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精选题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高频考点精准练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自测+易错分析+知识梳理+专项训练+答案解析))
第一章 机械运动1.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是为了( )A .减少由于刻度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B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C .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D .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2.小明坐在爸爸驾驶的小汽车上,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自己“倒退”而来,由此现象可推断小汽车的速度比大客车的速度( )A .一定大B .一定小C .一定相等D .无法判断3.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 t ,可知(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反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4.在体育比赛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跳远比赛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 .小红在100m 比赛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 .小明50m 比赛的成绩是7s ,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D .在1000m 比赛中,小刘的平均速度为5m/s 、小邱的成绩是240s ,则小刘跑得更快参考答案:1.D; 2.A ;3.D ;4D.易错点1 求测量的平均值典例1 :五名同学分别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值分别为1.24cm 、1.25cm 、1.23cm 、1.54cm 、1.25cm ,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对五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则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cm 。
[错解]答案:1.30 cm ,理由: L= 1.24cm 1.25c m 1.23cm 1.54cm 1.25cm 5=1.30cm[析错]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偏差较大的数据是错误的,应该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数值,剩基础自测余的测量数值取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的真实值。
[正解]选C,理由:由题可知,1.54 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54 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 1.2425cm≈1.24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为L=1.24cm 1.25c m 1.23cm 1.25cm4易错点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典例2:(2021•无锡)飞机研制中,需将飞机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1章机械运动【考点卷】(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1章机械运动清单01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或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或dm)、(厘米或cm)、(毫米或mm)、(微米或μm)、(纳米或nm)等。
它们同米的关系是1 km=(1000或103)m,1 dm=(0.1或10-1)m,1 cm=(0.01或10-2)m,1 mm=(0.001或10-3)m,1μm=(10-6)m,1 nm=(10-9)m。
2.长度的测量: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前,应观察刻度尺(零刻度线),认清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在测量长度时,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首先要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读出满足整数个刻度的(精确)值,然后再读出(估计)值,即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3.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 h、min,1 h=(60)min,1 min=(60)s。
4.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作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路程)的多少;(2)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2.速度(1)物理学中,把 (路程)与 (时间)之比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复习题
一、选择题1.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5m/s B.6m/s C.6.25m/s D.7m/s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3.在《与朱元思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句“风烟俱静,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飘荡,任凭船随水漂去。
从物理学角度,若诗人认为船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诗人自己B.空中飞鸟C.岸边青山D.天上云朵4.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9.7m/s B.10.0m/s C.10.3m/s D.10.7m/s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是1:2,它们通过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A.2:1B.1:1C.1:3D.4: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7.如图甲是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a车的图线表示的是a车比b车晚出发5sB.图甲中的10s时刻表示a,b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图甲中的b车的图线表示的是b车出发时间在a车前15m处D.图乙中的图线是b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8.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前6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5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9.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300m/sB.青岛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C.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10.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C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2倍D .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1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 .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B .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C .列车在飞速奔驰D .飞机在蓝天翱翔12.图为滨河大道上某处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1章 机械运动 复习题 有答案
第1单元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2018年4月,中国建材集团制造出一种“超薄玻璃”,这种玻璃只比一张纸略厚一点,而且很结实,轿车撞不碎,中国制造又一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这种“超薄玻璃”的厚度是( )A.0.12 dm B.0.12 cmC.0.12 mm D.0.12 nm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
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 )A.嫦娥四号B.月球表面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3.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
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站台B.甲车C.乙车D.自己4.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
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5.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B.乙C.丙D.丁6.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象如图所示。
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 s时两线相交,则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t=5 s时一定相遇B.两物体在5 s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7.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 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8.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2.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C.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测量时所用的测量仪器越精密,测量结果错误越小4.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7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4.2m/s B.5m/s C.4.8m/s D.4.5m/s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是1:2,它们通过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A.2:1B.1:1C.1:3D.4:16.两辆列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复兴号静止,和谐号向东行驶B.和谐号静止,复兴号向西行驶C.两车都向东行驶,和谐号行驶得较慢D.两车都向西行驶,复兴号行驶得较快7.如图所示图像描述了甲、乙、丙、丁四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速度相同的两物体是()A.甲和丁B.甲和乙C.乙和丙D.丙和丁8.甲、乙先后从同一位置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比乙早出发2s,甲运动6s时通过的路程为6m,此时甲与乙间的距离为2m,在a、b、c三条图线中,有一条是描述乙的运动情况的。关于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像为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乙一定是图像中图线aB.图像为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乙可能是图像中图线bC.图像为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乙可能是图像中图线cD.图像为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乙一定是图像中图线b9.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前6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5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10.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C.列车在飞速奔驰D.飞机在蓝天翱翔11.观察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卡车和轿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卡车运动,轿车静止B.卡车静止,轿车运动C.两车都运动D.两车都静止12.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空中飞行的小鸟B.月亮升上了天空C.水中游动的鱼D.铁生锈了13.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完整版)八年级的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例题.docx
八年级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例题一、长度的测量:典型例题1:使用刻度尺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线应与被测长度线紧贴放置B、测量长度时,刻度尺不能歪斜使用C.、读数时视线要与测度尺面垂直D、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使用思路点拨:掌握刻度尺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初中物理著重要的一项技能,要求层次较高。
解析:正确使用刻度尺,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1)认:人情刻度尺的零刻线位置、量程、分度值。
(2)放: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
(3)看: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
(4)读: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记录测量数据,应记录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所记录数据的单位。
解答: D规律方法:( 1)长度测量的读数要求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出来的。
初中阶段的读数要求只有长度测量才要求估读,其他的都不要求估读。
(2)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一定要看清是否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的,如果不从零刻度线量起,所记录的结果要用右端所对测度值减去左端所对的刻度值。
典型例题 2:小聪同学学习了长度测量知识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为2.357 m,这一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她所用尺的分度值是。
思路点拨:这却的测量记录结果包含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解析: 2.357m 这个数据中最后一位“ 7”的是估读数字,并不准确,前面的是准确的,所以准确值是 2.35m,估计值是 0.007m。
“7“的前一位数字“ 5”是所用尺的分度值所对应的数字,小数点左侧数字“ 2”的单位是 m,小数点右侧数字“ 3”的单位是 dm,小数点右侧第二位数字“ 5“的单位是 cm,它的下一位单位应该是 mm,所以小明所用尺的分度值是l cm。
规律方法:正确的记录结果从后面数第二位的数字是分度值所对应的数字,它的单位是什么,分度值就是什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单选题1、如图,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运动的是()A.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都是运动的B.联合收割机和运水稻的车都是静止的C.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运水稻的车是静止的D.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运水稻的车运动的答案:A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选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与它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都是静止的。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②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③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其中所用测量方法相同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A①②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细铜丝的直径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故二者方法相同;③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它们的运动s﹣t、v﹣t图像分别如下两图所示,由图像()A.甲和丙的速度相同B.若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3C.若乙和丙运动的时间相同,则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3D.甲是变速直线运动,乙和丙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A.根据s=vt,可由图1得出甲的速度为:v 甲=st=20m5s=4m/s由图2可知丙的速度为v丙=4m/s,所以v甲=v丙,故A正确;B.设甲和乙运动的路程为s,则甲所用的时间为t 甲=sv甲=s4m/s乙所用时间为t 乙=sv乙=s6m/s所以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 甲∶t乙=s4m/s∶s6m/s=3∶2故B错误;C.设乙和丙运动的时间为t,则乙运动的路程为s 乙=v乙t=6t丙运动的路程为s 丙=v丙t=4t所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s 乙∶s丙=6t∶4t=3∶2故C错误;D.甲、乙和丙的速度恒定,所以三辆小车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清单及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清单及复习练习题知识清单考点一:长度、时间的测量1.长度用__________测量,时间用________________测量。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刻度尺前应仔细观察它的零刻度线、_____和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
(4)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____的下一位。
(5)测量结果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3.误差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
4.减小误差的方法:(1)提高测量工具的__________;(2)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_;(3)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5.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_______________。
6.在描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
7.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往往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性。
考点三:运动的快慢8.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
9.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
速度的定义公式:v=_____。
10.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11.常用_____________表示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
考点四:测量平均速度12.原理:_________,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1. 刻度尺停表(秒表)2. (1)量程分度值(3)垂直(4)分度值(5)数字单位3. 测量值真实值4.(1)精确程度(2)平均值5. 机械运动6. 参照物7. 相对8. 快慢9. 路程s t10. 匀速直线运动11. 平均速度12. v=s/t刻度尺停表复习练习题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2. 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初二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 (2)1m=101dm=102cm=103mm.2. 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3. 正确使用刻度尺(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①零刻度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2)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3)测量步骤:(1放2读3记)A.正确放置刻度尺: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B.读数:①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②读数需估读..——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C.记录数据: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4.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辅助工具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2)化曲为直——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3)累积法——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二、时间的测量1.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秒,符号:s;常用单位:天(d)、时(h)、分(min)。
换算关系:1min=60s,1h=60min;1d=24h=86400s2. 测量工具: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实验室常用)3. 认识机械停表:三、误差1.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2. 造成原因:选用的测量工具、采用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者.3. 减小办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4. 错误与误差的区别:错误是由于操作时未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不可避免。
☆请正确地读出下图中(1)长方体的长为cm 78.2;(2)木块B 的长度是cm 8.1。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与测试习题(含答案) (5)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与测试习题校运动会上,小明同学参加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则小明同学( )A .前50 m 一定用了6.25 sB .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 mC .平均速度是 8m/sD .平均速度是8 km/h【答案】C【解析】由题知,小明同学参加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所以小明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因此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不是一半时间6.25s ,故A 错误。
因为是百米赛跑,所以路程s=100m ,所用时间t=12.5s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0v 8/12.5s m m s t s===,小明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不一定是8m ,故B 错误。
小明的平均速度100v 8/12.5s m m s t s===,故C 正确,D 错误。
答案为C 。
32.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 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 图像,由图像可知( )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 .甲、乙都以2m/s 的速度匀速运动C .甲、乙两车经过5s 一定相遇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乙车速度不变【答案】B【详解】A. 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错误;B. 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10.0m5sst甲甲==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B正确;C.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错误;D.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33.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B.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C.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D.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答案】C【详解】A、机械运动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包括微观的分子运动,故A错误;B、物体运动是相对的,判断物体怎样运动时,首先确定参照物,离开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就没有意义了.故B错误;C、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故C正确;D、空气在流动时,空气相对于地面来讲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空气流动是机械运动.故D 错误;故选C .【点睛】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 .0~5 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B .0~7 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C .2s ~5 s 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5s ~7 s 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答案】A【详解】A .0~5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m =0.4m/s 5ss v t ==, 故A 正确; B .由图知,7s 时,通过的距离为6m ,则0~7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6m 0.86m/s 7ss v t ==≈, 故B 错误; CD .根据路程—时间图像可知,在0~2s 时间段,小车前进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成正比,即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5s 时间段,小车的路程没有发生改变,说明小车处于静止状态;5~7s 时间段,小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比0~2时间段时大.所以,C 、D 错误;故选A .3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 . 【答案】B【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分析个选项看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ABCD 中,只有B 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则B 做匀速直线运动.36.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A .米B .秒C .摄氏度D.安培【答案】A【详解】A、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用m表示.,故A正确;B、秒是时间的单位,故B错误;C、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故C错误;;D、安培是电流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A.37.星期天,小明与爸爸开车出行,在十字路口看见了红灯,停车等待,小明看着窗外旁边的汽车,突然发现他所坐的车向前移动,急忙向爸爸喊停车,爸爸说车没动.若爸爸判断正确,则爸爸和小明分别选的参照物可能是()A.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地面B.地面、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C.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地面D.地面、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答案】D【详解】判断物体静止还是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小明的爸爸说自己的车没有动,是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小明观察窗外旁边的汽车,发现自己的车向前移动,是选择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为参照物的.故选D.3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答案】C【详解】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的小苹果相对于这列火车的机车、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以及关着的车门位置没有改变,所以相对于这些物体,苹果是静止的;苹果相对于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位置是变化的,所以相对于列车员苹果是运动的.故C 符合题意为答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9.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st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时间t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t【答案】D【详解】A、仅知道速度大小,不知道时间大小,无法比较路程大小,故A错;B、仅知道速度大小,不知道路程大小,无法比较时间大小,故B错;C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的大小由s决定,但与s、vtt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D正确.故D选项正确为答案.40.图中为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读数分别为()A.A:3.80cm,B:3.80cmB.A:2.80cm,B:2.8cmC.A:2.80cm,B:2.80cmD.A:2.8cm,B:2.8cm【答案】B【解析】【详解】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体左侧对准1.0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80cm;B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5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体左侧对准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8cm;所以选项A、C、D错误,B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大小为4m/s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D.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答案:BA.甲运动10m用了4s,速度为v 甲=st甲=10m4s=2.5m/s故A错误;B.乙运动10m用了5s,速度为v 乙=st乙=10m5s=2m/s故B正确;CD.甲用了4s,乙用了5s,故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了1s,故CD错误。
故选B。
2、在水平地面上的轿车和卡车,以相同的速度一直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光滑无摩擦的水平车厢表面,相对卡车静止。
卡车突然减速时(不考虑空气作用力),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小球相对轿车静止B.小球相对轿车向西运动C.卡车相对地面向东运动D.小球相对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AB.卡车突然减速时,小球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由于水平车厢表面光滑无摩擦,且不考虑空气阻力,因此,小球的运动状态不变。
又因为轿车和卡车,以相同的速度一直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小球相对于轿车的位置不变,保持相对静止,小球相对于卡车向东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C.卡车减速,但仍在运动,因此,卡车相对地面仍向东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小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小球相对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离我们而去。
同年秋季,他的“禾下乘凉梦”终于实现,巨型稻的亩产可达800kg。
请根据图估测巨型稻的高度约为()A.0.5mB.1mC.2mD.3m答案:C正常成年人的身高一般为1.65m到1.85m之间,由图可知,巨型稻的高度比人高出两个头的高度左右。
大约为2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提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期末复习提高训练一、单选题1.某同学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4 次测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 12.45cmB. 12.34cmC. 12.35cmD. 12.36cm【答案】C【解析】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2.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7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12.34cm12.35cm12.36cm=12.35cm。
故选:C。
3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成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为1.5mB.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2mC.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5dmD.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答案】A【解析】解:A、成年人的步幅在75cm左右,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0cm=1.5m.故A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略小于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7.5d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人的头发的直径在100μ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00μm=0.1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3.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过程或结果正确的是A. 35.6m=35.6m×109nm=3.56×1010nmB. 35.6m=35.6nm×109m=3.56×1010nmC. 35.6m=35.6×109nm=3.56×1010nmD. 35.6m=35.6nm×109=3.56×1010nm【答案】C【解析】将35.6m换算成nm,正确的方法是:35.6m=3.56×1m=35.6×109nm=3.56×1010nm;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精题训练(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精题训练单选题1、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18.125cmB.18.1cmC.18.13cmD.18.12cm答案:C该物体的长度应为L=18.12cm+18.13cm+18.11cm+18.14cm4=18.125cm≈18.13c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时认为“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是因为选取了“天宫二号”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答案:D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与乘客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时认为“天舟一号”是静止的,即“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这是因为选取了“天宫二号”为参照物,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是戴在某普通中学生手掌上的简易按摩仪,它的长度最接近()A.5cmB.15cmC.30cmD.40cm答案:B从图中可以看出,按摩仪的长度和手掌的长度大致相等,所以它的长度最接近15cm。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3.6米的两点,甲、乙两辆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沿同一直线行驶,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精选全文
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速度相同的时刻分别有1s和4s末
C.乙在前2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秒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t=2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5.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液化时它放热。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B.
C. D.
3.动物世界中,在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40m/s;在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要算小巧的雨燕,其速度可达3km/min.请问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动物是( )
C.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1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
C.手机通话时的电流约5A D.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2个标准大气压
1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2.56 cm=12.56 cm×10﹣2=0.125 mB.12.56 cm=12.56 cm×10﹣2m=0.1_____.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题
一、选择题1.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的山B.水中的剑C.乘坐的船D.江中的水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房屋D.河岸3.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A.实心球成绩为40m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C.跳绳1s跳100次D.1000m跑步用时4min4.运动员将静止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地面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那么正确的说法是()A.脚对足球的力使足球由静止开始运动B.足球运动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C.足球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D.足球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了脚的作用力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相对太阳是静止的B.龙卷风能够摧毁房屋,说明它具有较大的内能C.超声加湿器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将水“打碎”的D.在消耗相同质量核燃料的情况下,核聚变比核裂变放出的能量大得多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s-t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 )A B C D7.关于物理实验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使用B.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C.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托盘天平测量的结果偏小D.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要小8.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如图所示,说航天员处于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月球B.地球C.飞船D.太阳9.在小车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小车的车厢B.对面驶来的小车C.路旁的小树D.沿途的建筑物二、综合题10.在空中加油过程中,乘客以加油机为参照物,看受油机是的,以受油机为参照物,看到大地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飞机使用的重油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它属于次能源.11.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以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C.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2.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①物体0~1s处于静止状态②物体在第1~4s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物体在4~6s通过的路程是2.4m④物体在0~6s的平均速度是0.7m/s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一条平直公路跑步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关于甲、乙两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0~50s内甲、乙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C.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D.乙的速度始终为4m/s4.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远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s~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015s~内,甲同学平均速度大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10m/s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与s和t无关,是一个定值B.由svt=可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C.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则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是1:2,它们通过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A.2:1B.1:1C.1:3D.4:1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开始做直线运动,小明绘制出它们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乙运动速度保持为0.6m/sD.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8.下列对一些常见的估测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40cm B.中学生心脏每分钟跳动约是70次C.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是1s D.我国高速公路限速300km/h9.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900m,通过比较可知()A.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乙物体运动得最快C.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10.为了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复习题(提高培优)
一、选择题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svt=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恒定不变,与路程及时间无关2.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C.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3.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①物体0~1s处于静止状态②物体在第1~4s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物体在4~6s通过的路程是2.4m④物体在0~6s的平均速度是0.7m/s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4.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B.在0~20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筝C.两同学在0~1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0~15s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处相遇5.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筏是运动的B.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小明是运动的D.溪水是静止的6.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 .乙的速度越来越大B .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C .在第1.5s 时两车相距1.5mD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7.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v v =甲乙 D .无法确定8.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14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m/s ,后34路程的平均速度2m/s ,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1m/s B .1.5m/sC .1.6m/sD .2m/s9.如图甲是a ,b 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a 车的图线表示的是a 车比b 车晚出发5sB .图甲中的10s 时刻表示a ,b 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 .图甲中的b 车的图线表示的是b 车出发时间在a 车前15m 处D .图乙中的图线是b 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10.小明一次50m短跑过程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通过第2个10m所用的时间为4.00s B.前20m小明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明通过距离0点20m处的速度一定为5m/s D.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25m/s 11.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A.4.5×104m B.6×104m C.9×104m D.1.2×105m12.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必须掌握的典型题(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必须掌握的典型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从A到B运动了10cmB.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3m/s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D.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C处由静止释放答案:CA.小车车头在A点时,在10.00cm刻度线处;小车车头在B点时,在1.00cm刻度线处,故小车从A到B运动距离s=10.00cm-1.00cm=9.00cm故A错误;B.由图可知,小车在A点时,时间为:“15:35:20”,小车在B点时,时间为:“15:35:23”,故小车从A到B的用时3s。
根据v=st可知,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v=st=9.00cm3s=0.09m3s=0.03m/s故B错误;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则测量的时间t会偏大,根据v=st可知,此时计算得出的全程平均速度会偏小,故C正确;D.小车在C点静止释放至B点所用的时间为t′,小车在A点静止释放,C点至B点所用的时间为t,分析可得,t′>t,故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该将小车从A处由静止释放。
若从C处静止释放,测量的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将偏小,故D错误。
故选C。
2、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A.5.2cm,5.18cmB.3.2cm,3.18cmC.3.20cm,3.18cmD.3.2cm,3.2cm答案:B由图知: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物体左端与2cm刻度线对齐,读作2.0cm,物体右端在5cm与6cm刻度线之间,偏向5cm刻度线,读作5.2cm,甲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L1=5.2cm﹣2.0cm=3.2cm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mm物体左端与2.0cm刻度线对齐,读作2.00cm,物体右端在5.1cm与5.2cm刻度线之间,偏向5.2cm刻度线,读作5.18cm,乙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L2=5.18cm﹣2.00cm=3.18cm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长度
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 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 • 小明的身高为1.64_____;课桌宽46____; • 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_____, • 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___. • 一枚硬币的直径2_____ • 小红的鞋长为24_______, • 金星到南麻的距离为40_____. • 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_____.
• • • • • • • • • •
1.下列单位换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3.75m=3.75m×100=375cm B 3.75m=3.75m×100cm=375cm C 3.75m=3.75×cm=0.375cm D 3.75m=3.75×100cm=375cm 2.单位换算:4×105μm=_______m; 7.84×106m=______km 25nm=________m 15km=__________cm 3.6m=__________nm 3×105km=______mm 3.我国的长江全长6300km,如果换算成以米为单 位,当相当于__________m
A
B
C
D
• 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 之比为5:4,它们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通过的 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
“过桥”问题
• 1.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 10m/s的速度通过此桥,则所需要的时间为 ( ) • A 120s B 140s C 160s D 180s
• 例3.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运动了10km,乙 运动了15km,则( ) A.甲车运动的快 B.乙车运动的快 C.两车运动的一样快 D.无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等的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 B.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保持 不变 C.速度不变 D.上述说法都正确
•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C.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 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快
• 1.如图所示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 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
A
B
C
D
2.如图所示是速度—时间的图像,其中 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匀速直线运动
• 例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 )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 例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v=s/t可知物 体(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 C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1.一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 物体的长 度:L1=2.45cm;L2=2.46cm;L3=2.47cm;L4=2. 48cm,那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__cm • 2.某同学测量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 5.51cm,5.51cm,5.53cm,5.55cm,则这个物体 的长度应记作( ) • A 5.51cm B 5.52cm • C 5.525cm D 5.53cm • 3.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分别为:8.46cm、8.45cm、8.56cm、8.44cm、 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 是______.
1.(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 (2)高速公路上飞 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m/min (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 A、(1)、(2)、(3) B、(3 )、(2)、(1) C、 (2)、(3)、(1) D、(1)、(3)、(2) 2.世界著名短跑运动员刘易斯在5s内跑了50m的路 程,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km/h,三者的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羚羊、汽车、运动员 B.运动员、汽车、羚羊 C.运动员、羚羊、汽车 D.汽车、羚羊、运动员
• 1.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 过1.2km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 • 2.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 过一座大桥,由车头上桥到车尾全部离开大桥, 共用3min,则这座大桥长为_______m • 3.一列火车通过长4200m的隧道用去时间 5min,若其速度为15m/s,则火车长_____m. • 4.长300m的火车,用5min时间通过了一条长 3.3km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火车在 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
刻度尺读数
• 例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 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
• 例2: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_____,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 例3.下图所示是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测 量一物体的长度,甲同学的读数为41毫米, 乙同学的读数为41.0毫米,丙同学的读数 为16毫米,丁的读数为16.0毫米.上述四位 同学中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
• 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 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 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 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 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 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 • 2.小明家距学校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 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 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 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 • A 4.8m/s B 5m/s C 2.45m/s D 4.8km/h
平均速度问题
• 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 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 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路程上的平 均速度为多少?
• 2.汽车从A城开往B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40m/s,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m/s, 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39
时间单位换算
• 小明上学路上用了15min=________h, • 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 40min=________S • 360min= h ;2h= s • 一天= h= s
误差问题
• 用测量工具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 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不能______,只能尽量 ________.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 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 发生的,是能够_______的. • 某人用一刻度尺三次测量一木板长度分别为 14.50dm、14.52dm和14.52dm.则该木板的长 度为______dm. • 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 是: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一 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 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________.
• 1.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高速路长约300km,如 果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跑完全程,则 需要多长时间?
• 2.猎豹是动物世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 28m/s,则经过0.5min,它能跑多远?
• 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 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为12.91S.则 他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 的速度表指示为36km/h,则哪个速度比较快? • 2.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40km,则它的 速度是多少? • 3.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 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 1463km,则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多 长时间?
速度
• • • • • • • • 机械运动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式 速度,计算公式,变形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测平均速度原理,公式,器材
• 速度计算题
• 1.用速度公式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 一.如果路程的单位是m,则时间的单位是 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如果时间的 单位是h,则路程的单位是______,速度的单 位是________. • 2.要学会公式的正确变形.由v=s/t可 得:t=_______;s=________.
•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就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和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 反比 D.物体的速度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 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是( ) A.80/s B.10m/s C.5m/s D.无法判断
• 如图所示,用某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此 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秒表读数
59 28 57 26 55 24
13 12 11 10 9 8 7 6 5 14 0
0 31 2
1 2 3 4
33 4
35
6 37
53
2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51
20 49 18 47 16 45 14 43 12 41 10
单位之间进率 • mm-----cm---dm-----m 进率10 • nm----um----mm----m-----km 进率1000
单位换算
• 例1.某同学的身高是1.6m,则他的身高应为 _______cm. • 例2.某原子的半径为20nm,则相当于 __________m. • 例3.无线电波在1s内通过的距离为: • 3×105km=__________cm= __________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