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玻璃上的冰花教案

合集下载

《玻璃上的冰花》教案

《玻璃上的冰花》教案
幼儿通过探索、实验、交流,对冰花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鼓励幼儿用多 种表征手段进行记录,马佳奕小朋友画了两块玻璃,一块玻璃上方画了几条斜线, 代表北风爷爷,玻璃上画有漂亮的冰花;一块玻璃上方画了太阳,玻璃上画有一串 串水珠……由于小班幼儿受绘画技能的制约,他们将自己的表征图讲述出来,教师 帮助他们一一记录了下来,从而巩固强化了幼儿对冰花的认知经验。
《玻璃上的冰花》教案
《玻璃上的冰花》教案 篇1
今天天气骤变,马有成一早来到幼儿园,刚走进盥洗室,就大声叫起来:“老 师,你快来看呀,玻璃上有冰花,真漂亮。”其他幼儿听到马有成的话后,纷纷围 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李小鹏:“我家的窗上也有冰花,还有马路的地上也有冰花。”
历筱厉:“哎,真奇怪,为什么教室玻璃上没有冰花,而盥洗室玻璃上有冰花 ?”
针对幼儿对冰花的兴趣,先请幼儿讨论什么地方可以冻冰花?有的说:“冰箱 里可以冻冰花。”有的说:“院子里可以冻冰花。”有的说:“教室里可以冻冰花 。”他们讨论的非常热烈。于是我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冰花,有的幼儿选择在室 外,有的幼儿选择在室内,有的幼儿选择放在家里的冰箱里。第二天,他们发现, 室外和冰箱里的冰花冻好了,而室内的冰花还是水,我请幼儿分析原因,使幼儿知 道水遇冷能结成冰的道理。接着,我又引导幼儿做实验,把冰花放在不同的地方, 看看冰花有什么变化,孩子们发现放在室内的冰花很快化了,而放在室外的冰花没 有化,实验结果告诉幼儿:冰遇热会化成水。
幼儿讨论:“因为天气寒冷,所以出现了冰花。”“冬天不仅有冰花而且还下 雪。”
3、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玻璃上面有冰花,有的却没有呢?
幼儿:“因为我们家有暖气。”“太阳晒到的地方就没有冰花,没有太阳的地 方会出现冰花。”
总结:随着温度的变化,冰花也发生了变化,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都在变化 的,如:天气发生变化,动植物也发生了变化等。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冰花的形成原理;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冰花的美丽;
3.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探索冰花的奥秘;
4.培养幼儿观察美的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玻璃片几块;
2.冰花的图片;
3.冷冻过的鲜花;
4.棉签、水蓝色颜料。

教学内容
导入
老师出示冰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学习
1.宝宝们手持一面冻着的玻璃片,用棉签沾水蓝色颜料涂抹在玻璃上,
观察变化。

2.用冻过的鲜花在冷冻的玻璃上画画,观察鲜花上的冰花。

3.讲解冰花的形成原理,并让幼儿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冰花的美丽。

拓展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在玻璃上尝试制作更多不同的冰花。

教学反思
1.孩子们在观察冰花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准确描述其美丽之处;
2.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冰花的形成原理;
3.孩子们在实践中是否能够独立制作出冰花。

教学延伸
老师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冰花形成过程的观察和理解,以及他们的创意表现能力。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认识到冰花的美丽和奥秘,还能培养观察美的能力,激发想象力,启发创造力。

参考资料
1.《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xxx 出版社,20xx年。

2.《幼儿园冰花实验手册》,xxx 出版社,20xx年。

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冰花的形成原因,知道冰花是在冷的天气里,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上形成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冰花的形成原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难点:让幼儿用的语言描述冰花的形成过程,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冷玻璃片、水、吸管、彩纸、棉花、颜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环境,适当的光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引起幼儿对冰花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与冰花相似的物体。

2. 基本环节:a. 教师向幼儿介绍冰花的形成原因,示范制作冰花的方法。

b.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冰花,教师巡回指导。

c.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交流。

3. 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冰花现象,让幼儿知道冰花是在冷的天气里,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上形成的。

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制作冰花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 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评价幼儿对冰花形成原因的理解和表述能力。

3. 教师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冰花现象的情况,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学习冰花的形成过程,了解水蒸气在冷的玻璃上凝华成冰花的原理。

2. 学习使用吸管、彩纸、棉花等材料制作冰花。

3. 观察生活中的冰花现象,如窗户上的冰花、冰箱里的冰花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引起幼儿对冰花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与冰花相似的物体。

2. 讲解冰花的形成过程,示范制作冰花的方法。

3.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冰花,教师巡回指导。

4.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交流。

5. 观察生活中的冰花现象,如窗户上的冰花、冰箱里的冰花等。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冰花的形成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冰花的原理。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玻璃上的冰花》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玻璃上的冰花》一、教学目标:1. 复习学生已学的关于冰的知识。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玻璃上的冰花。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玻璃板或玻璃杯。

2. 冷水或冰块。

3. 水枪或喷壶。

4. 幻灯片、图片或实物进行示范和讲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冰的特点或经验,如冰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平时在哪些地方会看到冰等等。

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图片来进行引导。

2. 观察与讨论教师给每个学生一块小玻璃板或小玻璃杯,并给每个学生一些冷水,让他们将冷水倒在玻璃上,并观察冰花的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冰花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并记录下来。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可以使用简短的语句或词语描述。

3. 分享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冰花,并请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冰花。

教师可以提问,如“你观察到的冰花有哪些特点?”“冰花是什么形状的?”等等,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描述冰花。

4. 总结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各种形状的冰花,并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冰花的形状有很多种,并总结出冰花的形状是不规则的。

5. 拓展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一些不同材料上的冰花,如窗户上的冰花、草地上的冰花等,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四、教学反思:在这个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和描述了玻璃上的冰花。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踊跃参与,观察和描述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是有一些学生的描述还比较简单,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来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同时也会更多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和自由表达,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冰花的形成过程,知道冰花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冰花的形成过程。

难点: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冰花的形状、颜色。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玻璃板、水、冰箱、彩笔、画纸。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过冰花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窗户,引导幼儿发现窗户上的冰花。

提问:“你们知道冰花是怎么形成的吗?”2. 探究过程:(1)教师讲解冰花的形成过程,演示实验:将玻璃板放入冰箱冷冻层,倒入水,待水结冰后取出玻璃板,让幼儿观察冰花的形状、颜色。

(2)幼儿动手操作: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冰花形状,并描述冰花的颜色。

五、作业:1. 完成画纸上的冰花作品。

2. 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中的窗户,记录下冰花的形状、颜色,并拍照留念。

3. 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冰花的形成过程,分享观察心得。

六、教学评价:1. 幼儿能够准确描述冰花的形成过程。

2. 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冰花的形状、颜色。

3. 幼儿在创作冰花作品时能够发挥想象力,表现出独特的创意。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冰花的形状、颜色,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师应鼓励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冰花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 邀请家长参加冰花展览,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

3. 开展家庭科学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冰花,增进亲子关系。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应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应定期组织类似的科学活动,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和探索自然现象。

十、教学参考资料:1. 《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2. 《幼儿园科学教学案例》3. 《幼儿观察能力培养手册》4. 《幼儿创新能力发展指南》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目标既有挑战性又可实现。

幼儿园中班教案《玻璃上的冰花》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玻璃上的冰花》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玻璃上的冰花》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冰花的形态和特点。

2.帮助幼儿了解冰花是怎么形成的。

3.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给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玻璃上的冰花”图片。

2.准备一些盐、糖和直尺。

3.准备一份教案和教学计划。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现场询问幼儿:“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是怎么形成的?”(2)让幼儿表述他们的想法,并慢慢引导幼儿认识图片内容,同时与幼儿互动交流。

2. 认知环节(15分钟)(1)教师利用直尺在黑板上画出一面玻璃,向幼儿展示图案。

(2)让幼儿仔细观察,并归纳出自己眼中“玻璃的特点”。

(3)教师借助图片的形式向幼儿介绍自然中出现的冰花,并让幼儿体验一下手掌刮冰窗玻璃会感受到的凉爽感受。

3. 探究环节(15分钟)(1)在探究环节中,教师介绍了盐渍制冰的一些知识,让幼儿捏一些盐渍在手心,被蒸发后留下的白色物质让他们想起冬天里玻璃上出现的冰花。

(2)利用词汇让幼儿模拟玻璃上出现的冰花,用糖水在一个透明杯之类的器皿上模拟冰花形态,当糖水蒸发之后,形成了冰花的形状。

4. 交流环节(20分钟)(1)将幼儿分为两组,让他们合作制作玻璃上的冰花。

(2)让其中一组负责制作玻璃,另一组负责制作冰花,让孩子们运用他们刚刚所掌握的知识合作完成任务。

5. 反思环节(10分钟)教师投入这一环节的用意是帮助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加深他们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详细了解了玻璃和冰花的特点和形态。

通过制作冰花的活动,不仅让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教育环节还可以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心理,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加欣赏教师的所讲、所示、所教,从而去主动探索另外的知识领域。

中班科学《玻璃上的冰花》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玻璃上的冰花》教案反思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玻璃上的冰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冬天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窗户上出现的美丽冰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冰花形成的奥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冰花的基本概念。冰花是水蒸气在遇冷时直接由气态转变为固态形成的,这个过程叫做凝华。它是冬季特有的自然现象,也是我们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一个重要例子。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中,有些孩子表现得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孩子的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实践活动方面,冰花模拟实验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他们非常喜欢动手操作的过程。但在实验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孩子们在操作细节上还有待提高。因此,在以后的实验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深感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针对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主动探索冰花的奥秘。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冰花形成原理,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解冰花形成原理时,部分孩子对于“水蒸气凝华”这一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意难点的讲解,尽可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具来帮助孩子理解。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冰花模拟实验。学生将在玻璃杯内壁上涂上水,然后放入冰箱,观察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一、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状态的水;2.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的变化;3.能够描述水的沸腾和结冰过程;4.观察和描述冰花的形态。

二、教学准备1.杯子;2.碗;3.热水;4.冷水;5.冰块;6.玻璃窗;7.水彩笔;8.白色的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知道的水,例如:水是什么?在哪里可以看到水?平时的饮用水从哪里来?经过一些相关的问题答案之后,引出今天的主题:“玻璃上的冰花”。

2. 探究环节1.碗中加入一些冷水,取一个玻璃杯并将其浸入碗中。

2.用一个水彩笔在白色纸张上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和字体,贴到玻璃窗上,让学生们能够清楚地看到。

3.当窗户表面出现玻璃上的“雾气”时,向杯中倒入热水。

4.借助玻璃,让学生可以观察到水的沸腾过程,并注释相关的内容。

5.将杯从碗中取出并将玻璃放置在窗户上,让学生观察上面水滴的变化,以及其他在窗户上生成的不同形状的冰花。

3. 归纳总结环节对于整个过程的内容,老师会大致地总结和向学生们进行强调。

例如,进行问答形式的总结,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复述。

4. 在家轻松实践在今天的课堂结束后,老师可以发放一些在家简便可行的任务和活动,例如,询问学生是否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尝试着重复今天课程中的实验和展示材料。

老师也鼓励家长们参与到这个教学过程当中,去与孩子们一起尝试着进行一些实验。

四、教学评估老师会观察学生在节课过程中的反应,并关注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成果以及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例如,老师可以将一些相关的问题向学生具体问出,来快速了解他们是否理解相关概念,是否能够成功对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用化操作。

玻璃上的冰花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玻璃上的冰花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玻璃上的冰花——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冰花形成的原理。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1.玻璃板、冰块、食盐、水、颜料。

2.热水壶、吹风机、抹布。

3.记录纸、彩笔。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玻璃板,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玻璃上为什么会有一层薄薄的水雾吗?(二)实验探索1.教师将冰块放在玻璃板上,引导幼儿观察冰块融化过程中玻璃板上的变化。

师:现在老师把冰块放在玻璃板上,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2.教师用吹风机对准冰块吹风,引导幼儿观察冰块融化速度的变化。

师:你们看,吹风机吹过去后,冰块融化的速度变快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3.教师将食盐撒在玻璃板上,引导幼儿观察食盐在冰块周围的变化。

师:现在老师撒一些食盐在玻璃板上,你们看看食盐会发生什么变化?4.教师将颜料滴在玻璃板上,引导幼儿观察颜料在冰块周围的变化。

师:老师再滴一些颜料在玻璃板上,你们看看颜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师:刚才我们做了很多实验,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现象?谁能来说一说?师:原来,当冰块融化时,周围的水分会凝结在玻璃板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水雾。

当食盐和颜料接触到水分时,它们会溶解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冰花。

(四)动手操作1.教师分发玻璃板、冰块、食盐、水、颜料等材料,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师:现在请你们自己动手,用这些材料来制作美丽的冰花吧!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师:请你们把作品拿到前面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制作的冰花吧!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活动延伸1.教师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更大、更美丽的冰花。

2.教师在班级群内分享幼儿的作品,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成果。

四、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冰花的形成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玻璃上的冰花》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什么形成的,认识冰花的形态和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实验器材:透明玻璃板、冷冻冰袋、滴管、直尺、手套。

•教学材料:图片、PPT、课件。

•教师准备:制作PPT、熟悉实验过程、针对学生易错点准备相关解答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黑板上写下“冰花”两个字,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冰花?你们见过冰花吗?”引导学生回忆,积极参与。

2. 观察环节•图片展示:播放PPT或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冰花的形态和特征,并提问:“冰花的形态和特征是什么?”•实物观察:展示透明的玻璃板,让学生用手摸一下,向他们说明如果在这个玻璃板上放上一袋冷冻的冰块,会怎样。

3. 实验环节•实验操作:老师带领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把一袋冷冻冰块放在一旁放置5-10分钟。

2.取出玻璃板,在上面放置冷冻冰袋。

3.用滴管滴点水在玻璃上。

4.观察1-2分钟后,能够看到冰花的形成。

•实验过程:1.当冷冻冰袋与玻璃接触时,玻璃表面的热量被冷冻冰块吸收,使得玻璃表面降温。

2.当滴水时,水分子受到玻璃板上另一种叫做“极性分子”的分子的吸引,形成“冰花”。

4. 总结讲解•冰花形成的原理:当滴水时,水分子受到玻璃板上另一种叫做“极性分子”的分子的吸引,形成“冰花”。

•冰花的形态和特征:冰花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大小,其中最常见的有蕈形冰花、枝状冰花等形态。

冰花通常形成在冷玻璃板上,因此呈透明色。

5. 小结环节老师总结讲解本次教学,给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的阅读材料,以加深学生对本次教学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观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冰花的形成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并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

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冰花形成的原理,知道冰花是由水蒸气在玻璃上凝华形成的。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的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冰花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冰花形成的原理,学会观察和描述冰花的特点。

难点: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冰花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玻璃片、水、彩笔、棉签、室内温度适宜。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冬季生活的经验,知道冬季天气寒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的冰花,引发幼儿对冰花的兴趣。

2. 探究:教师向幼儿讲解冰花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冰花是由水蒸气在玻璃上凝华形成的。

3. 操作:教师演示制作冰花的过程,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冰花。

4. 表达:教师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冰花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知道冰花是由水蒸气在玻璃上凝华形成的。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看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幼儿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幼儿能正确描述冰花形成的原理及特点。

2.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动手制作冰花。

3. 幼儿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冰花的特点。

七、教学内容:1. 学习冰花的形成原理,知道冰花是由水蒸气在玻璃上凝华形成的。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冰花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八、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制作冰花的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冰花的形成原理。

2. 操作实践法: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冰花,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3. 引导探究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玻璃冰花教案幼儿园

玻璃冰花教案幼儿园

玻璃冰花教案幼儿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玻璃冰花的形成原理和过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活动准备
1.材料:塑料袋、食盐、水、小玻璃盘、粗盐
2.工具:画笔、喷壶、平底锅以及热水
活动过程
玻璃冰花的形成
1.用画笔在小玻璃盘上涂上一点食盐水,让盐水均匀分布在盘子上。

2.然后,把小玻璃盘放在平底锅上,加入约两厘米深的热水。

3.接着,把粗盐撒在盐水上。

这样,就制造了一个小的盐的水溶液环境。

由于水蒸汽会堆积在盘子上,形成潮湿环境,自然生成异形美丽的玻璃冰花,幼儿可以自行观察观察。

活动安排
1.首先,老师先向幼儿介绍玻璃冰花的形成原理。

2.然后,老师把材料和工具分发给幼儿,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3.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观察并指导幼儿,引导幼儿观察影响玻璃冰花形成的因素,例如加盐量、水温等。

4.最后,老师可以让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玻璃冰花,并鼓励他们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评估
1.观察幼儿在制作玻璃冰花的过程中是否注意安全,是否有合理的操作方法。

2.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玻璃冰花的形成原理。

3.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在实验中发现影响玻璃冰花形成的因素,并能够解释原因。

4.评价幼儿是否能够自主地完成实验,并从中获取到足够的知识和乐趣。

总结
通过这一实验,幼儿可以通过动手制作玻璃冰花,逐渐了解这种自然现象的形成原理和过程,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幼儿发现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领会科学的魅力。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玻璃上的冰花》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冬天的气温变化对水的状态的影响;2. 观察、描述和记录冷凝水滴在玻璃上形成冰花的过程;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玻璃窗户或玻璃杯;2. 冷水;3. 测温器;4. 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引出今天的主题:“冬天来了,天气变冷了,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呢?”让学生回答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实验探究:(1) 首先,让学生观察一下窗户的外面和里面,描述它们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注意到窗户外面有很多冰花,内面没有。

然后,解释这是因为玻璃窗户外面的温度比里面低,所以水蒸气在冷凝时会形成冰花。

(2) 接下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玻璃杯,里面加满了冷水。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杯子外面是否也会有冰花。

引导学生发现,玻璃杯外面也会有冰花。

(3) 解释水蒸气的存在以及冷凝水形成冰花的过程。

告诉学生,当水蒸气遇到冷物体时,会变成水滴并附着在物体表面,随后冷凝成为冰花。

(4)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冰花的形成过程。

每个学生都可以拿一个玻璃杯,并倒入一些冷水。

然后他们可以用手轻轻触摸杯子外面的水滴,观察它们是否会变成冰花。

鼓励学生把观察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3. 综合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以及对冰花形成的理解。

鼓励学生通过口头描述和图画来表达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理解。

引导学生发现,冷凝水滴形成冰花是因为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变成水滴,然后冻结成冰花。

4. 总结提升: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们对冷凝现象的理解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其他有趣的现象。

五、教学拓展:通过其他实验和观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冷凝现象的理解和观察能力,例如:水滴在玻璃杯上的形成、湿气在镜子上的变化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了冷凝现象的形成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冰花的形成原理。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唤起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准备1.玻璃板或玻璃杯。

2.纯净水。

3.冰块。

4.实验室手套。

5.临时教具:风油精,喷雾器。

教学内容导入老师向幼儿展示一张玻璃板,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在这张玻璃板上做一个神奇的实验:制作冰花,然后向幼儿介绍冰花的样子并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实验操作1.将玻璃板平放在桌子上。

2.轻轻的按下冰块,让冰块贴在玻璃板上。

3.倒入纯净水,将水盖住冰块,同时把玻璃板放在室温下,待冰块溶化成水滴之后。

4.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风油精和水,将混合液装入喷雾器中。

5.用手保护好眼部和口鼻,然后喷洒混合液在玻璃板上,让混合液均匀的喷洒在玻璃板上。

6.短时间内,冰花就会出现在玻璃板上。

实验解释当玻璃板上的温度低于零度时,混合液会在玻璃板上形成类似冰花般的形态。

这是因为冰花是由水蒸气凝结在玻璃板上形成的。

活动讨论老师询问幼儿对冰花的制作过程是否了解,幼儿可以主动举手回答。

接着,老师提问幼儿制作冰花有什么注意事项?教学总结老师向幼儿总结今天的实验内容,并告诉幼儿制作冰花是一项神奇的实验,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学扩展1.请家长带领孩子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冰花的结构。

2.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温度改变和增加不同的冰花制作方法,让幼儿来探究哪种方法会形成更多的冰花。

现在让我们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冰花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冬季自然现象中的“冰花”现象。

2.了解物体表面的温度对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冰花生成的影响。

3.培养孩子们观察、感知、探究和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1.玻璃板(白玻璃更好)、酒精灯、蒸馏水、冷凝管(可选)、温度计;2.女士手帕、毛巾等用于擦拭玻璃板或擦拭手的物品,以避免手上的手油附着在玻璃上而影响实验结果。

3.提前准备好的冰晶图案图片等辅助资料。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让孩子们看一看节目中冬天的美景,提问:天边飘起了雪花,那么冬天除了雪花,你们见过哪些美丽的冬天自然现象呢?2.引发孩子们探究“冰花”现象的疑惑,让学生观察老师手上的手帕或毛巾,检查是否有水珠或者水汽。

步骤二:提出问题、预测结果1.显示“冰花”照片,然后提问:“那么当我们在冬天呼出水蒸气时,会发生什么呢?”2.引导孩子们想象,当我们呼出水蒸气在玻璃上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步骤三:实验过程1.将玻璃板擦洗得干净,让孩子们在玻璃板上用手吹出热气,观察实验现象。

2.让孩子们在玻璃板两侧滴上几滴酒精,在其中一侧点燃酒精灯,使其产生水蒸气。

3.让孩子们用温度计在玻璃板的不同区域测量温度,然后在凉爽的环境中观察冰花的产生。

4.可以让孩子移动手指,画出属于自己的冰晶图案。

步骤四:总结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回答:酒精灯烧的时候,产生的水蒸气在玻璃板的较冷区域流动并凝固,形成了冰花。

2.回顾“玻璃板上冰花的生成”这个问题,问孩子们实验结果是不是符合预期。

3.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在较冷的物体表面生成的冰花不同于在较温暖的物体表面生成的水滴?步骤五:课堂延伸1.引领孩子们进一步探讨冬天自然现象中的变化过程以及取代冰花生成的水滴形成原因等问题。

2.加强日常生活连接,引领家长和孩子保留并记录下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发现,例如通过拍摄图像、制作简单的日记和记事本等方式进行整理分类。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玻璃上的冰花》教案主题:玻璃上的冰花适用年龄:中班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冬天的自然现象之一——玻璃上的冰花;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对科学的兴趣;3. 发展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展示关于冬天、冰花的图片;2. 玻璃和冷水;3. 各色彩色粉末或彩笔。

教学过程:导入:1. 呈现冬天和冰花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描述冬天的自然现象以及冰花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 引发问题:“为什么冬天会有冰花呢?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探究:1. 展示一块玻璃板,并将其放在冷水中,向孩子们解释玻璃上的冰花是怎么形成的:冰花是由水蒸气在玻璃上凝结而成的。

2. 邀请孩子们观察冷水中的玻璃板,并询问他们是否看到了冰花的形成。

3. 接下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一下。

给每个孩子一块玻璃,让他们将玻璃放在冷水中,观察冰花的形成过程。

展示和总结:1. 请孩子们将自己观察到的冰花用彩色粉末或彩笔描绘在玻璃上,然后展示给大家观看。

2.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总结冰花形成的原理。

拓展活动:1. 邀请孩子们观察其他冬天的自然现象,如雪花、冰柱等,并通过与冰花的比较,让他们了解不同自然现象的形成原理。

2. 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有关冰花的绘本、科学实验视频等,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冰花和冬天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冬天的自然现象——玻璃上的冰花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亲自实践来观察和探究冰花的形成过程。

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实践和创造力等能力。

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冬天的自然现象,教师可以进一步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资料、绘本和实物等资源,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到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理解水的三态。

2.能够了解在何种条件下玻璃上会出现冰花。

3.能够初步掌握玻璃上冰花的形成原理。

二、教学准备1.玻璃板2.碳酸钙3.密封袋4.不锈钢容器5.冷、热水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本次科学实践课程我们将讲解水的三态和玻璃上的冰花,引导孩子们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和兴趣,并了解水的特性。

2. 教学步骤(1) 水的三态1.通过讲解图片和实物来介绍水的三态:液态、固态和气态。

2.教师倒水,观察水的变化,在不同温度下水的状态变化。

(2) 玻璃上的冰花1.展示玻璃板,让孩子们观察,并询问孩子对玻璃板的认识。

2.预先准备好玻璃板、碳酸钙和密封袋。

3.让孩子们在玻璃板上涂上适量的碳酸钙。

4.将玻璃板放入密封袋,并装入冷水或冰块,密封袋外摸起来十分凉,让孩子们观察整个过程。

5.等待几分钟后,取出玻璃板,观察玻璃上的现象,玻璃上会出现像冰花一样的物质。

6.解释形成原理:玻璃表面水分分布不均匀,在接触冷玻璃时,凝结形成了冰晶的样子,形成了玻璃上的冰花。

(3) 实践总结1.讲解本次科学实践的内容,由孩子们自己总结和思考,帮助孩子们尝试的思考和理解。

2.提供问题:水为什么能够从液态转化为固态?为什么在玻璃上会出现冰花?3.让孩子们回答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本次实践的知识点。

四、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册作业,包括搜集相关知识和思考题的答案,检查孩子们是否理解和记忆了本次课程的知识点。

2.学生填写反馈,反馈本次课程的收获和困难,了解孩子们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和是否能够主动探究。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玻璃上的冰花》中班科学领域教案《玻璃上的冰花》教材简解:冰花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而幼儿对于外界的事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幼儿已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体验冰花发生的变化。

目标预设:1、感知冬天自然界中的天气、气温的变化。

2、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3、体验在感知发现中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课前准备:组织幼儿观察玻璃上的冰花。

2、知识准备:幼儿对冰花的变化已有一定的感知。

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大自然中天气、气温的变化。

难点: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

设计理念:我以找准孩子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选择导入方式,设计了此次活动,通过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以及探索的欲望,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教学理念。

设计思路:冬天已悄悄走进了我们的幼儿园,虽说脚步是轻轻的,却没有躲过孩子们敏锐的眼睛。

我们班一位幼儿一早来到幼儿园,刚走进洗手间,就大声叫起来:"老师,老师,你快来看看呀,玻璃上有东西,真漂亮。

"其他幼儿听到之后,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特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让幼儿在活动中去感知去发现周围事物的秘密。

活动过程:一、师幼谈话,导入课题:1、哪个小朋友知道我们现在处在什么季节?(冬季)2、在这个季节天气很冷,冷天会出现什么景象?(结冰)3、玻璃上会出现什么?(冰花)二、创设情景,教师带领幼儿到洗手间,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请幼儿有序的排好队观察玻璃上的冰花。

(2)观察玻璃上冰花有什么变化。

三、教师提问,启发引导幼儿了解冰花。

1、提问:"你们知道冰花是从哪里来的吗?"幼儿议论:"因为冬天天气冷,所以有冰花。

""冬天到了就有冰花,还下雪呢?"2、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冰花?"幼:"电视上有许多好看的冰花。

""我家的玻璃上也有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玻璃上的冰花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冬天自然界中的天气、气温的变化。

2、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3、体验在感知发现中带来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2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组织幼儿观察玻璃上的冰花。

2、知识准备:幼儿对冰花的变化已有一定的感知。

3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大自然中天气、气温的变化。

难点: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

4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导入课题:
1、哪个小朋友知道我们现在处在什么季节?(冬季)
2、在这个季节天气很冷,冷天会出现什么景象?(结冰)
3、玻璃上会出现什么?(冰花)
二、创设情景,教师带领幼儿到洗手间,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请幼儿有序的排好队观察玻璃上的冰花。

(2)、观察玻璃上冰花有什么变化。

三、教师提问,启发引导幼儿了解冰花。

1、提问:"你们知道冰花是从哪里来的吗?"幼儿议论:"因为冬天天气冷,所以有冰花。

""冬天到了就有冰花,还下雪呢?"
2、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冰花?"幼:"电视上有许多好看的冰花。

""我家的玻璃上也有冰。

""我家没有冰花。

"
3、师:"为什么有的玻璃上有冰花,有的玻璃上没有冰花呢?"幼:"因为我家有空调,暖和,所以没有冰花。

""有太阳的地方没有冰花,没有太阳的地方有冰花。

"师总结:由于气温的变化,导致了冰花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变化的,比如:天气的变化、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等等。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都已了解了冰花,并知道冰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回去的时候,可以向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介绍一下冰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