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梁太极拳《授秘歌》释疑
魏坤梁为何掩盖他与太极仁拳争论分歧的实质
魏坤梁为何掩盖他与太极仁拳争论分歧的实质----驳《太极拳的相向运动是在同一直线上的相反运动吗——我与太极仁拳的博客辩论小结之二》作者太极仁拳魏坤梁先生于2012-04-22 15:04:23又发表了他的另一篇博文《太极拳的相向运动是在同一直线上的相反运动吗——我与太极仁拳的博客辩论小结之二》。
魏坤梁为了掩盖他与太极仁拳争论分歧的实质,而提出了该博文题目所说的“太极拳的相向运动是在同一直线上的相反运动吗?”这样一个新问题,好像这是我们之间争论的焦点之一。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我们之间争论分歧的实质是魏坤梁在解释太极拳原理时应用物理知识是否存在明显错误。
太极仁拳认为魏坤梁存在明显错误,而魏坤梁不承认。
太极仁拳与魏坤梁先生的分歧追根溯源,是源自魏坤梁的《谈太极拳的“拳从心出”》,几点分歧是:一是魏坤梁认为“人类使用的力量”有“杠杆性的力量”与“传递性的力量”两种,许多外家拳使用的是杠杆性的力量,内家太极拳使用的是传递性的力量。
二是魏坤梁认为“力量的计算公式是移动肢体的重量×肢体移动的速度。
”(引用自魏坤梁的《谈太极拳的“拳从心出”》)。
而我认为他的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他自《谈太极拳的“拳从心出”》以后所写的多篇博文都是围绕这个实质性问题而写的。
我们从来就们有争论过“太极拳的相向运动是在同一直线上的相反运动吗?”这样的辩题。
如果你看完魏坤梁的这篇博文,就会发现,魏坤梁想要理论的是我们各自对他在他的博文《人体杠杆性的力量与传递性的力量》中曾经引用的《运动解剖学》中的两段文字中的第二段存在不同看法。
这两段文字是:【《运动解剖学》“运动力学基础知识”第三章第一节“力”的(五)小节“内力与外力”写道:“在一个力学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力叫内力……所谓力学系统,是指我们具体研究的对象。
如在研究空翻技术时,把整个人作为一个力学系统…… 一般把整个人体作为一个力学系统,体内的肌肉力量、骨、软骨、关节、韧带、肌腱及筋膜等组织力是人体的内力”,第三章第五节“动量守恒定律”写道:“在一个力学系统内,内力可以改变系统内各物体间的动量,可将某一部分的动量传递给另一部分……如果肌拉力使身体的一部分发生运动,就可清楚地看到身体另一部分有大小相对、方向相反的反作用。
《秘授歌》,8句32个字,道尽太极拳修炼的方向和法则
《秘授歌》,8句32个字,道尽太极拳修炼的方向和法则《授秘歌》是由唐人李道子传留下来的,其文字非常简炼,但内涵丰富。
学练悟太极拳者,应以此歌诀的要义来揣摩太极道、太极术、太极拳架融为一体的真谛。
如此,方能以道驭拳,以功化身,以身修真,从而实现《秘授歌》所提出的八种功夫境界。
《授秘歌》原文无形无象,全身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磬。
虎吼猿鸣,泉清河静。
翻江搅海,尽性立命。
《秘授歌》简析无形无象,全身透空。
古拳谱上讲:“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所以,修炼太极拳的关键就是锤炼平常人看不见、摸不着的太极阴面的东西,即神之虚灵、意之专一(专注一方)、气之内外(内气和外气)混化,积攒出功夫。
“无形无象”就是这种功夫境界的一种描述。
这种境界如何达到,没有其他的途径,就是通过贯穿在每招每式中的内功心法和专门的太极功(内功修炼法)、太极松腰法、太极球等松散之功、意气之功的修炼上;其目的就是使周身内外上下,整个皮肉筋脉骨被意气滋润,没有了形体存在的感觉。
此为“无形无象”。
有的人形容,演练吴式秘传内功神韵太极拳的时候,身体只剩下“三道气圈”和一条“身中垂直线”。
更进一步的去体验,甚至连“三道气圈”和“身中垂直线”也不存在了,因为已“全体透空”,周身内外浑然一体了。
“全身透空”指无形无相的内外之气,沁润于躯体内外,畅通无阻,进入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境界。
这个时候,“三道气圈”和“身中垂直线”的区别没有了,神意一动,则手投足之间都有虚空之象,意所动的周围区域,形成了一团圆圆的大皮囊,这个皮囊如果要形容它,就是一团充满透明空气一样的混元气。
这团混元气不在身体内,不在身体外。
在哪?在神意的周围,在空空荡荡的虚空中,这时无论神意怎么动,身内外都会首尾呼应、相互接应,就如充满了水的皮囊,无处不在,相互支持。
这就是“浑然一体”的整体功夫之象!张三丰讲:“大修行人将神气打成一片,于此之动,是太极之动,神与气两不相离也,于此而静,是太极之静,神与气自成一致也。
魏坤梁太极拳锻炼追求“醉梦境”的提法是错误的
魏坤梁:太极拳锻炼追求“醉梦境”的提法是错误的一、太极拳“醉梦境”的提法不符合经典拳谱与现代科研太极拳锻炼时的精神状态应该怎样?2009年第l2期《精武》杂志上有人提出:“任何太极有成者都必须进入醉梦境,否则不会有效”,不仅认为“醉梦境是养生太极之大门,不入此门则无以养生”,而且认为“不进入醉梦境就不能算人拳境”,还说:“所说大师精神抖擞是从外观上看,从内察必已进入醉梦境。
”还引述有人说打拳“似梦游”。
这些说法正确吗?漠视孙禄堂先生所说的“拳即是道”这一理念是现代许多太极拳锻炼者的一个普遍性的重大误区。
这“道”的一个根本性内容就是精神入静也即“ 心静”。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所出现的“虚灵”、“神内敛”、“内固精神”、“性心与意静”等所指的都是追求这种高度“心静”。
从一些近代太极拳著作和一些老前辈的口述中可以知道近代正宗的太极拳家完全秉承了这一理念,对练拳始终保持精神安静都是非常重视的。
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指出:“静心凝神,斯为内敛”、“用功时须澄心息虑、心无所思,意无所感”。
又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多次强调要追求心静。
这种心静到了高深层次,则达到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满身空空洞洞”和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说的“四肢融融、绵绵虚空”的感觉,也就是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所说的“打拳,心中一物无所着则最明”与“有形归元迹,物我两相忘”。
这些都反映太极拳所追求的“心静”与道家修炼所追求的“心静”是一致的,这种“心静”就是“拳即是道”的一个重要反映。
现代太极拳界很多人虽然也讲“心静”,但在口头上却是空洞的,比如不仅曲解古拳谱和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用意”,认为要在练拳中不断进行意识活动,而且忽略了开始练拳之前借站桩对杂念的摒除和对情绪的安定,这是太极拳严重失真的一个反映。
太极拳锻炼应该始终追求“心静”,这是“拳即是道”。
然而,必须明白这种“心静”的一个要素是“提得精神”,也就是神志十分清醒。
太极拳魏坤梁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认识
魏坤梁: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认识一、古代和近代的太极拳家都认为太极拳必须不用力对于太极拳,最难的理解和锻炼的莫过于“不用力”了。
我从1965年开始先后正式跟几位武术老师学练武术和太极拳,开始阶段我既弄不清楚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究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又不理解太极拳的所谓“不用力”是什么意思,觉得凡是动作都是力作用的结果,既然是动作怎么可以不用力呢?但是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正确性绝不怀疑,因为这是近代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最先归纳提出来的,而且近代所有太极拳家的著作也是如此说的。
这些太极拳家中当然不乏像孙禄堂先生那样为武术界所敬畏的著名实战家。
既然不乏实战家的近代太极拳家都认为太极拳必须不用力,必然有我尚未理解的理由。
当时政治上我们这代人有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话叫“理解的要执行,暂时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对太极拳“不用力”我也如此照办,并且首先想方设法使得手臂在打拳中不用力……然而如今,我是十分理解和坚定地认为确实如李雅轩先生等太极拳家所说的“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有水火不能相容的本质区别;学练拳术,是不能同时用太极拳之方法和非太极拳武术之方法的”。
之所以如此,最关键的就是在于一“不用力”,而另一个是“用力”。
“不用力”与“用力”不能共存,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也就不能同练,因此可以肯定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如果同练,结果不是都练成了太极拳,就是都练成了非太极拳武术,所以一个人不可能既是太极拳高手同时又是非太极拳武术的高手,太极拳必须是能够既动作又“不用力”的。
其实太极拳“不用力”概念的理论总结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
在阐述“十三势”的古代拳谱和《杨氏老谱》中就有大量必须十分柔软甚至称为“柔而无刚”之“沾粘连随”的论述,这十分柔软就反映了“不用力”。
当然,至今为止发现的文献反映古代没有“太极拳”的称谓。
唐豪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史考证者根据调查考证在《太极拳研究》等书中指出:近代最早公开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各篇,无论篇首、篇名、篇文中原来都是没有“太极拳”一词的,所谓的“太极拳论”篇名是近代的后人加上去的,甚至在1930年,当时杨家及其弟子们所传的称为“太极拳”的拳术在全国的传播,正值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序》中所说的“风发云涌”,当年出版的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也已经将杨家所传的拳术按社会普遍习惯称为了“太极拳”,该书所载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也没有称“王宗岳太极拳论”,而是称为“王宗岳太极论”;而杨露禅向其弟子传授的整本充满“太极”的《杨氏老谱》40篇谱文中也没有“太极拳”的称谓,谱中将所论述的杨氏所学练和传授的拳称为“十三势”、“长拳”和“十三势长拳”;而《太极拳使用法》也同时称太极拳为“十三势”。
太极拳步法初探——魏坤梁编
太极拳步法初探——魏坤梁编武术中既有始终一脚领先前迈、另一脚紧随跟进的上步法,也有两脚交替前迈的上步法。
太极拳弓步上步的方法可以作为太极拳各种两脚交替上步法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由于人类一脚往前移动,支承体重一脚的脚尖外撇比较适合人类解剖结构的特点,所以人类习惯上两脚交替往前上步,两脚尖都是略微有些外撇的。
但太极拳的弓步只能是在后一脚的后脚尖外撇,前脚尖必须是正对前方不外撇的,所以太极拳的弓步上步,原来的前脚在成为后脚之前,脚尖需要发生外撇。
太极拳的弓步上步这种前脚尖外撇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模拟自己将前面敌人对自己的攻击引进落空后再上步,这种情况上步的开始就需要使得躯干发生明显后移,也就是弓步上步的前脚尖外撇是在当躯干后移靠近后脚、形成虚步时发生的,这种上步撇脚被称为“虚脚撇脚”,应该认识到套路里一个拳式的弓步上步除了搬拦捶几乎都是模拟实际上的一个搏斗回合,并不是模拟实际上的连续连环上步,由于太极拳“引进落空合即出”所决定,所以太极拳套路里的弓步上步只能几乎都是这种“虚脚撇脚”的上步法。
但实际上太极拳是必然具有连续往前进攻中的上步,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一发再发,发之不断,使其无变化之机势。
攻者则已去,再去,去之不已,紧上加紧”,因而这种上步法过程中躯干是不后移的,也就是前脚的外撇是在躯干不后移、外形上前脚属于实脚情况下发生的,称为“实脚撇脚”。
对于“虚脚撇脚”与“实脚撇脚”的弓步上步,现代太极拳界的名家有两种完全相反、针锋相对、各执一词的意见,其中一种认为太极拳正宗的弓步上步法是“实脚撇脚”,凡是“虚脚撇脚”的弓步上步法都是错误的;另一种则认为正宗的弓步上步法是“虚脚撇脚”的,凡是“实脚撇脚”的弓步上步法都是错误的。
应该认识到从拳理上分析,引进落空后上步攻击是太极拳的特征;从事实上分析,一些视频与照片也反映无论是杨澄甫先生的早期弟子李雅轩、陈微明、董英杰先生,还是杨澄甫先生约1930年迁居上海就跟随他学拳直至他逝世的后期弟子濮冰如、郑曼青先生以及杨澄甫先生的亲人杨守中、杨振基先生等等近代太极拳家在套路里都是“虚脚撇脚”的弓步上步。
《授秘歌》中的太极拳理有哪些
《授秘歌》中的太极拳理有哪些当代太极大师吴图南老师生前特别珍爱《授秘歌》,并且一而再,再而三讲解它的内容,体悟它的真义,找到太极拳修炼的方法。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授秘歌》中的太极拳理。
《授秘歌》中的太极拳理一:无形无象“无形无象”描述的是“大道至无之修”、“太极混沌之炼。
”“无形无象”即是“天地未开”的“至无至极”的“无极’状态,又是太极混沌,阴阳未判的太极状态。
太极源于道家,其理论根据是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经》。
《道德经》集道家的大成,讲的是“修道养寿”的学问,又讲“兵’的学问,总结了上古三千年,又延续了后三千年,太极拳修炼和兵技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吗?《授秘歌》中的太极拳理二:大道之理《道德经》第十四章讲“道”是“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第十一章指出‘无’是根本的,‘道’即‘无’。
这些例子都证明了天下万物有了“无形”之“道”才能起作用。
《道德经》第十四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一章说明“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最后“有”又归于“无”,这“无”就是道的本体。
所以修道之法是“无形无象总归无”。
《道德经》第二章:“有无相生”。
这一章说明修“无”能生“有”,“有”终须归“无”,这就是修道的根本。
《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虚),而用之或不盈”。
这一章说大道是虚空无形无象,但它的作用是无尽的。
以上说明大道是无形无象,一切生于无,一切又归于无,有了“无”其作用是无尽的。
练太极拳也只有“无形无象总归无,有无相生有归无”,才能有成就。
道家经典文献《灵宝毕法》说:“金浩曰:道本无也,以言有者非道也。
道本虚也,以言实者非道也。
《钟吕传道集》:“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
《金华宗旨》:“大道以虚无为体,以隐现为用,故须不住于有,也不住于无,而气机通流”。
从这些道家经典文献中可看出大道要以“虚无为体”,所以太极拳之修炼亦要以“虚无为本”。
授秘歌诠释魏坤梁
授秘歌诠释魏坤梁一、历史背景许禹生弟子王新午着,1927年出版的《太极拳法阐宗》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清末遗老宋书铭,精研易理,善太极拳,自言为宋远桥十七世孙,其拳法名‘三世七’,又名长拳,与十三势太极拳大同小异,时年已七十。
名家纪子修、吴铿泉、刘恩绶、姜殿臣诸教师与宋推手,皆随其所指而跌,奔腾其腕下莫能自持……于是纪与吴、许、刘诸师皆叩头称弟子,从学于宋。
”吴铿泉先生(1870—1942年)其时正当壮年,与其它拳家当时在北京(北平)都已颇负盛名,与年已耄耋之宋推手居然被任意摆弄,可见这位曾被袁世凯聘为幕客的宋书铭先生拳术功夫已达炉火纯青之候。
吴图南弟子于志钧在《太极推手修炼》一书中说宋氏拳有与杨式太极拳不同的特点,吴罐泉将其与杨式小架相融合从而编成了吴式太极拳,据沈寿在他所校《太极拳谱》一书中说,宋书铭于1916年让他弟子传抄他家世代秘传的拳谱,其中不少内容也是杨氏占谱中所没有的,宋氏与杨氏也无交往历史。
而另一方面,沈寿在《太极拳谱》一书中写道:“又据前人考证认为,宋书铭的基本拳法(包括太极推手在内)以及宗谱的一些拳诀,其理法均与当时在北京流传的杨式太极拳相合。
”宋书铭所具其先祖宋远桥遗作《宋氏太极拳源流支派论》中指出:宋氏拳源流涉及到武当山,还可远溯至唐代许宣平,而杨氏古谱《张三丰承留》一文指出:“授之至子来,字着宣平许。
”“宣平许”即“许宣平”的错序称谓,该语的大意是说张三丰集大成之太极拳,其源可远溯至唐代许宣平。
杨氏古谱在杨、吴两家流传至今,吴公藻在1936年出版的《太极拳讲义》一书中指出,他家流传的杨氏古谱是他祖父全佑(1834—1902)得传于杨班侯。
从内容分析,杨氏有些古谱应是杨露禅得传于他的老师,然杨氏古谱和宋氏古谱在拳史源流上的叙述却两相吻合,均溯及张三丰和许宣平,所以宋氏拳与武当山太极拳一样,和杨氏所传太极拳实是在古代同宗同源而异流酌太极拳。
太极拳《授秘歌》是宋氏所传十首歌诀中的一首,《宋氏太极拳源流支派论》(可见于董英杰《太极拳释义》一书)说此歌是明代武当山一被称为“夫子李”或被称为“麸子李”的道人授予同行于武当山的宋远桥之友俞莲舟,授时没有歌名,后来宋与俞等七人又向武当山玉虚子道人学习“十三式”(即后人称为“太极拳”)。
《太极拳授密歌》注释
《太极拳授密歌》注释作者/江海潮⊙编辑/张宏婉:《授密歌》是学习太极拳最好的秘诀,不得不学!《太极拳授密歌》注释《太极拳授密歌》是太极拳理论的秘中之秘,是对太极拳练到高级层次的简练概括,它以32个字叙述了锻炼者的知觉状态以及两人对练时的过程、现象、心理感受。
【歌诀原文】无形无象,全身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磐。
虎吼猿鸣,水清河净。
翻江倒海,尽性立命。
这里假定甲乙两人对练,乙进甲退,以甲的感觉为例说明。
练习者甲的感觉是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就是在意识上和天地融为一体,仿佛处于透明空间和混沌的混合状态。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天气、气压、温度环境中,感觉有所差别。
【注释】一、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太极拳是中国道家修炼动态养生的技术。
按道家理论,人身是一个缩小的宇宙,其静态表现为宇宙的一部分,叫做天地人三才混沌状态。
二、应物自然,西山悬磐“西山悬磐”的“西山”,在这里指人的胸腔骨架。
在太极拳里胸部被称为金,金在八卦里代表西方。
腰到肩部就如一个悬挂的磐。
甲在无形无象、全身透空状态下,感觉是非常灵敏的。
当甲乙对面站立,乙用力推来的时候,甲感受到乙力气的微微压迫,并随压迫而身势顺势调整,而不是感受到乙力量的冲击。
甲就像用绳子悬挂起的磐一样,当别人用手指一推,磐”感觉到一个力在其表面沿一个方向搓动自己,使自己打旋;乙手指要通过磐的重心垂线很难,因为只要方向稍偏一点,磐就会随手指进退旋转,手指却奈何不了磐。
对甲来说,这叫作应物自然—受乙方推动而动,甲没有任何勉强。
三、虎吼猿鸣,水清河净当受到乙外力时,本来如悬磐般安静的甲,因外力而旋转,并让外力沿切线前进。
这个旋转是乙的外力向同一个方向搓揉(类似搓麻绳)压迫而造成的,不是甲自愿的。
甲在外力逼迫下旋转时发出的“哼”声,是吸(?)气产生的声音,如虎吼。
当乙外力前进遇不到力点要回撤时,外力产生回撤拐点之后,有一个静止的瞬问。
此时,甲黏随撤退的外力在短距离内迅速自发释放出冲力,同时,甲把吸进的气呼出来,发出“哈”声,如猿鸣。
太极拳《授秘歌》释疑(下)
“ 阔天 空” 岂非十分合适 。 海 ,
’ 虎吼猿 鸣 ()
虎吼震耳 , 猿呜清越 , 都是 “ 响 亮 ”之 借代词 。气功修炼入 静到一
定高层次 ,运用收视返 听 ,可响亮 地 听到 自己深 长 细匀 的呼 吸 气息 的出入之声 ,虎吼属低音 ,猿呜属 高音 , 虎 吼猿 呜” “ 也就包括 了所有
“ ” 亦 即杂念 ; 沉 ” 心 , “ 有灭绝 、 失 消
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 活动的基本物
质之一 , 的运行靠 心 的搏动 , 以 血 所
心主血脉 ;而血非气 的推 动则不运
行 ,所 以气血必 同行 ;而气 为肺所 主 , 胃又为气血生化 之源 , 以血 脾 所
的音频 , 这其实也 是与 “ 山悬磬 ” 西
那样 的敲击乐器 ,中部 全空 ,有 句
成语 日 “ 室如悬罄 ” 语出 《 , 左传 ・ 僖公 二 十六年 》 ,其 意就是 室 内徒 存 四壁 , 以 “ 所 悬罄 ” 可形容空荡虚 无 。道家 内功和太极拳 ,要求人体
达到虚空的最大部位就 是胸部 ,所
,
于 、炎 两 本 此 句 为 “ 江 闹 翻
清静” 即表示包括 真气 、元气等 的
内 气在 体 内的运 行 是清 澈 而 宁 静
种有形有色之 水特征 的莫过于循环
中的血液 了。中医认 为 ,血是构成
如 水的 ,有相当 内视功夫 的人 能看 到体 内随气运行 的内丹 ,也说 明运 行 中的内气是如清静之水 流 的。 , 该 句的注文 ,于本是 “ 心沉 神 活” ,炎 本 是 “ 死 神 活 ” 心 ,其 中 “ ” 心 ,明显 是 指 “ 猿 意 马 ” 之 心
以 , 西山悬磬 ” “ 指的就是太极拳修 炼达到高度人静 的某层次时 ,胸 中 无 比空 旷舒 畅的感 觉。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作者魏坤梁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作者魏坤梁“定在有隙,中在得横”作者魏坤梁“定在有隙,中在得横”——近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名言探释作者魏坤梁(一)“定在有隙,中在得横”的含义“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是著名太极拳经典歌诀《十八在诀》里的两句话。
首次公开于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3月出版的吴孟侠、吴兆峰先生所编著的《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
尽管该书出版的当时,据说上海的田兆麟等老前辈对于该书称牛连元为杨班侯之弟子和称这些拳诀为杨班侯所传,表示怀疑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此后有的老前辈仍然对于这些拳诀为杨班侯所传深信不疑。
如杨振铎先生在他的著作里就将这些歌诀列为“杨班侯传”。
应该认为:这些歌诀究竟是不是杨班侯的遗作是有必要慎重考证的,但认定这些歌诀为杨氏太极拳传人的作品、将这些歌诀当作太极拳的经典则是可以完全肯定的。
因为这些歌诀带给了后人不少既与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在武术思想上一脉相承的、又对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具有不可替代补充的重要信息。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就是这样的两句歌诀。
吴孟侠先生在书中对所公开的所有歌诀作了简略的解释。
对“定在有隙”的解释是“找到对方的空子”等等,对“中在得横”的解释是“中是击中……对方的侧面在我面前叫做横”等等。
四十多年后,赵幼斌先生又发表了对《十八在诀》更为详细解释的文章。
他在文章里说由于受到吴老前辈解释的启发,认为“‘定在有隙’是说在动作中要取得姿势的稳定性,就要在自身的灵活性中去找,做到身体的各部位都松活……‘中在得横’是说人体重心在运动过程中要始终处在一个得机得势的‘复合方位’的定位点上……‘定’和‘中’是指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讲在拳架运动或与敌交手状态中如何保持身法和劲法的灵活性及稳定性”等等。
显然,吴老前辈与赵先生对两句歌诀的解释都对这一经典拳谱注入了源于实践经验的丰富生动的内容,都是太极拳文献中的宝贵财富。
几十年来,我对“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所蕴含的信息也反复思悟。
渐渐地,我认为“定在有隙”的“定”就是太极拳八法中之“进退顾盼定”的“定”,是“中定”的简称。
【真言】李派太极张绍堂:李道子《授秘歌》释解
【真言】李派太极张绍堂:李道子《授秘歌》释解万物以气为元。
而在人肺为气海,肺音为商,商乃金玉所发之音,此音上和天赖,下对金玉,中应五脏。
所以西山悬磬是指肺之阳气所和天赖商之金玉元音。
诀曰无形无象,全体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磬。
虎吼猿鸣,海清河静。
翻江搅海,尽性立命。
无形无象无形者,应无分别心,才无他形,器物形,则无我形矣。
无象者,无人象,物象,寿者象。
物我两忘,我自无象矣。
而若欲无形无象,则先要明形象。
形与象乃是因缘所至,皆为幻觉幻相,随条件而变化,应缘份而生灭的。
而万象皆由心所造。
所以首先要去掉分别心。
全体透空全体者:万物之标也。
透空者:浑元之体,玄妙之用也。
无空则不静,无静则不玄,无玄则不妙,无妙则不化。
所以全体透空者,乃妙化之门也。
应物自然应者:相亲相和也。
物者:法之相也。
自然者:有形和无形物体运变规律。
亦为道之法则也。
应物自然者,即相和万物,融通自然,也为顺其道法,合其道理。
西山悬磬西山者,日落之地也。
而东海则是日出之方。
悬者,挂也,亦有玄之意也。
磬者,玉也,金也,亦为天赖之音也。
西山悬磬喻义,日生于东海落于西山。
东方为阳而海则为阴,喻为阳中阴。
西方为阴而山则为阳,喻为阴中阳。
而东为甲乙属木为肝。
木生火为阳火,为离火,为心火,而肝又为血海则血为阴。
所以为阳中阴。
而西方为庚辛属金为肺。
金生水为阴水,为坎水,为肾水。
肺为气海则气为阳所以为阴中阳。
阴中阳和阳中阴的互乘,为龙虎交位。
万物以气为元。
而在人肺为气海,肺音为商,商乃金玉所发之音,此音上和天赖,下对金玉,中应五脏。
所以西山悬磬是指肺之阳气所和天赖商之金玉元音。
虎吼猿鸣心神为离火,为阳中之阴,五方为南,五色为赤,而神喻为龙,五方居南,五色为赤,所以称做为赤龙。
肾精为坎水,为阴中之阳,五方为北,五色为黑,而精则喻为虎,五方居北五色为黑,所以称做为黑虎。
虎吼生风则为巽风,在物为风,在候为气,而气本有上腾之意。
此喻意练精化气,有气神相合共融之意。
无中生有天人合一--解读《授秘歌》
所以,“西山悬磬”指的就是太极拳修炼达到高 度入静的某个层次时,胸中就会有无比空旷舒畅的感 觉。
磬,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少 女击之而鸣,声音清澈悠远如飞瀑鸣溅,在空谷回荡 而声传六合。磬为实物而中空,恰如人身,悬磬喻我 周身轻灵,精气充盈,胸虚腹实,而心意弥散太虚. 一片神行。”西山悬磬”这四个字,就是指己身中气充 沛,精神健旺,“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 秽”,通透得宛如透明了一般。是形容一种心神愉,悦 和一切放松放空的极致美好的身心状态,就如庄子在 《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 _ ,,
所以对于真正喜欢太极拳的爱好者们而言,如要 追求对太极拳高层次的了解,就一定要努力学习中国 的传统文化,不是如何练好骨肉形体为目的,而是追 求汲取宇宙、自然的能量,并进一步练出对自然界的 感知、感觉和自身的觉性。
那么 该如何理解“自然” ? 其实我们平时经常讲到顺其自然,但真正对“自 然”二个字我彳i庭日常生活中都理解不深。 譬如:呼彼名字,彼不经思量应之,此非经思维 之心,即应物自然。若闻名字,思维分别,则心为尘 所动,就没有做到应物自然。 再举例:平时走路突然一滑或在溜冰、滑雪、荡 秋千过程中突然身体失去平衡,这时我们就是靠自身 的潜意识来平衡自己,不让身体倒地摔倒。你如果有 思想去预备摔倒,反而是成为摔倒的缘由。正如上海
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 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正是对”应物自然”的精确 描述。
西山悬磬:首先要了解为什么老祖宗在东、南、 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要选用 西?
易经里西为舐 为阴金、为少女。 “西山”中的“山”在太极拳中即指人的胸部
肺,属金,在前胸,为虚,山在易经中属艮卦,为高 地,五行属阳土,土生金。胸部正为躯体之上部。
一首《授秘歌》,带你了悟太极拳!
一首《授秘歌》,带你了悟太极拳!《授秘歌》的作者为唐代李道子。
据传,其所传太极拳之锻炼主旨,在尽性立命,而进功之阶,始于无形无象,继之全身透空,终于应物自然。
后人对《授秘歌》的诠释或称白话释解,比原歌更为通俗易懂,更接近不同文化程度层次的习练者。
唐代至今一千五百多年,李道子的《授秘歌》原文承传下来是否是原句,八句歌诀是如何排列难以考证。
授秘歌无形无象,全体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馨。
虎吼猿鸣,水清河静。
翻江倒海,尽性立命。
此歌有白话本,通俗释为:忘其有已,内外如一。
随心所欲,海阔天空。
锻炼阴精,心死神活。
气血流动,神充气足。
如果我们将《授秘歌》打乱前后排列,不同拳龄对拳艺有不同悟性的朋友,对歌之内容和内涵有不同的理解。
无形无象这里指的是太极拳修炼者“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神明”境界。
修炼人在盘拳过程中,在前进的路线上会遇到障碍或阻力。
修炼者已经修炼到“无形无象”的境界,任何障碍也阻挡不住按套路路线运行,障碍和阻力无效。
无形无象是指拳家的功夫上乘,周身上下内外双修,心、神、意、气达到安舒,安静,外示干净。
无形无象者全体透空,外来进攻,一切外力释放不出来。
凡接触到对方力点的部位,都使对方身上、腰上,脚下站立不稳。
躯体真正是“忘其有己”已经达到其小无内、全体透空的境界。
对有无形无象上乘松功的拳家,一切进攻,一切大力、小力、拙力,在他身上是进不去的,有摸空、脚下生轴、站立不稳的无奈。
应物自然在太极技击运用中,没有固定法则,不动为静,静中制动,动便是法。
左右上下、前进后退由进者决定,守者静中制动,对方动,我静,动静之机,阴阳之母,随心所欲运用自如立于不败。
这一切要有太极拳综合功力——内功。
身上有了内功,就有“应物自然”、“随心所欲”之境界。
太极拳博大精深,心、神、意、气,“海阔天空”,其大无外。
这是太极高手松功到“全体透空”的神明境界。
锻炼阴精太极拳讲究阴阳平衡、上下相随、内外双修,“虎吼猿鸣”是对的,太极拳修炼也是有声放出。
黄震寰:初悟太极拳《授秘歌》
黄震寰:初悟太极拳《授秘歌》太极拳《授秘歌》来源太极拳《授秘歌》由唐朝高道李道子所传。
他宏言高论,其道独高,所传太极拳叫“先天拳”,也叫“长拳”。
所授理论秘歌为: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一)发现《授秘歌》现在到处传播和刊登的太极拳《授秘歌》是吴老首先发现和传播的,记得1971年春天的一个星期天上午,我和张国健、陈友仁、于宏恩,范理宝(现在都是太极拳名家)等先生在天文馆练功场向吴老师学习时,吴老师对我们说:“小张手臂上的汗毛可以随意念转变方向,说明身上的不随意肌可以随意使唤,当练得身上的肉也能随意念活动时,就活人具有活肉了。
”接着又说:“你小于身上已有本钱,但不会用。
”这指的是于先生身上的内劲能随意念转换和运行,当时大家可以感到和摸到的,但不能从身上放出去。
现在大家都所称的“内功外放”或“发劲”者是也。
过后吴老又说:“你们练拳练功不能练在身上,身上要‘无形无象,全身透空’才能发放自如”。
“这样练熟,就不用顾盼拟合,信手而应,纵横前后,悉逢有綮”。
这是第一次听到练拳要“无形无象,全身透空”。
当时只是听过,没往心里记,也不甚了解。
后来几年里,吴老不断地给我们灌输这一理念。
又一天,吴老对我说:“小黄,你摸摸我的身上看”,我就一只手想去摸吴老的左上胸,一只手想去扶摸他的右手臂。
我当时看得真切,其胸其手实实在在,应该可摸可扶,可以平衡。
但就在你将摸到而未到之时,我突然觉得脑子一晕,心就象被荡空而起,两手摸空,刹那间,我的身子已被飞出丈外。
看吴老的状态,右手还是那样安适地握着烟斗,身体还是那样自然和安舒中正,而我不解的是,未见吴老动形和动招呀!以后的次次过招,都是这样的被发出去。
有时我注意地观察吴老在教别人时的状态也是这样的。
吴老常说:“动形非太极”。
这就想起杨澄甫宗师曾说过:“动之至微,发之至骤”的名言。
后来我才明白吴老的击人是“信手而应,不思而得,全身处处能击人,但又看不出在击人”,可说是“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的写照了。
《授秘歌》与大道太极拳之修炼(中)---武术人
《授秘歌》与大道太极拳之修炼(中)---武术人《授秘歌》与大道太极拳之修炼(中)---武术人4. 大道太极拳太极拳修炼的上层功夫是无形无象。
太极拳的一般练法也即初级炼法只要把套路练熟,招法练精,动作连贯,呼吸自然,进而达到拳盘得圆活,轻灵活泼。
经过几年的锻炼,也能收到较好的健身效果,并有一定的功夫。
这一阶段称为养身壮精的阶段。
但这4. 大道太极拳太极拳修炼的上层功夫是“无形无象”。
太极拳的一般练法也即初级炼法只要把套路练熟,招法练精,动作连贯,呼吸自然,进而达到拳盘得圆活,轻灵活泼。
经过几年的锻炼,也能收到较好的健身效果,并有一定的功夫。
这一阶段称为养身壮精的阶段。
但这时还不会推手,即使练过推手,也只是力与力,劲与劲的对抗,这时尚未进入内气的修炼阶段。
太极拳的高级阶段要进入练精化气、炼气化神的修炼。
那么一般的锻炼和修炼的区别在哪里?由外形形体之动带动拳式进行的,任一动作皆锻炼。
其结果会是双重的,练法是后天的;由神和内气作主导带动拳式动作进行的,任一动作皆修炼。
其特点是“神主行、气主动,轴主形”。
表现为身不妄动,手不妄动。
“动则至微”,也就是说让人觉得行拳似“静中触动动犹静”,“神凝气聚形不散”,“动则归静静归无”。
这种形不妄动、心无妄象、由内气发动之动,动而归静的练拳法就是无形无象的大道之修。
《孙子兵法?虚实》中说:“微乎微乎,至於无形,神乎神乎,至於无声。
”所以这种以神主行,以气主动的修炼必定是元神归位,识神退位,元气流动的后天返先天之修。
所炼出的功也是先天功。
5. 太极推手大家知道,太极拳运动是最好的全民健身方式,无论是男女老少,伤残病弱,或富贵贫贱者都可以参加锻炼。
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胸拔背”---魏坤梁
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胸拔背”---魏坤梁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胸拔背”--- 魏坤梁二、太极拳基本“含胸拔背”的概念太极拳基本的“含胸拔背”与道家内功的胸背部要领是相通的,道家内功讲究身法三圆,其中一圆为胸背两臂呈圆形从而使得胸背部自然放松,这一要领与太极拳基本的胸背部姿势要求是相同的。
人脊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胸段脊椎呈现微微的后凸,具有缓冲地面对脊髓有害震荡的重大生理功能,从俯视角度观察,这种状态两肩头与胸椎棘突后缘的轮廓线是一个微微后凸的弧形,而胸前两锁骨的轮廓线也是这样一个微微向后凹的弧形,这种胸背部姿势胸腔容量最大,不仅有利于使得呼吸处于最佳状态而有利于人体健康,而且有利于气沉丹田等。
但是,道家内功要求的这种自然放松的胸背部姿势并不等于就是太极拳的“含胸拔背”,因为太极拳所谓的“含胸拔背”不仅仅指自然放松,还包含了拳经所说的“开合按势怀中抱”。
所谓“开合按势怀中抱”就是指两手臂的肘部总是位于胸部的侧前方,就象是拥抱或捧托着一个或大或小的圆球,因而从俯视角度观察,两大臂与胸背部总是呈现为一个圆弧形,背肌总是呈现为被向后向外张开的状态,而胸部总是被包含于这个圆弧形的最深处,这种姿势才是太极拳基本的“含胸拔背”。
所以,太极拳基本的“含胸拔背”包括了胸背部肌肉的自然放松与手臂的两肘处于胸腹之侧前方两个要素。
从这两个要素看,“含胸”与“拔背”的称谓应该还是很形象和合适的。
太极拳这种基本的“含胸拔背”是静态的。
太极拳静态的“含胸”总是与静态的“拔背”相联系的,凡是外形做到了静态“含胸”,必定也就是做到了外形静态的“拔背”;而凡是外形做到了静态“拔背”,外形的静态“含胸”也就必定是做到了。
三、如何做到太极拳静态的“含胸拔背”如前所述:太极拳静态的“含胸拔背”就是正常人体自然放松的胸背配合两肘置于侧前方的姿势。
对于没有胸背部不良习惯或胸背部没有畸形的人来说要做到是不难的。
所谓胸背部不良习惯或胸背部畸形,主要是指人为故意的胸部前挺和驼背凹胸。
初读《授密歌》
初读《授密歌》*导读:道教金丹太极修真文化,为我国内家拳术的理论基础。
历史上的很多神秘人物共同书写了这部浩大的修行文化,流传着大量修道的世外高人的……道教金丹太极修真文化,为我国内家拳术的理论基础。
历史上的很多神秘人物共同书写了这部浩大的修行文化,流传着大量修道的世外高人的传奇故事,弥漫着让我们憧憬的神圣仙道仙域。
特别是我国流行的太极拳术、形意拳术、八卦掌、易筋洗髓经等这些涵盖中国修真哲学和具有代表性的内家拳术,一向成为华夏文化的国粹,修真的瑰宝。
我们发现要寻找这些内家拳术的理论渊源,离不开对道教金丹太极修真文化方面的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太极拳术的理论渊源,如果抛弃以上传统的哲学基础理论,是很难找到合理的拳术理法依据的。
最近偶然看见余功保先生整理的《太极密码》系列丛书,有一个关于《授密歌》的栏目,综合了几个太极大家对这篇《授密歌》的理解,获益匪浅。
《授密歌》为什么会成为我国太极拳家比较推崇的一首太极秘诀,一种原因可能是源于李道子流传下来的一篇太极秘诀的神秘,故有人把它称作《八四秘诀》,认为它言的是太极真义,述的是太极拳的至高口诀,被誉为太极拳修炼的纲目。
这首《授密歌》被现代很多有关太极拳术方面的书籍收录,也引起不少拳家的重视,大家从各种角度对这首《授密歌》做了相应的解释。
我们从道教金丹太极修真文化的视角,对这篇《授密歌》的内容,做一个解释,试图印证我国的金丹文化,才是内家拳术的理论源泉。
我们认为,《授密歌》对比传统的道教金丹太极修真歌诀来讲,是写的比较简明和浅显的,这首歌诀也就八言四句32个字: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倒海,尽性至命。
她是一种抽象的性命双修理论,是一种纲领性的叙述。
只要弄清楚里面的几个关键性的术语,《授密歌》的意思并不神秘。
初读这篇《授密歌》,让人联想到王芗斋先生晚年写《大成拳论》的时候,开篇也说: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
的道理。
太极拳秘诀《授密歌》
太极拳秘诀《授密歌》王培生大师语摘要:《授密歌》...王培生大师语摘要:《授密歌》。
它是由唐人李道子传下来的,原词只有八句,其余都是后人加的,并且还有错字。
原词是这样的:无形无象,全身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罄。
虎吼猿鸣,泉清水静。
翻江搅海,尽性立命。
下面逐句地简单介绍一下。
“无形无象”指的是“气”。
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例如空气,再如练气功中的采外气、运内气发放的外气,都是无形无象的。
一切生物都离不开空气,一般人几天不吃饭饿不死,几分钟没有空气就不行了,人本身还有一种真气,也叫先天之气,或称太和元气,练功夫重要练的是这个,常言说:“内练一口气,”。
太极拳老拳谱上说的很清楚,首要的就是“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所以,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即内气,才是真正要练的东西。
“全身透空”,是要求在练功中全身的毛孔都要张开,使其跟大自然相通,即内气跟外气相结合,上接天气,下接地气。
无论站桩功或打太极拳,毛孔都要张开。
练功时无论离墙多么远,都好象贴着墙似的,毛孔长开之后,好象一个人占据了整个空间一般,空间有多麽大,你这人就有多麽大,如在就寝前运用毛孔这种意念,全身自然放松,入睡也快。
“应物自然”。
说到“应物自然”先生拿黄四海学艺的故事来解释(比喻)其中涵义。
据传,从前有位叫黄四海的富少,骑马带家丁行猎归途中,遇一负薪翁当住去路,叫家丁上前呼喊:闪开!翁不理睬,仍缓步行进,家丁便上前推搡,不料反被弹回倾跌路旁。
黄四海在马上见状忙喊住手,不得无礼!遂下马缓步随老翁至一茅屋前,老翁放下柴禾径入茅屋,黄四海因在途中认定此翁为功夫高超的仙家,遂进屋跪地,要求拜师学艺。
老翁不纳,黄便跪地不起。
老太太怕招惹富家惹来麻烦,便劝老翁收黄为徒。
翁提出三个条件,如能接收方可。
第一,我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第二,功夫学成,不可仗势欺人;第三,我家场院有个碌碡,屋后有座山,你将碌碡推上山顶何时推上去,何时收你为徒。
三年工夫终于将碌碡推上山顶。
太极拳诀解义
太极拳诀解义
杨艳
【期刊名称】《《少林与太极》》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一、秘授歌无形无象,全身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磬。
虎吼猿鸣,泉清河静。
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秘授歌》是唐人李道子所传,反映了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所能印证的八种功夫境界。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杨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52.11
【相关文献】
1.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二义性及其解诀方法 [J], 郭妍
2.太极拳“十八在诀”解 [J],
3.解太极拳精妙技艺《陈式太极拳大架(83势)技势招术》即将出版 [J],
4.解太极拳精妙技艺《陈式太极拳大架(83势)技势招术》已出版发行 [J],
5.正确领悟太极拳论的\"正\"字诀 [J], 万德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古谱反复强调要性命双修,文武兼修,文修包括静功,武修包括八五十三势长拳(后被称为“太极拳”),其中《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指出,只有文武性命双修才能“自臻于日睿日智,乃圣乃神,所谓尽性立命,穷神达化在兹矣”。也即达到了太极拳经所谓的“阶及神明”,《授秘歌》的末句即为“尽性立命”,指的都是太极拳修炼的最终目标。性命双修到高层次过程中,修炼者身上会发生常人想像不到的一些奇怪变化,即孙禄堂先生所说的“内中消息”,也即古人所谓的由内视返听而得的“内景图”。“太极拳真义”或“秘”,无疑指的就是这太极拳阶及神明过程中的内景图。
于本该句的注文“己身忘之”,和炎本该句的注文“忘其有己”也正符合以上所述。
(2)全体透空
于、炎两本此句为“全身透空”,显然与“全体透空”意思一致。
气功和太极拳练到相当入静阶段时,皮肤触觉的灵敏度必然逐渐提高,就如郝为桢先生所说:“初层练习,身体如在水中,两足踏地,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练习,身体手足动作如在水中,而两足已浮起不着地,如长泅者浮游其间皆自如也”(见孙禄堂《拳意述真》)。当然这种感觉的出现还必须是人的活动处于用意不用力的状态中(注意语中之“意”并非“意识之意”),此外,人的先天性功能体呼吸也逐渐增强,人会感到全身通透舒畅,渐至感到人与大气融为一体,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这不就是“全体透空”吗?“全体透空”也是对“无形无象”的进一步和另一侧面的说明。
太极拳《授秘歌》是宋氏所传十首歌诀中的一首,《宋氏太极拳源流支派论》(可见于董英杰《太极拳释义》一书)说此歌是明代武当山一被称为“夫子李”或被称为“麸子李”的道人授予同行于武当山的宋远桥之友俞莲舟,授时没有歌名,后来宋与俞等七人又向武当山玉虚子道人学习“十三式”(即后人称为“太极拳 ”)。《三丰全书·后仙列传》记述:“明正德年问,有楚人李夫子,名性子,入武当山修道,遇三丰授以丹法,后得正果。其言李夫子居武当山修道,以麦麸为食而辟谷,人称“麸子李”。文中所述李夫子情况与《宋氏太极拳源流支派论》所述相符,所以《授秘歌》其实也是张三丰一脉所传。据沈寿校《太极拳谱》说,现在所知最早收藏“授秘歌”的出版物是上世纪出版的《太极拳功解》一书,书内有“万县兴隆街裕兴昌印”字样,书中此歌题名为“授秘歌”,杨澄甫弟子于化行于 1935年出版的《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下文简称为“于本”)中,此歌之名被易为“太极拳之真义”,每句歌诀之后出现了四字注文;杨澄甫再传弟子、师从田兆麟的陈炎林于1943年出版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下文简称为“炎本”)中,此歌亦收入其中,每句歌诀后的注文基本相同。此歌之名和注文究竟为何人所加,现都已无从考据,但歌名、注文虽非夫子李所授,显然也是对此歌深研有得之太极拳先人心悟之作,所以,自它们传世之后,太极拳先辈无不十分关注,师从田兆麟,又师从杨澄甫、李景林,创编了被后人称为“叶氏太极拳”的叶大密先生于1967年八十岁时写道:“此(歌)系太极拳锻炼到最高最深的境界,也是延年益寿的好方法,绝非庸俗、粗浅、鲁莽,简单之辈可能梦想得到的。”(见叶大密弟子金仁霖老师校注《柔克斋太极传心录》)此语可说是反映了真正步入太极拳之门者的共同心语。但是这首歌诀与注文措词含蓄,许多人感到不知何意,本文试对其作些初步的探析和注释。
此句的注义,于、炎两本均是“海阔天空”,岂非十分合适。
(5)虎吼猿鸣
虎吼震耳,猿呜清越,都是“响亮”之借代词。气功修炼入静到一定高层次,运用收视返听,可响亮地听到自己深长细匀的呼吸气息的出入之声,虎吼属低音,猿鸣属高音,“虎吼猿鸣”也就包括了所有的音频,这其实也是与“西山悬磬”之空谷传音有关的;虎猿均是强劲、充满活力的生物,系暗喻肺功能之强健。
二、试释
(一)歌名试释
“真义”和“秘”可称高深奥妙真髓之理,“秘”也可称自然界一些不为人知的奇怪现象,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义》中说:“拳即是道……内中消息,知者多不肯言,不知者茫茫然莫解。”所指就是这种“真义”之“秘”
世界上尚有许多常人所不知,或者匪夷所思,连现代科学也无法解释的、甚至令人拒绝置信的现象存在着,例如一些国家的科考报告称:在大洋几千米深处某区域,那里无光、无着鱼类等生物。这就是自然界中之“秘”。
(二)歌诀试释
夫子李所授歌诀全文为:
无形无象,全体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磐;
虎吼猿呜,水清河静;
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现逐字逐句试释如下:
(1)无形无象
健康的年青人有身体轻盈的感觉,重病之人有躯体沉重的感觉,身体轻盈感反映生理状态优良,生命力旺盛。道家内功(现代称为“气功”)、太极拳修炼到高度入静时,心理意识彻底消失,修炼者会有身体十分轻盈,甚至体重若失,飘然若仙,与天地融为一体,物我皆忘的无比舒适愉悦感觉,反映这种情况的资料虽寥若晨星,但也并非绝无仅有,如孙禄堂先生在《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义》一文中说:“动作练时,内中四肢融融、绵绵虚空……以后甚至于睡熟而内中不动,内外周身四肢忽然似空,周身融融和和,如沐如浴之景况……像在行止坐卧,四肢亦有发空之时,身中的情景异常舒畅……消除百病,精神有增无减。”太极拳一代宗师杨澄甫先生十分钟情于宋代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对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文中的“冯”为“凭”之通借字,音 ping)并亲书于条幅,显然这是杨澄甫先生对他练拳过程的体验抒发。杨澄甫先生再传弟子、师从田兆麟的陈志进在《论太极拳的品格功用》一文中讲到练拳时写到:“……心中空空洞洞,思虑全无,如庄周之梦蝶,人蝶不分……”(见吴志青《太极正宗》等书)讲的也是这种练拳时物我两忘的体验,文中的“庄周梦蝶” 语出《庄子·齐物论》,说庄子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在大自然中逍遥自在地上下飞舞,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庄周,醒来后才知道自己是庄周,于是庄子苦苦思索:究竟自己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创编人,潜心于道家内功修炼的冯志强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入门》一书中写到练拳高度入静时说:“周身上下浑然不觉,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惟有心中一片觉明景象……”将这种高度人静时的感觉说的更加具体,这种“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的感觉不正是无形无象吗?
魏坤梁:太极拳《授秘歌》释疑
2010-10-10 12:19:43| 分类: 大师拳论 |字号 订阅
转载(林健)
一、历史背景
许禹生弟子王新午著,1927年出版的《太极拳法阐宗》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清末遗老宋书铭,精研易理,善太极拳,自言为宋远桥十七世孙,其拳法名‘三世七’,又名长拳,与十三势太极拳大同小异,时年已七十。名家纪子修、吴鏗泉、刘恩绶、姜殿臣诸教师与宋推手,皆随其所指而跌,奔腾其腕下莫能自持……于是纪与吴、许、刘诸师皆叩头称弟子,从学于宋。”吴鏗泉先生(1870—1942年)其时正当壮年,与其他拳家当时在北京(北平)都已颇负盛名,与年已耄耋之宋推手居然被任意摆弄,可见这位曾被袁世凯聘为幕客的宋书铭先生拳术功夫已达炉火纯青之候。吴图南弟子于志钧在《太极推手修炼》一书中说宋氏拳有与杨式太极拳不同的特点,吴鏗泉将其与杨式小架相融合从而编成了吴式太极拳,据沈寿在他所校《太极拳谱》一书中说,宋书铭于1916年让他弟子传抄他家世代秘传的拳谱,其中不少内容也是杨氏占谱中所没有的,宋氏与杨氏也无交往历史。而另一方面,沈寿在《太极拳谱》一书中写道:“又据前人考证认为,宋书铭的基本拳法(包括太极推手在内)以及宗谱的一些拳诀,其理法均与当时在北京流传的杨式太极拳相合。”宋书铭所具其先祖宋远桥遗作《宋氏太极拳源流支派论》中指出:宋氏拳源流涉及到武当山,还可远溯至唐代许宣平,而杨氏古谱《张三丰承留》一文指出:“授之至子来,字著宣平许。”“宣平许”即“许宣平”的错序称谓,该语的大意是说张三丰集大成之太极拳,其源可远溯至唐代许宣平。杨氏古谱在杨、吴两家流传至今,吴公藻在1936年出版的《太极拳讲义》一书中指出,他家流传的杨氏古谱是他祖父全佑(1834—1902)得传于杨班侯。从内容分析,杨氏有些古谱应是杨露禅得传于他的老师,然杨氏古谱和宋氏古谱在拳史源流上的叙述却两相吻合,均溯及张三丰和许宣平,所以宋氏拳与武当山太极拳一样,和杨氏所传太极拳实是在古代同宗同源而异流酌太极拳。
于、炎两本该句的注文都是“随心所欲”,正与上述相合。
(4)西山悬磬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将人的五脏六腑与阴阳、五行、方位、天干等相配合;脏腑互为表里,其中大肠与肺分属阳阴和天干的庚辛,又同属于瓦行的金和方位的西,所以肺可称为阴金、金脏或西脏;汉语自古以来都有借代修辞,如以“西湖”代“杭州”,以“巾帼”代“妇女”,以“秋波”代“美女的目光”等等,歌中“西山”中的“西”即肺脏,“山”即借代指人的胸部。因为传统认为金藏于山中,胸中正容纳金脏肺,山为高地,胸部正为躯体之上部。
古时“磬”、“罄”两字通用,罄是古代一种像寺院里悬挂着的直钟那样的敲击乐器,中部全空,有句成语日“室如悬罄”,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其意就是室内徒存四壁,所以“悬罄”可形容空荡虚无。道家内功和太极拳,要求人体达到虚空的最大部位就是胸部,所以,“西山悬磬”指的就是太极拳修炼达到高度人静的某层次时,胸中无比空旷舒畅的感觉。
(6)水清河静
于、炎两本均为“泉清河静”,将“水”改为“泉”,应是出于修辞考虑,是为了使“泉”与“河”对仗更为恰当。因此,于、炎两本中的“泉”应理解为“水 ”。“水清河静”为互文,并有倒序修辞,应理解为“河水清静”,其中“河”字有三层含义,其一,表示“河车”,即古人对锻炼外丹的原料铅的称呼,内丹家延用了外丹术的术语,将锻炼内丹的原料内气也称为“河车”,它有多种概念,有小河车、大河车、紫河车之分。其二,河为有相当宽度之水流,暗喻气行宽畅。其三,河必有源头和出处,暗喻内气是流动的,“河水清静”即表示包括真气、元气等的内气在体内的运行是清澈而宁静如水的,有相当内视功夫的人能看到体内随气运行的内丹,也说明运行中的内气是如清静之水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