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汇总
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2c50c766294dd88d0d26bb6.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一.长度单位:1千米=1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0毫米二.面积单位和地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三.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方=1立方米四.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1公斤=2斤1斤=500克1两=50克五.钱的单位: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五.判断:任何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任何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任何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关于时间的知识1.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平年上半年有181天,闰年上半年有182天,任意一年的下半年都有184天。
平年的第一个季度有90天,闰年的第一个季度有91天。
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余1天,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余2天。
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
2.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个月都有30天,被称为小月。
一年有七个大月,四个小月。
4.一年有12个月,一年分为4个季度,一个季度有3个月,一个月分为上旬、中旬和下旬。
上旬和中旬都有10天,下旬可能有8天、9天、10天或11天。
5.时间换算:1星期=7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一刻钟=15分半小时=30分 6. 求在一天里经过的时间,先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然后用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苏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全)
![苏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1dec489069dc5022aaea0033.png)
毕业班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C:周长л 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2)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1-6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1-6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1744fbace2f0066f53322dd.png)
目录第一部分:(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三)常用单位换算第二部分: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概念(一)整数(二)小数(三)分数(四)百分数运算的意义(一)整数四则运算(二)小数四则运算(三)分数四则运算(四)运算定律(五)运算法则应用(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二)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第二章度量衡(一)长度、(二)面积、(三)体积和容积、(四)质量、(五)时间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一)用字母表示数、(二)简易方程、(三)解方程、(四)列方程解应用题(五)比和比例第四章几何的初步知识(一)线和角、(二)平面图形、(三)立体图形第五章简单的统计(一)统计表、(二)统计图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5、加数+加数=和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一减数=差被减数一差=减数差十减数=被减数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X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XaX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C:周长n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n=2×n×半径C=nd=2nr(2)面积=半径×半径×n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nr或nd)(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一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一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一20%)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6b46fccbb4cf7ec4afed095.png)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7、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2)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人教版_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_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59e8e0103d8ce2f0066231e.png)
毕业班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2)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资料整理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204044cc850ad02de8041ae.png)
小学数学概念整理(一)---整数1、正整数、零与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 0.1.2.3.4.5,…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自然数不仅表示事物的多少,还表示事物的次序。
4、“0”的含义: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但并不是说“0”只表示没有物体,它还有多方面的含义。
比如在表示温度时,它是正、负温度的分界线;在刻度尺上,它是起点;在数轴上它是整数和负数的划分点;在计数中,“0”起占位作用。
还可以从运算的角度认识“0”,如任何数加“0”都等于原数;0和任何数相乘得0;0不能做除数……5、计数单位:数数时用的单位就叫做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有: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6、数位: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
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7、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读不出来,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多位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9、比较正整数大小的方法:如果数位不同,那么数位多的数就大。
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依次类推直到比较出数的大小。
10、多位数的读法:要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往下读。
读亿级和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就可以了。
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但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
11、多位数的写法:也要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个数位上写0。
小学数学总复习大全
![小学数学总复习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63ef4b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b.png)
小学数学总复习大全第一部分:数的认识和运算一、数的认识1. 自然数:包括0、1、2、3、4、5、6、7、8、9……,以及它们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如3、2、1、0、1、2、3……3. 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后的部分,如1/2、3/4等。
4. 小数:表示整数与分数之间的数,如0.5、2.75等。
5. 质数与合数:质数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如2、3、5、7等;合数是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数,如4、6、8、9等。
二、数的运算1. 加法:将两个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如3 + 4 = 7。
2.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它们的差,如7 4 = 3。
3. 乘法:将两个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如3 × 4 = 12。
4. 除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得到每个等分的大小,如12÷ 4 = 3。
5. 混合运算:加减乘除混合在一起的运算,如2 + 3 × 4 5 ÷ 2。
6. 分数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如1/2 + 3/4 = 5/4。
7. 小数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如0.5 × 2.75 = 1.375。
8. 质数与合数的运算:质数和合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如2 + 3 = 5。
9. 整数运算: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如3 2 = 5。
小学数学总复习大全第二部分:计量单位与时间一、计量单位1.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于测量物体的长短。
2.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用于测量物体的表面积。
3.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用于测量物体的体积。
4.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用于测量物体的重量。
5. 容量单位:升、毫升,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
6. 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用于测量时间的长短。
二、时间1. 时间的表示:通过小时、分钟、秒来表示时间,如2小时30分钟。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汇总-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汇总-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60f4300242a8956aece412.png)
小学毕业数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汇总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 1 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 :面积 a :边长)周长=边长× 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 ×a2、正方体(V: 体积a: 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表=a×a×6S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 ×a×a3、长方形(C:周长S :面积 a :边长)周长=( 长+宽) ×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 体积s: 面积a: 长宽h: 高)b:(1) 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 ×2 S=2(ab+ah+bh)(2) 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底h :高)a面积=底×高÷2 s=ah ÷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 :底h :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 a :上底:下底:高)b h面积=(上底+下底) ×高÷2 ×h ÷2s=(a+b)8、圆形(S:面积 C :周长лd= 直径r= 半径)(1) 周长=直径×л=2×л×半径C= лd=2лr(2) 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 体积h: 高s :底面积底面半径c: 底面周长)r:(1)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 лr 或л d) (2)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3)10、圆锥体(v: 体积高s :底面积底面半径)h: r: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 ÷2=大数和-差) ÷2=小数(13、和倍问题和÷( 倍数-1) =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差÷( 倍数-1) =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售出价÷成本-1) ×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 -20%)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 千米=1000 米1 米=10 分米分米=10 厘米1 米=100 厘米厘米=10 毫米11面积单位换算1 平方千米=100 公顷公顷=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1体( 容) 积单位换算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1 升111 立方厘米=1 毫升立方米=1000 升1重量单位换算1 吨=1000 千克千克=1000 克 1 千克=1 公斤1人民币单位换算1 元=10 角角=10 分元=100 分11时间单位换算1 世纪=100 年 1 年=12 月大月(31 天) 有:1\3\5\7\8\10\12 月小月(30 天) 的有:4\6\9\11 月平年2 月28 天, 闰年2 月29 天平年全年365 天, 闰年全年366 天 1 日=24 小时1 时=60 分 1 分=60 秒时=3600 秒1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 都是整数。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公式定义大全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公式定义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de28fc633d4b14e8524687b.png)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第一部分: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a+b)×c=a×c + b×c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把约分后的分子、分母相乘。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c81dc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5.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数学基础知识数的概念1.自然数:正整数和0,用于表示物体个数和序号。
2.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用于表示物体个数、序号和相反意义的量。
3.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用于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
4.分数:表示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分子表示部分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了几份。
数的运算1.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3.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
4.除法: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5.幂运算:求一个数的n次方的运算。
计量单位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等。
2.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
3.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等。
4.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等。
5.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天、月、年等。
6.货币单位:元、角、分等。
分数的运算1.分数加法: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分子相加;分母不同的分数需要通分后相加。
2.分数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需要通分后相减。
3.分数乘法:分子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母。
4.分数除法:将除法转换为乘法,即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其倒数。
小数的运算1.小数加法:将小数点对齐,按位相加,保留相应位数的小数。
2.小数减法:同小数点对齐,按位相减,保留相应位数的小数。
3.小数乘法:忽略小数点,按整数乘法计算,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点后的位数确定结果中小数点的位置。
4.小数除法:将除数乘以10的整数次幂,使其成为整数,然后进行整数除法,最后将商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平面几何1.点: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物体。
2.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线段,可以测量长度。
3.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延伸的线段。
4.直线:无端点,无限延伸的线段。
5.角: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形成的图形。
6.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
小学数学1-6年级总复习资料大全
![小学数学1-6年级总复习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4f84ed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1.png)
小学数学1-6年级总复习资料大全
一、数的认识
1.1 整数
•整数的概念
•整数的比较
•正数、负数的概念
•整数加减法
•整数乘除法
1.2 分数
•分数的概念
•带分数的概念
•分数加减法
•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
1.3 分数与小数的转化
•分数转化为小数
•小数转化为分数
二、算式与方程
2.1 算式
•算式的概念
•算式的基本性质
•算式加减乘除法
•算式的化简
2.2 方程
•方程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的方法
•方程的应用
三、图形与几何
3.1 图形
•点、线、面的概念
•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概念
•圆的概念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3.2 常见图形的计算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计算
•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计算
四、概率与统计
4.1 统计
•统计的概念
•调查和统计资料的搜集
•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4.2 概率
•概率的概念
•随机事件的概念与性质
•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
•概率的意义和应用
以上为小学数学1-6年级总复习资料大全,涵盖了小学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可供同学们进行方便的复习与查阅。
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整理(全)
![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整理(全)](https://img.taocdn.com/s3/m/cc1e3637eefdc8d376ee3238.png)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1)一概念 (1)(一)整数 (1)1 整数的意义 (1)2 自然数 (1)3计数单位 (1)4 数位 (1)5数的整除 (1)整除、倍数、约数、因数 (1)奇数、偶数、质数、素数、合数 (1)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2)(二)小数 (2)1 小数的意义 (2)2小数的分类 (2)(三)分数 (3)1 分数的意义 (3)2 分数的分类 (3)3 约分和通分 (3)(四)百分数 (3)二方法 (3)(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3)(二)数的改写 (4)(三)数的互化 (4)(四)数的整除 (5)(五)约分和通分 (5)三性质和规律 (5)(一)商不变的规律 (5)(二)小数的性质 (5)(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5)(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5)四运算的意义 (6)(一)整数四则运算 (6)1整数加法: (6)2整数减法: (6)3整数乘法: (6)4 整数除法: (6)(二)小数四则运算 (6)(三)分数四则运算 (6)(四)运算定律 (7)1. 加法交换律: (7)2. 加法结合律: (7)3. 乘法交换律: (7)4. 乘法结合律: (7)5. 乘法分配律: (7)6. 减法的性质: (7)(五)运算法则 (7)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7)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7)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7)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7)5. 小数乘法法则: (7)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8)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8)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8)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8)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8)11.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8)1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8)(六)运算顺序 (8)五应用 (8)(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 (8)1 简单应用题 (8)2 复合应用题 (9)3典型应用题 (9)(1)平均数问题: (9)(2)归一问题: (10)(3)归总问题: (10)(4)和差问题: (10)(5)和倍问题: (11)(6)差倍问题: (11)(7)行程问题: (11)(8)流水问题: (12)(9)还原问题: (12)(10)植树问题: (12)(11 )盈亏问题: (13)(12)年龄问题: (13)(13)鸡兔问题: (14)(二)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14)1 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14)2分数乘法应用题: (14)3 分数除法应用题: (14)4 出勤率 (14)5 工程问题: (15)6 纳税 (15)第二章度量衡 (15)一长度 (15)(一)什么是长度 (15)(二)长度常用单位 (15)(三)单位之间的换算 (15)二面积 (15)(一)什么是面积 (15)(二)常用的面积单位 (16)(三)面积单位的换算 (16)三体积和容积 (16)(一)什么是体积、容积 (16)(二)常用单位 (16)(三)单位换算 (16)四质量 (16)五时间 (16)六货币 (17)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 (17)一、用字母表示数 (17)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17)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17)(1)常见的数量关系 (17)(2)运算定律和性质 (17)(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18)3 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18)4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19)二、简易方程 (19)(一)方程和方程的解 (19)三、解方程 (19)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19)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 (19)2 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9)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19)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 (19)五比和比例 (20)1比的意义和性质 (20)(1)比的意义 (20)(2)比的性质 (20)(3)求比值和化简比 (20)(4)比例尺 (20)(5)按比例分配 (20)2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20)(1)比例的意义 (20)(2)比例的性质 (20)(3)解比例 (20)(1)成正比例的量 (21)(2)成反比例的量 (21)第四章几何的初步知识 (21)一线和角 (21)(1)线 (21)直线 (21)射线 (21)线段 (21)平行线 (21)垂线 (21)(2)角 (21)二平面图形 (22)1长方形 (22)(1)特征 (22)(2)计算公式 (22)2正方形 (22)(1)特征: (22)(2)计算公式 (22)3三角形 (22)(1)特征 (22)(2)计算公式 (22)(3)分类 (22)4平行四边形 (22)(1)特征 (22)(2)计算公式 (22)5 梯形 (22)(1)特征 (22)(2)公式 (23)6 圆 (23)(1)圆的认识 (23)(2)圆的画法 (23)(3)圆的周长 (23)(4)圆的面积 (23)(5)计算公式 (23)7扇形 (23)(1)扇形的认识 (23)(2)计算公式 (23)8环形 (23)(1)特征 (23)(2)计算公式 (24)9轴对称图形 (24)(1)特征 (24)三立体图形 (24)1 特征 (24)2 计算公式 (24)(二)正方体 (24)1 特征 (24)2 计算公式 (24)(三)圆柱 (25)1圆柱的认识 (25)2计算公式 (25)(四)圆锥 (25)1 圆锥的认识 (25)(五)球 (25)1 认识 (25)2 计算公式 (25)-第五章简单的统计 (25)一统计表 (25)(一)意义 (25)(二)组成部分 (26)(三)种类 (26)(四)制作步骤 (26)二统计图 (26)(一)意义 (26)(二)分类 (26)1 条形统计图 (26)2 折线统计图 (26)3扇形统计图 (27)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47797976bec0975f465e23d.png)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基本概念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 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 节只有 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 3.777 …… 简写作 0.5302302 …… 简写作 。
小学数学总复习基本资料
![小学数学总复习基本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5f0d304eff9aef8941e06cc.png)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 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完整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最全)
![(完整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ab575f8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0.png)
(完整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最全)总复习小学数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基本上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具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基本上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基本上10。
如此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罗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讲a能被b 整除,或者讲b能整除a 。
假如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因此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具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具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具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那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具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那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别一定能被9整除,然而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具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那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具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那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复习资料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6ff2ef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d.png)
(完整版)⼩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复习资料第⼀章关于⼩学数学课程⼀、⼩学数学学科的性质(⼀)数学的产⽣及其研究对象1、数学的产⽣2、数学的研究对象(⼆)⼩学数学的学科性质1、⽣活数学观2、⼉童数学观3、现实数学观⼆、⼩学数学学科的任务(⼀)发展公民数学素养精英数学⼤众数学数学素养:⼀是指个⼈在⽇常⽣活中具有运⽤数学技能的能⼒,能够满⾜个⼈每天⽣活中的实际数学需求;⼆是能正确理解数学术语的信息。
(⼆)培养数学思维(三)将数学运⽤于现实情景的能⼒⼆⼩学数学课程⽬标课程⽬标:是对某⼀阶段学⽣所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阶段的教育⽬的。
⼩学数学课程⽬标:回答⼩学数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影响⼩学数学课程⽬标的因素(⼀)社会发展因素1、⽣活的变化2、社会发展对公民数学素养的要求(⼆)⼉童发展因素:(三)数学科学的发展经典数学现代数学三、我国⼩学数学课程⽬标的演变与分析(⼀)问题辨析1、“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与“培养初步的思维能⼒”,两个⽬标是否⼀样?有何区别?现在:培养学⽣基本的数学思想⽅法和必要的应⽤技能;初步学会运⽤数学的思维⽅式,增强运⽤数学的意识。
2、“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两个⽬标有何区别?(1)强调学⽣解决问题是⼀个探索的过程(2)探索的过程是⼀个数学化的过程。
(⼆)我国数学课程⽬标的演变1、清末算学的⽬标1903年《奏定初等⼩学堂章程》:算学,其要义在使⽇⽤之计算,与以⾃谋⽣计必需之知识,兼使精细其⼼思。
1912年《⼩学校教则及课程表》2、1920—1948年五次修改《⼩学算术课程标准》3、1949——现在:九次修定⼩学教学⼤纲(课程标准)(三)⼩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过程与⽅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章⼩学数学课程内容⼀、⼩学数学课程内容⼆、⼩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数学课程⽬标(⼆)满⾜学⽣需要,促进学⽣发展(三)反映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的发展三、我国⼩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2001年颁布并开始实验的《全⽇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数学课程内容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1—6年级数学总复习大全立体图形图形名称图形总周长(C)公式表面积(S)公式体(容)积(V)公式正方体周长=边长×12C=12aS=一个面的面积×6S=a×a×6 =6a2体积=边长×边长×边长V= a×a×a=a3长方体周长= 4×(长+宽+高)C=4(a+b+h)a=C÷4-b -hb=C÷4-a -hh= C÷4-a -b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体积=长×宽×高V=abh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h =dπh =2πrh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S表= S底×2+ S侧圆柱的表面积公式:(1)有两个底面的圆柱表面积公式:S表= S底×2+ S侧=πr2×2+πdh=πr2×2+2πrh=2πr(r+h)(2)只有1个底面的圆柱表面积公式:S表= S底+ S侧=πr2+πdh=πr2+2πrh=πr(r+2h)(3)两个底面都没有的圆柱表面积公式: S表=S侧=ch =πdh =2πrh体积=底面积×高=侧面积÷2×半径V= S底×h=πr2 h圆筒大圆柱直径为D,半径为R,周长为C;小圆柱直径为d,半径为r,周长为c;高都为hS表= S大圆柱侧+ S小圆柱侧+(S大圆柱底-S小圆柱底)×2= C大圆柱h+c小圆柱h+(πR2-πr2)×2=Dπh+dπh+(πR2-πr2)×2=πh(D+d)+2π(R2-r2)=2πh(R+r)+2π(R2-r2)V= V大圆柱-V小圆柱= S大圆柱底×h-S小圆柱底×h=πR2 h-πr2×h=πh(R2-r2)圆锥体体积=底面积×高÷3V圆锥=31V圆柱=31S底×h=31πr2 hV圆柱=3 V圆锥等底等体积的圆柱与圆锥,圆锥的高=圆柱高的3倍aa bh二、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1公里=1千米=1000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体积单位1立方千米=1000000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容量单位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5)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1千克=2市斤(斤)=1000克1市斤=10两=500克1两=50克(6)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7)时间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440分=86400秒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注:在不同单位数学计算中,需要先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
例如:(1)7千克560克=()千克解:560克=0.56千克 560÷1000=0.56(由小换算大数,向右移四位 0.5600)=7千克+0.56千克=7.56千克(2)8元7角5分=( )元解:7角=0.7元5分=0.05元8元7角5分=8元+0.7元+0.05元=8.75元(3)8米9分米6厘米=( )米解:9分=0.9米6厘米=0.06米=8米+0.9米+0.06米=8.96米三、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2+1)= 3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1+2)+ 3 = 1 +(2+3)= 6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5 = 5×2 = 10因数×因数=积 2×3=6;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6÷2=3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2×3)×4=6×4=24 2×(3×4)=2×12=24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2+3)×5=2×5+3×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10 ÷ 2 = 5 10 ÷ 5 = 2 5 × 2 = 1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N=M=4 3×N=3×M N ÷2=M ÷2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X+3=7;X+Y=89,一元一次方程式: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X ÷4=5 X 1(1便是未知数X 的次数。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22211== ; 52 +51 =512+ = 53 ; 15111565353253515231=+=⨯⨯+⨯⨯=+717347374=-=- ;201120415544154535143=-=⨯⨯-⨯⨯=-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52)(53>; 1512)(151054_)(32<⇒ ; 63)(43> 相当于126)(129>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76723723=⨯=⨯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351275437453=⨯⨯=⨯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432173273=⨯=÷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15;92;53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 981;77;35;23)> 0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7233237723==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32015545343约分后还等于=⨯⨯=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14376736=⨯=÷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5225125112512==⨯=÷ 22,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2÷5或3:6或1/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3,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3:6=9:18 等于 39618⨯=⨯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 3:x=9:18 等于 3⨯3:x ⨯3=9:18 3⨯3=9那么3x=18 x=18÷3=6 或者:9x=3⨯18 x=54÷9=6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y/x=k( k一定) y与x成正比例。
10÷2=5 (5一定,不变)(10⨯2)÷(2⨯2)=5 所以得出10与2成正比例。
27,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 x与y成反比例。
2×30=60 (60一定,不变)(2×10)×(30÷10)=60 所以得出2与30成反比例。
28,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9,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2是400的0.5% = 4002=0.005 0.005×100%=0.5%30,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5%=0.35 4%=0.04 0.5%=0.005 220%=2.231,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3443==0.75 0.75×100%=75% 3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0%=5110020= 33,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 叫做最大公约数。
)45;60 一起都能被3;5;15整除,但是只有15能一次性整除,所以15就叫45与60的最大公约数。
34,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5 3和5只能一起被1整除,所以3和5叫做互质数。
35,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5;60 一起都能被3;5;15整除,那么最小的3就是45和60的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