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大学课堂看美国人如何上课的
美国如何上思想政治课
美国如何上“思想政治课”?信力建在欧美国家,政治思想教育更多内涵是社会教育和公共教育,这种属于通识教育的政治和思想教育,社会机构、学校、家庭都承担职责,以帮助学生成长为合格公民。
在西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常通过开设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属于隐性课程。
就美国而言,美国大学却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其特点大致有以下几处。
利用“通识课”进行公民教育首先,设置“通识课程”进行间接教育。
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又叫普通教育,相当于我国大学的公共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间接教育,具体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
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好公民”。
美国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小学讲故事、伟人轶事,重在“知事”;中学讲系统历史课,侧重于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重在“明理”;大学生也要必修一门美国历史课,侧重对历史事实的理论升华,重在“求道”。
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另外,美国大学还普遍开设人文类课程,如美国总统制、美国宪法、欧洲政治思想、美国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治与社会制度、民主问题等。
还通过开设语言和人、艺术和社会、西方文化的二次危机与文明、亚洲政治思想、男女平等理论与妇女运动、宗教、伦理学等相关的课程,使学生从中获得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上述课程及专题的政治性、理论性都很强,充满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国大学还结合新情况,不断调整有关课程和教学形式。
如2002年秋,美国安然公司首席执行官哈佛大学校友杰·斯基林涉嫌卷入安然丑闻,这使哈佛大学十分震惊,该校商学院立刻采取两条措施:一是重新调整学校相关课程,在一年级设置为期3周的必修课——领导方式、价值观念和决策。
学生必须面对社会现实案例中的道德、法律问题进行思考,从中吸取教训。
中美学生的差异
我看中美学生的差异最近看了一些有关中国教改的视频和美国教育的资料,发现由于长期中美教育教学理念的差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特别是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以后,在美国老师眼中中美学生的差异较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自律,遵守纪律,而美国学生比较自由散漫,不拘一格。
中国学生对违反纪律、犯错误大都比较害怕,而美国学生认为犯错误理所当然,他们认为只有不断的“试错”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而美国老师往往也鼓励学生犯错,这样学生就可以大胆地思考、提出不同的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他们的理念是“试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另外,美国教育还特别重视研究性学习。
比如理科学习以项目研究为主,自己选择研究题目,写项目报告,报告不能直接抄录书本或网络上的观点、语言,引用必需注明出处,与我们大学论文基本一致,这是我们中国孩子的软肋。
2、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喜欢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发言提问,也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可以说在美国课堂里中国留学生是发言最少的人。
而美国课堂里所有老师都喜欢讨论式教学,常常让学生讨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观点,并指出支撑观点的依据。
美国老师只在个别时候做一些启发引导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激起学生进一步讨论。
美国老师的教学理念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的结论更重要,他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远比收获一两个结论重要得多。
尤其是学生毕业以后离开学校这种能力在工作中将终生受益。
可以说独立思考、质疑一切、敢于创新是美国教育的灵魂,自由是创造之母,批判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是美国教育的基石。
由于美国学生从小就在这种讨论式的课堂气氛中长大,他们也习惯于这种教学,经常主动问问题,主动参与讨论。
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不惜在课前花大量时间查阅资料。
而中国学生初次在这种课堂里会感到无所适从,常常觉得课堂里没学到什么东西而苦恼。
中国学生从小在中国课堂里习惯于听讲记笔记,被动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
一、微格教学概述
一、微格教学概述微格教学产生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多年来,师范生在毕业前都要进行教学实习,要象教师一样到课堂上去授课,指导教师提出比较多的意见要求他们立即改正。
由于师范生对教学没有直观感受,他们往往记不起自己上课的全过程,因而难以进行客观的自我表现评估和改进。
斯坦福大学的爱伦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提出了由师范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间,并用摄像机记录教学过程,以便课后对整个过程进行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
1963年,爱伦和他的同事们开始用这种方法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于是产生了微格教学——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在教学研究中,人们普遍注意到教学的重要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
因此,教师培训的焦点便集中在如何使教师掌握教学技能上。
于是又提出了两个问题,即如何分析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在训练中如何对被培训者进行反馈,以便提高培训效果。
在如何分析教学技能方面,提出了教学技能分类的方法,在培训中逐个训练,最后再综合起来,形成整体的教学能力。
在如何进行反馈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使用了音、像等摄、录设备,使教学技能的反馈能做到及时、准确、具体。
微格教学八十年代初期传入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不断地完善,已渐趋成熟。
同时,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为微格教学培训提供了强有利的支持。
1、微格教学的概念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icroteaching,在我国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
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
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分解简化,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美国大学主要授课形式与课程结业方式
美国大学的上课方式我们常说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的授课模式以及教育体制都不同,那么美国大学究竟是怎么授课的呢?跟着美国大学生活资讯网Collegelife一起来了解一些相关信息吧!Lecture 讲座这是美国大学极为普遍的一种授课形式,也就是国内大学通常所说的大课。
讲座的讲师一般都是教授或副教授,偏重理论学习。
课堂上以讲师授课为主导,教课内容涵盖了所学科目的基础理论知识。
讲座根据学生数量的不同,人数在30-100人不等,授课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
Internship 实习大四实习课程是美国大学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很多工科、医科、商科、文科下设的专业都开设有实习科目。
学生可以利用整学期的实习时间去大公司或是大型机构参与实践活动,把在校学习的理论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
美国大学在培养学生时,非常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所以实践课程很大程度上给予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机会,并为学生日后就业创造了机会,积累了宝贵的实习经验。
Tutorial 小班辅导小班教学也是一种常见的授课方式,是很实用的辅导课程。
就课程设置而言,学生在听完讲座后,会配有相应的小班辅导课程。
小班辅导课程是对讲座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应用。
小班辅导人数编制较少,一般每个班在20个人左右,有利于师生间、同学间的深层次互动。
同时,在小班辅导课上,有大量的练习机会。
比如,像会计、翻译之类的专业,学生通过讲座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在小班辅导课上有大量机会进行实际练习。
由于课堂人数较少,每个学生都有当场训练的机会,以及和教师互动的机会。
这样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帮助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小班辅导课授课时间一般为2-3个小时。
Workshop 研讨会研讨会是美国大学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授课方式。
通过研讨会,极大地提高了师生间的互动性。
通常,研讨会可能针对课堂上所学的某一理论或话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辩论。
或者,研讨会还针对某一项作业,大家各抒己见,与教师一起研究讨论,可以获得很多助于更高质量完成作业的观点和思路。
课 比 天 大
课比天大“课比天大”,据说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们的口头禅。
被誉为总统人才摇篮的耶鲁大学教风严谨,教授们视课堂为生命。
有一年,正是新学期上课的第一天,该校所在地区恰遇台风,尽管学院再三强调安全第一、教授们可自行决定是否开课;但是,开学之日,教授们不顾台风肆虐,昂然站在讲台上。
原来,开学的前夜,教授们就从各自的家中来到学校附近,自费住进宾馆,保证了第二天顺利上课。
可以说,教授们无畏的气概为“课比天大”做了最好的注脚。
上课,这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经常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教师职业的价值更多是在上课中得到体现。
一名教师,往往从课堂上获得职业的自尊和自豪,感受到工作的重大意义,领悟到教育带来的伟大价值。
课比天大,表明了一个教者对待上课的态度,这就是:认真和严谨,坚守和执著;哪怕遇到最大的困难,包括自己的生命受到灾难威胁,也要克服困难,坚持上课,坚持把课上好。
一个教师视课堂为生命,首先是基于他心目中有鲜活生命的存在。
课堂是有生命的,既是生命活力彰显的地方,也是哺育生命、激发生命内在潜力的所在。
天地之间生命最宝贵,而课堂是润泽生命、成全生命的苗圃。
当你心中有生命的存在,你就会把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留给课堂;当你尊重年轻的生命,你就会无比珍惜属于你、属于孩子们的每一堂课。
上课,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中最核心的部分。
课堂是师生诗意栖居之地,也是师生精神寄托之所。
仅仅把课堂当成艺术品来打磨的教师,他的课堂永远缺乏生命的灵动与飞扬。
只有像耶鲁大学的教授们一样,视课堂为生命,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课堂,对每一常课用智、用情、用心,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师生共同的生命场,课堂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放射出生命的熠熠光彩。
“课比天大”,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镌刻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读后感
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读后感刚翻开书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那些好莱坞电影里的美国大学画面,以为就是一群穿着时尚的学生在大草坪上扔飞盘、开派对。
但是看下去才发现,这可真是大错特错啦。
美国大学的申请过程就像是一场超级复杂又刺激的大冒险。
和咱们国内一考定终身的感觉不太一样,他们的考量因素那叫一个五花八门。
除了学习成绩这个硬通货之外,社会实践、推荐信、个人陈述等等都像是游戏里的各种支线任务,每个都得精心去完成。
这就好像是在打造一个超级英雄的角色,你得从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超能力,才能被那些高大上的美国大学看中。
比如说,你要是参加过什么拯救小动物的志愿者活动,那就像是给你的英雄战袍上镶了一颗闪亮的星星。
再说说美国大学的课堂吧。
那简直就是一个充满各种奇思妙想的魔法课堂。
教授们鼓励大家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放开思维去思考。
课堂讨论的时候,学生们一个个都像是小宇宙爆发,什么观点都能冒出来。
我记得书里提到有个关于历史事件的讨论,一个学生居然从时尚潮流的角度去解读这个事件对当时人们穿着的影响,然后还能和历史发展的大脉络联系起来。
这要是在我以前的课堂里,可能大家都会觉得这人是不是跑题跑得太离谱了,但在美国大学课堂,这就是独特思维的体现。
这就好比是把一道传统的红烧肉做出了火星料理的感觉,新奇又有趣。
美国大学的校园生活也特别丰富多彩。
社团活动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不过来。
不管你是对神秘的天文学感兴趣,还是想当个时尚达人引领潮流,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而且这些社团可不是闹着玩的,都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创业公司。
大家为了举办一场活动,要去拉赞助、做宣传、策划节目,这一套流程下来,感觉都能直接去社会上开公司了。
这就像是在大学这个大游戏场里,又开启了各种隐藏副本,每个副本都能让你收获满满的技能点。
不过呢,美国大学也不是处处都是美好幻想的童话世界。
书里也提到了美国大学生面临的压力。
学业的压力就像一座大山,那些厚厚的阅读材料和复杂的课题研究,感觉就像永远也翻不过去的山峰。
美国大学的“自由学习”及其启示
同,美 国大学实施 混合学 制 ,鼓 励学 生 自主选择 、 自我 负责 。美 国大 学没 有针 对 某个 年级整 个本 科 四年 的教 学计 划 。他 们
的重要性 、责任 的意义和 创造 的愉悦 ;它更 是一种 人生观 , 建立 在强调 人人 皆有权 力的 民主精 神基础
第3 4卷 第 6期
2 1 年 1 月 01 1
教 学 研 究
Re e rh i e c i g sac T ahn n
VO1 4 NO. 6 .3
NO .2 1 V 01
美 国大 学 的 “ 自由学习" 及其启 示
江 捷
( 京 工 业 大 学 电子信 息 与控 制 工 程 学 院 , 北 京 10 2 ) 北 0 14
改革 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美国大学; 自由学习;以学生为 中心;课 堂教 学
[ 图分 类 号 ] G 4 .1 中 6 97 2 [ 献标 识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6 4 (0 1 60 0 -2 0 54 3 2 1)0 —0 80
0 引言
卡尔 ・ 罗杰 斯 ( al g r)是美 国当代著 名 C r Ro es 的心理学 家和教育 学家 ,其著作 《 自由学 习》是人
营造 一种 自由的学 习氛 围 n ,置 身于 这种 学 习情 境 ,学 生拥 有 自行选 择、 自主规划 、 自我 管理的权 利 ,学生 由此 收获的是 自身价值 的体验 和提升 。罗
自学 能力 , 并且对 课程所介 绍的知识或许 有一些 了 解 。因此 ,课堂上所 要做 的是深化课程 知识 ,帮助 学生 ( 或者部分 学生)解决 疑惑 的那部 分 。而 宽松 的课 堂 氛 围有利 于 教师及 时 了解 学 生需 要哪 些帮 助 ,以便及时调整讲 授 内容 。从笔者在 密歇根 州 立大 学 E E系旁听 的 9门课 程来看 ,美 国大学 的 C 课堂 教学具有 以下几个基本特 点 。
美国高校学术氛围及课堂教学体会
美国高校学术氛围及课堂教学体会作者:艾学山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7期艾学山(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向来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笔者体会了美国高校的教学氛围,分析了美国高校的课堂教学特点,从中得到几点感悟并有甄别地在国内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有助于取长补短,改进高校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美国高校;课堂教学;教学方式;教学体会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099-02作者简介:艾学山(1972-),男,满族,辽宁开原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水库调度、水资源规划及管理。
前言中美教育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特别是高校的教学方式方法,早就听说美国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灵活,非常个性化[1]。
而我国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非常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剥夺了学生想问题的权利,扼杀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2]。
笔者2012-2013年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访问学者期间,参加了该校多门本科专业课程的学习,体验了美国高校的学习氛围,认真观察和思考了其本科教学的方式方法并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回国后也借鉴了一些做法,在我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应用。
一、美国高校的学术氛围美国高校内的学术氛围,主要体现在:1.资源丰富,氛围浓郁。
学校图书馆馆藏书目较多,电子图书馆海量资源可以免费查阅。
在非假日期间,各种报告会、讲座、讲演几乎天天都有,学生可通过导师电子邮件、学院网站、海报等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并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参加。
在学校食堂,很多学生会带着笔记本电脑,在吃饭的同时学习,很多是几个人一个小组在一起讨论作业或所研究的题目。
即便是教授在周末组织的party,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也会讨论很多与学术有关的话题。
由此可见,美国学生的知识来源,并不局限于课堂,只要想虚心学习求教,找参考资料和进行相互交流学习是非常方便快捷的。
耶鲁大学的公开课
最近一朋友和我讲,YALE大学把他们上课的内容录了下来,并发布在因特网上,供网络传播浏览。
一个全世界排名第二的大学,竟然把自己课程的内容完全录了下来,并在全世界传播,在大学产业化的中国,有些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你没交学费,怎么可以把我的课程免费的给公众提供呢?可是人家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本着人不分贵贱,教育不分你我的原则,耶鲁大学做出了这个匪夷所思的举动,实在是非常钦佩。
好了,不说大话,这个公开课真的非常的好,我有义务分享给我的朋友们首先你得会用电驴,具体怎么用百度去ps:我分享的这个是有字幕的,而且这个字幕是非常考究的,所以出的非常慢,理解一下。
===========================================音乐学聆听音乐Listening to Music(教授本人著述)课程简介:本课程培养在对西方音乐理解基础上对音乐的感悟。
它会介绍各种类型的音乐是如何搭配,并教导如何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从巴赫,莫扎特,格里高利咏叹调到蓝调关于课程主讲人:Craig Wright在1966年于the Eastman School获得钢琴乐和音乐史双学位,在1972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Craig Wright从1973年开始在耶鲁大学任教,目前是the Henry L. and Lucy G的音乐教授。
在耶鲁大学,Craig Wright的成就包括常年流行的入门课程“聆听音乐”和选择性研讨会“探索大自然的天才”。
每年夏天,他都会带领一些耶鲁大学的社团区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采风。
他的六本著述包括:巴黎圣母院中的音乐(1989)、西方文明中的音乐(2005)、聆听音乐(5th edition, 2007)、聆听西方音乐(2007).他目前的工作是在写作“莫扎特:探索大自然的天才”在2004年Craig Wright被芝加哥大学授予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
课程安排:1. Introduction导言2. Introduction to Instruments and Musical Genres介绍乐器和音乐风格3. Rhythm: Fundamentals节奏:音乐的基础4. Rhythm: Jazz, Pop and Classical节奏:爵士流行和古典5. Melody: Notes, Scales, Nuts and Bolts旋律:音符,音节,基本细节6. Melody: Mozart and Wagner旋律:莫扎特和瓦格纳7. Harmony: Chords and How to Build Them和声:和弦和如何创建主题8. Bass Patterns: Blues and Rock贝斯风格:布鲁斯和摇滚9. Sonata-Allegro Form: Mozart and Beethoven奏鸣曲式:莫扎特和贝多芬10. Sonata-Allegro and Theme and Variations奏鸣曲式和主题以及主题变奏11. Form: Rondo, Sonata-Allegro and Theme and Variations (cont.)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主题变奏曲12. Guest Conductor: Saybrook Youth Orchestra客席指挥:布鲁克青年交响乐团13. Fugue: Bach, Bizet and Bernstein赋格:巴赫,比才和伯恩斯坦14. Ostinato Form in the Music of Purcell, Pachelbel, Elton John andVitamin C帕赫贝尔,艾尔顿·约翰音乐中的固定音型15. Benedictine Chant and Music in the Sistine Chapel本尼迪克特教团圣歌和的音乐西斯廷教堂16. Baroque Music: The Vocal Music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波洛克音乐:巴赫的声乐作品17. Mozart and His Operas莫扎特和他的歌剧18. Piano Music of Mozart and Beethoven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音乐19. Romantic Opera: Verdi's La Traviata, Bocelli, Pavarotti and Domingo浪漫派歌剧:威尔第的《茶花女》,波切利,帕瓦罗蒂和多明戈20. The Colossal Symphony: Beethoven, Berlioz, Mahler and Shostakovich巨人的交响乐:贝多芬,柏辽兹,马勒,肖斯塔科维奇21. Musical Impressionism and Exoticism: Debussy, Ravel and Monet印象派音乐和异国情调:德彪西,拉威尔和莫奈22. Modernism and Mahler现代主义和马勒23. Review of Musical Style音乐风格的回顾下载地址,电驴会用吧?/topics/2832525/==================================经济学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课程简介:金融机构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支柱。
美国教育的特点
课堂还讲授孩子生活中的事,在美国,凡是孩子生活中的事情,都能在课堂上学得到,课程五花八门.此外,学校还请校外人士来作讲座,如讲艾滋病、讲航天飞机、讲空间站、讲各种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校的科学课讲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语文和历史课都加进新近发生的事件.美国学校通常选择最能吸引学生的教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欢研究的东西,而且可以非常深度地研究下去,所以他的研究挖掘能力比中国学生从现实世界来说我认为要强一些.
没办法,不怪我们的学生.因为都是小学初中高中读过来的,不能说你为什么缺乏创新力,为什么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因为没有相对比较成熟的环境去培养你. 另外,这也跟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制度有关,以不断增加考试难度为主导的考试系统,导致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为了使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更加名牌的大学,不得不把学生给挤压到那个考试系统里面去.任何老师和家长都是以考试为导向,至于孩子在个性上面是否健全,研究能力是否发展,其它方面是不是完整,变成了第二考虑、次要的考虑,这在中国是非常明显,以至于学生最后考上了名牌大学,但是却失去了其它方面的能力.
三、如何结合应用首先征服应试教育
1、启发孩子,引导孩子.这个在应试教育教孩子知识的时候同样非常重要,学英语和数学更多的是教会孩子一种方法,让孩子自己学,自己去解决问题.老师家长更多引导.
2、结合实际,联系生活.很多孩子作为写不好.因为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很多东西写不出来,我们就需要给孩子创造这样的体检机会.
哈佛上课全部是案例,老师上课从来是不讲理论
3、鼓励孩子去尝试,着力培养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获取信息;二、清晰地思考;三、有效交流;四、理解人类环境;五、知晓人类和社会;六、个人生存能力.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 再过一阵子,孩子放学后直奔图书馆,倒是常常背满满一袋书回来,可是没两天就还了.他又问,借这么多书干吗
从教学五要素看美国本科教育特点——以美国俄勒冈大学为例
分组 成 : 识 ( 称 作通 才 、 通 ) 育课 程 、 业 主 通 或 普 教 专 干课 程和 选修课 程 , 三大 类课 程 比例相 当 , 占所 这 各 修课程 的 1 3】 / ¨ 。一 、 年 级 的 主要 任 务 就 是 修 通 ] 二 识课程 , 不必 确定 专业 。
以美 国俄 勒 冈大 学 为例
吴 汉 军
(武 汉 科 技 大 学 文 法 与 经 济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3 0 6 4 08 )
摘 要 相 比 中国 , 国大学本科 教 育有 着其鲜 明的特 色。 美 国本 科教 育既 强 调针 对特 定 学科 的 美 专才教 育 , 更重视 多学科 的 通才教 育 学 ; 学计 划灵 活机 动 , 以 适应 学生 个体 的要 求 ; 材 、 辅 教 可 教 教
教 学 五要 素 ,即 教 育模 式 、 学 计 划 、 材 、 教 教 教 学工具 及课 堂 。笔者通 过对 俄勒 冈大 学 的实地 考察 和对其 他大 学的调 研 , 认为 与 中国的高 等 院校 相 比, 美 国本科 教 育 在其 教 学 五要 素 上 体 现 出鲜 明 的 特 色, 值得 我们参 考 和借鉴 。
它 们 也 被 称 为 非 专 业 必 修 核 心 课 程 或 公 共 必 修 核 心
课 程 。这个课 程体 系是 由 各学 科 核 心课 程 组 成 , 要 获得 学 士学位 , 生必 须 在 这 三类 课 程 的 核心 课 程 学 中每类课 中至 少 修 4门课 , 门课 至 少 3个 学 分 ; 每
和历 史 科 目。 为 了 便 于 学 生 识 别 , 校 每 门 课 都 有 全
美国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思考
前 ,美 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并不高 ,美国学者认为 主要原因是高校特别是一些研究 型大学长期存
摘 要 文章通过对美国大学教 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 ,从 多个方面对 目前美国大学教 学的 特色进行分析 , 为重视本科教 学给美国大学带来 了生机 ,采用多种形式教学、营造主动学习的 认
环境培养 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而信息化为大学教学提供 了良好的环境 ,正确的评价体 系保证 了教 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主动学习 教 学改革 教学信息化
主动学习 ,报告指出 :只是坐在教室里被动地 听老师讲课并完成作业 ,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多 少东西 。学生必须谈论他们所学的东西 ,必须把它们写 出来 ,将它们与 自己过去 的经验相联 系, 并且在他们的 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学生必须把他们所学的东西变成他们 自己的东西。文 献L对主动学习作 了如下定义 :主动学 习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一些迫使他们对所学 内容进 2 J 行反思,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和评价的活动。
二、创造主动学习 ( c v eri )的氛 围 A te a n i L ng
美 国大学教学理念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学生为主体 ,积极营造主动学 习的氛围。即将教学的
| *收稿 日期 2 0 - 0 - 0 0 5 -3 - 1
作者简介 陈慧 萍 (94 16 一)女 ,江苏无锡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与研究
学生会争先恐后地 回答 ,而且 ,在教学过程 中,学生也可以随时举手提出问题 。学生提 问已成为
美 国大学课堂教学 的风景线 ,教师并不在意 自己的讲授被学生提问所打断 ,相反 ,会不厌其烦地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尽管提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进度 ,但这种宽松 和活跃 的课 堂环境 ,
国外高校教学管理的启示
行培训、进修,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强其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改变知识结构的单一性,从而能够开出更多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2.完善“导师制”,指导学生进行选课。
为了避免学生盲目选课这种现象,学校要完善“导师制”,由导师结合专业介绍、课程简介、选课要求等资料,指导学生选课,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一个较清晰的个人培养方案,选择真正需要的课程。
3.强化选修课过程管理。
教务处要加强选修课的过程管理,定期收集学生出勤信息。
由任课教师定期将出勤情况反馈给开课学院,再由开课学院将信息反馈给教务处,由教务处汇总后反馈至学生班级辅导员,由辅导员对缺勤率严重的学生进行教育,督促其上课。
同时,教务处需要注意收集教师、学生对选修课的建议和意见,将其及时进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帮助教师提升选修课质量。
4.加快选修课课程建设。
在提升校内选修课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学校可以引入一些公共资源,以丰富选修课资源。
现在有不少学校引入跨校选修,通过这种形式打破学校间的界线,共享优质的选修课资源。
此外,引入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资源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在网络上自主学习,完成相应的作业、考试,获得学分,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
5.营造学分制校园文化。
一方面,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学分制改革中来。
另一方面,学校要引导教职工以学生为中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适应学分制管理模式,共同营造学分制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杨黎明.职业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蔡先金.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4]杨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杨德广,王锡林.中国学分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作者简介:魏雯(1985-),女,上海建桥学院教务处,助教,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美国大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分析
1 系统全面 的开学选课 系统
美 国 大 学 学 期 安 排 比 我 国 略 早 。 般 一
1 3课 时灵 活安 排 . 每 节 课上 课 时 间 一 般是 5 分 钟 , 致 是 0 大
2 3课 堂教 学 师生互 动 , . 学生 活跃 美 国 高 等 教 育 鼓 励 冒 尖 、 崇 标 新 立 推
2 2 总评 重视 平时成 绩 .
每 门 课 程 因 内 容 、 课 形 式 、 务 要 求 讲 任
国 大 学 教 育 课 堂 气 氛 活 跃 、 视 学 生 多 种 决 。 课 后 , 某 种 原 因 , 要 调 整 选 学 课 不 同 , 体 事 物 安排 也 不 同 。 多 数 课 程 , 重 开 因 需 具 大 应 c a g f 单 期 能 力培 养 , 】无 数美 国 大学 毕 业 生成 为 程 , 当 填 写 学生 课 程 变 更 表 (h n e o 总 评 成 绩 包 括 了听 课 考 勤 、 元 考 试 ( 中 , 了 引 领 世 界 的 精 英 领 袖 , 大 学 教 育也 成 sh d l fr , 表包 括姓 名 、 号 、 园 考 试 ) 实 验 、 业 、 文 、 末 考 试 等 多 项 其 c e ue om)该 学 校 、 作 论 期
很好的借錾意叉。
关键 词 : 国 大学 课堂教 学 互动教 学 美 中图分类 号 : 0 G4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3 9 9 ( 0 1 o () '1 — 2 1 7 — 7 5 2 1 ) 7b一6 o 0o
自哈 佛 大 学 建 校 后 , 经 多 次 争 论 改 指 导 教 师审 查 签 字 , 后 办 理入 学 手 续 时 , 历 然 出现 问题 当面 解 革 , 强大的 国力 、 效 合理的机 制下 , 在 高 美 交 学 生 登 记 处 现 场 录 入 ,
美国大学教育特点探析
领域 。 它们 也 被称 为 非 专 业 必 修 核 心课 程 兴 趣 爱好 , 择 适 合 自己 的通 识 课 程 。 样 几 门课 中 , 师 上课 很 少 带 教 材 , 不 针 对 选 这 老 也 或 公共 必 修 核 心 课程 。 获 得 学士 学 位 , 要 学
和建议 。
学分 或 课 程 门 数 。 如 , 勒 冈大 学 “ 例 俄 计划 、
划如表 1 示 。 所 1 1 3 选 修 课 程 计 划 ..
1. 多媒 体 教学材 料 与信 息化 教学 平台 2
教 材 是 学 生 学 习 知 识 的 向导 , 接 关 直
系到 学 生 的 学 习方 法 与 学 习 习惯 的 培 养 。
由全 校 学生 任 意 选 修 的课 程 计划 。 类 这 课 程 由学 生 自由 选 择 , 校 一 般 不 作 具 体 学 要求 。 只是 有 的 课 程 必 须 完 成 其 前 导 课 程 的 学 习后 才 能 选 修 。 以学 生 增 长 知 识 、 宽 拓
1 美 国 大 学 教 育 的 特 点 及 优 势
2 1 N 01 0 0 2 0hna i Ed eton nn va 1 H e a d uc l I o t on r l
科 教 论 坛
美 国大 学 教 育 特 点 探 析
吴 汉 军 ( 汉 科 技 大 学 文 法 与 经 济 学 院 武 汉 武 4 0 8 ) 3 0 6
美 国大 学 的 教 学 计 划 主 要 由 三 大块 组 块 构 成 。 专 业 学 生 都 在 上 述 三大 课 程 模 选 课 学 生 列 出 至 少 2~3 专 业 教 材 , 列 各 本 还
由美国教学看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由美国教学看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摘要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然而,我国的英语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一直难以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导致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美国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些做法,非常值得我国大学借鉴。
本文从美国课堂教学出发,对我国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专业课堂模式的构建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美国教学;英语教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大学教育是培养高等人才的摇篮,大学生的质量关系着国家的未来。
在所有国家教育中,大学教育都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
成功的教学,不是将学生局限于课本之内,被动的接受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而是对学生的包括知识技能、实践技能、创新技能等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课堂教学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说,都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场所,其质量决定着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取的各项知识和技能,也决定着大学生走入社会后的工作能力。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呼唤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这种模式仍然处于口号状态,未有实质性进展。
传统的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模式,学生像是旁观者,在被动的接受知识,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极大的束缚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多文化共存的国家,在科技的各个领域汇集了世界各国的众多精英,这是美国发展迅猛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虽然它的历史并不悠久,然而在教育理念上却很超前,其中一点就是把提升大学生质量作为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非常重视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专门且深入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学理念。
研究美国大学课堂教学的特点,结合中国大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可以取长补短,为我国英语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加入新的活力。
美国研究生课堂教学特点及启示
[ 基金项 目]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性计 划项 目( D Y 8 ) S Y 10 3 1 [ 作者简介 ] 季相 山(9 7 , , 17 一)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 , 男 博士 ; 究方 向 : 动物遗传育 种。王慧( 9 4 )女 , 研 水生 1 6 一 , 山东农业 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 士 , 士生导师 ; 博 博 研究方 向: 动物遗传育种。 熊玉英 (9 8 )女 。 17 一 ,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讲师 ; 方向 : 研究 研究
英国研 究生课堂教 学辅点及启 示
季相 山 , 慧 , 王 熊玉 英
( 山东农 业 大学 , 山东 泰 安 2 1 1 ) 7 0 8
[ 要 ] 究 生课 堂教 学作 为研 究 生培 养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摘 研 是研 究 生获得 知 识 、 能 和 培 养创 技 新 能力 的一个 关键环 节 。 关国研 究生课 堂教 学具有 任教 师 资学术 水平 高、 学 内容侧 重 内在联 教 系、 互动 式开放 教 学盛行 、 课程 考核 评价 方法科 学合 理等 特 点 , 些对提 高 中国研 究 生课 堂教 学 这
大 学 的教 师绝 大 多数 都 具有 博 士 学历 ,受 过 良好 的科研 训 练 , 国 际顶 尖杂 志 发表 过论 文 , 自己 在 对 所 从 事专 业 的研 究进 展 了如指 掌 ,有 些甚 至 是 大 师 级人 物 , 引领着 本专 业 的发 展方 向。但 是 , 2 在 0
世纪 8 0年代 , 一股 抨击 美 国大学 教 师 的潮 流席 卷 美 国大 学校 园 ,关 于 大学 教 师醉 心 于学 术研 究 而
生 比很低 , 平均数是 1: 。师生 比较低 的大学 如普 8 林 斯顿 大学 为 1: ; 加哥 大学 为 1: , 中医学 5芝 7其 院的师生 比只有 1: -; 弗大学也 是 1: 。 由于 23哈 7 美 国 的多数 大 学都 是 既招 研究 生 , 招 本科 生 , 又 所 以很 难统 计 教 师与 研究 生 的 比例 。美 国马 里 兰大
美国大学常见的7种授课形式,你知道几个?
美国大学常见的7种授课形式,你知道几个?在中国的大学,老师单向授课仍然是主要的授课形式,跟中小学基本相同。
但是在美国大学的课堂里,那可就不同了。
美国的大学采用多种授课形式,对于一直处于中式教育环境下的同学来说,一定要做好准备,列举几个美国大学常见的授课模式。
1.讲座(Lecture)这个是最传统的大学授课形式。
就是教授在讲台上讲,然后学生在下面听,记笔记,偶尔发言等。
对于通修课程如大学物理或者微观经济学,会在300人的大教室里进行。
但对于一般的专业及选修课程,每班不过二三十人。
一般来说会定期布置作业,考试,以及为了查出勤而随堂测验等。
2.研讨班(Seminar/Workshop)研讨班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高阶授课形式。
一般每次依次由某位学生发表其对课程研究对象的一个调查研究结果,然后其余的学生提问,并最后由教授总结陈词。
Seminar和workshop一般可以互换使用,但是就具体的使用情景而言,workshop偏向于指短期(数天到数周),集中(基本每天或者大半天都是围绕学习的主题),以及强调互动(有更多的讨论和交互元素)的研讨班形式。
Seminar一般是在平时,而workshop主要安排在假期。
3.习题课(Tutoring Session)习题课一般是作为讲座的补充,一般由助教主持,学生自愿参加。
讲授与当期课程相关的几个标准问题的解法,也有帮助学生解决课业困难问题的成分在内。
4.实验课(Laboratory Session)有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
一般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每次有特定的实验内容,学生需按照所发的讲义步骤进行实验,并在当场或事后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对实验结果的记录,以及解答一些对应问题)供批改。
5.带薪实习(Co-op)这种授课形式一般由学校牵头与业界联系,使得学生(一般是工程专业)能在大学阶段就有第一手的专业实践经验。
参与这种可选授课形式的学生需要提交申请并通过预实习公司的面试(一般就在学校里)。
课堂文化例子案例外国人
课堂文化例子案例外国人外国人上语文课本文简介:外国人上语文课美国:把语文课上成阅读课语文课更像阅读课,13岁孩子要读6、7种风格英文作品美国中学实行宽松的选课制,语文课也更像是“阅读分享课”。
虽然美国大学入学对写作要求非常高,但很多中学都不设有专门的写作课程,而是通过阅读各种体例的作品、写书评等锻炼出来。
至于语文课上读什么书,也由任课教师自己来外国人上语文课本文内容:外国人上语文课美国:把语文课上成阅读课语文课更像阅读课,13岁孩子要读6、7种风格英文作品美国中学实行宽松的选课制,语文课也更像是“阅读分享课”。
虽然美国大学入学对写作要求非常高,但很多中学都不设有专门的写作课程,而是通过阅读各种体例的作品、写书评等锻炼出来。
至于语文课上读什么书,也由任课教师自己来开书单,无论教育部还是学校,都不会印发统一教材。
尽管中学语文课深浅是可选的,但无论哪种课程,大量的阅读都逃不掉:刚上初中的13岁孩子,一个学期下来可能必须读6-7种风格的英文作品;而希望上好一点大学的高中生,平均一学期也要完整啃下10本左右名著。
读《特洛伊》和《罪与罚》等大量小说,但不怎么读诗与中国学生多少能吟诵几首唐诗宋词不同,美国教育工作者经常抱怨美国学生已不懂诗。
几十年前,能读诗曾被美国人认为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所应该具备的能力”。
相反,小说、传记类阅读材料在美国中学语文课上所占比例却很大。
从古希腊故事《特洛伊》、《奥德赛》,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再到《安妮日记》、《罪与罚》和《蝇王》等,都是学生最经常被布置阅读的著作。
与中国语文课本主要收录选段不同,美国中学生还要完整阅读整本著作,按进度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读书会”语文课是传统模式,《哈利波特》也能作教材一个班的学生同时读一本作品、并且进度也相当,是美国人熟悉的“读书会”式语文教育。
但美国一些学区却大胆地引进了“工作坊”式的语文课,这意味着学生自己选择想读的书,并跟同学们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美国大学课堂看美国人如何上课的?
美国大学是出了名的宽进严出,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不代表你一定可以拿到这所学校的学位。
据统计,进入美国大学的学生能按期毕业的不到百分之六十。
造成毕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课业压力太大导致学生焦虑或者抑郁。
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Center for Collegiate Mental Health at Penn State)研究表明,全美10万多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到校园诊所就诊时提到了焦虑问题,并视其为健康隐患。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美国大学的上课方式和我们从小到大接触到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尤其在以小班教学为主的文理学院,很多课程的上课形式以讨论为主,这就对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语言水平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要怎么做才能最快地适应美国大学的教学style,扛起大鸭梨,打败学位boss,走向人生巅峰呢?
就先从了解美国大学的课堂文化还是说吧。
“美国大学的契约精神”
Syllabus (课程纲要)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而它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每节课的预习内容、上课内容、任务要求、死线(deadline)、考试日期、阅读清单、老师的office hour等等都会明明白白
地写在这份大纲上。
在小站君拿到过的Syllabus中,少的大约是3-4页A4纸,多的话可能有个几十页。
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周也称为“Syllabus Week”,大家的任务就是去各个老师老师那里收集纲要,回家仔细研读,并把一些重要的日期马克在自己的Planner 上。
推荐阅读:学习计划制定秘籍之大表格技能Get√(学霸养成)从Syllabus内容来看,它很像一件产品的说明书,告诉学生怎么上这门课,要做什么事情,什么时间做,怎么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也可以推算出你每周大约在这门课上需要耗费多少时间。
这样学生和老师对这个科目的理解就能在同一个层面上,避免了很多因要求模糊造成的问题。
所以第一节课,作为老师的我们会跟学生强调,如果他们有任何问题,先查看纲要,找不到答案后再来询问。
Syllabus不仅仅是这节课的说明书,也可以算是一份契约书,有些老师甚至会要求学生在最后一页签上自己的名字。
很多学生也会根据这份syllabus来决定自己是否想要继续上这们课。
比如擅长写paper的学生发现这门课的成绩都是按课堂考试的成绩来算的话,就可以选择换课。
不然自己读得痛苦,还拿不到好成绩,多悲催呀。
“别做课堂里的“边缘人”
美国大学大多数的课堂都要求学生踊跃发言,你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或是对自己不清楚的内容提出疑问。
这一点不仅
对主修文科的学生重要,学理工科的也一样。
因为在美国大学里,所有的学生都要上一些属于必修性质的文科课程。
咱中国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如米国人,加上对自己的不自信,在课堂上常常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要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说、担心自己的发言会被人嘲笑,所以在课堂上很容易就变成了一位耐心的倾听者,在老师看来就是你没有做好预习工作。
美国人嗓门大,想到什么说什么。
也许在你听来他们的发言毫无内涵非常弱智,但人家就是能“热烈”地讨论起来,给老师一个积极发言的好印象。
为了不做边缘人,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
老美可以读1/5的阅读内容就侃侃而谈,中国学生却需要仔仔细细的通读一遍文章,甚至是两遍才能憋出那么一两个观点。
刚开始大家可以少发言,集中注意力观察美国同学如何讲话,如何与老师互动,从语气用词到表情动作细心揣摩。
然后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比如这节课一定要说一次到两次话。
课后向老师寻求帮助也很有效,既能打消老师对你不做预习的想法,也能让老师知道如何帮助你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去。
“尽早适应Teamwork,不搭free ride”
Teamwork可以算是美国大学期间的必修课。
在美国的大学课堂里几乎所有的课上都有这个教学内容:教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做项目(或叫课题)。
有时每个小组的题目相同,有时不同。
每个小组的成员要在课后聚在一起讨论,分工协
作,最后在一起汇总。
项目完成后,各个小组都要在全班面前做汇报演讲。
教授根据评分标准给各个组打分,有时还会让全班同学互相打分。
小组的得分就是每个组员在这门课上的一个分数。
小组合作项目作为功课中的重要一项并直接影响成绩,这让很多中国留学生感到“压力山大”,因为在他们过往的学习经验中缺乏这一项。
我们的教育中在成绩这一块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而美国大学里还要考评你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留学生感到压力的有两方面:一是与同学沟通合作,二是在众人面前做演讲。
如果学的是数理化,那中国学生绝对是被抱大腿的对象。
如果是文科,那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搞清楚自己负责的部分是做什么的,如果不太自信的话随时向老师和组员求助,前提是你一定要有过自己的思考。
在项目的最后演讲展示阶段,留学生往往会因为语言原因自动退缩,这在留学(课程)之初是可以理解的,不过长期这样下去,一会降低自己在教授心目中的印象分,二会在同学中被边缘化。
其实,这种小组合作项目和汇报演讲的形式,不仅是美国大学课堂上的特色,也是美国职场中司空见惯的一种工作形式。
如果在大学期间对它适应了,未来在职场就能驾轻就熟。
“学会向教授提问,多刷脸卡也是极好的”
上文提过,学期刚开始的时候老师会在Syllabus上标出自己可以一对一见学生的时间,一般来说每人半小时。
学生人
数多的大公校,学生得到的见面机会和时间就少,而一些小型文理学院因为教授和学生的比例低,学生就能得到更多的辅导时间。
利用好这些时间,多刷脸卡,无论是你上课没听懂的内容或者作业上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找教授讨论。
有时候,你的学习态度会比你的能力更重要。
老师其实很喜欢
学生去找他聊天儿的,不一定非要局限在学术上。
有一位留学生分享过这样的经验:“当我在与教授单独会面时表达了我想改变自己参与到课堂里的愿望时,教授不仅给我建议,后来还在课堂上特别留意我,提一些跟我或是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问题,给我创造发言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慢慢地,我在课堂上上说话变得自信而随意了。
”
“美国课堂也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美国的大学课堂上有大量的时间是用来讨论问题、表达观点、师生互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随意、混乱和无约束。
上课不迟到、开小差、玩手机,以礼貌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依然非常重要。
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抄袭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是“零容忍”的,其后果的严重性常常是留学生们
想象不到的。
针对考试作弊,一般的大学有停学(suspension)开除(dismissal)等严重的处罚。
所以一般的学生认为,这些处罚非常的严重,造成了一种威慑力。
在美国的伊利诺斯大学,对于作弊的处分,任课教师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各个系制定出最低的指导标准:对于初犯者:(1)考试记零分(2)
若是作业剽窃则记零分,并带入期末成绩。
如果再次作弊,该科记为零分。
除此之外,教师在决定处分是有相当的灵活处理空间,可以严格标准或者稍作放松。
一般而言,学院或系所会在学生档案上追加本次事件的永久纪录。
此外,一旦处分下达,就需要上报学院。
如果一个学生在两个课程中作弊,学院或系所一般就会作出开除的决定。
作为与美国学生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长大的留学生来说,美国大学课堂上与中国大学的不同之处往往是你最初遭遇到的“瓶颈”,不过一旦你以积极的态度了解、适应美国大学的课堂文化,你就会重拾自信,你的留学生活也会变得顺畅,变得有意义、有收获。
——本文部分文字来源外滩教育,小站独家整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