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制度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对于新研发产品或是已有产品重大改进后的首件进行检验的管理制度。
产品首件检验是一种质量控制措施,旨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和客户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制度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流程。
一、目的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新研发产品或是已有产品重大改进后的首件质量符合要求,避免批量生产前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通过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在投放市场前达到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
二、内容1.首件筛选:首件应选择产量中间的一批进行检验,通常以10%左右为宜。
首件的选取应具备代表性,能够反映出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量。
2.检验依据:首件检验应基于产品的设计规范、技术要求和客户需求等,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3.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特性和关键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项目。
通常包括外观检验、功能性能测试、电器安全性检验、耐久性测试等。
检验项目应具体、明确,并与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一致。
4.检验设备:首件检验需要的检验设备应在检验前进行校准和确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检验记录:对首件检验的过程、结果和问题应进行详细记录。
记录应包括检验员、检验日期、检验数据等,以便后续分析和跟踪。
6.异常处理:对于检验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报告和处理。
对于不合格的首件,应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后续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实施流程1.计划阶段:在产品研发或重大改进计划中,确定产品首件检验的目标和要求。
2.准备阶段:确定首件检验的时间、地点、检验员和检验设备等。
根据产品的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制定首件检验的检验标准、项目和方法。
3.执行阶段:(1)首件检验前,进行检验设备的校准和确认。
确保检验设备满足要求,准确可靠。
(2)按照制定的检验项目和方法进行首件检验,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
(3)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报告和处理。
产品首件管理制度
产品首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产品首件管理工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所有产品首件管理的相关工作。
三、目的1. 规范产品首件的制造和管理流程,确保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测试和检验工作按照规定进行。
2. 加强对首件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客户的要求。
3. 保证产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可靠。
四、责任主体1. 企业领导:对产品首件管理工作负最终责任,对首件管理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 产品部门:负责产品首件的设计、生产、测试和检验工作。
3. 质量部门:负责在产品首件的设计、生产、测试和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首件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的制定和执行。
5. 技术部门:负责对产品首件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五、管理流程1.产品首件设计产品首件设计是产品制造的核心环节,对产品的品质、成本、生产效率和产品使用寿命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产品首件设计必须满足产品的功能、性能和质量要求,并能够稳定、可靠、经济地进行批量生产。
2.产品首件生产产品首件生产是将产品设计方案通过设备和技术手段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是产品生产的关键环节。
在产品首件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产品设计方案,确保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产品首件测试产品首件测试是对产品质量的最终验证,通过测试结果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在实际使用中能否稳定可靠地发挥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产品首件测试必须严格按照测试程序和要求进行,测试结果必须真实可靠,并作为产品质量的最终评价标准。
4.产品首件检验产品首件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的最终评价,通过检验结果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产品首件检验必须在质量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检验结果必须真实可靠,并作为产品质量的最终评价标准。
六、管理要求1.加强对产品首件设计、生产、测试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
首件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记录
首件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记录一、目的公司首件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首件管理流程,确保首件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良品率,保障客户满意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的所有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零部件的加工、装配以及成品的测试和检验环节。
三、首件检验流程1.首件检验是指每一批新产品或者生产批次的第一件产品,在通过全过程生产控制和最终检验后,进入正式批量生产前,必须进行的检验程序。
2.生产班组长负责首件检验流程的组织和实施。
在生产车间设立首件检验台账,每个生产工艺流程都有专门的首件检验员。
3.首件检验员在生产车间接收到首件时,经过检验后填写首件检验记录表,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批次、生产日期、首件检验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4.首件检验员负责将首件检验记录表交给生产班组长进行审核,并在首件合格后,由生产班组长签字确认,并将首件检验记录表归档保存。
5.如首件不合格,首件检验员应立即通知生产班组长和质量部门,并对产品进行记录、退回或者返工等处理措施。
四、记录要求1. 首件检验记录表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生产批次、生产日期、首件检验员、检验结果等信息,要求填写清晰、准确。
2. 首件检验记录表作为首件检验的凭证,必须由首件检验员和生产班组长进行签字确认后方可生效。
3. 首件检验记录表应按照生产批次进行编号,存档保存,以备日后追溯和核查。
五、培训要求1. 公司应定期对首件检验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理解和掌握,以及首件检验的操作规程的熟练运用。
2. 对于新产品的首件检验,公司还应组织专项培训,以确保首件检验员了解新产品的特殊要求和检验标准。
六、违章处理对违反公司首件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记过申纪以及法律责任追究等。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遗漏或者新情况出现,将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对首件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上为公司首件管理制度的内容,望各部门严格按照执行,共同维护公司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首件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首件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是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以指导和规范首件检验的进行。
本文将从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结论三个部分来详细阐述首件检验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引言概述:首件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首件检验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首件检验计划1.1 制定检验计划:在生产开始前,制定首件检验计划,明确检验的时间、地点、人员和方法等。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合理安排首件检验的内容和流程。
1.2 编制检验标准: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明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指标。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客户的需求,确定合理的检验标准,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确定检验样本:根据生产批次和规模,确定首件检验的样本数量和选取方法。
样本的选取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全面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
二、首件检验过程2.1 材料准备:首先准备好进行首件检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检验工具、检测仪器和标准样品等。
确保检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检验操作:按照检验计划和标准,进行首件检验。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
检验过程中要仔细记录检测数据和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3 检验记录和分析:对检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对于不合格品,要进行追溯和处理,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或市场。
三、首件检验结果评定3.1 判定标准: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对首件的合格与否进行评定。
合格的首件可以继续生产,不合格的首件需要进行返工或报废。
3.2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首件,要及时进行返工或报废。
返工的过程要记录和追溯,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工厂首件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规范生产过程,特制定本制度。
通过实施首件管理制度,对首件产品进行严格检查和确认,确保后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生产线,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加工、装配、焊接、喷涂等。
三、首件定义首件是指在生产线开始批量生产前,按照产品工艺要求生产的第一个产品或第一件产品。
四、首件管理制度1. 首件生产准备(1)生产前,生产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工艺,确定首件的生产批次和数量。
(2)生产部门应提前做好首件生产的准备工作,包括生产设备调试、原材料准备、工艺文件确认等。
(3)生产部门应提前与质量部门沟通,确定首件检查的项目和标准。
2. 首件生产(1)首件生产应由指定人员负责,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2)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文件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工艺参数。
(3)首件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应做好记录,包括生产时间、操作人员、设备状态等。
3. 首件检查(1)首件检查由质量部门负责,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检验资格。
(2)首件检查应按照检查标准进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
(3)首件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4. 首件确认(1)首件检查合格后,由生产部门负责人和质检部门负责人共同确认。
(2)首件确认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五、首件流程1. 生产部门制定首件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批次、数量、时间等。
2. 生产部门做好首件生产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调试、原材料准备、工艺文件确认等。
3. 首件生产,生产人员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执行。
4. 首件检查,质量部门对首件进行检查,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
5. 首件确认,生产部门负责人和质检部门负责人共同确认首件合格。
6. 首件合格后,生产部门开始批量生产。
六、首件管理要求1. 生产部门应严格执行首件管理制度,确保首件质量。
2. 质量部门应加强对首件的检查,确保首件符合质量标准。
3. 首件检查不合格,应立即停止批量生产,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
电子厂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电子厂生产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良品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子厂所有生产线的首件检验工作。
第三条首件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产品质量的保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检验目的与要求第四条检验目的:1. 确保首件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工艺规范和质量标准;2. 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品流入后续工序;3. 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五条检验要求: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2. 检验过程应严格按照检验规程执行;3. 检验结果应准确、客观、公正;4. 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三章检验流程第六条首件检验流程如下:1. 生产准备:生产前,生产车间应根据生产计划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工装设备等。
2. 产品制作: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产品制作。
3. 首件确认: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应主动与检验人员沟通,确认首件产品。
4. 检验人员对首件产品进行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5. 检验人员填写首件检验报告,并签字确认。
6. 检验结果分析:检验人员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首件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7. 检验结果反馈:将检验结果反馈给生产车间,生产车间根据反馈结果采取措施。
第四章检验标准与方法第八条检验标准:1. 设计要求:参照产品图纸、技术规范等;2. 工艺规范:参照生产工艺文件、操作规程等;3. 质量标准:参照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
第九条检验方法:1. 视觉检查:观察产品外观、尺寸、颜色等;2. 量具测量:使用量具对产品尺寸进行测量;3. 功能测试:对产品进行功能测试,确保产品性能符合要求;4. 其他检验方法:根据产品特性采用相应的检验方法。
第五章检验结果处理第十条检验结果处理流程如下:1. 检验人员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首件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 如首件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检验人员应立即上报生产车间负责人。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首件检验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从第一件产品开始进行的一项质量检验活动。
其目的是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并为后续生产提供可靠的基准。
为了规范首件检验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制定本文档。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生产企业的首件检验活动。
三、首件检验的目的1. 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符合预定的质量要求。
2. 提供可靠的产品质量基准,为后续生产提供参考。
3. 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四、首件检验的内容1. 首件检验应覆盖产品的关键特性,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尺寸、功能、材料等。
2. 首件检验应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
3. 首件检验应按照产品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五、首件检验的流程1. 确定首件检验的样品数量和抽样方法。
2.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划痕等。
3. 对样品进行尺寸检查,比对设计要求和公差范围。
4. 对样品进行功能性测试,验证产品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5. 对样品进行材料检验,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标准。
6. 记录首件检验的结果,包括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和处理措施。
六、首件检验的要求1. 首件检验应由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进行。
2. 首件检验应在生产过程中的早期进行,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3. 首件检验应记录详细的检验结果和处理措施。
4. 首件检验不合格品应及时处理,包括修复、返工或者报废。
5. 首件检验应建立检验记录档案,供后续参考和追溯。
七、首件检验的管理1. 建立首件检验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2. 提供必要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培训质量检验人员,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能。
4. 定期评估首件检验的效果和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八、首件检验的监督和审核1. 进行首件检验的监督,确保检验过程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2. 定期进行首件检验的审核,评估其有效性和改进空间。
首件检验制度(质量管理)
首件检验规程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确保生产品质,避免出现批量生产出现的返工、报废性问题,特制定本规章。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各制造单位的生产加工过程,均应进行首件检验,并依本规章执行。
1.3权责单位
(1)质检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首件检验规定
2.1定义
本规章所称的首件是指制造单位各工程加工生产的产品,经自我检验确认,判定符合要求后,拟进行批量生产前的第一个件产品(半成品、成品)。
2.2首件检验时机
(1)新产品第一次量产时的首件产品。
(2)每班次加工批量在10件以上(下料在30件以上)开始生产加工时。
(3)当班中途更换操作者或更换生产设备,开始生产加工时。
3.首检控制方法与程序
3.1首检由操作者当班开始生产,在调整好设备、工装、生产条件具备并处于正常生产状态时,加工的第一件自检合格品。
3.2由操作者负责通知质检人员进行首件检测,由质检人员按以下要求检验:
a) 图号与生产工序是否相符;
b) 检测首件质量是否符合产品图样和技术要求并记录。
3.3经质检人员检测判定首检合格,操作者方可成批生产加工。
3.4首检不合格,质检人员及时协助操作者查明不合格原因,调整设备或工装,并重新提交首检,直至首检合格。
3.5质检员随时巡检深入生产工序,了解情况,检查生产工人的操作方法及设备情况,随机抽查批量生产的产品是否与首件检验记录相符。
4.记录
《首件检验确认单》
5.附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自检、首件、巡检管理制度
自检、首件、巡检管理制度1.目的为明确生产制程中首件检查、巡回检查、员工自检的管理要求,以防止不良品产生或流出,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围凡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
3.定义3.1自检——操作者对自己加工和(或)装配的产品进行的独立的、自主的检查。
3.2首件——加工出的第一件产品或装配出后的第一件产品。
可以是整件,部件、零件、某工序完工的再制品。
3.3首检——首件产品经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再提交检验员进行检验的活动。
3.4巡检——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巡回监督检查和抽查。
4.职责4.1生产部负责编制作业指导文件,规定每道工序自检内容;负责教育、督促和检查所属员工的自检、首检并随时巡查抽检,确保自检、首检的实施,配合品保部稽查自检、首检工作;4.2技术部负责编制检验规范;4.3品保部负责监督和协助车间做好自检、首检和巡检工作;4.3操作者实施自检、首检工作;4.4检验员具体负责管辖范围内的首件的专检、督促操作者自检,进行制程巡检;4.5各线长负责督促检查本线员工进行自检、首检,并对本班组生产工序进行巡检。
5.过程描述5.1首检5.1.1生产部负责将作业指导文件自检内容编制在《首件检验/确认记录表》中,品保部负责将检验规范内容编制在《首件检验/确认记录表》中,规定每道工序的首检内容;5.1.2生产部负责各岗位员工首检的培训工作,使操作员工充分了解本工序产品首检内容和检验方法;5.1.3生产操作人员应在开线前,异常停机或正常停机再开机时核对来料、工装并按规定点检设备、工装、模具、量具、来料等均处于合格状态,对首件进行检验,填写《设备点检记录表》,《首件检验/确认记录表》;5.1.4生产操作人员首件检验合格后将首件交检验员确认,检验员按检验规范要求对首件进行专验,将检验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确认记录表》中,检验员对首件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5.1.5若检验员专检首件不合格,则立即通知生产线长,生产部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待查明原因解决问题后,重新按5.1.3和5.1.4操作;5.1.6《设备点检记录表》,《首件检验/确认记录表》需悬挂在相应工序上以备查看。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一、引言首件检验是产品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产品在投产前的首次生产过程中能够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首件检验管理规范,以提高首件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生产企业的首件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造业、电子业、机械业等。
三、术语和定义1. 首件:指生产过程中的第一件产品。
2. 首件检验:指对首件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3. 首件合格证:指经首件检验合格后所发放的证书,用于确认产品质量达到要求。
四、首件检验程序1. 首件检验申请生产部门在生产首件前,应向质量部门提出首件检验申请,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文件、图纸和样品。
2. 首件检验计划制定质量部门根据首件检验申请,制定首件检验计划,明确首件检验的内容、方法和标准。
3. 首件检验执行生产部门按照首件检验计划进行首件生产,并将首件送至质量部门进行检验。
4. 首件检验记录质量部门对首件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并记录检验结果。
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首件的外观、尺寸、功能等检验项目及其结果。
5. 首件检验评审质量部门根据首件检验记录,对首件的合格性进行评审。
如果首件合格,则发放首件合格证;如果首件不合格,则通知生产部门进行整改。
6. 首件合格证发放质量部门对合格的首件发放首件合格证,并在证书上注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
五、首件检验要求1. 首件检验应在正式生产前进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首件检验应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首件检验应全面覆盖产品的各项性能和指标,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
4. 首件检验记录应真实、完整、可追溯,确保检验结果可靠。
5. 首件合格证应准确、清晰地标明产品的相关信息,确保合格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六、首件检验管理措施1. 加强首件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确保检验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首件检验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首件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首件检验的目的是验证生产过程的能力和稳定性,预防和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为了规范首件检验的管理,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生产企业的首件检验工作,包括产品设计、工艺制定、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等环节。
三、首件检验的目标1. 确保首件符合设计要求:通过首件检验,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外观、尺寸、功能等方面。
2. 验证生产过程的能力:通过首件检验,评估生产过程的能力和稳定性,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3. 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通过首件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首件检验的流程1. 首件检验计划制定: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过程要求,制定首件检验计划,明确检验内容、方法、标准和要求。
2. 首件检验准备:准备检验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要求。
3. 首件检验执行:按照首件检验计划,进行检验操作,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
4. 检验结果评估:根据检验结果,评估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生产过程的能力,记录检验结果和评估意见。
5. 首件检验报告编制:根据检验结果和评估意见,编制首件检验报告,包括检验数据、分析和结论。
6. 首件检验结果反馈:将首件检验报告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五、首件检验的要求1. 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验环境:确保检验环境的干净、整洁和符合要求,避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3.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检验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适用的检验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5. 检验记录和报告:及时记录检验数据和评估意见,编制准确、清晰的检验报告,确保检验结果可追溯和复核。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
首件检验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首件检验是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对于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首件检验的管理流程,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首件检验管理规范。
一、检验前准备工作:1.1 确定检验标准和要求:首先,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明确首件检验的标准和要求。
这包括产品的外观、尺寸、功能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设备的选择。
1.2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制定详细的首件检验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检验的时间节点、检验的样本数量、检验的方法和步骤等内容,以确保检验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1.3 确定检验责任人:明确首件检验的责任人,负责组织和实施检验工作。
该责任人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能够有效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验过程管理:2.1 样品准备:按照检验计划,从生产线上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样品的选择应符合统计学原理,能够充分代表整个批次的产品。
2.2 检验设备校准:在进行首件检验之前,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2.3 检验记录和报告: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并编制检验报告。
该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异常情况的处理等内容,以便后续的跟踪和分析。
三、异常处理和改进:3.1 异常情况的处理:如果在首件检验中发现产品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这包括对不合格品的处置、对生产过程的调整和改进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2 检验结果的反馈:将首件检验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和相关质量管理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3.3 持续改进:通过对首件检验的总结和分析,不断改进检验方法和流程,提高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四、检验结果的追踪和评估:4.1 检验结果的追踪:对首件检验的结果进行跟踪和记录,以便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
首件检验制度管理规范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确保产品批次质量的合格性,避免发生批量不合格而造成的材料、工时的浪费,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
2参照文件
本规范参照xxx公司《质量手册》及《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的有关规定。
3 规范内容:
3.1 首检定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人员、刀具、工装、设备、材料等发生变化时,生产部要对每批次生产的产品进行首件送检,经检验合格后才可进行生产。
3.1.1对于模具生产或喷涂的产品,每批生产的前10件产品送检验员进行首件检查,并试装或试喷。
3.1.2对于焊接、组装生产的产品,每批生产的前5件产品送检验员进行首件检查。
(具体送检数量可视情况而定)
3.1.3送检时由生产单位负责自检,并填写《自检/互检检验记录》。
3.2检验员应对送检的产品按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规定检验项目及相关检验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确认符合后在《首件检验记录》确认签字。
3.3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在1件首件产品标“首件检验标识”并经检验或生产主管确认后,同《首件检验记录》共同封装保存在生产现场以参考,如果首件检验不合格需立即通知生产主管及品质主管对策改进。
3.4检验员待本批次生产完毕后需将首件产品归生产单位,并将《首件检验记
录》归档。
3.5首件检验记录共两联,一联为生产单位,另一联为品质部存档。
4 相关记录和表格
xxx首件检验记录表
xxx自主检查记录表
xxxxx
xxx 年xx 月10 日。
首件三检管理制度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首件三检管理制度
1.目的:
通过检验首件产品状态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对工序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加以识别;保证产品质量、防止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批量不合格品。
2.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生产过程中首件三检的目的、条件、程序、应用和责任。
主要应用范围是冲压产品、仪表产品、饰件产品、灯具产品;货箱产品应对重要工序进行三检。
3、术语
3.1首件:每班次开始生产或更换工序后的1-3个零件均属首件。
3.2三检:自检、互检、专检。
3.3自检:由操作者自己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检验所生产的产品。
3.4互检:由他人(非专职检验员)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检验.
3.5专检:由专职检验员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检验。
4、首件三检条件
4.1生产环境文明整洁,符合“6S ”管理规定。
4.2有现行有效的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
4.3上道工序检验合格,对技术质量问题有处理结果。
4.4计量器具、工装和设备经检定合格,在有效期内,处于完好状态。
4.5操作者、检验员有上岗操作证。
5、工作程序
5.1首件产品经操作者自检,并在产品上用黑色笔做标识。
5.2 班组长互检(或操作者互检),并在产品上用黑色笔做标识。
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首件检验管理制度首件检验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生产流程,避免因未进行首件检验而导致批量性质量问题而制定的。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各车间的制造过程。
首件检验是指在批量生产前或生产过程中设备、人员等影响产品生产的因素有较大变化时,对产品所用原材料和所生产出的产品重新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认。
首件品指的是量产前面第一或前几件产品。
首件检验时机包括产品连续批量生产前、设备模具更换或维修好以及优化改进后、工程变更产品首次生产时、批量生产后中途转做其他产品重新开始生产时。
操作工按照生产计划单依据工艺技术标准要求进行自检,判定生产制作的产品首件符合要求后,填写自检数据并签名,并将首件交互检人员进行确认,互检人员确认合格后签名。
班组长对首件进行确认后,操作工将该首件提交QC进行确认。
QC依据工艺卡片、图纸等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并对检验的结果作出判定。
如判定不合格,应向相应的操作工提出,并要求改善,重新制作首件,直至判定为合格为止,方可以进行量产。
如果检验人员对首件判定不合格但属于设计问题或生产加工单位暂时无法改善的问题时,由生产车间通知部门主管、品质主管、技术中心进行裁决,必要时通知其他有关部门人员一起进行判定评审,判定合格或临时放行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
首件合格样品均由过程检验员放置在过程检验遏制区,并由过程检验员进行钢印标识,待本工序完工后与剩余相同规格的半成品一起流入下道。
对于所有检验项目以检验指导书、工艺卡片及图纸等技术标准为准,检验必须认真对照技术标准确认,不能漏检项目或在不确认是否合格的情况下盲目签字确认。
如因首件检验有误造成产品批量不良返工(报废),组长(班长)、QC(过程检验员)负同等责任。
如首件没有被确认或确认不合格,操作工仍然进行批量生产,则加工出来的不良品由操作工全部负责。
首件检验时效性要求30分钟内完成,并由过程检验员向送检操作工作出判定结果。
最后,根据首件作业流程图,权责部门需要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如出现不合格品需要及时处理记录。
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制度概述产品首件检验是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标准及客户需求,同时控制质量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性。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产品首件检验管理制度,以提高产品质量及满足客户需求。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质量稳定性,以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企业形象,同时帮助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现潜在缺点,以便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产品,涉及所有生产车间和生产线,以及与生产相关的所有职能部门。
质量特性品质特性是定义产品成功与否的规范。
常见的品质特性包括:1.外观质量2.外观尺寸3.工艺尺寸4.电气性能5.机械性能6.可靠性能7.寿命特性8.环境适应性能等质量标准根据公司相关标准及国家标准制定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
首件检验标准应符合客户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便于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排查及纠正。
检验频次1.新产品:新增产品需要在生产前进行首件检验,确保新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及相关要求。
2.已有产品:已有产品若发生大幅变更需求,也需要进行首件检验。
3.工艺改进:对产品进行工艺改进后,需要进行首件检验,并根据需要加强相应的检验。
样品数量1.新产品: 对于新产品,应进行首件报告,报告包含外观、尺寸、性能、测试方法等内容。
2.生产于生产区、转运区或仓储区的样品,所选取的样品应保持典型性;在一条生产线上,每批应取一组样品,每组样品按抽样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如果检验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可以继续生产或交接下一道工序。
如果不合格,则应暂停生产并进行处理。
3.生产和出货前,还可以按照产品标准进行多次抽样,可以参照意向抽样、极差抽样和指定抽样等方法。
检验过程1.符合控制计划:首先,检查控制计划的规定,确定管控特性,然后根据管控特性进行检验。
2.使用检验记录表:在检验过程中使用特定的检验记录表,该记录表应包含样品编号、规格,测试方法及结果、检验员等相关信息。
首检、自检、互检、巡检管理制度
首检、自检、互检、巡检管理制度1.操作者应对加工过程中换班、换人、换品种、换工装夹具或调试设备等,改变工序条件后加工的第一个零件必须做首件。
2.首件产品经自检、互检和检验合格后,由检验人员开具S064R-30-28(首件质量检验单)并对首件产品加盖“首件”章,操作者拿到首件检验单后方可进行批量加工,否则不得加工。
3.操作者应把首件质量检验单和“首件”一块放置于要求位置。
“首件”活保存至换产品、或换批次、或下班时方可装箱,首件检验单应自行保存一个月,以备检查。
4.操作者在填写首件质量检验单中技术要求栏时,必须按照工艺文件相应内容如实填写,不允许抄袭先前票据或靠记忆填写。
5. 操作者在填写自检结果时,必须对应零件一边测量一边记录,不允许依靠记忆、捏造数据或抄袭先前票据数据,并对自检结论签字确认。
6. 互检人员在填写互检结果时,必须对照工艺文件,用自己的量具,边测量边记录,不允许捏造数据或抄袭自检数据,并对互检结论签字确认。
7.自检人员和互检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应相互检查,互相确认,确保自检、互检过程及结论真实有效,符合工艺要求,不能流于形式,一旦出现问题,应共同承担因此产生的不合格品。
8.操作者做首检时,不提供正式工艺,检验人员需对照自己工艺进行检测,以防止工艺文件出现错误而产生不合格品;对于按二类工艺、临时工艺加工的产品,操作者做首检时,要提供二类工艺、临时工艺以供检验人员检验时参考。
9. 每天检验员对加工的主被动全品种巡检时要进行全尺寸检验,做好记录。
检验员要对各班次分别完成一次巡检任务。
10.主被动所有首件必须打印零件标识后才能作首检,首检作回后要放置在展示台指定位置。
且当班下班前要清理干净,其随该批次零件放在一起。
11.自检、互检尺寸必须真实、准确。
自检、互检尺寸与检验员测量尺寸相差在下列范围内的视为自检、互检合格:长度尺寸≤0.10,外圆尺寸≤0.06,倒角宽度≤0.16,角度≤20′跳动≤0.03;当自检、互检尺寸超出允许的差值时,检验员在该张首检单上盖“作废”或“不合格”章,操作者重新进行自检、互检。
首件鉴定规章制度范文(6篇)
首件鉴定规章制度范文一、必须由生产部主导并要求生产部提交所需构件的完整性:1、首件鉴定构件包括样衣、样板、工艺、首件、首件生产通知单和首件鉴定单共计____项内容;2、由生产部开具首件生产通知单并予以落实首件生产事项;3、由生产部负责首件的水洗安排,可会同技术部协调安排,并对首件进行整理(熨烫、锁定)完善;4、生产部必须对首件进行确认检验,从工艺、规格、外观以及样衣、样板、首件通知单多项确认标准达标后方可提交鉴定;5、首件鉴定单(拟定专用表)由生产部填写题头内容和最终总结分析,贯彻执行;6、对于生产部生产鉴定前期做出限制,外观明显、可见性明显、严重不合格而提交首件鉴定的,罚款____元/次;7、提交鉴定所需购件(样衣、样板、工艺、首件、生产通知单、首件鉴定单)缺一不可,缺一项罚款____元/次;二、关于首件鉴定:由技术部安排专人进行技术性鉴定:8、首先确认规格:样衣规格、首件规格、投产的最终规格;9、样板结构(缺失现象)、版型(外观效果),关键点以及特殊位置的处理说明,谁打版谁负责;10、对工艺进行总结确认,工艺包括:固定工艺、调整工艺和特殊要求工艺;11、对首件生产通知单上的合理化建议进行技术性一对一落地解释;12、综合以上内容鉴定,进行技术性鉴定说明;13、严格控制、勇于控制不合格首件零通过并扣留不合格首件,二次生产不合格者取消该厂生产该款资格,如出现违规现象者罚款____元/次,如出现三家未通过首件鉴定,责令生产经理解决,并提交解决方案,并罚款____元/次;14、凡是扣留不合格首件标识说明、会同公司淘汰样衣一起入库保存,不得外流;15、首件鉴定同步完成,样衣落实、样板落实、工艺落实、鉴定落实后由技术专人负责备交生产部;a先交首件鉴定单、样衣、首件;b完善、调整、落实工艺,整理、检验、完善样板;c其他部门检验完毕后技术部移交生产部所需样板、工艺并签名标记。
16、首件鉴定要求时间。
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未完成者单项、单次、单人____元/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制度
总则 制定目的 为确保生产品质,避免出现批量性品质问题,特制 定
本规章。
适用范围 本公司各制造单位的生产加工过程,均应进行首件 检
验,并依本规章执行。
权责单位
1) 品管部负责本规章制定、 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
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首件检验规定 定义 本规章所称的首件是指制造单位各工程加工生产的
1.
1.1. 1.
2. 1.
3.
2.
2.1.
产品,经自我调试确认,判定合乎要求后,拟进行
批量生产前的第一个(台)产品(半成品、成品) 。
首件检验时机 1) 新产品第一次量产时的首件产品。
2) 每一制造命令(订单)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新产品首件检验 检验流程 1) 制造单位依工艺流程加工调试,并进行自检。
2) 品管 PQC 人员在制造单位加工调试时, 应调出各 相关检验依据文件或样品,并从旁协助,同时就 外观等易于判定之特性予以确认。
3) 制造单位认定生产之产品合乎要求时,将该首件 交 PQC 进一步检验。
4) PQC 人员依据检验文件、规范,对首件进行全面 的检查,如判定不合格,应向制造单位提出,并 要求改善,直到判定合格为止。
2.2.
2.3.
2.3.1.
5) PQC 判定合格,或判定不合格但属设计问题或制造单
位无法改善之问题时,由PQC 填写《首件检
验报告》一式三联,呈主管审核。
6) 经品管主管审核之《首件检验报告》及首件产品由
PQC 人员直接送往开发部门,交具体开发该产品之
技术人员作检验。
7) 开发部技术人员经检验后,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
定,并填入《首件检验报告》中。
8) 开发部、品管部均判定合格后,《首件检验报告》一
联由品管部保留,一联由开发部保留,一联转制造
部,制造单位可以正式量产。
9) 开发部、品管部判定不合格时,如属制造单位原因
时,应由制造单位改善、调试直到合格为止;如属设
计原因时,应停止生产,由开发部负责拟出对策加以
改善后,方可恢复生产,并需重新作首件确认。
2.3.2. 注意事项
1) 某些品质特性之判定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出结论
如寿命试验等) ,这些特性于新产品试制时应进 行检测,在首件检验时,可先不检验这些项目。
2) 品管部应在量产开始后,依规范随机抽样,就未 进行检验的项目实施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对 策。
3) 某些检验需要不止一个产品时,可要求制造单位 生产足数之“首件” 。
4) 首件检验讲究时效,以避免制造单位停工时间太 长。
5) 应将合格之首件产品,作为样品由品管部保存。
订单首件检验 检验流程
1) 参照新产品之首件检验流程进行。
2) 因不属新产品,在客户没有技术修改变更之一般 状况
下,只要品管部判定合格即可生产,不必送 开发部检验。
2.4.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