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美的传统审美模式浅论

合集下载

浅析中国美学“和”思想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体现

浅析中国美学“和”思想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体现

浅析中国美学“和”思想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体现作者:颜帅来源:《参花·下半月》2017年第08期摘要:中国人“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人文哲学思想之一,它所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均衡统一,强调刚柔并济、虚实结合、神形兼备、动静结合等,而且这种思想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深入的渗透和体现。

本文浅析了中国美学中“和”思想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和”思想中国美学中国古典舞结合一、中国古典舞的“和”思想中国古典舞历史悠久,它讲求“形、神、劲、律”的身韵标准,这也是古典舞的基本动作标准。

总体来看,中国古典舞的“和”思想就是强调“心意和、意气和、气力和、力形和、形神和、内外和”,同时也更加强调“阴阳和”。

所以客观讲,中国古典舞处处都在体现着一种对立统一的和谐审美基因,被中国人称之为“圆融合一”的古典韵味。

而在动律形态方面,则表现为“动静呼应、虚实相生”,这些在舞蹈动作中都有清晰体现。

二、“和”思想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体现“和”思想在中国古典舞中体现为刚柔并济和形神兼备,下文也将就这两点来实证探讨“和”思想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实际体现。

(一)中国古典舞中的“刚柔并济”刚柔并济所体现的是刚与柔之间的和谐唯美,这在中国古典舞中体现较多。

舞者运用自身优美的舞蹈动作体态来表现刚柔属性,时而挺拔,时而含蓄,虽刚劲却也柔韧,这种动态美就代表了刚柔并包的审美境界。

就以《扇舞丹青》为例,这部作品所秉承的是中国古典舞中所倡导的民族特性。

整体上来看,《扇舞丹青》的布局缜密,它所采用的正是刚柔并济的对比式布局,其流程为“起笔(柔)—冥想(柔)—酣畅淋漓(刚)—心神归静(柔)”。

舞蹈中两次起笔,从柔到刚过渡明显,其中以酣畅淋漓的行草作为舞蹈的最高潮表现,那种挥毫泼墨的潇洒与舞蹈最后的心神归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一种“却似虚谷传清音”的微妙意境。

所以,创作者评价这部作品就是“半是飞扬,半是超然”,特别是舞蹈中灵活运用了舞者手中之扇,配合古典舞蹈中翻、甩、转、旋、撩、盘、点等运扇技巧,再加上舞者闪转腾挪的舞姿,这就恰到好处地演绎了《扇舞丹青》所要表达的柔美与遒劲,让舞蹈、绘画与墨色相生相织,刚柔并济、“和”之思想也就在舞韵画趣中生动体现。

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

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

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审美是人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而中和之美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追求。

中和之美强调的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找平衡和和谐,追求一种既不偏向过于极端的美,又不失平衡的美感。

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体现在各个方面,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生活中的细节,都可以体现这种追求。

在绘画中,中和之美可以通过选择适中的色调、运用恰到好处的线条和形状来表现。

在音乐中,中和之美可以在不同的音调和音符之间寻找平衡,创造出和谐的旋律。

在建筑设计中,中和之美可以通过合理的比例和对称来体现。

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布局要符合人们的视觉需求和舒适感,既要有一定的创新,又要保持一定的传统元素,使人们感到舒适和愉悦。

在生活中的细节中,中和之美可以体现在服饰的搭配上。

服装的颜色、款式和材质要相互协调,既要体现个人的独特性,又要符合整体的和谐感。

中和之美还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饮食上。

食物的味道应该平衡,既要有酸甜苦辣的味道,又不能过于浓重或过于清淡。

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还可以体现在人际关系中。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平等、和谐、互相尊重,避免过于激烈的争吵和冲突。

只有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共同进步,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物质上,在思想和精神层面也同样重要。

人们应该追求内外的平衡,不要过于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

只有在内心的平静和满足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和之美的美感。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追求极端的美,追求过于张扬和夸张的表现形式。

然而,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和谐,不要过于追求一时的短暂美感,而忽视了长久的平衡和和谐。

只有在中和之美的追求下,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美好。

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之美

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之美

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之美作者:张莹琪来源:《大观》2016年第01期摘要:现阶段,虽然社会和人文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但是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却一直都没变。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是通过美串联起来的。

有石器时期的远古美;有青铜时期的金属美;有诗歌词赋的优雅美,各种不同的美汇聚了中国现代的古典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由于长期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的熏陶,形成了如今的独具特色的“中和”之美。

本文就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之美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中和”之美;儒家自古以来,中国的发展就是一本古典美学的发展史。

中国的古典美学在传统的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和”之美,所谓的“中和”之美就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中庸、和谐之美。

中庸并不是指庸俗而是指代“合适”的意思,在中庸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的古典美学别有韵味。

一、古典汉字中的“中和”之美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老的“仓颉造字”传说,到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等等字体地逐一演变形成了古典美学中的汉字文化。

在汉字文化的演变中最注重的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因此在许多汉字的创造上都秉承着还原事物外在的形象,比如“月,日,山”的创造,都是在实际事物的在特点上演变而来的。

这种演变体现正体现了情理上的中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中所描述的就是这种还原于事物外在并且进行发展创作的情理上的中和之美。

另外,中国的传统的中庸思想讲究金、木、水、火、土,五行八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五行八卦的发展史,汉字的发展也不例外,这就是“中和”之美在古典美——汉字中的体现。

二、古典绘画中的“中和”之美中国的传统绘画与外国的绘画相比,注重的是线条的刚柔并进,也注重画中的故事性。

而儒家经典中的“中和”正是讲究的以柔克刚,刚柔并进的思想,这与中国的古典绘画美相吻合。

传统文化的美学特点审美观念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美学特点审美观念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美学特点审美观念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美学特点:审美观念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与发展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独特的美学特点和审美观念。

在传统文化中,美学观念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影响着社会的文化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传统文化的美学特点,以及其审美观念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与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美学特点传统文化的美学特点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审美主张、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和审美风格等。

首先,传统文化重视“中和”的审美主张,强调美的平衡和谐,体现了中国人讲究和谐统一的思维方式。

其次,传统文化注重审美情感的培养,追求内心的修养和舒适感,强调审美情感的高尚和深邃。

再次,传统文化强调审美体验的互动性,注重观者与作品之间的交流与共鸣,鼓励人们主体意识的发展与提升。

最后,传统文化在审美风格上注重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保持了独特的审美魅力。

二、传统文化中审美观念的体现1. 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自然界的珍视和敬畏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审美观念。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常常可以看到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倾诉,以及对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理想追求。

2. 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之美传统文化注重礼仪之美,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尊重。

礼仪是一种精神内涵的体现,它以规范的方式表达情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关爱。

在传统文化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好相待等都是重要的审美观念。

3. 传统文化中的艺术表达传统文化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方式体现了其审美观念。

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都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观。

例如,中国画追求的是形神兼备、意境充沛的美感,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理念。

三、传统文化中审美观念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审美标准,借鉴了西方的审美理念,形成了多元化的审美观。

同时,传统文化也融入了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产生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试论中国美学的中和美

试论中国美学的中和美

试论中国美学的中和美邵悦佳【摘要】以“ 和” 为美, 以“中”为尺度的“中和”之美, 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

诗礼乐对达到“中和” 美的审美境界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孔子的文艺审美也时刻透露出他的“中和”美观点。

【关键词】中和美,孔子中和美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它以其深厚而独特的美学内涵影响了古今几千年中国人的审美思维。

一般认为,中和之美指的是一种内部和谐而又温柔敦厚的特定艺术风格。

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中和”的概念,学术界对孔子“中和”思想原则的认定,其实质是根据孔子“中庸”思想推演而来,并进而认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的“中庸”原则在美学上的具体运用。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本文主要论述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中和美。

关于中和, 《礼记》有一段阐释: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礼记·中庸》给“中和” 思想下的这个定义, 是对儒家“中和” 观的经典概括。

“喜怒哀乐” 是人的情感表现, 在它们尚未表现出来时, 是人的一种适中的内在本性。

然而, 蕴于体内的情感总是要发之于外的,这是人之常情。

“发而皆中节” , 这就是儒家主张的情感的抒发要有节制,只有保持一定的“度”,才能达到和谐的美。

首先孔子认为诗礼乐对达到“中和” 美的审美境界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中提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2(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一)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说明在孔子那里,《诗》与乐虽可合而为一,但其文化功能各有侧重,具体表现在“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

诗、礼、乐都是修生养性,调节人的性情的法则,“ 诗” 和“乐” 都直接表现着人的思想情感。

“礼” 与“乐” 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和”之美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和”之美
好 的体 “ 道”的方式 。“ 因再现 的艺术而追 求表现 , 因表现 的艺术而追求再现 便形成 了 中国山水 画的重要特征。八大的花鸟画 , 冰 清玉洁 ,清冷幽绝,融汇于画境 的宇 宙意识 和生命 的情调 , 将把你带入一个 空灵淡远 的 境界 。这是一种 自然和谐之美 。
听之? ” (《 左传 ・昭公二 十年 》 ) 在这里晏 婴对 “ 和”进行 了精辟的分析 。指出清浊、 短长 、 疾徐 、 刚柔 等不 同的要素 之间相辅相 成 、相得益彰 ,成分与要素 的相互配合 、相 互协调 、 才会有有美昧之羹与美妙之乐 。这 里 ,晏婴提 出了 “ 和的相济相成 ”等朴素 的 辩证观点 , 《 国语 ・郑语 》载 :“ 夫和实生 物 ,同则不 断,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 而物归之 。 ”道 家哲学认为宇宙无 限 。 人 与 自然融为一体 。倡导 “ 天地之和”的思想。 老子崇 尚 朴素自 然, 追求平 和;庄子认为主 客体和谐产生美感 ,以内心纯朴 自然性情的 复归作 为乐 的实现 。“ 和”的最高境界 就是 “ 天人合一 ” 、“ 天人以和” 。在儒家那里 就 是 “ 大乐与天地同和” ,“ 乐也者 ,天地之和 也”(《 乐记 》 ) ,真正的 “ 大乐 ”能够谐调、 协和宇宙与人生 、 人 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种 种复杂关系 ; 就是 “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 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畴的进
程。
天人合一” 的整体美; 中国绘画注重重心略 物, 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精神和理想 , 在绘
画中追求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 反映在 视觉感知上 , 则是构成画面的各个绘 画要素 组合在一起 ,相互影 响、配和才 能构成整体 和谐 的美 的画面 。 中国传统绘 画艺术对 中 和美的追求 可以划分为 四个 层面: 人 与 自我 的和谐 、 人与社会 的和谐 、 自然生命 的和谐 、 人 与 自然 的和谐. 表现宇 宙生命 的广大和谐 是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画家们重视

谈谈中国古代的审美和谐论

谈谈中国古代的审美和谐论

谈谈中国古代的审美和谐论中国古人有一个最具基本性的哲学理念,那就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宇宙观,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上去思考各种哲学和美学问题。

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天人关系的和谐,并在这理论前提下阐述文化主题,追求建立一种和谐、安定和圆融的生活秩序。

而且,中国传统哲学在重视天人和谐关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人的追求,把“合目的性”看得比任何理论追求都重要,所以,伦理学成了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思想内容,追求善的境界,重视仁德修养,推崇“仁政”,强调美善统一,把伦理境界看成是最高的审美境界等,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点。

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伦理学与美学虽是不同的,伦理追求善的境界,审美追求美德境界,但是,在中国古人看来,美、善之间虽然有区别的,也有矛盾冲突,但是,它们之间和谐和统一才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古人的主流思想意识里,美学常常被认为是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为伦理服务,美的追求服从于善的追求,并在这基础上形成了审美与伦理的统一性。

在“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前提下,中国古代美学十分重视审美活动中各因素的和谐统一关系,深刻地阐释了“美善合一”“情理和谐”以及“诗与志统一”等理论专题,表现了中国古人对美善统一境界的执着追求。

一、天人关系:人与天命(自然而然)的统一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美学和伦理学就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中国伦理精神侧重于将天人关系义理化,既重视人顺应自然,要求不能逆天而为,又把自然看成是伦理原则的体现,把自然原则义理化(创造了“上天”“上苍”等范畴),因而,逆天即是逆道。

人们常常说的“遭天谴”“天地不容”“冒犯天神”“受到老天爷的惩罚”等,其实不仅有违背自然规律将遭受失败的意思,而且也包含着违背道德原则必遭报应的含义。

其实,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延续着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原始宗教思想,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由于血缘氏族观念没有受到破坏性的冲击,中国古人把原始宗教思想留存下来了,因而,仍然相当多地保留氏族社会的“天人合一”观念,并经过古代儒家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家的发挥和改造,逐步建构起庞大、系统的理论体系,成了封建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思想特点。

论《溪山琴况》以“和”为美的艺术精神——兼论《琴况》的价值与局限

论《溪山琴况》以“和”为美的艺术精神——兼论《琴况》的价值与局限

111审美与音乐古琴,我国古代享有崇高地位的乐器,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它不仅是朝廷官方仪式音乐中的组成部分,更是传统文人修身养性、言儒说道、表情达意的重要物质载体,并在世代沿袭中成为士人音乐的一个符号,先秦时就已形成“士无故不撤琴瑟”的盛况(《礼记·曲礼下》)。

宋代陈旸在《乐书》中说:“琴者,乐之统也。

”[1]由此足见古琴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性。

明清时期,琴派林立,谱集众多,《溪山琴况》作为琴乐美学的首部体系性专著应运而生,其在继承前人琴乐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具有总结与终结性质,被誉为“中国古代琴艺美学史上一部集大成的琴乐美学理论著作”[2]。

在这部著作中,徐上瀛采撷英华,博采众长,提出了24个审美范畴: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重、轻、迟、速。

据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助理研究员龚敏[3]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教授蔡仲德先生的辨析考证,这种结构是依据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体例而成,在我国古代琴学理论中乃是首次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和《二十四诗品》“诸体毕备,不主一格”不同,《琴况》以“和”开篇,并将其贯穿演奏技法和审美理想的始终,在二十四况中处于首要和中心地位,这是把握《琴况》琴乐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体会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重要基点。

一、以“和”为美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徐上瀛在《琴况》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

其所首重者,和也。

”[4]733这句话作为整部著作的理论总纲,点明了“和”这一范畴在二十四况中的首要地位和引领作用。

纵观中国古代音乐史、艺术史或美学史,无论是先秦时期就已形成的“平和”审美观还是自宋以后发展起来的“淡和”审美观,“和”几乎都是主流审美倾向,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其官方主流思想的变化有所侧重而已。

这样的审美观念自然延伸到古琴领域,因此,徐上瀛将“和”作为最核心的范畴并非时代的偶然结晶,而是历史沉淀的必然选择。

浅谈中国古典舞的“中和之美”

浅谈中国古典舞的“中和之美”

浅谈中国古典舞的“中和之美”浅谈中国古典舞的“中和之美”每个舞蹈表现包括编导都有其创作意图。

它背后的内涵更值得关注和思考。

如,舞蹈《爱莲说》通过编者所体现出来的对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种对于生命力表现的独立精神,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审美气质,既散发着古典风韵,又包含着现代时尚古典的“中和”美感。

没有让形象夸张化,而是从莲花本身的形象特点上,让舞者塑造了一个“不染污泥,洁身自好”的荷花形象,其艺术的整体结构安排突出了舞者的轻盈飘逸,含蓄蕴藉、余味不尽,让人如身临其中。

对于作品的成功,编导不仅把握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对宋代诗人周敦颐的散文诗《爱莲说》的舞蹈外化,更重要的是把握了古典舞的审美思想精髓,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荷花”刻画成具有中国传统美的女性形态,十分贴切地符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规律。

再如古典舞《书韵》,作品中舞蹈路线流畅、线条简洁、动作清晰构成了一幅惟妙惟肖的艺术画卷,成为体现中国古典绘画和书法自为一体的神韵。

在舞蹈本身并没有让人从烦乱嘈杂的动作中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从感官的刺激中失去了“和”的意义。

再结合音乐的独特韵律,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华而不浮的风格。

舞蹈语言的轻重、强弱、转折、顿挫,舞蹈语言疏密有致、曲折委婉,借书画之韵抒情表意,体现出独特的古典舞审美价值。

所以说中国舞蹈在其线条、路线和编排的运用中,有“以气和气”、“法天地自然”的美学追求,这与西方舞蹈全然异趣。

诗教中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要求审美感受从初始阶段就要“中节”、“合度”避免过分的沉溺于感官的刺激。

然而对于当下的舞蹈作品中,越来越追求奢华,在舞美和舞台灯光形式变化上过于追求饱满,浮华的影子把整个舞台填充的满满当当,杂艳、喧噪、炫目,却美其名曰“视觉盛宴”殊不知这已经远离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特色,对传统的艺术精神审美的欣赏偏离越来越远。

所以我们要保留住本身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审美风格特点的东西,在继承西方舞蹈发展的基础上,不要盲目追求缺失了我们民族传统自己的精神。

浅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和”5篇

浅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和”5篇

浅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和”5篇第一篇:浅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和”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

“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

“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关键词: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和”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决定了中国古代先哲奉行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式,将矛盾双方作为一种内在的和谐,即中华文化传统“和”的精神。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

作为一种审美品格,“和”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

“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笔者将古代不同时期对音乐思想“和”的阐释作一梳理和简要述介。

“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和同之辩”的论争。

《国语·郑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这里说明了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

这是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对“和实生物” 规律的体验和理解。

春秋时期晏婴是一位大政治家、思想家,他对音乐有精辟的见解,曾说:“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浅析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中的“和谐论”

浅析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中的“和谐论”

浅析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中的“和谐论”作者:孙迪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2期摘要:和谐是中西方美学思想研究中所认为的美学的最高境界,由于人类活动,地域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美学中的和谐的概念是有所区别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在现实实践中,和谐思想的运用也就不尽相同,形成了各自不同却自成体系的艺术形式关键词:中西方;和谐;审美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66-01一、中西方美学中对和谐的阐释和谐是对立面的统一,是形式各个元素间的各种对立部分相互协调和统一,在视觉上给人的是一种秩序感,稳定感。

从本质上来说和谐就是内容与形式的一种高度统一的状态。

是什么的和谐,怎样才和谐?这就是怎样处理事物的内容与形式之间关系处理的问题。

中西方的和谐思想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哲学本原。

古代欧洲人的和谐观,主要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形式所做的客观分析与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的观点研究音乐,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说法,他指出美好的音乐就是不同强弱,高低,轻重的声音的和谐统一,和谐的才是美的。

他总结出美就是一种合理的、理想的数量关系,表现在事物外部就是以一种有秩序的、匀称的形式出现。

更重要的还有一种复杂事物之间的统一,对立面之间的统一。

西方人所总结的这种和谐观,既可在感观上得到验证,又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

在中国的古代审美思想中,“和”作为一种美学观念很早以前被运用在仪式中。

中国传统美学中和的观念也历经了最早的“神人以和”再到现代辩证的统一的和谐等一系列的发展演变,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理论体系。

“和”的思想是古典中国哲学中在探究人与自然、人与人、等的关系中总结出来的法则。

早在《尚书》中就有“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等以和为美的美学思想。

《乐记》中有句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先秦时期和为美的观念,大多是从心理、生理、社会人文等方面来总结研究的。

中和之美——中国古典舞中的传统审美特征

中和之美——中国古典舞中的传统审美特征

62中和之美——中国古典舞中的传统审美特征张 爽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自古中国人的宇宙观便是一种冲虚中和的系统,十分注重调整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建立起圆融的、安定的、和谐的生活秩序。

我国的先民面临着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并追求着两者的和谐,从而产生了一种主客,天人宏观、混沌合一的“中和之美”。

一、中和之美的哲学背景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和”它不仅是美学理念,更是哲学思维,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合一”这个中国传统古典哲学观念。

古人把天与人、内容与形式、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的观念开创出来,“中和之美”才是万事万物以及艺术发展的自然法则和审美规范。

二、美学观的对比与渗透“中和之美”的一般含义是抒发感情而又要有所节制,和谐、适度地处理主体(艺术家的情意)与客体(物境、情境)的各种关系。

它追求的是艺术作品中主体与客体契合而成的意境。

我国一直是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中轴,而西方则是以“天人相争”的哲学思想为中轴。

这种哲学上的不同观点边造就了艺术的不同发展方向。

三、中和之美对舞蹈的影响西方芭蕾舞的巨大发展正是受到西方哲学的巨大影响,芭蕾舞训练中的开、绷、直、立要求对地面和身体各部分的相互对抗产生的肌肉感觉,就源于他们的哲学精神。

而中国古典舞蹈由于中国哲学的影响,无论在形态,韵律和动律各方面都遵循着古典舞“圆”的人体姿态和运动轨迹,圆、曲、拧、倾、收、放、含、仰这八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审美特征,也无时无刻体现出“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

(一)形态的角度在中国古典舞的形态角度方面,一直讲究动作姿态的圆润流畅,特别是中国古典舞中所有动作都依循圆的这一规律,由圆的中心外扩出身体的对称形态,所有体态都左右始终保持着平衡,圆的饱满,圆的自然,古典舞的任何基本性体态都是“中和之美”的最直接体现,给人以曲态圆润的感觉,“中和之美”美学观深刻的体现在其中。

(二)动态的角度在中国古典舞姿态的运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中和之美”的美学保持,无论是平圆、立圆,还是八字圆都时刻保持着这种动律,圆与圆相叠相衬,大圆套小圆,小圆套大圆,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传统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

传统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

传统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传统美学作为一门研究美的哲学学科,探讨了美的本质、特点以及美的创作和鉴赏规律。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则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规范。

本文将从传统美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审美标准。

一、和谐与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统一的审美标准。

在中国文化中,和谐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中的各种关系。

和谐是一种统一协调的状态,要求各个方面的元素相互协调、相互融合。

在艺术创作中,追求和谐是追求完美的境界,如中国古代绘画追求山水画中的山水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和谐统一的审美标准也体现在其他艺术领域中,如诗词、音乐等。

二、自然与真实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然与真实的审美标准。

在中国文化中,自然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传统美学中,自然被视为艺术的源泉和灵感之地,倡导反映自然、追求真实的审美价值观。

由此产生的“以写景为主”的传统文学艺术形式,注重描绘自然景物的真实与细腻,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和情感表达。

三、审美顺从与审美约束中国传统文化以审美顺从与审美约束为审美标准。

这一标准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与行为规范,以及对社会道德的传承和发扬。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积淀,通过师傅的传授以及严格的规范,才能够达到审美的标准。

而社会的道德规范也对艺术有着一定的影响,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考虑到社会的接受度和审美需求。

四、优美与独特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优美与独特的审美标准。

在中国文化中,典雅与高尚是古代文人追求的审美境界。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曲艺、戏曲等表达方式都以优美的语言、凝练的意境和典雅的风格为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也注重独特性,强调作品要具有个性和特点,而非千篇一律的模仿和机械重复。

五、内涵与外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涵与外在的审美标准。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注重作品的深远内涵和寓意,追求言之有物、意蕴丰富的审美效果。

以和为美 美善合一——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儒家思想内涵

以和为美 美善合一——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儒家思想内涵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futheacademicperiodicalofshenyangconservatoryofmusicthenewvoiceofyue内容提要关内容类别词键词以和为美美善合一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儒家思想内涵刘艳玲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民族民间音乐为背景以民族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经过不断的借鉴吸收和发展创新已经成为大众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民族音乐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广阔的土壤因此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
“ 仁爱” 是建立和谐社 会的根本 , 这既是一种道 德观 念, 又是一
无不及 , 即所谓的 “ 济其不及, 以泄其过 ” 《 , 中国美学史》 曾这 样评价 : 意识 到了艺术所表现的情感应该是一种有节制的、 “ 社会性 的情感 , 而不应该是无节制 、 动物性 的情感 。 这个基本 的思想使得中国艺术对情感 的表现在绝大 多数情况 下保持着 种理 I 人道 的控制性 质, 生的 极少 堕入卑下粗野的情欲发泄 或神秘 、 狂热的情绪冲动” 儒家音 乐思想 中的“ 是一个具 。 和” 有深刻 内涵的哲学范畴 , 它既 强调 “ 和谐 ”又要“ 和”强调 , 平 , 通过声音达到心和 , 通过心和达到政和的 目的 。通过 中正平 和的音乐教化人心, 进而在道 德层面上推动政治 、 会与伦理 社 的和谐统一 。 因此 , 中和” “ 是儒家音乐思想重要 的审美观 , 也 成为后世音乐的审美 归一 , 贯穿并影响 了以民族声乐为主的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 。
中反映 , 也是他对艺术美 的认识和理 想音乐的追求 。 此外 , 孔 子推崇 “ 乐而不淫 , 哀而不伤 ” 的音乐 , 平和” 即“ 的音乐, 无过
儒 家 音 乐思想 的 内涵
儒家 音乐美学 思想是以孔子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 系, 它 以孔子提 出的“ 尽善尽美” 为审 美理 想; 思无邪 、 以“ 乐而不淫 , 哀而不伤” 为审美 准则 ; 中正平和 、 善合一” 以“ 美 为审美 标准 。 孔子思想的精髓是“ , 仁” 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孔子认 为“ 仁” 就是 “ 爱人” “ 爱” ,仁 的涵义就是既要爱 自己, 也要爱别人 , 要 有一颗博大 的心 , 用爱 去对待别人 ,仁爱” “ 是推 己及人 , 孔子 日: 己欲立而立人 , “ 己欲达而达人” “ 、 己所 不欲 , 勿施 于人” ,

以“和”为美的生态美学意识浅析

以“和”为美的生态美学意识浅析
艺 术审
以“ 为 美的生态 美学意识浅析 和"
李丽 霞
( 河南艺术 职业学院 , 河南 郑州 4 0 0 ) 5 0 0
摘要 : 中国古典美学中, 无论是儒 家还是对道 家. 和” 对“ 这一 范畴的阐释 , 从某种程度上体现 了人类的生态美学意识。 为我4.  ̄f ]-
确 处理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提供 了某种借 鉴
地, 地法天,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老子 ・ 二十五章》这里的“ ) 自然”
自然界的和谐。 儒家的生态观充满了浓重的道德色彩 , 强调人对 自 然万物的道德义务。 孟子有言 :苟得其养, “ 无物不长; 苟失其养. 无
物不消。” 要求人们对自然生命予以道德关际。同时儒家主张自然
万物 的运行规律是客观的 , 人应该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 , 苟子最先
赋予天以客观自然界的物质意义.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地不 “ 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他肯定 了自然万物运行规律是客观 的不以 . 人的意志为转移。 概言之, 儒家“ 天人和谐” 观是一种人与 自然平等的宇宙观. 是
之中。
总之,和” “ 作为古典审美理想虽历经发展演变 , 不断丰厚 , 但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 , 都以“ 为生命之大义。其精神实质是追求人 和”
关 键词 : ”; 态美 ; 态意识 ; 合 一 ; 法 自然 “ 和 生 生 天人 道
生与艺术的统一, 追求美与善 、 情与理 、 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 是相通 的。《 人” 周易》 指出:夫大人者 , “ 与天地合其德 , 与日月合 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董仲舒提出“ 天人感应” , 论 认为“ 人者天之
象征也。”
T-  ̄天与人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即他的“ L- T 天人合一” 论。孔

中国传统美学中和为美的主张

中国传统美学中和为美的主张

中国传统美学中和为美的主张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和为美”主张,强调了和谐、平衡和协调的重要性和美感。

这一思想源自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儒家和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中,“和”的概念被广泛运用。

孔子曾提出“和而不同”的观点,即在不同中寻找相同之处,强调个体间的差异性和整体的一致性。

这种思想体现了对不同个体的尊重和包容,同时也强调了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在美学上,儒家认为美在于形式与内涵的统一,主张“文质彬彬”,即形式的美要与内在的道德修养相辅相成。

这种内外兼修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和为美”的主张。

道家思想也强调“和”的美感。

老子提出“道法自然”,即自然本身就是美的,自然的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

这种思想体现在美学上,就是追求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在道家看来,“和”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之终,所有的事物最终都要回归到“和”的状态。

除了儒家和道家思想,“和为美”的主张在佛教中也有所体现。

佛家强调心灵的平和、清净,认为只有内心平和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美的存在。

综上所述,“和为美”的主张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和谐、平衡和协调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崇尚。

这一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和为美”的主张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不要忘记保持内心的
平和与和谐。

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辩证思维——“和”思想研究

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辩证思维——“和”思想研究

2020年第34期(总第880期)丈敖冬‘科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辩证思维——“和”思想研究巫极(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南宁530023)摘要: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价值学说+然有儒、法、道、12家,但最终分歧在和谐与竞争的问题上。

汉武帝以后,1学中绝;法家受到唾弃,成为隐文化;道家流传不绝;儒家占据主导地位。

和谐成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本文选取“和”思想的2个范畴——和合生物、中和礼乐、和谐节奏、调和化合进行论述。

关键词:和和合生物中和礼乐和谐节奏调和化合梁漱溟先生在谈到中国哲学形而上学的大意时说:“中国这一套东西,大约都具于周易。

”对周易又有许多家的说法,“却有一个为大家公认的中心意思,就是'调和’……其大意以为宇宙间实没有那绝对的、单的、极端的、一偏的、不调和的事物;如果有这些东西,也一定是隐而不现的&凡是现出来的东西都是相对,双,中庸,平衡,调和。

一切的存在,都是如此”。

本文拟选取和合生物、中和礼乐、和谐节奏和调和化合四个范畴进行论述。

—、和合生物和合生物或可简称和生,和生的思想来自“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出自《国语•郑语》)的观念°和而不同,保持事物的多样性,有优质杂交的相承相继。

在这里“和合”一词可以简单为:和——不同事物之间的调和——和生,合——不同事物间的融合——合构,在于不同,在于不同之中的和合,这样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才能生生不息。

用中国传统文的关键词概括性地解释不同,那就是,这一对不同是定的,有一定的定状态,更多的还是此消彼长、阴阳和合。

《荀子•礼论》里讲“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讲的就是、和合生物,调这是、、的,而是“万物变而”的(礼)&作为 形态首次出现的“和合学”是张立文在1995年出版的《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提出的,“和合学”这种哲学方法论在他其后的文章《和合是中国文的》(大学学《文中国》创刊号)和系列专著如《和合与东亚意识》《中国和合文化导论》《和合哲学论》等中得到更深入的阐发和论述&《中国和合文导论》给出的和合定义是:“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合的动态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的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