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传记阅读《孙膑》附答案及译文
孙膑阅读答案
孙膑阅读答案孙膑阅读答案【导语】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下面关于孙膑阅读答案,希望可以帮到您!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招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等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注释(1)孙膑: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2)庞涓: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3)黥:在脸上刺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用作刑罚或防止逃跑。
(4)如:往,到……去。
(5)梁:魏国的都城。
(6)阴见:暗中求见。
(7)田忌:齐王的宗族。
(8)驰逐重射:赛马赌博。
(9)第:只,只管。
(10):然之:认为他的话是对的。
临质:临场比赛。
(12)下驷:下等马。
(13)再:两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欲隐勿见(2).以刑徒阴见(3).齐使以为奇(4).及临质(5).卒得王千金(6).遂以为师2、下列句子中均有省略的成分,请补上并翻译。
(1).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2).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3、指出下列句中"于"的.用法和意义。
(1).庞涓恐其贤于己(2).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3).涓人言于君曰4、指出下列句子中代词"之"所指代的内容。
(1).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2).田忌信然之(3).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5、庞涓是怎样加害孙膑的?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参考答案】1、(1)显露(2)求见(3)等到2、(1)以(之)为窃;窃载(之);齐国的使者认为孙膑很奇特,就偷偷地载着孙膑一起乘车到齐国去。
孙膑文言文翻译书及解析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兵法家,被誉为“兵圣”之一。
其所著《孙子兵法》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然而,由于时代久远,语言变迁,原书文言文晦涩难懂,给后人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为方便读者阅读与研究,特将《孙子兵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并加以解析,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孙膑文言文翻译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翻译: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乎生死存亡,不可不认真观察。
2.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翻译:因此,善于作战的人,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不让敌人有机可乘。
3.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翻译:了解自己和敌人,百战不殆。
4. 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翻译:行动迅速如风,舒缓如林,勇猛如火,稳定如山。
5.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翻译:兵法没有固定模式,水没有固定形状,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称之为神。
二、孙膑文言文解析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解析:此句强调战争的重要性,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2.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解析:善于作战的人,能够把握战场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要善于抓住敌人的败势。
3.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解析:了解自己和敌人,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解析:形容军队行动迅速而有序,进攻勇猛而坚定,防守稳固如山。
5.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解析:强调战争形势多变,要根据敌情变化灵活应对,才能取得胜利。
总之,《孙膑文言文翻译书及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孙子兵法》的精髓,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兵法智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应结合实际,深入思考,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孙膑文言文翻译及注音
原文: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丽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翻译:孙武去世后,过了百余岁,出现了孙膑。
孙膑出生在阿、鄄之间,也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一同学习兵法。
庞涓在魏国做事,成为惠王的将军,但他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及孙膑。
于是暗中派人召回孙膑。
孙膑到达后,庞涓担心他的才能超过自己,便嫉妒他,用法律刑罚砍断他的双脚并刺上刺青,想让他隐姓埋名,不再露面。
齐国的使者到梁国,孙膑以囚犯的身份暗中会见了齐使者,说服了齐使者。
齐使者认为孙膑非凡,偷偷地带他回到了齐国。
齐将田忌善待孙膑,并以宾客之礼待他。
注音:孙武(sūn wǔ)、孙膑(sūn bìn)、庞涓(páng juān)、惠王(huì wáng)、将军(jiāng jūn)、魏(wèi)、齐(qí)、田忌(tián jì)、梁(liáng)、刑徒(xíng tú)、说(shuō)、窃载(qiè zài)、善(shàn)、客待(kè dài)原文: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翻译:田忌经常与齐国的贵族们赛马,并下很大的赌注。
孙膑看见他们的马脚力相差不远,马有上、中、下三个等级。
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如果再参加赛马,我可以让您取胜。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孙膑》详解及翻译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孙膑》详解及翻译孙膑作者:司马迁孙武已死,过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个孙膑。
孙膑出生在阿、鄄一带,他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
孙膑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
庞涓虽然已经为魏国服务,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但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
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有才干,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挖去了他两足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上字,想使孙膑这辈子再也不能在人前露面。
有一次,齐国的使者到魏国都城大梁来,孙膑以一个受过刑的罪犯的身份暗中会见了齐使,向他游说。
齐使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地载着孙膑回到了齐国。
齐国将军田忌认为孙膑很有才能,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丽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田忌多次和齐国诸公子赛马,下很大的赌注。
孙膑看到田忌的马的足力和对手相差不很大。
比赛的马分有上、中、下三个等级,因此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够使您获胜。
”田忌相信孙膑的话对,就跟齐王和诸公子下千金的赌注比赛胜负。
当到临比赛的时候,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去和对方的上等马比赛,拿您的上等马去和对方的中等马比赛,再拿您的中等马和对方的下等马比赛。
”三个等级的马都已比赛完毕,田忌负了一场却胜了两场,终于赢得了齐王的千金赌注。
于是田忌推荐孙膑给齐威王。
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把孙膑当作老师。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日:“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史记孙膑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孙膑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史记|孙膑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史记|孙膑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救斗者不搏击,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君弟:您只管B.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再胜:第二次取胜C.齐威王欲将孙膑将:率领D.士卒亡者过半矣亡:死亡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B.①赵急,请救于齐②受任于败军之际C.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D.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3、对下列各句中“其”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指代前文中的“(田)忌” B.据其街路指代前文中的“大梁”C.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指代前文中的“庞涓” D.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指代前文中的“斫大树白”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①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孙膑脱险文言文带翻译
昔者,孙膑,齐国之良将也。
膑者,智谋之士,善用兵法,多奇策。
然不幸者,膑为庞涓所害,被囚于魏国,受尽苦楚。
时人皆以为膑命不久矣,然膑天资聪颖,机智过人,终脱险境。
时,庞涓欲置膑于死地,遂设计陷害,令膑犯下诬罪。
膑知其计,然无可奈何,只得入狱。
狱中,膑日思夜想,苦寻脱身之策。
一日,膑闻狱卒夜巡,心生一计。
乃以纸笔墨,书写一策,置于案上。
狱卒见之,以为膑已疯癫,遂不以为意。
夜深人静,膑趁狱卒熟睡之际,将纸条塞入狱卒怀中,并附一书信,言及脱险之法。
狱卒醒来,见怀中纸条,惊慌失措,慌忙打开,见书中所言,心中大喜。
遂将膑之信函送至魏王面前,魏王见信,疑惑不解,遂召见膑。
膑入殿,魏王问道:“汝果能脱险乎?”膑对曰:“臣虽身陷囹圄,然心中自有脱险之策。
愿大王赐臣一机会,臣必不负大王所望。
”魏王信之,遂命膑试之以策。
膑曰:“臣有一计,可令庞涓自食其果。
”魏王曰:“愿闻其详。
”膑曰:“庞涓奸诈,常以诡计陷害他人。
臣请大王密令庞涓,以千金之赏,求购臣之头颅。
庞涓贪财,必会应允。
届时,臣可借机逃脱。
”魏王以为然,遂依计而行。
庞涓果然贪财,闻言大喜,即刻命人购求膑首。
膑知其计,遂在夜间,趁庞涓不备,逃出狱中。
庞涓得知膑逃脱,大怒,急令追捕。
膑机智应对,避过追兵,终于逃至齐国。
齐王闻之大喜,封膑为上将军,膑亦不负众望,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
翻译:从前,孙膑是齐国的优秀将领。
孙膑,智慧谋略之士,擅长运用兵法,多有奇计。
然而不幸的是,孙膑被庞涓所害,被囚禁在魏国,遭受了极大的痛苦。
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孙膑的生命已经不长了,但是孙膑天资聪颖,机智过人,最终脱离了险境。
当时,庞涓想要置孙膑于死地,于是设计陷害,让孙膑犯下了诬陷的罪行。
孙膑知道其中的计谋,然而无可奈何,只能入狱。
在狱中,孙膑日夜思考,苦寻脱身之策。
有一天,孙膑听说狱卒夜间巡视,心生一计。
于是用纸笔墨,写下了一计策,放在案上。
狱卒看到后,以为孙膑已经疯狂,就没有放在心上。
孙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原文:孙膑曰:“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也。
”译文:孙膑说:“用兵之道,在于变幻莫测。
因此,能战却假装不能战,准备使用却假装不用,看似逼近却示以远离,看似远离却示以逼近。
用小利诱惑敌人,使其混乱而趁机夺取,敌人实力雄厚时要有所防备,敌人强大时要避开,敌人愤怒时要扰乱其军心,敌人卑微时要使其骄傲,敌人安逸时要使其劳累,敌人亲近时要使其疏远。
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出其不意地进攻,这是兵家取胜的法则。
”注释:1. 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在于变幻莫测。
2. 故能而示之不能:有能力却假装没有能力。
3. 用而示之不用:准备使用兵力却假装不用。
4.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看似逼近却示以远离,看似远离却示以逼近。
5. 利而诱之:用小利诱惑敌人。
6. 乱而取之:敌人混乱时趁机夺取。
7. 实而备之:敌人实力雄厚时要有所防备。
8. 强而避之:敌人强大时要避开。
9. 怒而挠之:敌人愤怒时要扰乱其军心。
10. 卑而骄之:敌人卑微时要使其骄傲。
11. 佚而劳之:敌人安逸时要使其劳累。
12. 亲而离之:敌人亲近时要使其疏远。
13. 攻其无备: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
14. 出其不意:出其不意地进攻。
15. 此兵家之胜也:这是兵家取胜的法则。
孙膑此言,揭示了用兵之道的关键在于以变应变,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出奇制胜。
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
”孙膑正是深谙此道,故能成为战国时期齐国的杰出将领。
《孙膑兵法》中诸多策略,至今仍被军事家所推崇,可见其智慧之高深。
孙膑在兵法中强调的“诡道”,并非是欺诈之道,而是指用兵时需要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这种策略思想,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总之,孙膑的《孙膑兵法》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智慧的兵家经典。
中考文言文《孙膑》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孙膑》全文详细翻译(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中考文言文《孙膑》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孙膑》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孙膑作者:司马迁孙武已死,过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个孙膑。
孙膑出生在阿、鄄一带,他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
孙膑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
庞涓虽然已经为魏国服务,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但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
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有才干,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挖去了他两足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上字,想使孙膑这辈子再也不能在人前露面。
有一次,齐国的使者到魏国都城大梁来,孙膑以一个受过刑的罪犯的身份暗中会见了齐使,向他游说。
齐使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地载着孙膑回到了齐国。
齐国将军田忌认为孙膑很有才能,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丽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田忌多次和齐国诸公子赛马,下很大的赌注。
孙膑看到田忌的马的足力和对手相差不很大。
比赛的马分有上、中、下三个等级,因此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够使您获胜。
”田忌相信孙膑的话对,就跟齐王和诸公子下千金的赌注比赛胜负。
当到临比赛的时候,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去和对方的上等马比赛,拿您的上等马去和对方的中等马比赛,再拿您的中等马和对方的下等马比赛。
”三个等级的马都已比赛完毕,田忌负了一场却胜了两场,终于赢得了齐王的千金赌注。
于是田忌推荐孙膑给齐威王。
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把孙膑当作老师。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日:“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孙膑文言文翻译答案
一、《计篇》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乎生死存亡,不可不仔细观察。
因此,要考虑五个方面,通过比较来寻求其中的情理: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领,五是法度。
”解读:此篇阐述了战争的重要性和考察战争胜败的五个要素。
道,即政治道义;天,即天时;地,即地理条件;将,即将领才能;法,即军事法规。
这五个要素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二、《势篇》原文: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测之奇,以胜人为奇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以正兵合击,以奇兵取胜。
因此,擅长作战的人,能够制造不可预测的奇谋,以奇取胜。
”解读:此篇讲述了战争中的“正奇”之术。
正兵,即常规兵力;奇兵,即出其不意的兵力。
善于用兵的人,能够巧妙运用正奇之术,出奇制胜。
三、《虚实篇》原文:孙子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守。
故兵贵神速,不得拖延。
”译文:孙子说:“用兵的形势,贵在迅速,趁着敌人来不及防备,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设防的地方。
因此,用兵贵在神速,不能拖延。
”解读:此篇强调了用兵的迅速性。
战争瞬息万变,抓住时机迅速行动,才能取得胜利。
同时,要避免敌人有防备,出奇制胜。
四、《军争篇》原文:孙子曰:“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
故善用兵者,能使敌人不敢攻,不敢守,不敢退,不敢进。
”译文:孙子说:“用兵靠的是诡诈,靠的是利益驱动,靠的是分合变化。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不敢进攻,不敢防守,不敢撤退,不敢前进。
”解读:此篇讲述了用兵的诡诈之道。
通过巧妙运用计谋,使敌人陷入被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五、《九变篇》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莫过乎知九变之地而制其兵。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译文:孙子说:“用兵的原则,没有比知道九种变化的地方和制敌之兵更重要的了。
史记孙膑原文及翻译
史记孙膑原文及翻译史记孙膑原文及翻译《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小编整理了史记孙膑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丽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日:“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谢曰:“刑馀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
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子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獘于魏也。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日:“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兼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孙膑(上课用文言及解析)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2.品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挖掘人物智慧
• 孙武既死,后百馀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 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 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 刑 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 勿见。
整体感知
孙膑
被庞涓断两足 阴见齐使到齐国 帮田忌赛马 围魏救赵计 减灶杀涓计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卓越的军事家
1. 本文用哪些事例来表现孙膑的才能?这体现了 司马迁人物传记在选材上的什么特点?
• 提示: • ①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 ②在掌握丰富素材的基础上,选取与人物性格密切相 关的材料,既体现人物的主题风貌,又表现其性格的 丰富性。具有生活化的特征,不避小事俗事。材料的 安排详略得当。
★ 庞涓:骄傲自大。具体表现在:当他看到孙膑设计的假象时,轻易大 喜,还自得地说:“我固知齐军怯。”同时,庞涓还具有残忍、忌妒心强 的性格特点,具体表现在他对同学孙膑因妒而施之以酷刑一事上。
【拓展延伸】
• 1. 有人认为,司马迁对孙膑有着特殊的感情,为其作传 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你认为这种说法有 道理吗?请依据文本,联系学过的《报任安书》,谈谈 自己的看法。
•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 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 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 大破梁军。
• 现在魏国和赵国相互攻仗,魏国精锐的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疲 敝的士兵留在国内。您不如率领部队迅速奔赴魏国都城大梁,占领它的要 道,攻击它正当空虚之处,他们一定会放弃围赵而回兵解救自己。这样, 我们一举既可解除赵国被围的局面,又可收服魏国疲惫的敌人。”田忌听 从了孙膑这一建议。魏国的军队果然离开邯郸(撤兵回国),和齐军在桂 陵大战,魏军被打得大败。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之《孙膑》阅读训练.doc
《孙膑》阅读训练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②者蹶③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陕,而旁多隘阻,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到,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注释】①孙膑:春秋战国时代有两位孙子,都是杰出的军事家。
孙武:春秋齐国人,也称孙武子。
著《孙子兵法》八十二篇。
孙膑:战国齐人,孙武的后代,著《孙膑兵法》,后失传,1974年发现。
②趣利:去争利。
趣,通“趋”,趋向。
③蹶:挫败,使……受挫折。
【译文】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
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
魏将庞涓听到消息,离开韩国赶回魏,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
孙子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
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
(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
”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
”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子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
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文言文翻译孙膑传
孙膑,齐人也,生于战国之世,时值诸侯割据,天下纷争。
膑少好学,博闻强识,尤精兵法,遂成一代名将。
孙膑传,记其生平事迹,以飨后世。
孙膑,字子明,幼时家贫,不得良师益友。
然其聪颖过人,自行研究兵法,日以继夜,渐成精深。
年二十,膑游历四方,广交贤士,名声日隆。
秦、齐两国交兵,膑以客卿之身,入齐为谋。
齐威王闻其才,遂任为军师。
膑见齐军士气低落,士气不振,便献计:“欲成大业,必先练兵。
”威王从之,膑遂整顿军纪,严明赏罚,使齐军面貌一新。
时赵国与魏国交恶,赵王欲借齐之兵力,共伐魏国。
膑曰:“魏国虽弱,然内有贤臣,外有强兵,不可轻视。
”威王不听,遂派膑领兵十万,往赵助战。
膑至赵,与赵将廉颇商议战略。
廉颇曰:“魏国兵强,我军宜以守为攻,伺机而动。
”膑曰:“善。
”遂令廉颇坚守城池,自己则率精兵夜袭魏营。
魏国大将庞涓闻报,急率军来救。
膑令廉颇佯装败退,诱庞涓深入。
庞涓追至马陵道,见道旁有一大树,树上刻有“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字。
庞涓不以为意,遂率军入林。
未行数里,忽闻树林中鼓乐声起,伏兵四起,将庞涓团团围住。
膑令士兵以弓弩射之,庞涓中箭而亡。
魏国大军闻庞涓战死,士气大挫,不战而退。
膑乘胜追击,大破魏军,齐威王大悦,封膑为上将军。
其后,膑又辅佐齐威王,参与合纵连横之策,使齐国威震诸侯。
然膑因与庞涓有旧怨,庞涓曾诬陷膑谋反,虽得昭雪,膑仍心有余悸。
齐宣王即位,膑以年老为由,辞去官职,隐居山林。
宣王念其功高,赐予豪宅良田,膑遂以平民之身,度过了余生。
孙膑一生,智勇双全,兵法高超,堪称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其《孙膑兵法》传世,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膑虽已逝,但其智谋、胆识、胸怀,仍为后人所敬仰。
《孙膑传》曰:“膑之才,天下莫能及也。
其智,足以料敌制胜;其勇,足以披坚执锐;其识,足以经纶国家。
虽已离世,其精神永存。
”膑之才德,实为后世之楷模。
孙膑的文言文以及翻译
孙膑的文言文以及翻译孙膑的文言文以及翻译孙膑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
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孙膑的文言文以及翻译,欢迎大家浏览。
孙膑的文言文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丽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日:“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谢曰:“刑馀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
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子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獘于魏也。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日:“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兼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高中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孙膑》 阅读训练 .doc
《孙膑》阅读训练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②者蹶③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陕,而旁多隘阻,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注释】①孙膑:春秋战国时代有两位孙子,都是杰出的军事家。
孙武:春秋齐国人,也称孙武子。
著《孙子兵法》八十二篇。
孙膑:战国齐人,孙武的后代,著《孙膑兵法》,后失传,1974年发现。
②趣利:去争利。
趣,通“趋”,趋向。
③蹶:挫败,使……受挫折。
【译文】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
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
魏将庞涓听到消息,离开韩国赶回魏,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
孙子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
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
(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
”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
”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子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
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孙膑文言文及其翻译注释
《孙膑兵法》原文如下: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害而惧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译文及注释:兵者,诡道也。
——兵法讲究的是变通之道。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因此,有能力却假装没有能力,使用兵法却假装不用,离得近却假装远,离得远却假装近。
利而诱之,害而惧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
——利用利益诱惑敌人,利用危害恐吓敌人,利用混乱夺取胜利,对实力强大的敌人要小心准备,避开强大的敌人,对愤怒的敌人要挫败其锐气。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这种兵法上的胜利,不能提前传授给别人。
孙膑的兵法思想,强调了变通、虚实、诱敌、避实击虚等策略。
他认为,兵法如水,无定势,要因敌而变,灵活运用。
孙膑的兵法思想,对后世军事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兵家圣典”。
孙膑的兵法思想,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的“兵者,诡道也”的观点,揭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变异性。
孙膑认为,战争不是简单的实力对抗,而是智慧和谋略的较量。
因此,在战争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以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孙膑的兵法思想,还强调了虚实结合、避实击虚的策略。
他认为,要善于发现敌人的弱点,攻击敌人的空虚之处。
同时,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实力,迷惑敌人,使敌人无法判断自己的虚实。
总之,孙膑的兵法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军事智慧。
在当今社会,孙膑的兵法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学习孙膑的兵法思想,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智慧。
史记孙膑原文及翻译
史记孙膑原文及翻译史记孙膑原文及翻译《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小编整理了史记孙膑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丽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日:“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谢曰:“刑馀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
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子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獘于魏也。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日:“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兼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高中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孙膑》 阅读训练
《孙膑》阅读训练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②者蹶③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陕,而旁多隘阻,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注释】①孙膑:春秋战国时代有两位孙子,都是杰出的军事家。
孙武:春秋齐国人,也称孙武子。
著《孙子兵法》八十二篇。
孙膑:战国齐人,孙武的后代,著《孙膑兵法》,后失传,1974年发现。
②趣利:去争利。
趣,通“趋”,趋向。
③蹶:挫败,使……受挫折。
【译文】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
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
魏将庞涓听到消息,离开韩国赶回魏,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
孙子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
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
(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
”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
”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子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
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传记阅读《孙膑》附答案及译文
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①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②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收,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孙子筹策③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
……悲夫!
注:①趣:同“趋”,趋向,奔赴。
②白:刮去树破使白木露出。
③筹策:谋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去:离开
B.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蹶:受挫折,折损。
C.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期:希望。
D.见白书,乃钻火烛之烛:照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素悍勇而轻齐B.遂成竖子之名
蟹六跪而三螯古之人不余欺也
C.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D.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孙膑“能行”和“能言”的一组是
A.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B.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C.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D.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精通兵法,善于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指挥作战常常智胜敌手,深得齐将田忌
重用。
在马陵之战中,他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大破魏军,名扬天下。
B.庞涓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来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因忌恨孙膑,设计断其双足。
在
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因过于自信,兵败自刭。
C.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
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
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
D.本文通过马陵道智斗庞涓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战术思
想。
他的《孙膑兵法》为后世传诵,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