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1课《变形记(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课件:第3单元 11 变形记(节选)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课件:第3单元 11 变形记(节选)

【答案】 (1)初变甲虫的心理活动 (2)艰难的起床
[文本· 层析] 一、阅读第 2~6 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具体写出墙上挂的画的内容?
【答案】
一方面这是他确定他变成甲虫不是做梦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写
出他内心不知所措的惶恐。
2.从选段看出格里高尔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压力?
【答案】
总是那样居高临下坐在桌子上面对职员发号施令,再加上他的耳朵又偏偏重听, 大家不得不走到他跟前去。但是事情也未必毫无转机;只要等我攒够了钱还清 父母欠他的债——也许还得五六年——可是我一定能做到。到那时我就会时来 运转了。不过眼下我还是起床为妙,因为火车五点钟就要开了。 ” 点评:格里高尔在床上思考自己的人生,他处处受气,看别人的脸色;但 他并没有向生活低头,还是勤勤恳恳的工作。他希望还清父母的欠债,他渴望 时来运转的那一天,他要与命运抗争。
8.请你概括第 10~15 自然段的中心内容。不超过 10 个字。
【答案】 艰难的起床过程。
[话题· 互动] 话题:面对障碍,巴尔扎克说:“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卡夫卡说:“一 切障碍都能摧毁我。”对此,你持何种观点? 学生甲:赞同巴尔扎克的观点。巴尔扎克作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 表,他是以自己的天才之笔、摧枯拉朽的气势批判社会中的不合理存在,他的 整部《人间喜剧》多是如此。他面对障碍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积极、昂扬、自信 的精神状态。这种战胜困难、摧毁障碍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在生活 中,有很多障碍是自己人为设臵的,不要放大困难和障碍,坦然面对,积极寻 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人生价值才会在克服障碍中得到体现。
2.写法指导 (1)立意要明确。文章赞扬什么,或批评什么,一定要鲜明,要贯穿全文。 (2) 描写要具体。只有对象征体作具体的描绘,才能使人透过“形”看到 “神”,如果“形”描绘得不具体,那么,所颂扬的精神和意志,就只能是抽 象的概念,作者的“意”就不能形象地表达出来。 (3)类比要恰当。所借之物和所咏之寓,或所借之物和所抒之情,要有紧密 的内在联系,合乎情理。这就要找准类比点,进行联想。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1课变形记(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4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1课变形记(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4

会选那一类的画——老房子得有老式画像来配它。
技法借鉴 写实的细节描写 卡夫卡深知仅仅依靠荒诞是无法打动人心的,因 而在荒诞的故事情节中,巧妙地融入了写实手法, 把细节写得真实而生动。既写出了格里高尔变成 甲虫后的“虫形”“虫性”,又写出了他那善良、软 弱、懊丧、焦虑、孤独、无助、忧伤、痛苦的“ 人心”,而且处处让人感到合情合理,令人读来 感动不已。
经济萧条,社会动荡。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
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 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
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
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
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 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 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 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
5.《变形记》中作者的叙述语调有何独特之处? 这样叙述有何妙处? 【名师点拨】 (1)在作品中,卡夫卡的叙述语调 平静得近乎冷漠。(2)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 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 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 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 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平庸时,平庸就成为更加可 怕的事实。由此激发读者去思索人的生存现状以 及如何改变这现状的问题。
[三楼] 《变形记》还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
漠关系。小说详细地描写了家人对他从关心到厌
恶到欲置其于死地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希
望他恢复赚钱的能力到彻底绝望的过程。这是一
个为家庭奉献了一切却由于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而 被家庭抛弃的小人物的悲剧,这类悲剧在人情冷
漠的现代社会里并不罕见。
写作素材积累

【精品推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变形记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4

【精品推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变形记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4

②寒冷的天气让他不住地打着寒颤.( ),他用颤.( ) 抖的手打开了房门,一头扎了进去。
答案:(1)①kǎn jiàn ②qiè qiē ③léi lěi ④cuán
zǎn ⑤yīn yān ⑥yìnɡ yīnɡ (2)①zhònɡ chónɡ ②zhàn chàn
五、写准字形
zhuì( )落 1.duò( )落
jí( )使 3.jì( )然
xián( )弃 5.zhuàn( )取
lián( )洁
清xī( ) 2.xī( )沥
miǎn( )怀 4.沉miǎn( )
è( )制 6.拜yè( )
kě( )望
xiá( )窄 huì( )气 7.脸jiá( ) 8.后huǐ( ) 答案:1.坠 堕 2.晰 淅 3.即 既 4.缅 湎 5.嫌 赚 廉 6.遏 谒 渴 7.狭 颊 8.晦 悔
(2)消失·消逝 “消失”指(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重在失去,多用于 具体事物。 “消逝”同“消失”意,重在消失的过程,常用于抽象的 事物。
①据海外媒体报道,阿拉斯加雪蟹已经在新西兰首都奥克 兰市________。 ②在唐山,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的人们止不住抽噎。 地震带来的伤痛没有________,而是留在唐山人的心底。 答案:(1)①震耳欲聋 ②振聋发聩 (2)①消失 ②消逝
(5)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 丝毫不敢疏忽。 (6)不容易相信。 (7)形容非常忠诚。
2.易混辨析 (1)震耳欲聋·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 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①中国足协将国足主场从昆明迁到深圳,带给了广东球迷 无限的激情和期待。现场球迷________的喇叭声,也是国 足主场的一大“特色”。 ②他强调要“让卖官者身败名裂”,态度坚决,立场鲜明, 足以________。

高中语文 3.11 变形记(节选) 课件 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3.11 变形记(节选) 课件 粤教版必修4
编辑ppt
提醒你夯实基础
编辑ppt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撂下 窗槛 昏厥 皱褶 一瞥 重

重听 重复 积攒
liào jiàn jué zhě piē zhòng chóng zǎn
攒聚 cuán
编辑ppt
加点字
读音
黏性
nián
羞赧
nǎn
瘸子
qué
咂巴

蜷缩
quán

殷切 yīn
殷红 yān

颤抖 chàn
编辑ppt
2.我怎么单单挑上这么一个累人的差使呢! 点评:这句话揭示了格里高尔工作的压力,这是他变成一只甲虫的一个很重 要的原因,也是我们理解这篇文章的一个关键点。从下文分析,格里高尔受 到了来自很多方面的压力,“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担心各次火车的倒 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担心老板训斥,担心被开除,担心偿还父母的 欠债。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异化为非人, 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
编辑ppt
激活你的思维
编辑ppt
1.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影响深远的经典形象,已经成为 “变形人”的代称,试论“变形人”格里高尔形象的经典意义。 提示:格里高尔本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浓厚爱意和诗意追求的人,然而在 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追求,几乎整日都在惶恐 不安中过日子,他勤勉善良、胆小软弱、安分守己,是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 运的弱者,一个完全丧失了自我的悲剧人物。《变形记》的深刻性在于尖 锐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对“异化”的 解释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变形记粤教版必修4PPT课件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变形记粤教版必修4PPT课件
——
小说(2)
11 变形记(节选)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瘦弱的身躯再也 难以承受这样繁重的担子,我脆弱的心灵再也装不下这么繁多的 牵挂;我疲倦的眼睛已困得无力张开,我的双腿已倦得疲乏麻木。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 果我幻化成异类,你是否还会牵挂我的安慰,给我一个栖息的 家……
从20克到500克,回答各异。
“其实具体多重并非关键,关键在于你举杯的时间。如果你 举了一分钟,即便杯子重500克也不是问题,如果你举杯一个小 时,20克的杯子也会让你手臂酸痛,如果举杯一天,恐怕就需叫 救护车了。同一个杯子,举的时间越长,它会变得越重。”
“倘若我们总是将压力扛在肩上,压力就像水杯一样,会变 得越来越重。早晚有一天,我们将不堪其重。正确的做法是,放 下水杯,休息一下,以便再次举起它。”
崩溃的时代,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他在保险公司 工作时,接触了许多因劳动致残而一贫如洗的工人,这使他认识 到“富人的奢侈是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下层人民越来越难 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2年卡夫卡创作了《变形记》,并 于1915年发表,课文节选了原小说的部分内容。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①穹顶( qiónɡ ) ④搔一搔( sāo ) ⑦挪动( nuó)
二、写作背景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 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了信心,人们在寻求出 路、锐意改革的同时又陷入了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 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 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 制度,以极度夸张甚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 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

第11课《变形记(节选)》课件(粤教必修4)

第11课《变形记(节选)》课件(粤教必修4)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卡表 夫现 卡主
义 大 师 ︱
现代派文
学的鼻祖
第奥9章地扩利声系小统调说音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 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 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 和3部长 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 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 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 崩溃的时代,又深受
敌视他 阻止他
失去了亲 人的身份
无人理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


格 里
变 化
焦虑、自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绝望、空洞、平和

人 物
忠诚、善良、富有责任感

征 渴望自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的令人难忘的个性留下来,人物 几乎都湮没在一片丑陋、冷漠之 中。
第9章在扩传声统系统的调音小说中,有起伏跌宕的情节
线索贯穿始终,悬念迭出,引人入胜。但 《变形记》写的都是一些具体琐碎的现实 生活的细节,简直没有故事,没有情节, 甚而觉得有些繁冗拖沓。在传统的小说中, 人物都会局限在天时地利人际等客观因素 的牢笼中,还必须遵循着逻辑原则及因果 关系来合理推论。但《变形记》超越时空 的限制,对事件的交代极其模糊,不指明 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甚至泯灭了幻 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虚幻与现实难 解难分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了。
《 城 堡 》 的又胆莫战明心其理妙,被表杀现害资的本 《 审 判写 或 进 待不无 毙土》形 的能地主以充,枷弱丈荒主败义满自锁小欲量诞义及立保社敌统和退员社其事会意的绝治无不K在件会反精望小的的奈得象司 人,神人 环情城 。,征法 民揭状物 境绪堡只神制 本露态时 中。面能秘度 质资和刻 的前坐权腐本在难 孤欲以。力

语文粤教版必修4同步课件:第三单元11变形记(节选)

语文粤教版必修4同步课件:第三单元11变形记(节选)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一、内容梳理
二、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遭人抛弃的遭遇,表 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们人性的扭曲,对当时的黑暗的 社会现实和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有较深刻的揭露和批 判。
三、艺术特色
1.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 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又荒诞的世界,以象征的手 法构建一个荒诞的故事框架,以此来反映人在哲理意义 上真实的生存状态。 2.独特的叙述语调。
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 能、无意识、梦幻等言行心理。《变形记》创作于 1912 年,发表于 1915 年,课文节选了原小说的一半内容。
三、相关知识
卡夫卡的作品表现了“异化”和“悖谬”的哲学命题。“异 化”指“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 对生产者的统治”。《变形记》则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 化”现象,人创造的“物”如金钱、机器、生产力方式,作 为异化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人。把虚幻的 离奇荒诞现象和现实的本质真实结合起来(用现实主义手法 写非现实主义的内容),这就构成了“卡夫卡式”的小说。
(5)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 丝毫不敢疏忽。 (6)不容易相信。 (7)形容非常忠诚。
2.易混辨析 (1)震耳欲聋·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 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①中国足协将国足主场从昆明迁到深圳,带给了广东球迷 无限的激情和期待。现场球迷________的喇叭声,也是国 足主场的一大“特色”。 ②他强调要“让卖官者身败名裂”,态度坚决,立场鲜明, 足以________。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变形记课件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变形记课件粤教版必修4

家„„
栏目索引
CONTENTS PAɡE
1 温馨晨读 2 自主积累 3 合作探究 4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哲思品悟
别让压力挤走了快乐
教授向他的听众讲述如何正确对待压力。他举起一杯水, 问道:“这杯水有多重?”
第三单元——
11 变形记(节选)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瘦弱的身躯再也
难以承受这样繁重的担子,我脆弱的心灵再也装不下这么繁多的
牵挂;我疲倦的眼睛已困得无力张开,我的双腿已倦得疲乏麻木。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 果我幻化成异类,你是否还会牵挂我的安慰,给我一个栖息的
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2年卡夫卡创作了《变形记》,并 于1915年发表,课文节选了原小说的部分内容。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①穹顶( qiónɡ )
④搔一搔( sāo ) ⑦挪动( nuó)
②偌大( ruò )
⑤叽叽喳喳( zhā )
③名堂( tanɡ ) n) ⑥朕兆( zhè
4. 我们常以为外来的帮助最重要,实际发自内心深处的力量才是 我们熬过冰雪获得新生的力量。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作者视窗
给人指引道路的卡夫卡
卡夫卡的“世界”是一个时间的沙漏,它具有的是
纯粹的时间性质,而不单纯是空间。空间创造时间,时间消灭空
间。在布拉格小小的城里,一个富有才华的犹太博士,在小小的
(5)谨小慎微: 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三单元 第11课 变形记(节选)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三单元 第11课 变形记(节选)
大战,使歌舞升平的欧洲大陆变成杀声震天的战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
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
答案
4.选词填空
(1)忠心· 衷心 忠心 。 ①他对党怀有一颗赤胆________
衷心 地祝福生活在阳光下的每一个人,都活得幸福。 ②我________ 解析 “忠心”指忠诚的心。“衷心”意为出于内心的,由衷的。 (2)震动· 振动 震动 了全国。 ①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的消息________ 振动 ,发出清脆的声音。 ②钟摆来回________ 解析 “震动”指外力引起的颤动,也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
(2)格里高尔本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浓厚爱意和诗意追求的人,然而在工
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追求,几乎整日都在惶恐 不安中过日子,他勤勉善良、胆小软弱、安分守己,是一个不能掌握自己 命运的弱者,一个完全丧失了自我的悲剧人物。
答案
5.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有何象征意义? 答案 从本质意义上讲,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意味着他人性的丧失,被 异化为“非人”了。甲虫的大身躯、小足显示出格里高尔不堪生活重负。 甲虫行动缓慢,表明格里高尔对工作压力大,生活紧张、频率快的强烈 逆反。甲虫是笨拙、卑贱却又是自由的,是格里高尔的自卑心理和人生 理想的结合。甲虫有“甲”,是人际关系冷漠的反映,是潜意识中防范 心理的反映,也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心理壁垒的映射。甲虫是弱小的, 任人宰割的,反映出人对自身的命运感到无法掌控、把握的恐惧。
答案
美点赏析
《变形记(节选)》细节描写很真实,尤其是格里高尔的心理活动,让人觉 得他虽是虫形,实是“人心”;对甲虫的习性和对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心理 把握得非常准确,让人觉得可信。请结合例子对文章的心理描写进行赏析。 点拨 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 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 成甲虫时惊慌、忧郁,回忆过去的生活感到孤独、悲凉。从课文中找出相 关例句并具体分析人物心理即可。

粤教版必修四课件:第11课《变形记》PPT课件

粤教版必修四课件:第11课《变形记》PPT课件

仿佛要将格里高尔打回房间里去似
2020年10月2日
9
(二)卡夫卡创作的基本特点
第一类作品描写了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有《判决》、《变形记》等。往往对
通过隐藏在亲情、爱情等背后的生存真相 的揭露,揭示“他人即地狱”(萨特语)。
2020年10月2日
10
(二)卡夫卡创作的基本特点
第二方面的主题是揭示世界的荒谬和无理 性。 这类作品有《乡村医生》、《地洞》 等。主要以寓言的方式揭示人类生存于世 的盲目感与毁灭感。
2020年10月2日
2
学习目标
1、从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等角度解读人物 形象。
2、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去把握小说的 主题。
3、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 人的困惑”,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2020年10月2日
3
重难点:
1、能叙述大致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的性格 特征。
2、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 人的困惑”。
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
一天,格里高尔被妹妹的琴声吸引,爬出来暴露在房客面
前。全家大乱,房客要退租。全家人终于忍受不了格里高
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
病,陷入绝望,最后带着对家人的无限爱意死去了。父亲、
母亲和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
2020年10月2日
导入新课
1998BBC广播电视台作了一个系列节目, 回顾20世纪的艺术经典,介绍100部20世纪 最有影响的艺术作品,第一集介绍的作品 是卡夫卡的《变形记》。究竟卡夫卡的 《变形记》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使得它有 如此的魅力与影响呢?让我们走进这部作 品,并从中找到答案。
2020年10月2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兰茨·卡夫卡,这位中年夭逝的奥 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 人的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 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 先驱和大师。他为数不多的作品,特别是 他的一些短篇小说和三部长篇小说《审判》 《城堡》和《美国》,给读者留下不可磨 灭的印象。他的作品不仅成为一门新的学 科的研究对象,而且在大学里被列为最热 门的选修课之一。卡夫卡被誉为“20世纪 最优秀作家之一”“传奇英雄和圣徒式的 人物”,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最 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
卡夫卡于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 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德国文学奖金。 卡夫卡生前只发表过一个短篇集。他的引 起世界瞩目的短篇小说如《判决》、《变 形记》、《地洞》,以及长篇小说如《审 判》和《城堡》等,都是在他死后由挚友 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而三部长篇 小说则都是未竟之作。直到卡夫卡死后六 年,欧洲国家和美国才开始介绍他的《城 堡》,又过了七年即1937年,《审判》在 美国出现.
卡 夫 卡
目标:
1.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 代人的 困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生 存问题。体会作品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 际关系。
2.通读全文,了解小说的情节线索,理解 小说反映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3.了解并领会小说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 表现手法。
4.结合小说的情节,学习通过心理描写 塑造人物的手法。
2、课文中的格里高尔是一个”虫形而人心 “的异类,但在他身上,我们仍然能看到人的 一些特征。找出课文中描写这一特征的语句, 并思考作者这样写与本文的主旨是否矛盾?
如果不是为了父母亲而总是谨小慎微,我早就辞职不 干了,我早就会跑 到老板面前,把肚子里的气出个 痛快。那个家伙准会从写字桌后面直蹦起来! -- --他的工作方式 也真奇怪,总是那样居高临下坐 在桌子上面对职员发号施令,再加上他的耳朵又偏偏 重听, 大家不得不走到他跟前去。但是事情也未必 毫无转机;只要等我攒够了钱还清了父母欠他的 债——也许还得五六年——可是我一定能做到。到那 时我就会时来运转了。不过眼下我还是 起床为妙, 因为火车五点钟就要开了。”
整体感知:
小说共包括三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 中的前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巨大的 甲虫”,惊慌而又忧郁。家人既惊慌又同情,父 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的甲虫习性,以及逐渐成为 全家的累赘。而父亲、母亲和妹妹也对他逐渐憎恨。
第三部分:写家人为了生存只得打工挣钱,并 把格里高尔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又饿又病,绝 望死去。
自主学习:
1.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 穹顶 偌大 粘性 休憩 下颚 思忖 羞赧 门闩 阖上 一瞥 晨曦 濒临 2.掌握下列词语: 偌大 羞赧 重听 思忖 隐匿 迄今 缅怀 魂不守舍 少不更事 小心翼翼 兢兢业业 萍水相逢
3.交流上网查找的作者作品相关的资 料. 4.阅读课文,能叙述大致故事情节,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说的情节线索
Hale Waihona Puke 3、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一种象征,象 征着什么?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象征人的异化,人 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
4、小说描写人变成虫的情节荒诞、变形, 可为什么在读者的体验、联想中觉得真实 可信呢?
是因为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 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
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 “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父亲发 现后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格里高尔养成甲虫的生活 习性,却保留了人的意识。他仍关心家人 的生活幸福。可是,一个月后,他成了全 家的累赘,家人都对他改变了态度。
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 挣钱,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 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 陷入绝望,最后带着对家人的无限爱意死 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 活自己的新生活。
(2)”我若不是为了我父母亲的缘故而 克制自己的话,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就 会走到老板面前,把我的意见一古脑儿全 告诉他。 -----只要等我积攒好了钱, 还清父母欠他的债——也许还要五六年吧, 我就一定把这件事办了 。“
----还债的心理压力,受老板的气,使 格里高尔生活在重压之下。
可见,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有社会的原 因、家庭的原因、心理的原因。
*小说情节可分为哪两条线索?
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 家里亲人:惊慌、同情——逐渐憎恨——
------ “把他弄走”
问题探究:
1、细读课文,找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说 说是什么使格里高尔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 非人。
(1)“我挑上了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长 年累月到处奔波。在外面跑买卖比坐办公室做 生意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那种烦 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的、劣质的 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 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 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 ---工作的辛苦、饮 食的低劣、友情淡薄、心里烦恼。
要搭这一班车他得发疯似的赶才行,说自己病 了行不行呢?不过这将是最不愉快的事, - -----
这些语句表明格里高尔是“虫形而人心”的异 类。他的人格形象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 养家,显示他忠厚、善良,可以说,对父母他 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 个富有责任感的好职员;一是争取自由,还清 父债而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但最终在无 奈与平和中追求另外一种超脱----死亡。
5.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6.了解主人公格里高尔变甲虫后 的心理变化,并对比家人的心理变 化。
资料屏
我们就像物品, 而不像活人,人的地 位降低了,降低到禽 兽虫豸那样悲惨的境 地。
—弗兰茨·卡夫卡
卡夫卡的一生,平凡 而短暂。他于1883年7月 出生在当时奥匈帝国的布 拉格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 响,兄妹四人,他是长子。 至1924年6月病逝,只活 了短短41岁。他曾三次订 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 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