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八下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八下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八下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地理概述1。

人类及其家园1)人类起源:一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二是由猿进化而来。

2)人类居住的地区:全球陆地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即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别以赤道和南北回归线作为分界线,在这两大半球的南北两侧,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之分,是世界各大洲面积最广的一部分。

在赤道附近的大陆上,气候炎热,植物茂盛,动物种类也最多。

但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所以气候就比较复杂了,特别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西岸,降水量要比东岸多得多。

3)人类家园的特点:在不同的地区,人们根据自己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建造了形式多样的房屋,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如农村聚落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城市聚落则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求。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领土包括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五个地区。

从东北到西南,经度依次递减,跨越的纬度也依次变大,每个地区的气候也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山地,越靠近高处,气温越低;在盆地或平原,气温比山地要高一些;在沙漠地区,气温随着距海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2。

世界的地形1)海陆变迁:导致地表起伏的力量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根据内力和外力作用的性质不同,可将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山脉:一般把绵延数千公里的山地称为山脉,山脉按成因分为火山、褶皱和断层山脉三种。

二、世界的海陆分布2。

世界的气候1)分布规律:地球上的气候具有纬度地带性,主要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寒冷,是世界上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降水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最多,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

四、世界的气候3。

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趋势明显减慢,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60多亿,人口增长速度不仅远远低于过去的水平,而且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的人口数量最多,欧洲的人口数量最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八年级下册地理主要内容如下:1.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城市的分布:人口分布的特点,城市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 人口增长与资源压力: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和环境的影响,人口政策及其效果。

- 城市规模与城市化发展:城市规模的分类,城市化的优势和问题,城市扩张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2. 人口与发展:- 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分类和原因,农村人口转移的问题和挑战。

- 中国的经济区位:中国经济区位的分布和特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 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3. 水资源与利用:- 中国的主要水系:长江、黄河、淮河、辽河、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性。

-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现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水资源的问题与保护: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水资源保护和治理的措施。

4. 矿产资源与利用:- 重要矿产资源: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 矿产资源的问题与利用:矿产资源开采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 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矿产资源的战略地位。

5. 环境保护与治理:- 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环境污染的分类和原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活:环境保护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意义,个人和社会应该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的重点内容。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P4中的图5.4)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3、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三、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1、“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2、西北地区的干旱的原因⑴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⑵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3、青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的原因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

西藏首府拉萨,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多小时,被称为“日光城”。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一、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区域全貌2、现代都市建设中,北京所做的工作。

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

⑵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P28中的图6.13)1、区域全貌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⑴祖国内地:廉价劳动力、厂房、生产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费品。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以下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的知识点概述:第一单元:亚洲1.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面积2.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点:地形、气候、水系等3. 亚洲的人文地理特点:人口、宗教、文化等第二单元:中国的地理环境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2.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地形、气候、水系等3. 中国的人文地理特点:人口、民族、宗教、文化等4. 中国的主要地理区域: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中部地区等第三单元:中国的交通运输与通信1. 中国的交通运输:公路、铁路、航空、水上运输等2. 中国的通信:电话、邮政、互联网等第四单元:中国的资源与工业1. 中国的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2. 中国的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制造业等第五单元:东亚地区的国家与地区1. 东亚地区的国家地理特点: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台湾等2. 东亚地区的经济活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第六单元: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与地区1. 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地理特点: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 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活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第七单元:南亚地区的国家与地区1. 南亚地区的国家地理特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2. 南亚地区的经济活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第八单元:西亚与北非地区的国家与地区1. 西亚与北非地区的国家地理特点:土耳其、伊朗、阿拉伯国家、埃及等2. 西亚与北非地区的经济活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第九单元:南非地区的国家与地区1. 南非地区的国家地理特点:南非、刚果、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2. 南非地区的经济活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第十单元:地理技能1. 图表阅读和分析能力2. 地图的绘制和利用能力3. 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4. 空间思维和地理思维能力以上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的知识点概述,具体内容需要查阅教材以获取详细信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地理基本知识点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是一个近于椭球形的球体,其赤道略大于极半径。

- 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结构组成,其中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固态岩石层。

二、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 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约为365.25天。

2.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 地球的地轴倾斜约23.5度,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 地球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三、陆地和海洋1. 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陆地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9,海洋占71。

- 陆地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南半球较少。

2. 大洲和海洋的分布- 大洲主要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海洋主要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四、自然地理环境1. 气候和气候区划- 气候是指地球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态,包括温度、降水、风力等。

- 气候区划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将地球划分为不同气候带。

2. 地形和地貌- 地形是指地表的起伏变化,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地貌特征。

- 我国的主要地形包括秦岭-淮河线、长江-黄河线。

五、人文地理环境1. 人口和人口分布-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的居民总数,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态。

- 我国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2. 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主要城市是指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城市,交通要道是连接各个城市的重要交通线路。

六、资源与环境1. 能源和能源资源- 能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资源是指能够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

- 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等。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本文档将概括初二地理下册(新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总结所学内容。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它由内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 地图是地球的缩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的各个地方。

- 地球的经纬度系统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单元:水资源与水文地貌- 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各种水的总和,其中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 河流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为人们提供水和运输服务。

- 湖泊和水库是人工蓄水体,常用来供水和发电。

- 水文地貌是由水的侵蚀、沉积等作用形成的地形。

第三单元:人口与城市-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地区的人的总数。

- 人口分布不均匀,有很多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如气候、地形、资源等。

- 城市是人口聚集比较多的地区,具有繁华和发达的经济。

第四单元:农业与农村- 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和气候条件进行农作物和畜牧业生产的活动。

- 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农村是集中分布农民的居住地区,农业是农村的主要经济活动。

第五单元:工业与城市- 工业是指通过机器、设备和劳动力加工原材料生产产品的经济活动。

-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重要变革。

- 城市作为工业的集中地,有着繁荣的经济和生活。

第六单元:旅游资源与旅游业- 旅游资源是指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设施。

- 旅游业是指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来满足游客需求的产业。

- 旅游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七单元:生活与环境- 生活质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需要关注并采取行动来保护地球。

这些是初二地理下册(新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的知识点。

以下是该课本的主要内容概述: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和谐发展该章节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章中国的农业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农业发展情况,包括农业地区分布、农业生产条件、农产品分布等。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中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中国农业的生产条件-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第三章中国的能源资源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核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中国主要的化石能源资源- 中国的核能资源情况-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第四章中国的旅游资源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城市景观等。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景观资源- 中国的人文景观资源- 中国的城市景观资源第五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该章节介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以及中国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中国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第六章中国的地理划分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地理划分和行政区划,包括中国的大地理板块、自然区划和行政区划。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中国的大地理板块划分- 中国的自然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以上就是《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的内容概述。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科目是一门涉及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的学科,通过研究和探索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居住的环境。

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 地貌: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地形特征。

- 水文:包括水资源、河流、湖泊、水文循环等内容。

- 气候:包括气候带、气候要素、气候变化等内容。

-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范措施。

第二章人文地理环境
- 人口与城市:包括人口分布、人口变动、城市发展等内容。

- 农业与工业:包括农业类型、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等内容。

- 交通运输: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工具及其发展。

-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区的开发利用等。

第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路径等内容。

- 区域发展差异:包括经济发展差异、区域发展模式等内容。

- 区域规划:包括城市规划、区域规划、资源规划等内容。

- 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城市交通、城市污染、城市绿化等可
持续发展问题。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总结。

希望对
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

第一章人口与城市
本章介绍了人口问题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重点内容如下:
- 人口问题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与区域差异。

- 城市的定义、特征及其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第二章区域分化与城市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了地区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重点内容如下:-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特点。

- 中国地区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第三章经济与农业
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重点内容如下:
- 农业的特点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 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与挑战。

- 农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第四章工业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章着重介绍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点内容如下:
- 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与问题。

-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与协调。

-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与实践。

第五章地理信息技术
本章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重点内容如下:- 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你的
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明显1.自然环境差异明显:(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高升,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明显:农业拥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色;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色;经济睁开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地区代号地区界线主导因素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切合地势或地形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天气〕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⑴ 1 月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⑶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第六章北方地区一、自然特色1.黑土地、黄土地:(1〕地址: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 -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天气: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全局手下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睁开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黄土地农业睁开限制条件措施睁开方向灌溉水源缺乏,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当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自然环境〔 1〕地址、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天气:冷湿。

全局部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很多2.农业睁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睁开条件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天气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人教版八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下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一)自然条件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地球形成四季的变化。

2.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结构,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岩石。

3.土壤的形成:土壤是由岩石经过风化、物理破碎和化学变异,经过时间的长河最终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表层地壳。

4.气候与天气: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由温度、湿度、气压和风力等因素决定;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期内的气象现象。

5.气温与气压: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6.气候区划:气候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不同划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7.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洪水、旱灾、台风等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引起的可破坏性事件。

8.湖泊与河流:湖泊是地表没有排水溢流的凹陷区域,河流是指地表地势低洼、有一定规模的水流。

9.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指地球大气在纬度和经度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低压带等。

10.农业与渔业资源:农业资源指适合耕种的土地、气候等;渔业资源指海洋、河流中的鱼类、虾类等水产品。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一个地区的居民总数,人口问题包括人口过多、人口老龄化、人口贫困等。

2.城市化与乡村现代化: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乡村现代化是指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逐渐实现现代化。

3.资源与能源: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能源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能量,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5.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空间中的经济现象,包括地理分工、产业区位、经济发展等。

6.旅游与文化: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游览等目的,离开居住地到其他地区参观游览;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艺术、信仰、习俗等非物质方面的遗产。

7.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有机布局和总体设计,保证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修筑和建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_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2)农作物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水果:柑橘、香蕉、菠萝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市: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文化特色: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②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经济发展条件:①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汇总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必考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研究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3、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惯有显著的差异。

8、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华北平原有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故又称黄淮海平原,其与黄土高原一起被称为1“黄土地”。

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组成。

3、气候:位于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海河等。

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4、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此外,太原、郑州、西安、兰州都是北方的重要的工业中心。

5、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XXX、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内核、外核、地幔、地壳等多个构成层组成。

内核由固态铁和镍组成,外核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地幔主要由岩石组成,地壳则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

自转是地球自身围绕地轴旋转的运动,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公转则影响季节的变化。

3.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等。

气象则是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气候和气象受到经纬度、海洋、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世界的国土分布:世界国土分布不均衡,有着明显的大陆型国家和岛国。

大陆型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而岛国则多分布在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

5. 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上分为东部沿海地区、高原地区、盆地地区、平原地区和西部的山地地区。

中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等。

6. 世界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上有多个著名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尼罗河,最大的湖泊是北美的五大湖之一的苏必利尔湖。

7. 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

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区。

8.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资源利用是指合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9.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10.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GIS在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的相关参考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以下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
1. 中国的地球位置和国土面积:介绍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周边与14个国家接壤,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2. 中国的气候分区:将中国划分为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和高寒带四个气候带。

3. 中国的地形地貌特征:介绍中国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等地形特征。

4.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中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等大型河流和南水北调工程。

5. 中国的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介绍中国人口的分布格局,以及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口迁移。

6. 中国的交通运输:介绍中国的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等交通方式,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

7. 中国的工业与农业发展:介绍中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情况,以及主要农作物和工业品的分布。

8.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介绍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区域间的合作。

9. 中国的自然灾害:介绍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并介绍应对灾害的措施。

10. 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介绍中国的环境问题,以及政府和个人的环境保护措施。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还需参考教材。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学作为一门探索地球的学科,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课程中,涵盖了许多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熟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的基础。

本章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运动和地图的基本知识。

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

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 地壳分为陆壳和海壳,陆壳主要由大陆构成,海壳则主要是海洋。

- 地壳上有许多板块,它们静止或活动,形成了地壳的构造。

2. 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公转则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 地球自转的时间是24小时,公转的周期是365.25天。

3.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是地理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可以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呈现出来。

地图按比例尺和图例制作。

- 地图上的方向可以通过指南针确定,也可以根据经纬度进行判断。

第二章:人口与城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与城市成为当代的热门话题。

本章主要介绍人口与城市的分布和发展情况。

1.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 人口密度是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反映了区域的人口分布情况。

2. 中国的人口与城市-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衡。

-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农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也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1. 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产量不断提高。

- 农业生产方式分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更注重科技与机械化。

2. 工业的发展- 工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经济支柱,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
册地理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1. 地球和地理坐标系统:介绍地球的特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地理坐标系
统的概念和使用。

2.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包括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气候的变化、水系的分布和海洋的
特征等。

3. 中国的气候和天气:介绍中国的气候类型和分布,以及常见的天气现象和原因。

4. 中国的地形地貌:包括中国的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和河流等地形地貌特征。

5. 中国的河流: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特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和松花江等。

6. 中国的地层和矿产资源:介绍中国的地层特征和主要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和天然气等。

7. 中国的草原和森林资源:介绍中国的草原和森林资源的分布和特点,以及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8. 中国的农业和农产品:介绍中国的农业和主要农产品的分布和特点,包括水稻、小麦、棉花和茶叶等。

9. 中国的城市和工业:介绍中国的主要城市和工业分布,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

10. 中国的交通运输:介绍中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主要交通工具,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

这些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辽阔的陆地领土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o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o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oE)广袤的海洋国土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

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中国之最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的渔场:舟山渔场;三、34个省级行政区三级行政区划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地理”这门文科生的弱项学习,其实找对方法,学会总结,记忆和复习起来都更轻松,查字典地理网特为考生们整理了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同学们的学习能更进一步。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掌握中国地形图、行政图,地图册1-9页)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地、气、水、生、土)(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衣、食、住、行、言)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区域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第六章北方地区一、自然特征1.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黄土地农业发展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气候: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发展条件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1.文明的摇篮:(1)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窑洞信天游2.风吹来的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川地(见图)3.严重的水土流失:(1)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过度放牧、开垦农田、修路、采矿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沟谷斜坡多(2)危害:土壤肥力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庄,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与河道整治造成困难。

4.水土保持:(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例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四、祖国的首都——北京1.基本概况:(1)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2)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历史悠久的古城:旅游名胜: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外还有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3.现代化的大都市:(1)重点功能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

(2)现代化交通网: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建设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第七章南方地区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_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2)农作物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水果:柑橘、香蕉、菠萝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市: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文化特色: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②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经济发展条件:①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②有利条件:发挥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2)经济特点——经济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①香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与航运中心。

②澳门:博彩旅游业是支柱产业。

项目香港澳门位置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珠江口西侧,与广东省珠海市相邻组成_新界、九龙_、香港岛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香港地狭人稠,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1)“上天”——建设高层建筑;(2)“下海”——填海造地四、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1.自然地理概况:(1)范围:包括A台湾岛以与附近的B澎湖列岛、C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2)地理位置:①纬度: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

②海陆: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地形:山地占2/3,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