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古诗二首绝句
古诗二首绝句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所作。
他在此诗中运用了极富感染力的自然景象来表达离别之情,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同身受。
二、《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巨匠杜甫所作。
他用悲秋、独登高台等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苦与沉痛,既展示了诗人自身的人生境遇,又表达了深层的社会关怀。
以上是古诗两首,都表达了离别、孤独、苦难等主题,通过自然景象
的描绘,让人们感受到了原生态的情感。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传承中华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6篇)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6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古诗两首的意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两首》的意思
《望天门山》: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本诗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
《饮湖上初晴后雨》:那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句解:晴天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
4.古诗两首
山 行
杜牧 唐代诗人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tínɡ
亭
tínɡ
停
雨
笔顺
儿歌
霜字雨头下加相,
lù jiànɡ
寒露过后是霜降;
biàn sì xuě fēi sǎ yán
遍地好像撒白盐,
似雪非雪这是霜。
霜
风霜雨雪 远走高飞
凉亭
停车
远近
车身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我会填
(远 )(上 )寒(山 )( 石) 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 )(坐 )( 爱)(枫)(林 )( 晚), 霜( 叶)( 红)(于 )( 二)( 月)( 花)。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苏轼
宋代诗人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zè ng
liú
qí ng
gà i
赠送
jú
姓刘
cá n
擎雨盖
yó u
菊花
jūn
残枝
bì xū
犹有
chéng jú
君子 必须 橙色 橘子
姓
刘 君
jūn
liú
jú
秋
cán
花
海
菊 橙
残
jú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ã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tínɡ chē zuî ài fēnɡ lín wǎn
《古诗两首》
《池上》
《所见》
《游子吟》
《枫桥夜泊》
《山行》
《元日》
江雪
峨 眉 山 月 歌
诗 两
六年级(一)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诗人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 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 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 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 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 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 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 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 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 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 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 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 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 《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 料价值。
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பைடு நூலகம்
问渠哪得清如许?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 它输送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两句在表达 方式上有什么 特点?告诉人 们一个怎样的 道理。
古诗二首(优秀10篇)
古诗二首(优秀10篇)《古诗两首》篇一21 古诗两首文本细读:本课所选的两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写景寓理,语言执白,却引人深思。
《登鹳雀楼》是一首自古而今广为传诵的名篇,描写了登高望远所见,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还蕴涵一定的积极人生哲理。
第一句写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世界的尽头渐渐隐没,这是天空景,也是西望景。
第二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
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的滔滔大浪,视线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西向东,跟随黄河水向远方伸展。
虽不能目击黄河入海的情景,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气势磅礴,流入大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陆地景,也是东望景。
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
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和再上一层楼的行动。
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不断的向上攀登,迈上更高的一层楼。
以“楼”收尾,很好的照应了题目。
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既富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
含义深远,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交待学习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24.古诗两首二、故事导入,简介诗人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平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释幕府〕。
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璘争夺王位,李璘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
在行至白帝城时,突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
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李白是我国唐朝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三、释提、介绍学习方法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B.读懂、C.读精、D.读会、E.会读。
四、学习古诗〔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朝 ( zhao chao )辞一日还 ( huan hai )万重 ( chong zhong )山白帝 ( ti di )城啼 ( ti di )不住2、齐读〔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A 、朝辞白帝彩云间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2、理解词义:辞:辞别,分开。
3、作者早晨分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a.指名说:早晨分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B 、千里江陵一日还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3、练说句意1〕互相说2〕指名说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5、小结这两句诗,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与壮丽,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两首诗一个主题,与其说是在教学两首古诗,不如说是让学生通过两首古诗徜徉在更多描写春天的美诗文中,从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机,春的万紫千红。
教的时候既要注意区别,又要注意联系,前者为点,后者为面,点面结合构成了美丽的春天。
两首古诗的分开教学看似独立,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始至终不离“春”这一主题,为二次整合铺垫基础。
课末,将两首古诗再次整和,进行对比参读。
使学生领会到:《绝句》如细笔勾勒出祖国山河的美;《春日》则如泼墨挥毫,渲染出春天的.“无边光景”,“万紫千红”。
然而此处对比的实质并非为求异,而为探求两首古诗内在精神之一致,即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至此,学生对春的感悟和热情得以升华,此时,让他们写下心中对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
课堂氛围达到高潮。
让学生学诗画画是最佳选择。
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诗文得以整合。
两首教学有所不同。
《绝句》是让学生感受到春天并用自己的话将一、二两句诗写下来。
《春日》则是任选一个景物展开想像说具体感受景物美。
还感受语言美、空间美、诗人情操美等。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炼,感情最为丰富。
而“每一首诗都离不开意念、意象和意境这三个层面”(张厚感)。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
”老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这三个“意”,品读好这三个“意”。
就一定要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让他们在反复吟诵中浮现出诗的意蕴。
读诗,若要解得其中真意,就需仔细玩味,抓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去体会,这是一个体味诗意的过程,更是一个炼字的过程,一个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
这是读诗的关键,也是进入诗境、体会诗情的关键。
我们要尽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会词的妙处。
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自然领悟意味深长的诗意。
诵读是引发读者与作者情感共鸣的酵母,是作者和读者情感交流的纽带,通过有声有情的诵读,文中的字句就会活起来,__整体也会更具形象性,在潜移默化中,读者就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
《古诗两首》教案15篇
《古诗两首》教案15篇《古诗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出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重难点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乐学善思办法组内赛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巩固对诗词的理解。
教学流程一、借助情境,听读赏诗1.播放课件。
2.师声借助情情并茂地诵读诗文。
3.学生自由读诗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
1.同桌互读,看读音是否准确,诗句是否通顺。
2.指名读,全班评议。
二、诵读诗文,把握诗意(一)学习古诗《雪》1.指导读诗,感知诗意(1)简介作者尤袤(2)自由读古诗,结合诗文的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图文结合,多种方式反复诵读。
(4)同桌、小组、全班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全诗内容。
(5)汇报学习情况。
2.由画入境,想象感悟。
(1)指名读.全班齐读.练习背诵(2)结合背诵,启发学生展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象?(二)学习古诗《江雪》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2.诵读诗文,把握诗意(1)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2)自由读古诗,结合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尝试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3)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3.细读古诗,感悟诗情(1)自由读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名带动作、表情读,从中感悟是人的情感。
(3)想一想、说一说通读两首古诗,边读边结合插图想象每首诗所描写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三、延伸拓展,升华情感1.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完成书后的“自选佳句”。
2.课下搜集关于雪的名句、名言,体会诗人的感情。
3.搜集有关写景的故事读一读。
《古诗两首》教案2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2、齐读、指名读。
古诗两首
4.古诗两首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作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全诗八句。
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诗意剑门关外忽然传出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初闻此讯,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她们的愁容不知去了哪里,我胡乱地卷着诗稿和书籍,高兴地简直要发狂。
在春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畅饮美酒,有明丽的春光做伴,和家人一起返还家乡。
我们立即动身,从巴峡启程,穿过巫峡,一路顺流而下,经过襄阳,再陆路前往洛阳。
关于杜甫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杜甫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2.《示儿》《示儿》的背景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主要板书计划20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日当午汗滴春一粒盘中餐辛苦秋万颗饿死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课外: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解释“古诗”的意思。
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二、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
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指导看书上的图。
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
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古诗两首意思
《望天门山》意思: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意思: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夜书所见》意思: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我知道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深夜的篱笆边有一盏明亮的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我一个人孤独地在异地他乡漫游,每到佳节就加倍地思念亲人。
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在登高望远;他们都插着茱萸,就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望天门山》意思: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意思: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夜书所见》意思: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我知道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深夜的篱笆边有一盏明亮的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我一个人孤独地在异地他乡漫游,每到佳节就加倍地思念亲人。
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在登高望远;他们都插着茱萸,就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望天门山》意思: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意思: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古诗两首
春 眠 不 觉 晓 ,
连 春 天 天 亮的 也夜 察晚 觉睡 不得 到特 。別 香 甜
,
春暖花开的季节, 孟浩然睡得怎么样?
jué 觉 jià0
√
处 处 闻 听见 啼 鸟儿的叫声 鸟 作者一觉醒来听到了什么呢
到 处 都 听 见 鸟 儿 的 叫 声 。
?
处 处 闻 啼 鸟
鸟儿的叫声 鸟啼
xiǎo
随风潜入夜, 潜 夜
潜:悄悄地
润物 无声 润物细无声。
润物:滋润万物
春雨是个勤快的小姑娘, 她唤醒了小草,小草发芽了。
春雨是位画家, 她染红了花,染绿了叶。
春雨是……,她……
春 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现在你觉得春雨好在哪里?
春雨好在 ( 春雨还好在 ( 润物细无声
nǎi 乃
suí 随风
qián 潜 入
rùn 时节 润
xì 细
春 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春 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春雨究竟好在哪?
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
时节:季节。
当 乃 当春乃发生。
当: 正当,就在。 乃:就
为什么春天的雨是好雨呢?
知时节
)
)。
知时之美,谦逊之美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jìng jù dú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xiǎo shī jǐn guān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乃 随 潜 润 细 晓 眠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
古诗两首
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
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
了。
宿、徐、篱、疏、未 熟字加偏旁: 佰+宀=宿(住宿、宿舍) 离+竹=篱(篱笆) 熟字换偏旁: 消除——徐主任、川流不息——稀疏 熟字减偏旁 味-口=未(未来)
近义词
干枯、光荣、繁荣、 住宿、宿舍、徐主任、 篱笆、稀疏、未来
[注] 1.篱落:篱笆。 2.疏疏:稀疏。 3.径:小路。(远上寒山石径斜) 4 .深:深远。 5. 树头:树枝头上。 6. 未:没有。 7.阴:树阴。 8.急走:快速奔跑。 9. 黄蝶:黄银色的美丽的蝴蝶。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 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
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注]离离:青草繁茂的样 子。
译文:草原上的草是多么 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 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 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 又是绿茸茸。
我会认“枯、荣”
熟字相加:木+古=枯(干枯) 熟字加偏旁:木+冖+艹=荣(光荣、繁荣)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枯、荣、宿、徐、 篱、疏、未
未、追、店 未来、追赶、饭店、徐公店 枯、徐、烧 干枯、徐主任、徐老师、徐公店、 烧火、烧水 荣、菜、宿 光荣、吃菜、菜花、住宿、宿舍
离离( 野火(
草 唐 ( ) ),( ),(
)。 )。
宿新市( 南宋 ( 篱落疏疏一径深,( ( )急走( )黄蝶,(
) ) )。 )。
1、《草》是唐代诗人()写的, 《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 写的,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季 节的景色。 2、“篱落疏疏一径深”中,“径” 的意思是(),杜牧的《 》诗中 “远上寒山石径斜”“径”也是 此意,此诗是描写()季节的景 色。
杜牧古诗两首原文和赏析
杜牧古诗原文和赏析杜牧古诗两首原文和赏析《泊秦淮》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
其全文诗词如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言】《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⑴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
⑵烟:烟雾。
⑶泊:停泊。
⑷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⑸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翻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
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
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泊秦淮》。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同学们,咱们二年级上册学的这两首古诗可有意思啦!先来说说第一首《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同学们想想,在一个墙角,有几枝梅花,天气那么冷,别的花都不开了,只有梅花自己勇敢地开放。
就好像咱们班的小红同学,在大家都觉得数学题很难不想做的时候,她一个人认真思考,最后做出来了,是不是很像勇敢的梅花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远远看去,以为是雪,走近了才知道是梅花,因为有暗暗的香气飘过来。
咱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一个很冷很冷的冬天,我们走在路上,突然闻到一股香香的味道,顺着味道找过去,发现是墙角的梅花在开放,多惊喜呀!再讲讲第二首《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在学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地方,绿草都把他的身子遮住了。
同学们,咱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小孩子是不是特别认真,都顾不上整理自己的头发啦。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有个路过的人想问路,小孩子远远地摆摆手,不敢说话,就怕把鱼吓跑了。
这小孩子多专心呀,就想着钓上鱼来。
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一次,咱们班的小明去钓鱼,他也像诗里的小孩子一样,特别专心。
旁边有人说话他都不理,眼睛一直盯着水面,最后真的钓上来一条大鱼呢!同学们,这两首古诗是不是很有趣?咱们读古诗的时候,可以多想想诗里的画面,就好像自己也在那里一样。
比如读《梅花》,咱们可以想想自己在那个墙角,看到梅花开放,闻到花香。
读《小儿垂钓》,可以想想自己就是那个钓鱼的小孩子,心里盼着鱼儿上钩。
这样,咱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古诗,也能感受到古诗的美啦!同学们,让我们多读几遍这两首古诗,把它们记在心里。
说不定以后咱们看到梅花,或者去钓鱼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两首古诗呢!。
《古诗二首》(优秀6篇)
《古诗二首》(优秀6篇)古诗两首篇一教学要求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初步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3.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
4.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教学难点如何把“话”变成“画”。
(即:如何使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文字投影片、图画场景投影片、录有古曲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法(一)导言。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好多古诗都通过描写引人入胜的景色,进而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读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打出投影,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对照投影片审题、解题,搞清楚“话”和“画”的涵义。
)话——诗中的语言文字。
画——通过再造想象,将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
二、指导学法(一)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寻隐者不遇》。
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句。
3.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4.指名说说这首诗的字面意思。
(贾岛在松树下问一个小孩,他师傅去哪儿了,小孩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但是云雾弥漫、缭绕,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
)(二)提问题、想诗境。
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
1.就诗句逐字逐词提出问题。
(可以提“什么样”、“怎么样”的问题。
)(1)什么样的松树下面?(2)谁怎么样问童子?(3)问什么?2.根据所提问题想象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1)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5个生字。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积累表达离别之情的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谊。
教学过程:
一、读文
1.昨天,我们预习了23课,会默写古诗的请举手。
请两生上台默写两首古诗,其余同学当小老师评价。
2.检查默写情况,根据实际订正易错字。
(重点指导“曛”、“赠”的写法,用形声字的规律理解记忆。
)
3.谁愿意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抽生读诗,鼓励用不同节奏诵读。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男女生分读两首古诗。
男生读《别董大》,女生读《赠汪伦》。
二、学文
1.一首古诗,诗题就是它的眼睛,我们一起看看第一首诗《别董大》,你知
道诗题是什么意思吗?别是什么意思?(分别、送别、告别)像这样写在离别时刻的古诗我们把它称作“送别诗”,也叫“离别诗”。
(板书“送别诗)
2.请结合注释和插图,自己读读这首诗,试着感受诗意,提出疑问。
3.全班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重点指导“黄云”、“曛”的意思。
因为黄昏时光线昏暗,所以看见的云朵也有些泛黄,其实是看不大清楚了。
(2)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君”指的是“董大”。
因为这是诗人高适劝慰朋友董大说的话。
(3)古诗前句写景,后句抒情。
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教师相机指导诵读,体会感情。
写景:渲染离别的气氛,可穿插介绍写作背景,了解他们为何在这
么坏的天气下分别。
抒情: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劝慰。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
情。
(4)想象说话:如果你就是即将远行的董大,听到了高适的这句赠言,你会想些什么呢?又会对诗人说些什么呢?
(5)激情诵读:
尽管日昏云暗、风大雪急,可是你的才华却不会埋没,而会让更多
人赞赏不已,——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我亲爱的朋友啊,不要害怕,勇敢地向前走吧,相信自己,你一定
是最棒的!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诗送给董大!也送给自己!——莫愁
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高适在朋友董大即将远行时写下了这首《别董大》送给友人,那大诗人李
白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吟诵出《赠汪伦》一诗送给汪伦呢?你能从诗句里找到答案吗?
5.全班交流。
(1)李白为什么要把这首诗送给汪伦?一个是鼎鼎有名的大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为何成了难舍难分的朋友?你能说说吗?
(联系“自主阅读园地”《妙语结深情》一文体会。
)
(2)汪伦送别李白的方式有何特别之处?(了解“踏歌”的形式。
)
(3)抓住重点词“忽闻”想象说话:为什么李白快要离开的时候汪伦才出现呢?大胆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4)重点体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这是李白惯用的夸张手法,在李白其他的古诗里,你还知道哪些句
子也用到了这一手法?
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伦对李白的深情厚谊和李白对汪伦的
深深谢意。
)
如果有一个朋友对你非常好,你也可以把这句诗送给她——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送我情。
(5)是啊,分别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所以,作者没有愁苦,诗句中洋溢着离别的欢乐和重逢的期待。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一起诵读这
首诗。
(6)诗中第一行用了“李白”,最后一行用了“我”,都指诗人,它们有什么不同?(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先叙事后抒情。
)
6.学习写法。
对比两首诗,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学习写景抒情和叙事抒情的两种写法。
7.积累表达离别之情的古诗。
李白和孟浩然是好朋友,他写过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记得吗?一起背一背。
古人的送别诗还有很多,一起来读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