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景区详细规划
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景区规划介绍档
![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景区规划介绍档](https://img.taocdn.com/s3/m/09841c764b73f242326c5f52.png)
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景区规划介绍档岳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橘洲景区详细规划出炉,橘子洲规划设四大分区,其中洲头将成为景观核心,洲上还将开辟陆路和水路两条游线。
洲头将成景观核心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橘子洲风景区规划设计顾问魏春雨介绍,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进行分类,橘洲景区风景资源共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两大类,天象景观、地貌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胜迹景观、建筑景观6中类,22小类。
其中天象景观主要是江天暮雪;地貌景观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水域景观为水体开阔,水洲相拥;生物景观为古树名木众多,橘林壮阔。
胜迹景观为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名人遗址遗迹丰富。
包括橘子洲头、朱张渡遗址、江神庙遗址、拱极楼遗址等。
建筑景观充分体现出中西合璧。
如2002年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长沙海关旧址、天主教神职人员寓所、美孚洋行、水上工人文化宫、红房别墅、唐生智公馆、橘洲客栈等。
魏春雨介绍,从橘子洲景观单元的类型上分析,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单元在等级上大体相当,人文景观单元等级稍高,而数量上自然景观单元略多,说明人文景观是橘洲景区游赏的主体,主要体现在胜迹、遗迹与建筑上。
自然景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整体空间环境的组合关系上,体现在地景、水景、天景与生景的交融。
从景观单元分布的地域空间上分析,洲头是核心,洲中部集中了建筑等人文景观资源。
从风景资源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上看,橘洲景区具有“山、水、洲、城”景色融合的特点,景区对架构长沙市城市空间格局意义重大。
从景源的综合特征方面看,景区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结合,自然环境是人文景观得以保存的整体空间背景。
综合而言,橘子洲以其特有的伟人文化与浓厚的湖湘文化底蕴为特色,山水相依,婀娜秀美,是长沙“山、水、洲、城”景色交融的视觉核心,具备国家级风景资源条件。
橘子洲将形成“一轴四区”景区结构根据景区的资源分布状况及区位特点,规划将景区结构定为:“一轴四区”一轴为贯通景区南北的旅游轴线,她既是一条交通纽带,也是贯通橘洲南北的一条景观轴线。
爬岳麓山的策划书3篇
![爬岳麓山的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4da76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b.png)
爬岳麓山的策划书3篇篇一《爬岳麓山的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挑战岳麓山,超越自我”二、活动目的1. 挑战自我:岳麓山是长沙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地方。
通过爬岳麓山,让参与者挑战自己的体力和耐力,超越自我。
3. 欣赏风景:岳麓山风景秀丽,爬山的过程中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让参与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4. 团队协作:爬山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配合,通过活动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5. 放松心情: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爬山可以让参与者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五、参与人员[具体参与人员]六、活动流程1. 集合:在岳麓山脚下的指定地点集合,检查参与人员的装备和身体状况。
2. 热身: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活动身体关节,避免受伤。
3. 出发:按照预定路线开始爬山,团队成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互相照顾。
4. 中途休息:在爬山过程中,设置休息点,让参与者休息和补充水分。
5. 山顶挑战:到达山顶后,进行一些挑战项目,如拍照留念、挑战自我等。
6. 下山:按照原路下山,注意安全,避免摔倒。
8. 解散:活动结束,参与者自行解散。
七、活动准备1. 物资准备:准备足够的饮用水、食物、防晒用品、雨具、急救药品等。
2. 人员准备:确定活动的组织者和领队,负责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3. 交通准备:安排好交通工具,确保参与者能够按时到达集合地点。
4. 安全准备:提前了解岳麓山的天气和路况,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八、注意事项1. 参与者要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避免穿着高跟鞋或拖鞋。
2. 爬山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景区的规定,不随意攀爬危险区域。
3. 团队成员之间要互相照顾,保持联系,避免走失。
4. 如遇恶劣天气或其他突发情况,要及时调整活动计划。
5. 参与者要尊重自然环境,不随意破坏植被和景观。
九、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具体金额]2. 餐饮费用:[具体金额]3. 物资费用:[具体金额]4.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总预算:[具体金额]十、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参与者的反馈和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不足之处。
岳麓山风景区
![岳麓山风景区](https://img.taocdn.com/s3/m/98c4b62ea5e9856a57126000.png)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是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区,是南岳衡山72峰 之一。位于古城长沙 湘江两岸,由丘陵低 山、江、河、湖泊、 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 古迹、近代名人墓葬、 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 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 胜区。已开放的景区 有麓山景区、橘子洲 头景区。其中麓山景 区系核心景区,景区 内有岳麓书院、爱晚 亭、麓山寺、云麓宫、 新民主学会景点等。
• •
• •
• 景观节点分布
• • •
节点分布集中 节点之间距离基本不超过 200米 步行可到达
• 保护区等 级划分
•
旅游周期及 线路
•
主要分半日 游、一日游、 两日游
旅游信息
• 景区级别: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西郊 门票: 岳麓书院:门票30元/人 麓山景区:免门票;观光车:20元/人;索道:上行30元/人 下行25元/人 全程套票50元/人 橘子洲景区:免门票;沙滩公园门票:50元/人;观光车:20元/人 开放时间:8:30至17:30 旺季(4-10月):8:00-18:00 淡季(11-3月): 8:30-17:30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橘子洲景区停车场 住宿:华天大酒店、紫东阁华天大酒店、通程国际大酒让、神农大酒店、洼程酒店等
重要景观节点
• 自然景观
穿石坡湖 白鹤泉 蟒蛇洞 兰圃水景 万景园 鸟语林 其他自然风景(响鼓岭 飞来石 自来钟 )
穿石坡湖
• 穿石坡景区位 于岳麓山半山 腰之上,距云 麓峰也不过二、 三十米高,七、 八百米的距离。 因景区内很早 以前就有一个 有名的穿石坡 景点,景点内 修建了一个亭 子,上面写有 穿石坡三个大 字。据景区标 牌介绍:穿石 坡,是岳麓山 东南幽谷中的 自然景观,此 处林壑清幽, 巨石横亘,山 涧清溪自云麓 峰经穿石坡直 下山脚的枫林 村,终年不竭, 尤以溪流穿越 巨石而过,叹 为观止。
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景区规划介绍档
![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景区规划介绍档](https://img.taocdn.com/s3/m/09841c764b73f242326c5f52.png)
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景区规划介绍档岳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橘洲景区详细规划出炉,橘子洲规划设四大分区,其中洲头将成为景观核心,洲上还将开辟陆路和水路两条游线。
洲头将成景观核心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橘子洲风景区规划设计顾问魏春雨介绍,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进行分类,橘洲景区风景资源共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两大类,天象景观、地貌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胜迹景观、建筑景观6中类,22小类。
其中天象景观主要是江天暮雪;地貌景观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水域景观为水体开阔,水洲相拥;生物景观为古树名木众多,橘林壮阔。
胜迹景观为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名人遗址遗迹丰富。
包括橘子洲头、朱张渡遗址、江神庙遗址、拱极楼遗址等。
建筑景观充分体现出中西合璧。
如2002年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长沙海关旧址、天主教神职人员寓所、美孚洋行、水上工人文化宫、红房别墅、唐生智公馆、橘洲客栈等。
魏春雨介绍,从橘子洲景观单元的类型上分析,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单元在等级上大体相当,人文景观单元等级稍高,而数量上自然景观单元略多,说明人文景观是橘洲景区游赏的主体,主要体现在胜迹、遗迹与建筑上。
自然景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整体空间环境的组合关系上,体现在地景、水景、天景与生景的交融。
从景观单元分布的地域空间上分析,洲头是核心,洲中部集中了建筑等人文景观资源。
从风景资源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上看,橘洲景区具有“山、水、洲、城”景色融合的特点,景区对架构长沙市城市空间格局意义重大。
从景源的综合特征方面看,景区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结合,自然环境是人文景观得以保存的整体空间背景。
综合而言,橘子洲以其特有的伟人文化与浓厚的湖湘文化底蕴为特色,山水相依,婀娜秀美,是长沙“山、水、洲、城”景色交融的视觉核心,具备国家级风景资源条件。
橘子洲将形成“一轴四区”景区结构根据景区的资源分布状况及区位特点,规划将景区结构定为:“一轴四区”一轴为贯通景区南北的旅游轴线,她既是一条交通纽带,也是贯通橘洲南北的一条景观轴线。
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区详细规划
![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区详细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0e1eb6227d3240c8447ef99.png)
现有湖水污染、淤积严重,应通过截流城市污水、清淤的方法,将清出的淤泥用于改造岸线和塑造微地形、改良种植土壤。污水清除后,利用撇洪渠水更换水体,保证洁净水体。
2、建筑风格控制
后湖景区范围共计119.42公顷。地处后湖路以东、清水路以北、麻园路以西、阜埠河路以南范围的用地面积86.42公顷,还有33公顷用地处于后湖路以西。
本次规划的年限为2007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
本次规划以“充分展示岳麓新城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构筑‘麓山、湖水、大学城’相应生辉的城市景观空间格局,整体提升岳麓新城‘山水名区’的形象,完善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体系”为指导思想。规划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有机整体、公众性和开放性原则。
旅游综合服务区
后湖路以西一侧用地,根据其用地特点及景区开展旅游配套的要求,将其划分为景区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二、景观组织
①景观主体——湖光山影
后湖水面宽广浩渺,麓山秀色,尽影湖底,人临湖岸则有清风徐来,确为心旷神怡之佳境。
②五大景观区
入口景观区
东北主入口——现代娱乐主题,以喷泉、彩色构架、树阵等形成现代广场式景区入口,突出景区的科技与娱乐氛围。
居民安置区:安置区主要为住宅建筑,其建筑应采用坡顶形式,层数最高不超过6层,以浅色调为主,造型应吸纳湘中传统民居建筑无素,充分融于环境之中,其容积率不得高于1.6,建筑密度不得高于35%。
3、景区景观建筑限高为24米,而安置区的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以内。
五、规划用地控制
序号
用地类别
面积
【规划】岳麓区旅游规划文本
![【规划】岳麓区旅游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821e1ea533687e21ae45a931.png)
【关键字】规划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2009--2035)目录前言 (1)一、规划编制背景12、规划基本依据1三、规划基本界定2第一章旅游区基本情况 (2)一、自然地理环境22、社会经济背景3第二章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一、旅游资源类型32、旅游资源分布 4三、旅游资源评价4第三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7)一、客源地分析72、客源地规划7第四章旅游区发展战略 (7)一、旅游发展定位72、旅游区发展目标8第五章旅游总体开发思路及框架 (9)一、旅游开发思路92、旅游开发定位11三、旅游区空间开发结构12第六章重点项目开发 (12)一、运动休闲度假区122、湘楚文化体验区13三、革命圣迹缅怀区14四、生态旅游规划区15第七章旅游线路组合 (15)一、区内路线组合162、主题旅游线16第八章旅游接待与配套服务设施 (17)一、旅游接待住宿设施172、旅游服务网点建设18第九章旅游交通与基础设施 (18)一、旅游交通规划182、旅游邮电通讯规划19三、基础设施规划19四、旅游防灾设施规划20前言一、规划编制背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并对新时期旅游业发展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旅游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经济、政治、文化工程是很多历史古韵浓厚的地区的首选旅游发展之路。
要确保全国红色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景点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发展红色旅游,既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要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使更多的人通过红色旅游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建设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一个更为便捷、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提高了旅游者的满意度,还极大提升旅游业的总体运行效率,提高旅游产业素质和战略地位,带动旅游业的高效发展。
一般而言,风景名胜区内旅游人工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应能满足以下三个要求:必须与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相协调,必须满足旅游活动的需要,应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协调的风格。
岳麓山旅游资源
![岳麓山旅游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bba1c6b39ec3d5bbfc0a741c.png)
岳麓山旅游资源开发岳麓区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历史悠久,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集青山之神秀,江河之磅礴,聚人文之荟萃,融英烈之壮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作为其中的一颗明珠的岳麓山,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看,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为出发点,我们做了这次调查研究,就岳麓山目前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和规划情况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1.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高品位的自然与人文复合型景观岳麓山位于长沙湘江西岸,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景胜。
此风景区面积553.3公顷,以麓山为主,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动植物圈以及人文景观组成。
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绿荫浓郁,主峰海拔300米,而湘江就在其足下奔腾北去,碧如飘带;桔子洲横卧江心,状若长岛,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山水之美对人的强大吸引力促使文化在这里生成和凝聚,同时,文化实践活动内容的渗入,又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它的景观之美。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岳麓山沉淀起丰厚的文化底蕴。
绚丽多姿的岳麓山文化,从根本上说,说是人化岳麓山和岳麓山人化的结晶。
岳麓山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
楚大夫屈原被楚怀王放逐于此,作《怀沙》以怀念与讴歌长沙;西汉贾谊被贬于此,留下了《吊屈原赋》、《鹏岛赋》等传世宏文,千百年历代许许多多名人在这里留下宝贵的遗迹和诗文。
始创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我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集儒、道、佛三教于一体的岳麓山,有西晋麓山古寺、隋舍利塔、明云麓宫;有“少陵写句、北海题碑”。
黄兴、蔡锷、蒋翊武、陈天华、禹之谟、焦达峰等近代革命先烈就安息在她的怀抱里。
岳麓山曾经孕育了毛泽东、蔡和森、肖劲光等一批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毛泽东思想的发源地。
1916和1981年毛泽东等曾两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经常与友人来爱晚亭“风浴”、“雨浴”,纵论古今和理想,立下了“自在山中,心忧天下,要将历史从头写”的抱负。
麓山景区介绍
![麓山景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e27c76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4.png)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湘江之滨,依江面市,现有麓山景区、橘子洲景区、岳麓书院、新民学会四个核心景区、景点,为世界罕见的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湖湘文化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
岳麓山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
景区内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并有大量珍贵的濒危树种和年代久远的古树名木。
岳麓山四季风景宜人、秀美多姿,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独特红枫秋景,更是古今闻名。
位于湘江中心的橘子洲,介于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站在洲头极目楚天,令人心旷神怡。
春天,明光潋滟,沙鸥点点;秋至,橙黄橘绿,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橘子洲是宋代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不仅拥有“山、水、洲、城”的独特自然景观,更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蜚声中外。
始建于北宋的岳麓书院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有“千年学府”之称;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称的古麓山寺,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景区内黄兴、蔡锷等名人墓葬林立,文物古迹众多;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为精髓的湖湘文化,以毛泽东、蔡和森等伟人足迹为代表的名人文化;融儒、佛、道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在这里激荡弘扬,交相辉映,影响深远。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曾几何时,朱熹与张轼开创了岳麓书院会讲之先河;魏源、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近代名人受训于岳麓山下,从这里意气风发地走向文明开化的前沿,担起救国图强的重任;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湘军鏖战湘江,战鼓之声响彻历史的天空;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历史伟人在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演绎了历史的壮丽篇章。
近年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以长沙市委、市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契机,不断推进景区综合整治和提质改造,狠抓规范化管理和文明创建,着力打造“一流的规划、一流的景区、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的优质景区,景区面貌焕然一新,整体形象和品位有了质的飞跃。
岳麓山景区的营销策划方案
![岳麓山景区的营销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a15b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1.png)
岳麓山景区的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分析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地处长沙市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是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岳麓山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岳麓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制定一套全面科学的营销策划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市场分析1. 目标客户群体- 自由行游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立安排旅行,这种自由行的目标客户需要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务,如门票、导游服务和优质的住宿等。
- 家庭游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常见的出游方式。
针对这部分客户,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亲子旅游服务,如亲子活动、儿童才艺表演等。
- 学生团队:旅游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一项必修课。
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团队,我们可以制定专门的教育旅游套餐,结合岳麓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为学生们提供一次有教育意义的旅行体验。
- 文化爱好者:湖南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秀传统的地方。
因此,岳麓山可以将自身与湖南的文化相结合,为文化爱好者提供参观岳麓书院、观看岳麓山大戏等特色项目。
2. 目标市场定位- 非湖南地区的游客:岳麓山地处湖南省,受限于地理位置,非湖南地区的游客很少。
因此,应该将市场定位于非湖南地区的游客,通过各种宣传推广手段,提高岳麓山在其他省份游客中的知名度。
- 内外国际游客:除了国内游客,还应该开拓国际游客市场,向海外市场推广岳麓山。
特别是针对国外的游客,可以制定特色的旅游套餐,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三、营销策略1. 宣传推广- 建立一个专门的官方网站。
通过网站向游客介绍岳麓山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旅游活动等。
网站设计应该简洁明了,易于浏览和购买门票。
- 利用新媒体渠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开展线上宣传和推广活动。
发布优质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和转发,增加岳麓山的曝光度。
- 制作旅游宣传片,通过网络和电视媒体播出,提高岳麓山的知名度。
宣传片应该注重展示岳麓山的独特景观和特色项目。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分析PPT课件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5a8bd10740be1e640e9a2a.png)
城市尺度:用地
都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
长沙市的整体空间结构布局是“三心一轴两带”: 三心:
一个主心:主城区 两个副中心:雷锋湖副中心
星马副中心 一轴:湘江水 两带:
北部综合发展带:河西区,主城区居住部 星马组团,空港组团;
分,
南部综合发展带:坪蒲组团,黄榔组团;
城市尺度:用地 • 城市土地性质
城市尺度:交通
游客的活动区域
岳麓山风景区
客运交通量供需要求概念图
城市中商业与风景旅游 区的空间布局紧密,加之 环线的贯通,使得游客和 城市市民的交通线路的选 择有很多交集部分,旅游 交通与城市交通矛盾尤为 突出;
景区尺度:交通
• 景区周边停车设施布局与规模
•
岳麓山景区吸引大量由湘江方向至此
的人流车流,因此Βιβλιοθήκη 区东侧停车问题尤• 2条分别联系东西,南北的城市主干 道穿越景区规划范围;
且核心景区的边界紧邻2条城市主干道 的交点处;
1条主要的城市干道穿越景区;
• 靠近核心景区边界的城市干道交叉口 与南北贯通穿越规划范围的城市干道 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造成 威胁,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景区尺度:交通
• 现状边界与交通
岳麓山景区镶嵌在城市中心区,根据长沙市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性质 划分上,景区周边地块有以下显著特点:
•
景区东部及东南部分被长沙市 的教育用地包围;
长沙市土地性质
• 景区主要景点的轴线与湘江相
互平行,且与湘江水的距离为
岳麓山景区的位置标注
200-400米左右;
• 景区的西侧部分主要被城市绿 地及零星居住用地包围;
• 便捷的交通区位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竞争力 之一。长沙市位于中国铁路干线交通枢纽中心之一, 处于南北,东西的铁路干道交点,便捷的交通区位 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优势之一。
长沙岳麓区整体规划(2020年整理).pdf
![长沙岳麓区整体规划(2020年整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edcd25e3312b3169a451a4d2.png)
第五部分岳麓山片区城市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规划范围位于先导区中部,北倚龙王港,南至二环线,东临湘江,西至西环线。
规划面积为21.7平方公里。
二、功能与角色定位功能定位——岳麓山片区是以风景名胜区和大学城为特征的区域创新中心、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是城市的品牌和名片。
角色定位——人文鼎盛风光独特的风景名胜文教繁荣富于底蕴的大学园区科技创新充满活力的智慧高地环境优美形象突出的城市名片区位图三、规划设计方案1、土地利用规划:充分体现片区的整体功能分工即北部为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中部为传统校区;南部为新校区。
用地布局充分尊重和结合现实条件,利用改造提升契机,结合三个湖泊——咸嘉湖、桃子湖、后湖形成三片与功能分区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中心。
结合现状的分布特点,综合安排校区、公共服务区、绿化休闲区和居住社区。
学校区建设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形成共生关系,并成为岳麓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充分体现内外分离。
外部为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强调通过性和区域可达性;内部道路分片区形成相独立的内部系统,内部道路设计充分尊重现状的肌理和延续性。
轨道交通系统在片区核心穿过,在新一佳、东方红广场、后湖服务区、阳光100、湖南师范大学分别设立轨道车站。
在片区内鼓励进行非机动车系统的设计和安排,并积极利用改造空间形成完整有机的步行系统。
在大学城中倡导健康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3、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方案重点体现南北两个湖区的空间形态组织,并成为未来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和新校区的共享服务中心。
核心区的布局充分结合轨道站点,采用TOD的建设模式。
在湖区景观处理上,注重环湖连续性设计,并体现不同的环湖景观感受。
结合景观设计构建核心开敞空间系统。
4、农民安置规划范围内涉及安置总人数27116人,已安置15644人,本次规划需安置人数11472人,其中本片可安置5009人(位于大学城内215亩)其余3760人安置在梅溪垸片;2703人安置在洋湖垸片。
麓山景区详细规划
![麓山景区详细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2adb4e9360cba1aa911da1c.png)
麓山景区详细规划[来源: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作者:admin]一、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年限为2006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到2010年,中期到2015年,远期到2020年。
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确定麓山景区的范围:南到麓山南路,西到西南环线,北到长宁路。
总面积为561.23公顷,界线具体坐标详景区界线坐标图。
三、规划结构“三区、一带、一片”“三区”为清风峡、仰天坪、赫石坡三个景观区域。
清风峡景观区域,它是麓山景区自然与人文景观最集中、最主要的精华区域,以体现湖湘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为主线,突出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
自然景观则以保护为主,体现幽奥、繁盛的本色,反映麓山景区最本质的特性;仰天坪为岳麓山南部景观区域,它以高旷、通透的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然个性;赫石坡为岳麓山北部景观区域,以七十三军抗日纪念为主,规划突出“和平”的主题。
“一带”为位于山脊的景观带,它以高旷、通透为主,是景区登高望远、俯揽胜景的景观廊道,同时又是城区仰望的制高点,成景与得景度都很高。
规划以建设观景的亭、台为主,突出景区与城区的互视关系。
“一片”为景区西部及北部片区,这里景观相对较少,规划以生态抚育为主,适当僻出林间小径,供游客林中漫步或观赏野生动物。
四、景观组团:7个景观组团:赫石坡景观组团、兰涧景观组团、观日台景观组团、清风峡景观组团、响鼓岭景观组团、穿石坡景观组团及麓山西北部景观组团。
1、清风峡景观组团拓宽主游道,加强景观引导作用;适当梳理山溪、水景,修伴溪游道,用人工循环水来突出水景;组团内的名人墓葬仅稍加整治即可。
为更系统地梳理岳麓山的名人文化,更好地向游人宣传与展示,规划利用鸟语林拆除后的用地建旧民主主义革命纪念园,以自由、活泼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形成新的文化景点。
2、响鼓岭景观组团主要包括黄兴墓庐、印心石屋、云起亭、响鼓岭、云麓宫等景点,此组团以适当整治为主。
3、穿石坡景观组团规划适当梳理现有茶园,加强对茶的培育,并铺石板采茶道,结合岳麓茶园,建集采茶、制茶、品茶、尝茶于一体的茶室,形成麓山茶文化景园,并将南山门上山游道组织入景观游线之内;改造穿石湖景观,形成一个山水结合的景观群体;利用仰天坪建麓山书舍,便于游客研讨湖湘文化。
长沙岳麓区整体规划
![长沙岳麓区整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0af140a763231126edb1166.png)
第五部分岳麓山片区城市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规划范围位于先导区中部,北倚龙王港,南至二环线,东临湘江,西至西环线。
规划面积为21.7平方公里。
二、功能与角色定位功能定位——岳麓山片区是以风景名胜区和大学城为特征的区域创新中心、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是城市的品牌和名片。
角色定位——人文鼎盛风光独特的风景名胜文教繁荣富于底蕴的大学园区科技创新充满活力的智慧高地环境优美形象突出的城市名片区位图三、规划设计方案1、土地利用规划:充分体现片区的整体功能分工即北部为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中部为传统校区;南部为新校区。
用地布局充分尊重和结合现实条件,利用改造提升契机,结合三个湖泊——咸嘉湖、桃子湖、后湖形成三片与功能分区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中心。
结合现状的分布特点,综合安排校区、公共服务区、绿化休闲区和居住社区。
学校区建设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形成共生关系,并成为岳麓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充分体现内外分离。
外部为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强调通过性和区域可达性;内部道路分片区形成相独立的内部系统,内部道路设计充分尊重现状的肌理和延续性。
轨道交通系统在片区核心穿过,在新一佳、东方红广场、后湖服务区、阳光100、湖南师范大学分别设立轨道车站。
在片区内鼓励进行非机动车系统的设计和安排,并积极利用改造空间形成完整有机的步行系统。
在大学城中倡导健康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3、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方案重点体现南北两个湖区的空间形态组织,并成为未来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和新校区的共享服务中心。
核心区的布局充分结合轨道站点,采用TOD的建设模式。
在湖区景观处理上,注重环湖连续性设计,并体现不同的环湖景观感受。
结合景观设计构建核心开敞空间系统。
4、农民安置规划范围内涉及安置总人数27116人,已安置15644人,本次规划需安置人数11472人,其中本片可安置5009人(位于大学城内215亩)其余3760人安置在梅溪垸片;2703人安置在洋湖垸片。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形象策划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形象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6a8ad43e10661ed9ad51f3a8.png)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形象策划第一节地脉、文脉与受众分析一.地脉分析(李亚辉)1.地形地貌及区位岳麓山于东经111.54'-114.15',北纬27.51'-28.40'之间是南岳第72峰之一,地处长沙市湘江西岸,游览区面积553.3公顷,最高峰海拔295.7米。
2.气候岳麓山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和湿润,季节变化明显。
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绵长,充分体现了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典型特点。
全年无霜期平均275天,积雪日为6天。
东西山势高耸,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00-1600毫米,年平均雨日1 52天。
3~5月平均降雨日数有52.8天,约占全年总降雨日数的35%。
岳麓山地区日照时数达1677小时.作物生长期长。
冬春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全年保持着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
3.资源与物产岳麓山被称为巨大的“植物博物馆”动植物资源丰富,整个山区全被林木覆盖,资源极其丰富。
全区植物种类有174科,977种,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部分地区还保存着大片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
有名、优、特、奇适生树种近百种,如参天的柳、榆、古树,冬夏长青的松、柏,山杏、沙棘、拧条、穗槐、刺槐、白榆等耐旱树种,牡丹、桃梅、连翘、丁香、月季、黄花、大丽花、唐昌蒲、郁金香等名贵花卉.特别是晋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粟,都是虬枝苍劲,生机勃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有如此鞥福的自然植物资源的实属罕见。
4.旅游资源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湖南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处,2000年列入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位于古城长沙湘江两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已开放的景区有麓山景区、橘子洲头景区。
其中麓山景区系核心景区,景区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主学会景点等。
岳麓山自然地理概况及规划总括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岳麓山自然地理概况及规划总括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e4753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1.png)
冲古草坪
亚丁风景区位于稻城旳东南面它旳景致保持着在地球上近 绝迹旳纯粹。
谢谢观看
岳麓山自然综合生态环境及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旳湘江西岸,东经112 44'112 48',北纬28 20'180 27',南北长约4km,东西宽约1.5~2km,主体面积6km²,加上外围保护地 带约23km²。岳麓山中部高峻,南北渐低;东坡平缓,西坡陡峻,山脊线以云麓峰 为转折,南段呈东南走向,止于左家垅旳靳江口;北段向东北延伸,止于荣湾潭, 成二分之一月弧型,凹面朝向长沙古城,主峰碧虚山海拔为300.8m,岳麓山气 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7℃,最热日温为40.6℃,最冷日温-11.3℃,山中气温低 4~6℃,季节往往推迟10d左右,年平均降雨1200~1400mm。岳麓山生物资源 丰富,森林总面积达533.33hm²,成林面积33.33hm²,开发林面积13.33hm²,森林 覆盖率为96%。全区有植物977种,隶属174科,597属;其中野生植物有555种, 隶属于117科,403属。岳麓山旳植物以经典旳亚热带常绿阔叶和亚热带暖性 针叶林为主,构成14个不同旳植物群落,在云麓宫-白鹤泉-清风峡一带保存着 大片原始次生林,岳麓山古树众多,百年以上旳有384株,最古老旳树龄达1723 年以上,其中以观音阁前旳晋朝罗汉松和云麓宫外旳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 目,岳麓山地域有鸟类129种,隶属16目,37科,其中鹤形目、清鹦枫形香目最、引形人目瞩、雨燕目各目各1种;雁形目、鸡形目、鸥形目、鸽形目各2种; 裂形目3种;鹃形目、佛法僧目各4种;隼形目6种;鹳形目8种;形目10种;雀形目81种,这些鸟类中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0种,中日候鸟保护 种类43种,这么多旳鸟类为岳麓山增添了一种有趣旳自然景观,另外还有小型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几十种之多。岳麓山景 区当然也拥有丰富旳人文旅游资源,岳麓山名胜古迹诸多,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15处,有始建于晋泰始四年旳麓山寺,系全国要点佛 寺之一;隋舍利塔于隋文帝二年(公元623年)砌建;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所创建旳岳麓书院,系宋时四大书院之一,湖湘文化导源于此, 历时千余年,书院大门旳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有人戏称是天下第一狂对联,但也从一种侧面阐明了三湘大地自古以来人杰辈出;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所建旳爱晚亭闻名遐迩,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云麓宫建于明代成化年间,道家号称其为"二十洞真墟福地"。 据统计岳麓山自然风景点有53处,大小寺庙12处,先烈墓11座,书院1所。 基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度较为平缓;土壤:酸性红壤;植被: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水文:径流量大,径流旳季节变化大, 无结冰期,含沙量少等.
岳麓山风景区与大学城过渡地区规划设计
![岳麓山风景区与大学城过渡地区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ba265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3.png)
岳麓山风景区与大学城过渡地区规划设计摘要:岳麓山风景区边界有很大部分是被大学城边界挤压所形成的,应控制边界处建筑物高度规模,并在大学城边界处设置过渡区,避免游客与学生互相干扰,同时活跃边界氛围。
利用灵活的模块化构筑物作为载体设置满足不同人群使用的功能,安插在过渡区内。
关键词:边界;过渡区;灵活可变;构筑物一、背景岳麓山风景区在自然环境方面,有着众多明树古木,在人文环境方面,有着悠久而厚重的历史,至今仍留有众多人文景观。
在地理位置方面,位于长沙城区的中心,被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极具人文气息的大专院校所围绕,风景区与大学校园之间无明显分隔界限。
查阅资料得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岳麓山东麓几乎被农田包围,只有零星几栋大学的建筑;在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之间,这几所大学依托狭窄弯曲的麓山路逐渐形成带状的校园布局,围绕岳麓山延展开,岳麓山后方仍然是农田;在九十年代以后,岳麓山周围几所大学的校园范围逐渐扩大到江边并侵占岳麓山山脚,由线状布局逐渐变为面状布局,传统农业区基本消失。
由此可知,现如今岳麓山景区的边界与六十年代以前的边界已大不相同,该边界很大一部分是被大学校园边界挤压所形成的。
二、岳麓山风景区边界与大学城边界现存矛盾1.从水平方向来说,由于近些年来校园不断扩张、向外围延展以及建筑密度不断增加等因素,岳麓山景区逐渐被侵蚀,景区周边大量树木草地被毁,景区范围逐渐被压缩,这对于岳麓山景区的生态环境也是一种严重的破坏。
2.从竖直方向来说,周边大学的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城市天际轮廓线逐渐影响山体轮廓线,致使观望岳麓山风景的感受变差。
3.作为隐形旅游资源的大学城吸引来的多是与游学或青少年夏令营有关的游客,作为显性旅游资源的岳麓山风景区吸引来的多是当地晨练、养生的市民,或外地来旅游的游客,而在大学城和风景区之间没有相应的过渡区域,即从人文环境到自然环境之间缺乏停留的地方,游客在此处无法休憩,就会选择在校园内休憩,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两种人群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互相打扰。
岳麓山麓山寺的深入开发研究
![岳麓山麓山寺的深入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cbd6f904a1b0717fd5dd2a.png)
主题:岳麓山麓山寺的深入开发研究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景区---麓山寺深入开发的分析一、项目总论:1.1项目概述项目名称:长沙麓山寺深度开发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地点:长沙河西岳麓山山腰处项目意义:岳麓山的开发已经有很多年,整体的开发基本完善,如果再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已经不可取,所以我们选择从岳麓山山腰的麓山寺作为开发点,从麓山寺的深入开发再次激活整个岳麓山的发展!1.2项目所在地的基本情况麓山寺位于岳麓山山腰,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
是湖南著名的风景区。
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南岳有72峰,以衡阳市回雁峰为首,长沙岳麓山为足,故名岳麓。
岳麓山历史悠久,在这里除了风景优美以外,更多的是这里埋葬了许多革命烈士,如黄兴、蔡锷、陈天华、姚宏业、焦达峰、蒋翊武、禹之漠、刘道一、陈作新、刘昆涛、黄爱、庞人铨,还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青年时曾常来此山聚会,留连于爱晚亭、清风峡等处,探求革命真理。
而岳麓山是在···长沙开始真正对它进行开发。
这么多年来,在岳麓山上已经形成了很多标志性的景点,如各个烈士的墓,禹王碑,鸟语林,爱晚亭等等都很有规模!如今从今年6月起,随着“两型社会”大河西先导区的开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正式交由岳麓区政府管理。
岳麓区将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整治改造作为启动先导区建设核心工程来抓,通过整治改造,实现景区“显山、露水、透绿”的目标。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开启的整治改造,赵建强提出了“八字”目标。
“停进、移民、整治、提质。
”“停进”要求从现在开始,核心景区不允许再建任何新项目;“移民”是根据现有摸底情况,将景区内的2万多居民迁出景区;“整治”的开展,将拆除150万平方米各类违章建筑;“提质”则是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预计总投入达150亿元,3年完成景区整治提质。
所以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要想更好的开发出环境,社会,经济效益都能兼顾的项目,就必须从景区内部的一些项目进行深度开发!而麓山寺就成为我们重点要考虑的对象!1.3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提出的背景麓山寺又名慧光寺,万寿禅寺,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山腰,由敦煌菩萨笠法护的弟子笠法崇创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入湘最早的遗迹,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湖南省佛教协会驻地。
麓山南路规划最新方案
![麓山南路规划最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98da2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3.png)
引言麓山南路是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市区和郊区的重要干道。
麓山南路的规划方案关系到交通畅通、市民出行便利以及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麓山南路最新的规划方案,该方案旨在优化道路布局,提升交通效率和出行体验。
1. 规划背景麓山南路目前存在交通拥堵、道路狭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和交通运输效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政府决定制定最新的规划方案。
2. 规划目标最新的麓山南路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如下:•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缓交通拥堵状况;•优化道路布局,提升交通效率和出行体验;•注重交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3. 规划方案3.1 道路宽度扩建方案中考虑到麓山南路的车流量较大,计划在现有的道路基础上进行扩建。
道路宽度将增加至每条车道4.5米,以提高通行能力和车辆流畅度。
3.2 新增快速公交线路规划方案中提出在麓山南路新增设快速公交线路,连接市区和郊区。
快速公交具有高速、高效的特点,可以减少私家车使用量,缓解交通压力,并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3.3 提升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规划方案中将对麓山南路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新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将根据车流量实时调整信号灯的节拍,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交通效率,减少等待时间和拥堵。
3.4 增设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为了提升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规划方案中将增设麓山南路两侧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这将提供更好的行人通行环境,同时鼓励人们选择步行或骑行出行,减少车辆数量,缓解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3.5 绿化和景观设计规划方案中还针对麓山南路进行了绿化和景观设计。
通过植树、造景等方式,将道路两侧打造成美丽的景观带,增加市民出行的舒适感和美感。
4. 实施计划为了有效推进麓山南路规划方案的实施,市政府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第一阶段:进行详细调研和规划设计工作,确定道路宽度扩建、快速公交线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升级等具体方案;•第二阶段:展开土地征收和道路改建工作,包括拆除旧建筑物、铺设新路面等;•第三阶段:完成新增人行道、自行车道和绿化景观设计工作;•第四阶段:进行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升级和快速公交线路的建设;•第五阶段:进行验收和运营调试,确保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
长沙市xx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赫曦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页新编
![长沙市xx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赫曦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页新编](https://img.taocdn.com/s3/m/5974f14c192e45361066f5c7.png)
1总则1.1 评价任务由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长沙市市区范围内湘江西岸,属国家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旅游区示范点,由麓山、天马山、桃花岭、石佳岭、寨子岭、后湖、咸嘉湖和桔子洲等八大景区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南岳有七十二峰,以衡阳市回雁峰为首,长沙岳麓山为足,故名岳麓。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古人以此概述岳麓山的山川形势。
岳麓山总面积8km2,最高峰海拔300.8M,碧嶂屏开,秀如琢玉,层峦叠翠,山涧深幽。
步入景区,古木参天,浓荫匝地。
山涧流泉终年不涸,沟壑中时闻兰芷芳馨,这一切都令人有林壑优美,涧泉清幽之感。
岳麓山遍布着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唐李邕麓山寺碑、宋刻禹王碑为最有名。
1167年(宋乾道三年),朱熹自闽来访张,讲学岳麓、城南书院,停留二月,常晨起登麓山观日出。
在《云谷山记》文中说:“余名岳麓山顶曰赫曦。
”张筑台,朱熹题额“赫曦台”。
后废。
1528年(明嘉靖七年),知府孙存复建“赫曦台”于原址,又废。
1790年(清乾隆五十年),山长罗典在书院大门前坪建一台,曰前亭,又名前台。
1821年(道光元年),山长欧阳厚均发现赫曦台原碑刻,为存朱子故迹,改前亭名赫曦台。
1868年(同冶七年),巡抚刘昆重修时,台前更置石柱一对,坪铺麻石,增建围墙。
赫曦台自其初次建成之日起,就一直是岳麓山景区书院文化中最为夺目的一粒明珠。
为提升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品质,完善服务功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游客,服务于长沙市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于湖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长沙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古赫曦台原址重建赫曦台古建筑,使之成为展示湖湘文化的新载体,全面展现湖湘文化历史内涵及精神风貌。
该项目符合《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详细规划》的要求。
该项目是2007年长沙市“两洲一台”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麓山景区详细规划
[来源: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 作者:admin]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年限为2006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到2010年,中期到2015年,远期到2020年。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麓山景区的范围:南到麓山南路,西到西南环线,北到长宁路。
总面积为561.23公顷,界线具体坐标详景区界线坐标图。
三、规划结构
“三区、一带、一片”
“三区”为清风峡、仰天坪、赫石坡三个景观区域。
清风峡景观区域,它是麓山景区自然与人文景观最集中、最主要的精华区域,以体现湖湘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为主线,突出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
自然景观则以保护为主,体现幽奥、繁盛的本色,反映麓山景区最本质的特性;
仰天坪为岳麓山南部景观区域,它以高旷、通透的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然个性;
赫石坡为岳麓山北部景观区域,以七十三军抗日纪念为主,规划突出“和平”的主题。
“一带”为位于山脊的景观带,它以高旷、通透为主,是景区登高望远、俯揽胜景的景观廊道,同时又是城区仰望的制高点,成景与得景度都很高。
规划以建设观景的亭、台为主,突出景区与城区的互视关系。
“一片”为景区西部及北部片区,这里景观相对较少,规划以生态抚育为主,适当僻出林间小径,供游客林中漫步或观赏野生动物。
四、景观组团:
7个景观组团:赫石坡景观组团、兰涧景观组团、观日台景观组团、清风峡景观组团、响鼓岭景观组团、穿石坡景观组团及麓山西北部景观组团。
1、清风峡景观组团
拓宽主游道,加强景观引导作用;适当梳理山溪、水景,修伴溪游道,用人工循环水来突出水景;组团内的名人墓葬仅稍加整治即可。
为更系统地梳理岳麓山的名人文化,更好地向游人宣传与展示,规划利用鸟语林拆除后的用地建旧民主主义革命纪念园,以自由、活泼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形成新的文化景点。
2、响鼓岭景观组团
主要包括黄兴墓庐、印心石屋、云起亭、响鼓岭、云麓宫等景点,此组团以适当整治为主。
3、穿石坡景观组团
规划适当梳理现有茶园,加强对茶的培育,并铺石板采茶道,结合岳麓
1.都市老林——原始次生林植物群落景观
规划保护现有原生常绿阔叶林,避免人为干扰与破坏,使其按自然演替规律继续发展,成为地带性植被标本。
2.枫香染秋——枫香红叶植物景观
规划在对现存枫香林保护的基础上,请植物生态学家做指导,改良红叶景观,并在适当地点扩大枫香林面积,营造更为绚丽壮观的秋景。
3.杜鹃闹春——杜鹃花植物景观带
规划在麓山景区湖大入口至云麓宫的主要步行道两侧适当种植映山红群落植物,映山红春季开花,分外热闹。
4.紫薇韵夏——紫薇花植物景观带
在岳麓山山顶游览公路两侧,现有人工种植的少量紫薇,夏季开花景观效果较好。
规划在游览公路两侧适当位置种植紫薇、合欢,形成更为壮观的夏季花带景观。
5.雪梅傲冬——梅花植物景观
北入口是景区的步行入口,规划在谷地适当位置大量种植不同品种梅花,形成冬季踏雪寻梅的景观及意境。
6.茶坡茗芳——茶园景观
对现有麓山茶园予整理,适当扩大茶园面积,配合其他游览设施,营造都市赏茶品茶的雅地。
7.兰谷幽香——兰花景观
在兰涧自然种植不同品种的兰花(具体详景点规划),形成谷静山幽,溪泉叮当、兰花暗香的景区兰花景观。
8.山花漫城—白玉兰景观
麓山广场与城市接攘,是长沙市五一大道西端点,现植被以高大常绿乔木香樟为主,规划予以保留,并在其中结合场地种植大量落叶乔木白玉兰,白玉兰先花后叶,形成早春山花烂漫的城市节点特色植物景观。
9.竹涛涌市—竹林景观
规划在麓山景区东部北大门的拆建地种植大片楠竹林,形成幽静深邃的景区入口,同时“竹海”景观亦是城市的生态型借景。
10.菊现南山—野菊花景观
麓山景区南入口是景区的南部步行入口,规划在入口游路两侧及溪沟湖岸仿自然生态种植乡土野菊花及群落的其他植物,营造秋意浓浓菊花艳的乡间植物景观,渲染步行入口的亲切质朴情感。
七、人工构筑建设控制要求
1.建筑:景区内的各类服务设施应参照本土民居形式,在形制、体量、造型方面应具备典型特征,内、外饰材应选用自然材质,景点建筑的结构材料应尽可能选用古典砖木结构,其他服务性建筑则可视重要性适当选择混凝土和其他现代材料,以提高其坚固和实用性。
可以岳麓书院或爱晚亭为具体的指导范例。
2.其他构筑:包括雕塑、纪念物、墓地、观鸟点、野生动物喂食点等,纪念性构筑应控制体量,以小型化、自然化为主,墓地应统一评估和修缮,以便于游览和维护管理。
观鸟点可尽量隐蔽和小型化,可参照生态建筑形式设立灵活多样的观鸟设施。
其他野生动物喂养点则应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置小型场地和标志建筑来便于开展喂养活动。
3.服务设施:包括座凳、垃圾箱、灯具、电信设施等,应该经过整体的统一设计,在景区内保持统一标准,材料应保持自然和坚固等特性,应避免饱和度高的色彩,造型、体量、色彩尽量保持低调的同时,又在位置上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易识别的特征。
4.基础设施:给排水的工程处理一定要完全符合景观要求,使科学性与艺术性做到完善的统一,电力电信的站点要隐蔽,各类线路要求全部以地埋方式处理,避免对风景资源的干扰。
5.标示设施:必须在景区内设立完善的标示体系,各种指示标牌应选用统一的木质或石质材料和形式,字体及语言的使用要规范、明确、美观。
6.场地:各类停车场、休闲广场、基他集散地、观景平台等等应与周边环境保持高度一致,尽可能营造林荫场地便于游人休憩,铺地材料应选用各类自然石材,并用大块面不规则镶嵌形式,在必要的部位设置装饰图案,应简洁粗犷,适应户外氛围,避免过于精致的庭院化效果。
7.道路:景区主要道路断面形式见道路系统规划,对于景区风貌有重要影响的是位于山顶的机——步混行路和各级步行路。
步行路应与周围的环境保持高度一致,应尽可能避免简单粗糙的工程化处理,选用自然材料铺装地表,踏步在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应准确反映地表的竖向变化,与山林和水流保持活泼的接触和穿越关系。
8.桥梁:景区内各类结合水景的桥梁应选用自然石材或木材,形式应灵活多变,古朴自然。
9. 所有人工构筑外饰面禁止使用瓷质面砖、钢门窗、铝塑制品等材质。
周边区域建设控制要求
麓山景区周边有四类用地,规划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对其提出不同的建设控制要求。
A 风景游赏用地
主要为石佳岭景区,分布在麓山景区的西北部。
其用地只能用于建设各级景观结构单元,独立于景点以外的自然景观、史迹、生态等保护区用地,独立于景点以外的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涵养和保持的对象用地,独立于景点之外的工人设施较少的大型自然露天游憩场所以及风景林地,宗教用地等。
建设的强度控制要求与总第十四章《建设控制区的综合调控》相同。
B 林地
主要为桃花岭景区,位于麓山景区西部,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林地是生长乔灌木等林木的土地,因此,此区只能用于林地建设。
C 风景建设用地
位于麓山景区西部、桃花岭景区南部,根据《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风景建设用地指适应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协调的需要而规划布局的风景游览、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景观设施。
风景建设用地的控制与管理要求严于城市建设用地和其它居民社会用地,整体建设要以绿化环境为主,与周围山地景区环境相协调,各类建筑以小、低、疏、淡和坡顶为风格,其建筑层数控制在6层以下。
D 城市居居点建设用地
根据《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居民点建设用地既属风景区用地又属城市建设用地,因此,规划从麓山景区景观保护与透景的角度考虑,对这一区的城市建设提出建设高度和高程
控制应满足《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之《建设控制区导则图》要求。