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特征
国外幼儿教育机构
国外幼儿教育机构国外的幼儿教育机构在近年来迅速发展,为幼儿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专业的教学环境。
这些机构的发展与国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人们对培养孩子优质教育的需求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特点和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一、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国外幼儿教育机构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
他们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二、环境的舒适与安全国外幼儿教育机构注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孩子的舒适和安全。
他们配备了先进的教育设施和资源,提供干净整洁的教室、多样化的游戏场所和室外活动区域,为孩子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三、小班教学的效果国外幼儿教育机构通常采用小班教学的模式,每个班级中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这样可以更好地关注个体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使孩子能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
四、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国外幼儿教育机构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既有基础学科的教学,如语言、数学和科学,也有音乐、美术和体育等课程。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可以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注重家校合作国外幼儿教育机构非常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他们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和家庭活动,与家长分享和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六、国际化教育的特点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秉持国际化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他们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国际文化体验,如国际交流活动、学习不同语言和接触不同文化等,使孩子具备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
总结起来,国外幼儿教育机构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孩子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服务。
通过其独特的教育模式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以北爱尔兰地区为例
英 国 学 前 教 育 的 特 点 及 对 我 国 的 启 示
以北 爱 尔 兰地 区为例
◆ 倪 俊超
( 陕西教育学院化学系)
【 要】本 文 以英 国北 爱 尔兰地 区 学前教 育 的特 点 为例 , 过 以 点 带 面 , 映 英 国 学前 教 育 的 现 状 。 中英 两 国 虽然 社 会 制 度 和 经 济 发展 摘 通 反
二 、 爱 尔 兰 学前 教 育 课程 指 南 的 内 容 特 点 北
织, 确保安全 、 多样化和富有刺激性的。 【) 5 幼教老师应把孩 子的父 母作为同事 。在 学前教育 阶段 , 学校和 家
在学前教育阶段 扮演 北爱尔兰学前教育课程指 南由北爱尔兰教 育部 门制定 , 目的是 为北 爱 庭的联系是至关重要 的。父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 师, 所 尔兰地 区的学前教育机 构及幼教老 师提供 一个统一 的课程 指导规 范。该 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以父母亲应和老 师彼此作 为同事。孩子家长 如果想 进步表现以及想知道应如 何帮助孩子在 家庭里 指南概述了学龄前儿童通过相 关体验能获得 的一系列学 习能力 , 使他们 成 全面了解孩子的课业情况 、 就必须要和老 师定期进行交流。教师也应花 时间来聆听家 长的心 为 自信 、 渴望和热情的学习者 , 为进 入小学 教育做好 充分 的准备。其 内容 的学习 , 共分 为三个部分 , 即学龄前儿童的个性特 征和需要、 对幼教老 师的要求 , 具 声和家长们对孩子的期 望。
所 做 出 的努 力 及 所 取 得 进步 。
( 反思和评价。反思和评价提升是 幼教老 师教 学进步的核心。老 师 3)
费学前教育的机会 , 但还是不能保证所有 的孩子都能 如愿。幼儿园通常会 们应该从 以下方面进行反思 : 为孩子们提供 的活动是否能激 发孩子们的 自 优先考虑社会处境不 良的孩子 或是接近 4岁的年 龄较大 的孩子 以免费学 信心和兴趣 ; 如何改革孩子们玩 的活动使之 能满足 每个孩 子的个 人需 要; 前教育的机会。 在孩子们玩 的过程 中如何支持他们 ; 个孩子是如何建构 并扩展 自己的认 每 具体免费学前教 育形式是一年至少 3 8周 , 每周 5天 , 天至少两个 半 知; 每 如何让设计的活动更加刺激 并且吸 引孩子们 ; 如何更 有效 的组织 时间 小时的免费教育时间, 有些 幼儿园还提供 全 日制的免费 教育 , 即每 天 四小 和 空 间 ; 时的免费教育时间和提供免费午餐。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特点自英国的欧文创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以来,社会性的学前教育机构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正规的学前教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启蒙教育,原先具有浓郁的慈善性兼福利性色彩的学前教育机构,正日益转变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
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机构的管理,也从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社会慈善机构、私人基金会、教会等的分散进行与运行,渐趋转为由国家运用法制进行规范以及政府通过公共政策与权力的使用予以支持、资助。
幼儿教育的这种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国政府采取的积极的发展策略。
因此,国家及政府是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最重要角色,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与策略对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突出表现在立法、经费资助、建立体系及培训师资等方面。
一、通过立法保证学前教育的发展各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并非是一开始就有的,其中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虽然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18世纪,但其地位直到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之后才逐渐被各国以立法的形式得以确立。
(一)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叶的立法策略自艾伦•凯在1899年出版《儿童的世纪》一书,做出“ 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这一预言之后,各国政府才开始重视儿童的地位,注意保护儿童的权利,并在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和法律中有所体现。
这对形成新的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英国于1918年颁布了《费舍法案》,国会规定地方教育当局要为2〜5岁的儿童设立保育学校,教育内容应以活动和艺术课为主,以“儿童为中心”,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法国政府于1881年命令组织“母亲学校”,将学前教育机构转变成了国民教育事业的一部分。
1887年又颁布法令,指出母育学校是初等教育的一部分,并对其招收对象、办学要求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德国在1922年颁布了《儿童福利法》,成立了儿童保护局,指导儿童的福利事业,鼓励举办公立、私立等各种形式的幼教机构。
学前教育学知识要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及其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内涵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0~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包括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能够影响和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学前教育: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分为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也叫学前公共教育)。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领先性,长久性,单独性,随意性,随机性。
学前社会教育的特点: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专业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以教育为主要任务。
也是历史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原意为“儿童的花园”),他被称为“学前教育之父”。
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时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1、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化2、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3、教育质量的提高4、学前教育手段现代化三、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一)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为武昌蒙养院)。
(二)旧中国的幼儿教育陶行知——南京燕子矶乡村儿童团(抨击旧中国的幼儿园害了三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倡“生活化,平民化”的教育)。
张雪门——北平香山慈幼院(三)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1、历史的转折2、曲折起伏的前进3、学前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腾飞(1)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多形式、多渠道发展(2)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1989年6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草案),并于1996年6月正式施行。
当代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特征
管理体 系 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协 同化
英 国 教 育 管理 体 制具 有 明显 的 地 方 分权 自治 特 与 多数西方 国家 一样 ,英 国政府 历来 将 0 3岁幼 性 , 中 央 政府 教 育 就 业 部 的 指 导 下 , 照 行 政 区划 — 在 依 儿保 教视为 家长责 任 ,政 府重 在为 3 岁的幼 儿及 其 分 为英 格 兰 、 苏格 兰 、 尔± 和北 爱 尔 兰 四个 地 区 , 威 各
家庭提 供一 定 的学前 教育 支持 和帮助 。这 种文 教传 统 自颁行 的教育 政 策法规 、 管理 制度 互 不相 同 。因此 , 在 英 国, 地方 当局 的教 育 自决 权非 常 大 , 不仅 市 、 政 府 郡 催 生 了英 国幼教机 构双 轨制格 局下 的相对 单一 的服 务
对象 和内容 。其 中 , 立幼教机构 主要为 3 5岁幼儿及 公 — 级 ,而 且数 以干计 的 民间组 织都 有 很 大 的 自决 权 。 0 其 家庭提供 一定 时 间的 、以教 育为 主 的预防性 支 持 和 例如 , 目前 英 格 兰和 威 尔士 共 有 15个 地方 教育 局 , 帮助 , 基本 免 费 , 具有 很大 的福 利性 质 , 以此作 为 保证 它们 具 体 制 定 并 实 施 适 应本 辖 区学 前 教育 需 求 的 法 社会公 平 、 维持 社会秩 序 、 减少 社会 隔离 的社会举 措 之 令法 规 和制 度 , 所担 负 责任 之重 、 责之 全 , 至 超 其 职 甚 过 西欧 一些 国家 的 中央政 府 教 育部 。并且 , 国各 地 英 而 私立幼教机 构因其高 昂的保教 费用 , 重在 为中上
方 资源并 充分发挥 其作 用 ,进 一步 增强 了学 前教育 机 持 。 第三 , 提供服 务 的类 型来 看 , 有 幼教 机构 的 多 从 现 构 多元化 、 活化的 发展势 头 , 前教 育事业 有 了较 大 灵 学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3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当前世界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特征之一是规模的()。
A.多样化B.扩大化C.现代化D.专门化【答案】 B2、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答案】 B3、在皮亚杰看来,智慧的本质是()。
A.幽默B.适应C.理性D.平静【答案】 B4、斌斌和轩轩出生时身高、体重差不多,到两岁时,斌斌长得高高胖胖的,轩轩却瘦瘦小小的,这说明学前儿童的生长具有()规律。
A.阶段性B.不均衡性C.个体差异性D.相互关联性【答案】 C5、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A.经济发展水平B.国家政策C.教育方针D.社会要求【答案】 D6、当幼儿流鼻血时,现场处理首先要( )。
A.头压低,张口呼吸B.捏住鼻翼,压迫十分钟C.安慰孩子不要紧张,安静坐着D.用湿毛巾冷敷前额,鼻部【答案】 C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通知》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去小学化”的专治理的任务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 D8、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
A.隐私权B.人格尊严C.人身安全D.受教育权【答案】 A9、为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在实际教学中,你认为下列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A.学生的成功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
教师应注意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B.教学内容的难度适当,要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C.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呈现。
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D.学生在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时,为保证学生获得成功感,可放弃该教学内容【答案】 D10、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词语记忆【答案】 C11、事业单位在本质上提供的产品是()A.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C.任何物品D.商品【答案】 A12、如果幼儿有主动学习的体验,能独立思考。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特点在当今世界,学前教育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的重视。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学前教育的发展经历过两个发展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期是 20 世纪60年代,大量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证明,早期经验在人的智力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人生最初几年的发展对一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早期教育成为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
同时,各国政府也通过“早期干预”和“补偿教育”,以政府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的方式,减轻由于家庭贫困等不利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实现教育公平。
第二个高峰期是20世纪90年代,脑科学研究的兴起使学前教育再次被世人瞩目。
越来越多的人更深刻地认识到学前教育对人一生发展的影响作用,学前教育的发展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一、终身教育凸显出了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价值,学前教育要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现代社会是需要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社会,终身教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是指教育要贯穿人的一生。
终身教育扩大了教育的时空范围:在时间上,要实现人的一生(幼儿、青少年、成年以及老年)都受教育;在空间上,家庭、社区、工作场所以及大众媒体对人生的每一阶段都发挥教育作用。
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的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明确指出了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幼儿教育的使命不断发生变化,建国初期,我国的幼儿教育是福利性的; 20世纪80年代,强调幼儿教育的预备性,主要是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在新世纪,幼儿教育的使命强调奠基性,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奠定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
幼儿教育的奠基性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不能把学习知识作为幼儿教育的唯一目标,要认识到过分追求知识学习的教育是“高代价的教育”,是“近视的教育”。
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2019年精选文档
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一、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1.机构设置类型多样化英国学前教育的机构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和特征。
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介绍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1)根据财政来源和举办部门的不同,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非营利性公立幼教机构,主要招收3~5岁幼儿,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等提供经费,其中包括由社会福利部门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日托中心、托儿所和社区中心婴儿室)、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幼儿班和小学附设托儿所等)、由私人或团体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日托中心和游戏小组等)、需要接受政府财政监督的幼教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和儿童保育中心等),以及符合政府办园标准、自行管理的独立幼教机构。
(2)根据幼儿在园时间的长短,英国现有幼儿教育机构有寄宿制、半日制、全日制与计时制。
(3)根据服务类型,可以分为以保育和教育为主的保教机构、专门照顾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中心、为智力超常儿童开办的“天才儿童教育中心”、为给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理念而开办的“亲子中心”,以及为幼小衔接服务的“预备班”等。
2.三级管理模式协同化近年来,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方面的政策和方案。
英国政府为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制度和物质保障,社区的大力支持也成为英国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上至政府官员,下至社区负责人、社区知名人士都会参与到社区教育机构中,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
英国的许多教育专家都认为家庭成员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对幼儿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以,英国政府自1996年起开始实施一项新的规定,凡将子女送到公立学校(包括幼儿园)的家长都应与学校签订一份合同,规定家长和学校双方都要承担起各自教育的义务。
因而,英国学前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政策。
中央通过制订一些重要的方针政策来实现对各地学前教育的管理,地方在遵守这些重要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选择和自由。
学前教育学习笔记考试重点
学前教育学习笔记考试重点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学习目标1.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
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实施形式以及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3.了解学前教育学发展历经的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节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的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分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教育阶段。
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
学前教育包括婴儿(初生至3岁)的教育、幼儿(3~6岁)的教育两个阶段。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及特征(一)学前家庭教育特征:①领先性(儿童第一个生活环境);②长久性(家教伴随着学前儿童成长的全过程);③单独性(家教的对象是儿童个体);④随意性(其教育受施教者意愿及能力水平的影响);⑤随即性(家教具有随时随处、潜移默化的特点).(二)学前社会教育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1.托儿所:托儿所是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全天开放.2.幼儿园:幼儿园是对3~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
3.托幼园所一体化:托儿所、幼儿园连在一起的,招收初生几个月至6岁的儿童。
这种机构主要是由工厂兴办,由厂工会负责管理监督,根据工人上下班时间制定作息制度,解除家长后顾之忧,实行24小时开放。
4.幼儿班:也称“学前班”,多半鉴于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照小学进行。
5.儿童福利院:也称“儿童教养院”,是一种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
6.SOS国际儿童村:SOS国际儿童村是收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1949年由奥地利医学博士哥麦纳在维也纳创办,旨在给儿童“母爱"。
7.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非正规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如儿童游戏场、儿童玩具图书馆、儿童博物馆、玩具图书大篷车、玩具图书流动站等,负责对偏远的山区、牧区儿童进行灵活多样的教育。
特征:①群体性(学前设施面向众多儿童);②目标性(具有确定性的培养目标);③计划性(有目的、有步骤的实现目标);④多样性(施教机构的丰富多样)等。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史-教案
随着幼儿园数量的骤增和各种幼儿园运动的发展,幼儿园协会应运而生,促进了美国幼儿园事业的发展。1870年,美国第一个幼儿园协会在密尔沃基成立。1868年,在波士顿出现了美国第一所幼儿师范学校,随后幼儿教师培训机构在全国多数城市都设立了起来。
四、 公立幼儿园的产生与发展
1. 公立幼儿园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873年,美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建立。幼儿园最初招收了20名儿童,聘请苏珊·布洛(Susan Blow,1843—1916)担任第一任教师。这所幼儿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在美国产生很大影响,促进了公立幼儿园的迅速普及和推广,一些私立幼儿园和慈善幼儿园逐步被纳入公立学校系统。
2. 苏珊·布洛的历史贡献
二、 托儿所运动
(一) 托儿所的出现及发展
法国托儿所的诞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1801年,帕斯特莱侯爵夫人在巴黎成立了“育儿院”。1826年,帕斯特莱侯爵夫人开办了收容80个孩子的托儿所,开启了法国托儿所的历史。柯夏(Cochin,1789—1841)就是其中之一协助帕斯特莱侯爵夫人领导托儿所运动,亲自到英国幼儿学校进行考察并创办“模范托儿所”。
二、 幼儿园的初创与发展
福禄培尔式幼儿园在19世纪50年代传入美国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1. 幼儿园在美国的初创
1854年,贝利·巴拿多博士在《美国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介绍福禄培尔幼儿园的文章,是美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关于幼儿园的文章,在美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最早的幼儿园是德语幼儿园,由玛格丽特·舒尔茨(Margaret Schurz,1832—1876)于1855年在威斯康星州瓦特镇创立。
第三节 法国的近代学前教育
介绍近代法国的历史背景和教育概况。
德国学前教育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在德国,幼儿园实行双向管理: 其一,从主办部门和政府的关系来看,一方面联邦的《青少 年福利法》和各州的幼儿园法是幼儿园工作的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法律条文也赋予主办部门一定的自主性。 其二,从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来看,两者的关系是通过合同 来体现的。家长有权利和义务通过参加家长会的方式,参 与幼儿园各项事宜的讨论。 幼儿园通常有三种类型的工作人员:一是社会教员,必须是 专科高等教育毕业。二是教育员,实科中学或相当于实科 中学毕业,通过实习和国家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教育员 资格。三是护理员)德国幼儿园的教育实际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幼儿园 开办者自主决定的。 德国的幼儿园一般并没有正规的课程,不进行读、写、 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也不教授外语,而是以游戏等自 由活动为主。 如今,游戏仍是德国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特征。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三、德国学前教师教育 德国学前教师训练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1.大学:培养在德国学前教育机构中工作的一小部 分、专注于社会教育的人。接受为期4年的被作“社 会专科教育“方面的专业训练,其中1年用于实践方 面的培训。入学者的资格要求是10年级毕业生或具 有2年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历者.毕业生大多数在较大 的日间学前教育机构中担任领导工作.
。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二、20世纪初至战前德国学前教育 20世纪初,德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有一定的进步性,德国 的幼儿园继续朝着多轨的方向发展。一战后,建立了魏 玛共和国。 1924 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福利法》,规定了儿 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先地位。 该法案定下了现代德国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即把学前 儿童的教育视为青少年福利事业并划归青少年福利部门 管辖。这种影响持续至今。该法案提出,要建立“白天 的幼儿之家”,包括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其他幼儿保护 机构。该方案还提出了训练修女担任看护工作,并要求 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 (P62) 这一时期,政府还颁布了幼儿园条例。
德国的学前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
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母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自福禄贝尔1837年在家乡附近的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后,德国成为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
福禄贝尔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德国学前教育事业质的飞跃,同时也对世界学前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标志着世界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德国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逐渐走上正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德国学前教育概况在德国,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青少年救济事业。
主要由教会、联合会、乡镇负责举办幼儿园,也有企业和协会办的幼儿园。
德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社会教育,旨在培养儿市既对自己负责又能合群的个性。
德国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幼儿自愿入学,因此要收费。
但是,不同家庭所交费用是不一样的,即孩子的父母根据收入情况向幼儿园交费。
这就有效地解决了贫穷家庭儿童的入园问题。
2002年,德国人有8253.7万,幼儿园27830所,平均2966个居民就有1所幼儿园。
但在德国西1部,平均每园不到80个儿市。
这主要是因为德国西部出生率极低,很多家长自认为家庭教育更好,因此较少送孩子入园。
而在德国东部,由于历史原因,平均每园有642名儿童,这与我国相似。
在我国,对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要求基本相同。
在德国,则有所不同。
而幼儿园老师则必须在专门的学校培养。
这类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2年。
德国幼儿园老师都属于雇员性质。
2002年底,德国幼儿园的雇员共374170人,其中女性359811人,占96.16070;男性14359人,占3.84%。
从年龄看,20-30岁段的最多,有12.3万人,其次是30-40岁的,有11.7万,40-50岁的有9.6万人,20岁以下和50-60岁的均不到2万人,2002年,全德国学前班有儿童1.92万人,学校幼儿园有3.56万人,二者共5.48万,仅占小学在校生的0.56%,以及专门在放学后照顾学龄儿市的校外照顾中心。
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
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自1816年罗伯特·欧文在苏格兰新拉纳克郡正式创办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以来,英国的学前教育迅速发展。
如今,英国已建立起类型多样、功能多元的学前教育机构网。
近年来,英国政府开展了基于鼓励就业、消除贫困、对抗社会隔离的学前教育改革,比较有效地整合了各方资源,增强了学前教育机构多元化、灵活化的发展势头。
进一步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当代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自1944年《巴特勒法案》(Butler Act)颁行以来,英国一直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学前教育机构,一种是单独设立的保育学校或附设于小学的保育班,为2~5岁幼儿提供保教服务,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另一种是单独设立或附设于小学的幼儿学校,以5~7岁幼儿为服务对象,与以7~11岁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小学教育合称初等教育。
属义务教育范围。
以5岁为界将学前教育分段是当代英国学前教育机构颇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本文着重对相对独立的第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述。
1 机构类型多样化机构类型多样化是目前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发展最突出的特征,其类型之多,形式之活,我们从表1、表2中幼教机构名称的多样性便可窥见一斑。
首先,依照财政来源的不同,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等提供经费。
以招收3~5岁幼儿为主的非营利性公立幼教机构;由民间团体、个人兴办,接受政府财政资助及监督的幼教机构;符合政府办园标准,自筹经费。
自行管理的独立幼教机构。
后两者均以0~3岁幼儿为主要服务对象,兼顾3~5岁幼儿,属营利性幼教机构,家长需承担大部分保教费用。
自1998年9月开始对所有4岁幼儿实施每天2.5小时、每周5次的免费学前教育援助活动以来,英国政府加大了对公立幼教机构的扶持力度。
公私分立格局更加明显。
其次,根据幼儿在园时间长短,英国现有幼教机构可分为寄宿制、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等多种类型。
此外。
在地广人稀的乡村农场还有季节性、流动性的幼教服务机构。
最新法、美、日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法、美、日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法、美、日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本章主要介绍了英、法、美、德、日、苏俄发展的概况及特点成因等。
通过本章了解到这六国都呈现日益重视学前教育,日益重视学前教育的科研工作,对师资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入园率也在提高,这表明学前教育的发展正一步步走向成熟化。
各国的学前教育机构都呈现形式多样化,学前教育的发展也与政治政策的变化紧密相连。
在这六国中法国的学前教育保持着领先地位这源于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
法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就早,很多理念比较先进,比如对儿童个性差异的研究“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教育强调的是除保育外还要满足体、德、智发展的要求。
在那个时期无论是母学校还是幼儿园公立的数量已经非常大,远超私立学校的数量。
政府对学前教育也很重视,国家和地方都支付经费使得学前教育能不断完善制度。
比纳的儿童个性差异的研究对儿童成长得发展意义重大也影响深远和广大。
他研究的方向就与我国战国时期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想法很相近,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开发出儿童潜在的潜力,让他们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战后的法国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对幼儿发展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开始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课程的设计也与小学开始接轨,在二战后许多国也是如此,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开始与小学教育紧密相连。
这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二战后各国都重视智育的培养,为国家未来的建设储备力量。
并且从二战前政府选择教师参与教学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折中态度向以学生为学生中心组织教学转变。
到了当代,由于前期发展基础较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母育学校的设施环境都是很完善的,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也很多,普及的范围也很广。
这让法国的学前教育成为了世界上学前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
在这六国中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教育思想受到欧洲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具有美国特色。
美国教育家具有批判和反思精神,发展的本土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
国外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特征
国外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特征教育全球化是人类基本需求推动的结果,是历史必然的趋势,它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教育思想、制度、方法和机构上的某种趋同。
各国学前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学前教育本身的特性以及发展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下,机构发展表现出了一些趋同的特征。
一、政府对机构建设增加投入学前教育是争取教育权利的教育民主化的一部分内容,许多国家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增加投入。
1.关注处境不利的儿童许多国家纷纷针对处境不利儿童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机制和提供了较大的财政支持。
如英国1966年颁布《普洛登报告》,指出在教育不发达地区设立“教育优先区域”;2003年颁发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为了孩子的变化》,2004年颁发《儿童法》,进一步强调每个孩子都不能被忽视,缩小处境不利儿童与其他儿童的差距。
美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先后建立多项补偿教育方案,如著名的“提前开始”与“追随到底”方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父母把子女送入托幼机构,为幼儿提供补偿教育。
美国的《社会保障法》增添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孩子入托补贴的条款,1992年这方面经费支出已达15亿美元;美国从1998年开始,“国家开端教育计划”所有教育方案的年度预算超过44亿美元,为794000个低收入的儿童与家庭提供服务。
在瑞典,所有0~6岁幼儿的教育是完全免费的。
韩国学龄前儿童在入学前可享受一年的幼儿教育。
德、法两国幼儿园根据父母的收入情况来收费,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家庭儿童的人园问题,也保证了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发展。
2.鼓励机构的多元发展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供给途径有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社区、教会、慈善团体、学校、企业、私人等。
如德国的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青少年福利救济事业,主要由教会、福利联合会、乡镇负责举办幼儿园,也有企业和协会办的幼儿园,其中私人办园占有很大比重。
据统计,1975~1990年间,世界私立幼儿园入园率平均增长了74%,并呈增长发展趋势。
国外学前教育的特点
国外学前教育的特点一、学前教育特别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进展依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各国都强调学前阶段是儿童身体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机构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幼儿有健康的身体。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全都通过了6JL童权利公约》,确立了世界范围内涉及儿童四个方面的权利即生存、进展、爱惜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的准则。
l990年9月29—30日,世界各国首脑聚会于纽约联合国总部,争辩有关爱惜世界绝大多数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原则。
为了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各国实行了一些措施:如美国要求学前机构在各项活动中应最大限度地爱惜儿童的健康;英国在幼儿学校中对幼儿实行免费医疗;苏联在1976年的《幼儿园教育大纲》中,增加了体育课的教学时数,制定了提高儿童运动乐观性的措施,制定了儿童入学前应当达到的身体发育标准和体育熬炼标准。
在1990年颁布的《学前教育改革构想》中,又明确提出应“爱惜和增加儿童的健康”,主见保健工作应贯穿在学前教育机构的整个儿童生活组织、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组织以及儿童的各种活动中。
虽然这个《学前教育改革构想》并未实施,但它照旧对俄罗斯等由苏联分别出去的国家的幼儿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如1994年由俄联邦教育部发布的《学前教育标准草案》,在相当程度上是《学前教育构想》的连续和进展。
二、学前教育机构形式多种多样法国为了使儿童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创办了一种称之为“温顺过渡的形式”试验性机构,收托16个月到5岁的儿童,每天活动两个半小时,主要是玩耍、画画、读书、玩水等。
此外还有儿童“假期中心”和“休息中心”,每期20一25天,白天收4—6岁的儿童,由经过特地训练的老师组织各项活动。
还有微型托儿所,是在新建的公寓中留出部分房屋,收托lo一12个3岁以下的儿童,以解决就近入托问题。
看来法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在朝着规模小型化、活动多样化、组织灵敏化、教育个人化、环境家庭化的方向进行试验争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特征教育全球化是人类基本需求推动的结果,是历史必然的趋势,它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教育思想、制度、方法和机构上的某种趋同。
各国学前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学前教育本身的特性以及发展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下,机构发展表现出了一些趋同的特征。
一、政府对机构建设增加投入学前教育是争取教育权利的教育民主化的一部分内容,许多国家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增加投入。
1.关注处境不利的儿童许多国家纷纷针对处境不利儿童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机制和提供了较大的财政支持。
如英国1966年颁布《普洛登报告》,指出在教育不发达地区设立“教育优先区域”;2003年颁发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为了孩子的变化》,2004年颁发《儿童法》,进一步强调每个孩子都不能被忽视,缩小处境不利儿童与其他儿童的差距。
美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先后建立多项补偿教育方案,如著名的“提前开始”与“追随到底”方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父母把子女送入托幼机构,为幼儿提供补偿教育。
美国的《社会保障法》增添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孩子入托补贴的条款,1992年这方面经费支出已达15亿美元;美国从1998年开始,“国家开端教育计划”所有教育方案的年度预算超过44亿美元,为794000个低收入的儿童与家庭提供服务。
在瑞典,所有0~6岁幼儿的教育是完全免费的。
韩国学龄前儿童在入学前可享受一年的幼儿教育。
德、法两国幼儿园根据父母的收入情况来收费,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家庭儿童的人园问题,也保证了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发展。
2.鼓励机构的多元发展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供给途径有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社区、教会、慈善团体、学校、企业、私人等。
如德国的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青少年福利救济事业,主要由教会、福利联合会、乡镇负责举办幼儿园,也有企业和协会办的幼儿园,其中私人办园占有很大比重。
据统计,1975~1990年间,世界私立幼儿园入园率平均增长了74%,并呈增长发展趋势。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国政府对私立幼儿园采取的扶助、支持和加强管理的办法。
美国相继颁布了《儿童保育法》(1979年)、《儿童早期教育法》(1990年)、《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1990年)、《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1994年)等法律、法令,日本也颁布了《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1899年)、《幼儿园令》(1926年)、《学校教育法》(1947年)、《幼儿园教育大纲》(1955年)、《幼儿园设置标准》(1956年)、《幼儿园教育要领》(1964年)、《新幼儿园教育要领》(1990年)等法令、法规,使私立幼儿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并且,美、日等国也通过经费资助和税收优惠对私立幼儿园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了美、日私立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二、机构适应更高的教育需求随着整个社会和学前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机构在种类、功能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1.种类要多样从适应家长不同需要的角度出发,根据幼儿在园时间的长短,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寄宿制、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等。
加拿大为方便临时外出办事的家长的需要,开办了临时托儿所。
印度政府的一项法规根据建筑工人流动性强的特点,要求印度每一建筑工地都要为建筑工人子女专门开办“流动幼儿园”。
美国则为双职工子女设立了供午餐和午休的日托学前教育机构。
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及年龄的不同特点,除了为一般儿童开办的托儿所、幼儿园外,还有专门为照顾、教育和治疗残疾儿童开办的特殊“残疾儿童中心”(如在加拿大),为弱智或聋哑儿童开办的特殊幼儿园(如在西德),以及为适应低幼年龄儿童发展的需要,法国试办的“温和过渡”(该机构招收16个月至5岁的儿童,目的是使儿童逐渐习惯离开家庭到幼儿小集体中来。
)和“小小俱乐部”等机构。
2.功能要完善一是要实行保教结合。
20世纪60年代以来,托幼机构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由仅限于保育发展成为集保育和教育功能为一体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例如,法国招收2~6岁儿童的托幼机构“母育学校”,在历史上以贫穷家庭子女的健康与安全照料为主,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社会性、教育性与补偿性三种功能并重的机构。
日本的“幼保一体化”综合机构(又称为“认可的儿童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还注重为幼儿提供包括游戏和饮食在内的适合幼儿成长的弹性环境。
在日本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综合机构发展较快,到2007年8月,全国已设立100所综合机构。
日本政府拟在2008年度设立1000所类似的综合机构。
二是要做好幼小衔接。
学前教育除了注重幼儿身心发展,也注重为幼儿进入初等教育阶段做准备,而其主要目的在于力图解决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
近年来,欧美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美国政府在1989年就提出了“到2000年所有的美国儿童都要为进入学校学习做好准备”,而学校应该是“有准备的学校”。
为实现“有准备的学校”,各国最普遍的学前教育机构就是“小学预备班”,或称“小学幼儿班”(英国),其主要特点是将5岁左右幼儿的教育纳入正规学校教育体系的最初一级,即初等教育。
一些国家则试图通过改革学制,设置跨越儿童期与幼儿期的教育机构,以实现幼小的教育衔接,如日本正试行“四·四·六”体制的改革试验计划,儿童4岁进入幼儿学校(4~8岁),而后再接受4年小学和6年中学的基础教育;荷兰目前也计划设置专门的机构,将4~7岁儿童的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
三是要提高教育质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成为托幼机构的追求目标。
美国早期教育协会颁布了一个关于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的认证标准(1984年颁布,1991年修改),这个标准以及作为这个标准的核心概念——发展适宜性教育在全世界影响相当广泛。
在此推动下,各国都加强了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与研究工作。
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决定了对师资水平的要求也会提高。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机构对师资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
美国幼儿园一般要求教师具有大学学历,不少具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有些州规定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并形成制度。
法国的学前教育师资由省级师范学校培养学制已由2年延长为3年,并且对在职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很重视,并形成了一套制度。
英国教育法规定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必须是读完教育学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同时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要求入学前有半年以上从事学前教育的实际工作经验。
三、机构发展呈一体化趋势托幼一体化应当是托儿所、幼儿园两类教育机构在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和托幼机构的资源,整合教育优势,形成教育合力,对0~6岁婴幼儿实施全面的保育和教育。
1.加强0~3婴幼儿教育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新西兰1993年启动了3岁前婴幼儿教育的国家计划——“普卢凯特”计划,又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
”英国1997年开始实施“良好开端”计划。
美国1995年将开端计划的服务对象延伸到3岁之前的婴儿、学步儿童及怀孕妇女,成立了开端计划早期项目,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提出教育要从婴幼儿抓起,2002年又提出“良好开端,聪明成长”,致力于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培训启蒙教育师资,制定婴幼儿早期教育质量标准,为父母、教师和婴幼儿照料人员提供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
2.密切家、园、社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幼儿园和家庭以及社区的合作。
日本的《幼儿园教育要领》第三章指出,“幼儿园要十分注意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
各国的幼教机构都重视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园联系,通过“家长开放日”,使用“家长手册”和“家长布告栏”,定期发放“幼儿园通讯”等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
美国“开端计划”的参与人员既有教师、保育员、大学生,又有家长、医生、护士,还有营养专家、社会事业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但以教师和保育员为主。
《家长手册》(ParentHandbook)是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第一条通道。
3.形成一体化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一体化管理涉及政府、机构、行政以及教育。
托儿所一幼儿园联合体是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确立了整体性和连贯性的教育原则,对儿童实行统一、一致的教育影响;在行政体制和办学体制的管理上,兼取托幼之长,形成综合性的管理体系,实行联邦、共和国和地区的三级管理,并对各自的管理权限和职责做了规定,将宏观管理、具体管理和微观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2007年初美国参众两院分别提出了新的立法修订案,即《开端计划入学法》和《2007年改进开端计划法》,将针对美国0~5岁儿童的保育体系与早期教育体系相互独立、目标不够统一的体制问题,对开端计划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在联邦政府层面,既要保持联邦政府的责任,也要强化州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责任。
联邦政府还曾提出把开端计划纳入各个州的学前教育体系,由州政府统一协调发展的建议。
如2003年美国布什总统就提出在维持目前标准的前提下,经美国教育部和健康与福利部批准;可以由州负责开端计划。
一些国家相继建立和发展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机构”,如英国有“早期儿童优质服务中心”,澳大利亚有“新型儿童服务中心”、“儿童保育和家庭支持轴心策略”和“家庭和社区振兴策略”,日本有“社区育儿支援中心”、“幼儿教育网”和“幼儿教育中心”。
这些机构以社区为基础、整合运行、早期儿童服务功能、指向儿童及其家庭和社区。
这种整合性的早期教育服务模式也是学前教育机构一体化发展的产物。
参考文献:[1][美]乔治·s.莫里森著,王全志等译.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9.[2]曹杰.周燕.国外学前教育补偿功能的发挥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8(4):9~10.[3]谷忠玉.张文玲.王琪.美日发展私立幼儿园的策略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6(3):86~88.[4][7]霍力岩.学前比较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26~228.[5]曹能秀.学前比较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9~90.[6]刘焱.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8).[8]刘霞.国外托幼机构的发展概况及趋势[J].教育导刊,2000(4):40.[9]呙永会.国外学前教育师资的要求及培养[J].幼儿教育,2000(7/8):44.[10]吴琼.我国托幼一体化研究现状述评[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6(12):3-4.[11]张民生,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1.[12]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当代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54.[13]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家长手册的特点及启示》.http://218.61.37.85:8080/newchild/detaiLjsp?id=321.[14]冯永刚.托儿所一幼儿园联合体:深受家长欢迎的学前教育机构叫.教育导刊,2007(7):60-61.[15]姚艳杰.许明.美国开端计划的发展、问题与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8(4):55-59.[16]柳倩.世界三国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机构运行模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