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变形记知识点
19-20第3单元11 变形记(节选)(粤教版)

25
2.从选段看出格里高尔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长年奔波,睡眠不足,精神不佳,缺少朋友,不受尊重, 精神压力很大,债务压力,职业累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还有失 业威胁。
栏目导航
28
[答案] 这五个疑问句揭示了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后 的惊慌、忧郁的心理状态。说明了格里高尔虽然异变成大甲虫,但 他的内心仍然保留着美好的人性,仍然记挂着工作。因此,从这一 点上看格里高尔虽是虫形却有人心,反映了他在社会上工作压力之 大,求生之艰难。
栏目导航
29
二、阅读第 7~8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5.第 7 自然段写了家中几个人来催格里高尔上班?说明了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母亲、父亲、妹妹三人;说明他在家中的地位,是挣钱 养家的主力。
栏目导航
26
3.从选段可以看出格里高尔有着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勤奋工作,责任感强,他为还清债务而忍辱负重,又有 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还清欠债就辞职,争取一身轻松的自由生 活。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11变形记(节选)教案粤教版必修4

五、总结回顾(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变形记》的基本概念、主题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小说中象征意义和社会批判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的异化现象保持敏感和思考。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变形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在生活中感受到压力和束缚,感觉自己像被变形了一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小说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卡夫卡笔下的变形奥秘。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11变形记(节选)教案粤教版必修4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的“变形记(节选)”,选自粤教版必修4。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小说《变形记》的作者卡夫卡的创作背景及文学地位。
2.阅读并理解小说节选中主人公格里高尔·桑萨的变形过程及其内心世界的变化。
- "变形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是社会环境压力下的产物。"
③艺术性与趣味性:
-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重点和难点内容,如用红色强调“异化”一词,用蓝色标注象征和暗示的例子。
-在黑板上绘制简单的插图,如一只昆虫的轮廓,直观展示主人公的变形,增加视觉冲击力。
-创设“时间线”或“情感变化曲线”,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主人公心理和生理变化的过程,提高学生对文本结构的理解。
【精品推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变形记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4

②寒冷的天气让他不住地打着寒颤.( ),他用颤.( ) 抖的手打开了房门,一头扎了进去。
答案:(1)①kǎn jiàn ②qiè qiē ③léi lěi ④cuán
zǎn ⑤yīn yān ⑥yìnɡ yīnɡ (2)①zhònɡ chónɡ ②zhàn chàn
五、写准字形
zhuì( )落 1.duò( )落
jí( )使 3.jì( )然
xián( )弃 5.zhuàn( )取
lián( )洁
清xī( ) 2.xī( )沥
miǎn( )怀 4.沉miǎn( )
è( )制 6.拜yè( )
kě( )望
xiá( )窄 huì( )气 7.脸jiá( ) 8.后huǐ( ) 答案:1.坠 堕 2.晰 淅 3.即 既 4.缅 湎 5.嫌 赚 廉 6.遏 谒 渴 7.狭 颊 8.晦 悔
(2)消失·消逝 “消失”指(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重在失去,多用于 具体事物。 “消逝”同“消失”意,重在消失的过程,常用于抽象的 事物。
①据海外媒体报道,阿拉斯加雪蟹已经在新西兰首都奥克 兰市________。 ②在唐山,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的人们止不住抽噎。 地震带来的伤痛没有________,而是留在唐山人的心底。 答案:(1)①震耳欲聋 ②振聋发聩 (2)①消失 ②消逝
(5)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 丝毫不敢疏忽。 (6)不容易相信。 (7)形容非常忠诚。
2.易混辨析 (1)震耳欲聋·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 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①中国足协将国足主场从昆明迁到深圳,带给了广东球迷 无限的激情和期待。现场球迷________的喇叭声,也是国 足主场的一大“特色”。 ②他强调要“让卖官者身败名裂”,态度坚决,立场鲜明, 足以________。
高中语文粤教版四学案:第三单元 第11课 变形记(节选) 含答案

第11课变形记(节选)学习重点1。
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2.赏析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命运形成的社会原因。
作者名言1.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
2.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3.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
这是生活的真谛。
4.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
这是很自然的。
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
5.表面看来,办公室里的人要高贵一些,幸运一些,但这只是假象。
实际上,他们更孤独,更不幸。
相反,手工艺把人引向人群.可惜我不能到木匠铺或花圃里干活了。
6.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
7.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穹.顶()②偌.大()③愚蠢.()④搔.一搔()⑤叽叽喳.喳()⑥蓬.()⑦朕.兆() ⑧挪.动() ⑨愤懑.()(2)多音字①累错误!②差错误!③殷错误!④劲错误!2.辨形组词(1)错误!(2)错误!(3)错误!(4)错误!3.理解词义(1)重听:(2)差池:(3)殷切:(4)穹顶:(5)萍水相逢: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6)泛泛之交:(7)谨小慎微:4.选词填空(1)忠心·衷心①他对党怀有一颗赤胆________.②我________地祝福生活在阳光下的每一个人,都活得幸福。
(2)震动·振动①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的消息________了全国。
②钟摆来回________,发出清脆的声音。
课文描写了小职员格里高尔异变成甲虫后的心理活动以及起床的艰难过程。
全文共15个段落,依据提示,概括各层次的主要内容。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归纳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原因.答: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格里高尔的?答:3.这篇小说勾画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心理描写的手法有哪些?答:4.格里高尔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答: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5.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有何象征意义?答:《变形记(节选)》细节描写很真实,尤其是格里高尔的心理活动,让人觉得他虽是虫形,实是“人心";对甲虫的习性和对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准确,让人觉得可信。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变形记粤教版必修4PPT课件

小说(2)
11 变形记(节选)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瘦弱的身躯再也 难以承受这样繁重的担子,我脆弱的心灵再也装不下这么繁多的 牵挂;我疲倦的眼睛已困得无力张开,我的双腿已倦得疲乏麻木。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 果我幻化成异类,你是否还会牵挂我的安慰,给我一个栖息的 家……
从20克到500克,回答各异。
“其实具体多重并非关键,关键在于你举杯的时间。如果你 举了一分钟,即便杯子重500克也不是问题,如果你举杯一个小 时,20克的杯子也会让你手臂酸痛,如果举杯一天,恐怕就需叫 救护车了。同一个杯子,举的时间越长,它会变得越重。”
“倘若我们总是将压力扛在肩上,压力就像水杯一样,会变 得越来越重。早晚有一天,我们将不堪其重。正确的做法是,放 下水杯,休息一下,以便再次举起它。”
崩溃的时代,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他在保险公司 工作时,接触了许多因劳动致残而一贫如洗的工人,这使他认识 到“富人的奢侈是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下层人民越来越难 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2年卡夫卡创作了《变形记》,并 于1915年发表,课文节选了原小说的部分内容。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①穹顶( qiónɡ ) ④搔一搔( sāo ) ⑦挪动( nuó)
二、写作背景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 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了信心,人们在寻求出 路、锐意改革的同时又陷入了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 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 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 制度,以极度夸张甚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 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11变形记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4(1)

【解题指导】 1.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 字进行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 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 止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因 此,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 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显示出答题的深度和广度。
复习课件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11变形记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4(1)
2021/4/17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11变形记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4(1)
11 变形记(节选)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 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 凄然北望。
伤心的紫藤松开了原本紧抓住残墙的手,背过身来, 要挣脱恶魔似的残墙,憧憬着那远处的美好……
夜里,下起了一场暴雨,铺天盖地,毫不留情。清 晨,万物从担心恐惧中醒来,却见那墙紫藤已不复存在。它们 躺在泥水中,片片花瓣已凋落。繁华已逝,荣耀不再,只留下 一片狼藉的紫藤伤心地诉说着命运的不公。
对接高考
小说阅读之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诗意解读】 上片的起句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 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三、四句“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 眉头鬓上”,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的秋色 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 哀婉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下片写诗人独自一人在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 时感事的思绪。“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 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 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中秋之夜该和谁一起共 赏月光,举起酒杯遥望北方,内心凄凉伤感。
语文:3.11《变形记》课件(粤教版必修4)

四.我的认识
用一句话,说一说你对“荒诞艺术” 的认识。
如: 荒诞是一双疯狂的手,撕碎了生活的 假面具。
五.我的研究
1.《变形记》的变形与中国文艺中的 “化蝶” 、“变蟋蟀”之比较。
2.荒诞与浪漫 3. ………
;
/ 不锈钢管
hoq716egk
了旺季,一车车啤酒拉往各个营销网点,啤酒投诉也随之逐渐多起来。这不,**市一位中年人,将一瓶啤酒拿出冰箱时,手中的啤酒突然 爆炸,爆裂的碎片无情地在他的左手炸了几个大口子,伤口骨头都露出来了,血流喷涌不止,惨不忍睹。幸亏被他老婆及时送到医院,结 结实实地缝了12针,才没什么酿成大祸,一次就花了1400多元医药费,而且医生告诉他还有后续治理,还要花钱,真是痛上加痛,那叫一 个气呀!简直就像吹得满满的气球一样。于是,这位中年人一怒之下、一个电话打到了花开啤酒的老总—曾臣人的办公室。曾臣人知道这 件事之后,责成销售部尽快地处理这件事情。销售部紧急调查后,很快给曾臣人汇报了情况,说明企业并不需要对这次事故负责。因为他 们认为,根本无法鉴定瓶子是自然爆炸的还是人为碰撞的。曾臣人也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出于人道主义,给予中年人1000元的补偿就行 了。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中年人肯定不答应。一气之下,找到了当地工商部门投诉。工商部门详细询问了当时的情况,再到现场仔细一 看碎玻璃瓶,发现爆炸的啤酒瓶原来是非“B”瓶!这可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啊!中年人抓住了把柄,索要赔偿一下子提高到了10万元。后来, 工商局对花开啤酒进行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受害人获赔6000元而告终。曾臣人处理完这件事,急匆匆地回到了A国。人常说,祸不单行,福 无双至,这个话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在全国啤酒瓶炸人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国家的关注。海涛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上级的决 定,再加上消费者的投诉,专门到花开啤酒单位对其啤酒瓶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目的是看花开啤酒单位是否真正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 使用“B”字瓶灌装啤酒。检查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花开啤酒单位正在使用啤酒瓶当中,不但有许多非“B”瓶、超期服役瓶,还有 少量的酱油瓶、汽水瓶、白酒瓶,问题相当严重。他们当即就下发了整改通知。按照以往的惯例,曾臣人应该下周到花开啤酒单位来,特 别总经理助理范翔宇想等曾臣人到后再汇报处理这件大事也不迟,也就没有立即打电话向他汇报。但曾臣人在 A国有急事没有按惯例到中国, 等到他再次来到花开啤酒单位,已经超过了整改期限,花开啤酒单位被海涛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以拒不整改为由罚款2万元。来中国后曾臣人 立即召集中层干部以上人员开会,阴阳怪气地、语气生硬而轻蔑地讥讽道:“我今天一下飞机,看见一个人手里拿着手机,用大陆普通话 大声地叫嚷着:‘我已经下了飞机,现在在往外走。你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你?’在飞机场洗手间里,那个人没站到小便池跟前就小便, 结果洒了我一皮鞋。这就是中国人的素质差。”他的这些话悬浮在空中重重敲击着在场人脆弱的心,试着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11变形记(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4

3.思维争鸣。 随着对外开放和社会发展,我们国家也进入了现代 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我们的生活中、社会中有没有 “变形”现象?请你联系现实谈谈对主题的理解。 观点一:人被金钱役使,是一种异化。如商人不择 手段追求利润,抛弃亲情、爱情、友情。 观点二:人被权力役使,是一种异化。如人们看领 导脸色行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
3.细腻的心理描写。 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了格里高尔这个人物。 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成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 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 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的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 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 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的时候的 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
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 本能、无意识、梦幻等言行心理。《变形记》创作于 1912年,发表于1915年,课文节选了原小说的一半内 容。 三、相关知识 表现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文学是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流派,是20世纪初期 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 学的特点:(1)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
验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2)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 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3)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 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 (4)情节不连贯,发展线索不明晰;(5)均以怪诞的方式表 现丑恶和充满私欲的“疯人院”式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 苦。 代表人物及作品:卡夫卡的《变形记》。
1.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格里高尔 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 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 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4粤教版-第三单元 11变形记(节选)含解析

11变形记(节选)格里高尔静静地死去了。
隐藏在卡夫卡晦涩的描写下面的,是交织着愤恨与失望的被毁坏的纯真,它犹如一朵病态的花,盛开在卡夫卡脆弱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里.卡夫卡有一双孤独的眼眸,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美丽。
异化的不是格里高尔的身体,而是那个黑暗的世界.变形的不是格里高尔,而是我们的心!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中不可缺的。
美字体赏美文散步龙应台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萱过边境来访。
细致的她照路的地面上,有一条很长很长的白线,细看之下,发现是鸟屎。
一抬头,看见电线上黑溜溜的一长条,全停满了燕子,成千上万只,悄悄地,凝结在茫茫的夜空里。
【课内挖掘】1.家总是被人们形容为一个温馨的避风港湾。
然而,当家中有一个无法动弹,完全无能为力,丧失了人的一切自主性的“虫”时,家中其他成员怎么办呢?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卡夫卡伸出无情之手,指出生活幽暗处那个令人惊悸的真相。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作为格里高尔敏感的神经总是有着惊异的发现:公司秘书逃跑,母亲晕倒。
“父亲恶狠狠地捏紧拳头,仿佛要将格里高尔打回房间里去似的",并且“无情地驱赶并发出嘘嘘声”赶他回房间,他被父亲推倒在房内跌得“血流如注”。
他孤独的心多么需要交流与慰藉,哪怕他成了一只甲虫,也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和爱心。
可当他走出房门时,却被父亲用苹果轰炸。
妹妹也逐渐由最初的同情而厌恶到憎恨,反复提出要摆脱这个“负担”。
再没有比这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悲惨的情形了。
2.这人变为虫的经历,深刻揭示了社会对异己的排斥和厌恶。
这种存在状态不是某个时代或某个社会带给人的一时的处境,而是人类的一般处境。
卡夫卡采用这种变形、夸张、象征或怪诞的很富于刺激性的外观,就是要引起人们的震惊,让人们品味出作品超乎寻常的意义来.昆德拉说:“在现代世界,丑陋无处不在,它被习惯地用仁慈遮掩着,但却在所有不幸的时刻突然出现。
"因此,卡夫卡用这种变形的手法把小说变成了一种思想方式,可能更增添了小说的观念容量,更有力地显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隐而不彰的意蕴。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11变形记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

提示格里高尔本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浓厚爱意和诗意追求的
人,然而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追求,
几乎整日都在惶恐不安中过日子,他勤勉善良、胆小软弱、安分守
己,是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者,一个完全丧失了自我的悲剧
人物。《变形记》的深刻性在于尖锐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少于100字。
创意激活
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恰当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
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心理描写常用的方法有:
①直接描写。常以“想”等字眼为标志,有的还使用逗号或冒号作
提醒。②抒情独白式。这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
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1)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被异化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在生命
的最后依然充满温情地回想着人间的一切,他知道自己的死对自己
和家人都是一种解脱,他对抛弃自己的亲人仍然有着无尽的眷恋。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以下话题中:
。
提示“人性”“善良”“宽容”
自主预习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4.词义辨析
(1)消逝 消失
辨析“消逝”有“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
结果。“消失”表示事物从存在到不存在,即逐渐减少以至没有,强调
过程。“消逝”变化时间可长可短,“消失”在变化中历时较短。“消
粤教版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变形记知识点

粤教版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变形记知识点《变形记》主题思想:人的“非人的”思想变形。
当人的“个体性”与自我心灵被忽视时,就不可避免与人产生”公共性“矛盾而导致命运毁灭。
那么同学们赶快一起来看看变形记知识点!【原文欣赏】《变形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
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
这可不是梦。
他的房间,虽是嫌小了些,的确是普普通通人住的房间,仍然安静地躺在四堵熟悉的墙壁当中。
在摊放着打开的衣料样品--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的桌子上面,还是挂着那幅画,这是他最近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装在漂亮的金色镜框里的。
画的是一位戴皮帽子围皮围巾的贵妇人,她挺直身子坐着,把一只套没了整个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
格里高尔的眼睛接着又朝窗口望去,天空很阴暗——可以听到雨点敲打在窗槛上的声音——他的心情也变得忧郁了。
“要是再睡一会儿,把这一切晦气事统统忘掉那该多好。
”他想。
但是完全办不到,平时他习惯于向右边睡,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再也不能采取那样的姿态了。
无论怎样用力向右转,他仍旧滚了回来,肚子朝天。
他试了至少一百次,还闭上眼睛免得看到那些拼命挣扎的腿,到后来他的腰部感到一种从未体味过的隐痛,才不得不罢休。
“啊,天哪,”他想,“我怎么单单挑上这么一个累人的差使呢!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
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
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他觉得肚子上有点儿痒,就慢慢地挪动身子,靠近床头,好让自己头抬起来更容易些;他看清了发痒的地方,那儿布满着白色的小斑点,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想用一条腿去搔一搔,可是马上又缩了回来,因为这一碰使他浑身起了一阵寒颤。
高二语文变形记知识精讲 粤教版

高二语文变形记知识精讲粤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变形记》一. 教学目标(一)体会作品中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
(二)欣赏作品中极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
(三)领略外国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
二. 教学设想:(一)针对本文篇幅长的特点,布置预习作业如下:1、阅读课文,能叙述大致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2、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并对比家人的心理变化。
3、分析荒诞的情节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
(二)结合《语文读本·〈变形记〉解析》,从小说的艺术角度分析其特点。
(三)以学生研讨为主,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把握其规律和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课文:什么是好小说?这是个永远可以谈论却又永远难以求解的问题。
但好小说不一定是好看的小说,不一定适合大众读者的阅读口味,因为好小说都是新鲜的,独特的。
它在与传统阅读习惯“对抗”过程中提供了新的艺术因素,使习惯于传统阅读的读者不得不陷入难解之谜的深渊,所以也往往给人们留下了不怎么好看的印象。
阅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智力、情感上的挑战,因为他的作品是文学上的一个变数,很陌生,用传统的阅读方法很难解读。
我们对传统小说的阅读最惯常的思路,即按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展开阅读。
在传统的小说中,最讲究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一部小说价值的大小就看其是否提供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可在《变形记》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有哪些强烈的令人难忘的个性留下来,人物几乎都湮没在一片丑陋、冷漠之中。
在传统的小说中,有起伏跌宕的情节线索贯穿始终,悬念迭出,引人入胜。
但《变形记》写的都是一些具体琐碎的现实生活的细节,简直没有什么故事,也没有什么情节,甚而觉得有些繁冗拖沓。
在传统的小说中,人物都会局限在天时、地理、人际等客观因素的牢笼中,还必须遵循着逻辑原则及因果关系来合理推论。
但《变形记》超越时空的限制,对事件的交代极其模糊,不指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甚至泯灭了幻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虚幻与现实难解难分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了。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第11课变形记节选课件粤教版

三、相关知识 意识流小说
20 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小说创作流派。它广泛运用文字的表 现技巧,采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再现人的深层思想意识活 动和自然心理的流动。这是自然形成的一个流派,如爱尔兰的乔伊 斯,法国的普鲁斯特,英国的伍尔芙和美国的福克纳等人,于第一 次世界大战前后运用新的概念与方法创作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的 新纪元。他们的作品在当时虽然受到某些责难,但并未引起重视,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承认和广为流传。20 世纪 60 年代
参考答案:①格里高尔工作的压力,是他变成一只甲虫的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②生存环境恶劣,人与人之间隔膜冷漠,没有 知己朋友,内心的烦恼和工作的压力无处诉说,无人分担。这也 是他变异的重要原因。
二、阅读课文第 9~15 段,回答问题。 3.第 12 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阴沉昏暗的天气,渲染出冷清、孤寂的气氛, 也预示着主人公的命运。 4.第15段交代公司来人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3.细腻的心理描写 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了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 过去的生活、变成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都是通过心理 描写表现出来的。 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的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 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 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的时候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 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都展示 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得到家人的理解和 接受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格 里高尔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寂寞与悲凉。
他将目光投向远方,忽然发现自己身旁的道路有一座与刚 才看见的坟头一模一样的坟头,一会儿又好像到自己的背后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变形记知识点导读:《变形记》主题思想:人的“非人的”思想变形。
当人的“个体性”与自我心灵被忽视时,就不可避免与人产生”公共性“矛盾而导致命运毁灭。
那么同学们赶快一起来看看变形记知识点!【原文欣赏】《变形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
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
这可不是梦。
他的房间,虽是嫌小了些,的确是普普通通人住的房间,仍然安静地躺在四堵熟悉的墙壁当中。
在摊放着打开的衣料样品--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的桌子上面,还是挂着那幅画,这是他最近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装在漂亮的金色镜框里的。
画的是一位戴皮帽子围皮围巾的贵妇人,她挺直身子坐着,把一只套没了整个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
格里高尔的眼睛接着又朝窗口望去,天空很阴暗——可以听到雨点敲打在窗槛上的声音——他的心情也变得忧郁了。
“要是再睡一会儿,把这一切晦气事统统忘掉那该多好。
”他想。
但是完全办不到,平时他习惯于向右边睡,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再也不能采取那样的姿态了。
无论怎样用力向右转,他仍旧滚了回来,肚子朝天。
他试了至少一百次,还闭上眼睛免得看到那些拼命挣扎的腿,到后来他的腰部感到一种从未体味过的隐痛,才不得不罢休。
“啊,天哪,”他想,“我怎么单单挑上这么一个累人的差使呢!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
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
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他觉得肚子上有点儿痒,就慢慢地挪动身子,靠近床头,好让自己头抬起来更容易些;他看清了发痒的地方,那儿布满着白色的小斑点,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想用一条腿去搔一搔,可是马上又缩了回来,因为这一碰使他浑身起了一阵寒颤。
他又滑下来恢复到原来的姿势。
“起床这么早,”他想,“会使人变傻的。
人是需要睡觉的。
别的推销员生活得像贵妇人。
比如,我有一天上午赶回旅馆登记取回定货单时,别的人才坐下来吃早餐。
我若是跟我的老板也来这一手,准定当场就给开除。
也许开除了倒更好一些,谁说得准呢。
如果不是为了父母亲而总是谨小慎微,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早就会跑到老板面前,把肚子里的气出个痛快。
那个家伙准会从写字桌后面直蹦起来!他的工作方式也真奇怪,总是那样居高临下坐在桌子上面对职员发号施令,再加上他的耳朵又偏偏重听,大家不得不走到他跟前去。
但是事情也未必毫无转机;只要等我攒够了钱还清了父母欠他的债——也许还得五六年——可是我一定能做到。
到那时我就会时来运转了。
不过眼下我还是起床为妙,因为火车五点钟就要开了。
”他看了看柜子上滴滴嗒嗒响着的闹钟。
天哪!他想到。
已经六点半了,而时针还在悠悠然向前移动,连六点半也过了,马上就要七点差一刻了。
闹钟难道没有响过吗?从床上可以看到闹钟明明是拨到四点钟的;显然它已经响过了。
是的,不过在那震耳欲聋的响声里,难道真的能安宁地睡着吗?嗯,他睡得并不安宁,可是却正说明他睡得不坏。
那么他现在该干什么呢?下一班车七点钟开;要搭这一班车他得发疯似的赶才行,可是他的样品都还没有包好,他也觉得自己的精神不甚佳。
而且即使他赶上这班车,还是逃不过上司的一顿申斥,因为公司的听差一定是在等候五点钟那班火车,这时早已回去报告他没有赶上了。
那听差是老板的心腹,既无骨气又愚蠢不堪。
那么,说自己病了行不行呢?不过这将是最不愉快的事,而且也显得很可疑,因为他服务五年以来没有害过一次病。
老板一定会亲自带了医药顾问一起来,一定会责怪他的父母怎么养出这样懒惰的儿子,他还会引证医药顾问的话,粗暴地把所有的理由都驳掉,在那个大夫看来,世界上除了健康之至的假病号,再也没有第二种人了。
再说今天这种情况,大夫的话是不是真的不对呢?格里高尔觉得身体挺不错,只除了有些困乏,这在如此长久的一次睡眠以后实在有些多余,另外,他甚至觉得特别饿。
这一切都飞快地在他脑子里闪过,他还是没有下决心起床——闹钟敲六点三刻了——这时,他床头后面的门上传来了轻轻的一下叩门声。
“格里高尔,”一个声音说,——这是他母亲的声音——“已经七点差一刻了。
你不是还要赶火车吗?”好温和的声音!格里高尔听到自己的回答声时不免大吃一惊。
没错,这分明是他自己的声音,可是却有另一种可怕的叽叽喳喳的尖叫声同时发了出来,仿佛是伴音似的,使他的话只有最初几个字才是清清楚楚的,接着马上就受到了干扰,弄得意义含混,使人家说不上到底听清楚没有。
格里高尔本想回答得详细些,好把一切解释清楚,可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只得简单地说:“是的,是的,谢谢你,妈妈,我这会儿正在起床呢。
”隔着木门,外面一定听不到格里高尔声音的变化,因为他母亲听到这些话也满意了,就拖着步子走了开去。
然而这场简短的对话使家里人都知道格里高尔还在屋子里,这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于是在侧边的一扇门上立刻就响起了他父亲的叩门声,很轻,不过用的却是拳头。
“格里高尔,格里高尔,”他喊到,“你怎么啦?”过了一小会儿他又用更低沉的声音催促道:“格里高尔!格里高尔!”在另一侧的门上他的妹妹也用轻轻的悲哀的声音问:“格里高尔,你不舒服吗?要不要什么东西?”他同时回答了他们两个人:“我马上就好了。
”他把声音发得更清晰,说完一个字过一会儿才说另一个字,竭力使他的声音显得正常。
于是他父亲走回去吃他的早饭了,他妹妹却低声地说:“格里高尔,开开门吧,求求你。
”可是他并不想开门,所以暗自庆幸自己由于时常旅行,他养成了晚上锁住所有门的习惯。
即使回到家里也是这样。
首先他要静悄悄地不受打扰地起床,穿好衣服,最要紧的是吃饱早饭,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因为他非常明白,躺在床上瞎想一气是想不出什么名堂来的。
他还记得过去也许是因为睡觉姿势不好,躺在床上时往往会觉得这儿那儿隐隐作痛,及至起来,就知道纯属心理作用,所以他殷切地盼望今天早晨的幻觉会逐渐消逝。
他也深信,他之所以变声音不是因为别的而仅仅是重感冒的朕兆,这是旅行推销员的职业病。
要掀掉被子很容易,他只需把身子稍稍一抬被子就自己滑下来了。
可是下一个动作就非常之困难,特别是因为他的身子宽得出奇。
他得要有手和胳臂才能让自己坐起来;可是他有的只是无数细小的腿,它们一刻不停地向四面八方挥动,而他自己却完全无法控制。
他想屈起其中的一条腿,可是他偏偏伸得笔直;等他终于让它听从自己的指挥时,所有别的腿却莫名其妙地乱动不已。
“总是呆在床上有什么意思呢。
”格里高尔自言自语地说。
他想,下身先下去一定可以使自己离床,可是他还没有见过自己的下身,脑子里根本没有概念,不知道要移动下身真是难上加难,挪动起来是那样的迟缓;所以到最后,他烦死了,就用尽全力鲁莽地把身子一甩,不料方向算错,重重地撞在床脚上,一阵彻骨的痛楚使他明白,如今他身上最敏感的地方也许正是他的下身。
于是他就打算先让上身离床,他小心翼翼地把头部一点点挪向床沿。
这却毫不困难,他的身驱虽然又宽又大,也终于跟着头部移动了。
可是,等到头部终于悬在床边上,他又害怕起来,不敢再前进了,因为,老实说,如果他就这样让自己掉下去,不摔坏脑袋才怪呢。
他现在最要紧的是保持清醒,特别是现在;他宁愿继续待在床上。
可是重复了几遍同样的努力以后,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还是恢复了原来的姿势躺着,一面瞧他那些细腿在难以置信地更疯狂地挣扎;格里高尔不知道如何才能摆脱这种荒唐的混乱处境,他就再一次告诉自己,待在床上是不行的,最最合理的做法还是冒一切危险来实现离床这个极渺茫的希望。
可是同时他也没有忘记提醒自己,冷静地,极其冷静地考虑到最最微小的可能性还是比不顾一切地蛮干强得多。
这时节,他竭力集中眼光望向窗外,可是不幸得很,早晨的浓雾把狭街对面的房子也都裹上了,看来天气一时不会好转,这就使他更加得不到鼓励和安慰。
“已经七点钟了,”闹钟再度敲响时,他对自己说,“已经七点钟了,可是雾还这么重。
”有片刻工夫,他静静地躺着,轻轻地唿吸着,仿佛这样一养神什么都会恢复正常似的。
可是接着他又对自己说:“七点一刻前我无论如何非得离开床不可。
到那时一定会有人从公司里来找我,因为不到七点公司就开门了。
”于是他开始有节奏地来回晃动自己的整个身子,想把自己甩出床去。
倘若他这样翻下床去,可以昂起脑袋,头部不至于受伤。
他的背似乎很硬,看来跌在地毯上并不打紧。
他最担心的还是自己控制不了的巨大响声,这声音一定会在所有的房间里引起焦虑,即使不是恐惧。
可是,他还是得冒这个险。
当他已经半个身子探到床外的时候——这个新方法与其说是苦事,不如说是游戏,因为他只需来回晃动,逐渐挪过去就行了——他忽然想起如果有人帮忙,这件事该是多么简单。
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他想到了他的父亲和那个使女——就足够了;他们只需把胳臂伸到他那圆鼓鼓的背后,抬他下床,放下他们的负担,然后耐心地等他在地板上翻过身来就行了,一碰到地板他的腿自然会发挥作用的。
那么,姑且不管所有的门都是锁着的,他是否真的应该叫人帮忙呢?尽管处境非常困难,想到这一层,他却禁不住透出一丝微笑。
他使劲地摇动着,身子已经探出不少,快要失去平衡了,他非得鼓足勇气采取决定性的步骤了,因为再过五分钟就是七点一刻——正在这时,前门的门铃响了起来。
“是公司里派什么人来了。
”他这么想,身子就随之而发僵,可是那些细小的腿却动弹得更快了。
一时之间周围一片静默。
“他们不愿开门。
”格里高尔怀着不合常情的希望自言自语道。
可是使女当然还是跟往常一样踏着沉重的步子去开门了。
格里高尔听到客人的第一声招唿就马上知道这是谁——是秘书主任亲自出马了。
真不知自己生就什么命,竟落到给这样一家公司当差,只要有一点小小的差错,马上就会招来最大的怀疑!在这一个所有的职员全是无赖的公司里,岂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忠心耿耿吗?他早晨只占用公司两三个小时,不是就给良心折磨得几乎要发疯,真的下不了床吗?如果确有必要来打听他出了什么事,派个学徒来不也够了吗——难道秘书主任非得亲自出马,以便向全家人,完全无辜的一家人表示,这个可疑的情况只有他自己那样的内行来调查才行吗?与其说格里高尔下了决心,倒不如说他因为想到这些事非常激动,因而用尽全力把自己甩出了床外。
砰的一声很响,但总算没有响得吓人。
地毯把他坠落的声音减弱了几分,他的背也不如他所想象的那么毫无弹性,所以声音很闷,不惊动人。
只是他不够小心,头翘得不够高,还是在地板上撞了一下;他扭了扭脑袋,痛苦而忿懑地把头挨在地板上磨蹭着。
简介:《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