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沁园春-教案范文

沁园春-教案范文

沁园春-教案范文《沁园春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词的基本常识,包括词牌、题目、句式、押韵等。

2、引导学生理解《沁园春·雪》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能力,能够从意象、意境、修辞等方面进行赏析。

4、让学生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诗词的赏析方法,体会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难点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作者的壮志豪情。

体会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妙处。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2、讲解法:对诗词中的重点词句、典故、写作背景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词的主题、意象、意境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赏析法:引导学生从语言、修辞、结构等方面对诗词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冬天雪景的视频或展示一些雪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提问学生:在这样的雪景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和联想?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雪景的词——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2、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简单介绍毛泽东的生平、主要成就和他在诗词创作方面的风格特点。

讲述这首词的写作背景:1936 年2 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抗日,来到了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当时正下着大雪,毛泽东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

3、初读诗词,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全班齐读,整体感知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4、研读诗词,理解内容上阕提问:上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回答:上阕主要描写了北国壮丽的雪景。

提问:作者是如何描写雪景的?引导学生从“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等词句中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夸张、比喻、拟人等,体会雪景的雄伟壮观。

1《沁园春》教案(最新)

1《沁园春》教案(最新)

沁园春•长沙教学目的:一、理解词的上片中所抒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革命的豪情壮志。

二、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生动、鲜明的意象。

教学重点:作者对秋景的描写。

教学难点:作者笔下景、胸中情的关系及二者交融所形成的意境。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酷爱古典诗词,且有很高的造诣。

在创作中他更喜欢填词,他正式发表的50多首诗词中,词有33首,本文《沁园春•长沙》是他的名作。

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首先想到什么?《沁园春•雪》初中时我们曾学过《沁园春•雪》,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大家一起来背诵《沁园春•雪》。

(齐背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为什么大家看到《沁园春•长沙》很容易就想到了《沁园春•雪》?作者相同,词牌名相同。

那这里的词牌名是什么呢?沁园春。

二、关于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词,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通常有“宋词”之称。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诗余”或“长短句”。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句数、字数、声律等,都有其特定的规格。

作者按照这种规格去填做,叫做“填词”。

词牌起初一般是题目,后来仅仅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词牌表明格式,词题表明内容。

在本课中,词牌“沁园春”--格式,题目“长沙”--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案设计(通用12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案设计(通用12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案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案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会说出诗歌大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会辨别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理解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解决措施通过合作研讨、分析总结解决流程预设:预习导学1.正音:分外()妖娆()竞折腰()稍逊()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2、解词:惟余折腰红装素裹风骚3、题解: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宋词有派和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和。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4、写作背景: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

蒋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整体感知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精读品析上阕:1、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2、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3、“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4、“顿”字可否删去?为什么?5、“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沁园春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沁园春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舸”“峥嵘”“遏”的正确读音。

(2)联系上下文揣摩用词,尤其是动词的传神之妙。

(3)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⑴自主体验毛泽东诗词的气势磅礴、雄奇伟壮的风格,小组探讨演绎,交流分享。

⑵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青年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积极乐观开阔的心胸,培养学生的宽广胸襟,追求完美人生。

二、学习重点三、学习难点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四、学习过程第一专题教学设计1.反复朗读;2.分析意象;3.发挥想像;4.感受真情;5.陶冶性情;6.学写新诗。

其中反复朗读、发挥想像是读诗的基础,这是最基本的训练,也是容易做到的,在本册课本“表达交流”中有“朗诵”一节,较为全面地指导学生朗诵,可提示学生提前阅读,其中朗读的知识、方法、技巧等可供学习本单元时参考;分析意象、感受真情是教学重点,分析意象又是教学难点,学生可能不懂什么是意象,不会分析意象,应该教给一些关于意象的知识,明确了概念有利于顺利地把握和分析诗中意象;学写新诗体现读写结合的原则,是更高要求,读诗与写诗可以互相促进,但在本单元读诗是更基本的。

请大家回忆背诵。

(学生背诵)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另一篇写景抒情的诗歌--《沁园春长沙》。

一、自学质疑1.知识积累⑴词了解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词”,又名乐府、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都能合乐歌唱。

盛行于宋代。

词牌,如“浪淘沙”、“水调歌头”、“沁园春”等。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

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湖南湘潭人。

了解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沁园春辛弃疾教案文档

沁园春辛弃疾教案文档

沁园春辛弃疾教案文档教案标题:《沁园春·雪》辛弃疾教案文档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辛弃疾的《沁园春·雪》,使学生了解辛弃疾的诗歌创作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沁园春·雪》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分析辛弃疾的诗歌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辛弃疾的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2. 分析辛弃疾的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教学准备:1. 辛弃疾的《沁园春·雪》诗歌原文。

2. 诗歌赏析和分析的相关资料。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沁园春·雪》的音频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诗歌赏析(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沁园春·雪》诗歌原文。

2.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解读诗歌的情感表达。

三、辛弃疾的诗歌创作背景介绍(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2. 分享辛弃疾在《沁园春·雪》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四、辛弃疾的诗歌创作手法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辛弃疾在《沁园春·雪》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加深学生对辛弃疾诗歌的理解。

五、诗歌表达与创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对《沁园春·雪》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 鼓励学生对辛弃疾的诗歌创作和文学艺术进行深入学习。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辛弃疾的诗歌进行赏析和分析。

2. 学生可以组织诗歌朗诵或创作比赛,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

《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雪》教案1一、导学目标1、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能有感情的背诵全词;2、掌握上下阕所写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重点)3、学会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揣摩,并能体会其作用。

(难点)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一)基本知识学习1、识记文常,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识记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以及文章注释中注音的字词。

3、反复朗读全词,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1)词的上下两阙各写了什么内容?主要采用那些表达方式?(2)作者欣赏这幅图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从词的上阙中哪个字能看出来?(3)上阙中的有虚写的景色也有实写的景色,请你把它在文中勾画出来。

(4)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图?(5)下阕中哪句话是过渡句?下阕由景到人,写了哪些英雄人物?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价?作者这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6)本词的主旨句是那句?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二)重难点突破词的下阙部分作者评论历代的帝王,分别用了“略输”、“稍逊”和“只识”三个词语,请问它们有什么含义?点拨:“略输”、“稍逊”两个词语一方面表明了毛泽东对秦皇汉武的惋惜之情,同时又对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而“只识”一词则表现了毛泽东对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的之情。

(三)学法指导学习本词,应该先弄清它的创作背景,在掌握上下阕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困惑所在:三、组内合作,收获共享(1)我们组讲解的问题是:(2)我们组讲解的思路是:(3)讲解中需要强调的关键点和重难点是:四、课前热身,自我完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沁()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2、“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的()“雪”是词的()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5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5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5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5篇《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介作者毛泽东的主要事迹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读准“莽”、“逊”、“娆”、“骚”、“朝”、“分”、“汗”等词的字音。

3、掌握课下注释中列出的重点词语的字形及含义。

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熟练地背诵全诗。

2、揣摩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像,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想像,理解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2、理解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法、阅读理解法、自主评价法。

教学g过程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投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的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教师略作解释,请学生发表意见。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毛泽东的代表作《沁园春雪》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对毛泽东诗词进行了高度评价,同学们通过高亨的这首词,对毛泽东的诗词会有初步的认识。

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新课学习。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资料略)欣赏视频材料,对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与写作背景进行深一步的理解。

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作准备。

1沁园春雪教学案(五篇范例)

1沁园春雪教学案(五篇范例)

1沁园春雪教学案(五篇范例)第一篇:1沁园春雪教学案《沁园春·雪》教学案设计者兼馨施教者学习目标及重点:一、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课时:二课时学习步骤:第一课时一.背景链接: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课前预习1.正音:分娆逊数汗2.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 3有感情熟读全词,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重点学习与训练(一)老师导学: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

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二)学习上阕内容。

1、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思考讨论一下,上阕分几层意思?有几个写景顺序?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分组学习,逐层分析上阕结构内容: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

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初中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

初中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

初中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初中《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设想】《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教学应以读为主,教师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的过程中,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意象,体会词的情感,借鉴词的表达。

为此,我对本课的教学做出如下构想:一、入情入境,加强朗读1.创设情境(登高远眺),加强朗读。

介绍背景,还原某主席登高远眺创作此词的场面,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老师范读,学生听读。

这样做,不仅在于指导学生将词读通读顺,而且还在于指导学生注意词句的重音、节奏,在读中初步整体感受情感。

3.播放《沁园春雪》的配乐flah,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进行朗读,实现“言、象、意”统一。

4.听歌曲《沁园春雪》,升华情感。

二、感受意象,体会情感(一)感受诗化的意象,把握上阕内容,体会情感。

1.登高远眺,广袤无垠,胸怀宽广。

静物描写,想象丰富。

动景衬托,生机勃勃。

展开想象,北国大地,晴日当空,红妆素裹,妖娆美丽。

2.通过描绘北国雪景,诗人的宽广胸怀得以崭露,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得以表达。

(二)评论历史英雄,抒发远大抱负。

1.“惜”字奠定评论基调。

肯定历代帝王的建功立业,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批评历代帝王欠缺文治才华,显示无产阶级革命者将会后来居上的雄心壮志。

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褒扬中带批评;对成吉思汗,先扬后抑,略带嘲讽。

2.点名主旨,抒发抱负。

俱往矣,一笔带过封建王朝,显示诗人对自己的自信。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诗人的远大抱负,今朝的风流人物,斗志昂扬,武功与文治皆具,必将创造空前的奇迹。

三、借鉴写法1.写景抒情。

概括写景、具体写景、想象写景,动静相称,虚实相生,融情于景,抒发胸怀。

2.惜中褒扬批评,惜中寓志,后来居上,点名主旨,抒发抱负。

【教学目标】2.抓住领起诗句内容的关键句,说出诗词上阕和下阕的内容;品味并说出诗词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用,学习景中藏情,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诗词朗读中体会情感。

《沁园春雪》教案3篇

《沁园春雪》教案3篇

《沁园春雪》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沁园春雪》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1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理解关键词语2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探讨重点知识,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教法与学法第一、诵读法,采用初读、听读、分组朗诵、全班朗诵、个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的内涵,感受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感情。

第二、提问法,按照“切入-顺承-深化-引伸”的顺序,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受到启示,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练习法。

设计两道反馈检测题,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的。

第四、分组讨论法。

采用自由讨论指定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全班分为若干组,确定发言代表,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座的同学们大都是南方人,可你们看过雪景吗?好,请大家把形容雪景的词语写在你们的练习本上,如:纷纷扬扬。

看谁写得多。

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这些词语下课的时候互相交换来看一下。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名家笔下的雪景是怎么样的。

(展示图片)二、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沁园春雪》教案(13篇)

《沁园春雪》教案(13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13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沁园春雪》教案1【教材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一课《沁园春·雪》第一课时【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动性。

【课时任务】1、指导学生诵读,整体感知全词;2、引导学生理解、赏析上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准“分外、妖娆、折腰、……”等字音;2、理解“妖娆、风骚、红装素裹……”等词语的意思;3、体会上片融情于景的写法。

(能力目标)1、大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词;2、联想想象,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激发学生共鸣。

【教学重点】诵读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

【教学难点】联想想象,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美,韵律美和意境美,感受诗歌情感。

【教学准备】制作“演示文稿”19张配合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简介背景(6分钟)(一)情景导入1、出示两张雪景图片,启发学生:谁能用几个词语来描述或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雪景?(如:粉妆玉砌、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等)2、启发:你还联想到哪些写雪的诗句?(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下诗句,老师予以肯定和表扬)①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3、导入语: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伟人毛泽东笔下的雪景(出示“演示文稿”——写有《沁园春·雪》,背景为毛泽东的照片及毛体的书法《沁园春·雪》的图片)(二)背景介绍(以“演示文稿”的形式介绍。

沁园春教学设计教案

沁园春教学设计教案

沁园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沁园春》一、教学目标:1.了解《沁园春》这首诗的作者和背景知识。

2.理解《沁园春》中的主题和意义。

3.分析《沁园春》的诗歌形式和修辞手法。

4.培养学生欣赏、理解和创作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沁园春》中的主题和意义。

2.分析《沁园春》的诗歌形式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沁园春》的了解,简单描述这首诗的内容和作者。

2.知识介绍(10分钟)介绍《沁园春》的作者——毛泽东,并结合时代背景讲解该诗的创作背景。

介绍该诗的主题和意义。

让学生对毛泽东和《沁园春》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诗歌分析(30分钟)(1)分析《沁园春》的诗歌形式(如:押韵、格律等),说明这些形式对于表达主题的作用。

(2)分析《沁园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对于表达主题的作用。

(3)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整理出诗歌形式和修辞手法的作用。

4.诗歌欣赏(20分钟)播放录音或现场朗读《沁园春》,让学生跟读。

让学生欣赏诗歌中的诗意和美感,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这份美感。

5.创作练习(25分钟)(1)让学生以《沁园春》为题材,创作一个与之相关的短文或诗歌。

(2)让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和修改创作,然后挑选一份优秀作品进行朗读和展示。

6.课堂总结(10分钟)让学生陈述自己对《沁园春》的理解和感受,并与前期的知识和讨论进行对比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积极,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理解能力:学生基本理解了《沁园春》的主题和意义,并且能够分析诗歌形式和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创作能力:学生能够创作一篇与《沁园春》相关的短文或诗歌,并能够进行互相交流和修改。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毛泽东的诗歌创作和其它经典作品,增加诗歌欣赏的广度和深度。

2.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理解和展示《沁园春》的艺术美。

3.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沁园春》的诗境所在,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初中语文沁园春教案

初中语文沁园春教案

初中语文沁园春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诗词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分析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赏析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把握诗词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自然景观。

2.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诗词,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三、合作探讨(20分钟)1. 分析诗词的结构,概括诗词的主题。

2. 对比阅读,分析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3. 组内讨论,总结诗词的艺术特色。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词中的画面。

2. 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2. 强调诗词中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背诵诗词,熟悉诗词的内容。

2. 写一篇关于诗词感受的文章,表达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掌握了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

沁园春教案

沁园春教案

沁园春教案•相关推荐沁园春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沁园春教案篇1一、导入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

曹操登上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

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

那么,毛主席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长沙》。

(板书:题目、作者)二、写作背景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杰出的文学家。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主席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主席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三、关于词的知识。

1、定义: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

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

2、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在"沁园春.长沙"里面,"沁园春"就是词牌。

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呢?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沁园春·雪篇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积累《沁园春雪》中重点字词2、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以“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为题,收集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学习: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明确要求,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诵看课文,听朗读2谈听后的体会,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交流体会3组织朗读。

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交流4、组织评价学生评价5初步理解大意,准备质疑。

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记录疑问。

6组织交流、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

交流,互评7组织朗读。

全班齐读第二块:小组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我所了解的毛泽东” 交流、补充2问题情境:这首词问世之初,就备受推崇,人们盛赞这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它的发表也使蒋介石集团惊恐万分,蒋介石立即唆使其御用文人进行反扑。

学生听讲3、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词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求从词的内容、主题及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参与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4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组织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6、对小组发言进行补充并板书。

听讲、记笔记第三块:语文活动:学唱歌曲《沁园春雪》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播放歌曲《沁园春雪》听歌曲学唱课后学习:收集描写雪的诗词、散文,选择其中一篇与《沁园春雪》中的雪景比较、分析,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篇二云南省泸县第四中学张开芳一、导入: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肥沃辽阔的四大平原……这一切,无不如磁铁般的吸引着每个炎黄子孙的衷肠,无不使多少巾帼英雄为之倾倒;也无不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在这块黄土地上争名夺利;也曾引来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国者……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是这片黄土地的建设者呢?(揭示课文并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注: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1、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导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3篇)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3篇)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3篇)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2.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3.赏析回味,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重点1.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2.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教学难点赏析回味,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手段投影仪教学设计2课时板书沁园春·雪毛泽东写景:北国风光长城内外千里冰封望大河上下实写万里雪飘山原看须晴日虚写(总体写)(具体写)抒情:江山如此多娇!议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导入毛主席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

可你知道吗?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将一同学习他的诗词---《沁园春·雪》二.结合注释,把握形象三.聆听范读,感受形象1.标题为“沁园春·雪”,词中究竟写出了怎样的雪呢?请听配乐朗读《沁园春·雪》。

明确节奏、重音: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外/妖娆2.词中的雪形象如何?讨论明确:北国的雪景,壮阔、富有气势的。

3.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里描写的北国的雪景?讨论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四.反复诵读,体会形象五.质疑讨论,明确形象1.北国的雪景特点如何?讨论明确:豪迈、壮阔、富有气势。

2.词中哪些语句,总体概括了北国雪景的特点?讨论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具体描写部分,北国的雪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川、高原分别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那些语句突出了北国雪景的总体特点呢?这具体的景象均是诗人怎样观察的结果?讨论明确: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比喻修辞),舞银蛇;原(比喻修辞)驰蜡象。

沁园春雪教案4篇

沁园春雪教案4篇

沁园春雪教案4篇沁园春雪教案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沁园春雪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学习词的一般特点。

2.学习诵读、鉴赏诗词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本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品味词中所蕴含的诗人对大好河山热情赞美之情,体验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胸怀。

二、学习过程1.整体感知。

播放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雪》,大家边听录音边跟着高声诵读。

思考:(1)课文形式上有什么特点?(2)上下阕内容、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异同?2.小组讨论。

(1)哪些词要重读,哪些词之间要停顿?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2)试介绍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主要业绩,并说说作者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3)读了课文,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怎样的情绪?3.小组交流。

三、拓展练习下面这首毛泽东的七言律诗是与《沁园春·雪》在同一时期写的,请结合课文并按要求解答问题。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长征》与课文在内容、形式上有什么异同?(2)诗中对偶句有哪些?(3)诗中作者把“五岭”、“乌蒙”分别比做什么?突出体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四、相关链接1.本词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介绍。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

1936年1月下旬,红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

2月初,毛泽东同志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黄河边一个小山村袁家沟。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亲自视察地形,眺望祖国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激情满怀,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雪》。

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结合抒情,融情于景,描绘出瑰丽多姿、生机勃勃的北国风光,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热情赞颂和无限热爱之情;下阕议论结合抒情,寓情于议,在谈古论今之中,感情逐渐升华,最后推向高潮,突出中心。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沁园春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沁园春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 沁园春·雪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1.大声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

2.品味凝练准确的诗歌语言,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领会其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重点1.领悟写景、议论、抒情三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通过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

难点掌握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1.情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营造与诗歌情感相吻合的浓厚氛围。

2.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情感。

1.的生平简介。

2.北方的雪景图片。

2课时是一个站在传统的根基上胸怀大志、谈论理想的人,一个为中华民族卧薪尝胆、奋发有为的人,一个虽历经沉沦却仍能傲世独立、纵横捭阖的人,一个在戎马生涯中不断写就传世佳作、文武兼备的人,一个虽有这种或那种缺点,却仍有无限魅力的人。

当外寇入侵、民族危亡压倒一切的时候,他在最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发起深远博大的爱国情怀和力量的时候,站在了西北高原茫茫的黄土地上,写出了这传世杰作。

这就是。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这位文武兼备的开国领袖的词作《沁园春·雪》。

(板书课题)(1893~1976),字润之,某某某某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

其诗词作品气势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表现了伟大革命家的情怀。

主要著作收入《选集》《文集》《诗词集》。

1.听读课文,初谈感受。

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从听读入手,来领会全诗。

播放朗读录音,同学们认真听,标出需注音的字词,并说说听读后的感受。

(1)字词积累。

A.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分.外(fèn)莽.莽(mǎnɡ)妖娆.(ráo)折.腰(zhé)成吉思汗.(hán)稍逊.风骚(xùn)B.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及重点:
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板书课题)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
1.正音:分娆逊数汗
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
(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

下阕议论、抒情,
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学习上阕。

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

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

“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

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解题思路:分三层。

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4.逐层理解下阕:
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
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

“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

“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

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

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5.齐读这首词两遍(可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一遍,第二遍高声齐读)(四)梳理、总结、扩展
1、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

(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

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

2、比较阅读。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
解题思路: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

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

字数不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