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病害成因分析
桥面铺装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桥面铺装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桥面铺装是桥梁上部结构的一部分,承载车辆荷载并提供行车平顺性。
在使用过程中,桥面铺装会出现各种病害,如龟裂、坑洞、破损等。
这些病害不仅影响行车安全,还会加
速桥梁寿命的衰减。
分析桥面铺装常见病害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桥
梁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桥面铺装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
1. 龟裂:龟裂是指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上出现的蜈蚣状或沟壑状的裂缝。
主要成因
包括路基沉陷、温度变化、荷载变动等。
龟裂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增加路面层厚度、采用
弯曲接缝、加强路面层质量控制等。
2. 坑洞:坑洞是指路面上出现的局部凹陷或凸起。
坑洞的成因主要有路面层材料质
量差、自然气候变化、车辆荷载和频繁开裂等。
防治措施包括材料选择优质、增加结构强度、加强维修保养等。
4. 排水不畅:排水不畅是指路面上的积水无法顺利排走,积水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排水不畅的成因包括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排水口缺失、泥沙淤塞等。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
设计排水系统、定期清理排水口和疏通泥沙等。
桥面铺装的病害成因复杂,但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增加结构强度、加强养护维修
等措施进行防治。
定期检测和维护也是保障桥面铺装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通
过对桥面铺装常见病害成因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桥梁和行车安全,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新奥法隧道病害成因分析
新奥法隧道病害成因分析5.0隧道病害产生一般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病害成因分析时应根据内因和外因两大类的组合推断变异原因。
5.2.1新奥法隧道病害产生的外因可分为外力和环境两大类,具体分类情况见图5.2.1。
图 5.2.1 外因的分类 5.2.2 病害外因中外力可分为塑性压力、偏压荷载、边坡蠕动、松动荷载、滑坡、水压力、冻胀压力、地基沉降、地震、邻近施工、地面超载和其他等。
地基沉降可分为地下空洞、支撑力不足和土体固结三类。
5.2.3 病害外因中环境因素主要有隧道运营时间、混凝土碳化、有害水、气温、盐分和地下水环境的变化。
5.2.4 病害外因产生病害的机理可见表5.2.1。
表5.2.1 外因分析外力 滑坡 水压力 冻胀压力 地基沉降 地震邻近施工地面超载其他(1)塑性压力(2)偏压、边坡蠕变3)松动荷载(1)地下空洞(2)支撑力不足(3)固结 运营时间混凝土碳化有害水气温盐分地下水环境的变化5.2.5 新奥法隧道病害产生的内因可分为材料、施工和设计三大类,具体分类情况见图5.2.2。
图 5.2.2 内因的分类 5.2.6 病害内因中材料因素为材料不合格。
5.2.7 病害内因中施工过程的因素主要有:开挖不当、浇注捣鼓不实、模板移位、提前拆模、背后空洞、衬砌厚度不足、混凝土养护不当和防水措施处理不当。
5.2.8 病害内因中的设计因素主要有:构造不良(衬砌厚度设计不足、钢筋量不足、仰拱设置不合理)、防水等级不足、排水能力不足和隔热欠佳。
5.2.9病害内因产生病害的机理可见表5.2.2。
表5.2.2 内因机理1.材质不合格构造不良防水等级不足排水能力不足隔热欠佳1)衬砌厚度不足 2)钢筋量不足 3)仰拱设置不合理 1.开挖不当2.浇注捣固不实3.模板移位、提前拆模4.背后空洞5.衬砌厚度不足6.混凝土养护不当7.防水措施处理不当。
城市道路的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
城市道路的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城市道路的内容包括车行道、人行道、侧石、缘石、树穴石、盲道、桥面、路名牌及其他附属设施(如景观灯、步道桩等)道路常见病害的种类;(一).车行道1.裂缝:沥青砼路面建成初期会产生各种不同形式的裂缝,随着表面水分的侵入,会使路面基层至路面的承载里下降,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主要原因是由于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基层开裂,反射到沥青面层,形成裂缝.2.脱皮:产生饿主要原因是封层之间与面层之间或者面层与底层之间粘结不良,降低了层间的抗剪强度,在车轮荷载的水平作用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剪应力使面层产生了推移,沥青砼面层病害深度小于等于2.5cm。
3.麻面:由于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不足,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集料从路面剥落,使路面形成麻面,进而可能发展成为坑槽、松散等病害。
4.龟裂:通常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形成龟裂。
主要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引起。
★5.松散:原因主要是采用的沥青粘结力差,沥青用量偏少,或随着路缝的发展也会形成路面大面积松散。
★6.沉陷:一般是由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
对于大面积沉陷往往是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滑移面引起的。
主要原因是路基压实度不足引起。
★7.坑槽:主要原因是面层的网裂、龟裂后不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的。
另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也易产生坑槽。
是由龟裂和松散等其它损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沥青砼面层病害深度大于2.5cm以上。
8.车辙、波浪::车辙主要是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
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由于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使轮迹带处的面层和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固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引起。
波浪,主要原因是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
9.翻浆:这种现象主要是土基水源的补给和气温的变化所造成的。
桥面铺装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桥面铺装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桥面铺装作为承载车辆和行人交通的重要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病害,如龟裂、坑洞、沉降等,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本文将对桥面铺装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龟裂龟裂是指沥青混凝土表层发生的细长裂缝。
龟裂的成因有以下几种:1、材料缺陷。
沥青混凝土材料中含有的杂质、水分和空气都会影响其性能,杂质和水分会减弱混凝土的粘结力,空气则会导致混凝土聚集不均匀,从而造成龟裂。
2、温度变化。
交通荷载和温度变化是导致混凝土龟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温度变化会引起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导致龟裂。
3、设计不当。
桥面铺装时,如果厚度设计不当、梁板变形不均匀等,会引起混凝土内部应力的不均匀分布,从而导致龟裂的发生。
防治措施:1、加固增强。
在桥面铺装施工前,可以在混凝土表层加铺加强材料,以增强桥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2、修改设计。
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降低龟裂发生的可能性,如增加混凝土厚度、改善混凝土配合比等方法可以降低龟裂的发生。
3、定期维护。
定期检查桥面铺装的状况,及时发现龟裂并进行维修,可以延长桥面的使用寿命。
二、坑洞桥面铺装坑洞是指混凝土裂缝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局部凸起和塌陷现象。
坑洞的成因主要有两种:1、车辆荷载。
过重的车辆荷载会对桥梁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从而导致桥面铺装出现坑洞。
2、材料质量问题。
如果桥梁使用的材料有问题,比如材料中含有过多的杂质等,就会导致桥梁的耐久性降低,从而容易出现坑洞。
1、加强检查。
定期检查桥面铺装状况,及时发现坑洞并进行处理。
2、修改设计。
结合实际情况对桥梁进行设计,可以降低坑洞的发生可能性。
3、加强维护。
对桥梁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洗、涂装等操作,以延长桥面的使用寿命。
三、沉降沉降是指桥面铺装出现下沉现象,导致桥梁不平整。
沉降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基沉降。
桥梁所处的地基不坚固,受到荷载和自然力的影响容易发生沉降。
桥梁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桥梁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桥梁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了解病害类型才能更清楚发生原因,每个细节的处理都非常关键。
本店铺本店铺就桥梁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和大家说明一下。
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常存在一些病害,如果不及时对这些病害进行修补和维护,还会造成主体结构的破坏。
因此必须加强桥梁病害的预防,分析病害成因,然后才能根据桥梁的不同病害的特点,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维修对策。
1 桥面病害类型及成因根据对多座桥梁桥面的调查,桥梁的严重病害情况为桥面铺装松散破碎、修补损坏、梁板出现横向裂缝、梁板底面局部出现孔洞、梁板底勾缝脱落及渗水现象。
由于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加,桥面铺装损坏严重,且有屡补屡坏现象,板间连接损坏造成单板受力,梁板出现横向裂缝问题的桥梁较多,有多处桥梁进行过换板处理,换板以后由于新旧桥面板连接强度不足,换板后很快出现损坏,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安全。
分析损坏原因,多数是出现铺装层进水,铺装与桥面板脱离,进水以后在车轮荷载作用下,防水层损坏,造成桥面板漏水。
沥青铺装层脱离桥面板以后,损坏迅速加快,雨后层间水排不出,在炎热天气形成水蒸气,桥面板在汽车荷载作用下不断产生振动,加快了水气的扩散和铺装层的破坏。
2 桥台病害类型及成因桥台病害主要是桥台裂缝和耳背墙损坏,没有发现不均匀沉降、变形位移等其他病害。
如图 1所示为桥梁病害统计,从图 1可以看出,桥面铺装层损坏和桥台裂缝占全部病害的 55%,桥面漏水的大部分原因也和铺装层损坏有关,考虑这一因素,桥面病害所占的比重更大。
因此,桥面和桥台病害是主要问题。
铺装层损坏的原因主要在于铺装层的材料和厚度,同样的沥青混凝土铺装,8 ClTI的铺装层损坏情况比9 crn的铺装层严重得多,调查发现损坏的部位铺装层厚度大多数都没有达到设计厚度,有的是磨耗损失,更多的是预应力板反拱度所致,也发现个别桥梁支座标高点层过厚,导致支座顶标高抬高,在路面标高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铺装层厚度 J。
桥梁支座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桥梁支座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桥梁支座病害是指桥梁支座发生的损坏现象,主要包括支座变形、裂缝和生锈等。
这
些病害往往会导致桥梁结构的不稳定和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分析和防治。
桥梁支座病害的成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问题:桥梁支座在设计时考虑不周,如支座尺寸、形状和材料选择不合理等,会导致支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和断裂。
2.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支座的固定和连接并不均匀,导致支座在受力时不
均匀,进而引起支座病害的产生。
3. 使用寿命问题:支座作为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受到车辆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会产生磨损和疲劳,进而引起支座的病害。
1.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支座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
修缮措施,如更换损坏的支座和修复裂缝等。
2. 加强质量控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支座固定和连接的质量控制,确保支
座的稳定和安全。
3.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桥梁建设和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对桥梁支座病害的识
别和处理能力,做到事前预防和事后整治。
4. 选用优质材料:在桥梁支座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优质材料,以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
桥梁支座病害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在加强桥梁设计、施工
和维护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预防和处理桥梁支座病害,保
证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近年来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05未来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基于历史数据的趋势预测
总结词
基于历史数据,通过分析过去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可以预测未来的趋势。
详细描述
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数据,可以发现病虫害发生的周期性规律和趋势。例如,某些病虫害的发生频率 、范围和严重程度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基于这些规律,可以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 从而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发生,但以华北和西 北地区较为常见。
蝗虫
蝗虫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近年来 在南方地区也有发生。
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产量下降
病虫害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叶片 枯黄或死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绝收 。
品质下降
增加成本
为了防治病虫害,农民需要购买农药 和增加劳动力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 。
了解和掌握病虫害发生趋势对于制定 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保障农业生产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分析近年来病虫害发生趋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提 供依据。
研究意义
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 可持续发展。
02
病虫害现状分析
常见病虫害类型
01
02
03
稻瘟病
04
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
01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农用抗生素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
害,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
生物防治的优势
02
对环境友好,对人类和动物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能够长期
控制病虫害。
生物防治的局限性
03
见效较慢,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防治效果不稳定。
路基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浅谈路基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
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政府都加大建设力度,市政道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但是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同时,市政道路的施工单位没有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导致市政道路路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坏,给城市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和经济损失。
本文就市政道路路基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病害;成因;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04-0079-021 市政道路路基的重要性由于路基它承受着路基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路基和路面是道路最主要的工程结构。
路基主要是按照断面设计和线路位置的要求在天然地表下开挖而形成的一层岩土体结构物。
而路面则主要是在路基上方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材料铺筑而形成的一种层状结构物。
但是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路基需要具有坚强而且非常稳定的性能,从而在长期受到汽车荷载作用的影响下能够不被破坏,同理,市政道路作为一个城市的基本交通公共设施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行驶安全与美观。
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市政道路仅仅需要保证道路能够全天候的通行车辆,而且还要保障通行车辆能够安全舒适的运行。
正因如此,市政道路路基必须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这对于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运输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市政道路路基的重要作用,精心的对路基进行使用和保护,从而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2 市政道路路基病害的成因分析2.1路基沉陷2.1.1病害现象路基局部地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形成坑塘、裂纹或因地基沉降路基整体下沉。
2.1.2成因分析一般来讲,在软土地基上所修建的道路,路基沉陷的现象较为严重。
混凝土结构病害的成因及分析
混凝土结构病害的成因及分析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然而,长期使用和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各种病害,如裂缝、腐蚀等。
本文将讨论混凝土结构病害的成因及分析,帮助读者了解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混凝土结构病害的常见成因1. 施工质量不合格: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浇筑及养护等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病害。
例如,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不合理,太高会导致结构强度低,太低则会导致裂缝形成。
2. 材料质量不过关:使用劣质的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砂石等,可能引发混凝土结构病害。
例如,低质量的水泥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易发生裂缝。
3. 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混凝土结构长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化学腐蚀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变形和腐蚀,进而引发混凝土结构病害。
4. 设计不合理:不合理的结构设计也是混凝土结构病害的常见成因之一。
例如,如果建筑物的荷载计算不准确或者结构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混凝土承受超荷载,从而引发病害。
二、混凝土结构病害的分析1. 裂缝:裂缝是混凝土结构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主要成因包括施工质量不合格、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设计不合理等。
对于裂缝的分析应根据裂缝的类型进行。
例如,如果是表面裂缝,可能是由于混凝土早期收缩或干缩引起,需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如果是结构裂缝,可能是由于荷载超过设计标准导致的,需要重新评估结构设计。
2. 腐蚀:混凝土中的钢筋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可能会发生腐蚀。
主要成因包括混凝土中的水分与大气中的氧气相结合形成的电池反应以及化学氯离子的侵入等。
腐蚀会导致钢筋锈蚀,进而破坏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于腐蚀的分析应根据腐蚀程度和范围来评估,并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如钢筋防腐、混凝土外部涂层等。
3. 翘曲和变形:混凝土结构在外部环境和荷载的作用下可能会发生翘曲和变形。
主要成因包括温度变化、湿度变化以及不均匀的荷载分布等。
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3.2主要病害成因分析1、xx底板有纵、横向裂缝并伴随渗水结晶该桥主要问题是梁底板有纵、横向裂缝并伴随渗水结晶,裂缝主要是由于汽车动载长期通过桥面系传递动荷载给梁体,当荷载累积量超过其所能承受的疲劳次数时,承重部件会从底部开始产生横向裂缝。
裂缝的出现暂时不会对桥梁造成危害,但随着混凝土裂缝的增大,水和空气的侵入,将会导致钢筋的锈蚀,大大缩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同时,由于裂缝的增大,必将显著地降低构件的刚度,导致结构物变形的增大。
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小裂缝的发展扩大。
保保护层厚度不够、温度变化以及收缩不均匀都会导致梁底横向裂缝的产生。
由于混凝土表面收缩大,而内部收缩小,致使收缩不均匀,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
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沿箍筋方向会出现垂直于道路前进方向的裂缝。
2、Txx腹板裂缝裂缝的产生的位置主要是在T梁处.斜向裂缝是受到纵向力以及剪切应力而至。
台帽错位,荷载作用以及受力不均匀都会产生梁片的受力变形,最后导致产生裂缝。
此桥由于通车时间较长,所受的重复荷载作用已经超过其所设计的疲劳强度,对于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一定较高;同时墩台帽梁与支座在荷载的长期振动下已经移位,这样此时梁片所受的由于不平整造成的剪切力明显增加,在跨中或者处,振动的破坏明显增强,于是,超过混凝土的设计荷载;在振动方面由于频率是固定的,而振幅是由两边向跨中逐渐增大的,由于横隔板的作用,在跨中以横隔板中间处,振幅达到最大,于是先产生了裂缝,并且此裂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会很快的延伸,尺寸由窄变宽,深度由表层到内部。
在梁片的其它部位,也会逐渐的产生裂缝。
3、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底出现裂缝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底出现的裂缝主要是由于长期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受力裂缝。
如果在规定限制范围内是正常的,如果超出规范限值范围则必须进行处理。
尤其是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如果出现横向裂缝则必须进行处理。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病害,如龟裂、坑洼、压损等。
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给道路运输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加强病害成因的分析,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一、龟裂病害龟裂病害是沥青路面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是指路面出现以轮廓不规则的细裂纹为主的病害。
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 材料质量问题。
沥青、骨料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问题是导致龟裂病害的主要原因。
沥青的粘度太高或太低,骨料成分不均匀,沥青混合料配比不正确等都会导致龟裂病害的发生。
2. 环境因素。
气候和环境也是导致龟裂病害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高温下,沥青的软化点会降低,这将导致路面龟裂;而在寒冷季节,路面的收缩和膨胀会导致龟裂病害的形成。
预防措施:1.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生产厂家应加强原材料的采购、检验和管理,确保生产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
2. 加强路面施工管理。
工人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 加强路面养护。
及时清理积水、保持路面洁净,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龟裂病害的发生。
二、坑洼病害坑洼病害是沥青路面中另一种常见的病害。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 材料质量问题。
沥青和骨料的品质问题,尤其是骨料的含量不足或含水率过高,是形成坑洼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施工工艺问题。
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遵守规范要求和技术要求,或施工不够认真细致,也会导致坑洼病害的发生。
3. 环境因素。
路面周边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地下水位等也可能会导致坑洼病害的发生。
预防措施:1.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生产厂家应加强原材料的采购、检验和管理,确保生产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
2. 加强路面施工管理。
施工人员应认真执行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 加强路面养护。
定期维修路面,及时清理杂物,保持路面的平整度,确保路面使用寿命。
桥梁工程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对策_4
桥梁工程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对策发布时间:2022-04-27T09:19:10.87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月1期作者:张明远[导读] 混凝土桥梁病害原因主要包括桥面铺装损坏、铰缝或湿接缝损坏、支座损坏、车辆超载作用、施工质量等张明远河南省第一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郑州 450000摘要:混凝土桥梁病害原因主要包括桥面铺装损坏、铰缝或湿接缝损坏、支座损坏、车辆超载作用、施工质量等。
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桥梁病害特点,制定桥梁的加固处治技术,包括桥面铺装修复及更换技术、混凝土裂缝的封闭技术、粘贴钢板加固技术及粘碳纤维布等。
以此提高桥梁工程病害的处治质量,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桥梁工程;桥梁加固;承载能力;桥梁作为大型构造物,在材料、气候、人为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可能会产生一些病害,轻则导致结构性能下降,严重时将造成桥梁破坏,甚至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为保证桥梁质量与使用安全,有必要分析汇总可能发生的病害,并探讨有效的维修加固技术。
1 病害成因分析为了解混凝土结构桥梁的病害类型,本文对空心板桥梁、箱梁、工字梁、现浇实心梁、T梁及组合梁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主要的病害类型包括板底纵向、横向裂缝,腹板竖向或斜向裂缝及横隔板竖向斜向裂缝;其次是存在沿桥梁纵向的铰缝或湿接缝的损坏、渗水,梁板的横向连接构件损坏,梁体下挠等现象。
针对以上常见桥梁病害,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桥面铺装时平整度不佳导致车辆行驶时产生较大的冲击荷载,造成铺装层的破坏;其次是铺装层厚度不足,导致桥梁产生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等,桥梁梁板间的传力主要靠铰缝和铺装层共同传递,铺装层以抗剪为主,若铺装层较薄则容易产生纵向、横向裂缝。
(2)铰缝或湿接缝因其结构尺寸小,易导致混凝土在浇筑时不密实、错台或连接钢筋错位等,是桥梁结构的施工薄弱部位。
由于铰接或湿接缝主要起抗剪作用,当其联系作用被削弱后,会导致梁板间受力分配与设计不符,从而导致裂缝、下挠等病害的产生,因此,在施工中应做好预防工作。
桥梁病害产生原因分析
桥梁病害产生原因分析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桥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各样的桥梁相继出现和应用,为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但随之而来的桥梁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将对桥梁常见病害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一定的维修措施,以期能够减轻同类病害的发生,为今后的养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桥梁钢筋裂缝病害施工维修桥梁病害类型及产生原因表面缺陷钢筋混凝土梁桥表面缺陷主要有:蜂窝、漏筋、麻面、空洞、磨损、锈蚀、老化、表层成块脱落等类型,具体各类缺陷产生的原因如下:1.1蜂窝蜂窝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设计和施工原因所致,具体的原因如下:施工不当所致。
混凝土灌筑中缺乏应有的振捣,分层灌筑时违反操作规程,以及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出现离析,支模时模板缝隙不严,使得水泥砂浆流失等都可以造成其蜂窝现象的形成。
结构设计或材料配比不合理。
当钢筋太密,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太大或塌落度过小时,都可以造成其蜂窝的形成。
1.2漏筋漏筋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施工质量差所引起的。
如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发生位移,垫块间距过大,钢筋紧贴模板,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等,此外,当梁桥因外界或自身原因出现裂缝,降雨天气里,雨水潮气侵入桥梁裂缝,使得钢筋锈蚀膨胀引起表面大面积脱落,从而促成漏筋现象出现。
1.3麻面麻面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施工时采用了表面不光滑的模板,以及模板在湿润时不够充分,造成桥梁表面混凝土内的水分被模板吸收,从而使麻面现象出现。
1.4空洞空洞产生的原因可以从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寻求。
如果在结构设计时钢筋选配不当,使得钢筋布置过密,则可能造成该病害的产生,同时,在施工时混凝土被卡住,又未充分振捣就继续灌筑上层混凝土,振捣方法不对,振捣棒拔出太快,混凝土没有密实易出现空洞,此外,模板架设不好,模板接缝处有空隙,严重漏浆亦能产生空洞现象。
1.5磨损该种病害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1)混凝土强度不足,表层细骨料太多,有些施工单位野蛮施工,私自降低混凝土标号外因造成:车轮磨损,硬物撞击。
病害分布图及成因分析
此次调查我们总结了路面的病害类型以及开发大道上相应的病害发生比例,我们记录了一千米的病害发生频率,并以饼状图的形式展示,如下图:
基于以上数据,我们提出病害相关的防治措施:
病害分布图及成因分析
经过几小时的现场调研,我们一行人沿开发大道上沿途拍摄,现将路面病害图展示如下:
成因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与车辆的行车速度有较大的关系,路面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后续压密程度比较严重,沥青混合料的后续压实和横向推移是造成车辙的重要原因。
成因分析:横向裂缝与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及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有关,自身收缩和温度变化也会造成横向裂缝。
2、坑槽病害的维修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的维修根据坑槽的密集程度以及病害的成因方式可采用坑槽的局部维修和连续,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上面层采用优质材料,如SBS改性沥青。
4、沥青路面发生不均匀问题的影响因素复杂,既有人为因素又有现有施工机械不可避免的技术缺陷因素,在形容路面离析规律的基础上,实施路面离析的评价标准可以监督施工者避免人为因素的破坏,也会促进道路施工机械的改良与发展。在这两方面共同改进的基础上,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路面离析造成的早期破坏问题。
以上是我对此次探查的病害类型以及对病害的成因分析和相应的养护措施,由病害的数据和相应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我们可以根据公式求得此次探查的1000米路段的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90.724,其中PQI=80.32,SCI取75,BCI取75,TCI取75.其余数值可套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规范求得。
成因分析:水损、油污侵蚀、材料和施工缺陷以及养护缺失是导致沥青路面坑槽形成的主要因素。
铁路线路曲线地段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word文档
铁路线路曲线地段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word文档纵观今日世界各国铁路发展蓝图,铁路发展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已经认识到,铁路不仅对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需要,铁路在运输组织和技术设备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伴随铁路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人们逐步认识到路网在铁路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
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长远路网总体发展规划,指导铁路建设和发展。
为适应广大旅客对运输市场的要求,我国铁路已先后6次对既有线实施提速。
调整列车运行图,列车提速技术实现历史性突破。
运输安全装备普遍得到改善,一批高科技设备投入使用,有力的促进了铁路运输的生产,也是铁路运输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曲线设置的要求在线路上设计曲线时,应尽量采用但曲线,仅在困难条件下才设置复曲线。
在曲线地段,应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选择一定的曲线半径和角度,转向角越小,列车运行条件就越好;反之,转向角越大,列车运行条件就越差。
所以铺设时,应尽量采用大半径,小转向角曲线。
但是,同时也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半径太大,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难以保持正确的位置;半径太小,影响行车速度。
因此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不同等级的线路,用不同半径的曲线。
如:一级铁路的一般地段的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000m,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400m;二级铁路一般地段不得小于800m,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400;三级铁路一般不得小于600m,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350m。
2、曲线病害产生的原因列车的运行由轨道来导向,车体在运行时,由于惯性的作用是不会改变方向的,尤其是在直线线路上。
而在曲线地段,轨道却不断的转变方向,迫使车体也不断的改变方向。
因此,车体运行方向和曲线轨道的方向总是相互矛盾着的。
曲线地段是铁路线路上的薄弱环节之一,在一般的地形条件下,铁路曲线约占正线延长线的30%,提高曲线的养护质量,对均衡提高线路的质量,延长轨道各部的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
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杨树作为经济林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大规模的杨树新造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杨树新造林病害的频繁发生。
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探讨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一、杨树新造林病害的发生原因1、土壤条件不适宜。
杨树生长对土壤具有较高的要求,适宜的土壤条件为稍酸性、黏性土壤。
若所选地块土壤不符合这一条件,则会出现杨树的生长不良、易患病的情况。
2、种苗质量不良。
种苗质量的好坏往往会影响树木的后期发展。
若杨树种苗的质量不好、不健康,则会影响杨树的抗病能力。
3、环境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都会影响杨树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了其易感病害的风险。
4、气候异常。
杨树的生长发育与气候关系密切,气候异常的出现往往会导致杨树的病害发生。
如高温干旱、冬季急寒等极端气候,都会引起死枝、死活相间等现象,加快杨树的病害的发生。
5、害虫的危害。
螨虫、珊瑚虫等害虫都是杨树常见的危害,它们会侵入杨树幼苗、树枝、树皮等部分,导致杨树生长不良、杂草多、易感病害等现象。
二、杨树新造林病害的防治措施1、科学选址。
在进行杨树新造林前,应对选址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适宜于杨树生长的地段,规避土壤质量不良、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
2、严格把好种苗关。
种苗质量的好坏与整个造林过程的成败关系密切。
在选用种苗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选择,并对其进行检验、检疫,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合理施肥。
杨树新造林后需要进行施肥,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以提高杨树抗病能力,使其更加健康。
但是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量的控制,不要过度。
4、加强环境治理。
环境污染是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加强环境治理可以改善杨树生长环境,减少杨树的病害发生的风险。
5、及时防治病虫害。
定期对杨树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问题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选择化学和生物控制等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展。
新版病害成因分析
预应力T梁上部结构:(1)麻面:可能因施工用模板表面不光滑湿润,吸收构件表面混凝土内的水分,加之养生不当,产生麻面。
(2)蜂窝:1、结构不合理,如配筋太密,塌落度过小,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太大等引起。
2、施工不规范,如混凝土离析,灌注时振捣不够,模板缝隙不严,水泥砂浆流失等。
(3)混凝土老化、剥落:混凝土保护层不足,表面混凝土破损后,钢筋发生氧化反应,加之雨水渗入侵蚀上部结构,梁板在长期潮湿环境下导致混凝土起壳、剥落。
(4)混凝土空洞孔洞:浇筑施工时,由于局部杂物清理不净、未浇底浆或振捣不实等原因,导致混凝土间出现空洞孔洞。
(5)破损露筋:1、由于混凝土保护层较薄,导致箍筋锈胀,使表面混凝土脱落,产生露筋。
2、由于混凝土破损,产生露筋。
3、在施工时,结构内的定位钢筋在混凝土脱模后露筋。
(6)混凝土锈蚀胀裂:由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如碳化、氯离子侵蚀等),钢筋因原先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的钝化膜被破坏而渐渐失去保护作用,导致钢筋锈蚀,生成的铁锈体积比被腐蚀掉的金属体积大3~4倍,使混凝土保护层沿钢筋位置开裂,而裂缝一旦产生,钢筋锈蚀速度大大加快,导致表面混凝土开裂甚至剥落。
(6)混凝土缺棱掉角:1、模板湿润不够或者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2、外力或重力撞击。
(7)纵向裂缝:在纵向预应力作用以及管道位置偏差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纵向裂缝。
(8)腹板竖向裂缝:腹板配筋相对于底部少,导致腹板表面混凝土在薄弱处竖向开裂。
(8)网状裂缝:养护不到位,由于混凝土干缩或者温度变化产生的表面裂缝。
(9)结构性横向裂缝:运营过程中,梁板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正弯矩,使得梁板底部产生顺桥向的拉应力,因此在截面薄弱处,梁板底部混凝土受拉产生横向裂缝。
预制箱梁(小箱梁)上部结构:(1)麻面:可能因施工用模板表面不光滑湿润,吸收构件表面混凝土内的水分,加之养生不当,产生麻面。
(2)蜂窝:1、结构不合理,如配筋太密,塌落度过小,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太大等引起。
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3.2 主要病害成因分析1、梁底板有纵、横向裂缝并伴随渗水结晶该桥主要问题是梁底板有纵、横向裂缝并伴随渗水结晶,裂缝主要是由于汽车动载长期通过桥面系传递动荷载给梁体,当荷载累积量超过其所能承受的疲劳次数时,承重部件会从底部开始产生横向裂缝。
裂缝的出现暂时不会对桥梁造成危害,但随着混凝土裂缝的增大,水和空气的侵入,将会导致钢筋的锈蚀,大大缩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同时,由于裂缝的增大,必将显著地降低构件的刚度,导致结构物变形的增大。
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小裂缝的发展扩大。
保保护层厚度不够、温度变化以及收缩不均匀都会导致梁底横向裂缝的产生。
由于混凝土表面收缩大,而内部收缩小,致使收缩不均匀,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
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沿箍筋方向会出现垂直于道路前进方向的裂缝。
2、T梁腹板裂缝裂缝的产生的位置主要是在T梁处.斜向裂缝是受到纵向力以及剪切应力而至。
台帽错位,荷载作用以及受力不均匀都会产生梁片的受力变形,最后导致产生裂缝。
此桥由于通车时间较长,所受的重复荷载作用已经超过其所设计的疲劳强度,对于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一定较高;同时墩台帽梁与支座在荷载的长期振动下已经移位,这样此时梁片所受的由于不平整造成的剪切力明显增加,在跨中或者1/4处,振动的破坏明显增强,于是,超过混凝土的设计荷载;在振动方面由于频率是固定的,而振幅是由两边向跨中逐渐增大的,由于横隔板的作用,在跨中以横隔板中间处,振幅达到最大,于是先产生了裂缝,并且此裂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会很快的延伸,尺寸由窄变宽,深度由表层到内部。
在梁片的其它部位,也会逐渐的产生裂缝。
3、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底出现裂缝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底出现的裂缝主要是由于长期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受力裂缝。
如果在规定限制范围内是正常的,如果超出规范限值范围则必须进行处理。
尤其是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如果出现横向裂缝则必须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T梁上部结构:(1)麻面:可能因施工用模板表面不光滑湿润,吸收构件表面混凝土内的水分,加之养生不当,产生麻面。
(2)蜂窝:1、结构不合理,如配筋太密,塌落度过小,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太大等引起。
2、施工不规范,如混凝土离析,灌注时振捣不够,模板缝隙不严,水泥砂浆流失等。
(3)混凝土老化、剥落:混凝土保护层不足,表面混凝土破损后,钢筋发生氧化反应,加之雨水渗入侵蚀上部结构,梁板在长期潮湿环境下导致混凝土起壳、剥落。
(4)混凝土空洞孔洞:浇筑施工时,由于局部杂物清理不净、未浇底浆或振捣不实等原因,导致混凝土间出现空洞孔洞。
(5)破损露筋:1、由于混凝土保护层较薄,导致箍筋锈胀,使表面混凝土脱落,产生露筋。
2、由于混凝土破损,产生露筋。
3、在施工时,结构内的定位钢筋在混凝土脱模后露筋。
(6)混凝土锈蚀胀裂:由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如碳化、氯离子侵蚀等),钢筋因原先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的钝化膜被破坏而渐渐失去保护作用,导致钢筋锈蚀,生成的铁锈体积比被腐蚀掉的金属体积大3~4倍,使混凝土保护层沿钢筋位置开裂,而裂缝一旦产生,钢筋锈蚀速度大大加快,导致表面混凝土开裂甚至剥落。
(6)混凝土缺棱掉角:1、模板湿润不够或者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2、外力或重力撞击。
(7)纵向裂缝:在纵向预应力作用以及管道位置偏差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纵向裂缝。
(8)腹板竖向裂缝:腹板配筋相对于底部少,导致腹板表面混凝土在薄弱处竖向开裂。
(8)网状裂缝:养护不到位,由于混凝土干缩或者温度变化产生的表面裂缝。
(9)结构性横向裂缝:运营过程中,梁板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正弯矩,使得梁板底部产生顺桥向的拉应力,因此在截面薄弱处,梁板底部混凝土受拉产生横向裂缝。
预制箱梁(小箱梁)上部结构:(1)麻面:可能因施工用模板表面不光滑湿润,吸收构件表面混凝土内的水分,加之养生不当,产生麻面。
(2)蜂窝:1、结构不合理,如配筋太密,塌落度过小,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太大等引起。
2、施工不规范,如混凝土离析,灌注时振捣不够,模板缝隙不严,水泥砂浆流失等。
(3)混凝土老化、剥落:混凝土保护层不足,表面混凝土破损后,钢筋发生氧化反应,加之雨水渗入侵蚀上部结构,梁板在长期潮湿环境下导致混凝土起壳、剥落。
(4)混凝土空洞孔洞:浇筑施工时,由于局部杂物清理不净、未浇底浆或振捣不实等原因,导致混凝土间出现空洞孔洞。
(5)露筋:1、由于混凝土保护层较薄,导致箍筋锈胀,使表面混凝土脱落,产生露筋。
2、由于混凝土破损,产生露筋。
3、在施工时,结构内的定位钢筋在混凝土脱模后露筋。
视情况而看对于杭瑞报告多数为第2条。
(6)混凝土锈蚀胀裂:由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如碳化、氯离子侵蚀等),钢筋因原先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的钝化膜被破坏而渐渐失去保护作用,导致钢筋锈蚀,生成的铁锈体积比被腐蚀掉的金属体积大3~4倍,使混凝土保护层沿钢筋位置开裂,而裂缝一旦产生,钢筋锈蚀速度大大加快,导致表面混凝土开裂甚至剥落。
(6)混凝土缺棱掉角:1、模板湿润不够或者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2、外力或重力撞击。
(7)主梁纵向裂缝:梁底纵向裂缝主要出现在波纹管下方,此处保护层厚度较薄,对砼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性质有很高的要求,施工中往往由于此处粗集料质量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导致出现纵向裂缝。
(8)腹板水平裂缝:小箱梁波纹管对应腹板部位局部砼承压面较小,要求压浆必须及时进行,尽量为预应力筋与结构混凝土之间提供有效的粘结。
施工时如果不及时压浆,导致波纹管周围砼长时间承受较大的压力,加上保护层较为薄弱,导致预应力管道方向出现水平裂缝。
小箱梁在浇筑中常把施工缝设在腹板与底板的结合处,在直线段处于波纹管的位置,形成砼薄弱带,导致此处出现水平裂缝。
(8)网状裂缝:养护不到位,由于混凝土干缩或者温度变化产生的表面裂缝。
(9)结构性横向裂缝:运营过程中,梁板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正弯矩,使得梁板底部产生顺桥向的拉应力,因此在截面薄弱处,梁板底部混凝土受拉产生横向裂缝。
空心板上部结构:(1)纵向裂缝:可能由于底板混凝土较难振捣、大多数细集料流入该出,保护层厚度不足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形成纵向裂缝。
(2)空心板铰缝填料脱落:由于施工不规范,标高控制不严导致板间错台导致填料不饱满。
或因铰缝由微裂缝因荷载作用扩展变宽导致。
(3)板底渗水、泛白:由于梁端封闭不严或混凝土破损,雨水下渗后通过板底裂缝渗出,导致析白。
(4)板间错台:1、安装芯模时位置调整不准确,或不够牢固。
2.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振捣底板水平面不够平整,导致芯模出现上浮现象。
3、在腹板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未两侧同时分层浇筑,模板在混凝土压力作用下发生侧移。
支座:(1)支座脱空:1、墩台顶支座垫石标高控制不当或者强度较低,受压后垫石破碎引起脱空。
2、支座安装温度选择不当,后期梁体伸缩过大导致支座出现难以恢复的纵向一侧的半脱空。
(2)支座偏位:由于垫石位置偏差、支座安放不到位造成。
(3)支座变形:1、由于同一梁体有的支座脱空导致个别支座受力过大引起变形。
2、安装时温度不当随后期温度变化、混凝土胀缩、徐变和汽车荷载等作用导致剪切变形。
3、桥梁纵坡较大导致纵向剪切变形。
(4)支座鼓包、破裂:1、支座自身质量原因,极限抗压强度不足。
2、安装质量较差。
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1)跨中底部纵向裂缝:1、跨中底板在自重和纵向预应力作用下,底部将出现横向拉应力,而波纹管可能偏离设计位置致使底板混凝土出现较大的局部拉应力,导致出现纵向裂缝。
2、可能预应力钢束张拉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出现纵向裂缝。
(2)底板横向裂缝:跨中现浇段底板横向裂缝未(断续)贯通,腹板未见竖向裂缝,且实测桥面线形显示跨中未下挠,判断为非结构性裂缝。
可能由于施工控制不严或养生不到位因温差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表面裂缝。
(3)主梁存在混凝土局部空洞、麻面、破损及露筋等表现病害。
主要原因为:施工期未予以充分振捣密实、施工不规范等。
(6)腹板竖向裂缝:可能由于竖向预应力或预应力松弛,加之混凝土徐变影响,产生竖向裂缝。
(7)底板横向裂缝:跨中现浇段底板横向裂缝未(断续)贯通,腹板未见竖向裂缝,且实测桥面线形显示跨中未下挠,判断为非结构性裂缝。
可能由于施工控制不严或养生不到位因温差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表面裂缝。
下部结构:(1)混凝土麻面、破损等表观病害:由于施工不规范或养护不到位产生的混凝土表观缺陷。
(2)盖梁水平开裂:由于施工不规范或质量控制不严导致。
(2)盖梁竖向裂缝:1、混凝土收缩产生。
2、养护不及时。
3、可能由桩基不均匀沉降所致。
(3)桥墩竖向裂缝:由于施工不规范或养护不到位因温差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表面裂缝。
(4)桥台前墙水平裂缝:可能因台后填土向前挤压,加之汽车制动及冲击力加剧致使。
或是桥台分层浇筑的层间接缝。
(4)桥台前墙竖向裂缝:①由于台后填土较高,土压力较大;②台背填土遇水膨胀产生的附加压力,以上原因的综合影响导致竖向裂缝。
(5)锥坡、护坡开裂:可能因桥台填土不密实导致锥、护坡沉降而引起开裂。
(6)盖梁渗水侵蚀:未设置集中排水管或未设泄水管。
(7)桥台渗水侵蚀:桥台与路堤搭接处桥面排水不良,或因伸缩缝破损桥面雨水渗下引起。
(8)基础破损:施工控制不严。
桥面系:(1)护栏破损露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护栏内部钢筋氧化锈蚀后,体积膨胀导致表面混凝土开裂,甚至剥落。
(2)伸缩缝锚固区开裂:车辆荷载冲击力作用所致。
(3)伸缩缝橡胶止水带破损:橡胶老化。
(4)未设泄水孔、堵塞或无篦子:施工不规范及养护不到位所致。
(1)桥面裂缝:运营过程中,车辆反复作用产生的局部冲击力和剪切力致使路面产生裂缝。
(2)桥面坑槽:运营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车轮荷载碾压和冲击,引起桥面铺装开裂,逐渐发展成坑槽。
(5)护栏破损露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护栏内部钢筋氧化锈蚀后,体积膨胀导致表面混凝土开裂,甚至剥落。
从上表、上图可以看出,本桥实测桥面线形基本平顺,跨中无下挠,平面线形良好。
(5)制定完备的管养计划,为全程跟踪桥梁的使用状况提供最基本的依据,严格按照制定的养护计划进行相应的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及针对桥梁的控制检测,建立健全桥梁管养档案资料的汇编。
(4)加强养护清洁工作,及时清理伸缩缝内杂物,对破损的伸缩缝锚固区进行维修;对破损的伸缩缝止水带适时进行更换;(1)加强日常巡查和日常养护工作,对主梁病害进行定期检查,做好相应的记录;(2)对主梁底部网状裂缝表面封闭处理;(3)完善桥面排水系统,避免雨水侵蚀桥台;(3)恢复缺失栏杆;(4)制定完备的管养计划,并严格按照制定的养护计划进行相应的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建立健全桥梁管养档案资料。
7.1.6桥址地质状况桥址地质状况对桥梁安全营运无影响。
JGJ/T 23-2001(2)采用如填充橡胶棒、注胶管等可行方式修复铰缝;(1)及时对桥梁上、下部构件存在的裂缝进行修补,对宽度≥0.15mm的裂缝采用压浆法修补,对宽度<0.15mm的裂缝采用封闭法修补,以提高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及耐久性;(2)为了保证桥梁结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建议采用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对桥梁缺陷进行修补;(3)拆除临时支座;(4)以砌石或小石子混凝土等修复基础破损部位;(5)对破损的伸缩缝止水带适时进行更换;(6)制定完备的管养计划,并严格按照制定的养护计划进行相应的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建立健全桥梁管养档案资料。
(4)对脱空支座采用灌注环氧砂浆等进行填充密实,提高支座受力的均匀性;表6-1 梅子大桥下行技术状况评定表表6-2 梅子大桥上行技术状况评定表下行主要表观缺陷:(1)上部结构:5-1#、4-1#、4-2#、4-3#、4-4#、4-5#、3-1#、3-2#、3-4#、3-5#、2-1#、2-2#、2-3#、2-5#、1-3#、1-4#、1-5#梁底有纵向裂缝,3-5#梁马蹄存在水平裂缝,裂缝总长204.5m,裂缝最宽0.13mm。
2-5#梁钢绞线外露。
5-1-2#、3-2-5#横隔板,5-3#等湿接缝存在麻面、破损露筋等病害。
1-0-1~1-0-5#支座有30°剪切变形。
(2)下部结构:5#桥台前墙受水侵蚀。
(3)桥面系:2#伸缩缝橡胶止水带脱落。
上行主要表观缺陷:(1)上部结构:1-1#、1-2#、1-4#、1-5#、2-2#、2-3#、2-4#、3-1#、3-2#、3-4#、4-4#梁底有纵向裂缝,合计缝长140m,最大缝宽0.12mm。
1-4-4#等横隔板,4-1#湿接缝存在模板未拆、麻面、破损露筋等病害。
(2)下部结构:0#桥台处护坡水平裂缝,1#盖梁右侧模板未拆。
5#桥台前墙受水侵蚀。
(3)桥面系:1#伸缩缝锚固区开裂。
护栏多处网状裂缝,护栏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