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密封装置
在泵轴伸出泵壳处,转轴与泵壳必然会有间 隙,为防止泵内高压液体沿间隙漏出,或外 界空气以相反方向漏入泵内,必须设置轴密 封装置,轴封装置分为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 两种。 由于大多数离心泵一般都采用机械密封,所 以只介绍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机械密封的 结构图如下: 输送易燃、易爆、强腐蚀、有毒的液体,对 密封要求较高。既不允许漏入空气,又力求 不让液体渗出,采用机械密封装置。它是由 一个装在转轴上的动环和另一固定在泵壳上 的静环所构成,两环的端面借弹簧力互相贴 紧而作相对运动,起到了密封的作用。泵的 机械密封点有:泵体与压盖之间是一个密封 垫片的静密封;静环与压盖是一个用O型橡 胶密封圈密封是一个静密封;动环与静环之 间是一个动密封;动环与轴或轴套间用O型 橡胶密封圈密封是一个静密封。
离心泵的基本结构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当离心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作高速旋转 运动,迫使叶片间的液体作旋转运动,在离心力作用 下,液体自叶轮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液体在流经 叶轮的运动过程中获得了能量,静压能增高,流速增 大。当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由于壳内流道逐渐 扩大而减速,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最后沿切向流 入排出管路,当液体自叶轮中心甩向外周的同时,叶 轮中心形成低压区,在吸液面与叶轮中心压力差的作 用下,致使液体被吸进叶轮中心。依靠叶轮的不断运 转,液体便连续地被吸入和排出。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1)罐内液面较低或吸入高度增大 1)调整吸液面高度 2)填料密封或吸入管漏气 2)压紧填料 3)进出口阀门或管线堵塞 3)检查清理 流量不足 4)叶轮腐蚀或磨损 4)更换新叶轮 5)口环密封圈磨损严重 5)更换新密封 6)泵的转速降低 6)检查调整三角带松紧或电压值 7)被输送的液体温度高 7)设法降温 1)泵内气体未排尽 1)排气 2)入口过滤网堵 2)切泵,拆洗过滤器 3)抽空 3)建立液位 抽不上量 4)出口阀开得太大太快 4)按泵额定输送流量调节 5)入口管线或泵密封处漏气 5)消除漏点 6)泵附件有问题 6)使附件符合要求 1)轴承缺油或磨损严重 1)补充油或换新轴承 轴承温度高 2)轴的中心线偏移 2)调整轴承位置 1)轴弯曲变形或联轴器错口 1)调直或更换泵轴 2)叶轮磨损失去平衡 2)更换新叶轮 机身振动和噪音大 3)叶轮与泵壳发生摩擦 3)拆开调整 4)轴承间隙过大 4)调整轴承间隙 5)泵壳内有气体 5)查出漏气处并堵死 1)液体比重或粘度增大 1)与有关岗位联系解决 2) 泵轴的轴向窜动量大,叶轮与泵壳、 2)调整轴的窜动 电流增大 密封圈发生摩擦 3)略微松动螺母 3)填料压盖过紧 4)减少输出量 4)输出量增加
泵壳与导轮
1-泵壳
2-叶轮 3-导轮
离心泵的泵壳通常制成蜗牛形,故又称为蜗壳,如图中的1所示。蜗 壳呈螺旋线形,其内流道逐渐扩大,出口为扩散管状,液体从叶轮流出 后其流速可平缓降低,使很大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为了减少液体 直接进入泵壳时因碰撞引起的能量损失,在叶轮与泵壳之间装有一个固 定不动且带有叶片的导轮,如图中的3所示。正面有包在叶轮外缘的正向 导叶,背面有将液体引向下一级叶轮入口的反向导叶。液体从叶轮甩出 后,平缓的进入导轮,沿正向导叶继续向外流动,速度逐渐降低,静压 能不断提高,液体经导轮背面的反向导叶被引向下一级叶轮
离心泵常见故障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
由于泵的安装高度不当或被吸入的液体状态改变所致,造成一部分液体在 泵入口(低压区)汽化,当这部分汽液进入泵出口(高压区)时,汽泡被压缩 或冷凝或被液体溶解,从而在汽泡处形成局部真空,周围液体以极大速度冲向 汽泡中心,对叶轮产生较大的冲刷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气蚀现象。气蚀严重时 ,泵不能正常操作。 气蚀产生的原因:1)吸上高度太低 2)输送液体温度的提高 3)吸入口压力下降防 止气蚀发生的方法: 1)吸上高度在允许范围内。2)输送液体的温度不能太高。3)调整吸入口压力。
离心泵
离心泵引就是根据离心力原理设计的,高 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将水甩出,从而 达到输送的目的。离心泵有好多种,从使用上 可以分为民用与工业用泵;从输送介质上可以 分为清水泵、杂质泵、耐腐蚀泵等;按叶轮吸 液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吸泵和双吸泵(叶轮上 有两个吸入口);按叶轮的数目不同,可分为 单级泵和多级泵(由多个叶轮串联)。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离心泵由两 个主要部分构成: 一是包括叶轮和 泵轴的旋转部件; 二是由泵壳、填 料函和轴承组成 的静止部件。主 要工作部件是泵 体、叶轮、轴向 平衡装置、轴密 封装置。
叶轮
按其机械结构可分为闭式、半闭式和开式三种叶轮
叶片两侧带有前、后盖板的称为闭式叶轮,它适用于 输送清洁液体,一般离心泵多采用这种叶轮。没有前、 后盖板,仅由叶片和轮毂组成的称为开式叶轮。只有 后盖板的称为半闭式叶轮。开式和半闭式叶轮由于流 道不易堵塞,适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悬浮液
泵的自冲洗装置的原理和作用
泵的自冲洗管线从泵出口引出,经 过离心装置的分离作用把机械杂质 脱除后,返回泵入口。分离掉杂质 的物料经冷却后,进入泵壳体内, 进行冲洗。 自冲洗可以冲洗掉机械密封与转动 部件之间磨擦产生的微小颗粒,保 证密封面光滑,并对泵壳也起到一 定冷却作用。只有采用机械密封才 有自冲洗系统,自冲洗系统是否带 冷却器是由机泵内输送介质的温度 决定的,输送介质的温度高,自冲 洗系统就必须带冷却器用来冷却自 冲洗物料
启 动 与 运 行
切 换
加 润 滑 油
离心泵常见故障
离心泵的原则操作步骤
基本 操作 启 动 前 检 查 操作步骤
①检查泵的地脚螺栓是否紧固;流程是否导通,泵进出口,放空、倒淋是否关闭; ②检查机泵各零部件及密封、轴承的机械状况是否良好; ③检查润滑油的油质油位,油质应清澈无混浊、乳化现象;油位在1/2-2/3处; ④检查冷却水是否畅通;检查自冲洗流程是否导通; ⑤对于高温泵(或低温泵),对泵作预热(预冷)时要缓慢地把高温(低温)液体送入泵内加热(冷却)。预热速度为/h, 泵内温度与额定温度的差值不得超过,如果不满足此条件下运行,滑动部位可能烧结; 1. 启动泵: ①打开泵入口阀灌泵,打开泵出口放空阀排出泵内气体;②按泵的转动方向盘车2-3圈,联系控制室,启动泵;③检查泵 运行声音无异常,缓慢打开出口阀,调节出口阀至压力、流量满足要求;电机电流是否在额定电流范围之内,; 2)启动正常后,各部位加强检查和维护; 1. 检查备用泵状况: ①检查泵进出口,放空、倒淋位置是否正确;②检查备用泵油质油位、冷却水是否正常; ③备用泵机械状况是否良好,送电到电机;④备用泵灌泵排气,盘车; 1. 切换: ①联系控制室,启动备用泵;②启动正常后逐渐打开出口阀至全开,同时逐渐关闭原运行泵出口阀至全关;③在上述操作 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流量压力稳定; 3)切换后检查:检查新运行泵运转正常后,停原运行泵; 1)停泵,隔离,断电; 2)打开轴承箱底部堵丝,将油排出; 3)从加油孔少量加入润滑油冲洗1~2次; 4)上好轴承箱底部堵丝,向轴承箱内加油,当油位至油杯口处时上好加油孔堵丝,油位加至轴承箱1/2~2/3处;(若加入的油 过少,起不到润滑效果,轴承会磨损甚至烧坏;加入的油过多,则不易散热,轴温会升高,甚至烧坏) 5)将油杯中加满油并装好; 6)擦拭机泵,检查有无漏油;
轴向平衡装置
闭式或半闭式叶轮在工作时,离开叶轮的一部分 高压液体可漏入叶轮与泵壳之间的两侧空腔中,因叶 轮前侧液体吸入口处为低压,故液体作用于叶轮前、 后两侧的压力不等,便产生了指向叶轮吸入口侧的轴 向推力。该力使叶轮向吸入口侧窜动,引起叶轮和泵 壳接触处的磨损,严重时造成泵的振动,破坏泵的正 常工作。为了平衡轴向推力,常用的措施有:轮上开 平衡孔;泵体上装平衡管;叶轮对称排列及设置平衡 盘装置等。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叶轮后盖板上钻一些小 孔,这些小孔称为平衡孔。它的作用是使后盖板与泵 壳之间空腔中的一部分高压液体漏到前侧的低压区, 以减少叶轮两侧的压力差,从而平衡了部分轴向推力 ,但同时也会降低泵的效率。
ຫໍສະໝຸດ Baidu
离心泵的气缚现象
在泵启动前,泵体内充满空气,而被输送的是液体介质,则泵启动后,由 于空气密度太小,在离心作用下产生的中心负压很大(真空度很小),而不能 将液体源源不断地吸入泵内,泵出口同样也没有液体压出,造成泵“空转”现 象,这一现象叫“气缚”。为防止气缚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启动泵时先灌泵、再排气。2)防止管路和轴封漏气。3)启动泵后进行适当排气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1)H—Q曲线表示泵的压头与流量的关系 。离心泵的压头一般是随流量的增大而 下降。 2)N—Q曲线表示泵的轴功率与流量的关 系。离心泵的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大而上 升,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所以离心 泵启动时,应关闭泵的出口阀,使启动 电流减少,以保护电机。 3)η —Q曲线表示泵的效率与流量的关 系。由特性曲线可看出,随着流量增大 ,泵的效率随之而上升并达到一最大值 ;此后随流量再增大时效率下降。说明 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有一最高效率点, 通常称为设计点。泵在与最高效率相对 应的流量及压头下工作最为经济,所以 与最高效率点对应的Q、H、N值称为最 佳工况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