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喜燥恶湿解

合集下载

脾虚百病生,养脾五要点!

脾虚百病生,养脾五要点!

脾虚百病生,养脾五要点!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我们每天要吃饭喝水,饮食进入身体,全都要依赖脾的运化功能以气化成精微物质,营养全身。

也就是说,脾是生命的根本保证,脾最不能虚。

举例来说,痰湿体质的人,其根本是脾虚。

脾虚则气化减弱,阳气不能运化,则代谢产物易于积聚,化为痰湿。

痰湿无所不在,而且,各种怪病因之而生。

俗话说,怪病多由痰作祟。

再者,久病之人,脾气必弱,脾弱则生痰,由此说,久病多痰。

脾虚的病状很多,或气血生化不足(气血维系着生命,气血不足,生命的活力即减弱,在女子会月经减少,甚则闭经、不孕;在儿童会面色萎黄,精力不足;在成人会眼涩、视物模糊、思维迟钝等等),或聚湿生痰(痰气无形无质,无所不到,为患最多,凡是怪病、久病,多与痰相关),或四肢乏力(脾主四肢,主肌肉,肌肉萎缩的人必然与脾虚相关)或精神不振(精源于肾,神源于心,但精神以脾为根基,脾旺则精神旺,脾虚则精神弱),或注意力、记忆力下降(脑为髓海,凡是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等髓海不足的症状,其根本则是脾虚)等等。

脾虚,可以目测。

脾气通于口,脾气和顺则口唇能纳五谷;脾有病则唇色改变,或发黄,或发暗,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又按面部诊断,脾应于鼻头。

鼻头色黄,必属脾虚。

按手掌诊断,手掌中间及大鱼际对应脾,若发暗亦是脾虚之相。

平时认真调理,自己注意观察这些部位的变化,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脾气是否充足。

我们都知道肾不能虚,虚则易衰老,去卩不知脾更不能虚,虚则百病丛生。

那么,应该如何养脾呢?情绪控制对于养脾很重要从中医来看,肝属木,脾属土。

木本克土,维持着木与土的平衡。

若木过旺则乘土,导致土虚。

由此说,养脾,先要养好情绪。

想想天地万物,各有规律,各行其道,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应该开心才是。

感恩天地,给了我们生命;感恩万物,为我们提供生活的必需,并且给我们以快乐。

经常想想别人的好,多存感恩的心、向善的心、快乐的心,这样心境自然就开了,自然肝气顺畅,脾土得以安康。

脾喜燥恶湿解

脾喜燥恶湿解

若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或津液干涸,使全身的水液输布呈紊乱状态,则出现水湿内停或津液不足等现象,产生脾燥和脾湿的病理改变。脾湿证是由外感湿邪,或过食生冷,或内湿困脾,以致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常,水湿停聚,多见身困体倦,头重如裹,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甚则浮肿。且湿证缠绵,常多兼证。治疗上宜健脾燥湿为主,选用平胃散等方剂,药用苍术、厚朴、草果、砂仁、白术、茯苓、姜半夏之类,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至于因湿郁日久所致之寒湿证和湿热证,则宜在燥湿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温中化湿和清热利湿等法。
“脾恶湿”之说,源出于《素问·宣明五气论》,张景岳注:“脾属土,其应湿,湿胜则伤肌肉,故恶湿。”脾虽主湿,但湿过多,必损伤肌肉四肢,发生痿痹、水肿等证。因而脾之运化不及,则又厌恶湿之过盛。“脾喜燥”之说,是由《素问·藏气法时论》的“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演绎而来,指治疗脾湿证时,用苦味药燥湿。明代吴 注“脾以制水为事,喜燥恶湿,湿胜则伤脾土,急食苦以燥之”,明确把脾恶湿和喜燥两个方面联系在一起。他在《医方考》中亦云:“然脾胃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喜燥而恶湿,喜利而恶滞。”姚止庵谓:“脾本湿土,而性则喜燥,盖湿极则气滞而不能运化矣。”叶天士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这些论述,探讨了脾胃清浊升降、燥湿喜恶等特征,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脾“喜燥恶湿”的含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病理状态下,脾湿则喜燥,脾燥则喜湿
燥和湿既属六气,又为六淫。清代石寿棠《医原·百病提纲论》认为,无论外感、内伤,总不外乎燥湿二气,提出病机是“水火即燥
湿所变,而燥湿又因寒热所化”。阳气虚则蒸运无力而成内湿,阴血虚则营养无资而成内燥。并认为“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湿郁则不能布精而又化燥”。

化湿药

化湿药

★★苍术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但只有“朮” 的记载,未明苍术、白 术之别,梁代陶弘景于 《本草经集注》中始分 为苍、白二朮。 为菊科植物茅苍术和北 苍术的根茎。 炮制:炒用。 别名:矛术。
饮片: 饮片:茅苍术:根茎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 形,略弯曲,端面平坦,黄白色或黄色,有较多的 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散在,习称“朱砂点”,有浓 郁的特异香气。
【临床报道】 临床报道】 1.治疗急性胃肠炎:以滑石60克,藿香7.5克丁香 治疗急性胃肠炎: 治疗急性胃肠炎 1.5克共为末,每服3~6克,稀米粥调服,取得了一 定的效果。 2.治疗口臭:以藿香洗净煎汤取汁,频频含漱,能 治疗口臭: 治疗口臭 香口去臭。 3.治疗婴幼儿腹泻:藿香、苍术各6克,野麻草 治疗婴幼儿腹泻: 治疗婴幼儿腹泻 15克车前子9克,厚朴、陈皮各4.5克,粉甘草3克, 生姜3片,大枣5枚~7枚,治疗112例均痊愈。
有报道认为,用苍术治疗患者舌苔黄腻效果甚佳; 治疗夜盲症有效;也有报道配伍苍术尚可用于肾结 石治疗和天花粉蛋白结晶致重型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厚朴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因其木质朴而 皮厚,故名。 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凹叶 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 炮制:生用或姜汁制用。 别名:川朴。 饮片:呈卷筒状或双卷筒 状,外表面黄棕色、灰棕 色或灰褐色。饮片切成 1~2cm的卷筒状或双卷 筒状小段。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性味归经】 功效应用】 【功效应用】 1.化湿:湿阻中焦证。脘腹胀满,食少呕吐,体倦神疲。 化湿: 化湿 为芳化湿浊之要药。 2.解暑:本品性温而不燥,既散表寒又可化湿浊。 解暑: 解暑 (1)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恶寒发热,头痛脘痞,恶心呕 吐泄泻等。配伍紫苏、半夏等,如:藿香正气散。 (2)湿温病初起。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帝内经》脾胃理论,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解剖、生理、脉法、发病方面,研究《内经》对脾胃的认识,从而为现代临床找到理论依据。

脾胃学说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脾与胃共居中焦,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

”所以脾胃为“后天之本”。

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古代先贤就对脾胃的正常功能及异常变化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对现代临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胃的解剖结构的认识《灵枢肠胃》中指出“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灵枢平人绝谷》又进一步指出“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半五升而满”;“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

”可见,尽管当时的条件极为有限,古人对脾胃的基本认知仍起始于解剖实证,而并非一味地以象测藏。

这对当时逐步认清脾胃的诸多功能是很有帮助的。

2、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认识《经脉别论》中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这是对脾胃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功能的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胃主受纳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通过受纳、运化、升降,以化生气血津液而奉养周身,故称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素问痿论》说:“脾为胃行其津液”;《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藏者,皆禀气于胃。

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

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

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痰饮与湿痰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

所以好多健脾的药物本身有利湿的功效.如茯苓,薏苡仁等.脾虚寒湿为阴病治法相对较易,一般健脾,燥湿,散寒。

脾虚湿热多为脾湿胃热属脾胃不合,脾胃共同完成饮食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升清不足胃腐熟太过常见症状,除上边症状外还可有,浮肿、出血、面红身热、口干、口苦、口臭、喜欢冷饮食、心烦、小便少而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都具有脾虚湿浸的特点,即纳食少,腹胀,饭后加重,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头身困重,或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濡缓等症.如果兼寒湿困脾,则中阳受阻,脘腹痞闷胀痛,泛恶欲吐,便溏,口淡不渴,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腻.如果兼湿热蕴脾,则腹部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发黄,或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

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型:(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淡,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

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舌质淡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

脾不健运的根源有二:一是脾气难升,一是脾湿过重

脾不健运的根源有二:一是脾气难升,一是脾湿过重

脾不健运的根源有二:一是脾气难升,一是脾湿过重展开全文脾的性格,教材一般把它表达为生理特性。

什么叫生理特性?也就是指那个脏腑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比如一个人的性格,有刚猛的,有安静的,有温柔的。

脾的性格是什么?一、脾的第一重性格:脾气主升脾气主升,指的是上升、升举,脾的气机运动形式以上升为主。

脾气能升,则脾气健旺、生理功能正常,所以《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

”脾气上升的意思,应该与天地交感中的“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气象模式中的“地气上为云”有关。

脾属土,应坤地,地气上升,在人体就应该是脾气当升。

脾气主升的正常、异常表现脾气的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升水谷精微与津液这一功能也叫“升清”。

脾主升清是指脾将水谷精微与津液向上输送到心肺与头目,它所化生的气血,经心脉运载,尤其是肺的宣发与肃降,布散到全身上下内外。

这就是脾与肺的协调,在“地气上为云”之后再接“天气下为雨”,而起到一个精微物质与津液如“雾露之概”营养、滋润全身的作用。

升清,实际就是对脾运化的“运”的大方向上的概括。

生理上,脾功能正常,则脾气上升。

这样,脾运化水谷与水液的功能就能发挥正常,水精四布,就不会有脏腑失养,或水湿痰饮停聚。

所以,脾的功能以能上升来彰显它的健旺,就有了“脾以升为健”的说法。

如果脾气虚衰或脾气被湿所遏,那么,它的升动转输就会失常。

清气不得上达以养头目,可见头目眩晕,精神疲惫,或者耳鸣。

这里提示一下,很多人一看耳鸣两个字,下意识地就觉得一定是肾虚,其实不一定啊!耳鸣一般先分虚实:实证的耳鸣,一般是急性起病,耳鸣的声音很大,用手捂住耳朵,声音更大,这一般是肝胆火,循着胆经上炎。

因为,耳朵是胆经所经过。

慢性的耳鸣或者耳聋,是虚证。

而虚证之中,大部分是属于肾虚,但是虚症之中也有脾气虚的可能,是由于脾气不升,清气不能上养清窍所致。

如果清气不升,停留在中焦,就见腹胀满闷,不想吃饭。

如果清气不但不升,反而下降,那么就容易见到便溏、泄泻,或者大便之中见到饭粒菜渣,或者其他没有消化的东西;甚至人体的精微物质从下窍而出,也算清气下陷,比如随小便而出的蛋白量,或尿有甜味等。

脾脏的现代中医解读

脾脏的现代中医解读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

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

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

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一)脾的解剖形态1.脾的解剖位置: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下面,在左季胁的深部,附于胃的背侧左上方,“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太阴阳明论》)。

2.脾的形态结构:脾是一个形如刀镰,扁平椭圆弯曲状器官,其色紫赤。

在中医文献中,脾的形象是“扁似马蹄”(《医学入门·脏腑》),“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医贯》),“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医纲总枢》)。

“扁似马蹄”是指脾而言,“形如刀镰”,“犬舌”、“鸡冠”是指胰而言。

总之,从脾的位置、形态看,可知脏象学说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

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脾和胰所能囊括。

(二)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

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

“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脾升而善磨”(《四圣心源》),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

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医原》)。

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之,则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

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五脏——脾的生理特性、肝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五脏——脾的生理特性、肝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五脏——脾的生理特性、肝的生理功能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脾的生理特性,讲了第一个特性,叫脾主升清,又称脾气宜升,得出来脾宜升则健这样一个著名的原理。

由这个特性,推理出脾宜升则健。

下面我们讲脾第二个生理特性,脾喜燥恶湿,这也是咱们中医理论当中的一个难题,在这一节也是一个重点,涉及到中医的气化、涉及到运气,在这里只要求同学们做一般了解,旨在了解它的实践意义就可以了。

根据气化学说、运气学说(至于什么是运气学说?以后同学们再学习,暂时就这样理解),规定脾和胃在五行中同属土。

根据运气学说,还要分阳土和阴土,是湿土还是燥土,脾和胃这二者规定它们的阴阳属性,胃为阳,脾为阴。

同属土,胃为阳土,脾为阴土。

就气化来说,胃为燥,脾为湿。

湿和燥两者相比较而言,按照阴阳的属性,湿属阴,燥属阳。

把阴阳去掉,从气化来说,燥湿来说,规定脾为湿土,胃为燥土,同学们先理解到这个程度。

湿土指脾而言,燥土指胃而言,那么燥和湿有什么关系呢?根据阴阳学说,燥湿相对,阴阳相对,应该处于和谐状态。

也就是说脾湿和胃燥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意味着脾胃的生理功能是正常的。

这是一。

第二、就燥与湿相比较而言,中医还认为燥能胜湿,燥能抑制湿,使湿处于和谐状态,叫做无过无不及。

那么燥和湿,燥属阳,湿属阴。

我们上一节课讲阳和阴的关系,阳起主导作用。

为什么强调湿与燥的问题?强调阳燥能胜湿,没有阴湿能胜燥。

这里也体现了阴阳之间的关系,阳主阴从的关系,强调是阳气的重要作用。

所以第二记住,燥能胜湿。

至于为什么燥能胜湿?有兴趣的同学就这个问题将来学习运气的时候再进一步探讨。

这里只记住脾湿胃燥这两者比较而言,燥能胜湿,胜湿的结果使湿处于无过无不及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脾的功能正常。

燥不能胜湿,那就是会出现湿太过,也就说胃的燥不能抑制脾的湿,达不到两者和谐状态,就会出现脾的湿太过,在这种情况下脾由正常生理状态转化为病理状态。

就这个意义讲脾恶湿,和燥相对,所以古人得出结论叫脾喜燥恶湿。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中医基础知识脾系统: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思伤脾在液为涎,在五脏中脾属阴中至阴。

脾主运化,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输送,转运;化:消化、吸收。

将我们所吃的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

小儿的脾胃最为弱,常常因各种饮食不当的原因,造成伤时、泄泻、食欲不振等,小宝宝本身生理特点就是“脾常不足”,“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小儿三分饥的原则就是要使小儿吃到七分饱留三分余地。

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损伤。

如果宝宝的脾胃已经受伤,:补脾经,捏脊,揉按足三里,摩腹,揉按板门,运内八卦,2脾生血统血:如果脾胃长期虚弱,宝宝总是不爱吃饭,或消化不良,长期便秘或泻肚。

又因脾开窍于口,口唇的色泽代表了气血的盛衰。

如果口唇色泽苍白或者暗淡无色,就表明脾气不足,制造出的气血不足,这个人多半是气血亏虚3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先将营养物质消化,需下行至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其糟粕,下移至大肠,形成粪便排除体外,另外水液代谢产物则注入到膀胱中储存,由肾气控制排出体外。

生理特性:脾喜燥恶湿。

“脾虚则湿”:脾主长夏,脾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阴阳变化相互通应。

脾与长夏,湿,土,黄色等有内在联系。

脾喜燥恶湿,湿气当令,每年七八月份交长夏,如果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

现代人的病很多都跟湿有关,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

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邪,当中以湿最难缠,而且湿从不单独作战,总是和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成为湿寒;遇热,则湿热,遇风,成风湿,驱风容易。

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成为慢性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

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湿呢?有几个很简单的方式,一个是看舌头,肥大,有齿痕。

五脏之脾的生理特点

五脏之脾的生理特点

脾脾位于腹腔上部,横膈下方,与胃相邻。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

”脾的形态,《医贯·内经十二官论》说:“其色如马肝赤紫,其形如刀镰”;《医学入门·脏腑》说:“形扁似马蹄,又如刀镰。

”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

脾系统包括:脾藏意,在志为思,在形体为四肢及肌肉,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脾与胃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

人出生后,生命过程的维持及其所需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生成,均依赖于脾(胃)运化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一)生理特性1. 脾气宜升脾气宜升,指脾气以上升为主,以升为健的气机运动特点。

(1)脾主升清“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脾主升清,将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面,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

若脾气虚衰,或为湿浊所困,脾升不足,则水谷精微输布失常,气血的化生和输布障碍,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养,因而出现各种代谢失常的病变。

脾气升清,实际上是脾气运化功能的表现形式。

脾气升清与胃气降浊相对,二者相互为用,相反相成。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

脾胃之气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

若脾气虚弱而不能升清,浊气亦不得下降,则上不得精微之滋养而见头目眩晕、精神疲惫;中有浊气停滞而见腹胀满闷;下有精微下流而见便溏、泄泻。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

”(2)升举内脏脾气上升能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是防止内脏下垂的重要保证。

若脾气虚弱,无力升举,反而下陷,可导致某些内脏下垂。

临床治疗常采用健脾升陷的补中益气汤。

2.脾喜燥恶湿脾喜燥恶湿,指脾喜燥洁而恶湿浊的生理特性。

脾喜燥恶湿特性与脾运化水液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脾气健运,运化水液功能正常,水精四布,自然无痰饮水湿的停聚。

脾胃系病证概述脾胃的生理功能与特点生理脾主运化

脾胃系病证概述脾胃的生理功能与特点生理脾主运化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概述一、脾胃的生理功能与特点生理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与脾相表里。

脾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皆赖以养生理特点:胃主纳,脾主化。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纳一化,一升一降→生化气血脾喜燥而恶湿,为太阴湿土之脏胃喜润而恶燥,为多气多血之腑二、脾胃的病理特征脾胃的病理主要表现在收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脾病多虚,胃病多实。

脾运化水谷功能减退→机体运化吸收功能失常→便溏、腹胀、倦怠、消瘦运化水湿功能减退→水湿内停→湿、痰、饮→泄泻→胃收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食欲不振→中气不能运行→胃痛、痞满、便秘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呃逆三、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肾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滋养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泄泻肝生理: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病理:肝郁气滞→乘脾犯胃→胃痛、腹痛四、治疗要点1.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组方遣药常用甘凉滋润之剂①生理胃为阳土,喜润恶燥病理燥热易伤胃阴慎用辛香燥热之药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湿易伤脾——多用醒脾化湿之剂少用甘润滋腻之品②生理脾气主升——脾以升为健病理常用健脾益气升提之品胃气主降——胃以降为和多用和中、益胃、降逆之药③实则阳明——胃病多实、多热——多用消导、和胃、泄热之品虚则太阴——脾病多虚、多寒——常用健脾、行气温中之品④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治疗胃肠病证,常以通为主法2.久病注意活血通络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脘腹久痛、噎膈——注意活血通络、散结消瘀3.注意整体治疗由他脏病变引起之脾胃病证——全面考虑,注意整体治疗肝郁克脾——疏肝扶脾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心脾两虚——补益心脾脾胃有病也可波及其它脏腑,见于其它系统疾病第一节胃痛定义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胃——位于膈下,上口为贲门,接于食道,下口为幽门,连于小肠脘——胃腔。

中医对脾的描述

中医对脾的描述

中医对脾的描述
中医对脾的描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脾的功能: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是消化吸收、转输水谷精微和水
液的重要器官。

同时,脾还主统血,具有统摄血液,防止血溢脉外的功能。

此外,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能够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脾的特点: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因为脾主运化水液,如果湿邪
滞留,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同时,中医认为脾在五行中属土,与长夏相应,与胃相表里,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

3.脾的位置:中医认为脾位于中焦,横膈之下,胃的左方。

4.脾的生理特性:中医认为脾为太阴湿土,又主运化水液,故喜燥
恶湿。

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属络于脾与胃,相为表里。

综上所述,中医对脾的描述突出了其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强调了脾与消化、吸收、血液运行等方面的密切关系。

中医药经典名句

中医药经典名句

中医药经典名句1. “热症寒治,寒症热治。

”这句名言体现了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

在对待疾病时,要根据病症的阴阳属性来调整治疗方法。

对于热症,要采用寒凉的治疗方法;对于寒症,则要采用温热的治疗方法。

2. “脾喜燥恶湿,肾喜润恶燥。

”这句名言强调了脾和肾的喜恶特点。

脾脏喜欢干燥的环境,而肾脏则喜欢湿润的环境。

这反映了中医对人体内部环境的深刻理解,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疾病的治疗和调理。

3.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这句名言指出了在应对急性疾病时,应着重于缓解症状,即“治标”;而在治疗慢性疾病时,则应注重消除疾病的根本原因,即“治本”。

4.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这句名言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当身体出现实证时,应当用泻药来消除过度的阳热和阴寒;当身体出现虚证时,应当用补药来补充气血和阴阳的不足。

5.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这句名言是中医治疗学中的一种方法。

通过滋养阴液来制约阳气的过度升发,同时补益阳气来消除阴寒之病邪。

6.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这句名言描述了人体内部的气机运动。

升降和出入是气机运动的基本方式,所有器官都存在这种运动。

中医通过调节气机的运动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7. “亢则害,承乃制。

”这句名言指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亢奋的五行属性会对其他五行产生伤害,而相承的五行属性则可以制约和平衡亢奋的五行属性。

8.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这句名言描述了邪气和精气的关系。

如果邪气盛行,就会导致身体实证;如果精气被过度消耗或夺取,就会导致身体虚证。

9. “脏腑相关,五行相生。

”这句名言强调了人体内部各个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五行属性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中医认为,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五行属性之间也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10.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这句名言指出了季节和疾病治疗的关系。

对于一些在冬季易发的疾病,可以在夏季进行治疗;而对于一些在夏季易发的疾病,则可以在冬季进行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脾

中医基础理论-脾

经脾气的转输 作用上输于肺 再输布至全身
2.脾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 凡水液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
生理意义: .凡水液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 •脾气散精,输布全身,濡润五脏六腑 •脾气健运则水液布散通利,无水湿之患。 病理意义:
水液代谢障碍,发生湿滞、痰饮、水肿、 腹满等病症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二个环节:
1.磨谷消食:帮助胃肠将饮食物化为精微和糟粕
吸收
散精于肝
2.
精微 浊气归心 通达全身各组织器官
运输
上归于肺
具体过程:
食物 经胃的受纳腐熟
食糜

清 之 精微部分
下传小肠, 经脾气作用
精气血津液 小 肠 的经 吸脾 收气 输的 送激 至发 其、 它转 四输 脏, 。
生理意义
•脾为消化系的主要代表,与胃肠等配合完成复杂的 消化功能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 脾胃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水谷精微的 吸收、转输
病理意义:(脾气虚弱或湿浊所困) 脾气不升 清窍失养,气血乏源——头晕目眩,神疲乏力 精微不布 清气下走,清浊混杂——腹胀、泄泻
(2)升举内脏
含义: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 止其下垂的作用。
喜燥恶湿
含义:指脾运化水湿,以阳气为用,欲求干燥清爽而恶湿
困的特性。
脾虚不运,最易生湿
水湿为患,最易困脾
生理意义:“脾燥主升”。脾体干燥有利于脾气升运。
病理意义:“脾生湿”、“湿困脾”。湿邪容易困遏脾
气。
湿邪困脾
治疗:健脾与利湿同用。
脾气健旺 ——运化水湿正常—— 水津四布 无水湿停聚
脾气虚衰——运化障碍——痰饮水湿内生

论五脏燥湿特性

论五脏燥湿特性

论五脏燥湿特性毛丹丹摇刘时觉(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温州市学院西路员园怨号,猿圆缘园圆苑)摘要摇五脏的阴阳属性除寒热喜恶,升降趋势外,还应包括燥湿特性。

五脏之中脾为戊土病则多湿,肺属燥金病则易燥,肝体阴用阳病易化燥热,肾为水脏喜润恶燥,心为火脏宜煦宜濡。

通过对五脏燥湿特性的系统阐述,来认识五脏的燥湿病机,指导临床处方用药,并进一步完善五脏阴阳属性的含义。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五脏作为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临床辨证论治的病位中心,各有阴阳属性以及相互间的阴阳平衡关系。

目前对于五脏的阴阳属性研究主要是指五脏阴阳寒热,阴阳升降的特性。

吾师刘时觉的阴阳燥湿观[员]中提出阴阳亦具有燥湿之性,因此五脏的阴阳属性还包括燥湿(润)特性。

然而除了公认脾为湿土,喜燥恶湿之外,目前对其他四脏的燥湿特性并无全面的概括。

今借师承之机,来系统地阐述五脏的燥湿特性,可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五脏的生理特性,掌握其病机变化,并指导处方用药。

这也正是阴阳燥湿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所在1、脾为戊土病则多湿脾属至阴,为湿土,其性却又喜燥恶湿。

脏腑秉天地之气而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脾脏即秉天之湿气、地之土气以生,脾为湿所生,故为湿土,二者关系密切。

脾为湿土,首先生理功能主湿,主要表现在对水谷、水湿的运化方面。

《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主水湿的主要功能。

同气相求,湿易伤脾。

所以,“脾恶湿”“脾苦湿”。

脾病的病状往往与湿病相一致,多见大便溏泻,饮食不化,四肢头身的困重乏力等重浊、黏滞之象,甚者可见肌肉萎软或肢体浮肿等症状。

从病机分析上看,“脾气主升”,其运动趋势以上升为特点。

而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载:“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升降之悖,使下流之湿浊常易碍脾之升清而发为泻利、淋浊、带下等证。

五脏——脾

五脏——脾

五脏--脾脾的实体位于腹腔上部,膈下偏左。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

”《灵·本藏》并记载了脾的形态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质地坚脆与发病的关系。

《难经·四十二难》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

”《医贯》谓:“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

”可见,古代医家所说的脾,包括现代解剖学上的脾和胰两脏。

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言:“古人不名脺,而名为散膏。

散膏即脺也,脾之质子为胰子,形如膏,故曰散膏,为脾之副脏,……即脺与脾为一脏也。

”脾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主运化、主升举和主统血。

其中以运化为核心,通过运化为机体生命活动提供精微物质,故称之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素问·灵兰秘典论》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难经·四十二难》说:“脾主裹血。

”有关脾的理论,《内经》和《难经》奠定了基础,而历代医家有所发挥、补充。

李东垣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而强调脾之气阳的升发。

张介宾明确指出脾主运化和脾主统血,并提出了“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的观点,李中梓则明确提出“脾为后天之本”说。

明清之际,对脾阴之生理病理及证治的认识逐步深化,认为“调治脾胃,须分阴阳。

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

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

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血证论·男女异同论》)。

至此,脾的理论已日趋完善。

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之气;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脾舍意,在志为思;其经脉为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一)脾的生理功能1.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有促进胃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转化为精、气、血、津液以输布到全身的生理作用。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气化。

脾对饮食物的运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脾可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者根据前人说法,认为脾“喜燥恶湿”应该作如下理解。
在生理状态下,脾既不喜燥亦不恶湿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所谓脾胃,是人体饮食营养物质摄入、消化、吸收、分布的器官。《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尤在泾认为:“土具冲和之德,乃为生物之本。冲和者,不湿不燥,不冷不热,乃能生化万物,是以湿土宜燥,燥土宜润,使归于平也。”喻嘉言谓:“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水虽喜润,然太润则草木湿烂。是以补脾滋润之剂,务在燥湿相宜,随症加减焉耳。”这就是说,脾湿胃燥,气不可偏也。湿,阴也,燥,阳也。阴阳宜平而不宜偏,偏则亢,亢则害。所以脾主运化水湿,言其并不恶湿;燥虽能胜湿,但太过又易损伤脾阴,故脾亦不喜燥。在脾胃燥湿相得,既无太过,又无不及时,才能使脾胃阴阳平衡,运化正常。
总之,脾在生理状态下,既不喜燥又不恶湿,应以平为期;在病理状态下,脾湿证宜用燥法,脾燥证宜用湿(润)法。
脾燥证则由于外感燥热之邪,或因汗、吐、下、失血、夺精之后,所致热盛伤津;或阴津不足,使脾胃失其濡润滋养而燥化,出现鼻干咽燥,口渴心烦,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皮肤皴涩,发枯不荣,肌肉瘦削,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脉象细数等症。治疗上应滋阴润燥,选用沙参麦冬饮、增液汤等方剂,药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山药、麻仁等,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从而使全身或某些组织器官得以濡养而燥湿相宜。
在病理状态下,脾湿则喜燥,脾燥则喜湿
燥和湿既属六气,又为六淫。清代石寿棠《医原·百病提纲论》认为,无论外感、内伤,总不外乎燥湿二气,提出病机是“水火即燥湿所变,而燥湿又因寒热所化”。阳气虚则蒸运无力而成内湿,阴血虚则营养无资而成内燥。并认为“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湿郁则不能布精而又化燥”。
若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或津液干涸,使全身的水液输布呈紊乱状态,则出现水湿内停或津液不足等现象,产生脾燥和脾湿的病理改变。脾湿证是由外感湿邪,或过食生冷,或内湿困脾,以致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常,水湿停聚,多见身困体倦,头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裹,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甚则浮肿。且湿证缠绵,常多兼证。治疗上宜健脾燥湿为主,选用平胃散等方剂,药用苍术、厚朴、草果、砂仁、白术、茯苓、姜半夏之类,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至于因湿郁日久所致之寒湿证和湿热证,则宜在燥湿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温中化湿和清热利湿等法。
“脾恶湿”之说,源出于《素问·宣明五气论》,张景岳注:“脾属土,其应湿,湿胜则伤肌肉,故恶湿。”脾虽主湿,但湿过多,必损伤肌肉四肢,发生痿痹、水肿等证。因而脾之运化不及,则又厌恶湿之过盛。“脾喜燥”之说,是由《素问·藏气法时论》的“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演绎而来,指治疗脾湿证时,用苦味药燥湿。明代吴 注“脾以制水为事,喜燥恶湿,湿胜则伤脾土,急食苦以燥之”,明确把脾恶湿和喜燥两个方面联系在一起。他在《医方考》中亦云:“然脾胃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喜燥而恶湿,喜利而恶滞。”姚止庵谓:“脾本湿土,而性则喜燥,盖湿极则气滞而不能运化矣。”叶天士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这些论述,探讨了脾胃清浊升降、燥湿喜恶等特征,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脾“喜燥恶湿”的含义。
何梦瑶《医碥》云:“然脾胃居中,兼该六气,六气皆能为之病,不独生湿恶湿也。”喻嘉言《医门法律》云:“然脾胃能化物与否,实由于水火二气,非脾胃所能也,火盛则脾胃燥,水盛则脾胃湿,不能化物,乃生诸病。”指出了脾喜燥和脾恶湿性质不同,脾所恶的“湿”,是水湿过盛损伤脾阳所致的脾湿证;脾所喜的“燥”,则是对脾湿证采取“燥湿”的治疗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