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内分泌护理常规
住院患者一般护理常规一、概述患者在住院期间,常有思想负担重、心理矛盾突出等心理特点。
急性病期,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势凶猛,自觉症状明显,常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心理反应;慢性病期,病期冗长,身体有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不能完全康复,病情时好时坏,疗效不显著,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
故要求临床护士必须缜密观察,及时分析病情的发生和发展,操作熟练,配合默契,遇到抢救时当机立断,采取紧急措施。
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时,加强心理护理,保持生理、心理平衡,给予患者全面整体的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二、护理常规(一)入院护理1.热情接待患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做好入院健康教育,立即通知医师,并对危重患者积极配合抢救。
2.协助患者入院时做好个人卫生。
3.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护理入院评估及相关护理表格。
(二)住院护理1.病房环境及设备设施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定时开窗换气;床单位整洁,物品放置有序;根据患者病情备好抢救药品、器材等,并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休息与卧位病情危重、特殊检查后和治疗后、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需卧床休息,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卧位;病情轻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当活动。
3.饮食护理遵医嘱给予相应饮食,并做好健康教育。
在执行治疗饮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进食,必要时可给予鼻饲或肠内营养。
4.病情观察(1)新入院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必要时测心率,进行患者自理能力评估。
(2)根据病情或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等(3)按级别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并做好记录。
5.排泄护理保持大小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6.安全护理防止跌倒、坠床、烫伤、走失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注意水、电、门、窗安全,防火、防盗。
7.皮肤护理院入院时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尤其对于存在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严格按照压疮管理要求进行护理8.治疗护理及时准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相应处理。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1.健康宣教2.药物管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准确地给予药物,并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在给药前,护士应检查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禁忌,遵从用药原则和操作规范。
3.疼痛缓解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常常伴有疼痛症状,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给予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热敷、按摩、药物镇痛等。
4.饮食管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对患者进行饮食宣教。
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宣教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合理选择脂肪摄入、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定时进餐等。
5.情绪支持内分泌疾病常常伴有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护士应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倾听,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6.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护士负责协助医生进行内分泌系统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如血糖监测、甲状腺超声、抽血、注射等。
护士应做好检查和治疗前的准备工作,提醒患者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的疑问,同时配合医生进行有关操作。
7.监测疾病进展和并发症护士应根据患者疾病的发展情况,进行定期的生命体征检查、疾病指标监测和并发症观察,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8.提供康复护理对于一些需要康复护理的内分泌疾病患者,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体育锻炼、心理疏导、营养补充等,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9.保持环境安全护士应保持内分泌科病房的环境整洁、安静、舒适,预防交叉感染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护士应做好消毒工作,保持病房空气新鲜,避免噪音和过度刺激。
10.持续教育和研究对于内分泌科护士来说,持续教育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护士应不断学习和更新内分泌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
总之,内分泌科护理要求护士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细致的护理工作。
内分泌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主要的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减退或亢进,机体代谢紊乱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预防与自我护理知识。
3、自身形象的紊乱与疾病引起身体外形改变等因素有关。
4、焦虑与疾病难以治愈、长期治疗导致经济负担加重有关。
二、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的体重、体型,计算体重指数(BMI)。
2、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有无毛发浓密、稀疏,有无体型异常,有无满月脸、色素沉着,有无突眼等。
3、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
三、护理措施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一般护理①环境:病房整洁、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
②休息:有急性并发症时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应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③饮食:根据病情,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禁食浓茶、咖啡。
糖尿病患者应进食糖尿病饮食。
3、症状护理①意识障碍者应使用床档,保证病人的安全。
②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平整。
皮肤破溃者,配合医生进行创口护理。
③对突眼者,指导病人外出时戴深色的墨镜。
④高热病人予降温处理,低温者应保暖。
4、用药治疗的护理①遵医嘱使用降低血糖的药物,并注意观察各种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②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注意观察有无水钠潴留及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③应用其他药物时,应注意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④一旦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5 、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家庭成员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四、健康教育1、疾病知识和康复指导。
2、合理饮食。
3、日常生活指导。
4、预防复发。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内分泌系统危重患者护理常规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常规(一)护理措施1. 卧床休息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注意安全防范,如加床栏,使用约束带。
2. 立即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1~2路,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先快后慢,根据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情况及中心静脉压调节速度,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
3. 加强血糖监测,血糖下降速度以每小时3.9~6.1mmol/L为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4.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 定期检测血糖、血气分析及电解质。
采血必须在非输液肢体侧进行。
6. 观察病人水电解质失衡及脱水现象。
7. 鼓励病人大量饮水,昏迷者可鼻饲温开水,每日饮水量应达4000ml。
进清淡饮食,保证主食摄入量,暂禁脂肪类食物,直至酮症消失。
(二)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及家属避免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如感染、外伤、中断胰岛素治疗或应用胰岛量用量不足、暴饮暴食、精神过度紧张等二、糖尿病低血糖护理常规(一)护理措施1. 意识障碍者,给予50%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推注,保持气道通畅,配合医生抢救;意识清楚者给予葡萄糖或其他无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2. 观察低血糖症状缓解情况,直至病人血糖正常、症状缓解,必要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60ml。
3. 服用阿卡波糖的病人,出现低血糖时,需要服用葡萄糖纠正低血糖。
4. 低血糖症状缓解后给病人适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如一片面包或两块饼干。
(二)健康教育当发现有低血糖症状和体征时,有条件的应立即进行血糖监测来确认低血糖的诊断,防止病人跌倒、摔伤。
病人病情稳定后,与病人一起分析低血糖原因并进行低血糖自我管理教育。
第二节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护理常规(一)护理措施1.按内分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注意休息,轻者可下床活动。
有心脏病并发症或出现甲亢危象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消化、内分泌等专科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中医理论和技术的护理方式,是中医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通过运用中医药、针灸、推拿等多种中医技术手段,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症状等方面进行调理和治疗,以达到保健、防病、治疗疾病等目的。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消化、内分泌等专科中的应用已得到广泛关注。
其中,针灸、推拿按摩、中药汤药浴等技术在促进消化、调节内分泌、缓解疼痛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消化专科中的应用消化系统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器官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其中包括胃肠道、肝胆系统、胰腺等组成部分。
针对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应用。
1.针灸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的疗法。
在消化专科中,针灸可以通过刺激胃肠道的穴位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缓解腹部不适等症状。
2.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利用手法按摩人体经络、穴位,以调整气血流通、促进身体健康的疗法。
在消化专科中,通过推拿按摩可以刺激腹部的穴位,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缓解腹部不适等症状。
3.中药汤药浴中药汤药浴是一种将中草药浸泡于热水中,通过温热刺激皮肤和穴位达到治疗作用的疗法。
在消化专科中,中药汤药浴可以通过温热刺激腹部,促进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强消化功能,缓解腹部不适等症状。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内分泌专科中的应用内分泌系统是人体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组成部分。
针对不同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应用。
1.针灸在内分泌专科中,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缓解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2.中药蒸汽熏洗中药蒸汽熏洗是一种利用中草药蒸汽浸泡皮肤,达到调理身体气血、神经系统的疗法。
在内分泌专科中,中药蒸汽熏洗可以通过刺激相关穴位,促进身体代谢和内分泌调节,缓解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中医理论和技术的护理方式,可以通过调节身体气血、营养等方面,促进身体健康和治疗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护理方案(内分泌科)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护理方案(内分泌科)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主要影响女性生殖系统功能。
中医在治疗PCOS方面有着独特的护理方案,可以帮助调节内分泌功能,改善症状,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医护理方案1. 中药调理- 根据个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具适合患者的中药方剂,以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提高卵巢功能。
- 常用的中药包括丹参、当归、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散寒等作用。
2. 饮食调整- 中医护理中注重对饮食的调整,建议患者少食高糖、高脂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
- 适量增加粗细粮食的摄入,合理搭配蛋白质和脂肪,有助于调节体内的能量代谢和内分泌功能。
3. 中医按摩- 中医按摩在PCOS患者的护理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常用的按摩方法包括腹部、腰部和腿部按摩,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调节卵巢功能,并缓解相关症状。
4. 中医针灸- 针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PCOS患者,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经络和气血运行,促进内分泌的平衡。
- 针灸的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血海等,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5. 调节生活方式- 中医认为生活方式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 适量参加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症状、恢复身体平衡。
结论综上所述,中医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护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中药调理、饮食调整、按摩、针灸以及调节生活方式等综合治疗措施可以协助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缓解症状,并提高康复效果。
然而,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护理方案的选择和实施。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5.临症护理 (1)脾肾阳虚者,呕吐频繁时,遵医嘱 给予针刺或在舌面上滴姜汁数滴。 (2)大便秘结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 代茶饮。 (3)口中尿味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煎汤 含漱。 (4)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或抽搐者,实 施保护性约束。
6.并发症护理 (1)出血 1)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鼻粘膜、口腔黏膜 出血、观察二便,呕吐物,痰液的颜色、 性质及有无出血倾向。 2)保持口腔清洁,用软毛刷刷牙。
5.临证护理 (1)患足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行足三里 穴位注射止痛. (2)足部有嵌甲、鸡眼者,不宜随意用药 或处理。患肢已有溃疡者,应按医嘱进行 换药. (3)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者,需截除患趾 (指),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4)出现低血糖时,立即予糖块或巧克力 等,必要时遵医嘱给药.
(三)辩证施护
1.肝肾阴虚症 (1)病室安静、凉爽,及时通风换气, 减少探视人员。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大便秘结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 代茶饮。 (3)注意腰部保暖,可进食滋补肝肾的 食物如甲虚症 (1)重者卧床休息,轻者适当活动。睡 前用温水泡脚,保持情绪稳定,不宜睡 前交谈、饮浓茶、喝咖啡。 (2)大便秘结时,急性期给予缓泻剂, 如番泻叶代茶饮或大黄片口服,必要时 给予开塞露外用或肥皂水灌肠。指导患 者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3)优质蛋白饮食,如蛋、奶、鱼等, 同时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
(四)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抵抗力, 减少感染的发生,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 食物和药物。 2.指导患者能根据肾功能检查结果采用合 理饮食。 3.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食物选择的范围、 烹调方法、进食量等。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消渴,中医称之为消渴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
其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导致燥热内生,耗伤津液,引发消渴。
中医护理方案对于消渴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消渴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
应控制饮食总量,少食多餐,不宜过饱。
同时应控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糖果、蛋糕、油炸食品等。
建议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情志失调是消渴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中医强调“心静神宁”,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紧张。
家人及护理人员应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良好的作息习惯对消渴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同时应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中医特色护理是消渴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灸、拔罐、推拿、中药泡脚等中医护理方法。
针灸治疗可以调节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拔罐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新陈代谢;推拿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中药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下肢水肿等问题。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他们了解消渴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自我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同时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血糖波动。
中医护理方案对于消渴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情志护理、起居安排以及中医特色护理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消渴病治疗和康复的关键。
消渴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口渴、多饮、多尿、乏力等。
中医认为,消渴病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房事过度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理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
下面将重点介绍消渴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内分泌科 护理常规(全)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按入院、出院护理要点执行。
2、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及其护理要点。
3、测量体温、呼吸、脉搏。
〔1〕一般新入院病人,2次/天,连测3天,如体温正常,那么按分级护理有关要点执行。
〔2〕高热病人,按高热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3〕某些专科疾病病人须观察体温时,按有关疾病护理要点执行。
4、按医嘱测量血压。
5、测量体重,病人入院时测量1次,以后每周测一次。
6、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应对其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方案及护理措施,并记录于护理病历上。
7、准确、及时留送各种标本。
新入院患者应在次晨留取尿与粪便标本送作常规检验。
8、严重观察病情和药物反响,如有异常变化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积极协助处理。
9、凡危重病人应填写护理记录单,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临时治疗与护理等内容,并按时作小结与总结。
每日的出入量应记录在体温单上。
10、了解本病区内常规用药、急救药物〔含专科疾病急救药物〕的主要作用及副作用,熟练掌握其用法及本卷须知。
11、保持本病区一般器材、急救器材〔含专科疾病急救器材〕、各种急救治疗包的性能良好,可供随时应急使用,并能掌握其使用或配合医生操作的方法。
12、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了解其心理需要、给予心理支持。
病情允许时,应鼓励并指导病人自我护理,增强其治病与康复的信心。
13、针对病人的疾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本病的预防、病症、治疗、饮食、休息、身体锻炼、保持心理健康等根本知识,以及出院后来院复查的时间等内容。
14、病区环境应清洁、整齐、安静、平安,空气新鲜,室温18~20°C、湿度50%~60%为宜。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定时更换体位。
加强平安管理。
做好根底护理。
如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尿道外口护理,根据级别护理认真巡视病房。
抽搐昏迷时应设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方案及护理措施,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出入液体量及血压记录。
内分泌疾病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腺垂体功能功能减退症(西蒙-席汉综合征)是由于腺垂体缺血、坏死、肿瘤、炎症、手术等原因引起的腺垂体内分泌功能不足的一种疾病。
1.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神志、体重、睡眠、排便及活动情况。
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视野变化、视力变化。
准确记录每日出入量。
(2)注意保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常表现怕冷,要注意保暖。
维持室内温度在20~28℃、湿度在50%~60%,定时通风换气,使患者感觉舒适。
要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体温偏低,可加盖棉被或用热水袋,但要注意防止烫伤。
(3)皮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皮肤粗糙干燥、色素减退、苍白、少汗、弹性差、要注意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卫生,避免受伤,干燥粗糙的皮肤涂抹润肤品保护,贴身应穿棉质透气的衣物,避免化纤类,避免穿紧身衣。
2、护理常规(1)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病情分级护理,有合并症应绝对卧床休息。
(3)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单易消化饮食,食物中要富含膳食纤维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4)心理护理:1)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患者身心变化较大,对之前的工作和社会角色适应力下降,会感到力不从心,对前途丧失信心,产生焦虑,恐惧或抑郁,应关心、体贴、尊重、支持患者。
2)患病后,患者不同程度出现第二性征消退,生理周期改变和性欲减退、性交痛,女性出现阴道分泌物减少,男性存在勃起障碍等影响夫妻生活,取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在隐蔽舒适的环境下与患者一起分析、讨论压力的来源,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应对方法。
3)动员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如丈夫(妻子)和儿女的支持。
4)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协助患者营造良好的病室氛围。
(5)让病人认识到随意停药的危险性,必须严格遵守医嘱,不得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量易致欣快感、失眠;服甲状腺激素应注意心率、心律、体温、体重变化等。
(6)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状态、有无低血糖、低血压、低体温等情况。
内分泌科中医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中医护理常规内分泌科是研究内分泌系统并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的科室,主要以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为主。
而中医护理在内分泌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辅助医生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康复。
下面将介绍一些内分泌科中医护理的常规方法。
1.中医辩证观察:中医辨证是根据患者的气色、精神状况、舌苔、脉象等表现来判断疾病属于哪种病因、病位、病理性质,从而指导治疗。
护士应该观察患者的面色有无发黄、发红、苍白等异常现象,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观察舌苔的颜色和形态,以及脉搏的强弱有无异常变化等。
这些观察结果可以帮助中医医生进行辨证施治。
2.中药煎煮和服药指导: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结果,医生会给患者开出相应的中药方剂,而护士的任务就是煎煮和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服药。
护士应该了解各种中药材的性味归经,熟知中药的煎煮方法和服药规则,确保患者能够正确按时服药。
3.食疗指导:中医治疗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因为饮食与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辨证类型,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如阳虚体质的患者应多食温热食物,阴虚体质的患者应多食清润食物等。
同时,护士还应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材,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医讲究“养生”,即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调养身体,增强抵抗力。
护士应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生活习惯指导,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的卫生与规律,适量参加体育锻炼等。
这些习惯的培养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5.心理疏导:疾病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心理状态也会反过来影响病情的发展。
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病情解释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疾病,减轻焦虑和压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6.定期随访和评估:护士应定期追踪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
另外,护士还要进行健康评估,包括观察体征指标,如血压、心率、体温等的变化,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疾病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
2)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并请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并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三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h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一次。
6.每日测体重、血压1次,或遵医嘱执行。
7.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 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 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神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 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是指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 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和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一)风温的中医护理多因人体正气虚弱,或过分劳倦,起居不当,感受风热毒邪所致。
以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多痰、烦渴、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涉及心、肾。
内分泌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内分泌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病情较轻者可多休息或卧床休息,病情危重或做特殊检查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各种治疗饮食,注意饮食是否符合规定,并嘱其严格遵守膳食制度。
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型态、肢体活动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4.用药护理:熟悉内分泌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观察用药效果,并进行用药指导。
5.基础护理:依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进行ADL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生活自理缺陷的患者进行生活照顾。
6.专科护理:知晓内分泌疾病常用各种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并做好各种检查前的准备工作,遵医嘱按时收集各种化验标本。
加强患者宣教及健康指导,使患者知晓防病治病的常识,了解随访的意义,坚持定期复查。
7.安全护理:对跌倒、坠床高危患者进行高风险评估,加强健康教育,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做好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
8.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心状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1.向患者做好入院宣教,讲解内分泌科病区环境,治疗、查房、探视时间及病室管理制度等。
2.让患者了解入院须知,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3.让患者了解内分泌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告知患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并劝其严格遵守膳食制度。
5.让患者了解或掌握内分泌疾病常用各种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让其做好各种检查准备,遵医嘱按时正确收集各种化验标本。
6.向患者讲解内分泌疾病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7.向患者讲解内分泌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
8.做好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正确用药,按时复诊,避免情绪波动,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进行适当有规律的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
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1.患者观察: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面色、表情、精神状态、活动能力等。
尤其注意是否存在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体温测量:体温是判断病情的重要指标。
中医常用腋下温度法进行测量。
护士应戴手套,用电子体温计或水银体温计测量患者的腋下体温。
体温过高或过低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脉搏测量:脉搏是中医辨识病情的重要指标。
护士应轻柔地触摸患者的脉搏,注意脉搏的频率、节律、力度和形态等。
脉搏过快、过缓或不规则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4.舌诊:舌苔和舌质变化是中医辨识病情的重要依据。
护士应观察患者的舌苔颜色、薄厚程度、表面光滑度,以及舌质颜色、形态等。
异常的舌苔或舌质需要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5.指甲检查:中医认为指甲反映人体的阴阳调和状态。
护士应观察患者的指甲颜色、形状、硬度等。
指甲呈现异常的颜色、形态或硬度需要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6.病历记录: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历,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主诉、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医嘱、护理措施等。
病历记录应规范、清晰,并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护士应保证自身的工作环境整洁、卫生,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戴手套进行相关操作。
2.在进行观察和测量时,护士应保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
4.护士应及时向患者和其家属解释有关护理常规的注意事项,增加其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和配合。
总之,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中医疾病的变化至关重要。
护士应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内分泌科中医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中医护理常规1.病史询问:包括患者的过去病史、家族史、个人病史等,以便了解疾病发生的可能原因和发展过程。
2.体格检查:主要检查患者的生殖器官、肾上腺、甲状腺、胸腺等内分泌腺器官的肿大、异常形态等情况。
同时还应检查头面部特征、皮肤、毛发、嗅觉、视觉、听觉、口腔、颈部、胁肋、腹、生殖器等情况。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唾液等的一系列检查,如血糖、肾功能、血脂、甲状腺功能、性激素水平等检查,以确定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是否正常。
4.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医师会进行综合分析,辨别患者的病情是属于何种中医证候,并根据辨证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5.饮食调理:根据中医理论,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量,适量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以帮助身体调整内分泌功能。
6.药物治疗: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具中药方剂,以平衡患者的阴阳、气血、脏腑等方面的功能,并缓解患者的症状。
7.中医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促进病理变化的恢复。
8.中医针灸疗法:通过针刺一定的穴位,以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促进病理症状的消失。
9.中医理疗法:通过特定的热疗、温灸、艾灸等方法,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增强抵抗力,促进机体康复。
10.心理护理:内分泌疾病常伴随着情绪波动、焦虑等心理问题,护士应该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11.定期复查:患者接受治疗后,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内分泌科中医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中医辨证施治、饮食调理、药物治疗、中医按摩疗法、中医针灸疗法、中医理疗法、心理护理和定期复查等措施。
中医通过调整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促使机体回归正常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常规内分泌老年病科常见病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上腺疾病、水电解质代谢失常等疾病。
具体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内分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内分泌老年病科的常见病:内分泌老年病科常见病的治疗方法:1、甲状腺疾病:治疗上主要是纠正甲状腺功能、缓解急性甲状腺炎症状,治疗方案需到医院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治。
2、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以使用药物控制血糖,采取干预措施延缓并发症的发展。
若并发症严重,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3、肾上腺疾病:一般可以进行肾上腺B超或CT检查。
平时要注意多休养,避免过度劳累,多调理饮食,多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4、水电解质代谢失常:对于腹泻病人,适当补充口服补液剂;对于大汗病人,要适当补充水分。
具体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病情后,再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5、其他疾病:如低血糖,则需在饮食、运动等生活作息上进行调理,严重则需到医院就诊。
具体病情需要到医院检查后,确定病因,再对症治疗。
老年人内分泌失调症状有哪些老年人内分泌失调通常会出现性激素水平下降、代谢率减慢和体重增加等症状,详情如下:1. 性激素水平下降:老年人内分泌失调常伴随着性激素水平的下降,主要表现为女性更年期症状的加重或男性性功能下降。
女性可能会出现更年期的热潮红、盗汗、情绪波动等症状,而男性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因为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导致了内分泌系统的紊乱。
2. 代谢率减慢:老年人内分泌失调还会导致代谢率的减慢,表现为身体消耗能量的速度降低。
这可能会导致体力下降、容易疲劳和体重增加等症状。
代谢率减慢是由于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下降,导致体内各种代谢过程的调节出现问题。
3. 体重增加:老年人内分泌失调常导致体重增加,主要是因为代谢率的减慢和脂肪分解能力的下降。
此外,内分泌失调还可能导致食欲增加或食物摄入过多,进一步引起体重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渴病痹症护理常规
定义
因气阴两虚,气虚无力行血,脉络瘀阻,四末 失于濡养所致.以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 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 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足。糖尿病下肢 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家族史。 2.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皮肤颜色和温 度。 3.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 阴寒证,血瘀证,湿热下注证, 热毒炽盛证,气血两虚证。
(5)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注意患趾(指)有无坏死,溃疡,脓 腐颜色、气味,皮肤色泽,冷热变化和 局部毛发干枯脱落等情况。 2)患肢肌肉有无萎缩,血脉是否通畅, 出现异常,报告医师。 3)患者突然出现心慌头晕,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出烂苹果气味 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四)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抵抗力, 减少感染的发生,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 食物和药物。 2.指导患者能根据肾功能检查结果采用合 理饮食。 3.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食物选择的范围、 烹调方法、进食量等。
4.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预防继发感 染。 5.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呕吐频繁时, 给予指压合谷、内关穴或在舌面上滴姜 汁数滴,以降逆上呕。
(2)低血糖反应 1)随身备好糖块、点心、含糖饮料、水果 等食物,一旦出现饥饿感、乏力、出冷 汗等症状,立即测血糖,如血糖<3.9 mmol/L时,立即进食,必要时遵医嘱静 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并及时测血糖, 以便指导用药量。 2)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合理饮食,适当 运动。 3)严格按医嘱使用胰岛素,指导患者准时 进餐。
(3)目疾、足痿、淋症和中风者,应及时 进行对症处理。 (4)降糖药物的用药类别、时间、途径和 药量,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如磺脲类 药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并注意用药后 的效果和反应。
6、并发症护理 (1)酮症酸中毒 1)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做好抢救准备。 2)及时补液,并保持输液管道通畅。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血糖、 尿酮体的变化。 4)严格记录出入量。 5)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压疮。
3.湿热下注证 (1)患肢已有溃疡者,应按医嘱进行换药, 动作要轻,不宜乱用腐蚀药物. (2)中药汤剂一般温服,熏洗的中药先熏 洗后泡洗,特别注意水温,切勿烫伤.观察用 药前后肢体变化,随时做好记录. (3)湿热型患者宜进清淡之品,禁忌肥甘 厚味,辛辣的食物.
(4)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求。 1)观察患者口干、饮食、体重、二使、舌 脉等情况。 2)患者突然出现饥饿感、出汗、软的无力 等低血t糖现象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患者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烦躁不安、呼出烂苹果气味时,报告 医师并配合处理。 4)患者出现神昏、呼吸深快、血压下降、 肢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一)护理评估
1、既往饮食习惯、结构、家族史。 2、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 生活自理能力。 3、并发症。 4、心理社会状况。 5、辨证 燥热伤肺证、胃燥津伤证、肾阴 亏虚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遵医嘱定期检查血糖的变化。 (3)每周定时测体重。
6.并发症护理 (1)周围神经病变 注意患肢的保暖,勿受寒,症状严重者可给 与神经营养药物. (2)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密切观察患肢皮色、皮温等血运情况, 密切观察体温、尿量的变化,及时了解患 者有无毒素吸收、肾功能损害等,出现异 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压疮 按时协助患者翻身,以防止局部皮肤长期 受压发生压疮。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居住环境宜干爽,阳光充足。 (3)遵医嘱定期检查血糖的变化。 (4)注意防止肢体碰伤,刺伤,压伤, 或擦伤,鞋袜以大小合适、舒适为度。 保持患肢清洁,每晚用温开水或中药洗 涤后轻轻擦干。有足癣者及时治疗。
3、下消(肾阴亏虚证) (1)观察患者饮水,食量,尿量、尿色、 气味。 (2)控制患者饮水量。嘱患者睡前尽量少 饮水。 (3)口渴时可用枸杞子、鲜生地煎水代茶 饮。 (4)注意腰部保暖。
(四)健康指导
1、讲解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家族史、肥 胖、情志不畅等。 2、讲解糖尿病早期的临床表现。 3、讲解严格控制饮食的重要性。 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以 不感到疲劳为宜。 5、讲解口服降糖药的服法及胰岛素的注 射方法。 6、教会患者测定血糖的方法并准确记录。
(2)染毒 1)注意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 被,防止外邪侵袭机体。 2)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清新,减少探视 人员。 3)皮肤瘙痒时勿重抓,经常用温水擦浴, 勤换衣物。长期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 4)水肿部位不宜针刺或注射,防止感染。 5)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者,加设床护 栏,防坠床。
2.用药护理 (1)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 (2)中药汤剂宜温服。 (3)中药熏洗时水温适宜,观察用药前后 肢体变化,做好记录。 3.饮食护理 (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 (2)禁食糖烟酒,少食煎炸食物. (3)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水煮蔬菜类食物.
4.情志护理 应多与患者交流,沟通,缓 解其恐惧,悲观的心理,稳定情绪,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 (2)应用清氮方煎剂灌肠治疗时,观察 用药后效果及反应。应注意保护肛门周 围皮肤。 3.饮食护理 饮食宜糖尿病饮食,低盐, 低脂及优质低蛋白之品。 4.情志护理 加强情志护理,进行心理疏 导,消除悲观绝望情绪,增强患者战胜 疾病的信心,以配合治疗。
7、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然 烟洲。 8、讲解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及应急处理。 9、讲解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表现,如眼 部病变、足部感染等,指导患者及时发 现,及时就诊。 10、定期复查。 11、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保健卡,发生 低血糖时,可采取急救措施。
消渴病肾病护理常规
定义
因消渴病日久及肾,损伤肾气所致。以 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尿少浮肿、畏寒 肢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肾,与 膀胱、三焦有关。糖尿病肾病可参照本 病护理。
5.临证护理 (1)患足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行足三里 穴位注射止痛. (2)足部有嵌甲、鸡眼者,不宜随意用药 或处理。患肢已有溃疡者,应按医嘱进行 换药. (3)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者,需截除患趾 (指),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4)出现低血糖时,立即予糖块或巧克力 等,必要时遵医嘱给药.
(三)辨证施护
1、上消(燥热伤肺证) (1)饮食宜清淡,多食绿色蔬菜,以增加 饱腹感。 (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 饮。 (3)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 用揉法指压长强穴。
2、中消(胃燥津伤证) (1)嘱患者认真控制主食量,用餐要定时 定量,少量多餐。 (2)可食用茭白、山药等有治疗作用的蔬 菜。按规定进食仍感饥饿者,可以增加 水煮蔬菜充饥。 (3)口渴时可用山药、麦冬煎水代茶饮。 (4)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口服 麻仁丸。
(三)辩证施护
1.阴寒证 (1)阳虚寒凝患者,多食温补食品,如羊 肉,狗肉等,气血亏损患者给予营养丰富,易 消化的食物,以滋补气血。 (2)防寒保暖:寒冻可以加重肢体缺血, 使病情恶化.患肢保暖可以缓解血管痉挛, 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3)轻度疼痛者,可采取耳穴压豆,取神 门,内分泌,肾上腺,交感等穴,按压至耳廓 发红发热为止. (4)适当锻炼,以不出现跛行为度,如患 部行走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的作用.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张丽萍 2014年7月30日
常见病种
一、消渴病 二、消渴病肾病 三、消渴病痹症 四、瘿病
消渴病护理常规
消渴病定义
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 欲过度所致。以多饮、多食、多尿、乏 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胃、肾。糖尿病、尿崩症等 可参考本病护理。
3.脾肾阳虚症 (1)注意保暖,高度水肿期,应卧床休 息,减少探视,患者宜闭目养神,改变 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2)便溏者注意观察大便的量、色、质、 次数。便后清洁肛周,防止肛周感染。 (3)准确记入24小时的出入量。定时测 量体重、血压。有腹水者定时测量腹围。
4.心肾阳虚证 (1)病室温暖,安静,减少探视。 (2)喘不能平卧者,给予半坐卧位,低 流量氧气吸入。 (3)宜进食利水补肾之品如薏米、冬瓜 等。
2.血瘀证 (1)进行患肢锻炼. (2)血脉瘀阻者,可遵医嘱推拿患肢附近 穴位,有轻而重,每次半小时. (3)遵医嘱予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 行患肢附近阿是穴穴位注射止痛.
(4)修剪指(趾)甲时,防止损伤,足部有嵌 甲,鸡眼亦不宜随意用药或处理. (5)宜常食活血行气的食品,如山楂,韭 菜,茄子,生藕,菠菜,绿豆汤,萝卜等,忌涩味 收敛之品.
(一)护理评估
1.血糖、血压、水肿、尿量、恶心、呕吐 等情况。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 肝肾阴虚症、气阴两虚症、脾肾 阳虚症、心肾阳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