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吸收放散实验
吸收放散实验概要
吸收试验(absorption test)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因此具有抗体活 性的血清加入相应抗原后,抗体的活性下降或消失, 这种作用称为吸收试验 对一未知抗体可以用已知抗原进行吸收,吸收后
抗体活性下降或消失,说明未知抗体中含有与已知抗
原相对应的抗体。有时被检血清中有多种抗体,可用
液中含有较多游离白蛋白。
热放散试验方法
将疑有抗体包被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4 次,最后一次尽量压积红细胞和吸取红细胞上 层的生理盐水。 在压积红细胞中加等量生理盐水(也可用AB 血清或6%白蛋白),置 56℃水浴箱中7~8分 钟,期间摇动数次。
取出后立即高速离心,3000 转/分2分钟;取 上清液(樱红色的上清液即为放散液),与已 知红细胞试验。按不同试验要求做试验,将放 散液作为抗体使用。
用吸管插入试管底部吸出放散液,若有浑浊可重新离 心1 次 将放散液置37℃水浴10分钟,除尽乙醚,然后与一组 谱红细胞做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以鉴定抗体特异性
酸放散
放散试验的应用
鉴定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上的抗体
在溶血性贫血和可疑输血反应中,用来
鉴定产生直抗阳性的红细胞
制备少量的单特异性抗体
热吸收
吸收试验可区别真假凝集:真凝集经吸收后 凝集减弱或呈阴性;假凝集经吸收后凝集不变
放散试验
放散液
用放散试验 技术将大量附着于红细胞上的
抗体放散到小量的生理盐水中,这种含有抗体
的溶液称为放散液
放散液中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可以与相应
抗原结合,从而可以进一步确定抗体的特异性。
热放散试验
主要应用ABO 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及从 红细胞上洗脱掉IgM及IgG抗体。此方法制备抗 体最容易,但抗体回收较差,即如果抗体较弱, 放散试验可得到假阴性的结果。 其优点是适用于一般化验室,缺点是放散
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增强方法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效果
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增强方法在 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将吸收放散试验法和抗体增强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工作以我院患者为例展开,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选取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ABO疑难血型患者。
对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给予患者吸收放散试验和抗体增强试验,对其临床鉴定结果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在50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为A抗原减弱,9例患者为AB抗原减弱,9例为B亚型,5例为A亚型。
在吸收放散实验中,ABO血型抗原凝集强度在MF-1,其中有9例检测出IgM型抗A,6例患者检测出IgM型抗B。
同时,共有30例低效价血清患者,其中A型血血清抗B抗体患者人数为9例,B型血血清抗A抗体人数有9例,O型血血清抗体人数有12例。
结论: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将吸收放散试验法和抗体增强法进行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可保证鉴定准确性,增强临床输血安全性。
关键词:吸收放散试验;抗体增强法;ABO疑难血型鉴定就ABO血型鉴定来说,其是临床中针对输血项目前所展开的必要检查项目,可保证患者输血安全性。
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基层医院输血过程仍然缺乏对基因普及的使用和重视,大多依然采用ABO疑难血型的检测依然以血清检验方法为主。
吸收放散试验是临床当前应用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主要方法,检测准确性较高,但是从临床发展情况来看,此方法在低效价血清抗体检测中,其试剂红细胞与放散凝集强度较低,还需要将此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联合应用[1]。
本研究则基于此,以我院患者为例,将吸收放散试验法与抗体增强方法进行联合应用,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
1一般资料和研究方法1.1一般资料分析此次研究工作以我院患者为例展开,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患者选取均为ABO型疑难血型患者,人数为50例,患者中,男性人数有26例,女性人数有24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68岁,年龄最小的为22岁,患者对应的平均年龄为(43.23±3.23)岁。
《X射线的吸收》课件
骨密度测定
通过X射线吸收可以测定骨骼的 密度,评估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
险。
在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危险品检测
X射线吸收可以用于检测危险品, 如爆炸物、毒品等,通过分析物 质对X射线的吸收特性,实现对危 险品的快速识别和检测。
食品检测
X射线吸收也可以用于食品检测, 如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 留等有害物质,确保食品的安全 性。
X射线产生的机制包括轫致辐射和特 征X射线。
X射线通常产生于高能电子撞击金属 靶,能量在100keV左右。
X射线的性质
01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具 有波粒二象性。
02
X射线具有穿透物质的能 力,其穿透能力和物质 密度、厚度、吸收系数 有关。
03
X射线具有荧光作用,某 些物质在X射线照射下能 激发出可见荧光。
的衰减。
不同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 同,这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密度
和厚度。
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可以通 过吸收系数来描述,吸收系数越 大,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越
强。
吸收的物理机制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光 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生成等 。
康普顿散射是指X射线光子与物质原 子中的电子发生碰撞,使光子的能量 减少,方向改变。
01
X射线吸收的实验 研究
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
实验设备
X射线源、单色仪、样品台、探测器 、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方法
选择适当波长的X射线照射样品,通过 探测器测量不同角度和深度的X射线强 度,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结果展示
通过图表和表格展示实验数据,如X射线强度随角度和深度的变化曲线。
结果分析
吸收放散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吸收放散试验标准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检测红细胞表面可能存在的弱血型抗原、鉴定、分离血清中可能存在的混合抗体,辅助红细胞血型及混合抗体特异性的鉴定。
(二)检验原理抗体与相应抗原在适合条件下可以发生凝集或致敏,但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如果改变某些物理条件时,抗体可以从结合的红细胞上解脱下来。
表达弱血型抗原(A或B等)的红细胞与相应抗体反应不出现凝集现象,但可以吸收相应的抗体,被吸收的抗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放散出来,与具有对应正常抗原的红细胞发生反应,检测和鉴定该放散出来的抗体,可以证明相应抗原的存在,也可以将混合抗体得到分离。
(三)适用范围1.弱血型抗原的鉴定(本操作规程主要选取弱A/B抗原鉴定制定相应试验流程)。
2.混合血型抗体的分离与鉴定。
3.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四)设备性能参数参见K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B600-A型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使用说明书。
(五)器材与试剂1.器材B600-A型离心机、KA-2200台式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塑料软试管、塑料硬质试管(75m m×l2mm)、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2.试剂生理盐水、抗A和抗B标准血清(经过筛选后)、抗人球蛋白试剂(市售单克隆或多克隆)、3%反定试剂红细胞。
(六)标本要求抗凝全血经B600-A型离心机在1 760g条件下,离心5分钟后压积红细胞应≥2ml。
(七)校准步骤参见K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B600-A型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使用说明书中校准要求执行。
(八)操作程序1.吸收试验(1)生理盐水洗涤lml压积红细胞至少3遍,最后1次洗涤后,尽量弃去试管中红细胞沉淀上的所有上清盐水。
(2)如怀疑是弱A(或弱B)抗原红细胞,在洗涤后的红细胞中加入lml抗A(或抗B)血清。
(3)将红细胞与抗体试剂充分混匀,在4℃条件下孵育2小时,期间不时轻摇试管,混合红细胞与抗体血清。
(4)使用B600-A型离心机在1 760g条件下,离心5分钟,将所有上清(抗A或抗B试剂)转移到另一支试管中。
吸收放散试验
放散试验:是把结合到红细胞膜上的抗体解离下来,用于其他目的。
基于不同目的,放散试验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热放散技术、乙醚放散技术、磷酸氯喹技术、冻融放散技术、柠檬酸放散技术、氯仿/三氯乙烯放散技术、二甲苯放散技术等。
临床意义:
1)ABO亚型的鉴定;
2)从含有多种抗体的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抗体;
3)全凝集和多凝集细胞的血型鉴定;
注意事项:
1)乙醚蒸发时应防止放散液溢出。
2)乙醚放散液中的抗体:最好使用抗人球蛋白技术检测,因放散液呈深红色,会影响其他检测技术对红细胞凝集的观察。
磷酸氯喹放散技术(侧重于得到红细胞):主要用于得到没有任何抗体附着的红细胞。
适用范围:在不破坏膜的完整性或不改变抗原表达方式的情况下,解离直抗试验阳性红细胞膜上的IgG抗体后,红细胞可用于抗原检定。
2)如果要检测放散后的细胞血型,最好用45℃代替56℃,时间延长至15分钟,可预防细胞溶血。
乙醚放散技术(侧重于得到抗体):乙醚为有机溶剂,可破坏红细胞膜,解离IgG抗体,该方法制备的放散液,抗体回收率较高。
适用范围:用于红细胞上各种IgG抗体的放散;适于解离红细胞上致敏的Rh抗体;放散液可用于特殊情况的效果基本相同,可根据条件选择。应用时,应尽量去除红细胞沉淀。
柠檬酸放散技术:用于解离红细胞膜上致敏的IgG抗体,对红细胞抗原检定,但对KeLL系统的检定除外。
注意事项:除中性液置于室温保存外,其他试剂和被检红细胞都应于4℃条件下预冷。
注意事项:
1)总孵育时间不应超2小时,延长孵育时间或在37℃孵育可引起红细胞抗原丢失或溶血;
2)要做对照,以证实在处理过程中抗原未丢失;
3)本方法不能将补体从红细胞膜上放散下来;不能将抗体从红细胞上完全去除。
实验3 吸收放散试验、效价
注意事项
1.更换滴管,防止干扰。
2.防止前带现象,看结果从高稀释度开始
3.试剂细胞。 4.稀释液体积越小,产生误差越大。
作 业
IgG抗体效价如何进行检测?
吸收试验
待 检 红 细 胞
已知 效价 的抗 A和 抗B 血清
滴定
吸收液
已知抗原 的红细胞 比较吸收 前后血清中 抗体效价
间接判定待检 红细胞血型 及其亚型种类 红细胞上 有无相应 抗原及其强度
放散试验
器材:小试管、滴管、试管架、记号笔、
冰箱、离心机、56℃水浴箱
试剂:
1.抗-A及抗-B分型血清
2.3%-5%A型及B型试剂红细胞
3.生理盐水
标本: 静脉血
操
作(已做好)
1. 冷吸收:受检红细胞洗涤3次,末次洗涤除
尽盐水,取1份压积红细胞加3份人源抗-A/抗-B 分型血清混合,置4℃ 30-60min,每隔10min将
试管振摇1次,充分冷吸收 (最好4℃过夜)。(
最好加做一个O细胞---阴性对照) 2.洗涤:离心去除上清液,以4℃冷盐水洗涤 红细胞3次,留取压积红细胞。
2.加样:从2号开始各管分别加生理盐水0.05ml; 1、 2管各加血清加血清0.05ml。 3.倍比稀释:将2号管混匀,从中吸出0.05ml移入第 3管,混匀;再从第3管吸出0.05ml移入第4管,以
此类推,至最后一管,吸出0.05ml弃去。
4.加悬红:每管各加0.05ml,混匀。 5.观察结果:3000r/min离心15秒,直接观察结果。
操
作
3.放散:加等容积生理盐水,置56℃水浴中10min( 前1min用手振摇后,56℃环境静置9min)。立刻
1000g离心3min(离心时套管内放温水,温度保持
《吸收放散实验》课件
《吸收放散实验》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关于《吸收放散实验》的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 将介绍这个实验的背景和目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以及最后的结论和实 验心得体会。
介绍
实验目的与背景
我们将学习吸收放散实验的原理以及它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设备及材料
我们将使用专门的实验设备和材料来进行这项实验。
实验原理
这个实验涉及物质的吸收和放散过程,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来分析结果。
实验过程
1
实验步骤
按照指导书上的步骤进行实验,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2
实验数据记录
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3
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操作,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处理
对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整理和分析,找出结果中 的规律和趋势。
结果展示与分析
通过图表和图像展示实验 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深入 分析和解释。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回答实验中的研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研究中的吸收放散原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反思与展望
对实验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思考实验的进一步改进和拓展。
致谢
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医学基础课件(八)-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2 粪便
部分药物通过肠道被排除出体外,经 由排便。
药物吸收的影响因素
1
pH值
药物的吸收受到溶液的pH值的影响。
2
肠道蠕动
肠道蠕动的快慢会影响药物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进而影响吸收。
3
肠道血流
肠道血流充足可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
药物分布的影响因素
1 蛋白结合
药物结合在血液中的蛋白质上,可影 响其在体内的分布。
药物分布的基本原理
药物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脂溶性、蛋白结合率以 及组织灌注等。
脂溶性
脂溶性高的药物更容易 穿过细胞膜,分布到组 织深处。
蛋白结合率
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后, 会影响其在体内的分布。
组织灌注
不同组织的血液供应情 况也会影来自药物的分布。药物代谢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2 脂溶性
脂溶性高的药物更容易分布到脂肪组 织中。
3 细胞膜通透性
药物需要穿过细胞膜才能进入细胞内,通透性影响其分布。
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
1
肝功能
肝脏是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肝功能不良会影响药物代谢速度。
2
遗传因素
个体对药物代谢能力存在差异,与遗传有关。
3
药物相互作用
不同药物一起使用时,可能发生相互影响,改变药物的代谢速度。
药物排泄的影响因素
肾功能
肠道
肾脏是主要的药物排泄器官, 肾功能不良会影响药物排泄 速度。
肠道健康状况会对药物排泄 产生影响。
肺泡
部分药物可通过肺泡排泄。
药物吸收与膜通透性的关系
1 细胞膜通透性
细胞膜通透性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 效果。
《吸收放散实验》课件
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解释和推理,得出科 学结论。
04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展示
实验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包括吸收率、放散率、时间等
。
数据图表
将实验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示,便于 观察和分析。
实验现象描述
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 细描述,如颜色变化、温度变化等 。
分光光度计
用于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 吸光度,从而推算其浓度。
离心机
用于制备实验样本,使样本中 的物质分离。
恒温水浴
用于控制实验温度,确保实验 条件的一致性。
实验试剂
待测物质的标准溶液
用于校准实验仪器和建立标准曲线。
缓冲液
用于维持实验环境的酸碱度,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
实验样本
待测的未知溶液或样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吸收放散实验在药物研 究中的应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 35(12): 1567-1571.
参考文献2
王五, 赵六. 药物吸收与放散的机制研 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123145.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实验结论3
实验结果还表明,药物C在特定 条件下的吸收和放散效果与预期
不符,需要进一步研究。
实验总结
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吸收放散实验的原理、方法和应 用,提高了实验技能和药物研究能力。
实验总结2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实验总结3
在未来的药物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吸收放散实验来评估其他药物 的药效和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放散试验
3、 放散液中抗体易变性,故应立即进行鉴定。 若需保存,应将抗体放散于AB血清或牛白 蛋白溶液中。
临床应用
热放散法常用于ABO亚型的鉴定,全凝集 或多凝集红细胞的定型,类B的放散实验以 及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等。
乙醚放散试验原理
已知 致敏 抗原
的红 细胞
受检者 血清
乙醚
已致敏 红细胞
放散液
除去乙醚 后鉴定 抗体
红细胞上 有无相应 抗原及其
强度
间接判定待检 红细胞血型 及其亚型种类
试剂
抗A及抗B分型血清。 2%A型及B型红细胞。 受检红细胞。
操作步骤
1、吸收液的制备: 取受检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末次洗
涤后将盐水倒尽,取压实红细胞1份,与等 量抗A血清混合, 另取1份与等量抗B血清混 合,置4℃冰箱至少1小时,每10分钟摇动试
管1次(红细胞充分吸收抗体),离心后取
上清液(即吸收液)。
2、倍量稀释:
排列10mm×60mm小试管4排,每排5支, 每管各加生理盐水0.2 ml。第1、3两排第1 管分别加己吸的收抗A及抗B血清 0.2 ml; 第2、4两排第1管分别加未吸收的抗A及抗 B血清0.2 ml;分别作2~32的倍量稀释。
4 、将放散液用2%A型和B型试剂红细胞鉴 定抗体,即可检出受检红细胞的血型。
结果判定
鉴定A亚型:用已知A亚型红细胞按放散 液抗体的强度A1<A2<A3<Ax<Am,判 定受检红细胞A亚型的型别。
B亚型的放散液鉴定方法相似。
注意事项
1、为了获得最大量的抗体, 应加大吸收血清 量。
2 、放散时,应严格注意温度和时间。温度过 高红细胞易溶解;温度过低,抗体从红细胞 上放散不完全。
8、将放散液放置37℃水浴30min(除尽乙 醚),然后鉴定抗体。
吸收放散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吸收放散试验标准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检测红细胞表面可能存在的弱血型抗原、鉴定、分离血清中可能存在的混合抗体,辅助红细胞血型及混合抗体特异性的鉴定。
(二)检验原理抗体与相应抗原在适合条件下可以发生凝集或致敏,但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如果改变某些物理条件时,抗体可以从结合的红细胞上解脱下来。
表达弱血型抗原(A或B等)的红细胞与相应抗体反应不出现凝集现象,但可以吸收相应的抗体,被吸收的抗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放散出来,与具有对应正常抗原的红细胞发生反应,检测和鉴定该放散出来的抗体,可以证明相应抗原的存在,也可以将混合抗体得到分离。
(三)适用范围1.弱血型抗原的鉴定(本操作规程主要选取弱A/B抗原鉴定制定相应试验流程)。
2.混合血型抗体的分离与鉴定。
3.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四)设备性能参数参见K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B600-A型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使用说明书。
(五)器材与试剂1.器材B600-A型离心机、KA-2200台式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塑料软试管、塑料硬质试管(75m m×l2mm)、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2.试剂生理盐水、抗A和抗B标准血清(经过筛选后)、抗人球蛋白试剂(市售单克隆或多克隆)、3%反定试剂红细胞。
(六)标本要求抗凝全血经B600-A型离心机在1 760g条件下,离心5分钟后压积红细胞应≥2ml。
(七)校准步骤参见K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B600-A型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使用说明书中校准要求执行。
(八)操作程序1.吸收试验(1)生理盐水洗涤lml压积红细胞至少3遍,最后1次洗涤后,尽量弃去试管中红细胞沉淀上的所有上清盐水。
(2)如怀疑是弱A(或弱B)抗原红细胞,在洗涤后的红细胞中加入lml抗A(或抗B)血清。
(3)将红细胞与抗体试剂充分混匀,在4℃条件下孵育2小时,期间不时轻摇试管,混合红细胞与抗体血清。
(4)使用B600-A型离心机在1 760g条件下,离心5分钟,将所有上清(抗A或抗B试剂)转移到另一支试管中。
X射线的吸收 ppt课件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12
X射线的吸收限
在μ—E图中,在某一个能量E处,μ发声突变,称之为吸收限。 产生吸收限的原因是:当X射线的能量恰能将吸收体某一内层电子电 离,从而引起原子的共振吸收,从而使吸收系数突然增大。
K吸收限表示光子的能量足
以使一个1S电子脱离原子,从
而引起原子的共振吸收,使吸
收系数有了突然的增加; LI吸
通过 x0 厚度的吸收体后, 强度为入射强度的e -1 ➢ 线性吸收系数: μ
x 的单位取cm, μ的单位为cm-1
PPT课件
6
X射线的吸收率
吸收体密度:
x x
质量厚度 单位:mg / cm2 质量吸收系数 单位: cm2/mg
质量吸收系数更能反应吸收体的本质
➢µ/ 不依赖吸收体的状态(汽,液,固体) ➢µ质量吸收系数也常用 表示
朗伯-比耳定律形式变为:
x
I (x) I0e
PPT课件
7
X射线的吸收率
光子与物质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光子能量
光电效应:光子与束缚电子作用,光子被完全吸收;
康普顿效应:光子与自由电子的散射;
电子偶效应:当光子的能量大于电子的静止能量的两倍时(
即1.02MeV),光子在原子核场附近可将全部能量转化为正、
实验结果完全证实了这一推论。例如,对于吸收 物银来说,当出现L吸收限时,同时就有L线系的标识 谱线出现,而当出现K吸收限时,则能同时观察到K线 系标识谱的全部谱线。
吸收限的出现,再一次有力的证实了原 子中电子有壳层结构!
PPT课件
16
X射线的吸收限
吸收限的应用:
➢ 吸收限在测量中的应用:过滤片 ➢ X射线吸收在医学上的应用:心血管造影术
吸收放散试验
放散试验原理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在物理条件 改变时,抗体又会从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分离下 来,将抗体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分离下来的试 验称为放散试验
吸收试验的方法
冷吸收
一份盐水洗涤的已知抗原的压积红细胞 加一份被检血清,混匀后置 4℃ 冰箱吸 收1~2小时 (ABO、MN、P系统等)
热吸收 混匀后置37℃水浴箱中吸收(Rh系统等)
其优点是适用于一般化验室,缺点是放散 液中含有较多游离白蛋白。
热放散试验方法
将疑有抗体包被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4 次,最后一次尽量压积红细胞和吸取红细胞上 层的生理盐水。
在压积红细胞中加等量生理盐水(也可用AB 血清或6%白蛋白),置 56℃水浴箱中7~8分 钟,期间摇动数次。
取出后立即高速离心,3000 转/分2分钟;取 上清液(樱红色的上清液即为放散液),与已 知红细胞试验。按不同试验要求做试验,将放 散液作为抗体使用。
放散抗体时,应不断摇动,促使抗体从抗原抗体复
合物上分离下来
乙醚放散试验
主要应用于温自身抗体(IgG)或同种抗体 引起的直抗阳性,以及用于分离IgG抗体混合物
其最大优点是适用于检查获得性溶血性贫 血,鉴定Rh抗体效果最好,不宜用于 ABO 抗 体鉴定
乙醚放散试验方法
取经洗涤3次的受检压积红细胞1份加1份生理盐水,
酸放散
放散试验的应用
鉴定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上的抗体 在溶血性贫血和可疑输血反应中,用来
鉴定产生直抗阳性的红细胞 制备少量的单特异性抗体 从病人红细胞上去除抗体,制备可用于
自身吸收或鉴定血型及交叉配血次测试 验中使用的红细胞
吸收试验(absorption test)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因此具有抗体活 性的血清加入相应抗原后,抗体的活性下降或消失, 这种作用称为吸收试验
吸收放散实验课件
▪ 将放散液置37℃水浴10分钟,除尽乙醚,然后与一组
谱红细胞做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以鉴定抗体特异性
•吸收放散实验
•16
•吸收放散实验
•17
酸放散
•吸收放散实验
•18
放散试验的应用
▪ 鉴定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上的抗体 ▪ 在溶血性贫血和可疑输血反应中,用来鉴定产
生直抗阳性的红细胞
▪ 制备少量的单特异性抗体 ▪ 从病人红细胞上去除抗体,制备可用于自身吸
•吸收放散实验
•5
•吸收放散实验
•6
•吸收放散实验
•7
•吸收放散实验
•8
•吸收放散实验
•9
•吸收放散实验
•10
热放散试验
主要应用ABO 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及从 红细胞上洗脱掉IgM及IgG抗体。此方法制备抗 体最容易,但抗体回收较差,即如果抗体较弱, 放散试验可得到假阴性的结果。
其优点是适用于一般化验室,缺点是放散 液中含有较多游离白蛋白。
吸收试验(absorption test)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因此具有抗体活 性的血清加入相应抗原后,抗体的活性下降或消失, 这种作用称为吸收试验
对一未知抗体可以用已知抗原进行吸收,吸收后
抗体活性下降或消失,说明未知抗体中含有与已知抗
原相对应的抗体。有时被检血清中有多种抗体,可用
已知抗原分别吸收及鉴定•吸收抗放散体实验的性质
收或鉴定血型及交叉配血次测试验中使用的红 细胞
•吸收放散实验
•19
•吸收放散实验
•20
•吸收放散实验
•11
热放散试验方法
将疑有抗体包被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 一次尽量压积红细胞和吸取红细胞上层的生理盐水。
药物的吸收PPT课件
(二) 生物膜性质
1. 膜的流动性
脂肪酸链不饱和程度越大, 脂质的相变温度越低, 流动性越大;胆固醇增 加膜脂质分子的有序性。
2. 膜结构的不对称性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膜的蛋白质、脂类及糖类物质分布不对称。 外在蛋白- 非共价键结合于脂质双分子层的表面,溶于水。
内在蛋白- 整个脂质双分子层。 3. 膜结构的半透性
✓ 出胞作用 (exocytosis): 向细胞外释放的过程(胰岛素分泌)。
• 转运方式:
✓ 胞饮作用 (pinocytosis): 摄取的药物为溶解物或液体 。
✓ 吞噬作用 (phagocytosis): 摄取的物质为大分子或颗粒状物。
第15页/共80页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二、药物转运机制
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
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
(一)胃
• 胃控制内容物向肠管转运。
• 胃液含有以胃蛋白酶为主的酶类和 0.4% ~ 0.5% 的盐酸, 具有稀释、消 化食物的作用。
• 口服的药物:胃内崩解、 分散和溶解。
• 表面: 褶壁, 但缺乏绒毛, 吸收面积有限, 除一些弱酸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外, 大多数药物吸收较差。
的脂溶性药物溶于液态脂质膜中 , 容易透过细胞膜。
Fic绝ks大扩多散数定有律机: 弱酸d或C有/机dt弱碱药D物A。k (CGI C) / h
(一级速率过程)
dC / dt PCGI
第8页/共80页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
二、药物转运机制
(一)被动转运 (Passive transport)
大肠比小肠粗而短(约1.7m), 粘膜上有皱纹但没有绒 毛。
红细胞做放散吸收实验原理
红细胞做放散吸收实验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红细胞做放散吸收实验的原理。
你想想啊,红细胞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包裹”,里面装着好多重要的东西呢。
那放散吸收实验呢,就好比是一场和红细胞的奇妙“游戏”。
我们要知道,红细胞上可能会结合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抗体啥的。
这时候,放散就像是把这些结合的东西从红细胞这个“包裹”里给“抖落”出来。
就好像你手里抓着一把沙子,你得想办法把它们松开,让它们掉下来。
那吸收呢,就是反过来啦。
把一些我们想要研究的东西,让红细胞这个“小机灵鬼”给“抓住”。
这就像是红细胞张开“小手”,把那些东西紧紧抱住。
为啥要做这个实验呀?这可重要啦!通过放散,我们能把那些隐藏在红细胞里的秘密给找出来,看看都有啥。
而吸收呢,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红细胞和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探索一个神秘的小世界。
你说红细胞多神奇呀!它们小小的身体里居然藏着这么多的故事。
做这个实验,不就像是我们拿着一把神奇的钥匙,去打开红细胞这个神秘宝盒嘛。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做这个实验,那好多关于红细胞的事情我们不就不知道啦?那可不行呀!我们得像侦探一样,通过这个实验去寻找线索,解开红细胞的谜团。
而且哦,这个实验可需要我们特别细心呢。
就像照顾一个小婴儿一样,得小心翼翼地操作,不然可能就得不到准确的结果啦。
你看,红细胞做放散吸收实验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它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红细胞的世界,发现那些我们以前可能忽略的细节。
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精彩。
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个实验哦,它可是有着大作用呢!这就是我对红细胞做放散吸收实验原理的理解啦,你觉得怎么样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吸收放散试验
精选ppt
3
吸收放散试验的应用
3. 可在多种抗体中通过吸收试验移走某种不需要的抗 体,保留某种需要的特异性抗体,达到获取单一特 异性抗体的目的。
4. 克服自身抗体的干扰 ,如用自身红细胞吸收血清中 的自身抗体,解决配血困难。
5. 鉴定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上的抗体
精选ppt
4
吸收放散试验的应用
6. 在溶血性贫血和可疑输血反应中,用来鉴定产生直 抗阳性的红细胞
吸收放散试验
精选ppt
1
吸收试验原理: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因 此具有抗体活性的血清加入相应抗原后,抗体的活 性下降或消失,这种作用称为吸收试验。
放散试验原理: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在物 理条件改变时,抗体又会从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分离 下来,将抗体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分离下来的试验 称为放散试验。
释放试验
结论
-
不能证实为由血型免 疫性抗体引起的HHale Waihona Puke N-可以证实为HDN
-
可疑为HDN
+
可以证实为ABO HND
+
可以证实为ABO HND
-
可以证实为ABO HND
+
可以证实为ABO HND
+ 精选ppt
可以证实为ABO H6 ND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2
吸收放散试验的应用
1. 用于间接证明红细胞上的血型抗原及其强度,解决 红细胞定型困难的问题。常用于ABO亚型的鉴定、 全凝集或多凝集红细胞的定型以及某种原因引起红 细胞血型抗原或抗体减弱时的定型。
2. 可鉴定抗体特性,探明是单一抗体、混合抗体或复 合抗体,是何种免疫球蛋白,是否为凝集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乙醚放散试验
实验原理
已知
致敏
抗原
的红
细胞Leabharlann 受检者 血清乙醚已致敏 红细胞
放散液
除去乙醚 后鉴定
抗体
22
试剂
1、受检者血清 2、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抗凝血) 3、乙醚(分析试剂) 4、AB型血清
8
注意事项
1、试验所用抗A及抗B血清效价不宜过 高,应先将抗血清效价稀释到32倍为宜。 若抗血清效价太高,抗血清被A亚型红 细胞吸收后效价下降不明显,难以判断 结果。
9
2、红细胞经洗涤压实,盐水应尽量去 尽,以免抗血清被稀释。 3、吸收试验的温度应根据抗原抗体反 应的最适温度来确定。ABO系统以4℃ 为宜,Rh系统以37℃为宜。
• B亚型的放散液鉴定方法相似。
18
注意事项
1、为了获得最大量的抗体,应加大吸收血 清量。 2、放散时,应严格注意温度和时间。温度 过高红细胞易溶解;温度过低,抗体从红 细胞上放散不完全。
19
3、放散液中抗体易变性,故应立即进行鉴 定。若需保存,应将抗体放散于AB血清或 牛白蛋白溶液中。
20
临床应用
6
结果判定
1、吸收后,抗A效价较未吸收抗A效价 显著降低或消失者为A型(同理判定B 型),若吸收后抗A和抗B都显著下降为 AB型,若吸收后抗A和抗B效价都无显著 差异者为O型。
7
2、若试验目的是鉴定A亚型, 则按受检 红细胞的吸收强度,A1>A2>A3>Ax>Am的规 律来判定。B亚型鉴定与此类似。
10
临床应用
• 本试验用以间接证明红细胞上血型抗 原及其强度,常用于ABO亚型鉴定、 全凝集或多凝集红细胞定型以及某种 原因引起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时的定 型等。
11
放散试验
1、ABO血型IgM类抗体常用热放散法。 2、Rh血型IgG类抗体常用乙醚放散法。
12
热放散试验
实验原理
分 型血 清
待检 红细胞
23
操作步骤
1、取直抗阳性患者的红细胞1ml,用生理 盐水洗涤3次(最末一次洗涤尽量弃去上 清液),离心。 2、取1体积压实红细胞,加1体积AB型血 清或生理盐水和2体积乙醚,颠倒混匀 10min,然后以3000rpm离心5min。
24
3、离心后即分成三层,最上层是乙醚, 中层是红细胞基质,下层是具有抗体的 放散液,其色深红。 4、用清洁的吸管吸出放散液。 若有混 浊,可再离心1次。 5、将放散液放置37℃水浴30min(除尽 乙醚),然后用谱细胞鉴定抗体。
25
临床应用
• 本试验主要适用于鉴定Rh抗体,临 床上常用于RH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26
4
2、倍量稀释: 排列10mm×60mm小试管4排,每排5支, 每管各加生理盐水0.2 ml。第1、3两 排第1管分别加己吸的收抗A及抗B血 清 0.2 ml;第2、4两排第1管分别加 未吸收的抗A及抗B血清0.2 ml;分别 作2~32的倍量稀释。
5
3、第1、2两排每管各加2%A型红细胞 盐水悬液0.2ml,第3、4两排每管各加 2%B型红细胞盐水悬液0.2ml。 4、将试管振摇使红细胞充分混匀,置 室温1小时(或1000rpm离心1min), 观察凝集反应。
主要内容
吸收试验
试验原理 试剂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
加热放散法
试验原理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
放散试验
试验原理
乙醚放散法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
1
吸收试验原理
已知
效价
的抗
待 检 红
A或 抗B 血清
细
胞
滴定
已知抗原 的红细胞
吸收液
比较吸收 前后血清中 抗体效价
红细胞上 有无相应 抗原及其
强度
间接判定待检 红细胞血型 及其亚型种类
2
试剂
• 抗A及抗B分型血清。 • 2%A型及B型红细胞。 • 受检红细胞。
3
操作步骤
1、吸收液的制备: 取受检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末 次洗涤后将盐水倒尽,取压实红细胞1 份,与等量抗A血清混合,另取1份与等 量抗B血清混合,置4℃冰箱至少1小时, 每10分钟摇动试管1次(红细胞充分吸 收抗体),离心后取上清液(即吸收 液)。
放散
物理条件 的改变 (加热)
凝集或 致敏
抗体
试剂 红细胞
待检 红细胞
确定抗体的 种类和强度
判定待检 红细胞上抗 原的型别
13
试剂
1、 抗A和抗B分型血清。 2 、2%A型和B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 3 、受检红细胞。
14
操作步骤
1、受检红细胞与抗A和抗B血清吸收见吸 收试验。
15
2 、离心去掉上清液,以4°C冷盐水洗 涤红细胞3~4次,倾去洗涤液,留取压 实红细胞。用1/2容积的生理盐水, 置 56°C水浴10分钟,每隔15秒振摇1次, 使吸附在红细胞上的抗体充分放散。
16
3、立刻以3000rpm离心,离心式套管内 放温水,使温度尽量保持在56℃,分离 得到的上清液即为放散液。 4、将放散液用2%A型和B型试剂红细胞鉴 定抗体,即可检出受检红细胞的血型。
17
结果判定
• 鉴定A亚型:用已知A亚型红细胞按放 散液抗体的强度A1<A2<A3<Ax<Am, 判定受检红细胞A亚型的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