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输电系统》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本科《电力系统基础》教学大纲

本科《电力系统基础》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94L132Q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主干课3.课程性质:必修4.学时/学分:64课时/4学分5.先修课程:电路、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6.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必修课程,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和基本计算方法,为后续的电力系统系列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电气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能将其用于解决电气工程领域涉及的电力系统相关问题中。

2.能够运用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电力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稳定性进行原理分析及系统建模。

3.能够针对潮流计算、断路计算、稳定性计算等选择合适算法、设计软件流程,并编写程序。

4.能够综合各类信息、资源、比较选择合理仿真工具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建模和仿真。

5.了解电力系统相关的技术标准、产业政策及行业法律法规。

6.能够评价工程实践及提出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四、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五、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课外自学、实验、专题研究、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电力系统的兴趣,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教学方法:全面推进双语教学,采用英文多媒体课件,中文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对教材内容和本学科的发展方向要讲清,鼓励自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讲授包括统一讲授内容和个性化讲授内容。

统一讲授内容:着重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配以适量的思考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思维。

采用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既重“量”又重“质”,即:既要注重内容的广泛性,又要突出重点。

《供配电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供配电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供配电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供配电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实验部分)课程代码47040116 课程学分0.5 授课时数16课程属性及模块专业课选修开课学院工学院课程定位及课程简介:本课程本教学是与《供配电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达到:1、加强基本理论并结合实际,全面、系统地掌握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供配电运行的安全问题和采取的一些必要的措施。

2、加深了解各种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工作状态。

3、了解继电器特性、短路的保护方法、变压器运行情况、功率因素的获得及无功补偿等试验调整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以专业对应各岗位群的职责、任务分析为依据,与行业企业结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核心,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典型的工厂供配电技术系统应用项目及引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课程基本内容、学习目标及建议课时数:模块内容模块子内容学习目标建议课时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实验的基本要求了解实验的准备、过程和报告等基本要求0.5安全操作说明了解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的安全规程0.5输电系统微机保护实验三相一次重合闸实验熟悉三相一次重合闸的充、放电条件;熟悉三相一次重合闸的逻辑组态方法。

3零序电流保护实验了解零序电流产生的原因;熟悉零序电流保护的作用及意义。

3备自投系统微机保护实验分段自投实验掌握WBT-821保护装置备自投的几种方式;理解WBT-821保护装置备自投的逻辑组合方式。

3电动机微机保护实验差动速断保护理解WDH-823保护装置电动机差动速断的原理和意义。

2两段式定时限电流保护了解WDH-823保护装置电动机负序电流保护的原理;熟悉WDH-823保护装置电动机负序电流保护的作用。

2低电压保护了解WDH-823保护装置电动机低电压保护的原理和意义。

2课程教学建议: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实验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主要讲授实验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实验目标、安全注意事项,指导教师主要起监督和指导学生安全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名称: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学时:32学时学分:无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执笔人:叶刚审订人:常秀莲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环节巩固和加深对电力系统相关理论课程的理解,达到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训练的目的。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能拟定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测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和提出问题,最后写出报告。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实验,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原理及控制规律,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和设计相关的电力系统;通过实验和授课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培养学生对一般电力系统的设计、调试能力。

实验一电力系统设备认识实验(2学时)1.熟悉该综合试验台的组成部分和基本特点。

2.掌握该实验设备的基本操作。

实验二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实验(3学时)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原理,掌握准同期并列条件。

2.掌握微机准同期控制器及模拟式综合整步表的使用方法。

3.熟悉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过程。

4.观察、分析有关波形。

实验三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实验(3学时)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原理和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

2.了解自并励励磁方式和它励励磁方式的特点。

3.熟悉三相全控桥整流、逆变的工作波形;观察触发脉冲及其相位移动。

4.了解微机励磁调节器的基本控制方式。

5.了解电力系统稳定器的作用;观察强励现象及其对稳定的影响。

;6.了解几种常用励磁限制器的作用。

7.掌握励磁调节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验四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分析实验(2学时)1.了解和掌握对称稳定情况下,输电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的数值变化范围。

2.了解和掌握输电系统稳态不对称运行的条件;不对称度运行参数的影响;不对称运行对发电机的影响等。

实验五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2学时)1.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的基本方法。

2.加深理解功率极限的概念,在实验中体会各种提高功率极限措施的作用。

牵引供电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牵引供电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牵引供电系统》课程教学大纲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牵引供电系统》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面向干线铁路交流电力牵引、厂矿和城市地铁直流电力牵引的供电计算。

主要学习由电力牵引负荷特点导致的一套特殊的理论与方法。

如牵引变电所负荷统计方法、牵引网阻抗计算方法、特殊结线变压器的原理与应用、对流入电力系统的负荷电流的评价方法与限制措施、对邻近铁路的通讯线的电磁干扰的计算与防护理论、直流牵引变电所负序统计方法、直流牵引网短路与冲击电流计算方法、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迷流与防护的理论与方法等内容。

为牵引供电系统的系统配置与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与计算依据。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牵引供电系统的科研、设计、运行管理打下理论与技术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讲课2h)了解交、直流电力牵引负荷的特点、带来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正研究的课题。

了解本课程将要学习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牵引变电所(讲课2h)了解电气化铁路上已经运行的各种特殊牵引主变压器结线方式及工作原理。

重点掌握电气量之间的电磁关系。

第三章牵引变电所容量计算方法(讲课4h)掌握列车电流、馈线电流和变压器容量计算方法。

重点是馈线电流计算方法。

实用文档第四章牵引网阻抗(讲课4h)了解电力牵引的供电网络与电力系统的输配电网的不同点,去理解并掌握与此相适应的特殊的阻抗计算方法。

第五章牵引网和牵引变电所的电压损失(讲课2h)了解牵引网和牵引变电所电压损失的计算不能套用电力系统输配电网的计算方法,掌握适用于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压损失计算方法。

第六章负序电流(讲课2h)理解一个单相负荷的正序、负序电流概念,变电所的负序功率概念。

第七章牵引变电所的换相联接(讲课3h)掌握实现换相联接的步骤、方法与技巧。

深刻理解剩余负序电流概念与计算方法,理解两个变电所的合成负序电流与一个变电所的两相合成的剩余负序电流概念的异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4版卓越计划)电气与新能源学院二○一四年九月目录《电路原理(一)/(二)》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路实验I》课程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力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力系统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教学大纲一、引言电力系统是电气工程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涉及电力传输、配电、变换等多个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电力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安排和考核方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详情1.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2. 课程代码:XXXX3. 学分要求:X学分4. 授课对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5.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电机原理6. 授课形式: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7.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传输方式和分析方法,具备设计和操作电力系统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电力系统概论- 电力系统的定义、分类和组成- 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2. 电力系统分析- 电网的结构和拓扑- 电力负荷分布和预测- 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3. 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的参数和模型- 输电线路的计算方法- 输电线路的运行与故障处理4. 变电站- 变电站的种类和功能- 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 变电站的保护与控制5. 电力系统调度- 电力系统的调度与管理- 能源调度和调频控制- 电力市场与电力交易四、教学方式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传授电力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

2. 实践操作: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进行电力系统的实际操作和仿真分析。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电力系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讨论。

五、考核方式1. 日常表现(2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提交情况等。

2. 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电力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40%):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实验报告(10%):对实验课程的完成情况和实验数据的分析评价。

六、总结本教学大纲详细描述了电力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考核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总学时:48学时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第1章电力系统概述(4学时)1.1、电能与系统;1.2、发电厂:电能生产;1.3、电力网:电能输送与分配;1.4、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1.5、电力系统负荷:电能使用和消耗;1.6*、电力工业发展史。

基本要求:掌握电力系统的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的计算了解电力系统工业发展史第2章电力系统稳态模型(6学时)2.1、稳态建模总体思路2.2、电力线路模型:1)电力线路结构和电磁现象;2)架空线路等值参数;3)电力线路等值电路;2.3、电力变压器模型:1)变压器及其等值电路;2)变压器等值参数;3)变压器∏型等值电路;2.4、电力负荷模型;2.5、电力系统等值电路与标么制。

基本要求:掌握电力线路结构及等值模型掌握变压器的等值模型和参数计算掌握电力负荷等值模型掌握电力系统等值电路及标幺制计算第3章电力系统潮流分析(8学时)3.1、简单电力系统潮流的分析:1)潮流基本概念;2)网络元件电压降落计算;3)网络元件功率损耗的计算;4)开式网潮流的人工计算;5)闭式网潮流的人工计算;3.2、网络矩阵和功率方程:1)网络方程;2)节点导纳矩阵;3)节点阻抗矩阵;4)功率方程;3.3、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1)潮流方程;2)潮流计算机解法的发展史;4)潮流计算的Newton-Raphson法;5)潮流计算的PQ分解法;基本要求:掌握潮流的概念和简单电力系统潮流的人工计算掌握网络矩阵和功率方程掌握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第4章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和控制(6学时)4.1、无功功率与电压控制:1)电力系统的电压偏移;2)无功平衡与电压关系;3)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4)现代大电网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4.2、有功功率与频率控制:1)电力系统的频率偏移2)有功平衡与频率关系;3)现代大电网频率控制的基本原理;4.3、经济运行与控制:1)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2)各类电厂间负荷的合理分配;3)经济调度的数学模型;4)等微增率准则;5)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经济调度;基本要求:掌握无功功率的概念与电压控制的原理掌握有功功率的概念与频率控制的原理掌握经济运行的概念和经济调度的计算第5章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概论(2学时)5.1、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与稳态分析;5.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计算的目的;5.3、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计算的方法。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具备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能力。

二、课程内容1.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1.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组成部分1.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2.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2.1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2.2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的硬件和软件配置2.3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3.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3.1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分类和功能3.2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选型和应用3.3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和调试4.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4.1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的基本原理4.2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的网络拓扑结构4.3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的协议和接口标准5.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5.1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的基本原理5.2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的技术和方法5.3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的应用案例6. 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案例分析6.1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6.2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6.3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设备维护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3.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考核。

4. 期末考试:对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的能力进行考核。

五、参考教材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第3版),李明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年。

2.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信息通信》(第2版),王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

输电系统课程设计

输电系统课程设计

输电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输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部分,提高学生对输电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输电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掌握输电线路的基本结构、参数和选用原则;(3)熟悉输电塔、绝缘子、导线等组成部件的作用和特点;(4)了解输电系统中的电力传输、分配和控制原理。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和绘制输电线路的结构图;(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输电系统中的实际问题;(3)具备初步的输电线路设计和施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输电系统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3)使学生认识到输电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输电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输电线路的基本结构、参数和选用原则;3.输电塔、绝缘子、导线等组成部件的作用和特点;4.输电系统中的电力传输、分配和控制原理;5.输电线路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输电系统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输电线路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输电系统的实际应用;3.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输电线路模型实验,增强对输电系统的直观认识;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输电系统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输电系统相关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输电系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4.实验设备:准备输电线路模型、绝缘子、导线等实验器材,供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引言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点。

一、基础知识1.1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特点- 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和单位1.2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念-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定义和作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1.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原理- 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性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2.1 SCADA系统- SCADA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SCADA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SCADA系统的架构和通信方式2.2 自动化保护系统- 保护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保护系统的分类和功能- 保护系统的设计和调试2.3 远动技术- 远动技术的概念和发展- 远动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远动技术的优势和挑战三、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3.1 控制器和执行器- 控制器的种类和功能- 执行器的作用和分类- 控制器和执行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3.2 传感器和测量仪器- 传感器的原理和种类- 测量仪器的功能和精度- 传感器和测量仪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性3.3 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的种类和通信协议- 通信设备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 通信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四、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4.1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和挑战4.2 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优势- 能源管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4.3 调度控制系统- 调度控制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调度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调度控制系统的优化和改进五、实践教学5.1 实验内容和要求- 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安排- 实验设备和材料的准备- 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5.2 实习环节和要求- 实习单位的选择和安排- 实习内容和任务分配- 实习报告和评估方式5.3 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 课程设计的主题和要求- 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撰写- 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评审和答辩结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保障,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灵活输电系统》教学大纲

《灵活输电系统》教学大纲

《灵活输电系统》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数:2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分:1.5编写者:郎兵编写日期:2002。

5一、课程的性质及主要任务《灵活输电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灵活性输变电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灵活性输变电技术的应用对现代电力系统重大意义、掌握灵活性输变电技术中几种主要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对电力系统的调控作用。

从而使学生对灵活性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有较深刻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电力系统稳定概述内容:1、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及暂态稳定的原理及主要措施;2、传统串补电容器、并联电容器对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所起的作用;3、传统移相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对改变系统参数所起的作用;目的要求:1、加强对电力系统稳定概念的理解,掌握提高电力系统稳定的原理及主要措施;2、掌握一些主要的电力系统控制元件(如串补电容器、并联电容器、移相器等)的工作原理及作用;第二章灵活性输变电系统(FACTS)的概念及其应用内容:1、灵活性输变电技术产生的背景,灵活性输变电系统的概念及其研究的新进展;2、灵活性输变电技术的基本术语、定义及其控制器分类;3、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可控硅控制的串联补偿器(TCS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5、可控硅控制的移相器(TCP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6、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目的要求:1、重点掌握灵活性输变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2、重点掌握灵活性输变电系统中的几种主要元件(SVC、TCSC、TCPS及UPFC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三章含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内容:1、TCPS在潮流计算中的模拟方法;2、UPFC在潮流计算中的模拟方法;目的要求:掌握含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第四章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内容:1、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对电力系统潮流的控制作用;2、UPFC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控制作用;3、TCSC对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抑制作用;目的要求:掌握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对电力系统的调控作用;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大电网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

灵活交流输电作业

灵活交流输电作业

“灵活交流输电”课程报告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仿真实例的研究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仿真实例的研究摘要并联无功补偿装置时电力系统的常用装置。

在输电网中,其主要功能是调整系统中的无功潮流的分布。

在配电网中,其主要功能是提高供电质量,减小负荷对电网的不利影响。

传统的并联无功装置实在倍补偿的节点上安装电容器、电抗器或者它们的组合以向系统注入或者吸收无功功率。

并联在节点上的电容器、电抗器通过机械开关投入或退出。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用电力电子元件代替机械开关,从而实现了补偿的快速和连续平滑调节。

理想的SVC可以支持所补偿的节点电压接近常数。

良好的动、静调节特性使得SVC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SVC;电压调整近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迅速发展成负荷中心,部分负荷中心缺乏大电源支撑,发生严重的多重故障时,可能导致电网电压崩溃。

另外,大电源功率外送时,可能造成部分输电断面潮流较重;长期接近甚至超过稳定极限运行,可能会导致电网按原运行方式设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不足,电压难以控制。

目前,电网电压主要依靠发电机无功出力,并联无功补偿设备和变压器分接头调节。

为加强电网的电压调节能力和调节手段,提高电网稳态电压运行水平和扰动后的暂态电压水平,可采用SVC 等动态无功补偿措施。

1 SV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作为一种并联补偿装置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动态补偿,其典型代表是晶闸管投切的电容器(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TSC)和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TCR)。

这两种无功补偿器有各自的局限性:TCR 只调节电抗器,补偿感性无功;TSC 只快速投切电容器,补偿容性无功。

为扩大无功调节范围,使无功控制范围从容性无功变化到感性无功,可将TCR、并联电容器(FC)和TSC 组合使用。

常用的方式有TCR+TSC、TCR+FC、TCR+TSC+F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活输电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02302 学时数:24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分:1.5
编写者:郎兵编写日期:2002。

5
一、课程的性质及主要任务
《灵活输电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灵活性输变电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灵活性输变电技术的应用对现代电力系统重大意义、掌握灵活性输变电技术中几种主要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对电力系统的调控作用。

从而使学生对灵活性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有较深刻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电力系统稳定概述
内容:
1、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及暂态稳定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2、传统串补电容器、并联电容器对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所起的作用;
3、传统移相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对改变系统参数所起的作用;
目的要求:
1、加强对电力系统稳定概念的理解,掌握提高电力系统稳定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2、掌握一些主要的电力系统控制元件(如串补电容器、并联电容器、移相器等)的
工作原理及作用;
第二章灵活性输变电系统(FACTS)的概念及其应用
内容:
1、灵活性输变电技术产生的背景,灵活性输变电系统的概念及其研究的新进展;
2、灵活性输变电技术的基本术语、定义及其控制器分类;
3、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可控硅控制的串联补偿器(TCS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5、可控硅控制的移相器(TCP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目的要求:
1、重点掌握灵活性输变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
2、重点掌握灵活性输变电系统中的几种主要元件(SVC、TCSC、TCPS及UPFC等)的
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章含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内容:
1、TCPS在潮流计算中的模拟方法;
2、UPFC在潮流计算中的模拟方法;
目的要求:掌握含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第四章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内容:
1、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对电力系统潮流的控制作用;
2、UPFC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控制作用;
3、TCSC对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抑制作用;
目的要求:掌握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对电力系统的调控作用;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大电网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

四、参考书
本课程暂时没有合适的教材,待定,计划编写讲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