成为高尚的——即使在一般人眼中它是低贱的。

因为你以高度负责任的精神来做这件工作时,它就会因你的责任心和高度负责的行动使之变得高尚起来。

责任心和热情可以使一份低徽的工作变得高尚起来。

所以林肯说:只有卑下的人,没有卑下的工作。

有责任心的人可以将卑微的工作变得伟大,而缺乏责任心的人则会将崇高的工作变得卑下。

二、知道佛印和尚还是从语文课本的《核舟记》了解他的。

佛印是北宋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号。

名了元,字觉老,三岁能诵《论语》,五岁能诵诗三千首,被称为神童。

佛印和苏轼那就是一铁磁。

不过佛印很低调,但是很善于调侃,最经典的事情就是苏轼问佛印:“我在你眼里是什么?”佛印说:“您就是一尊佛。

”苏轼又说:“你在我眼里是什么知道不?”佛印笑而不答,“你在我眼里就是一坨牛粪!”说完哈哈大小、扬长而去。

回到家后,苏轼把和佛印的对话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说你这个SB,自己吃亏了还笑得那么HIGH,人家佛印看你是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但是你……让人笑喷的同时不禁想起了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猫吃了亏却不知为何。

有一次,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突然拿出一把写有苏轼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反应过来,笑指着河岸上有只正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东坡与佛印斗嘴

苏东坡与佛印斗嘴

苏东坡与佛印斗嘴苏东坡与佛印斗嘴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很好的朋友。

他们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

有一天,他们又斗起禅机来了。

苏东坡首先问:“印老,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禅师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学士像一尊佛。

”接着又反问他:“你看老僧像什么?”苏东坡想了又想,见佛印禅师穿了一件黑色僧袍,人又长得胖,盘腿坐在那里,黑乎乎的一大堆。

于是便冲口而出,说:“和尚活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听了,不怒反笑,默然不语,然后怡然自得地闭目养神。

苏东坡回到家里,高兴地对他的妹妹说:“妹妹啊,从严与印老斗禅机总是斗不过他,今天不知是和尚倒霉,还是我苏东坡走运,总算斗得他哑口无言。

”接着便把他与佛印禅师斗禅的经过,绘声绘色地讲了一番。

苏小妹听后,首先禁不住“呸”了一声,然后便数落了苏东坡一顿:“哥哥今天输光了矣!你还自以为大获全胜是不是?”苏东坡翘起胡子,瞪大眼睛,问她这是什么意思。

苏小妹不急于告诉他答案,只问他:“我且问哥哥,是佛名贵呢,还是牛屎名贵?”苏东坡说:“当然是佛名贵罗!”苏小妹说:“好道!印老的见处是佛,哥哥的见处是牛屎。

请问,谁高谁低?”苏东坡一怔,揪着胡子只顾发愣。

苏小妹接着又说:“印老心中装的是佛,所以他看人人都是佛;哥哥一开口就是牛屎马粪,你心中装的是什么?可见印老的心境比你高啊!他既然获胜,便见好就收,还同你啰嗦什么?你就认了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说今天又栽在老和尚的禅窟里了,发誓一定要赢回来。

苏东坡是否能赢回来,全看他的心境了。

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

心中有佛,说出来的是美言;心中有屎,吐出来的是屁话。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_哲理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_哲理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不要总把自己置于很髙的位置,要尊重他人,否则,只会让自己屡失颜面。

一代风流才子苏东坡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却喜欢在人前卖弄,更喜欢作弄人。

然而结果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弄巧成拙。

有一天,苏东坡和佛印在江河上泛舟,吟诗作对。

苏东坡看到河边有一只狗正在啃骨头,他来了兴致,想以此为题作弄一下佛印。

他用扇子指着正在啃骨头的狗对佛印说:“看。

”脸上显露出得意的神色。

佛印是位高僧,立刻明白了苏东坡的意思。

于是,他把苏东坡赠给他并且题有苏东坡诗词的扇子丢进了河里。

苏东坡看到佛印的举动,也马上领会到了对方的意思,得意的神色立刻变成了一脸的羞愧。

原来他们二人都打了哑谜。

苏东坡让佛印看那条啃骨头的狗,其实是给佛印出了一个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而佛印把题有苏东坡诗词的扇子丢进河里,正好回应了苏东坡的上联,也教训了一下苏东坡,这个动作隐含的下联是:“水流东坡诗(尸)”。

苏东坡爱作弄人,嘲讽人的毛病让他不止一次地出丑。

苏东坡和佛印经常坐禅、参禅。

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在金山寺坐禅,苏东坡想起平日里和佛印较量多是自己丢脸面,心里很不服气,他一心想找机会戏弄佛印。

突然他灵光一现,计上心来。

他召唤旁边正在参禅的佛印说:“你看看我像什么?”佛印睁开眼睛看着苏东坡,没有回答,却反问苏东坡:“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上下瞧了一下佛印,对他说:“禅师,我看你这样坐着就像一坨屎。

”佛印听到苏东坡的回答没有嗔怒和责怪的意思,却微微一笑对苏东坡说:“我看你就像一尊佛。

”苏东坡很纳闷,但是他很高兴,因为自己终于赢了这和尚一回。

回到家里,苏东坡高兴地对苏小妹说:“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

我说他像一坨屎,他非但不骂我还说我像一尊佛。

”苏小妹却不以为然地说:”哥哥,我看今天输的还是你。

禅师因为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像佛;你心中污秽,所以才看禅师像屎。

”苏东坡听了苏小妹的解释恍然大悟,沉思良久。

对他人不尊重只会自取其辱,因此,在生活中应尊重他人,放低姿态提升自我修养。

佛印禅师和苏东坡

佛印禅师和苏东坡

佛印禅师和苏东坡:“佛和粪”的故事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坐禅的对话有一天,佛印禅师教苏东坡坐禅,苏东坡很高兴地穿起大袍,坐在佛印禅师的对面;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苏东坡头脑一转,就问佛印禅师道:“您看我坐着,像个什么?”“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

苏东坡听了这句话后,心里觉得很甜!当苏东坡感到得意的时候,這時佛印禅师就反问苏东坡道:“您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看佛印禅师穿着大袍,婆娑于地,这一下给他抓到机会了,他连讥带讽地答道:“像一堆牛粪。

”苏东坡答后,偷看佛印禅师一下,看他有什么表示,只见佛印禅师還是默然端坐着不作回答。

这时,苏东坡心裡暗暗得意,心想這回您沒話說了吧!苏东坡回家后滿臉得意洋洋的!他的妹妹苏小妹看到,就问他:“哥哥!你今天为什么这样高兴呀?”“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每次跟佛印师父辩论,都输给他,今天我第一次得到胜利了。

”苏东坡说时,喜形于色!苏小妹问:“哥哥!你是怎么样胜他的呢?”苏东坡便把今天跟佛印禅师对坐时的谈话经过,一五一十地描述给苏小妹听;他心里以为苏小妹听了,一定会替他高兴,大大地夸奖他一番,那里知道小妹听了,却摇摇头向他说道:“哥哥!你又输了!”“我输了?我骂师父是一堆牛粪,师父给我骂得一句话也答不出,这怎么是我输呢?”苏东坡感到困惑。

這時苏小妹笑嘻嘻地对苏东坡说:“因為佛印师父心里念念是佛,所以他看您就是佛,哥哥您心里生起的念頭是牛粪,所以您看到佛印师父就像一堆牛粪;這件事不是很清楚的說明:您看佛印师父是牛糞其實您自己就是牛糞,佛印师父看您是佛其實他自己就是佛呀!”這篇故事讓我受益很大,使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對境其實都是照出我們內心世界的鏡子(不好的一面:貪圖的心、虛榮的心、好強的心、傲慢的心、憤怒的心、嗔恨的心、愚癡的心、虛偽的心;好的一面:真誠的心、謙卑的心、寬容的心、總的概括就是不傷害別人的心。

)釋迦摩尼佛有一句教言讓我記憶很深:人不是以出生高貴而高貴,不是以出生卑賤而卑賤,而是以自己的身體所做的行為(偷盜、邪淫、殺生。

东坡与佛印的机锋趣事

东坡与佛印的机锋趣事

25环球掠影| 时事 朝花夕拾 | 往事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才华横溢,堪称文坛上的奇葩。

他还有一个相知甚笃的“方外之交”佛印禅师,二人平时在佛学、文学上总不忘相互切磋,彼此谈话常藏机锋,却往往让佛印禅师占尽上风。

僧鸟相对一次和老友佛印对坐闲聊,东坡忽然有意要戏弄一下对方, 便说:“古人常常以僧对鸟。

”佛印不高兴了,便问:“何以见得? ”苏东坡笑答:“比如‘鸟宿池边村,僧敲月下门’;还有‘时闻啄木鸟, 疑是敲门僧’,是不是这样? ”佛印听了略一思索, 说:“今日老僧却与相公相对。

”东坡本想把佛印和鸟归在一类,嘲讽一番,不想佛印机敏过人,一句话便把他说成了“鸟”。

东坡一时竟无言可对。

酷似佛祖一次,东坡与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

良久,佛印对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

”东坡心中欢喜,见佛印的褐色袈裟逶迤在地,就对佛印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

”佛印和尚听罢,微微一笑。

东坡心想,这回让佛印和尚吃了一记闷亏,暗暗得意,回家禁不住悄悄告诉苏小妹。

想不到苏小妹却说:“哥,你又输了!禅师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为粪。

”对哑联一天傍晚,东坡与佛印泛舟长江。

忽然东坡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遂将自己手中题有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

两人心照不宣,对视大笑。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的意思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磬有鱼”佛印从苏轼那儿学会了做“东坡鱼”。

一天,他做了一份正要吃,苏轼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佛印也想跟苏轼开个玩笑,于是赶忙把那份鱼藏在磬头里。

苏轼一跨进大殿便闻到一阵鱼香,并见大磬里香气四溢,于是开口问道:“大法师,本学士今天想请教一件事,问完就走。

”佛印暗喜:今天是要抄袭我的招式,可别让他把我蒙晕了。

佛印小心地回答:“有话请讲,看看难倒大学士的是否也能难倒我。

”苏轼边想边说:“我写书的时候要引用一副对联,可想起了上联,却记不起下联,那副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苏轼和佛印的故事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苏轼和佛印的故事(一)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哲理:心中有佛,眼中有佛。

宽容他人。

(二)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三)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着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着酒杯,拈着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苏轼与佛印名人故事

苏轼与佛印名人故事

苏轼与佛印名人故事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 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 、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 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 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 的代表人物。

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 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 新。

苏轼是其中之一,苏轼就是苏东坡,是我国宋代大文豪。

说起苏轼大家并不 陌生,都知道他才识渊博为人阔达。

曾写下赤壁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篇! 有个叫佛印的禅师,是苏轼的一个好友,他德高望重,佛学精湛。

苏轼受他 的影响也学了些禅道。

一次苏轼和这位老友比试坐禅。

佛印欣然答应。

苏轼坐了许久微微张开眼朝 佛印看了看,然后满怀大笑。

佛印问道:“你为何发笑?” 苏轼答曰:“我现在看你就像一坨牛粪!” 佛印不作声,问道:“那你可知现在我看你像什么?” 苏轼回答道:“不知道!” 佛印回答:“我看你现在像一尊佛!” 苏轼听完哈哈大笑,比先前笑的更欢了,回到家中还大笑不止。

他妹妹苏小 妹见哥哥如此发笑不知何故,问道:“什么事笑的如此之欢?” “今天我和佛印比试坐禅,我看到佛印的样子说他像一坨牛粪!结果佛印看 到我的样子他说我像一尊佛!亏他还是佛学大师!哈哈哈…”苏轼说完仍是大笑。

“哥哥,亏你还笑得出来!你就是比不过人家!你输了!”苏小妹说道。

“我哪里输了?”苏轼不解的问道。

“你看人家像一坨牛粪,说明你当时的心里想的就是牛粪;而佛印说看你像 一尊佛,说明他心中想的是佛!禅学高深你还差的远呢!”苏小妹说道。

苏轼听后想了想觉得有理,从此以后更加用心向佛印学习禅道。

善恶本事同根,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一门学问皆有他的道德高深之处,如果不明其理,只是妄加推断,凭一 己之力实在太过于牵强。

所悟出的道理也不过凡尘尔尔,实难端上大雅之堂。

只 有静心悟道,理会本意,从根本出发,方可体会出天地大道,禅道高深! 心静则宁!不受凡尘事物干扰,宁静以致远,才能打开心静,向更加广远的 方向发展,拓展自己的视野! 人本该如此!不必为那凡尘琐事扰乱心智,向更高深的学界进军!。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导语:苏东坡有一个和尚好友,叫佛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下面是苏东坡与佛印之间的有趣故事,欢迎参考!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苏轼与佛印: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苏轼与佛印: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苏轼与佛印: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宋代文人苏东坡,才华洋溢,堪称文坛上的奇葩。

他有一个相知甚笃的方外之交“佛印禅师”。

平时二人在佛学、文学上总不忘相互切磋,但每次老是让佛印禅师佔尽上风。

苏东坡心里总觉不是滋味。

所以百般用心,想让佛印下不了台。

一天,两人相对坐禅。

苏东坡一时心血来潮,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禅坐的姿势像什么?”佛印禅师说:“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之后满怀得意。

此时,佛印禅师反问苏东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个甚么?”苏东坡毫不考虑地回答:“你看起来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微微一笑,双手合十说声:“阿弥陀佛!”苏东坡回家后,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说:“今天总算佔了佛印禅师的上风。

”苏小妹听完原委,却不以为然地说:“哥哥!你今天输得最惨!因为佛印禅师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众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全尽是污秽不净,把六根清净的佛印禅师,竟然看成牛粪,这不是输得很惨吗?”苏东坡手拈一拈鬍子,黯然地同意苏小妹的看法。

事隔多时,苏东坡修禅定日渐有了功夫。

一次出定后,喜孜孜地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识、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立刻差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让他评一评自己的禅定功夫如何?佛印禅师看过后,莞然一笑,顺手拈来一枝红笔,即在苏东坡的诗上写了两个斗大的字:“放屁”再交给书童带回。

苏东坡本料想佛印会给他诸多的讚美,怎之一看回信中竟是斗大的两个红字“放屁”,不由得火冒三丈,破口大骂:“佛印实在欺人太甚,不讚美也就罢了,何必骂人呢?我非立刻过江与他理论不可!”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

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禅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听后深觉惭愧不已,自叹修行不如佛印远矣! >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苏东坡性喜交朋结友,自谓上自王公大臣,下至乞儿妓女,无不可做朋友。

在他的一生中,曾广泛结交和尚道士,特别是与佛印禅师,极为友好,你来我往,亲密无间,留下许多轶事趣闻。

苏东坡与佛印一天,佛印邀东坡上樊楼品茗。

谈笑间,东坡悄悄告诉佛印:"最近,皇上因见天时亢旱,要在大相国寺设斋求雨,命愚兄写作《祈雨斋文》,充当主斋行礼官,协助操办一切。

"佛印听了很高兴,说:"请兄长设法带小弟进去观礼,一睹御驾龙颜,开开眼界,不知可否"东坡明知此事不好办,一旦泄漏出去,便有欺君之罪。

但友情难却,便耳语说:"足下想去,也未尝不可。

只消扮成侍者模样,在斋坛上执役,待圣驾临幸时,便可看个够。

"佛印为了一饱眼福,满口赞成,东坡回去也作了安排。

这大相国寺,殿宇宏大,气势雄伟。

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罗汉殿、藏经楼,一座座庄严壮丽的建筑,依次巍峙。

两边还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和16丈高的砖砌楼阁式琉璃塔。

当时,定为皇家寺院,共有禅院64座,铜铸罗汉五百尊,还有高二丈的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巨像。

该寺共有僧人逾千,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举行祈雨典礼那天,五鼓鸣钟聚众,各路高僧登坛诵经作法,祈求甘雨,以救万民。

其时香烟缭绕,灯烛辉煌,幡幢五彩飘扬,乐器八音嘹亮。

忽传御驾已到,慌得佛印面热心跳。

过了好一会才心神稍定,来到大雄宝殿,杂于侍者当中,添香剪烛。

再说那神宗皇帝,坐着龙凤轿子,在执宰大臣的簇拥下,出了宣德门,经过御道,来到大相国寺。

东坡和众僧列队跪接,迎入大殿。

礼毕,驾临藏经楼休憩,佛印献上香茶。

原来佛印因大殿行礼之时,拥拥簇簇,不曾看得真切,特地充当献茶侍者,就近瞻仰,果然与众不同。

神宗接过香茶,因见佛印生得身材硕大,方面大耳,眉清目秀,气宇不凡,心中诧异,随口问道:"侍者,什么姓名何方人氏在寺几年了"佛印开始一怔,随后急中生智,叩头奏道:"臣姓林名佛印,字觉老,饶州今江西省波阳县浮梁县今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镇人,是新来寺中出家的。

苏东坡与禅师

苏东坡与禅师

苏东坡与禅师
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觉得身心十分通畅,于是问禅师:“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呢?”佛印禅师说:“您的坐姿很庄严,俨然一尊佛啊!”苏东坡听了禅师的话后,十分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您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呢?”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于是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可是,佛引禅师听了却也很高兴!禅师被比喻为牛粪,竟没有什么话说,因此,苏东坡暗自高兴,心想可算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很快,消息传到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的耳朵里,苏小妹就问苏东坡:“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啊?”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详细叙述了一番。

没想到,苏小妹听了苏东坡的叙述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啊!”?看了这则小故事有些感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中有什么便会看到什么。

如苏小妹所言:心如牛粪,目力所及皆为牛粪,此乃“见心见性”。

古语有云: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那么,在放眼看世界之前,我们是否要清扫一下心中的阴霾,先求自知?在对别人有所决定与判断之前,我们是否要擦试一下心灵的窗户,力求知人?既能自知又能知人,才算明智
?。

?苏轼与佛印的禅意问答

?苏轼与佛印的禅意问答

苏轼与佛印的禅意问答苏轼与佛印的禅意问答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与佛印禅师一起打坐。

苏轼开玩笑说:“我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一团牛粪。

”佛印禅师说:“我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

”苏轼回家后得意扬扬地把这事告诉了妹妹。

苏小妹说:“哥哥你输得真是太惨了!你难道不知道修行的时候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射吗?你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的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的人也是如来。

”——《江西中考45套》这个说法,真实性存疑。

“僧”与“鸟”常被人提及,禅机更符合两位人物的性格特征。

以下录两本书中的相关问答,以作参考:苏轼:松风吹定衲,萝月照禅心。

(唐,牟融)黄庭坚:义公习禅处,结宇依空林。

(唐,孟浩然)佛印: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唐,韩偓)佛印最后念的诗句中含有“禅诗”二字,乃是三人同时诵出,随之是一阵开怀大笑。

苏轼似乎意犹未尽,乃问佛印:“有诗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有诗曰,'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

为何诗中每每用'僧’对'鸟,实在是对僧有失敬意。

苏轼话语一出,众人笑得更欢。

大家知道,苏轼看似一本正经地谈诗句,还为僧人鸣不平,实则以此戏谑佛印也。

只见那佛印不紧不慢地说:僧与鸟对,因缘啊。

且看今宵,不又是如此这般?”话音未落,黄庭坚便说道:“你这子瞻,要蒸煮这和尚,也不挑个好灶好锅好甑,反倒是连累我们也被这大和尚一钵焖了。

”众人的笑声又一次爆发,如山洪,如涌浪。

这笑,直笑得山摇地动天色变,但见月亮隐形,那朦朦胧胧的山峦变得逐渐清晰起来,那近前的昌江如练,牵着碧波逶迤远去。

不知不觉中,夜色的卷帘已经收起,曙色下风光如画,也到了苏轼离开的时刻。

吴仕民《佛印禅师》在第228页,特别讲到是,苏轼与黄庭坚到访江西浮梁昌江边上的宝积禅寺时的问答。

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也记载了“僧”与“鸟”对的故事,没有具体的时间与地点。

“鸟”这个字有一个意思,在中国俚语中颇为不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苏东坡与好友佛印一起坐禅。苏东坡问佛印:“大师你看我的样子如何?” 佛印说:“在我眼中,居士像尊佛。”接着佛印问苏东坡:“居士,你看我的样子又如何?”苏东坡挪揄地说:“像堆牛粪。”佛印听了,只是置之一笑。苏东坡回家后,得意地把这事告诉他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完说:“哥哥,你输了。一个人心里有佛,他看别的东西都是佛。一个人心里装着牛粪,什么东西在他眼中都是牛粪。”

苏东坡和佛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内心决定人的视野和行为,什么样的人看到什么样的世界,骗子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想骗他;老实人总认为天下无贼。“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也是这意思。虽然现在社会上确有一些丑恶现象,但不要因此去改变自己善良的心,因为心中装着牛粪的人,看到的只有肮脏,只有心中充满阳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生活才会快乐,社会才会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