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颅脑疾病病人护理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1c222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3.png)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一、引言颅脑疾病是指脑组织受到各种原因引起的病变,包括脑血管疾病、脑炎、脑肿瘤等。
对于这些患者,合理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提高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希望对护理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二、护理目标1. 缓解病人症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2. 维持脑功能稳定,防止并发症。
3. 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三、护理措施1. 定期评估病人的病情和神经系统功能,包括意识、感觉、运动等。
观察瞳孔大小和反应、面部表情、言语能力等。
2. 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正常呼吸和氧气供应。
定期清洁口腔,避免积痰和窒息风险。
3. 管理疼痛,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类型,合理选择药物进行疼痛控制。
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4. 溶液平衡管理,对于短时间内大量排尿或排尿困难的病人,需要进行溶液平衡管理,保持水分平衡。
5. 预防感染,保持病人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更换床单和衣物。
给予抗生素治疗感染。
6. 促进康复,根据病情和医嘱,进行适度的运动和康复训练。
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能力。
7. 饮食管理,根据病人的营养需求,提供平衡的膳食。
注意观察饮食是否适合病人的消化系统,如有必要,可以进行饮食调整。
8. 心理支持,给予病人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和家庭支持体系。
四、护理注意事项1. 注意病人的安全,避免摔倒和意外伤害。
如有必要,可以采取约束措施。
2. 给予适当的隐私和尊重,尤其是在个人卫生方面。
3. 定期观察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4. 监测病人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5. 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低刺激的氛围,帮助病人休息和恢复。
6. 进行病情教育,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和预后,以增加他们的了解和合作度。
五、结论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对于提高康复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我们能够缓解他们的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第十章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章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ec1edc7c1cfad6195fa72a.png)
Company Logo
外科护理
总 结
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共有的综合征。病 理生理改变是脑血流量减少或形成脑疝。主要 临床表现是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包括头痛、 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伴意识障碍和生命 体征紊乱即库欣反应,严重者形成脑疝危及病 人的生命。非手术治疗包括脱水剂和糖皮质激 素,亚低温冬眠疗法等。对于颅内占位性病变 ,争取手术切除。脑疝形成时应紧急手术治疗 。护理主要是做好脱水、亚低温冬眠疗法、脑 室引流及手术前后的护理。
Company Logo
外科护理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 颅盖骨折:常合并有头皮损伤。若骨折片陷入 颅内则可导致脑损伤,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若引起颅内血肿,则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Company Logo
外科护理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2.颅底骨折
骨折部位 瘀斑部位 眶周、球结膜下 (熊猫眼征) 乳突区 乳突和枕下部 (Battle征)、或咽 后壁黏膜下 脑脊液漏 可能损伤的脑神 经
Company Logo
外科护理
护理评估
4.脑疝 (1)小脑幕切迹疝:进 行性意识障碍、患侧 瞳孔暂时缩小后逐渐 散大。 (2)枕骨大孔疝:意识 障碍和瞳孔改变出现 较晚。病人早期可突 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见右图)。
Company Logo
大脑镰下疝(上)、小脑 幕切迹疝(中)和枕骨大 孔疝(下)
外科护理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可因头痛、呕吐等引起 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还应了解 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和心理反应,对病人的关心 程度及家庭经济情况。
Company Logo
外科护理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1.腰椎穿刺:直接测量颅内压并取脑脊液检查, 但当颅内压明显增高时应禁忌,以避免引发脑 疝。 2.影像学检查:头部X线、CT、MRI、DSA等 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病变部位。
30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30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d10a923186bceb19e8bb5c.png)
第三十章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颅内肿瘤又称脑瘤,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转移到颅内)。
常见原发性肿瘤: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
【临床表现及诊断】共同表现——颅内压增高+局灶症状。
1.颅内压增高慢性、进行性加重,重者可引起脑疝,轻者引起视神经萎缩,视力减退,最终失明。
若瘤内出血可发生急性颅内压增高。
2.局灶症状与体征A.额叶肿瘤——精神异常,如淡漠、情绪欣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智力减退;B.中央前、后回肿瘤——对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C.颞叶肿瘤——视野改变和幻觉;D.枕叶肿瘤——视觉障碍;E.小脑肿瘤——共济失调;F.鞍区肿瘤——视力改变和内分泌功能障碍。
3.影像学检查◆CT和MRI——最常用。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早期发现肿瘤,确定脑肿瘤恶性程度及脑功能。
◆血清内分泌激素检查——垂体腺瘤。
【治疗原则】1.手术——主要。
2.放疗。
3.化疗。
第二节颅内动脉瘤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产生的囊性膨出,多数位于大脑动脉环的前部及其邻近的动脉主干上。
病因:①先天性缺陷;②后天性——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使动脉内弹力板破坏所致。
中老年人多见。
【临床表现及诊断】小动脉瘤破裂前无症状,较大动脉瘤压迫邻近结构出现相应症状。
动脉瘤破裂出血多突然发生,有运动、情绪激动、咳嗽等诱因。
出血流至蛛网膜下隙——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严重者因颅内压增高引发脑疝而危及生命。
脑血管造影——确诊。
【治疗原则】及早手术,或介入治疗。
第三节颅内动静脉畸形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由一团动脉、静脉及动脉化的静脉样血管组成,动脉与静脉直接交通,其间无毛细血管网,周围脑组织因缺血而萎缩。
多在40岁以前发病。
【临床表现及诊断】1.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畸形血管破裂致脑内、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
2.癫痫。
3.运动、感觉、视野以及语言功能障碍,智力障碍及精神症状。
外科护理第十五章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第十五章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429dc4bcd126fff6050bb6.png)
肿
之间
有波动
较大,可蔓延至全 头部、帽状
常局限于骨缝之间
处理原则:
小的-自行吸收
早期冷敷以减少出血和疼痛,24~48小时后 改用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
大的帽状腱膜下血肿-穿刺抽血,加压包 扎
骨膜下血肿:早期冷敷以减少水肿,不能 加压包扎。(原因?)
二、头皮裂伤
钝形或锐器打击,不规则或规则裂伤 出血较多,出现出血性休克 处理:24h内清创缝合
颅内动脉瘤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CT是诊断的首选方法,可明确其程度,提供出血部位的
线索。出血急性期, CT诊断阳性率极高,安全、迅速、 可靠。出血1周后, CT不易诊断。 MRI:对后颅窝、脑室系统少量出血及动脉瘤内血栓形成 、判断多发性动脉瘤中破裂瘤体等, MRI 优于CT。 脑血管造影:可了解动脉瘤的位置、形态、数目、大小。 血管数字减影技术(DSA)使脑血管显影更清晰,目前已普 遍应用。
进漏口封闭 2.头偏患侧,防止逆流,要保持外耳道、鼻
腔、口腔清洁 三避免:1.避免大声咳嗽、打喷嚏、擤鼻涕
2.避免从鼻腔插管、吸痰 3.避免用摒气排便 四禁: 1.禁耳鼻道填塞 2.禁冲洗 3.禁滴药 4.禁腰椎穿刺
脑损伤
脑损伤定义
脑损伤是指由暴力作用,使脑膜、脑组 织、脑血管以及脑神经的损伤。
意识障碍 伤后立即出现昏迷,>30min (最突出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 是脑挫裂伤最常见的症状
局灶症状与体征 相应的功能障碍(偏瘫、 肢体抽搐、失语等)。
生命体征紊乱 库欣反应。晚期可出现脑疝 和呼吸衰竭
颅内血肿
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病变,处 理不及时,易导致病人死亡。 分类
1.按解剖分: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课件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3b6c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e.png)
治疗方法
手术、药物治疗、康复治 疗等。
护理在颅脑疾病治疗中的角色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 孔变化等,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心理支持
颅脑疾病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护理人员需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 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康复信心。
生活护理
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进 食、排便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04
颅脑疾病病人的康复护 理与出院指导
康复护理
康复评估
肢体功能康复
首先对颅脑疾病病人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 ,包括肢体功能、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 方面,为后续康复护理制定个性化方案。
根据病人肢体功能障碍程度,制定合适的 运动康复计划,如被动关节活动、主动肌 肉力量训练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语言和认知康复
随访安排
制定随访计划,定期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及时了 解病人的恢复情况,为病人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健康宣教
在随访过程中,继续进行健康宣教,强调良好生活习惯和疾病预防的 重要性,促进病人全面康复和健康生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颅脑疾病病人的评估与诊断 • 颅脑疾病病人的常见护理问题与对策 • 颅脑疾病病人的康复护理与出院指导
01
引言
颅脑疾病概述
01
02
03
疾病类型
包括颅脑损伤、脑出血、 脑梗死、脑部肿瘤、颅内 感染等。
症状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 障碍、肢体无力、言语不 清等。
记录变化。
颅内压增高
外科护理学-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8639e5ee06eff9aff80717.png)
• 局灶症状:动脉瘤可压迫邻近脑组织出现相应 的局灶症状
• 出血症状:多突然发生,部分病人有运动等诱 因。一旦动脉瘤破裂破裂出血,病人可出现剧 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甚 至发生脑疝
• 蛛网膜下隙内的血液可诱发脑动脉痉挛,甚至 脑梗死。
外科护理学-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 护理
颅内动脉瘤
• 意识障碍 与颅内出血有关 • 潜在并发症 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癫痫发
作、术后血肿
✓护理措施
• 建立规律生活,避免激烈运动等,以防颅内出血 • 高血压和癫 发作者,按时服用降压药、抗癫痫药
外科护理学-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 护理
脑卒中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造 成脑的供应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非外伤 性的脑实质性出血,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及体征称为脑卒中(stroke)
✓辅助检查 •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是确诊颅 内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头颅CT检查或 MRI扫描也有助诊断
外科护理学-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 护理
颅内动脉瘤
✓处理原则 • 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防止出血或再出血,以及
控制动脉痉挛
• 手术治疗:开颅动脉瘤蒂夹闭术是首选的治疗
方法,也可采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
– 术后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引起脑梗死,出现 一侧肢体无力、偏瘫、失语甚至意识不清
– 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常应用肝素预防脑梗死
➢穿刺点局部血肿
外科护理学-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 护理
颅内动脉瘤
✓护理措施 •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 ➢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活动或锁上门洗澡,以免发
生意外时影响抢救 ➢动脉瘤栓塞术后,定期脑血管造影随访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d7a48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3.png)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
1.下列哪个部位的顿内肿瘤可出现精神障碍
A.中央前回肿瘤
B.额叶前部肿瘤
C.枕叶肿瘤
D.听神经肿瘤
E.脑干肿瘤
解析:额叶:精神症状较其他部位多见;颞叶:除出现酷似额叶肿瘤的持续性精神症状外,还可有发作性症状,如痉挛;顶叶:精神症状较少;枕叶:精神症状少见;胼胝体:常于早期出现严重且多样的精神症状,表现为智力减退、记忆障碍、人格改变;间脑:出现精神症状较少,以显著的记忆障碍为主;垂体:除内分泌功能障碍外,可有精神迟钝、行为被动、性欲减退、嗜睡;幕下:以早期出现意识障碍为主,精神症状少见。
答案:B
2.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诱因是
A.情绪激动、剧烈活动
B.睡眠状态
C.头部创伤
D.使用抗凝药物
E.寒冷
解析: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诱因:刷烈活动、情绪激动、饮酒、便秘等。
答案:A
3.女性,18岁。
突然剧烈头痛、伴呕吐。
查体: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体温37℃。
既往身体健康。
CT示双侧裂池纵裂池内高密度影,首先应考虑
A.脑炎
B.脑膜炎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肿瘤
E.脑脓肿
解析:年轻病人,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CT示双侧裂池纵裂池内高密度影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可能为脑血管畸形。
答案:C。
常见颅脑疾病术后的护理
![常见颅脑疾病术后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c4792d844769eae009ed3c.png)
(5)胃出血 (6)顽固性呃逆 (7)癫痫发作
(1)出血
颅内出血是脑手术后最危险的并 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至48小时内。 病人往往有意识改变,表现为意识清 醒后又逐渐嗜睡、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 底或电凝止血痂脱落,
其它如病人呼吸道不畅、二氧化碳 蓄积、躁动不安、用力挣扎等引起颅内 压骤然增高,也可造成再次出血。故术 后应严密观察,避免增高颅内压的因素, 一旦发现病人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 报告医师,并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
为防止颅内压增高及颅内再出血, 必须保持术后病人安静,若发现病人 躁动不安,在排除颅内压增高或膀胱 充盈的因素后,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5、病情观察及护理 常规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瞳孔、肢体活动状况等。颅前窝手术 后常有额眶部水肿,可给予冷敷以减 轻不适。注意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情 况,加强敷料更换和保持清洁干燥, 避免切口感染。
③肺部感染 多发生于手术后一周左右、全身 情况差的病人,若未能及时控制,可 因高热及呼吸功能障碍导致或加重脑 水肿,甚至发生脑疝。
预防脑手术后感染的主要方法有:
常规使用抗生素 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营养及基础护理。
(3)中枢性高热
多出现于术后12至48小时内,体 温达40度以上,常同时伴有意识障碍、 瞳孔缩小、脉搏加速、呼吸急促等症 状,一般物理降温效果差,需及时采 用冬眠低温治疗。
体积较大的肿瘤切除后,因颅 腔留有较大空隙,24小时内手术区 应保持高位,以免突然翻身时发生 脑和脑干移位。搬动病人或为病人 翻身时,应有人扶持头部,使头颈 部成一直线,防止头颈部过度扭曲 或震动。
2、营养和补液 一般颅脑手术后一日可进流质饮食,第 二三日给半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普 通饮食。较大脑手术或全麻术后病人有恶 心、呕吐,术后可禁食1至2日,给予静脉 补液,待病情平稳后再逐步恢复饮食。术 后长期昏迷的病人,主要经鼻饲提供营养, 鼻饲后勿立即搬动病人,以免引发呕吐和 误吸。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73cbe7c8d376eeaeaa3165.png)
病因
后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创伤性动脉瘤
临床表现:
出血症状 局灶症状
取决于动脉瘤的部位、大 小及周围解剖结构 1. 未破裂可无任何症状 2. 破裂出血即表现 为SAH与颅内血肿 1.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 瘤---动眼神经麻痹 2.巨大动脉瘤形成局部 占位,影响视路视力视野 改变
前交通动脉瘤及破裂出血的示意图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直径小于3cm者可采用伽马刀治疗。
第三节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一、颅内肿瘤
原发性肿瘤:起源于颅内各种组织 继发性肿瘤: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转移
发病部位以大脑半球最多,其次为鞍区、小脑脑桥角、小脑、 脑室及脑干。
颅内肿瘤好发部位:
星形细胞瘤、胶质细胞瘤——大脑半球的皮层下
室管膜瘤——脑室壁
髓母细胞瘤——小脑引部
脑膜瘤——与蛛网膜颗粒分布一致,多见于矢状窦旁和大脑凸面 神经鞘瘤——桥脑小脑角 垂体腺瘤——鞍区
3D-DSA 图示
治疗
非手术治疗:绝对 卧床休息,对症处 理,控制血压,降 低颅内压,预防痉 挛,止血。
手术治疗: 开颅夹闭动脉瘤蒂 是首选方法。也可 采用动脉瘤血管内 介入治疗。
动脉 瘤血 管内 介入 治疗 示意 图
护理措施:
告知相关知识
1.避免诱因 2.注意安全 3.及时就诊
预防再次出血
临床表现:
疾病早期: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局部和全身症状,如畏寒、 发热、头痛、呕吐及颈项强直。
脓肿形成后:颅内压增高或局部脑受压症状。
病人可突发高热、昏迷、全身抽搐、角弓反张甚至死亡。
处理原则
急性期:高效广谱抗菌素控制感染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_外科护理学教案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_外科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dd35f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4.png)
颅脑疾病病⼈的护理_外科护理学教案【教学⽬的与要求】1、了解颅内压增⾼的病因。
2、熟悉颅内压增⾼及头⽪损伤的主要⾝⼼状况。
3、掌握颅内压增⾼病⼈主要的护理措施。
4、了解颅脑损伤的分类。
5、熟悉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急救处理。
6、掌握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教学过程与内容】颅脑疾病病⼈的护理第⼀节颅内压增⾼⼀、概述㈠概念颅内压是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的压⼒。
脑组织、脑脊液、⾎液三者的体积与颅腔容积相适应,使颅内保持着稳定的压⼒,称颅内压。
㈡正常值颅内压正常值在成⼈为70—200mmHg,⼉童为50—100mmHg。
颅内压增⾼是指颅内压持续地超过200mmH2O,可导致脑疝。
㈢病理⽣理㈣类型1、根据病因不同⑴弥漫性颅内压增⾼:多由于颅腔狭⼩或全⾯性脑实质的体积增加所引起如:弥漫性脑膜脑炎、弥漫性脑⽔肿、交通性脑积⽔⑵局灶性颅内压增⾼:多因颅内有局限的扩张性病变引起如:颅内肿瘤2、病变发展快慢⑴急性颅内压增⾼:如颅内出⾎、⾼⾎压脑内出⾎⑵亚急性颅内压增⾼:如颅内恶性肿瘤⑶慢性颅内压增⾼:如颅内良性肿瘤⼆、护理评估㈠健康史颅内压增⾼的原因1、颅内容物体积增加⑴脑体积增加⑵脑脊液增多⑶脑⾎流量增多⑷颅内占位性病变2、颅腔容积缩减⑴先天性畸形⑵⼤⽚凹陷性⾻折㈡⾝⼼状况1、头痛:最早最主要的症状原因是颅内压增⾼使脑膜⾎管和神经受刺激与牵拉所致在清晨和夜间加重,多位于前额及颞部2、呕吐呈喷射状3、视神经乳头⽔肿因视神经受压、眼底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肿合称为颅内压增⾼“三主征”4、意识障碍⑴急性病⼈:进⾏性意识障碍⑵慢性病⼈:神志淡漠、反应迟钝5、⽣命体征变化:Cushing(库欣)综合征多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颅内压增⾼后先出现⾎压升⾼,脉搏缓慢有⼒和呼吸加深变慢,继之出现⾎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浅快不规则,终于呼吸停⽌,最后⼼脏停搏⽽死亡6、脑疝⑴定义脑疝是指当颅内压增⾼超过了脑部的⾃⾝代偿能⼒,脑组织从压⼒⾼处向低处移位,压迫脑⼲、⾎管和脑神经,引起脑⼲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通道受阻⽽产⽣的⼀系列严重变化⑵常见类型⼩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和枕⾻⼤孔疝(⼩脑扁桃体疝)⑶⼩脑幕切迹疝临床表现①颅内压增⾼:剧烈头痛,进⾏性加重,伴烦躁不安,频繁呕吐②进⾏性意识障碍:嗜睡、浅昏迷、深昏迷③瞳孔改变先是患侧瞳孔略缩⼩,光反应迟钝;接着患侧瞳孔散⼤,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应消失,伴上睑下垂及眼球外斜;最后双侧瞳孔散⼤,光反应消失④运动障碍:病变对侧肢体肌⼒减弱或⿇痹,继之波及双侧,可出现去⼤脑强直⑤⽣命体征变化:紊乱,晚期出现⾎压骤降,脉搏快弱,呼吸浅⽽不规则,呼吸⼼跳相继停⽌⽽死亡⑷枕⾻⼤孔疝临床表现病情变化快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早期可突发呼吸骤停㈢诊断检查1、头颅X线摄⽚2、⽆损伤性脑成像检查3、脑造影检查4、腰椎穿刺颅内压增⾼症状和体征明显的患者禁⽤三、护理诊断⑴潜在的并发症脑疝⑵清理呼吸道⽆效与意识障碍有关⑶有误吸的危险与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有关⑷疼痛与颅内压增⾼有关⑸有体液不⾜的危险与长期不能进⾷、呕吐、⽤脱⽔剂有关⑹营养失调与频繁呕吐、长期不能进⾷等有关⑺有外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⑻便秘与⼤量、长期应⽤脱⽔剂及限制⽔摄⼊量有关⑼排尿异常与意识障碍较深致排尿反射障碍有关⑽排便失禁与意识障碍较深致排便不能⾃主有关⑾思维过程改变与颅内压增⾼有关四、护理措施㈠治疗原则1、去除原发病因2、对原因不明或⼀时不能解除者⑴控制脑⽔肿,采⽤脱⽔治疗⑵激素应⽤⑶冬眠低温治疗⑷巴⽐妥类药物治疗⑸过度换⽓⑹脑室引流㈡具体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⑴意识状态意识障碍分级法:意识状态分五级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分级评分法:最⾼分15分,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⑵瞳孔观察⑶⽣命体征变化⑷头痛、呕吐及视⼒障碍⑸肢体活动和癫痫发作情况⑹颅内压监测2、防⽌呼吸道梗阻3、体位床头抬⾼15o—30o的斜坡卧位4、控制液体⼊量成⼈每⽇输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尿量不少于600ml5、控制⾼热⑴使⽤冬眠药物之前可使⽤镇静剂⑵冬眠药物使⽤30分钟后再加⽤物理降温⑶降温以肛温32℃—34℃较为适合⑷停⽌冬眠疗法,应先停物理降温,再停冬眠药物6、维持营养7、肢体活动障碍的护理8、症状护理9、注意⼼理护理10、协助病⼈做好各项检查11、脑疝的急救与护理⑴⽴即脱⽔治疗快速静脉输⼊20%⽢露醇250ml(15—20分钟内输⼊)⑵保持呼吸通畅,给氧⑶可急症⾏⼿术治疗12、脑室引流的护理⑴引流管护理原则⑵引流袋放置位置、引流速度,⽇引流量要注意⑶引流⼀般不超过5—7天,开颅⼿术后不超过3—4天⑷拔管要求第⼆节颅脑损伤⼀、头⽪损伤㈠概述1、头⽪解剖头⽪可分为五层:⽪肤、⽪下组织、帽状腱膜、帽状腱膜下层和⾻膜层,其中⽪肤、⽪下组织、帽状腱膜三层连接紧密,不易分离,帽状腱膜下层和⾻膜层连接疏松,较易分离2、分类⑴头⽪⾎肿①⽪下⾎肿②帽状腱膜下⾎肿③⾻膜下⾎肿⑵头⽪裂伤⑶头⽪撕脱伤㈡护理评估1、健康史原因:钝器伤、锐器伤或机械⼒牵扯2、⾝⼼状况⑴头⽪⾎肿①⽪下⾎肿:常见于产伤或碰伤②帽状腱膜下⾎肿:头部受到斜向暴⼒③⾻膜下⾎肿:颅⾻⾻折⑵头⽪裂伤⑶头⽪撕脱伤3、诊断检查㈢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休克2、组织完整性受损与损伤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与积⾎、头⽪完整性破坏有关4、疼痛与损伤有关5、恐惧与外伤刺激及对疾病知识缺乏有关㈣护理措施1、头⽪⾎肿⑴较⼩⾎肿,不需特殊处理,可加压包扎,早期可冷敷,24—48⼩时后可热敷⑵较⼤⾎肿,加压包扎,⼀般不穿刺抽吸⾎肿液2、头⽪裂伤局部加压包扎⽌⾎,争取在24⼩时内清创缝合3、头⽪撕脱伤加压包扎⽌⾎、防⽌休克,应保留撕脱的头⽪,避免污染,⽤⽆菌敷料包裹,隔⽔放置于有冰块的容器内,争取6—8⼩时内⼿术⼆、颅⾻⾻折㈠概述颅⾻⾻折的类型1、按⾻折的形态可分为线性⾻折和凹陷性⾻折2、按⾻折的部位可分为颅盖⾻折和颅底⾻折3、按⾻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开放性⾻折和闭合性⾻折㈡护理评估1、健康史:⾻折的原因:直接暴⼒和间接暴⼒引起2、⾝⼼状况⑴颅盖⾻折①线性⾻折(发⽣率最⾼):局部压痛肿胀②凹陷性⾻折:局部可扪及局限性下陷区⑵颅底⾻折3、诊断检查头颅X线摄⽚:颅盖⾻折可确诊颅底⾻折⼀般需通过临床表现加以诊断㈢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颅内出⾎、颅内感染2、疼痛与损伤有关3、感知改变与颅神经损伤有关4、恐惧与受伤⽆⼼理准备及对疾病知识缺乏有关㈣护理措施脑脊液漏的护理护理重点:⼀抗⼆要三避免四禁1、⼀抗:应⽤抗⽣素预防感染2、⼆要:要头⾼斜坡卧位;要保持⿐、⽿道外⾯清洁3、三避免:避免擤⿐涕、打喷嚏、剧烈咳嗽4、四禁:禁⽌⽿⿐道填塞、冲洗、药液滴⼊和禁腰穿三、脑损伤㈠概述1、概念脑损伤是反映脑膜、脑组织、脑⾎管以及脑神经的损伤2、脑损伤的分类⑴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脑损伤和闭合性脑损伤⑵脑损伤病理改变的先后①原发性脑损伤:暴⼒作⽤于头部后⽴即发⽣的脑损伤②继发性脑损伤:头部受伤⼀段时间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3、颅内⾎肿分类⑴依⾎肿的来源和部位①硬脑膜外⾎肿②硬脑膜下⾎肿③脑内⾎肿⑵依时间①急性颅内⾎肿:3天以内发⽣②亚急性颅内⾎肿:3天到3周以内发⽣③慢性颅内⾎肿:超过3周4、脑损伤的机制⑴直接损伤①加速性损伤②减速性损伤③挤压伤⑵间接损伤①传递性损伤②挥鞭性损伤③特殊⽅式损伤⑶旋转损伤㈡护理评估1、健康史⑴开放性脑损伤:锐器伤或⽕器伤直接造成⑵闭合性脑损伤:钝性暴⼒或间接暴⼒2、⾝⼼状况⑴脑震荡脑震荡是指颅脑外伤后出现⼀过性脑功能障碍,⽆⾁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但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临床表现:①⽴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般不超过30分钟②逆⾏性遗忘③神经系统检查⽆阳性体征,脑脊液中⽆红细胞,CT检查亦⽆阳性发现⑵脑挫裂伤临床表现:①意识障碍:受伤后⽴即出现,⼀般超过30分钟②头痛与恶⼼呕吐③局灶症状与体征④颅内压增⾼与脑疝⑶颅内⾎肿①硬脑膜外⾎肿a.原发性脑损伤较轻先昏迷,后清醒,最后⼜昏迷,即出现“中间清醒期”b.原发性脑损伤较重⽆“中间清醒期”c.原发性脑损伤很轻或⽆早期⽆意识障碍②硬脑膜下⾎肿a.急性:⽆“中间清醒期”,急性颅内压增⾼症状明显,脑疝症状出现较快b.慢性:有局灶症状和体征,颅内压增⾼症状出现较晚3、诊断检查⑴脑脊液检查⑵头颅X线摄⽚⑶CT扫描硬膜外⾎肿:双凸镜形或⼸形密度增⾼影硬膜外⾎肿:新⽉形或半⽉形密度增⾼影⑷颅脑超声波⑸脑⾎管造影㈢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脑疝、出⾎2、清理呼吸道⽆效与意识⽔平降低有关3、有误吸的危险与反射活动降低有关4、体温调节⽆效与脑⼲受损有关5、低效性呼吸型态与严重脑挫裂伤或脑⼲损伤有关6、有感染的危险与损伤、⼿术和脑室引流有关7、有体液不⾜的危险与呕吐、⾼热、⾼渗利尿剂应⽤、尿崩症和不能正常进⾷等有关8、营养失调与呕吐、长期不能正常进⾷有关9、疼痛与颅内压增⾼和⼿术切⼝有关10、有外伤的危险与癫痫抽搐、躁动、感觉障碍等有关11、排尿异常与排尿反射障碍有关12、便秘与⼤量、长期应⽤⾼渗利尿剂及卧床有关13、语⾔沟通障碍与语⾔中枢受损有关㈣护理措施1、治疗原则⑴开放性脑损伤:清创缝合术⑵闭合性脑损伤:⼿术治疗颅内压增⾼和脑疝2、具体护理措施⑴保持呼吸道通畅⑵病情观察①意识状态的观察②⽣命体征的观察③瞳孔的观察④神经系统体征⑶颅内压的监测⑷体位⑸控制脑⽔肿⑹防治⽔、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失调⑺预防感染⑻营养⽀持⑼对症护理与并发症处理①排尿异常②躁动的护理③便秘④⾼热的处理⑤五官及⽪肤护理⑥外伤性癫痫⑦消化道出⾎的护理⑧外伤性尿崩症的护理⑽⼿术前后的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出⾎②感染③中枢性⾼热④尿崩症⑤胃出⾎⑥顽固性呃逆⑦癫痫发作⑾健康教育【课堂⼩结】通过该堂课的教学,重点要求学⽣掌握好颅内压增⾼病⼈的诊断、主要护理措施以及头⽪损伤、颅⾻⾻折、脑损伤病⼈的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学(双语教学)15.3第十五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外科护理学(双语教学)15.3第十五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62e9cd7f866fb84ae55c8d01.png)
颅内肿瘤
辅助检查
• 首选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
处理原则
• 手术治疗: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若肿瘤不 能完全切除时,可行内减压术、外减压术和脑 脊液分流术,以降低颅内压,延长生命
• 放疗、化疗:是重要的综合治疗手段
颅内肿瘤
护理措施 • 术前护理 • 术后护理
加强生活护理
– 口腔和鼻腔的清洁护理
第十五章 常见颅脑疾病 病人的护理
颅内肿瘤
分类与特点 • 神经胶质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高度恶性,对放化疗 不敏感
髓母细胞瘤:高度恶性,对放射治疗敏感 少突胶质细胞瘤:占7%,生长较慢,分界
较清,术后往往复发,需放疗及化疗
室管膜瘤:占12%,分界尚清楚,术后需放 疗和化疗
星形细胞瘤:最常见,恶性程度较低,术后 易复发
分类与特点
颅内肿瘤
• 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20%,良性居多,生长缓
慢。彻底切除,可不复发
• 垂体腺瘤 :是来源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按细
胞分泌内分泌激素功能,可分为催乳素腺瘤 、生 长激素腺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及混合性腺 瘤。 手术摘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颅内肿瘤
分类与特点
• 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的10%,良性。患侧神
颅内肿瘤
护理措施
• 术后护理
加强生活护理
– 口腔和鼻腔的清洁护理 – 体位
» 幕上开颅术后病人应卧向健侧 » 幕下开颅术后早期宜无枕侧卧或侧俯卧位 » 经口鼻蝶窦入路术后取半卧位,以利于伤口引流 » 后组脑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者只能取侧卧位 » 体积较大的肿瘤切除术后,应保持头高位 » 搬动病人或为病人翻身时,应使头颈部保持在一直线
经性耳聋、耳鸣、前庭功能障碍、三叉神经及面 神经受累和小脑症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5b2f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c.png)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颅脑疾病是指发生于颅骨及脑部的疾病,包括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炎等多种病症。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恰当的护理。
下面,我将介绍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1.脑卒中病人的护理:-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避免和预防压疮的发生。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病情恶化的迹象。
-保持患者的卧位,减少头部的运动和转动,避免剧烈的活动和劳累。
-提供合适的营养和水分,避免过度或不充分的进食和饮水。
-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包括病人的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和功能性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
2.脑外伤病人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分泌物,维持通气和氧合。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提供适当的刺激,帮助病人恢复意识。
-定期翻身,避免长期压迫同一部位引起的压疮。
-保持镇痛和止吐药物的使用,控制疼痛和恶心的出现。
-提供安静、平稳的环境,减少噪音和光刺激。
-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包括瞳孔反射、四肢运动、感觉等,以及定时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等。
3.脑肿瘤病人的护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等。
-定期检查病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定向力、记忆力、肌力和感觉等。
-提供病人需要的营养,包括高蛋白、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分次进食,避免厌食和体重下降。
-提供病人的情绪支持,积极沟通和倾听病人的想法和感受。
-定期进行疼痛评估,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
-定期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观察肿瘤的情况,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并发症。
4.脑炎病人的护理:-保持病人的安静,避免精神刺激和剧烈活动。
-控制病人的发热,给予适当的退热药物,观察体温的变化。
-观察病人的神经系统功能,特别是意识状态、瞳孔反射、四肢运动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提供适当的营养和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治疗脱水。
-卫生资格-368护理学-章节练习-外科护理学-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共15题)
![-卫生资格-368护理学-章节练习-外科护理学-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共15题)](https://img.taocdn.com/s3/m/a383f66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8.png)
-卫生资格-368护理学-章节练习-外科护理学-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共15题)1.治疗颅内肿瘤首选的方法是解析:无答案:( A )A.手术治疗B.化学治疗C.放射治疗D.免疫治疗E.脱水治疗2.脑室引流术后患者引流管护理方法,不妥的是解析:当引流管被小血凝块阻塞,可挤压引流管或在严格消毒管口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切不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管内阻塞物被冲至脑室系统,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
故本题选 D。
答案:( D )A.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 15cmB.妥善固定引流管C.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 500mlD.定时无菌生理盐水冲洗E.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3.颅内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解析:颅内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由于畸形血管破裂致脑内、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
较常见的症状是癫痫,可在颅内出血时发生,也A.视力障碍B.癫痫C.头痛D.运动障碍E.意识障碍、头痛4.诊断颅内动脉瘤最重要的检查是解析: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及诊断】小的动脉瘤破裂前可无症状,较大动脉瘤压迫邻近结构出现相应的局灶症状。
动脉瘤破裂出血多突然发生,部分病人有运动、情绪激动、咳嗽等诱因。
破裂出血流至蛛网膜下隙,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严重者因颅内压增高引发脑疝而危及生命。
脑血管造影是确诊颅内动脉瘤必需的检查方法。
答案:( E )A.X 线片B.CTC.MRID.脑脊液检查E.脑血管造影5.最常见的颅内肿瘤是解析:无答案:( B )A.脑膜瘤B.胶质细胞瘤C.小脑瘤D.垂体瘤E.听神经瘤6.开颅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解析:无B.颅内出血C.中枢性高热D.尿崩症E.癫痫发作7.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解析: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其他少见的原因包括先天性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抗凝或溶栓治疗、类淀粉样血管病及脑肿瘤等。
答案:( C )A.颅内肿瘤破裂B.颅内动脉瘤破裂C.高血压脑动脉硬化D.动静脉畸形E.头部创伤8.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最直接的证据是解析:脑脊液呈血性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最直接的证据。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课件ppt.ppt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课件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fba14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d.png)
学习内容
4、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 • 休息与镇静 • 防止剧烈咳嗽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防止便秘 • 控制癫痫 5、应用脱水药物:如20%甘露醇、呋塞
米等
19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颅腔容积=脑组织体积+脑血容量+脑脊液
5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学习内容
• 生理情况下颅内压存在小范围波动(血压、呼吸) • 颅内压的调节途径
–颅内静脉血加快排挤到颅外去;
200mmH2O 即为增高。 10、对症护理
21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学习内容
(二)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2)卧位 (3)营养和补液:每日补液限制在2000ml以内,
每日分泌400-500ml。 • 保持引流通畅 • 预防感染
• 按期拔管:开颅术后一般引流3-4日,不宜超过5-7日。
23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学习内容
24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内容
4 意识障碍:进行性意识障碍—嗜睡、朦胧、浅昏迷、 深昏迷。 5. 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 6. 其它症状和体征:头晕、猝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肿瘤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颅内压增高 ✓颅内积液或假性囊肿:保持创腔引流通畅 ,
使残腔逐步闭合,减少局部积液或形成假性囊 肿的机会 ✓脑脊液漏:注意伤口、鼻、耳等有无脑脊液漏
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 ),又称脊髓肿瘤,是指发生于 脊髓本身和椎管内与脊髓邻近组织的原发性 或转移性肿瘤
脑卒中
✓临床表现 ✓出血性脑卒中: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偏瘫;
重症者可出现昏迷、完全性瘫痪及去皮质强 直、生命体征紊乱 ✓辅助检查 ✓缺血性脑卒中:经脑血管造影、头部、磁共 振血管造影()、型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急性脑出血者首选检查
脑卒中
✓处理原则 ✓缺血性脑卒中:一般先行非手术治疗。脑动
脉完全闭塞者,应在小时内手术治疗
碍、头痛、呕吐等症状 ✓癫 :是较常见的首发症状 ✓头痛:单侧局部或全头痛,间断性或迁移
性 ✓神经功能障碍:由于合并脑积水所致
颅内动、静脉畸形
✓辅助检查 ✓脑血管造影确诊本病
✓处理原则 ✓手术切除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对位于脑
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直径小于的可采用伽 马刀治疗;对血流丰富体积较大者可行血 管内栓塞术
头颈部过度扭曲或震动 ✓一般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颅内压增高迹象 ✓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术后当日禁食,次日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昏
颅内动脉瘤
✓护理措施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脑血管痉挛 ✓表现为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短暂的
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和麻木、失语症等 ✓预防:术后用尼莫地平治疗,给药期间观察有
脑脓肿
✓护理措施 ✓控制感染 ✓遵医嘱给予抗菌药物,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 ✓脓腔引流护理 ✓体位引流 ,引流瓶(袋)应低于脓腔,引流管
的位置应保留在脓腔的中心 ✓术后小时才能囊内低压冲洗, 冲 洗后注入抗菌
药物,然后夹闭引流管~小时 ✓降低颅内压 ✓健康教育
颅内肿瘤
✓分类与特点 ✓神经胶质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高度恶性,对放化
颅内肿瘤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 约以上的病人可出现颅内压增高
症状和体征,通常呈慢性、进行性加重过程 ✓局灶症状与体征 是脑瘤对脑组织的直接刺激
、压迫和破坏脑神经出现的局部神经功能紊乱 表现,因肿瘤部位而异
颅内肿瘤
✓辅助检查 ✓首选或磁共振成像检查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若肿
液引流速度要慢,脑室引流瓶的位置不能过 低 ✓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便秘等 ✓维持血压稳定
颅内动脉瘤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手术前常规准备,介入栓塞治疗者行双侧
腹验及练习
颅内动脉瘤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体位:意识清醒后抬高床头°~°,翻身时防止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
✓病因
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原因是在动脉粥样硬 化基础上发生血管痉挛或脑血栓形成,导 致脑的供应动脉狭窄或闭塞
✓出血性脑卒中:是高血压病死亡的主要原 因,常因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使血压突然 升高而发病
脑卒中
✓病理生理 ✓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闭塞后,该动脉供
血区的脑组织可发生缺血性坏死,同时出 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意识改变。栓塞 部位以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为多见,基 底动脉和椎动脉次之
✓出血性脑卒中:出血多位于基底节壳部, 可向内扩展至内囊部。血肿压迫脑组织, 造成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血肿也可沿其 周围神经纤维束扩散
脑卒中
✓临床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神经功能障碍持
颅内动、静脉畸形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意识障碍 与颅内出血有关 ✓潜在并发症 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癫
痫发作、术后血肿
✓护理措施 ✓建立规律生活,避免激烈运动等,以防颅内出
血 ✓高血压和癫 发作者,按时服用降压药、抗癫
脑卒中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造 成脑的供应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非外伤 性的脑实质性出血,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及体征称为脑卒中()
颅内肿瘤
✓分类与特点
✓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的,良性。患侧神经 性耳聋、耳鸣、前庭功能障碍、三叉神经及 面神经受累和小脑症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 主
✓颅咽管瘤:属先天性颅内良性肿瘤,表现为 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尿崩、肥胖和发育迟 缓等。以手术切除为主
颅内肿瘤
✓病因与病理 ✓颅内肿瘤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 ✓少数系先天发育过程中胚胎性残余组织演
椎管内肿瘤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有蛋白细胞分离现
象,是诊断椎管内肿瘤的重要依据 ✓影像学检:脊髓检查是目前最有价值的辅助
检查方法 ✓处理原则 ✓椎管内肿瘤的有效的治疗是手术切除
椎管内肿瘤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急性疼痛 与肿瘤压迫脊髓、神经有关 ✓潜在并发症 截瘫 ✓护理措施 ✓缓解疼痛 避免加重病人疼痛的因素。病人
✓先天性畸形造成的脑积水 ✓肿瘤引起脑积水 ✓少见的原因有脑脊液分泌过度、上矢状窦阻塞
先天性脑积水
✓病理生理
✓脑脊液循环途径中的任何部位发生阻塞, 皆可引起其上方的脑室扩大和颅内压增高 。若脑室系统内有梗阻,使脑脊液循环通 道阻塞,称为非交通性脑积水;在脑脊液 流出脑室后的远端发生梗阻,称为交通性 脑积水
或加剧,严重者可致脑疝。若脓肿突然溃破,造 成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或脑室炎,病人可突发高热 、昏迷、全身抽搐、角弓反张,甚至死亡
脑脓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 ✓和扫描是诊断脑脓肿的首选方法
✓处理原则 ✓脓肿局限后可行脓肿穿刺术或切除术 ✓位于脑深部的脓肿并出现脑疝者,则应紧
急行颅骨钻孔穿刺抽脓
✓出血性脑卒中:经非手术治疗病情继续加重 时,可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锥颅穿刺血肿抽 吸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术
脑卒中
✓护理评估 ✓术前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术后评估 ✓评估手术、麻醉方式,引流管和并发症
脑卒中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加强生活护理 ✓饮食 有吞咽障碍者应鼻饲流质 ✓防止意外损伤 ✓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促进沟通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无胸闷、面色潮红、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不 良药物反应
颅内动脉瘤
✓护理措施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脑梗死 ✓术后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引起脑梗死,出现一
侧肢体无力、偏瘫、失语甚至意识不清 ✓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常应用肝素预防脑梗死 ✓穿刺点局部血肿
颅内动脉瘤
✓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 ✓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活动或锁上门洗澡,以免
大家好
第十五章 常见颅脑疾病 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识记: 陈述脑血管性疾病、脑脓肿、颅内与椎管内 肿瘤、先天性脑积水的病因与病理、辅助检 查、处理原则、健康教育 简述颅内肿瘤的分类 简述脑脓肿、颅内与椎管内肿瘤、先天性脑 积水的护理诊断
学习目标
理解: 叙述脑血管性疾病、脑脓肿、颅内与椎管内肿 瘤、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并分析并发症 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 阐明脑脓肿、颅内与椎管内肿瘤、先天性脑积 水的护理措施 运用: 按护理程序对脑血管性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脑脓肿
✓脑脓肿( )是细菌侵入脑组织引起化脓性 炎症,并形成局限性脓肿
脑脓肿
✓病因 ✓耳源性脑脓肿:最多见,继发于慢性化脓
性中耳炎或乳突炎 ✓血源性脑脓肿:脓毒血症或身体其他部位
的化脓性感染灶,致病菌经血液循环进入 脑组织 ✓其他:外伤性、鼻源性和原因不明的隐源 性脑脓肿
脑脓肿
✓临床表现 ✓多数有原发化脓性感染病史 ✓脓肿形成后,出现局部脑受压和颅内压再度增高
脑卒中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有效缓解疼痛 分析术后病人头痛的原因,
采取对症治疗和护理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脑脊液漏 ✓颅内压增高、脑疝 ✓术后颅内出血: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 ✓感染 ✓中枢性高热
脑卒中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功能锻炼 尽早恢复生活自理 ✓病人应避免导致再出血的诱发因素 ✓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稳
续时间不超过小时,突发的单侧肢体无力、感 觉麻木、一时性黑矇及失语等;椎基底动脉供 血不足表现以眩晕、步态不稳、复视、耳鸣及 猝倒为特征。症状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大 多不留后遗症
脑卒中
✓临床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发病
似,但神经功能障碍的持续时间超过小时 ,可达数天,也可逐渐完全恢复 ✓完全性脑卒中( ,):症状较上述二类型 严重,神经功能障碍长期不能恢复
采取适当体位,以减轻疼痛。遵医嘱应用 镇痛剂 ✓病情观察 注意病人的肢体感觉、运动及括
先天性脑积水
✓又称婴儿脑积水,是指婴幼儿时期脑室系 统或蛛网膜下隙积聚大量脑脊液,导致脑 室或蛛网膜下隙异常扩大,并出现颅内压 增高和脑功能障碍
✓病因
先天性脑积水
✓产伤引起的颅内出血和各种感染所致的脑膜炎, 造成蛛网膜、第四脑室开口等间隙粘连
变而成 ✓原发性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
、垂体、血管及残余胚胎组织等 ✓由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的称
为颅内继发性肿瘤
颅内肿瘤
✓病因与病理 ✓发病部位以大脑半球最多,其次为蝶鞍、鞍
区周围、小脑脑桥角、小脑、脑室及脑干。 一般不向颅外转移,在颅内直接向邻近正常 脑组织浸润扩散,也可随脑脊液的循环通道 转移。脑瘤的预后与病理类型、病期及生长 部位有密切的关系
疗不敏感 ✓髓母细胞瘤:高度恶性,对放射治疗敏感 ✓少突胶质细胞瘤:占,生长较慢,分界较
清,术后往往复发,需放疗及化疗
✓室管膜瘤:占,分界尚清楚,术后需放疗 和化疗
✓星形细胞瘤:最常见,恶性程度较低,术
✓分类与特点
颅内肿瘤
✓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良性居多,生长缓慢 。彻底切除,可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