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的概念
第八章税收

所得税的类型 分为分类所得税、综合所得税和分类综合所得税三类:
(1)分类所得税 分类所得税是指将所得按某种方式分成若干类别,对不
同类别的所得分别计征所得税。 (2)综合所得税
综合所得税是指将纳税人的全部所得汇总在一起,按统 一规定的税率征税。 (3)混合所得税
混合所得税是指分类所得税和综合所得税的综合,是对 某些所得按类别分别征税,而对其他所得合并综合征税。
第三节 税制结构
一、税制结构的概念 二、税制结构的内容 三、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以及税制改革
一、税制结构的概念 税制结构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以某种税或某类税为主体与
其他税种相互联结配套的税收体系。 二、税制结构的内容
税制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税种的设置、主体税种的选择以 及主体税种与辅助税种的配合。 1、单一税制是指以某一类税收构成的税制结构。 2、复合税制是多种税收并存的税制结构。 一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的复合税制; 二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的复合税制; 三是以所得税和流转税并重的复合税制。
工 商 所 得 税
车
船 使 用 牌屠 照宰 税税
城 市 房 地 产 税
农
文
牧
化
业
娱
关 税契 乐
税
税税
车
一 九 七 三 年
工牲
商
畜 交
税
易 税
集 市 交 易 税
船 工使 商用 所牌 得照 税税
屠 宰 税
城 市 房 地 产 税
关 税
农 牧 业 税
契 税
(10)
一
盐 税
产增 品值 税税
九
八
四
年
(33) 土
它与纳税人有时是一致的,如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 有时是分离的,如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条件下。
税收的概念

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的特征:税收的基本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和依法征税所具有的固定性。
税费的区别:根据税收的特征来看,无偿征收的是税,有偿征收的是费,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具体是征收主体不同、遵循的原则不同、款项的使用方法及用途不同。
税收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税收本质,是国家筹集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的工具,是为广大居民利益服务的,体现了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
税收的职能:筹集财政资金、调节社会经济和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反映和监督。
其中筹集财政资金是税收的最基本职能。
税收的原则:税收原则,就是政府征税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我国从社会、经济、财政、管理四个方面将税收原则归纳为“公平、效率、适度和法治”四原则。
税制的要素: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是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和重点,一般称为“税收三要素”。
另外还有征税主体、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
税收的分类:由于研究的目的和分析的角度不同,税收分类可以有不同的依据,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征税对象划分,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按照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划分,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税收的负担: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
税收负担是国家税收政策的核心。
税收负担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纳税人及各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因此,税收负担应该保持在经济的承受能力范围以内。
我国税收负担的确定原则是合理负担、公平税负。
税负的转嫁:所谓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不实际负担所纳税收,而是通过购入或售出商品价格的变动,或通过其他手段,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
税负转嫁并不会影响税收的总体负担,但会使税收负担在不同纳税人之间进行分配,对不同的纳税人产生不同的经济影响。
税收的优惠:所谓税收优惠,实际就是指政府利用税收制度,按预定目的,以减轻某些纳税人应履行的纳税义务来补贴纳税人的某些活动或相应的纳税人。
第一章税收基础知

如何理解税收的概念
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力。国家的 权力有两种:一种是财产权力;另一种是政 治权力。国家取得财政收入不是凭借财产权 力,而是凭借政治权力,采取多种形式参与 社会产品的分配,并运用政治强制手段,集 中一部分社会产品归其支配。
如何理解税收的概念
3、税收属于分配范畴。国家税收就是把一 部分社会产品由其他社会成员所有,强制地 转变为国家所有,由国家分配使用。
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大原则”
1.平等原则 2.确定原则 3.便利原则 4.最少征费原则
瓦格纳的“四项九端” 学说
即“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 “社会正义原则”、“税务行政原则”。他 认为,收人要充分,税收要有弹性;选择税 源和税种要适当;征税要普遍、平等;征税 要确实、便利、征收费最省。
第五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原则的概念
税收原则是一国税收制度建立的指导 思想与税收行为准则,是对一定历史时期 税收思想的概括和总结,并为当时社会普 遍接受。税收行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和 守法及征收管理等各个过程。税收原则是 治税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具体社会经济条 件下税收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西方税收基本原则
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之间的区别
1.上缴利润 2.国债收入 3.规费收入 4.罚没收入
第四节 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一、税收的职能的概念
税收职能是指由税收本质所决定的, 内在于税收分配过程中的基本功能, 即固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税收自 身固有的,因此是抽象的、无条件 的。不论什么社会形态下的税收都 存在基本职能,这是共同的。
税收的强制性说明: 依法纳税是人们不应回避的法律义务。
税收的特征
(二)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就具体的征税过程来说的, 表现为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并 不存在纳税人的偿还问题。
税收的名词解释财政学

税收的名词解释财政学税收是财政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政府收取纳税人的钱财来满足公共支出和社会福利的需求。
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手段,在现代国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本文中,将通过解释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分类和税收的作用等方面来探讨税收在财政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税收是指政府按照法律规定从纳税人身上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纳税人可以是个人或者组织,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各种形式。
税收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用于满足公共支出和社会福利的需要。
税收的征收是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这也是税收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的体现。
税收可以根据征收的方式和对象进行分类。
按照征收方式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纳税人直接按照自己的收入或财产状况向政府缴纳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间接税则是指税负最终由消费者承担的税,如增值税和消费税。
按照征收对象可以分为个人税和企业税。
个人税是指个人按照自己的收入或财产状况向政府缴纳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
企业税则是指企业按照其利润和经营状况向政府缴纳的税款,如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
税收在财政学中具有多重作用。
首先,税收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通过税收政策的调节,可以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
例如,通过调节个人所得税率和企业所得税率,可以刺激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用于满足政府的公共支出,包括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
税收的收入来源广泛,可以保证政府公共支出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此外,税收还可以用于调节财富分配,通过税收政策的设计,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促进收入公平和社会公正。
最后,税收还可以用于改善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例如,通过征收环境税,可以对污染排放行为进行限制和惩罚,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税收作为财政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和满足公共支出需要的主要手段。
税收基础知识重点

税收基础知识重点税收基础知识重点第一章:税收的定义和分类1. 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指国家根据法律规定,按照一定的税率和税基,从居民和非居民的财产、收入和行为上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2. 税收的分类(1)按税种分类- 间接税:这类税收是指税务主体通过征税目标征收税款,纳税人并不是直接向税务主体缴纳税款。
间接税的特点是税务主体通过行政手段、企业或个人的交易环节实施税收,纳税人通过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方式向国家缴纳税款。
常见的间接税有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 直接税:这类税收是指税务主体直接向纳税人征收税款。
直接税的特点是税务主体直接向纳税人征收税款,纳税人需主动向国家缴纳税款。
常见的直接税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
(2)按征收主体分类- 中央税:由中央政府依法征收的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
- 地方税:由地方政府依法征收的税收,主要包括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3)按征税对象分类- 个人税:对个人财产、收入和行为进行征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
- 企业税:对企业财产、收入和行为进行征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第二章:税收的基本原则1. 合法性原则税收必须依法征收和使用,合法性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税务主体必须依法制定税法,履行法定税收程序,确保税收的合法性。
2. 公正性原则税收征收和分配必须公平合理,公正性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税务主体在税收征收和分配过程中,应当坚持公平原则,避免过度负担纳税人或偏袒某一群体。
3. 简易性原则税收征收的程序和规则应当简明易懂,简易性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税收政策和税法应当避免复杂繁琐的规定,使纳税人能够容易理解和遵守税法。
4. 效率性原则税收征收和分配应当高效率和高效益,效率性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税务主体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益。
第三章:税基与税率1. 税基的概念税基是指纳税人的财产、收入和行为等可以作为征税依据的基础。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三)税收的分类 4. 按照计税标准不同分类 (3)复合税—又称混合税,是对某一进出口
货物或物品既征收从价税,又征收从量税。 如:消费税的卷烟和白酒
课堂小练
❖单选题 ❖下列税种中,属于行为税类的税种有( ) A 增值税 B 印花税 C 关税 D 资源税
答案:B
课堂小练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按照税收的征税对象分类的是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三)税收的分类 1. 按征税对象分类 (3)财产税类特点:
体现量能负担、调节财富、合理分配 的原则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三)税收的分类 1. 按征税对象分类 (4)资源类—指对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
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类税。 ❖ 我国现行属于资源类的税种:
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 资源税的特点:
度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税收必须依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税法是税
收制度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税法必须以保障税收活动有序进行,为其
存在的理由和依据。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2. 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2)两者的区别: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经济基础范
畴。而税法则是一种法律制度,属于上层 建筑范畴。
只对特定资源征税 税负高低与资源税级差收益水平关系密切 征税范围的选择也较灵活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三)税收的分类 1. 按征税对象分类 (5)行为税类—指以某类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
的一类税,主要对某种行为课税。 ❖ 我国属于行为税类的税种:
印花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车辆购置税 ❖ 行为税类的特点:
特殊目的性;较强政策性;临时性和偶然性; 税源的分散性
效集合。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简述税收的概念

简述税收的概念一、引言税收是现代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税收的概念、种类、主体、目的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
二、税收概念税收是指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强制性地向纳税人征收财产或所得的一种行政行为。
它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支出需要而对纳税人征收财产或所得的一种强制性支付。
在市场经济中,税收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税收种类1. 直接税:指由个人或企业直接缴纳给国家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2. 间接税:指由生产者或销售者向消费者转嫁后再缴纳给国家的消费税,如增值税和营业税。
3. 地方性税:指由地方政府征收的各种地方性财政收入,如房产税和车船使用费等。
四、纳税主体1. 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代表人员等。
2. 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3. 政府机构: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等。
五、税收目的1. 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征收税款,可以为国家提供财政支出的基础。
2. 调节经济发展: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可以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促进经济增长和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3.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税制改革和优化,可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减轻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
六、税收影响1. 对个人生活影响:个人所得税对个人生活有直接影响,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支出和储蓄。
2. 对企业经营影响: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经营有直接影响,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考虑到利润率和成本控制等问题。
3. 对国家财政影响: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维护国家财政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结论税收是现代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税收的概念、种类、主体、目的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
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是指政府依法向纳税人征收的财政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税收的基本概念包括税收的定义、税收的种类、税收的目的和税收的特点。
一、税收的定义税收是指政府依法向纳税人征收的财政收入。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税收的种类税收按照征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缴纳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间接税是指由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中的经营者代为缴纳的税款,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税收还可以按照税率的不同分为比例税和定额税。
比例税是按照纳税人的所得或财产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定额税是按照纳税人的经营规模、产值等确定的一定金额征收的税款,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三、税收的目的税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财政收入、宏观调控和社会公平。
财政收入是税收的首要目的,通过税收向国家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宏观调控是税收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税收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公平是税收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四、税收的特点税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公平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等特点。
强制性是指纳税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税款,不能逃避。
普遍性是指税收适用于所有纳税人,不论其收入高低。
公平性是指税收应当根据纳税人的财力状况征收,实现税收的公平。
稳定性是指税收应当具有稳定性,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
可变性是指税收应当具有可变性,根据经济情况和国家需要进行调整。
第一章 税收的定义

第一章税收的定义、本质及特征第一节税收的定义税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有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出现了国家以后才产生的。
税收也是一个经济范畴,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环节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所形成的特殊的分配关系,也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税收产生后,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国家的更迭而不断发展,有奴隶社会税收、封建社会税收、资本主义社会税收和社会主义社会税收。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作用显得日益重要。
第一节税收的定义一、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对于税收的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税收就是国家的一种财政收入。
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多种多样。
税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目前,税收收入在我国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已超过95%。
二)税收交纳的形式是实物或者货币税收的实物交纳形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税收的低级形式,货币交纳形式的发展有利于财政统一结算,方便了人们交纳,并能够避免运途损耗二、税收名词的演进我国历史上税收有过各种各样的名称。
税、租税、捐税、赋税、课税。
在古代,税与租是通用的。
第二节税收的本质税收在本质上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征税的过程,就是国家把一部分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以税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所有的分配过程由于税收分配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种社会产品分配关系不是一般的分配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一、税收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方式;税收收入是国家用特殊方式取得的实物或货币。
二、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关系税收是个分配范畴,但是税收不是一般的分配,它是一种特殊的分配。
它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的一种分配形式。
首先,税收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税收是国家向企事业单位及社会成员征收的实物和货币。
税收概论知识点总结

税收概论知识点总结一、税收的概念和特征1. 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依法向纳税人征收的一种强制性支付,用于满足政府运作和公共服务支出的一种收入形式。
2. 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
纳税人必须依法缴纳税款,没有选择权。
(2)普遍性。
税收适用于所有纳税人,不分贫富,不分阶层。
(3)公共性。
税收是用于政府公共支出的一种收入来源,用于满足国家公共服务和建设的资金需求。
(4)稳定性。
税收是国家的稳定收入来源,能够保障政府的运作和发展。
二、税收制度1.税种分类(1)依纳税对象分类。
分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2)依税收方式分类。
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3)依税收对象分类。
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
2.税收征收和管理(1)税收征收机构。
由税务局、海关等部门负责税收的征收工作。
(2)税收管理。
包括纳税申报、抵扣、汇缴等管理工作。
(3)税收征收程序。
包括税收申报、核定、征收和缴纳等程序。
三、税收的作用和意义1. 财政收入来源。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能够保障政府的基本运转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2. 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征收方式,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3. 调节收入分配。
税收能够通过纳税人负担的不同来实现财富的重新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四、税收的原则和政策1. 税收的公平原则。
税收应该符合纳税人的付费能力和经济收入水平。
2. 税收的公正原则。
税法应该公正透明,避免不公正和歧视。
3. 税收的效率原则。
税收应该尽可能的减少税收的破坏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有效的资源配置。
4. 稳定原则。
税收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保障政府财政的稳定收入来源。
五、税收政策和改革1. 税收政策的目标。
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保障社会公平等。
2. 税收改革的内容。
包括税收体制改革、税种改革、税率调整等。
3. 税收政策的实施。
通过采取差别化税率、减免税款和调整税收征收方式等措施来完善税收政策。
六、税收与经济发展1. 税收与经济增长。
税收原理的基础知识

3. 一般情况下不易转嫁。
3、财产税类
以纳税人拥有财产的数量或价值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财产税分类
课征范围
财产税性质
1.稳定性强,适宜 地方征收; 2.不易转嫁,属于 直接税种; 3.有一定程度的公 平作用。
一般财产税:房 产税、车辆购 置税、契税等
特别财产税: 遗产税和赠与
税
44、、资资源源税税类类
销售收入的扣减因素
以不含税销售收入为征 税对象
不是销售收入扣减因素
税收与价格分类法举例1:
• 价内税举例: 某卷烟厂销售一批卷烟给一批发商,销售收 入1400万元,消费税率45%。计算本笔业 务应纳消费税额。 应纳消费税额=1400×45% =630万元
解释:该批发商支付总价款1400万元,厂商 再从中支付消费税金630万元,厂商在核算 利润时需要从1400万元销售收入中扣除630 万元消费税金。
3.2累进税率
• 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 干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 象的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
• 累进税率分为:
– 全额累进税率 – 超额累进税率
• 累进税率特点: --能体现量力负担的原则。
累进税率(图示)
5%
10%
15%
(5100) 20%
0 500
2000
例:课税对象数额= 5000
从量税收=实物 量×单位税额
税收不依价格的 变动而变动。税 收利益与价格变 动成反比
从价税收=计税 价格×税率
税收随着价格 的变动而变动。
(三)税收与价格关系分类法
价内税
以含税价格为计税价 格的税种
价外税
以不含税价格为计税价 格的税种
税收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强制性。税收并非纳 税人的自愿奉献,它是一切 有纳税义务的主体都必须依 法缴纳的,如果纳税人不依 法纳税,就要受到法律的制 裁。
(三)固定性。税收的固 定性,是指政府通过法律 形式预先规定了对什么征 税及其征收比例等税制要 素,并保持相对的连续性 和稳定性。
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是保障,固定性则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一种规范和约束。
概括地说,税收是政府以其社会职能为依据,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规范,强制、 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税收的特征
(一)无偿性。政府征税以后, 税款就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 分,由政府预算安排直接用于满 足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不再直 接返还给纳税人,也不付出任何 形式的直接报酬和代价、税收的概念
1776年,亚当·斯密最早回答了什么是税收的问题。他指出:“公共资本和土地是 君主或国家所持有的两大收入源泉,但它们不能用于支付也不够支付一个大的文明国家 的必要费用,那么这必要费用的大部分就必须依赖于这种或那种税收。换言之,人民须 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私人收入,给君主或国家,作为一笔公共收入。”1784年,孟德斯 鸠给税收下了定义:“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剩余财产的安全和快 乐地享用这些财产。”而英国《新大英百科全书》对税收的定义是:在现代经济中,税 收是国家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税收是强制和固定征收的,它通常被认为是对政府财政收 入的捐献,用以满足政府开支的需要,而并不表明是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
税收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三、税收的分类
(五)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 标准,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 称为价内税;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 附加的,称为价外税。与之相适应, 价内税的计税依据称为含税价格, 价外税的计税依据称为不含税价格。
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收的概念: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不可能运转)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任何国家对在本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或个人都拥有税收管辖权)税收的特证: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税收的无偿性是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最本质特证无偿性也是三性的核心税收是一种固定的连续性收入二:税收的分类1.按征税的对象分类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行为税类流转税类包括:A。
商品流转额 B 非商品流转额在生产经营及销售环节征收,收入不受成本费用变化的影响而对价格变化较为敏感流转税类: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各种收益额为征税对象。
我国所得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行为税包括: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耕地占用税2.按照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可分为工商税类和关税类工商税类同税务机关负责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关税包括:进出口关税由海关贷征的进出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该税收由海关负责征收3.按照税收的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分类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税包括:关税海关贷征的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地方税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中央地方共享税包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对证券(股票)交易征收的印花税等3.按照计税标准的不同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我国的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实行从量计征形式我国对卷烟白酒征收的消费税采取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方法。
税收的基本知识

税收的基本知识1. 税收基本概念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复杂的财政经济范畴。
它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按照法定税率所征收的强制性赋税,税收不仅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调节,还包含社会资源分配、财富再分配等多种功能。
税收由政府征收并用于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这些服务包括国防、教育、医疗保健、交通系统、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保障等。
税收制度通常由税收法规、税收政策、税收机构等组成,旨在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效率性。
税收具有无偿性,即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在缴纳后不会直接返还给纳税人,而是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用于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
税收还具有固定性,即税收的种类、税率和征税对象等都是预先规定的,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
税收不仅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也是调节社会经济、实现公平分配的重要工具。
通过调整税率、税种和征税对象等,政府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税收政策还可以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1.1 税收的定义税收的定义是指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纳税人的财产、所得和其他经济活动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收入。
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和目标,通过调整国民经济关系,调控社会分配,保障国家财政需要而实施的一种财政手段。
税收的基本功能包括筹集财政收入、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福利和维护国家政权稳定。
税收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直接税(如所得税、财产税)和间接税(如增值税、消费税)。
1.2 税收的作用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维持社会公共服务的正常运转,通过法律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强制性分配的一种手段。
税收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税收可以通过差别税率等制度设计,引导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投资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
一、税收的定义
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 照预定的标准,向社会成员和组织强制、无偿的取得 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
二、税收概念的含义
1、政府征税的目的: 满足政府职能支出需要 政府职能活动的内容: 公共安全:对外:国防;对内:社会安全秩序 公共服务:教育、食品卫生监督、环境保护…… 公共工程:道路、桥梁、水利、公园…… 社会保障:医疗、养老、失业保障…… ……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
二、税收概念的含义
2、征税依据: (1)形式依据: 政府的政治权力
征税权是政府的重要主权 征税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所有权。 (2)实质依据:公共需要 个人的人生安全需要政府提供保护; 个人生活福利提的概念
二、税收概念的含义
3、 税收是绝大多数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1)世界主要国家的税收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需要 查阅世行报告后填入)
(2)中国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349.74亿元,其 中税收收入135,892.16亿元,占96.82%;非税收入 4457.58亿元,占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