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货币政策概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及其机制
(一)为什么要选择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到最终目标的实现还有一个相当长的作用过程, 目前人们对这一过程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控制。因此,必须 有一些短期的、数量化的、能够运用于日常操作的,并且能 直接控制的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介,以便 中间进行观察和调整。
37
(二)逆风向行事
针对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从货币政策目标中优 先选择部分目标作为重点,采用扩张和紧缩两种货 币政策交替使用,逆经济风向行事,以引导经济发 展趋势的策略。
38
(三)单一规则 这是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政策 主张。 时松时紧的货币政策是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的重 要因素,主张根据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确 定某一稳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在上下浮动不大 的范围内具体把握
2018/10/27
29
货 币 政 策 最 终 目 标 的 含 义
4、平衡国际收支 平衡国际收支就是要求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包 括略有逆差和略有顺差。 BOP的平衡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之年度内的平衡; 动态平衡指一定时期如3年内的平衡。
2018/10/27
30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选择
40
(二)选择标准P273
可测性: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有关变量指标的资 料数据并做出分析和判断; 可控性: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较准 确地控制该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变动趋势; 相关性:中介目标必须与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它 们可以是正相关,也可以是负相关,但相关系数越高越好; 精准性:中间目标必须是数量指标,能够较真实地反映金 融的形势。
第十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节 货币最终目标及其选择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 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 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框架包括: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中介目标与传导 货币政策效果
卖出证券,回笼基 买进证券,投放基 础货币 础货币
14
二、选择性政策工具
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 调节工具.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 (二)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 (四)优惠利率 (五)预缴进口保证金、出口统一结汇制度
15
1、消费者信用控制
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 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25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选择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 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最终是在货币政策在一段较长时间要达到 的目标,相对固定,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基本一 致,也称作货币政策战略目标或长期目标。
26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选择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就是使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波动 ,以维持币值的稳定,因而又常把这一目标称之为 “稳定货币”。 在实践中中央银行通常以反通货膨胀为目标,一般 要求物价上涨率不超过2-3%。 指标:消费品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GDP 平减指数
2018/10/27
27
货 币 政 策 最 终 目 标 的 含 义
2、经济增长
有两个含义: 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长总值的增加,或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的增长。 经济增长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强调 增长的动态效率。
2018/10/27
28
货 币 政 策 最 终 目 标 的 含 义
3、充分就业 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为自然 失业率。当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即为充分就业。 因为自然失业率难以估计,通常用平均失业率来表示 。 1978年《美国就业法案》确定失业率 ≤4%即为充分 就业。
11
公开市场操作的优越性
1.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灵活性、操作手段方便 2. 中央银行可以在任何时间主动进行,数量交 易控制 3. 对商业银行体系不会产生过分突然的冲击
•较为理想的货币政策工 具 • 信用发达国家央行常 用的调控手段
12
局限性
需要以发达的证券市场为前提
广度
深度
市场参与者众多,既有 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 投资者
流通中有足够数量的有价证 券,以供有选择地买卖,并 且大量买卖不至于对有价证 券价格造成剧烈冲击;另一 方面是指央行应持有足够数 量的有价证券
13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
经济形势
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通货膨胀 经济萧条 (总需求>总供给) (总需求<总供给)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 金比率 金比率 提高再贴现率 降低再贴现率
22
(五)预缴进口保证金和出口统一结汇制度
预缴进口保证金:进口企业在交付进口外汇前先预缴进口商品 总额的一定比例的外汇,存于中央银行,这样对进口商来讲相 当于一定程度上的提前付款,提高了进口成本,抑制了进口积 极性。而中央银行通过该项措施可以减少外汇储备的流失,缓 解国际收支不利的状况。
出口统一结汇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2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
(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菲利普斯曲 线) (二)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四)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
33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
3、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
经济增长 进口需求增大 贸易收支恶化
借入外债弥补失衡
债务负担加重
降低经济增长
34
17
(二)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进行的以证券为担保的贷款,规定 第一次付款的金额,并有权随时规定保证金比率,以控制 对金融市场的信贷。 最高放款额=(1—法定保证金比率)x交易总额 它既能遏制过度的证券投机活动,又不贸然采取紧缩或放 松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有助于避免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和 促进信贷资金的合理运用
9
再现政策的特点和局限性
1. 再贴现率的告示效应。再贴现率在有的国家 起“基准利率”的作用,它体现中央银行的 政策意图,预示货币政策的走势 2. 中央银行缺乏足够的主动权
10
(三)公开市场业务
1.含义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债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 要是买卖政府证券),用以调节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一 种政策手段。 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 进有价证券,这实际上相当于中央银行向社会投入一笔基 础货币,通过信用的扩张形成货币供应量的成倍增加;相 反,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卖出有价证券, 以达到回笼基础货币,收缩信贷、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演变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由单一目标发展为四大目 标: 1. 稳定物价 2. 充分就业 3. 经济增长 4. 国际收支平衡
31
(五)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将我国货币 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 此促进经济增长”。
对不动产贷款分期支付的最长年限的规定
20
楼市调控政策重拳频出
国务院2011年4月17日 下发通知,要求严格限 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 机性购房。二套房首付 比例提至60% 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 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 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21
(四)优惠利率
中央银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不同行业、 部门的企业贷款实行差别利率,对国家重点扶 持的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利率以促进其发展。
18
《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
股票质押率由贷款人依据被质押的股票质量 及借款人的财务和资信状况与借款人商定, 但股票质押率最高不能超过60%。质押率上 限的调整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 管理委员会决定。
19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
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地产投机,防 止银行对建筑业过度贷款,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同时 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其措施一般包括: 对不动产贷款最高额度的限制 对不动产贷款首期支付额度的规定
23
三、直接信用控制
央行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 机构的信贷进行直接干预和控制。 实行贷款额度限制 规定利率高限 流动性比率
EG: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应当不高于75%,流动性比例应 当不低于25%。
24
四、间接信用指导
道义劝告: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的特殊地位 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 影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 目的。 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对市场情况、物价变动趋势 及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对商业银行每季度的贷款增 减额做出规定,并要求其执行 金融管理、检查和监督
6
特点和局限性
1.特点: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乘数效应)
2.局限性—— (1)威力巨大,不能作为日常政策操作工具。 (2)对于超额准备金很低的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 进一步降低银行可运用资金,引起流动性危机; (3)频繁调整会扰乱银行正常财务计划和管理,破坏了准备 金需求的稳定性和可测性,不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 (4)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没有利息收益,使商 业银行竞争力减弱。还会出现成本转嫁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失衡的矛盾
贸易顺差 经济增长 金融顺差 顺差失衡
汇率升值 抑制经济增长
35
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权衡与取舍
(一)相机抉择 (二)逆风向行事 (三)单一规则
36
(一)相机抉择
根据经济形势的要求,从货币政策目标中优先选择 部分目标作为重点。 在经济萧条时期,各国政府通常会选择以刺激经济 增长、增加就业为主要目标。 在经济繁荣时期则会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优先目标。 若一国在对外经济项目中出现严重问题,则会选择 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实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2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 标所采取的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政策工具 三、直接信用控制 四、间接信用指导
3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常规手段,它主要是调节 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对整体经济 运行发生影响。
规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各种耐用消费品时第一次 付款的最低金额; 规定分期付款的最长期限,即最长在什么时间内必 须全部付清; 规定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种类,对不同 消费品规定不同的信贷条件。
16
Eg-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
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是指贷款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 用于支付其购买耐用消费品的人民币贷款。其中,耐 用消费品一般是指单价在2000元以上,正常使用寿命 在两年以上的家庭耐用商品(住房、汽车除外)。 贷款额度:贷款起点不低于人民币3000元(含3000 元),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人民币5万元(含5万元) 。 贷款期限:最短期限为半年,最长期限不超过3年(含 3年)
5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原理
( 1 )根据货币供给理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既 改变基础货币,又影响货币乘数; ( 2 )当中央银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商业银 行可运用的超额准备金,放大货币乘数,实现放松 银根的目的,或反之; ( 3 )存款准备金的存在客观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 系信用创造的能力。
7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的未 到期票据提供的资金融通。 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 即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付的利率。
8
再贴现政策作用原理
提高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筹资成本增加 商业银行借款减少
商业银行收缩贷款
货币供给减少
对市场利率的信号作用
它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机制和公开市场 业务三大政策,俗称“三大法宝”。
4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1.含义
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 或调整有关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 准备金事项,以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 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之 后逐渐演变成货币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