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单选 判断 名词解释
单选 判断 名词解释
支撑 分值
目标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5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5 目标3
目标1 5
目标2
目标1 5
目标3
难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听讲,做好
思政元素: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正确对待
目标1
三、需求
笔记
4 效用价值论
目标2
理论
课后:复习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运用讲
目标3
巩固重点
授法和案例法开展教学,辅以启发式提问以提高学
和难点问
生学习兴趣并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重点:生产函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最佳生产 课前:预习
金融与贸易学院
二、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是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入门课程。《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 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及其改善途径。研究内容包括供求与价格、 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 配、一般均衡和效率、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强调专业基础知识 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能够 运用微观经济理论进行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并理解微观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目 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训练经济学直觉, 的能力

标 学会经济学思维方式。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4006课程学分:4课程总学时:56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产生的许多经济理论。

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大体上可归为三类:一是个体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二是厂商的经济行为;三是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

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市场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内容。

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

2、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阶段必修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

3、主要内容有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

4、本课程全部为理论讲述,课时安排为47节课讲授加7课堂练习,2节课复习,共56个学时4个学分。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评价采取出勤率占10%,平时作业成绩10%,笔记20%,期末考试成绩60%。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

所以,要求学生掌握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内容。

(二)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教师推荐的资源自觉学习,提高信息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微观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

3、能“洋为中用”,能够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

(≡)素质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理性消费和高效的资源分配。

2、具有强烈的资源稀缺意识;3、培养关心时事政治和经济政策的浓厚兴趣,能够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激励效率的角度理解和应用经济政策和制度。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个体和企业行为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本课程注重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与思想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培养学生正确的经济思维和道德品质。

一、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微观经济学课程作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通过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本素养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2.培养学生正确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3.注重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学方法论:介绍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以及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

2.需求与供给:分析需求和供给的概念和原理,讲解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均衡。

3.消费者行为与效用分析:研究消费者在市场中的行为规律,分析效用最大化原理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4.生产与成本:讲解企业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分析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和决策。

5.市场结构与市场失灵:介绍市场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对经济的影响,剖析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1.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讲授基本理论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2.小组讨论与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3.思政教育的融入:在讲解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加强对思政教育的融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经济学所涉及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三、课程评测与反馈为了确保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课程评测与反馈:1.期中和期末考试:通过考试的方式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作业和小组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和小组项目,以提升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问卷调查:定期进行课程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大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授课专业:金融学授课教师:职称/学位:副教授开课时间:二○二○至二○二一学年第一学期《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标要求《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一级学科下属各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是广大学生顺利完成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科学业和今后继续深造的重要基础。

其基本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

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概论,供求理论,消费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和市场失灵及政府的微观决策理论。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学习和理解各章节术语指标分析,熟练掌握思考和研究各类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和能力,并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引入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参与经济运行取得的成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经济政策实施的认同感,帮助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作为社会主义爱国青年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最终达到专业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达到以下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理解和掌握有关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和分析逻辑;课程目标2: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课程目标3:初步培养学会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4:使学生建立起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框架,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及其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课程目标5: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学习和理解掌握课程内容重点,引入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参与经济运行取得的成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经济政策实施的认同感,帮助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68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明了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掌握微观个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优化配置资源的基本原理以及各微观主体利益最大化行为的基本条件和原则;了解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以及西方经济学所包含的意识形态。

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阐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的经济现象。

二、课程教学要求讲授过程中,在保持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的基础上,应注意其局限性的介绍。

突出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应努力反映本学科的新动向。

着重理论联系实践,讲授相关理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三、先修课程微积分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之上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与本课程相关的综合性案例分析,借此讲授相关知识点并演示如何应用相关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以及如何理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区别,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经济学。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要借助多媒体与网络平台等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主要参考书目、资料收集及整埋和专题讨论,加深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习得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导论(3学时)(一)教学内容1.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原因;2.西方经济学的历史发展;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4.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5.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难点: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形态。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层面理解概念: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掌握理论:掌握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导致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主要原因以及市场自动调节的有限性,会运用微观经济政策加以调节。

2能力层面系统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对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理论的讲解,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物品的类型和分类标准,形成全面、系统、联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判断实践能力:根据案例材料,设置三个由浅入深、由知识到能力的问题,通过解答问题,帮助学生搭建一座“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的思维桥梁,使学生能就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导致市场失灵问题搜集信息与资料,善用适当的理论知识,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3素质层面提高专业素质:通过案例的学习、理论框架的构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和政府政策,理解市场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市场机制调节的有限性,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经济学理论,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理解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通过案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体制下经济学理论的运用和意义的思考,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专业知识学习,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课程思政1融入知识点《新闻1+1》:篮球场,还是广场。

2融入方式提高专业素质:通过案例的学习、理论框架的构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和政府政策,理解市场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市场机制调节的有限性,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经济学理论,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理解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通过案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体制下经济学理论的运用和意义的思考,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专业知识学习,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3思政元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弘扬中华文化三、教学引入学生需要预习《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第八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知识点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的相关知识,对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概念及其导致的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微观经济学 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 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任务: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

所以,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一般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基他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综合运用运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课后练习等方法组织教学。

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研制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绩考核形式:期终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稀缺性、选择性、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等基本概念,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含义和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4.教学内容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稀缺性规律二、资源配置三、资源利用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第二章供求理论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需求和供给的基本概念,了解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和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规律,掌握弹性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活动中的个体行为和市场运作。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经济学家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工具;3. 理解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决定和资源配置等基本经济原理;4. 进一步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个体决策和市场行为。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导论:经济学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供给和需求: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决定和市场均衡、市场调节机制;3. 生产者行为:企业生产决策、成本和产出关系、企业市场行为分析;4. 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需求弹性、边际效用分析;5. 市场结构: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竞争;6. 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物品与共享成本、不完全信息;7. 政府干预:税收、补贴和管制对市场的影响分析。

四、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阐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2. 实例分析:运用真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应用;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4.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经典教材和学术论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提升,教学将采用如下评估方法: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针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测试;3. 期末考试:全面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取一个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论文。

六、参考教材1. 《微观经济学原理》王福重编著2.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何迪编著3. 《微观经济学》何樵曹凯荣编著七、参考资源除了参考教材外,学生还可以参考以下经济学学术期刊和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1.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3.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4.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以上所列参考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使用,并非课程的必备教材。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思政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思政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思政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思政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经济学理论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政能力。

本文将从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

首先,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注重思政教育。

在传授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入一些与思政相关的内容。

例如,可以在讲解市场供求关系时,引导学生思考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如自由竞争与公平正义的平衡。

同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其次,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注重思政教育。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的讲解和计算的演练,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政府的作用和责任,以及如何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政能力。

此外,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离不开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证研究。

因此,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应该引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模拟实验等方式,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讲解市场竞争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市场竞争的实际情况,并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市场竞争的过程。

通过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价值观教育。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导。

因此,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讲解市场经济的利弊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市场经济对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平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11019适用专业:统计学课程性质:学科基础选修开课单位: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学时:40学分:2.5考核方式:考试(闭卷),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中文简介: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原因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人们只有去“选择二所以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学科。

这种选择就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一般涉及(D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何时生产。

(5)在哪生产等几个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等)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价格、消费品供求量、生产要素供求量)的决定以及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分析在消费品价格和生产要素接个既定的条件下,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的利润。

涉及供求理论、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理论。

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

这种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涉及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分配理论。

回答了第一个层次的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价格的同时决定,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涉及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

显然,微观经济分析所涉及的核心变量是价格,所以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如:理性经济人假定、供求规律、机会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需求弹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授课专业:金融学授课教师:职称/学位:副教授开课时间:二○二○至二○二一学年第一学期《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标要求《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一级学科下属各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是广大学生顺利完成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科学业和今后继续深造的重要基础。

其基本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

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概论,供求理论,消费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和市场失灵及政府的微观决策理论。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学习和理解各章节术语指标分析,熟练掌握思考和研究各类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和能力,并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引入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参与经济运行取得的成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经济政策实施的认同感,帮助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作为社会主义爱国青年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最终达到专业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达到以下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理解和掌握有关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和分析逻辑;课程目标2: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课程目标3:初步培养学会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4:使学生建立起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框架,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及其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课程目标5: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学习和理解掌握课程内容重点,引入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参与经济运行取得的成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经济政策实施的认同感,帮助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微观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2)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认清市场机制和政府的作用及其局限;(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微观经济学,吸收微观经济学中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对市场机制运行的正确看法;(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5)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选用教材:《西方经济学》上册.《西方经济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2版。

二、课程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教学进程安排表、课程教学详细内容与要求如下:表1 教学进程安排表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导论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理论发展过程,使学生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怎样学习和对待西方经济学?思政融合点1:引入我国国情和市场化经济环境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微观经济学,吸收微观经济学中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对市场机制运行的正确看法;思政融合点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帮助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节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3. 教学重点、难点提示①本章的重点是选择的含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②难点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实证分析方法中假设与理论的关系。

4.思考拓展与练习①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学习目的需求和供给是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不论是微观的还是宏观的经济问题,都是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进行探讨,反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需求与供给的有关基本理论,理解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规律,深刻理解并掌握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变动;支持价、限制价的含义;税收与弹性的关系及价格理论的应用,引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开展课堂教学讨论,提升学生对市场运行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

思政融合点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学内容,针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疫情下产品价格(如口罩)相对稳定运行展开课堂教学讨论,深刻领会我国市场经济运行原理,凸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干预市场经济运行必胜信心,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帮助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第二节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第三节均衡产量、均衡价格、蛛网理论;第四节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第五节供求规律、弹性理论的应用及评析。

3. 教学重点、难点提示①本章的重点是供求的含义、供求定理、均衡价格,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弹性和税收的分摊;②难点是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蛛网理论、如何将弹性概念与斜率和导数等联系起来4. 思考拓展与练习①需求的影响因素,疫情下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②弹性理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应用。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1. 学习目的本章分析市场的需求方面,通过本章学习,需要掌握需求和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深刻理解和掌握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有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而,更好地加深理解需求定理,引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增进学生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消费观认识。

思政融合点1: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深刻领会国家强调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核心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增进学生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消费观认识,增强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思政融合点2: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认识消费者行为理论,了解消费者行为特征,批判性、辩证吸收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帮助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第二节无差异曲线;第三节预算约束线;第四节消费者均衡条件;第五节价格效应和消费者选择;第六节本章评析。

3.教学重点、难点提示①本章的重点是边际效用的含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预算约束线的含义、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预期效用函数;②难点是特殊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和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不同类商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与消费者选择。

4. 思考拓展与练习①为什么水的价格比钻石价格便宜?②序数效用消费者均衡在奖品奖励和现金奖励中做出的选择解释。

第四章企业生产与成本1. 学习目的本章要讨论的是市场供给方面,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组织、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生产技术、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等斜线、扩张线、规模报酬等基本概念;引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了解企业的本质与目标;理解并掌握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生产中的价值引领地位;学会用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三个阶段的静态分析的方法来阐述生产者行为理论。

深刻理解两种具有替代性的要素投入与产量关系的有关基本理论及应用,更好地加深理解供给定理。

了解关于成本的各种曲线;理解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及生产规模的选择;了解成本的性质及成本的构成;学会运用成本理论分析企业的投资行为及其生产规模的选择。

思政融合点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深刻领会国家强调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核心思想,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生产中的价值引领地位,增进学生对我国市场经济中生产商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2.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生产与生产函数;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无差异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第四节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规模报酬、外部经济;第五节短期成本函数;第六节长期成本函数;3.教学重点、难点提示①本章重点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原因、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等成本线的含义、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②难点是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与图形、成本的变动规律、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机会成本的含义。

4. 思考拓展与练习①谈谈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谈谈当前互联网+在各产业领域渗透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

第五章完全竞争市场1. 学习目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是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是因为完全竞争的四个假设并不“现实”,很容易被误解为市场经济理论并不适合我国国情。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利润最大化和均衡等系列概念,让学生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现实性”,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各个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的均衡条件。

引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深刻领会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思政融合点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深刻领会国家强调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核心思想,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生产中的价值引领地位,增进学生对我国市场经济中生产商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2.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收益、市场结构和利润最大化;第二节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第三节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第四节完全竞争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第五节本章评析。

3.教学重点、难点提示①本章的重点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为什么做到了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短期内企业仍然可能亏损、理解正常利润、理解竞争市场中企业在长期中只能做到收支相抵;②难点是理解供给曲线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长期市场供给曲线有可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