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件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3af9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3.png)
THANKS
感谢观看
稳定性
材料在化学环境中保持其组成和结构的能力。
腐蚀性
材料与化学物质反应的能力,一些材料容易受到腐蚀。
活性
材料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和程度。
耐候性
材料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稳定性,如耐紫外线、耐风雨等。
材料的力学性质
弹性模量
描述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硬度
材料表面抵抗被压入或划痕的能力。
韧性
材料吸收能量并抵抗断裂的能力。
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概述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重要的里程碑和代表 性人物。
详细描述
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如中国的陶瓷和 青铜器制作,古埃及的石材加工等。然而,材料科学作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中期才开始形成的。在 这个时期,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包括开发出高温超导材料 、纳米材料和光电子材料等新型材料,这些材料的出现 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同时,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如 诺贝尔奖得主也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科 技的不断进步,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
绿色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材料
采用环保的生产方式,开发具有环保性能的新型材料,如可降解 塑料、绿色建材等。
节能减排
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 节能减排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
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可 持续发展。
非晶体结构与性质
非晶体的结构特征
非晶体中的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是无序的,不遵循长程有序的晶体 结构。
非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非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晶体不同,如玻璃态物质具有较好的化 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e6ae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c.png)
晶体与非晶体材料
晶体材料具有有序排列的原子或分子结构,而非晶体材料具有无序排列的结 构。晶体材料的性质受到晶体结构的影响。
材料物理性质
材料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热导率、电导率、磁性等。这些性质影响着材料 在各种条件下的表现和应用。
材料化学性质
材料的化学性质指的是材料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和性质。它们决定了材料的耐腐蚀性、稳定 性和反应性。
常见材料的分类和特征
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适用于制 造结构件和导电元件。
聚合物
聚合物具有轻量、耐疲劳等特点,适用于制 造塑料制品和弹性件。
陶瓷
陶瓷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和绝缘性,适用于 制造耐磨、耐腐蚀的零部件。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多种材料的优点,适用于制造 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的高性能材料。
汽车
应用于汽车制造中的车身和发动机部件。
电子
应用于电子器件的制造,如半导体材料等。
《材料科学基础》PPT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科学的概述、晶体与非晶体材 料、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常见材料的分类和特征、材料的加工方式, 以及材料工程应用。
材料科学概述
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学科。它涉及各种材料,包括金属、陶瓷、聚合物和 复合材料。
材料加工
1
原材料采集
从矿石、石油等中采集原材料,准备
材料处理
2
进入加工过程。
通过熔融、挤压、锻造等方式改变材
料的形态和性能。
3
零部件制造
将材料加工成适合使用的零部件,如
总装与测试
4
铸件、锻件、塑料制品等。
将零部件组装成成品,进行测试和质 量检查。
材料科学基础完整ppt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307c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c.png)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离子% 结 )= [-1 e 合 -1 4(X A 键 X B )( 2 1% 00
另一种混合键表现为两种类型的键独立 纯在例如一些气体分子以共价键结合,而 分子凝聚则依靠范德瓦力。聚合物和许多 有机材料的长链分子内部是共价键结合, 链与链之间则是范德瓦力或氢键结合。石 墨碳的上层为共价键结合,而片层间则为 范德瓦力二次键结合。
.
5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八.材料科学研究的内容: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
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材
料的凝固、材料中的原子扩散、热处理、工程材
料概论等主要内容。 .
子,因此,它们都是良好的电绝缘体。但当
.
16
处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高温熔融状态时,正负离子在外电场作用 下可以自由运动,即呈现离子导电性。
2.共价键
(1)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结构
.
1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三.结论
1.原子核周围的电子按照四个量子数的规定 从低能到高能依次排列在不同的量子状态 下,同一原子中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不可能 完全相同。
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1e1571910ef12d2bf9e729.png)
性能/性质
成分/结构 MSE的四个组成要素
表1.1 各电子壳层及亚壳层的电子状态
主量子数 壳层序号
次量子数 亚壳层状态
量子数规定 的状态数目
考虑自旋量子数后 的状态数目
壳层 总电子数
1
1s
1
2
2s 2p
1 3
3s
1
3
3p
3
3d
5
4s
1
4
4p 4d
3 5
4f
7
2
2(=2×12)
2
8(=2×22)
6
2
配位数: 致密度:
Z=12
Kn4r3 /V
3
6(4/3a)3(1/2a)3 0.74=74%
轴比:c/a 1.633
图2-7 两个简单六方晶格穿 插在一起构成密排六方晶格
密排六方晶格,hcp (hexagonal close-packed)
第四章 金属的结晶与元相图
凝固: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结晶: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晶体(固态)的过程。
6
18(=2×32)
10
2
6 10
32(=2×42)
14
f
d
p
f
d
s
f
d
p s
能
d
p
s
p
量
d
s
p
s p
s s
1
2
3
4
5
6
7
主量子数n
图1.1 电子能量水平随主量子数和次量子数的变化情况
3s
2N电子
2p
6N电子Leabharlann 2s 1s1原子2原子
第一章 材料科学基础 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 材料科学基础 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a13763d15abe23482f4dd8.png)
❖ 功能材料是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 热学、声学、力学、化学和生物学功能及 其相互转化的功能,被用于非结构目的的 高技术材料。
1.4.3 材料按服役的领域来分类
根据材料服役的技术领域可分为建筑 材料、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 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 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与喷嘴, 需要承受2000℃的高温而不 氧化,它是用石墨表面喷涂 一层二硅化钼材料制成。石 墨已被大量用作核能工业的 “减速剂”。雷达中大型电 子管外壳,既要耐高温,又 要有优良的超高频和绝缘性 能,它是用氧化铝高频陶瓷 制成。核反应堆外部的防护 层是用一种含钡的特种水泥 筑成的。
是为高温技术服务的基础材料。尽管各国对其定义不同, 但基本含义是相同的,即耐火材料是用作高温窑炉等热 工设备的结构材料,以及用作工业高温容器和部件的材 料,并能承受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及机械作用。
大部分耐火材料是以天然矿石(如耐火粘土、硅石、菱镁 矿、白云母等)为原料制造的。
按矿物组成分为氧化硅质、硅酸铝质、镁质、白云石质、 橄榄石质、尖晶石质、含碳质、含锆质耐火材料及特殊 耐火材料;
等系统的材 料科学知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1.4.4 材料按结晶状态分类
单晶材料 多晶材料 非晶态材料 准晶材料
单晶材料是由一个比较完整的晶粒构成的 材料,如单晶纤维、单晶硅;
多晶材料是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材料,其性 能与晶粒大小、晶界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40233c6529647d26285207.png)
编辑版ppt
9
w(Cu)为35%的Sn-Cu合金冷却到415℃时发生L+ε→η的包晶转变,如图 7.35(a)所示,剩余的液相冷却227℃又发生共晶转变,所以最终的平 衡组织为η+(η+Sn)。而实际的非平衡组织(见图7.35(b))却保留相 当数量的初生相ε(灰色),包围它的是η相(白色),而外面则是黑色 的共晶组织。
Pt等。
编辑版ppt
3
图7.30所示的PT-AG相图是具 有包晶转变相图中的典型代 表
图中ACB是液相线,AD,PB是固相线,DE是Ag在Pt为基的α固溶体的 溶解度曲线,PF是Pt在Ag为基的β固溶体的溶解度曲线。水平线DPC是包晶转变 线,成分在DC范围内的合金在该温度都将发生包晶转变:
LC+αD βP 包晶反应是恒温转变,图中P点称为包晶点
室温平衡组织 为:β+αⅡ
合金Ⅱ缓慢冷至包晶转变前的结晶过程与上述包晶成分合金相同,由于合金Ⅱ中的液相 的相对量大于包晶转变所需的相对量,所以包晶转变后,剩余的液相在继续冷却过程中, 将按匀晶转变的方式继续结晶出β相,其相对成分沿CB液相线变化,而β相的成分沿PB线 变化,直至t3温度全部凝固结束,β相成分为原合金成分。在t3至t4温度之间,单相β无 任何变化。在t4温度以下,随着温度下降,将从β相中不断析出αⅡ。
第七章 二元系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
制作人:李凌锋 080207022
编辑版ppt
1
7.3.3包晶相图及其合金凝固
1.包晶相图 2.包晶合金的凝固及其平衡组织 3.包晶合金的非平衡凝固 7.3.4溶混间隙相图与调幅分解
编辑版ppt
2
ONE.包晶相图
包晶转变定义:
组成包晶相图的两组元,在液态可无限互溶, 而在固态只能部分互溶。在二元相图中, 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 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具有包晶转 变的二元合金有Fe-C,Cu-Zn,Ag-Sn,Ag-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a9cc3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0.png)
1 2
a
101
1 6
a
121
1 3
a
111
3-11
全位错
几何条件:
shockley不全位错
Franker不全位错
• 能量条件:
shockley不全位错
全位错
Franker不全位错
b=a/3<111>和{111}面垂直。纯刃位错。
b垂直于滑移面,不是fcc晶体的滑移方向, 不能滑移,只可攀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3-8)比较刃位错和螺位错的异同点。
14、表征晶体中晶向和晶面的方法有 解析法 和 图示 法。(晶 体投影图 )
二、分析计算
1、(2-3)(1)晶面A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是2a、3b和 6c,求该晶面的米勒指数;(2)晶面B在x、y、z轴上的截 距分别是a/3、b/2和c,求该晶面的米勒指数。
1 : 1 : 1 3: 2:1 236
3 0.40183
0.683
•(4) CsCl的分子量为:
(35.453 +132.905 )=168.358,
•阿佛加得罗常数是6.0238×1023;
•每个CsCl分子的质量A为:
168.358/(6.0238×10 ) 23
ZM / N A a3
1168.358 /(6.02 1023) (0.4018 107 )3
配位数是8.
[CsCl 8] 或 [ClCs8]配位六面体。
(4)
对CsCl晶体,晶体结构为简 单立方,晶胞中含有一个 正离子一个负离子,沿体 对角线正负离子相切:
3a 2r 2r
a=0.4018nm
3a 2 (0.167 0.181) 0.696
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4e2c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7.png)
11
• 这类聚合物是由缩聚反应或开环聚合而成的, 因主链带极性,易水解,醇解或酸解
• 优点:耐热性好,强度高 • 缺点:易水解
• 这类聚合物主要用作工程塑料
12
元素高分子
➢主链中不含碳原子,而是由Si 、B 、As等元素和O元 素组成,但在侧链上含有有机取代基团。这类高分 子兼具无机和有机高分子特性,如有机硅高分子。
• 支化高分子的形式:星形(Star)、 梳形 (Comb)、无规(Random)
23
网状(交联)大分子
• 缩聚反应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官能 度的单体存在时,高分子链之间通 过支链联结成一个三维空间网形大 分子时即成交联结构
• 交联与支化有本质区别 支化(可溶,可熔,有软化点) 交联(不溶,不熔,可膨胀)
2
•
3-1 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基本内容
Principal Contents of Materials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s
• 材料的组成: 构成材料的基本单元的成分及数目
• 材料的结构: 材料的组成单元(即原子或分子)之间相互吸引 和相互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时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2)
结构单元 的键接方式 ( 几何构型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链节)
16
加聚
缩聚
• 由以上知:
• 由于高分子是链状结构,所以把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chains) • 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的个数称为聚合度DP(Degree of Polymerization1
28
无 规 共 聚 ( random)
• 两种高分子无规则地平行联结
ABAABABBAAABABBAAA
• 这类聚合物是由缩聚反应或开环聚合而成的, 因主链带极性,易水解,醇解或酸解
• 优点:耐热性好,强度高 • 缺点:易水解
• 这类聚合物主要用作工程塑料
12
元素高分子
➢主链中不含碳原子,而是由Si 、B 、As等元素和O元 素组成,但在侧链上含有有机取代基团。这类高分 子兼具无机和有机高分子特性,如有机硅高分子。
• 支化高分子的形式:星形(Star)、 梳形 (Comb)、无规(Random)
23
网状(交联)大分子
• 缩聚反应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官能 度的单体存在时,高分子链之间通 过支链联结成一个三维空间网形大 分子时即成交联结构
• 交联与支化有本质区别 支化(可溶,可熔,有软化点) 交联(不溶,不熔,可膨胀)
2
•
3-1 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基本内容
Principal Contents of Materials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s
• 材料的组成: 构成材料的基本单元的成分及数目
• 材料的结构: 材料的组成单元(即原子或分子)之间相互吸引 和相互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时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2)
结构单元 的键接方式 ( 几何构型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链节)
16
加聚
缩聚
• 由以上知:
• 由于高分子是链状结构,所以把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chains) • 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的个数称为聚合度DP(Degree of Polymerization1
28
无 规 共 聚 ( random)
• 两种高分子无规则地平行联结
ABAABABBAAABABBAAA
材料科学基础ppt
![材料科学基础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9b7b75284ac850ac024235.png)
组织是指用金相观察方法观察材料内部时看到的涉及晶体或晶粒大小、方向、形状排 列状况等组成关系的组成物。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第一章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一、原子的电子排列
第一节 原子结构
原子
原子核
中子 质子
核外电子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原子的运动轨道是有四个量子数所确定的,它们分别为主量子数、次量子数、磁 量子数以及自旋量子数。四个量子数中最重要的是主量子数n(n=1、2、3、4·····),
正方晶系: d h k 1 / l h [ /a ) ( 2 ( k /b ) 2 ( l/c ) 2 ] 1 /2
六方晶系:
d h k 1 / l4 / [ 3 ( h 2 h k k 2 ) /a 2 ( l/c ) 2 ] 1 /2
第二节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 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晶体中的结合键是金属键,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使大多数金属晶 体都具有排列紧密、对称性高的简单晶体结构。最常见的典型金属通常具有面心立方(A1 或fcc)、体心立方(A2或bcc)和蜜排六方(A3或hcp)三种晶体结构。
四. 晶面间距
1. 晶面间距:相邻两平行晶面间的距离。
2. 计算公式
对于各晶系的简单点阵,晶面间距与晶面指数 (hkl) 和点阵常数(a,b,c)之间有如下
关系:
立方晶系:
dhk la/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k2l2]1/2
四方晶系:
d h k1 l/h [2 (k 2 )/a 2 ( l/c )2 ] 1 /2
二.材料性能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材料的不同性能都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从材料的内部结构来看,可分为四个 层次:原子结构、结合键、原子的排列方式(晶体和非晶体)以及显微组织。
第一章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一、原子的电子排列
第一节 原子结构
原子
原子核
中子 质子
核外电子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原子的运动轨道是有四个量子数所确定的,它们分别为主量子数、次量子数、磁 量子数以及自旋量子数。四个量子数中最重要的是主量子数n(n=1、2、3、4·····),
正方晶系: d h k 1 / l h [ /a ) ( 2 ( k /b ) 2 ( l/c ) 2 ] 1 /2
六方晶系:
d h k 1 / l4 / [ 3 ( h 2 h k k 2 ) /a 2 ( l/c ) 2 ] 1 /2
第二节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 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晶体中的结合键是金属键,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使大多数金属晶 体都具有排列紧密、对称性高的简单晶体结构。最常见的典型金属通常具有面心立方(A1 或fcc)、体心立方(A2或bcc)和蜜排六方(A3或hcp)三种晶体结构。
四. 晶面间距
1. 晶面间距:相邻两平行晶面间的距离。
2. 计算公式
对于各晶系的简单点阵,晶面间距与晶面指数 (hkl) 和点阵常数(a,b,c)之间有如下
关系:
立方晶系:
dhk la/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k2l2]1/2
四方晶系:
d h k1 l/h [2 (k 2 )/a 2 ( l/c )2 ] 1 /2
二.材料性能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材料的不同性能都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从材料的内部结构来看,可分为四个 层次:原子结构、结合键、原子的排列方式(晶体和非晶体)以及显微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GURE 9.27
Fatiguecurves (stress amplitude versus the cycles to failure) for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nylon, polystyrene (PS),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polypropylene (PP), polyethylene (PE), and Polytetrafluoroethyle ne (PTFE). The testing frequency was 30 Hz.
4-1-6、4-1-7和 4-1-8 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
Chapter 7 7.16-7.18 Chapter 9
Hardness Friction and Wear Fatigue Creep
4-1-6 硬度(hardness)
材料抵抗表面形变的能力,抵抗外物压入 表面硬度同材料的抗张强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性质有
疲劳极限一条 水平渐进线, 其高度 ac
疲劳极限和疲劳强度(fatigue strength)
疲劳强度——用疲劳极限表示。MPa 工程实践中,疲劳极限定义为:在指定的疲劳寿命下, 上限应力幅值。 疲劳寿命 通常取 N f =10 7 cycles
(2). 疲劳断裂机理
疲劳断裂过程三阶段:
① 反复塑性变形导致局部应变 ② 局部化应变的结果产生初始裂纹; ③ 裂纹扩展,最终发生失效、断裂。
表面造成梨沟或划痕 C 材料的硬度 D 抗张强度 E 撕裂强度
F 疲劳强度
G 温度特性
耐磨性改善:塑料中加入减磨填料。 常用减磨填料
A 软金属,如铜、铅、铝、锌等;
B 无机填料如石墨、二硫化钼、滑石、云母等; C 一些软的非极性的热塑性塑料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
4、耐磨性评价及磨损试验方法 失重法 尺寸法 跑合阶段、 稳定磨损阶段 剧烈磨损阶段
疲劳破坏过程的三个组成部分
① 裂纹萌生——成核 ② 裂纹扩展 ③ 最终断裂
成核的条件
缺陷、 局部应力集中 其它杂质等。
(3)、材料的耐疲劳性
① 组成和结构 陶瓷 不好(脆,表面缺陷或裂纹)
金属 好,
高分子 较好, 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高 ② 温度 T上升 疲下降 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疲~40%~50%拉
布 氏 硬度值 <140 140 <35 35~130 >130 <35 35~80 >80 40-70
硬 度 P/D2
10 30 5 10 1.25 ,2.5 15 5,10,15 10,15 1,1.25
洛 氏 P =100kg M 1/16
硬 度 P =60kg M 1/8
-25 -
10 20
4. 显微硬度(陶瓷) 5. 肖氏硬度
塑性形 吸收能量
HS = K. h / h 0
硬度值取决于材料的弹性性质 材料弹性模量相同时可比较
操作简便,测量迅速,压痕小
橡胶硬度常用邵式硬度计测量。橡胶制品的硬度范围一 般为A40-90。 塑料的硬度可以用布氏硬度或洛氏硬度法测定。
6、一些材料的硬度
陶瓷 金属
聚氯乙烯
聚丙烯 聚苯乙烯 酚醛塑料(填充) 尼龙66 ABS 聚甲醛
14-17
60
66
130
80-95 124 108 101-118 120
30 8-10 10-11
116 70 94
聚碳酸酯
聚砜 聚四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酯树脂 聚偏二氯乙烯 醋酸纤维
9-10
10-13 10-13 10-13
高分子
高硬度 原子结构、成分 硬度变化大 钢等 低硬度
决定于材料的固有本性
化学键强,材料的硬度一般就高, 共价键 离子键 > 金属键 > 氢键 > 范氏键 结构愈密,分子间作用力愈强的材料其硬度愈高, 晶体类型、结晶与非晶 低温, 材料的硬度越高
表4-7 一些材料的硬度数据
材料 钢及铸铁 钢及其合金 轻金属及其合金 铅、锡 高压聚乙烯 低压聚乙烯
主要优点: 数 值 统 一 , 分散 性 小 而重复性好。 能较好地反映出较 大范围内材料各组成 相的综合平均性能。 对有较大晶粒或组 成相的材料仍能适用 。 试样过薄以及要求大 量快速检测、弹性变 形较大时受到限制。
P / D 2 为定值
压头有两种:圆锥角是120度的金刚石圆锥体。
2、洛氏硬度
直径D=1.588mm的淬火钢球。
材料名称 POM POM+25份Pb+5份 PTFE MO尼龙 负荷 (kg) 30 30 30 时间 (min ) 180 180 120 摩擦系数 u 0.31 0.22 0.45 磨痕宽度 (mm) 5.5 2.9 4.5 磨损量 (mm2) 4.9 0.71 2.67
PI PI+20份PTFE+5份石 墨 PTFE
九种标尺
M 60 kg 0.635mm 高硬度 R 100 kg 1.27mm 低硬度
3. 维氏硬度 单位压痕面积上承受的名义应力值 HV=2Psin(136/ 2 ) / d 2 =1.8544P / d 2
针对布氏硬度和 洛氏硬度两方面 的缺点而设计的 测量范围较宽
金刚石的四方 角锥体,四方 角锥体两相对 面间的夹角为 136 ,
石墨---石墨
木材---钢 塑料
0.1
0.45 <1.0
3、磨损机制及影响因素
Ⅰ咬合磨损
粘着—剪 断—再粘 着—再剪 断----
Ⅱ磨料磨损
Ⅲ腐蚀磨损 Ⅳ微动磨损
影响磨损性能的因素
A 弹性体与硬物表面接触,局部产生高速大变形,导致弹性 体局部韧性恶化而被撕裂
B 硬质材料与软材料摩擦时,前者表面上的凸峰嵌入后者的
HR=K- t/ 0.002
优点:检测上限高于 布氏硬度;
压痕小,不损伤零 件的表面。 操作迅速,直接读 数,效率很高。 适用于大量生产中 的工序控制和成品检 测。 缺点:压痕小可使所 测数据缺乏代表性。 不同标尺的洛氏硬 度值是不可比的。
K 为常数, 100, 130 t 为压痕深度
t = h1-h2
表4-10 塑料的摩擦系数与重量磨耗 塑 料 动摩擦系数 摩耗损失(克)
常用的酚醛树脂
尼龙—6 尼龙—66 聚三氟氯乙烯 改性聚苯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0.61
0.39 0.36 0.56 0.38 0.23
0.057
0.015 0.025 0.159 0.0016 0.0016
表4-11 一些工程塑料与轴承合金的摩擦、磨损特性对比
高温或较大静负荷 (1)金属材料 高温蠕变 (2)陶瓷
高温高载荷压缩蠕变
(3)高分子材料 粘弹性蠕变
Fig 9.40
three regions,.
Primary or transient creep continuously decreasing creep rate; the slope of the curve diminishes with time. Secondary creep, steady-state creep, the rate is constant; the plot becomes linear. balance between the competing processes of strain hardening and recovery, steady-state creep rate
高分子材料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改性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 尼龙66 尼龙6 低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聚偏氯乙烯 聚氟化乙烯 聚三氟氯乙烯 聚四氟乙烯 酚醛树脂 橡胶 0.58 0.04 ~ 0.10 0.10 ~ 0.15 0.61 0.3 ~ 2.5 0.04 高分子对金属 0.4 ~ 0.9 0.4 ~ 0.5 0.38 0.25 0.4 ~ 0.5 0.3(0.36) 0.39 0.33 ~ 0.6 0.6 ~ 0.8 0.23 0.68 ~ 1.8 0.33 ~ 0.6 0.1 0.4 0.4 ~ 0.6 高分子对高分子 钢---钢 铜---铜 软钢---软钢 1.2 1.6 0.3
滑动摩擦系数为: u=F/P 粘合摩擦系数: u = S / Pm
S —材料的剪切强度, P m—材料塑性流动的抗压强度
弹性摩擦系数:
u = K. S. P X-1. E - X
E — 杨氏模量;K — 与实际接触面积的分布、形状 和大小相关的常数;X 1。
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 A 两材料表面的相对硬度
B 两表面的凹凸不平程度
C 环境温度
D 滑动速度
E 高聚物的极性。 常用塑料,除 PTFE 以外,在无油润滑时与钢摩 擦的摩擦系数均在0.3~0.5之间。
高分子材料的低摩擦系数与分子结构相关 硬质高分子材料(塑料)的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上
升而增大
橡胶的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表4-9 材料的摩擦系数
关
测定方法: (1)压痕(压力)硬度法——主要表征材料对变形的抗力; 布氏硬度、 显微硬度 洛氏硬度 维氏硬度。
(2)回跳硬度法——表征材料弹性变形功的大小;
(3)刻痕(刻划)硬度法(非金属矿物,10-金刚石)。表征 材料对破裂的抗力。
1、布氏硬度 单位压痕表面积S上所承受的平均压力
HB=P/S=P/ . h. D =2P/ {. D.[ D- (D 2 –d 2 ) 1/2 ]}
75
69 78 72 72 25
118
120 118 125 124 92 115
4-1-7 摩擦和磨损(Friction and Wear)
机器工作效率和准确度降低 1. 摩擦与磨损的概念 (Concept) 摩擦 摩擦力 摩擦系数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磨损 磨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