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的动机
浅谈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浅谈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第一篇:浅谈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浅谈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目前,由于受社会、家庭、教育条件的制约及大学生自身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缺乏动机、强度不足、倾向偏差等问题。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关于高等教育的论述中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质量主要体现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上,高素质的人才是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并具有不断求知欲望的人。
学习动机就是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动机缺乏、强度不足、倾向偏差等问题。
学习动机本身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由期待因素、价值因素和情感因素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心理学家指出,学习动机是可以大大促进学习的一个很有作用的因素。
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活作用,即促使学习者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2)指向作用,使学习者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必要的学习课题上而远离其他事物,并能有效地抵制各种无关刺激的分心干扰;(3)增力作用,让学习者把饱满的热情倾注在学习活动上,使其学习活动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并且能维持一段足够长的时间。
由此可见,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要性。
大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的,与中学学习相比,有其独特性:首先是学习的自主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中学主要是在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学习,而大学则主要是自觉主动地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是学习的专业性,中学属于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习,而大学学习则带有很强的专业色彩,实行专业教育,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课程设置,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明确;再次是学习的探索性,大学生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渠道汲取知识。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对知识和课堂的期待。
教学是师生的生活,课程是在这种生活中才成为活生生的事物的。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影响他们学习质量和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学习动机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和态度,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发展个人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为改善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一、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种。
外部动机是指受到外部的奖励或惩罚而引发的学习动机,如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家长的奖励等。
内部动机是指个体内在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所引发的学习动机,如对知识的渴望、自我提升的愿望等。
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大学生的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
二、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两类。
认知需求是指对知识、技能和自我提升等认知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大学生学习的根本动机。
情感需求是指对学习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情感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
三、自主性和目标取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分为自主性和目标取向两种。
自主性是指个体自主选择学习活动、自主控制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学习成绩等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至关重要。
目标取向是指个体在学习中设定并追求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它们驱使着大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自主性和目标取向是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动力,它们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教育环境、学习经历等。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教师和家长应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控制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动机。
浅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浅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摘要】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的激发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
文章主要阐述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包括:1、设置合理的目标2、应到学生进行正确归因3、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4、科学利用竞争5、努力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
接着提出具体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和教学方式。
将需要和动机原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发培养教学归因需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习动机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使其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正常发展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越明确,越强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反之,学习动机不纯或不强烈,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学习的效果就差。
正因为学习动机有如此重要的功能,所以,它不但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变量,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一)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2.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评分应注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其次,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再次,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最后,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但成功体验的获得最终必须依赖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找出学习上的关键问题,填补知识技能掌握方面的空缺,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使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获得真正成功感的决条件。
浅谈学习动机
浅谈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人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和需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精神动力源泉。
学习动机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的类型、学习动机的形成和管理学生学习动机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于自身兴趣、好奇心、追求知识、成就感等自我激励,从而主动参与学习;外在动机是指受到外界激励,如老师、家长、奖励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相辅相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过程动机、目标导向动机和结果动机三种类型。
1. 过程动机过程动机是指学习过程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即学生享受学习过程带来的愉悦和兴奋,而不是只关注学习的结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满足和愉悦,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 目标导向动机目标导向动机是指学生主要关注达到学习目标所带来的结果和后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的是成绩、排名等外在因素,从而达到目标导向动机。
3. 结果动机结果动机是指学习带来的后果和利益,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更好的职业、收入、地位等物质回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和带来的利益。
学习动机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
以下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可以通过激励鼓励、引导方向等方式来帮助孩子培养内在动机,如鼓励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2. 学校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动机的大小和方向。
学校应该创造一个自主学习、自由交流和自由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本身上,而不是学习目的和结果上。
3. 学生个人特点学生个人的性格、兴趣、天赋等因素也会影响学习动机的大的形成。
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环境,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管理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浅谈学习动机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浅谈学习动机
浅谈学习动机台湾著名学者王克先在他所著的《学习心理学》中认为:学习动机是一切学习动力,一个成功的学习都伴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但是学习动机并非一种单一的结构,有需要、好奇心、教师期望《商品学》这门课程比较枯燥,尤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是提不起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仅影响学生的士气,也很影响老师的教学激情。
为此,我想到借用人的感受,调动人的眼、耳、鼻、舌、身来进行课堂教学。
上课前,准备了一些道具:一好一坏的橘子、酒、醋、水、酱油。
请学生上来参与对这些道具的辨认之前,我故意说:不知道同学们暂时不能用自己其中的某些感觉器官的时候会不会辨认讲台前的这些东西呢?对于橘子是用眼、身体触觉来辨别孰好孰坏;酒、醋、水、酱油借用鼻、舌来分辨。
这样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对于如何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1.精心设疑,激发学习动机;2.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3.自主探究,激发学习动机;4.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动机。
总之,如果学生对学习兴趣不浓厚,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只要我们老师认真观察他们,真心关注他们,全心指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他们肯定是会有所改变的,这也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1。
浅谈大学生学习动机
浅谈大学生学习动机(1)一、学习动机及类型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动倾向。
它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
大学生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力量,也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学习动机一般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学习动机从作用久暂性看,有间接的远景性学习与机与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前者是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这是社会要求在大学生学习中的体现,如青年马克思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人生目标是在中学时代确立的,早年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毛泽东将理想称为“人生之鹄”,八十年代大学生的学习以“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所有这些都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动机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
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的动机,是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引起的,如大学生为获得学位、通过某门课的考试而学习,其作用短暂而不稳定,容易受情景变化而变化。
第二类从内部与外部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凡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意志、兴趣、爱好而进行学习的动机因素都是内部动机,如明确的学习目的与强烈的求知欲是内部动机力,它具有持久性、主动性等特点;与此相反,在外因的驱使下,如由家长、教师等一些学习者以外的人所提供的赏罚手段或诱因来推动学习者学习,这是外部动机。
这种动机是短暂的,引起的学习是被动的。
研究者( Biggs, 1978 )还根据学习行为的特殊性,将学习动机分为表面型动机、深层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并编制了《学习过程问卷》。
该问卷分为表面型、深层型与成就型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上有3个项目,评分采用6分制,一致性系数α为0.78。
表面型动机是指学生为了应付检查和考试及格而进行学习的动机。
在这种动机推动下,学生更可能采取一些应付性的、肤浅性的、消极被动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学习行为较少;深层型动机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内在兴趣,为了弄懂和掌握知识而进行学习的动机。
浅谈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
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指一个人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的内在积极动机,是一个人刻意追求成功和进步的动力来源,是人们能够坚持不懈、自动投入到学习中所具有的推动力。
这种动机可以影响学习者心态和学习行为,也可以影响学习成果,是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学习动机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前者是一种由个体自身特征产生的动机,比如求知欲、好奇心等,而后者即外在动机是外界因素,也就是外部利益和奖励所激发起来的动机,如成功的期望、惩罚的恐惧等。
学习的内部动机培养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过程。
为了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学校、家长和教师都需要尽力给学生提供有目的性的学习环境来保证他们的学习成功。
首先,学校需要引入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提出有竞争性的学习目标,以便学生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更有利的成就和双赢的学习体验。
其次,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权利,尊重孩子的感受和兴趣,充分发挥孩子自身的主动性,推动他们真正发现学习的内容与美,理解学习的内涵。
再者,教师要综合发挥人文素养和社会学习技能,引导学生承担不同的责任,建立合作式学习环境,调动学习动机,凝聚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学习效果。
此外,可以采取一定的心理技术和中介措施,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营建激励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坚持和努力累积学习经历,以获得学习的肯定和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内在动机。
同时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锻炼自己的自律,制定学习目标,塑造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心。
家长也可以通过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掘其认识和思考能力,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学习和探索的乐趣,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
虽然学习的内部动机取决于一个人心理因素,但是学生内在动机可以通过全方位的学习培养,来提高其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
它与知识结构和学习技能有关,通过积极心理状态和身心状态的变化,调动学习动机,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生教育目标。
从学习动机理论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学习动机理论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学习就是离成功更近一步,它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责任。
”确,学习是一个有助于促进我们的发展的有趣的活动,但是有时候我们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会失去学习的动力。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一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动机,以达到我们的学习目标。
首先,了解学习动机理论是解决学习动机问题的关键。
习动机理论是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研究出来的一种理论,旨在探索为什么人们有学习行为,以及影响学习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究表明,学习动机可以细分为两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在动机是指个人对学习活动的自发性,外在动机是指学习行为外部环境提供的激励,这些激励可以是奖励或惩罚。
其次,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老师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先,教师应创建一个安全、和谐、富有激情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不断练习和实践,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育人担当,做学生的老师和朋友,并且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以更高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实践实践、教师游戏、学生自己设计的活动等。
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加强学习经验,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再次,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方法。
据外在动机理论,奖励和惩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有很大,做到有规矩的有针对性的奖励,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奖励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可以在学生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考试后,给予奖励,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时,教师也可以适当给学生一些惩罚,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激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最后,教师应提供结构化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学习任务有序而愉快。
习资源的提供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提供多样性的、结构化的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以较高的学习动机投入学习中来。
浅谈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与对策
浅谈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与对策在教育领域,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决定其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
理解影响学习动机的各种因素,以及有效的对策,将为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学习动机不仅仅关乎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还有其自主学习能力、自信心及追求成功与满足的愿望。
以下将深入探讨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内因主要包括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自我效能感等;外因则指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个性特征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内在因素。
每位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学习任务的态度。
例如,内向型学生可能更喜欢独立学习,而外向型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与他人合作。
当学习任务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匹配时,他们的学习动机会显著提升。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对某一学科或主题充满兴趣的学生,会自发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相关的学习和探索。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使其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信心。
学者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会显著影响个体的目标设定、努力程度及情绪状态。
当学生相信自己能做到某件事情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实现该目标。
反之,当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时,学习动机可能会下降。
这就要求教育者通过适当的挑战和正向反馈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讨论外部因素时,家庭环境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
父母的期望、教育方式和情感支持都会深刻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
研究表明,来自高期望和支持性家庭环境的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内在动机;而来自不支持家庭或有过高压力环境下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对学习的不满或逃避。
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创造一个开放与支持的家庭氛围,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动机。
学校环境同样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学校文化、教学方法和教师的人际关系都能对学生的动机形成强烈影响。
浅谈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
浅谈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陈为庆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是实施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的前提。
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又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
学生积极地参与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动机是指内驱力的增强,以及与内驱力相联系的面向一定目标的行为驱向。
它的形成离不开内在驱动力和外在的诱因。
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
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那些客体、情景和条件。
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学习动机的分类模式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另一方面说明了动机问题所涉及到的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但是,笔者认为,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部分。
内部动机是由学习活动本身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
此时学习者的目的指向学习活动本身。
外部动机是由学习活动以外的情境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
此时学习者指向学习活动以外的目的。
外部学习动机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它依赖于情境刺激。
一旦情境消失,人的心理感应也随之消退。
如果要持久地推动学生学习,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的代价。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学生的外部动机激发,忽视学生内部动机激发。
例如,某学生厌学畏学,究竟是对学习任务不感兴趣,还是理解知识有困难?或者是懒惰贪玩?教师很少作这样的分析。
由于教育缺少针对性,所以收效甚微。
因此,要制定出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学生内部动机激发的措施包括:归因训练、角色转换、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等等。
1、归因训练归因训练是针对学生在学业成败情境中的归因障碍而设计的干预计划。
许多学生往往把失败归之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不好,能力低、任务太难。
浅谈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
浅谈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中国古代有“自强学问”的说法,认为学习和探究是推动个体成才、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研究者、思想家和创新者,他们需要洞察客观世界的规律,以致于发现、总结和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而今,学习的内在动机,不仅仅是推动个体进步、促进社会进步,它主要分为自我发展动机和社会动机两个部分,构成个人对学习的态度、行为和动机。
首先,自我发展动机是指学习者本身期望自身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取得技能和知识,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而且也希望在与它人交往过程中,得到回馈、获得成功和受到尊重,来提升自己的信心。
一般说来,学习者拥有良好的自我发展动机,对学习充满兴趣,能够主动接受新知识,注重日常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感,从而促进自身成长。
其次,社会动机又可分为内生性动机和外生性动机,内生性动机指的是学习者希望通过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实现他就业的能力和探索能力,满足个人生活中对自我实现和社会参与的需求;而外生性动机则是由社会进步,创造性活动,目标实现等因素催生的抓住机遇而学习的需求,以实现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
有了良好的内在动机,可以使学习者与学习目标联系起来,做出良好的学习决策,从而取得学习进步。
因此,对学习内在动机的培养至关重要。
首先,学习者应确立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挑战自我的任务,通过注重实现效果而不是努力而受到鼓励,给予学习者成功感,激发其学习内在动机;其次,强化报酬原则,坚持“与学习成果相符”的报酬原则,通过比较,激发学习者争分夺秒的状态,促进其学习热情;此外,可以设计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习者参与的兴趣,并给予他们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其有良好的学习空间,从而获得充分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从而提升学习的内在动机。
综上所述,学习的内在动机及其培养对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习者应认真对待自身的学习,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自身的技能和能力提升个人价值,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以适应社会变化,促进个人成长,最终实现学习的内在动机。
浅谈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
严重 , 自制力差, 意志力薄弱 , 奋斗 目标不 明确 , 在学 习和行为活 动方面屡 也渴望得到欣赏和重视 , 我在 工作 中注意 保持他们 的 自尊 , 量不让他们 尽
出差错 , 不少老师愤怒之余总会发出“ 朽木不可雕也 ” 的慨叹。
看到冷漠的面 、 L 听到讽刺的语言 ; 与他们平等相处 , 放下架子做他们 的知
重、 支持和关心 , 使他们在新的环境 中树立 自信心 、 乐观 向上、 不断 完善 自 们 , 让他们在被理解被尊重中不断进 步。真心诚 意地理解和信任是打开后 我、 规范行为, 为有理想、 成 守纪律 的一代新人 。在和他们朝 夕相处的两年 进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 是后进生转化 工作 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 多时间里, 我深深体会到 , 后进生这块 “ 朽木” 只要班主任 用“ ” , 心 去构思 , 去雕琢 , 就能够成为一件精 美的工艺品。
标, 主要是读写听说动机的人性化 , 而不 应只是 在读写 听说 的 内容 和形式 我们的读写听说 , 甚至我们 的喜 怒哀 乐, 大家都成 了分数 的奴隶。而且它 上做 文 章 。 还在毒化着领导 、 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 师生之间的关系 , 师之间 的关 教 为什么要强调修辞( 说话 、 写作 J 立其诚? 因为正确 美好的动机使人 自 系 。 学生之间的关 系。如果分数能够成功地 泯灭中小学生对阅读的内在兴 信 自尊本身. 就是感人的力量. 所谓 “ 精诚所至 , 金石为开” 是也 ; 而且正确 趣和渴求 , 之异化 , 使 较之秦火 , 其祸害 孰大孰 J? 由“ J x 育分 ” 育人” 向“ 的 美好的动机还能使说写的思路 开阔 、 畅通 , 自然拥 有丰 富的词汇、 恰当的句 转变 , 学生读 写听说学习动机 由“ 求分 ” 求知 ” 向“ 的转 变 , 任重道 远, 有待
浅谈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浅谈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怎样培养学习动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以下面是店铺整理了浅谈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问题的提出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活动也不例外。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
学习动机的实质是学习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学习动机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越明确,越强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反之,学习动机不纯或不强烈,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学习的效果就差。
正因为学习动机有如此重要的功能,所以,它不但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变量,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此,我们对桂林市民族干部学校111名学生进行了《你的学习动机如何?》的问卷调查。
问卷的设计从四个方面对学生在学习欲望上进行测查:1——5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弱,6——10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强,11——15题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16——20题测查学习目标上是否存在困扰。
二、调查结果、分析与对策我们的做法是以无记名问卷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调查的结果如下:桂林市民族干部学校111名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结果统计表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6分以上的人数,也就是说,可调整或需调整的学生人数占了96.4%.这说明我们十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教育。
那么应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求知需要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作为一名中专生,必须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意义。
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白,学习能使自己获得就业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我们还应该使学生明白,中专生的学历尽管较低,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起学历低就业不一定难的观念,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浅谈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浅谈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来自国内外经济的竞争,英语教与学在各个领域愈发的普遍而重要。
英语在中学,高中和大学是必修科目,所以教师必须尝试所有方法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的就像水对鱼一样重要。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需要经历很多困难,克服很多障碍,所以我们必须要具备成功的要素—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能让我们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个人认为,动机也是学习的最好促进者,尽管它是微妙的,我们无法触碰,观察抑或是闻嗅到。
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他们对学习感兴趣了,他们就不会视学习为一种负担,他们将会积极地全身心地沉入进学习的海洋中。
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或消退都是有因可循的,对于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言也同样如此。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因素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无明确学习目标②无坚定地学习意志和自控能力③过多的学习失败经历④缺乏学习兴趣如果学习没有目标,就像航行没有了方向一样迷茫。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中没有目标没有动力,他们甚至不知道学什么,如何学。
而终究导致他们抱怨学习中的失败,沉溺于浑浑噩噩的学习生活中。
2.家庭因素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因素中,家庭因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在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中,大多数是来自贫困或者是单亲家庭。
家长们必须认识到中小学学习阶段对奠定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尽可能多的像老师一样和孩子沟通交流,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在和谐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更有自信,更容易有学习动机,因为在他们的爱和归属感满足后,他们才会积极寻求自我实现。
3.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教育都来自学校。
然而,学校也有本身的缺点和限制。
首先,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够浓烈。
浅谈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
姚树洲浅谈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所引起和支配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它对学习活动起着定向、引导、保持、调节和强化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应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教学应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
课堂教学应树立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
在具体实施化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特别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可采取以下策略: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1、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也是科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特征。
如在!探究微粒运动∀时,在一只小烧杯A 中装入10mL 酚酞试液,另一只小烧杯B 中倒人5mL 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罩住A 和B 两个小烧杯。
当A 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时,可设问如下:A 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是大烧杯内壁上沾有某种物质使其变红,还是B 烧杯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使其变红?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加以探究?学生在探究心切的情景下,会创造性地提出一些设计方案。
2、以问题为中心,围绕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提问是构建新知识的前提。
如在进行#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时,笔者提了如下问题:%你已经知道氧气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和用途?举例说明。
&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起始状态,围绕他们已有的知识提问题,经过这样的设置问题情境,既可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创设的情境,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发挥。
如在进行#铁∃的主题式复习教学时,笔者设置了如下的情景:食品包装盒中常放有一小袋粉末状物质,该物质对食品同时具有防潮和防氧化作用。
浅谈学习动机
浅谈学习动机一、研究学习动机的意义: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这已成了20世纪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一个信条。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始动、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功能,是学习过程赖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实施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是处于核心地位。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深入的了解。
二、学习动机研究概述:动机是一个较古老的研究课题,动机最早由本能的概念引入了心理学。
其科学研究开始于1930年左右,已经有70年的研究历史。
○1而学习动机的研究是随着动机的研究而开展起来的。
根据张爱卿的《动机论——迈向21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一书以及简福平,韩红艳的《学习动机研究发展趋势综述》一文介绍,动机问题的研究经历了哲学探索阶段,20世纪上半叶机械观占主导的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机械观向认知观的转折期,以及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认知观的确立时期,体现了学习动机研究的基本发展趋势:理论构建同抽象走向具体,逐渐细致化;研究的重点出现了由内部动机向外部动机转移,再内外兼容的趋势。
那么,心理学家们研究的学习动机到底指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有哪些类型?理论家们提出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从理论中我们可以归结出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哪些?这些理论和影响因素提醒我们应该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下面,我就从这些方面来整理有关学习动机的知识。
三、主要问题详细评述(一)什么是学习动机?1、在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将学习动机定义为“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
”“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
”2、在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把学习动机定义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主要表现为推力、拉力与压力三种形式。
”3、在宋书文主编的《心理学名词解释》中,认为学习动机是“动机的一种,是直接推动人民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力量或意向。
浅谈学习的动机
浅谈学习的动机
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它不仅影响着个人未来发展道路,也影响着社会发展,所以更多的重视学习的意义越来越强调。
而学习的动机也正是可以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谓学习的动机,就是学习者如何激发自己学习的过程,形成积极意识,而学习的动机是非常复杂的,学习者可以由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兴趣,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在动机引导。
首先,有一类学习者是外部动机引导的,也就是外部环境对学习者形成积极影响。
这类学习者通常受到外部环境,比如父母、老师和朋友的鼓励和赏识,这些鼓励会给学习者带来正向的心理情绪,形成有目标的学习目标。
其次,另一类学习者是内在动机驱动的,他们喜欢用自身主动去掌握知识,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或者发现新的出路,发现新的视角,去进行追求,去改变自己的知识面。
这类学习者的动机更具有延续性,学习的效果比外部动机效应稳定得多。
另外,也存在一类受现实环境影响的动机,因为现实社会非常复杂,学习者在这样的环境中也面临着很多考验和挑战,因此他们需要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才能更加顺利地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
总而言之,学习的动机是多样而复杂的,其中有来源于外部环境的,有源于内在动机的,
也有受现实情况影响的动机。
外部环境的因素可以给学习者带来正向的心理情绪,而内在动机则可以激励学习者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而现实社会则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所以,学习动机对学习者和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加强对学习动机的调控和挖掘,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从而推动教育发展和成效的提升。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几种方法
指出其优缺点及潜能,促使学生产生适当的期望 ,进而激发
总 之 ,学 习动机 是 学生 主动 学 习的基 础 ,教 师若 激发
让 学生 及 时知 道 自己 的成绩 ,也 是 激发 学生 学 习动机 学生 的学习动机 。 及时 知道 自己 的成绩 ,或 上 升 、或下 降 ,这样 会 促使 学生 了学 生 的学 习动机 ,就 一定会 取得 事半 功倍 的教 学效果 。
性必然会提高。当然 ,教师确定 的学习目标要兼顾到学生 , 低期望值 ; 要i b . t 1  ̄ 些因失败而期望过低的学生适当提高期望
的知识水 平 和能力 ,要 因材 施教 ,这 样教 学效果 才 显著 。 三 、 了解成 绩 的有 效 方法 。教 师 在每 次作 业 、测 验 、考试 之后 ,让 学生 努力 学 习 。比如 ,对 于学 生 作文 ,老 师可 采取 多 种批 阅方 式 ,用 中肯 的态 度来 评改 ,既要 指 出它 的成 功之 处 ,又要 指 出它 的不 足 ,更要 指 出弥补 不 足 的方法 ,这 样 ,学 生在 如实 了解成 绩 的基础 上就 会积 极学 习 ,努力进 取 。 四 、积极 鼓励 值 。为此 ,教师 必须采用 因材 施教 的教学原 则 ,向每位学 生
迫 切 的需要 ,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性 就 一定 能调 动起 来 ,学 习 体竞赛 ,各小组之间就会激烈地竞争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 成绩 就一 定会 不断 提高 。
二 、明确 目标
习动机 。
六、适 当期 望
让学 生 知道 自己学 习 的 目标 也是 激发 学 生学 习动 机 的
于批评、指责,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某
2 o 1 3 年第 0 6 期 表魂
题 ,“ 马路 边 上 的 电灯 怎样 能 够做 到 不 用 人管 ,天一 黑 都 与 自己竞赛 ,即以今 日的我和昨 日的我竞赛 。团体竞赛是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论文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论文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和维持学习的心理动因。
产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是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是指社会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应。
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把社会和教育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即“我要学”。
学习需要并不等于学习动机,有的学生有学习动机但没有学习行为。
从学习需要到学习行为之间有一转化过程中,这个过程需要诱因的。
例如: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有趣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等等。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认知内驱力的激发认知内驱力包括两个因素,即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而认知内驱力的激发可以从好奇心与求知欲两个方面着手。
1.求奇法。
创设新奇的环境,让学生有一个新奇感,唤起学生内驱力。
如:有些教师上课时教学方法很独特,教具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安排,使学生感到新奇,学生上他的课时积极性就很高。
2.求新法。
创设新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新颖最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又能激活许多认知因素,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力图不断变化,使学生保持新鲜感,教学时在抽象的材料中,插入有关个人的奇闻轶事或插入有关人的故事,使学生认知内驱力不断地得到激发。
3.求趣法。
创设趣味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有一种趣味感触。
多创设一些形象性、直观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操作游戏,驱使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
二、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激发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激发有以下几种方法:1.作业批改激励法:这是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发现有大量错误,不急于评分,让学生自己去改正,然后,再给学生打分。
即对学生的作业不轻易打不及格的分数。
对作业做得好的应评好分或好的评语。
鼓励学生在考试后对试卷的错误之处作纠正,提倡事后一百分。
2.学习内容自选法:这是指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与练习的内容。
例如:教师把要学习的内容与练习,上课时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挑选,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到这是自己挑选的,学习起来就很积极。
浅谈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
措 施来 培养中学 生的积极学 习 动 机 动机是激 发个 体朝 着一 定 目 标 活动 并维持 这种 活动 的 一种 内 在的 心 理 活 动 或 内部动 力 是 在需要 的基 础 上 产 生
, ,
。
。
,
而 学 习 动机是 激发 与维持学 习 活 动 并调 节 行 为朝 向一 定 的 学 习 目标 的 内部 心 理状 态 是直接 推动学 生 个体 进行 学 的
、
如
B g i
t e Ha r r
s
将学 习 动机 分 为 内在 动机
、
外 在 动机
、 、
、
内化动机
、
,
级学 风
,
、
教 师水 平
运 气等 因素 时则 不 利 于 成就性
。
班 认 知性
、
将学 习 动机 分 为表 面型 动机 深层 型 动机 成就 型 动机 自我 提 高 内驱力
。
动机 的 提 高 ; 当学 生 将学业成败归 因 于 努 力程度时有 利 于 成 就性与 认 知性动机 的 提 高
,
机 既可 以 直接对学 生的 学业 成绩 产 生影 响 策略等 因 素对学业成 绩 产 生间接 的影 响
( 六 ) 学 习 动机与学 习 效 能感
已 有 研究 发现
,
也可 以通 过 学习
。
们 将从 以 下几 个方 面对 中学 生的 学 习 动机进 行 阐述
中学 生 学 习 动 机 特 点 通过 查 阅文献 发 现 在 初 中生 的学 习 动机 中
。
,
即 可 说 明 高 中生的 学 习 效 能感 越
,
女生的学 习 动 机水 平 低 于男 生 二 中学 生 学 习 动 机 的 关 系 研究 ( 一 ) 学 习 动 机与学 习 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习的动机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为避免过多地失败,而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另外一些学生由于过度焦虑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学习成绩下降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
曾经有一位教授说过: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对这句话很认同。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对学习动机的方面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是难于组织有效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的。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学习动机的探索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
如学生们往往对感兴趣、符合自身需要、对自己有重要价值意义的学科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能从中获得较大的满足感。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当某些方面未得到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需要推动着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这时,需要就成为人们活动的动机了。
需要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它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产生除了有机体的某种需要外,诱因的存在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联系着的。
当机体达到了某种目标,满足了相应的需要,就会降低相应的动机,使机体处在相对不活跃的状态。
因此,没有需要,就不会有行为的目标;相反,没有行为的目标或诱因,也就不会有某种特定的需要。
在实际生活中,人的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
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动机可以增强行为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因此,教师在强调动机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本身就是下一步学习的动机。
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
有的研究发现,成就动机强的被试者较之成就动机弱的被试者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更有成效。
也有不少的研究表明,有些学习既不靠动机给以力量,也不靠内驱力的满足来加强。
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学习,也是可以在没有任何明确学习意向的情况下偶然发生的。
动机对于那些没有组织的、短期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作用,同它对于其他各类学习相比,可能并非必需。
但是,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长期的有意义的学习,如掌握某一门学科的教材,需要个体不断的积极努力,把新观念材料组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它要个体具有集中注意、坚持不懈以及提高对挫折的忍受性这样一些意志与情感方面的品质。
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是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犹如"催化剂"产生间接地增强与促进的效果。
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
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一个最高点。
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
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动机过强或过弱,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
并且,在难度不同的任务中,动机的强度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这点在教学中我深有体会,如何把握好动机的强度,对教学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
个人的学习动机决定了以什么作为其强化物,如果我们要使行为在频率、持久性等方面有所加强,需要选择对个体产生积极意义的强化物,个体的需要、价值、抱负、兴趣等动机因素决定了什么是对他们有用的强化物。
动机对学生的目标行为有所加强。
通过观察学生花费在某种活动上的时间可以知道其动机强度,通过记录学生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是推知其成就动机水平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这点我在做班主任时实践过,效果不错。
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如有的学生喜爱数学,他便在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刻苦钻研。
相反,外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
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取悦于老师等。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决定着学生们是否去持续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
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且在教师评估之前能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有所了解,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
而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了目的,学习动机便会下降。
另一方面,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往往采取避免失败的做法,或是选择没有挑战性的任务,或是一旦失败,便一蹶不振。
动机可被看作是两个主要因素的产物:个体达到目标的期望和目标对于个人的价值。
其中缺一个因素,都不能激起有效的个人行为。
例如:在一场网球比赛中,如果运动员确信自己能战胜对手,且这场比赛对他有重要意义以及有丰厚的奖金,那么他参赛的动机就强。
相反,如果他的对手水平远远高于自己,或是奖金很少对我微不足道,那么他的参赛动机便不是很强。
我对这种观点比较赞同。
为了更好的理解学习动机的深层次的内容。
需要了解以下几种动机理论:一、强化论强化论者认为,引起动机同习得行为并无两样,都可用强化来解释。
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呢?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
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如没得到好分数或赞扬),就缺乏学习的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教师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教师的批评与表扬,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
例如,受表扬的学生,成绩上升。
事实上,教师表扬所起的强化作用,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
例如,教师对学生说:"好好干!我知道你们努力做的话,是能够做好的。
"对那些感到难以完成任务的学生来说,这番话是种鼓励或强化;而对那些轻而易举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说来,这实际上类似于惩罚,因为教师这番话意味着,他们必须经过特别努力才能完成任务。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仅凭学生的行为来推断学生的动机往往是困难的,因为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动机影响学生的行为。
二、需要层次说需要层次说认为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产生不同行为的原因。
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比如:小王迫切需要一辆新的自行车,于是他便在课余时间去拼命挣钱,攒钱买车,一旦他买到了车,满足了需要,他便不去挣钱了,也就失去了挣钱的动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分别为: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些需要从下到上排成一个层级。
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这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了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就会消失。
后三种需要是生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它们很少能得到完全的满足。
也就是说,缺失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生长需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
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同时在一个非常饥饿的孩子面前摆一堆书和一堆食物,让其选择其一,孩子肯定先选食物,吃饱以后再去选书读。
可以说,物质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人的动机往往是千方百计地去追求它;如果物质需要得到充分地满足后,精神需要就应运而生。
在学校里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
那些吃不准自己是否惹人(喜欢或不知道自己能力高低的学生,往往会作出较为"安全"的选择,随大流,为测验而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
能够使学生感到很自在、被人所理解并受到尊重的教师,有可能使学生渴望学习,并愿意为创造性的和开放性的新观点承担些风险。
所以,马斯洛看来,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爱护并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出差错而遭到嘲笑和惩罚。
这点我深表示认同。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在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例如,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
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
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②替代经验。
③言语劝说。
④情绪唤醒。
了解了几种学习的动机理论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这是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目的教育,抵制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
不能只给学生一些如"努力学习"等抽象的建议,而且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确保他们能够知道他们将从学习中学到什么(具体目标),教学生学会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
以社会上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的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为榜样,使学生掌握成就动机高的学生的想法、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特点。
如学习敢于冒险,不怕失败等等品质,提高和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
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榜样的设置要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即向该榜样学习既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又不是轻而易举,起不到榜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