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第一章 机械运动》ppt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12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
单位及换算: 一、 长度:
长
测量:
中学学科
度 和
单位及换算:
时 时间: 测量:
间
的
产生原因:
测
量: 误差: 定义:
与错误的区别:
减小方法:
例: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物体要紧贴在有刻
度的一边,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有刻度一 边垂直,如图甲物体长度为 2.65cm ,乙物体长
度为 2.10cm ,丙物体长度为 3.00cm 。
分44秒上午10时25分10:25:4421.11.9
三、速度
•相同路程比时间 方法: •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_物理量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速度公式:V=
s t
•单位:m/ s
常用单位: km/h
1m/s=_3_._6_km/h
人步行的速度约是_____m/s,意义是:
•物体的运动和静若在某
段时间内它们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这
段时间内,若以_其__中__一__辆__汽__车___为参照
物,这两辆汽车是静止的;若以_地__面__为
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
例2:一人骑车由东向西行驶,这时有辆 汽车从他后面向西疾驶而过,若以这辆
汽车作为参照物,此人 ( A )
A.向东运动 C.不运动
B.向西运动 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
练习
1、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东方红 三号”通信卫星,它好象静止在赤
zxxk
道上空,这是以_地_球为参照物的,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它是运_动_的
• 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桃花两岸照船 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由些可见,当日刮
单位及换算: 一、 长度:
长
测量:
中学学科
度 和
单位及换算:
时 时间: 测量:
间
的
产生原因:
测
量: 误差: 定义:
与错误的区别:
减小方法:
例: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物体要紧贴在有刻
度的一边,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有刻度一 边垂直,如图甲物体长度为 2.65cm ,乙物体长
度为 2.10cm ,丙物体长度为 3.00cm 。
分44秒上午10时25分10:25:4421.11.9
三、速度
•相同路程比时间 方法: •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_物理量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速度公式:V=
s t
•单位:m/ s
常用单位: km/h
1m/s=_3_._6_km/h
人步行的速度约是_____m/s,意义是:
•物体的运动和静若在某
段时间内它们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这
段时间内,若以_其__中__一__辆__汽__车___为参照
物,这两辆汽车是静止的;若以_地__面__为
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
例2:一人骑车由东向西行驶,这时有辆 汽车从他后面向西疾驶而过,若以这辆
汽车作为参照物,此人 ( A )
A.向东运动 C.不运动
B.向西运动 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
练习
1、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东方红 三号”通信卫星,它好象静止在赤
zxxk
道上空,这是以_地_球为参照物的,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它是运_动_的
• 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桃花两岸照船 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由些可见,当日刮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__线____且_速__度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
运 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__相__等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快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V=s/t=15km/0.5h= 30km/h (3)t=s/v=15km/40km/h=0.375h=22.5min 答:(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 s=15km;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慢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通过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常考速度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m_/_s_;男子百米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 度约为1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5 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3_4_0_m__/s__。
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长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课桌的高度约75_cm__;物理课本的
度 和
长度约26 cm,宽度约18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 cm;
时 间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_m_m__。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18张PPT)

3
易错点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典例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一定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错解】选C,理由:因为甲车上小旗向左飘,所以甲车静止,因为乙车上小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 【析错】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 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正解】选D,理由:由图中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向右运动、静止 、向左运动且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上小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故选D.
知识点五:测量平均速度 典例5:(2018•柳江区校级模拟)如图小明和小刚沿直线运动的s图,由图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小明 , 在0﹣8s时间内,小刚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分析】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2)根据图象读出全程的路程和时间,然后速度公式比较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 【解答】 (1)由图象可知,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刚做 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2)由图象可知,在前8s内,小明和小刚通过的路程都为40m,所用的时间都是8s,根据v= 可知,全程中两人 跑步的平均速度相等。
【分析】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应前运动的距离,再利 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从而得出打电话时,驾驶员刹车反应是变快还是变慢。 【解答】解:(1)S=vt=20m/s×0.4s=8m, (2)s=33m﹣8m=25m,S1=39m﹣25m=14m,t=0.7s;
易错点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典例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一定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错解】选C,理由:因为甲车上小旗向左飘,所以甲车静止,因为乙车上小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 【析错】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 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正解】选D,理由:由图中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向右运动、静止 、向左运动且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上小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故选D.
知识点五:测量平均速度 典例5:(2018•柳江区校级模拟)如图小明和小刚沿直线运动的s图,由图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小明 , 在0﹣8s时间内,小刚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分析】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2)根据图象读出全程的路程和时间,然后速度公式比较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 【解答】 (1)由图象可知,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刚做 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2)由图象可知,在前8s内,小明和小刚通过的路程都为40m,所用的时间都是8s,根据v= 可知,全程中两人 跑步的平均速度相等。
【分析】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应前运动的距离,再利 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从而得出打电话时,驾驶员刹车反应是变快还是变慢。 【解答】解:(1)S=vt=20m/s×0.4s=8m, (2)s=33m﹣8m=25m,S1=39m﹣25m=14m,t=0.7s;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共39张PPT)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变式题3如图4所示的是 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 像,则v甲= 2.5 m/s,甲物体以此 速度运动20 s通过的路程是 50 m.
【解析】题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据 图像能看出,甲、乙的图像都是直线,所以甲、乙做匀 速直线运动,对于甲来说,在4 s所走的路程是10 m,所 以甲的平均速度是 v s 10 m 2.5m / s; 若甲以上述的速度
热身反馈,小试牛刀
5. 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其速度表如图所示, 90 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____km/h ,合________m/s 。 25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类型一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例1 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 1 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50 cm.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变式题1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从图中知圆柱体 的直径为 0.90 cm.
【解析】 由图可知1 cm之间有10个小格,则每个小 格为1 mm,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圆柱体处在2和3 之间,总共9个小格,为9 mm即0.90 cm.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类型二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s 类型三 与 v 相关的计算 t 例3 小芳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是18 km/h,她在50 m 短跑的体育测试中成绩是8 s, 跑完50 m的平均速度 是6.25m/s,这个速度比她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 快 .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解析】已知短跑时的路程为50 m,所用时间为8 s, s v 由速度公式 得平均速度为6.25 m/s; 骑自行车的速 t 度18 km/h=5 m/s,所以短跑的平均速度大于骑自行车 的速度. 【名师点拨】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1)看清题目中的 已知量和所求量;(2) 看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否统一; (3) 结合对应的公式或变形公式代值求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PPT共52张)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 平均速度为 1.8 m/s,CD段的路程为1.5m, 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
vAB<vBC (选填“>”“<”或“=”).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 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像,如图 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 过2 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 时的速度为 4.8 m/s.
秒
:
分
、
小时
. ,常用单位 .
三、误差
1.概念: 测量值 和
真实值 之间
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是
不能 避免的,但可以减小.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使用精
密的仪器和正确的测量方法.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
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
免的.
四、运动的描述
1.物理学里把 物体位置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同一个物体,是静止, 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
变式拓展2 如图5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337.5 s.
三、运动的相对性
例1.(2019,玉林)《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
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
照物是( A )
A.舟
B.岸边
C.岸边的树 D.剑
例2.(2019,益阳)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 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 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 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D )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变式拓展3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复习课件(31张PPT)

2.平移法: 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测量
3.化走路曲为直:把曲线转化为直线来具体测量的咱 们方法,也称“等效替抖 音代法”
—
的
的
声
校
4.化音直为曲:用轮子代替刻度尺,可以测量跑歌道的长度
这 是 高
手
12
参照物的性质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任意性)
不以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物(排己性)
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有走变化 → 物体运动
路
无变化 → 物咱体静止
们
抖 音
的
的
声在描述同一物体运动情况时,参照物不校同,结论往往不同
音
歌
这 是 高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手
—
14
运动的快慢----速度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观众比较法)
(裁判比较法)
①走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②相咱 们同路程,比较时抖 音间
—
的 声 音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手
8
学会两种测量工具的使用
会记: 测量结果 = 数值 + 单位
用刻度尺测量得到的结果为12.34m,那这把刻度尺的分度
—
值为 1dm 。
走
救
路
护
的
车
声
专
音
属
咱 们
抖 音
的 校 歌
这 是 高
手
9
学会两种测量工具的使用
三、停表的读数
读数 = 小盘分钟数 + 大盘秒数
大表盘有两组数据: 0~30 31~60
速度(v)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的 校 歌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这 是 高 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丙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丙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人教版八年级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课课件(19张PPT)

平
金属片
均
(1)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全程和上半
速
实验步骤:段路程S1和S2
度
(2)用停表分别测量出全程和上半段所
用时间t1和t2
(3)用公式
求出平均速度
实验结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1.0
217.5
求平均值问题
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长 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六次,测得的数值分 别是:13.46cm、13.44cm、13.44cm、13.452cm、 13.45cm、12.44cm,则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
2019河北中考,15, 2分 2018河北中考,15,2分 2017河北中考,15, 2分 2017河北中考,19, 2分 2016河北中考,23, 2分 2015河北中考,26, 3分
长度的估测 长度的估测 长度的估测 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运动的分析及速度计算 速度的简单计算
初中物理一共有二十二个章节,有关第一章机械运动中考分值在2~4分左右, 中考理综试卷物理试题总分值60分,物理与化学结合试题分值20分,物理平 均在试卷中有70分的分值存在,整体难度易、中、难占比3:5:2,可见第一章 在中考试题分值中所占比分适当,位置重要,难度处于所用试题简单范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机械运动 章末总结
制作人:
天阳国际学校
初二物理教研组
本章节河北中考主要考查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以及速度的相关计算。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呈现,计算题也有少许体现,其中关于估测的选择 题河北中考年年考(必考)。实验题中极其可能出现刻度尺的使用读数和停 表的使用读数。 考查能力:估测能力,分析能力,对相对运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总复习-PPT精品课件

A.地面 B.托盘 C.餐桌 D.墙壁
4.(2018·怀化)小明五一期间跟爸爸一起乘火车去张家界游玩,火车在路上 行驶时,以路边的房屋为参照物,火车是__运__动___的,以车窗为参照物,火车 上的座椅是___静__止____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5.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减小误差的办法:
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②改进测量方法 ③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随堂测验
1.(2018·宜宾)(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 视线正确的是__B__(选填“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___2_._7_5__c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复习巩固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 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运 动是绝对的,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结论: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图乙是用停表测量校运动会上男子3000 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 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_5_ _min_3_7_._5_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4.(2018·怀化)小明五一期间跟爸爸一起乘火车去张家界游玩,火车在路上 行驶时,以路边的房屋为参照物,火车是__运__动___的,以车窗为参照物,火车 上的座椅是___静__止____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5.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减小误差的办法:
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②改进测量方法 ③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随堂测验
1.(2018·宜宾)(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 视线正确的是__B__(选填“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___2_._7_5__c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复习巩固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 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运 动是绝对的,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结论: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图乙是用停表测量校运动会上男子3000 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 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_5_ _min_3_7_._5_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 总复习 -PPT精 品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 课件(共22张PPT)

第一章 复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米___,符号 是_m___,长度的单位还有 __千_米__、__分__米_、__厘__米、
毫__米__、_微__米__、__纳_米___。
1km=_1_0_3_m
1mm=__10_-_3 m
1dm=_1_0_-1_m
1µm=_1_0_-6_m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2时12分21.11.914:12November 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2时12分55秒14:12:55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2时12 分55秒下午2时12分14:12:5521.11.9
练习1:图11-30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1_m__m___,物体的长度 是__1_._1_5__cm。
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__刻__度__线__、
_量__程___和__分__度_值_。
(1)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 (2)量程: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3)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它决定刻度尺的精确程度。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选对:根据测量对象的实际需要,选择合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3、平均速度 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 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 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 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 彤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米___,符号 是_m___,长度的单位还有 __千_米__、__分__米_、__厘__米、
毫__米__、_微__米__、__纳_米___。
1km=_1_0_3_m
1mm=__10_-_3 m
1dm=_1_0_-1_m
1µm=_1_0_-6_m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2时12分21.11.914:12November 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2时12分55秒14:12:55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2时12 分55秒下午2时12分14:12:5521.11.9
练习1:图11-30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1_m__m___,物体的长度 是__1_._1_5__cm。
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__刻__度__线__、
_量__程___和__分__度_值_。
(1)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 (2)量程: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3)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它决定刻度尺的精确程度。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选对:根据测量对象的实际需要,选择合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3、平均速度 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 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 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 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 彤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PPT

t3 t1 t2 6s+7s=13s
全程平均速度:
v3
s3 t3
100m 13s
=7.
1cm 1mm
1.45cm
时间的测量
如图所示, 停表的最小分度值 (每小格) 是 0.1s ;它 的秒针走一圈用时 是 30秒 ;它现 在所测的时间 是 4分42秒。
误差
错误是不应该发生,而且可以避免的, 而误差是 不可 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精密仪器;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V=s/t
2.实验器材: 小车、长木板、木块、秒表 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路程(s)、时间(t) 4.实验步骤: 参见课本 5.实验结论:
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 快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2.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 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 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0.75 cm/s。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 静止的 静止的
云
车(或自己) 校门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 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 是多少?
前50m平均速度:
v1
s1 t1
50m 6s
8.3m/s
后50m平均速度:
v2
s2 t2
50m =7.1m/s 7s
全程时间:
1.《机械运动》复习
{ 机械运动
长度的测量:选、放、读、记
时间的测量:秒表
实验:测量 平均速度
运动的描述: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长度的测量
1.选: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1 如图1-1所示是两种常见的计时工具,其中甲表叫 1s 停表 (秒表) ________ ,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 ,指针的最大读数是 (时钟 ________ ________ ,它的 1 h ;乙表叫钟表 分度值是________ ,指针的最大读数是________ 12 h 。若在体育 1s 甲 课上要测量400 m 跑的时间,应用________ 表;若要观测一场 乙 电影的放映时间,就用________ 表。
一章 机械运动┃ 思维感悟成体系
┃思维感悟成体系┃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机械运动 运动的描述 速度的计算 测平均速度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回眸教材析知识
┃回眸教材析知识┃
1.测量和误差:生活中时间的测量工具是表 ,测量长度一 般用 刻度尺 。 测量值 和 真实值 之间的差别叫误差,生活中 我们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2.运动的描述:物体位置的 变化 叫机械运动,小明乘游艇 在大海上航行,以海岸为参照物,小明的 位置 发生了变化, 可以说他是运动的,以 游艇 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3.运动的快慢:百米赛跑时 路程 一定,比较通过相同的路 程所消耗的 时间 。另外比较运动的快慢还可以比较在相同的 时间 内物体运动的 路程 长短。 快慢 ,粗略描述还可以用平均速 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 s 度,具体公式: v=t 。 s 5.测平均速度:(1)测量原理: v=t 。 (2)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 刻度尺 和 停表 。
第一章过关测试针对第19题训练
3.如图1-4所示为某同学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 出租车专用发票。则出租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时间是 ________s 。 300 ,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20 出租车专用发票 车号 AT-8238 日期 08-05-30 上车 10:00 下车 10:05 单价 2.40元 里程 6.0 km 金额 16.00元
图1-1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甲图是停表,又叫秒表,停表的大表针走一 圈计时是60 s,小表针走一圈计时是60 min;乙图是普通 钟表,又叫时钟,秒针走一圈计时是60 s,分针走一圈计 时是60 min,时针走一圈计时是12小时。根据实际情况需 要来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并不是仪器越精确越好。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典例精析把方向
思路点拨 判断物体机械运动的情况时要选择适当的参照物,参照 物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要根据实际 情形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本知识点考查类型是:给出参照 物来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形,或者给出被研究对象的运动情 形来判断参照物。
第一章 机械运动┃实战演习成高手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试卷讲评针对练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一章过关测试针对第10题训练 1.[2012·玉林中考]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 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3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 B.4~8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 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 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图1-3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一章过关测试针对第13题训练 2.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 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 照物( A ) A.分别是船和山 B.分别是山和船 C.都是船 D.都是山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试卷讲评针对练
┃实战演习成高手┃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 是( A ) A.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大约80 cm B.2010年5月北京地区的平均气温约42℃ C.人正常步行1 min约能走2 km D.上课铃声的长度约2 min 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测量长度时,读出的位数越多越准确 B.误差就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 C.选用精密工具,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方法点拨 测量的前提是认清测量工具,熟悉工具的操作和读 数。若需要选择测量工具时,测量工具不一定越精确越好, 要根据测量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来选择测量工具。例如, 测量窗帘的长和宽,利用厘米刻度尺即可,没有必要选用 毫米刻度尺,若测量窗户玻璃的尺寸,可以选择毫米刻度 尺。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2: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 例2 我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1 -2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 中加油的情景,以下面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 加油机是运动的( A ) A.地面上的人 B.“歼—10”战斗机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图1-2
第一章 机械运动┃实战演习成高手
3.足球比赛罚点球时,点球位置距球门9.15 m,球速可达到108 0.3 。守门员扑点球时,我们 km/h,则点球飞到球门需要约______s 往往看到球向球门左边飞去而守门员却扑向右边,这说明足球到 小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人的反应时 达球门的时间要________(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