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脂类的化学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脂质化学

《生物化学》-脂质化学
概述
一、脂类物质概念 脂类是是生物体中的重要有机物,其共同点是
低(不)溶于水,高(易)溶于苯、乙醚、氯仿及 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大多数脂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肪 酸和醇形成的酯及其衍生物。以及与这些化合物的 生物合成或生物功能紧密相关的一类物质。 二、脂类物质的分类 (一)按其化学组成分 (二)按其生物学功能分
2.命名与简写符号 系统名称按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进行。 十六碳脂肪酸(软脂酸) 十八碳脂肪酸(硬脂酸) 9-十六碳烯酸(棕榈油酸) 9-十八碳烯酸(油酸)
如18:0
18:1(9)
3.天然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1)一般为偶数碳原子,碳骨架长度4-36,常见 12-24,一般是不分支和无环、无羟基的单羧酸。
OH
(Sn-立体特异性编号体系) Sn -3-磷脂酸
常见甘油磷脂的极性头部和其净电荷(pH=7)
甘油磷脂名称
磷脂酸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丝氨酸
HO-X的名称
—— 胆胺 胆碱 丝氨酸
—X的结构
极性头基净电荷
磷脂酰甘油
甘油
磷脂酰肌醇
肌醇
H -1
HH
心磷脂
双磷脂酰甘油
例题:中性pH下,净电荷为零的 甘油磷脂是( )( )。
然而,催化加氢是一个可逆反应,饱和脂肪酸在 反应过程中,也会脱氢生成不饱和脂肪酸。这样,脱 氢的产物就可能有两种,顺式和反式。
反式不饱和脂肪酸比顺式不饱和脂肪酸空阻小,更 稳定,更容易生成,而且一旦生成,又不易被氢化饱 和。
所以,在顺式不饱和脂肪酸催化加氢的产物饱和脂 肪酸中,会含有一定量的反式不饱和脂肪酸。这就是 反式脂肪酸的由来。
影响油脂自动氧化的因素 (1)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不饱和脂肪酸越多,越容易发生自动氧化。 思考:为什么家用猪油比花生油更易变“哈喇”? 因为天然植物油脂中溶有维生素E,起抗氧化作用。

生物化学02-脂类

生物化学02-脂类
HDL按密度大小又可分为HDL1、HDL2和HDL3。 HDL1又称为HDLc,仅在摄取高胆固醇膳食后才在 血中出现,健康人血浆中主要含HDL2和HDL3。
载脂蛋白:脂质的增溶剂 脂蛋白受体的识别部位(细胞导向)
第六节 萜类和固醇类化合物
统称为类异戊二烯类(isoprenoid)
一、 萜类 P111
19c
★PUFA的研究价值
1、生物膜中多是顺式不饱和脂肪酸: 增加膜流动性 降低膜相变温度,抗寒冷
2、PUFA降低血脂
高脂血症是指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 酯TG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过高和/ 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过低的一种 全身脂代谢异常
化验结果
分升
升 高密度脂蛋白<0.9毫摩尔/升(35毫克/分
3、 酵母固醇
麦角固醇,经紫外光照射可转化成维生素D3。
三、 固醇衍生物 1、 胆汁酸
与脂肪酸或其他脂类结合(胆固醇,胡萝卜素)成盐,乳化 肠腔内油脂,增加脂肪酶作用位点,便于油脂消化吸收。
2、 类固醇激素
(1)肾上腺皮质激素(7种) (2)性激素 雄性激素:睾丸酮 雌性激素:雌二醇、黄体酮
主要内容: 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的结构 固醇的结构与功能
④ 化学信号: PIP2 ,前列腺素等 ⑤ 保护功能:动物的脂肪组织,植物的蜡质
第一节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一、 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线形不分支
饱和脂肪酸:
软脂酸(棕榈酸),n-十六酸,16:0
硬脂酸,
n-十八酸,18:0
花生酸,
n-二十酸,20:0
P83 表2-2
不饱和脂肪酸:1-6个双键
油酸:顺-十八碳-9-稀酸,18:1△9c,

生物化学脂类的化学

生物化学脂类的化学

课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活性脂质;2、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3、脂蛋白;4、磷脂;5、鞘磷脂;二、符号辨识1、TG;2、FFA;3、PL;4、CM;5、VLDL;6、IDL;7、LDL;8、HDL;9、PUFA;10、PC;11、PE;12、PG;13、CL;三、填空1、脂类按其化学组成分类分为、和;2、脂类按其功能分类分为、和;3、脂肪酸的Δ命名法是指双键位置的碳原子号码从端向末端计数;4、脂肪酸的命名法是指双键位置的碳原子号码从甲基末端向羧基端计数;5、天然脂肪酸的双键多为式构型;6、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人体及哺乳动物虽能制造多种脂肪酸;但不能向脂肪酸引入超过的双键;因而不能合成和 ;必须由膳食提供..7、简单三酰甘油的R1=R2=R3; 、和等都属于简单三酰甘油;8、鲛肝醇和鲨肝醇属于酰基甘油;9、是由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或固醇形成的酯;10、复脂是指含有磷酸或糖基的脂类;分为和两大类;11、是构成生物膜的第一大类膜脂;12、重要的甘油磷脂有、和等;13、磷脂酰丝氨酸、脑磷脂和卵磷脂的含氮碱分别是、和 ;它们可以相互转化;14、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一种甘油磷脂;15、鞘氨醇磷脂由、和组成;16、糖脂是指糖通过其半缩醛羟基以与脂质连接的化合物;17、鞘糖脂根据糖基是否含有或硫酸基成分分为鞘糖脂和鞘糖脂;18、最简单的硫苷脂是脑苷脂;神经节苷脂的糖基部分含有;19、萜类是的衍生物;不含脂肪酸;属简单脂类;20、类固醇的基本结构骨架是以为基础构成的甾核;21、糖脂分为类和类..前者主要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后者主要是的重要结构成分;动物中含量甚微..22、脂肪酸及由其衍生的脂质的性质与脂肪酸的和有密切关系;23、磷脂是分子中含磷酸的复合脂;包括和两大类;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24、鞘磷脂是由、、和胆碱或乙醇胺组成的脂质;25、最常见的固醇是 ;主要在肝脏中合成;是脂质中的一个成分;26、人体中许多激素、胆汁中的胆酸、昆虫的蜕皮激素、植物中的皂素和强心苷等;都有的甾体骨架;这些甾体化合物统称为;27、脂蛋白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没有结合;28、脂质混合物的分离可根据它们的差别或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差别进行;四、判别正误1、磷脂的极性头基团在电荷与极性上表现出变化;2、高等动植物中的脂肪酸的碳原子数都是偶数;3、鞘糖脂的极性头部分是鞘氨醇;4、动物细胞中所有的糖脂几乎都是鞘糖脂;5、由于胆固醇是两亲性分子;能在水中形成微团;6、植物油的必须脂酸含量丰富;所以植物油比动物油营养价值高;7、植物油和动物脂都是脂肪;8、脂肪和胆固醇都属脂类化合物;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脂肪酸;9、胆固醇分子中无双键;属于饱和固醇;10、自然界中常见的不饱和脂酸多具有反式结构;五、单项选择1、由甘油和3种不同的脂肪酸能形成种三酰甘油A、10;B、27;C、8;D、20;2、脂肪的碱水解称为A、酯化;B、皂化;C、水解;D、乳化;3、神经节苷脂的极性头部分是A、甘油;B、鞘氨醇;C、寡糖;D、磷酸;4、下列不属于脂的物质是A、维生素E;B、前列腺素;C、胆汁酸;D、甘油;5、下列营养物中具有最高能量密度的物质是A、脂肪酸;B、甘油;C、蔗糖;D、氨基酸;6、磷脂分子不可能含有BA、带正电荷的功能基团;B、甾环;C、亲水头和疏水尾;D、醚键;7、下列哪种磷脂中含有胆碱A、脑磷脂;B、卵磷脂;C、磷脂酸;D、心磷脂;8、体内胆固醇的生理功能不包括A、氧化供能;B、转化成类固醇激素;C、参与构成生物膜;D、转化生产胆汁酸;9、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由下列哪种脂蛋白运输A、CM;B、VLDL;C、LDL;D、HDL;10、下列哪个是饱和脂酸A、油酸;B、亚油酸;C、棕榈酸;D、亚麻酸;六、多项选择1、必需脂肪酸包括A、油酸;B、亚油酸;C、亚麻酸;D、花生四烯酸;2、下列有关脂类化合物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它们是细胞内的能源;B、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C、它们是膜的结构成分;D、它们仅仅由C、H、O组成;3、甘油三酯和卵磷脂分子中共有的基团是A、磷酰基;B、脂酰基;C、胆碱基;D、甘油基;4、卵磷脂和脑磷脂分子中共有的基团是A、甘油基;B、脂酰基;C、磷酰基;D、胆碱基;5、所有脂蛋白均含有A、胆固醇;B、磷脂;C、甘油三酯;D、载脂蛋白;七、简答题1、简述脂类的生理功能2、重要的甘油磷脂有哪些3、血浆脂蛋白如何分类课外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活性脂质:细胞内的小量脂质成分;主要是各种类固醇和萜类;它们具有专一的重要生物活性..如各种类固醇激素、脂溶性维生素、光合色素、酶的辅助因子或激活剂、电子载体、糖基载体、细胞内信号及激素样作用等..2、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人体及哺乳动物虽能制造多种脂肪酸;但不能向脂肪酸引入超过Δ9的双键;因而不能合成亚麻酸和亚油酸;必须由膳食提供..3、脂蛋白:由脂质和蛋白质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复合物;蛋白质部分称为脱辅基脂蛋白..4、磷脂:是分子中含磷酸的复合脂;包括含甘油的甘油磷脂和含鞘氨醇的鞘磷脂两大类;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5、鞘磷脂:是由鞘氨醇、脂肪酸、磷酸和胆碱或乙醇胺组成的脂质..二、符号辨识1、TG:甘油三酯;2、FFA:游离脂肪酸;3、PL:磷脂;4、CM:乳糜微粒;5、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6、IDL:中间密度脂蛋白;7、LDL:低密度脂蛋白;8、HDL:高密度脂蛋白;9、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10、PC:卵磷脂磷脂酰胆碱;11、PE: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12、PG:磷脂酰甘油;13、CL:心磷脂双磷脂酰甘油;三、填空1、单纯脂质;复合脂质;衍生脂质;2、结构脂质;贮存脂质;活性脂质;3、羧基;甲基;4、ω;5、顺;6、Δ9;亚麻酸;亚油酸;7、棕榈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8、烷醚;9、蜡;10、磷脂;糖脂;11、甘油磷脂;12、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说明:也可填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缩醛磷脂等;任选3个;13、丝氨酸;胆胺;胆碱;14、醚;15、鞘氨醇;脂肪酸;磷酰胆碱;16、糖苷键;17、唾液酸;中性;酸性;18、硫酸;唾液酸;19、异戊二烯;20、环戊烷多氢菲;21、鞘糖脂;甘油糖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22、链长;不饱和程度;23、甘油磷脂;鞘磷脂;24、鞘氨醇;脂肪酸;磷酸;25、胆固醇;生物膜;26、环戊烷多氢菲;类固醇;27、共价键;28、极性;溶解度;四、判别正误1、;2、×;3、×;4、;5、×;6、;7、;8、×;9、×;10、×;五、单项选择1、B;2、B;3、C;4、D;5、A;6、B;7、B;8、A;9、B;10、C;六、多项选择1、BCD;2、ABC;3、BD;4、ABC;5、ABCD;七、简答题1、简述脂类的生理功能答:1作为能量贮存物质三酰甘油;2对生物起保护作用三酰甘油和蜡; 3作为生物膜和脂蛋白的结构成分磷脂、糖脂和固醇;4作为活性脂质有着专一的重要生物活性类固醇、萜类、酶的辅助因子和激活剂、电子载体、糖基载体、细胞内信号、激素样作用等;2、重要的甘油磷脂有哪些答:重要的甘油磷脂有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醚甘油磷脂缩醛磷脂3、血浆脂蛋白如何分类答:血浆脂蛋白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复合体中蛋白质愈多;脂质愈少;复合体的密度愈高..根据脂蛋白的密度高低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生物化学--脂类

生物化学--脂类
两条烃链是非极性的,所以完全不溶于水。 很多动植物表面覆盖蜡,可将细胞与外界隔离,并防止细胞失水。
(二)复合脂
除含有脂肪酸和醇以外,还有其他非脂分子参与合成的酯,如 • 磷脂 • 糖脂 • 鞘糖脂
1.磷脂类
磷脂几乎全部存在于细胞的膜系统中,在脑、肾、心、骨
髓、卵及大豆细胞中含量最高。 (1)磷脂类分子的结构
功能: 1.能量来源:脂肪储能量是糖的两倍,脂肪高度不溶于水。 2.组成生物膜:磷脂,胆固醇 3.细胞识别:糖脂 4.保护层:蜡 5.绝缘保温:脂肪层 6.其他生理功能:维生素ADEK,类胡萝卜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酶辅助因子; 信使(亲脂性/亲水性信号分子)
的酯,如磷脂、糖脂和鞘糖脂等。
• (三)异戊二烯系统脂质:一般不含有脂肪酸,包括类固醇和萜类及其
衍生物。
• (一)单纯脂质 脂肪酸的羧基与醇的羟基之间脱水,通过酯键相连的酯分子。
油脂
蜡: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 或固醇形成的酯。
油脂(甘油三酯、中性脂肪)
1.油脂 (1)脂肪酸:具有长CH链,和一个羧基末端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脂类
• 绝大多数脂类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衍生物。不溶于水, 能溶于非极性溶剂(如:乙醚,氯仿,苯中)的一类化合物。
• 组成元素:CHO
• H:O比和C:O比远大于2。
一、脂类物质的分类
• (一)单纯脂质:脂肪酸的羧基与醇的羟基之间脱水,通过酯键相连的
酯分子。
• (二)复合脂质:除含有脂肪酸和醇以外,还有其他非脂分子参与合成
(四)衍生脂 • 衍生脂主要指脂类的水解产物,如脂肪酸及氧化产物脂肪醛等。 (五)结合脂类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成分
脂多糖:脂质A+杂多糖(共价连接)

脂类的生物化学

脂类的生物化学

大多数的类二十烷酸是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
前列腺素类(prostaglandin),
凝血恶烷类(thromboxane) 白细胞三烯类(leucotriene)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天然油脂的组分
天然油脂并非一种物质组成,而是三酰甘油的混合物。
不同种类的油脂所含的脂肪酸是不相同的。
油脂的形成
• 油脂的形成:油脂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 酸经过逐步反应得到。反应如下:
都是由生物体产生,并能由生物体所利用(矿物油?)
例外:卵磷脂(溶于乙醚)、鞘磷脂和脑苷脂类。
四、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1. 结构组分 2. 储存能源 3. 溶剂 4. 保温和保护 5. 其他 ——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机体的储存燃料 ——一些活性物质的溶剂 ——防寒剂和润滑剂 ——参与机体代谢调节
• 植物固醇:
谷固醇、豆固醇,比胆固醇侧链上多一个—C2H5
• 酵母固醇:
麦角固醇,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为维生素D2
二、类固醇
• 胆酸和胆汁酸:胆汁的重要成分,作用于脂肪代谢
胆汁酸盐,可使脂肪乳化,促进肠壁细胞对脂肪的消化吸收。
• 固醇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 植物类固醇:强心苷(寡糖和固醇所成的糖苷)、皂素
3、氧化作用: 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氧化分解,或油脂经微生物分解 成的脂肪酸,氧化分解形成系列产物的变质过程。 • 酸败:天然油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酸臭味
原因是:1、油脂受空气和光照作用,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过氧化 物,继续分解为低级醛、酮以及羧酸,产生酸臭味。2、霉菌或脂肪酶将 油脂水解成低级脂肪酸,再生成-酮酸,其脱羧后而成低级酮类。
油 脂 的 消 化
油脂的化学性质

生物化学 第02章 脂类化学

生物化学 第02章 脂类化学

n 皂化价:完全皂化1克脂肪(油或脂)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的 毫克数。
n 皂化价可用于计算该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量。
分子量=1/[(皂化价/1000)/56/3]
单位为克的皂化价
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摩尔数 (脂肪酸的摩尔数) 甘油三酯的摩尔数
分子量 = 3 × 56× 1000 皂化值
n250毫克油脂完全皂化时需要47.5毫克KOH, 计算该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量。
规定:
1,3的位置不能交换
n 磷脂酰胆碱(X基团为胆碱) ——卵磷脂
O
O CH2-O-C-R1 R2-C-O-CH O
CH2-O-P-O-CH 2-CH2-N+(CH )3 3 OH
卵磷脂
如果磷酰胆碱基连接在甘油基的3位碳,则为-型,2位则为-型。
自然界:L--磷脂酰胆碱
n★基本介绍 n“卵磷脂”这个词本身由希腊文“Lekiths” 派生出来,意指“蛋黄”。卵磷脂最初是在蛋 黄中发现,一只鲜蛋黄中约含10%卵磷脂。近 年来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 三大营养素"。
液酸
神经酰胺
中性糖 N-乙酰半乳糖胺
神经酰胺
半乳糖 唾液酸
葡萄糖
n 甘油醇糖脂(glycosyl glycerides)—植物糖脂
存在于绿色植物中,称植物糖脂。
n答案:884
2)不饱和双键产生的性质
①氢化(Hydrogenation)(反式脂肪酸) n 油脂中的不饱和键可以在金属镍催化下发生氢化作用。 n 氢化作用通常用于使液体油变成半固体或固体脂肪。
②卤化和碘值 n 卤化作用(Halogenation):油脂中不饱和键可与卤素 发生加成作用,生成卤代脂。 n碘值(价):100克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 n用碘值表示油脂的不饱和度。

生物化学脂质

生物化学脂质

脂类物质具有三个特征
(1)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 (2)是脂酸与醇所组成的酯。 (3)一般能被生物体利用,作为构建、修补组织或供能。
生物化学脂质
脂类的分类
(1)单脂(simple lipid) 脂(fat)、油(oil)、蜡(wax)
生物化学脂质
复合脂(complex lipid)
磷脂: 含磷酸的单脂衍生物 糖脂: 含糖的单脂衍生物
OO
C H3(C H 2)7C HC H(C H 2)7C OO O
油酸臭氧化物
水解
C H3(C H 2)7C HO+OH(CC H 2)7C OO+HH2O2
壬醛
壬醛酸
D.酸败(rancidity)
酸败的概念 : 水解性酸败:由于光、热或微生物的作用,使油脂水 解生成脂酸,低级脂酸有臭味,称水解性酸败。 氧化性酸败:由于空气中的氧使不饱和脂酸氧化, 产生醛和酮等,称氧化性酸败。
卵磷脂与脑磷脂在体内可互变
HC CH2N O H H 3+- CO2
CH2OH CH2 +CH3
酸值(价)(acid number or value):中和1g油脂中 的自由脂酸所需KOH的mg数。
请思考:怎样在实践中防止酸败?
生物化学脂质
由羟基脂酸产生的性质
乙酰值(价)(aectylation number or value): 中和1g乙酰酯经皂化释放出的乙酸所需KOH的mg数。
生物化学脂质
3×56×1000 TG平均Mr = 皂化价
生物化学脂质
由不饱和脂酸产生的性质
A.氢化:
Ni or Pd or Pt —CH=CH- 加氢 B.卤化:
—CH2-CH2-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脂类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脂类

1.脂类:脂肪酸(4C以上)和醇(甘油醇、神经醇、高级一元醇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2.脂:室温时为固态的脂肪;3.油:室温时为液态的脂肪;4.蜡:高级脂酸与高级一元醇所成的酯;5.磷脂:含磷酸的单脂衍生物,分甘油醇磷酯、鞘氨醇磷脂;6.糖脂:含糖分子的单脂衍生物,分鞘氨醇糖脂和甘油醇糖脂。

7.脂肪酸(fatty acid):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它是许多更复杂的脂的成分。

8.必需脂肪酸:维持生长所需的、体内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如亚油酸、 DHA等。

9.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

10.酸败:油脂自动氧化生成挥发性醛、酮、酸的过程称为酸败。

11.糖脂(glycolipids):糖通过半缩醛羟基与脂质以糖苷键连接的化合物,是构成双层脂膜的结构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的单分子层中。

12.甘油糖脂:甘油二酯与己糖(半乳糖、甘露糖和脱氧葡萄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植物的叶绿体和微生物的质膜富含甘油糖脂。

13.萜类:又称为萜烯类化合物,分子中含10C以上,且组成为5的倍数的烃类化合物。

14.固醇类:含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一类醇、酸及其衍生物,包括固醇和固醇衍生物。

15.胆汁酸:与脂肪酸或其他脂类结合成盐,乳化肠内油脂,增加脂肪酶作用位点,便于油脂消化吸收。

16.脂蛋白(lipoprotein,LP):脂质与蛋白质(载脂蛋白)结合所组成的一类大分子复合物,能溶于水。

17.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

18.生物膜(bioligical membrane):镶嵌有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的膜系统。

原核生物只有质膜,而真核生物除了质膜外,还有细胞器的膜,如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

19.外周蛋白:分布于双层脂膜的外表层,与膜的结合比较疏松,容易从膜上分离出来;外周蛋白比较亲水,能溶解于水。

20.内在蛋白:蛋白部分或全部嵌在双层脂膜的疏水层中,不容易从膜中分离出来;主要以 -螺旋形式存在。

《生物化学》——脂类概述

《生物化学》——脂类概述

含2个双键(亚油酸)
含3个双键(亚麻酸) 含4个双键(花生四烯酸)
(二)甘油磷酸酯类
非极 性尾
CH2OCOR1
非极性尾
R2OCOCH
O
CH2OCOR P—O 3— O
极性头
磷脂在水相中自发 形成脂质双分子层。
(三)鞘脂类
——由1分子脂肪酸,1分子鞘氨醇或其衍生物,以及1分 子极性头基团组成。
鞘磷脂类
《生物化学》 ——脂类概述
是一类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的生物有机分子。大多数脂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肪 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脂肪 磷脂 脂类 糖脂 固醇 基本脂 可变脂
和脂肪酸:软脂酸(16C)、硬脂酸(18C)。 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含1个双键(油酸)
(09安徽)95.脂类的生理功能有 ACDE A.保持体温 B.调节酸碱平衡 C.固定内脏 D.氧化功能 E.脂溶性物质的溶剂
(13全国)10.下面关于脂质分子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大多数脂质分子不宜溶于水 B.胆固醇是两亲脂质 C.甘油三酯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 D.由膜质分子形成的微团具有双分子层结构
AB (07全国)111.脂肪被作为动物体的能量储备是因为: A.完全的还原态 B.强疏水性 C.在自然界含量丰富 D.易于消化
(07安徽)13.在下图所示的化学结构及生化分子中,表示脂质的 是 (D)
(08全国)114.人体主要以脂肪而不是糖原为能量储存物质的主 要原因是:(AB ) A.脂肪的疏水性 B.脂肪酸氧化比碳水化合物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C.碳水化合物氧化比脂肪酸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D.脂肪比重轻
鞘脂类
脑苷脂类(糖鞘脂)
神经节苷脂类
(四)固醇(甾醇)类

生物化学:3-脂类

生物化学:3-脂类

24
30º
25
26
4、FA的解离: FA是难以溶于水,只能溶于低极性的溶剂中。 游离的FA在水中能够解离:
RCOOH
[RCOO-] K
RCOO + H+
[H+]
-
[RCOOH]
pK=-logK
大多数FA的pK值约为4.76-5.0,为酸性。
27
5、FA的分布
• 高等动植物中,FA都是偶数碳原子,常见的 是C16和C18的酸。 • 在高等植物和低温生物以不饱合FA的含量较 高,动物脂肪含饱合FA较多。同一个体的不 同组织器官的脂肪酸也不同。 • 细菌所含的FA种比高等动植物少的多,约20 多种,绝大多数是饱合FA和单烯酸的各种特 殊异构体的。
p93
42
三酰基甘油的性质
乳化剂与乳化
p87
•脂肪酸盐(如钠皂和钾皂)属Ⅲ类极性脂质,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是典型的两亲化合物, 是一种离子型去污剂(ionic detergent)。 •常见的离子型去污剂 胆汁酸盐(脱氧胆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sulfate, SDS) •常见的非离子型去污剂 Triton X-100 •去污剂的应用 •乳化作用:油滴作为亲水物体悬于水中形成乳胶的过程。
1
CH2OH
1
CH2-O-PO3H2
2
HO CH HO
2
CH
3
CH2-O-PO3H2
3
CH2OH
sn-甘油-3-磷酸
sn-甘油-1-磷酸
40
p93
甘油醚
41
三酰基甘油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 一般为无色,无嗅,无味,呈中性,比
重略小于1。 • 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三酰基甘油可被乳化剂所乳化。

第三章 脂类化学-生物化学课件

第三章 脂类化学-生物化学课件

(1)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PC): 也称卵磷脂(lecithin)
(2)脑磷脂(cephalin)
也称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磷脂酰胆胺(phosphatidylcholamine)
HO—CH2—CH2—NH2 X:乙醇胺
糖脂和鞘糖脂两类。
(一)甘油糖脂
甘油糖脂 (glyceroglycolipid)结 构较简单,与甘油磷脂 相似,是由1,2-二脂酰 甘油与1分子单糖或寡 糖在甘油的C-3位上以 糖苷键连接而成。例如, 在高等生物和脊椎动物 神经组织中发现的半乳 糖二脂酰甘油,其组成 有甘油、脂肪酸和糖。
(二) 鞘糖脂

具有酯的结构或成酯的可能;
能被生物体所利用,作为构建、修补组织
或供能,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
脂类的分类、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
分类 脂肪 甘油三酯 含量 95% 分布 生理功能
脂肪组织 1.储脂供能 血浆 2.提供必须脂酸 3.促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4.热垫作用 5.保护垫作用 6.构成血浆脂蛋白
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生物体内的脂肪酸绝大多数是含偶数碳原子的直 链一元酸,碳原子数目一般在4~26之间,尤以 C16和C18为最多。 大多数脂肪酸在pK值都在4.5~5.0之间,所以在生 理条件(血浆pH为7.35~7.45,细胞内液pH为7) 下,脂肪酸几乎都是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 不饱和脂肪酸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双键有顺式和 反式两种构型,天然不饱和脂肪酸的碳-碳双键都 是顺式的。
皮质酮最为重要。它们具有以下特点:C-3为酮基,并与 C-4双键成共轭体系;C-11上连有羟基;C-17上的R基为两 个碳原子的侧链(羟酮结构)。

生物化学脂类的化学

生物化学脂类的化学

生物化学脂类的化学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课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活性脂质;2、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3、脂蛋白;4、磷脂;5、鞘磷脂;二、符号辨识1、TG;2、FFA;3、PL;4、CM;5、VLDL;6、IDL;7、LDL;8、HDL;9、PUFA;10、PC;11、PE;12、PG;13、CL;三、填空1、脂类按其化学组成分类分为()、()和();2、脂类按其功能分类分为()、()和();3、脂肪酸的Δ命名法是指双键位置的碳原子号码从()端向()末端计数;4、脂肪酸的()命名法是指双键位置的碳原子号码从甲基末端向羧基端计数;5、天然脂肪酸的双键多为()式构型;6、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人体及哺乳动物虽能制造多种脂肪酸,但不能向脂肪酸引入超过()的双键,因而不能合成()和(),必须由膳食提供。

7、简单三酰甘油的R1=R2=R3,()、()和()等都属于简单三酰甘油;8、鲛肝醇和鲨肝醇属于()酰基甘油;9、()是由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或固醇形成的酯;10、复脂是指含有磷酸或糖基的脂类,分为()和()两大类;11、()是构成生物膜的第一大类膜脂;12、重要的甘油磷脂有()、()和()等;13、磷脂酰丝氨酸、脑磷脂和卵磷脂的含氮碱分别是()、()和(),它们可以相互转化;14、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一种()甘油磷脂;15、鞘氨醇磷脂由()、()和()组成;16、糖脂是指糖通过其半缩醛羟基以()与脂质连接的化合物;17、鞘糖脂根据糖基是否含有()或硫酸基成分分为()鞘糖脂和()鞘糖脂;18、最简单的硫苷脂是()脑苷脂;神经节苷脂的糖基部分含有();19、萜类是()的衍生物,不含脂肪酸,属简单脂类;20、类固醇的基本结构骨架是以()为基础构成的甾核;21、糖脂分为()类和()类。

前者主要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后者主要是()的重要结构成分,动物中含量甚微。

生物化学-3-脂类

生物化学-3-脂类

2.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1)活性氧:氧或含氧的高反应活性分子 如O2. , H2O2,1O2等统称为活性氧。 (2)普通氧和几种重要的活性氧 普通氧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过氧化氢 单线态氧。
3.自由基链反应(chain reaction)
包括3个阶段:引发、增长、终止。 (详见下图…)
二、 脂肪酸
• 脂肪酸的种类
脂肪酸(fatty acid, FA):由一条长的烃链(“尾”) 和一个 末端羟基(“头”)组成的羧酸。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烃链不含双键(和三键)。
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含一个或多个双键。 不同脂肪酸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烃链的长度(碳原子数 目)、双键的数目和位臵。
又可分为 甘油三酯 蜡
复合脂质(compound lipid):除脂肪酸和醇外,含其他 非脂分子。
又可分为 磷脂
衍生脂质(derived lipid):由单纯脂肪酸和复合脂质衍 生而来或关系密切。 取代烃
固醇类 萜 其他脂质
糖脂
2.按脂质在水中和水界面上的行为不同:
非极性脂质:不具有溶剂可溶性,也不具有界面 可溶性。 I类极性脂质:具有界面可溶性,不具有溶剂可溶 性,能掺入膜,但自身不能形成膜。 II类极性脂质(磷脂和鞘糖脂):是成膜分子,能 形成双分子层和微囊。 III类极性脂质(去污剂):是可溶性脂质,虽具有 界面可溶性,但形成的单分子层不稳定。
• 醚甘油磷脂
缩醛磷脂 (plasmalogen)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 鞘磷脂
鞘磷脂(sphingomyelin)即鞘氨醇磷脂(phosphosphingolipid) ,由鞘氨醇(sphingosine)、脂肪酸、磷酰胆碱组成。

生物化学第三章 脂类化学知识点整理

生物化学第三章 脂类化学知识点整理

脂类的生理功能
促脂溶性维生 素吸收
与细胞识别, 组织免疫等有

其他重要生理 活性物质的前

储能、供能
防止热量散 失、维持体温
结构组分:磷 脂是生物膜的
主要成分
脂类 的生理 功能
保护和固定功 能
生物化学
第二章 脂类化学

简单 脂质
1、甘油三酯 2、脂肪酸 3、脂肪酸与甘油三酯的理化性质
1.甘油三酯
极性头部 甘油磷脂结构通式
一、甘油磷脂
(二)主要类型
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是细胞膜中最丰富的脂质
一、甘油磷脂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肌醇
双磷脂酰甘油
心磷脂
(三)甘油磷脂的一般性质
(1)溶解性:溶于含少量水的非极性溶剂,难溶于无水丙酮。 (2)磷脂是两性脂质,可做乳化剂,在水中能形成双分层、微囊。
(3)磷脂的水解 被碱水解 被酸水解 被专一性磷脂酶水解
如:半乳糖-N-乙酰葡萄糖胺-半乳糖-葡萄糖-鞘氨醇
甘油 三脂
三分子 脂肪酸
一分子 甘油
1.甘油三酯
单纯甘油三酯
R1、R2、R3为脂肪酸链
相同
不同
混合甘油三酯
2.脂肪酸
I. 结构
由一条4~36个碳的烃链和一个末端羧基组成的有机物。 • 脂肪酸间差别:主要是碳氢链的长度和不饱和双键的数目和位置;
2.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2.脂肪酸
II. 命名及脂肪酸的简写原则
(三)甘油磷脂的一般性质 磷脂酶A1,A2,C,D:专一性水解甘油磷脂的酯键和磷酸二酯键。
溶血甘油磷酸酯(或溶血磷脂): 只含一个脂肪酸的甘油磷脂。
能溶解细胞膜。

生物化学第二章 脂类化学(共77张PPT)

生物化学第二章 脂类化学(共77张PPT)
在临床上使用SOD外用脂质体霜 剂治疗色斑,取得很大的成功。采 用卵磷脂、胆固醇制备脂质作为 SOD的载体,研究表明SOD活性在 霜剂中可保存6个月以上
2.3 脂肪酸的结构和性质
c,t表构型顺反
e.g. 油酸:顺-十八碳-9-稀酸,18:1△9c,
e.g. 亚油酸(ω-6):顺,顺-十八碳-9,12-二稀酸,18: 2△9c,12c
动物中的酶只能向羧基端继续去饱和, 所以能合成24烯酸,而不能合成亚油酸 和亚麻酸,植物则向脂肪酸的甲基端继 续去饱和
脂肪酰CoA去饱和酶
电子分别来源于NADPH 和饱和脂肪酸
动物油、椰子油和棕榈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提供热量),而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心脏病人舍弃动物性饱和油后,可从 植物油中摄取植物性饱和油。(猪油蒙心?)
油:室温下液态 ;脂:室温下固态
甘油三酯的命名
如果所有的 双键都被氢化、饱和了,顺式脂肪酸就变成了饱和脂肪酸。
其中的过氧化物, 继续分解产生低级醛、酮,羧酸和醛或酮的衍生物,这些物质使油脂产生臭味。
3 脂肪酸的结构和性质
皂化值 =
油:室温下液态 ;
十八酸*(硬脂酸) sicaric acid C17H35COOH 70
但是通常只有部分双键被饱和,由于工艺的原因,在氢化 的过程中剩下的双键两头的碳原子的结构发生了 变化,它 们的氢原子由顺式变成了反式。这样,氢化油就含有大量 的反式脂肪酸。
禁用反式脂肪 麦当劳被迫使用健康油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人们逐渐 认识到氢化植物油对健康的危害实际 上比动物脂肪还要大。这主要是由于 其中的反式脂肪酸引起的,它增加的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第二章 脂类的化学
➢脂的分类及生物学功能

脂类生物化学

脂类生物化学

2.1、脂质的概念
存在 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油和微生物中,是构成原 生质的重要成分。
脂类物质是指脂肪酸(C4以上)和醇形成的酯类及其衍 生物的统称。醇包括:甘油醇、鞘氨醇、高级一元醇 和固醇。
脂类具有下列3个特征: 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及氯仿等。 为脂肪酸与醇所组成。 能被生物体利用,作为构造、修补组织或供给能量之 用。
• 非动物固醇:植物中含有植物固醇,包括豆固醇、 菜油固醇和β-谷固醇等。其中最丰富的是β-谷固 醇,它是在C17位置上连接有10碳烷烃而不像胆固 醇为8碳烷烃,因为其在C24位上有一个β取向的乙 基,所以又叫24β-乙基胆固醇。植物固醇很少被 消化吸收,并能抑制胆固醇吸收。此外,真菌中还 有麦角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为维生素D2的 前体,后者加热转变成维生素D2)和酵母固醇等
• 立体结构:环与环稠合构型顺式,两个基角处在环面的同 侧;环与环稠合构型反式,两个基角处在环面的异侧。
• 类固醇分子平面上的取代基可以是直立的,也可以是平伏 的。一般说来,由于空间上的原因平伏取代比直立取代稳 定,例如胆固醇的C3上的羟基是平伏的。
胆固醇和非动物固醇
• 胆固醇:在脑、肝、肾和蛋黄中含量很高,是最常 见的动物固醇。它是两亲分子,它极性基(C3上的 羟基)弱小,非极性部分(甾核和C17上的烷烃侧 链)大而刚性,对膜中脂质的物理状态具有调节作 用,它是动脉粥样硬化斑斑块成分之一,也是类固 醇激素和胆汁酸的前体。
类固醇
• 结构特点:类固醇也称为甾类,这类化合物的结构以环戊 烷多氢菲母核结构为基础。甾核C3位常为羟基或酮基; C17位可以是羟基、酮基或其他各种形式的侧链;C4-C5 和C5-C6之间常是双键;A环在某些化合物如甾酮中是苯 环,这些类固醇无C19-角甲基;类固醇种类很多,原因是 :a、环上的双键数目和位置不同,b、取代基的种类、数 目、位置和取向(α,β)不同;环与环稠合的构型(顺反 异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活性脂质;
2、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
3、脂蛋白;
4、磷脂;
5、鞘磷脂;二、符号辨识
1、TG;
2、FFA;
3、PL;
4、CM;
5、VLDL;
6、IDL;
7、LDL;
8、HDL;
9、PUFA;10、PC;11、PE;12、PG;13、CL;三、填空
1、脂类按其化学组成分类分为()、()和();
2、脂类按其功能分类分为()、()和();
3、脂肪酸的Δ命名法是指双键位置的碳原子号码从()端向()末端计数;
4、脂肪酸的()命名法是指双键位置的碳原子号码从甲基末端向羧基端计数;
5、天然脂肪酸的双键多为()式构型;
6、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人体及哺乳动物虽能制造多种脂肪酸,但不能向脂肪酸引入超过()的双键,因而不能合成()和(),必须由膳食提供。

7、简单三酰甘油的R1=R2=R3,()、()和()等都属于简单三酰甘油;
8、鲛肝醇和鲨肝醇属于()酰基甘油;
9、()是由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或固醇形成的酯;
10、复脂是指含有磷酸或糖基的脂类,分为()和()两大类;
11、()是构成生物膜的第一大类膜脂;
12、重要的甘油磷脂有()、()和()等;
13、磷脂酰丝氨酸、脑磷脂和卵磷脂的含氮碱分别是()、()和(),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14、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一种()甘油磷脂;
15、鞘氨醇磷脂由()、()和()组成;
16、糖脂是指糖通过其半缩醛羟基以()与脂质连接的化合物;
17、鞘糖脂根据糖基是否含有()或硫酸基成分分为()鞘糖脂和()鞘糖脂;
18、最简单的硫苷脂是()脑苷脂;神经节苷脂的糖基部分含有();
19、萜类是()的衍生物,不含脂肪酸,属简单脂类;
20、类固醇的基本结构骨架是以()为基础构成的甾核;
21、糖脂分为()类和()类。

前者主要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后者主要是()的重要结构成分,动物中含量甚微。

22、脂肪酸及由其衍生的脂质的性质与脂肪酸的()和()有密切关系;
23、磷脂是分子中含磷酸的复合脂,包括()和()两大类,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24、鞘磷脂是由()、()、()和胆碱或乙醇胺组成的脂质;
25、最常见的固醇是(),主要在肝脏中合成,是()脂质中的一个成分;
26、人体中许多激素、胆汁中的胆酸、昆虫的蜕皮激素、植物中的皂素和强心苷等,都有()的甾体骨架,这些甾体化合物统称为();
27、脂蛋白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没有()结合;
28、脂质混合物的分离可根据它们的()差别或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差别进行;
四、判别正误
1、磷脂的极性头基团在电荷与极性上表现出变化;()
2、高等动植物中的脂肪酸的碳原子数都是偶数;()
3、鞘糖脂的极性头部分是鞘氨醇;()
4、动物细胞中所有的糖脂几乎都是鞘糖脂;()
5、由于胆固醇是两亲性分子,能在水中形成微团;()
6、植物油的必须脂酸含量丰富,所以植物油比动物油营养价值高;()
7、植物油和动物脂都是脂肪;()
8、脂肪和胆固醇都属脂类化合物,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脂肪酸;()
9、胆固醇分子中无双键,属于饱和固醇;()
10、自然界中常见的不饱和脂酸多具有反式结构;()五、单项选择
1、由甘油和3种不同的脂肪酸能形成()种三酰甘油
A、10;
B、27;
C、8;
D、20;
2、脂肪的碱水解称为()
A、酯化;
B、皂化;
C、水解;
D、乳化;
3、神经节苷脂的极性头部分是()
A、甘油;
B、鞘氨醇;
C、寡糖;
D、磷酸;4、下列不属于脂的物质是()
A、维生素E;
B、前列腺素;
C、胆汁酸;
D、甘油;
5、下列营养物中具有最高能量密度的物质是()
A、脂肪酸;
B、甘油;
C、蔗糖;
D、氨基酸;
6、磷脂分子不可能含有(B)
A、带正电荷的功能基团;
B、甾环;
C、亲水头和疏水尾;
D、醚键;
7、下列哪种磷脂中含有胆碱()
A、脑磷脂;
B、卵磷脂;
C、磷脂酸;
D、心磷脂;
8、体内胆固醇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氧化供能;
B、转化成类固醇激素;
C、参与构成生物膜;
D、转化生产胆汁酸;
9、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由下列哪种脂蛋白运输()
A、CM;
B、VLDL;
C、LDL;
D、HDL;
10、下列哪个是饱和脂酸?()
A、油酸;
B、亚油酸;
C、棕榈酸;
D、亚麻酸;六、多项选择
1、必需脂肪酸包括()
A、油酸;
B、亚油酸;
C、亚麻酸;
D、花生四烯酸;
2、下列有关脂类化合物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它们是细胞内的能源;
B、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
C、它们是膜的结构成分;
D、它们仅仅由C、H、O组成;
3、甘油三酯和卵磷脂分子中共有的基团是()
A、磷酰基;
B、脂酰基;
C、胆碱基;
D、甘油基;
4、卵磷脂和脑磷脂分子中共有的基团是()
A、甘油基;
B、脂酰基;
C、磷酰基;
D、胆碱基;
5、所有脂蛋白均含有()
A、胆固醇;
B、磷脂;
C、甘油三酯;
D、载脂蛋白;
七、简答题
1、简述脂类的生理功能
2、重要的甘油磷脂有哪些?
3、血浆脂蛋白如何分类?
课外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活性脂质:细胞内的小量脂质成分,主要是各种类固醇和萜类,它们具有专一的重要生物活性。

如各种类固醇激素、脂溶性维生素、光合色素、酶的辅助因子或激活剂、电子载体、糖基载体、细胞内信号及激素样作用等。

2、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人体及哺乳动物虽能制造多种脂肪酸,但不能向脂肪酸引入超过Δ9的双键,因而不能合成亚麻酸和亚油酸,必须由膳食提供。

3、脂蛋白:由脂质和蛋白质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复合物,蛋白质部分称为脱辅基脂蛋白。

4、磷脂:是分子中含磷酸的复合脂,包括含甘油的甘油磷脂和含鞘氨醇的鞘磷脂两大类,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5、鞘磷脂:是由鞘氨醇、脂肪酸、磷酸和胆碱或乙醇胺组成的脂质。

二、符号辨识
1、TG:甘油三酯;
2、FFA:游离脂肪酸;
3、PL:磷脂;
4、CM:乳糜微粒;
5、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
6、IDL:中间密度脂蛋白;
7、LDL:低密度脂蛋白;
8、HDL:高密度脂蛋白;
9、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10、PC:卵磷脂(磷脂酰胆碱);11、PE: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12、PG:磷脂酰甘油;13、CL:心磷脂(双磷脂酰甘油);三、填空
1、单纯脂质;复合脂质;衍生脂质;
2、结构脂质;贮存脂质;活性脂质;
3、羧基;甲基;
4、ω;
5、顺;
6、Δ9;亚麻酸;亚油酸;
7、棕榈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
8、烷醚;
9、蜡;10、磷脂;糖脂;11、甘油磷脂;12、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说明:也可填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缩醛磷脂等;任选3个;)13、丝氨酸;胆胺;胆碱;14、醚;15、鞘氨醇;脂肪酸;磷酰胆碱;16、糖苷键;17、唾液酸;中性;酸性;18、硫酸;唾液酸;19、异戊二烯;20、环戊烷多氢菲;21、鞘糖脂;甘油糖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22、链长;不饱和程度;23、甘油磷脂;鞘磷脂;24、鞘氨醇;脂肪酸;磷酸;25、胆固醇;生物膜;26、环戊烷多氢菲;类固醇;27、共价键;28、极性;溶解度;
四、判别正误
1、?;
2、×;
3、×;
4、?;
5、×;
6、?;
7、?;
8、×;
9、×;10、×;五、单项选择
1、B;
2、B;
3、C;
4、D;
5、A;
6、B;
7、B;
8、A;
9、B;10、C;六、多项选择
1、BCD;
2、ABC;
3、BD;
4、ABC;
5、ABCD;
七、简答题
1、简述脂类的生理功能
答:1)作为能量贮存物质(三酰甘油);2)对生物起保护作用(三酰甘油和蜡);3)作为生物膜和脂蛋白的结构成分(磷脂、糖脂和固醇);4)作为活性脂质有着专一的重要生物活性(类固醇、萜类、酶的辅助因子和激活剂、电子载体、糖基载体、细胞内信号、激素样作用等);2、重要的甘油磷脂有哪些?
答:重要的甘油磷脂有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醚甘油磷脂(缩醛磷脂)
3、血浆脂蛋白如何分类?
答:血浆脂蛋白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复合体中蛋白质愈多,脂质愈少,复合体的密度愈高。

根据脂蛋白的密度高低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